环境对人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对人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1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人口和文化等总体因素发展,受到出生率不断下滑、劳动力数量收缩、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二胎”政策全面开放,这就对居民家庭、社会环境发展等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类行为;社会环境;文化

在“计划生育”的一孩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社区生活、社会环境等并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思想模式、行为表现方式。而近年来独生子女向“单独二孩”渐变,最后向“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的进阶定型,犹如兴奋剂般注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行为和社会环境中,也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现有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

一、影响家庭成员行为方式

家庭是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在实施“计划生育”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各项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构建等相对滞后,在传统观念和落后生产制等条件制约下,全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增长,对生存发展和物质需求等提出十分迫切的要求,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家总体发展能承载的数量,普通群众生活不断接受来自日常饮食、劳动就业、上学教育等严峻挑战,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经济基础弱,是困扰着每户家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则。在一孩政策开启后,我国家庭成员角色逐渐演变为倒三角的结构,罗杰斯等人的家庭生命周期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担当着组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生产、消费、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各项重要功能,就家庭而言,从一对夫妻结婚建立家庭生养子女(家庭形成期)、子女长大就业(家庭成长期)、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家庭成熟期)、夫妻退休到夫妻K老而使家庭消灭(家庭衰老期)。[1]在本阶段的家庭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儿童青少年成长需求增加,比如家庭玩伴的减少而带来的角色孤独感,个体成长教育出现溺爱等带来的行为偏差,角色中心论引发的个人思想和心理的自我同一感较低和集体思维较少等。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过多地将注意力、关注度等集中投入,造成家庭系统教育出现缺失,层次偏低,也成为“空巢家庭或老人”、“失独老人(目前失独家庭过百万)”、“独居老人”等名词和现象出现最直接的主体原因。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人口(劳动力)宏观管控、老龄化趋势管控等措施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人们行为方式都在一孩政策中逐渐成“常模”。伴随着制度、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优化,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有效确保,可以极大满足日常行为活动的所有需求,这个时期最大的关注点在家庭形成期和家庭成长期,对其他时期则是较大程度的放置于社会环境。

在经历多年“计划生育”的偏中年夫妻和年轻夫妻组成的家庭,在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减少和降低了原先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分散父母等直系亲属的注意力,避免更多家庭问题的出现;二是有效修正“倒三角”家庭结构,总体布局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三是在增加家庭投入的同时,更能促进家庭教育、劳动就业和成长所需的资源实现增长。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人们的家庭观念、行为表现方式和互动模式等都会逐步变化,家庭教育成长、居家养老、家庭关系、劳动就业都在渐变,家庭有了“后盾式”多元化选择,今后家庭总体发展的关注点转向家庭成熟期和家庭衰老期,并和前两个时期处于持续均衡的状态。在家庭服务需求方面,则更多侧重在孩子的优势化培育、亲子关系疏导等,且较之前会呈现普遍性、一般性,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效能度会得到较大缓解和实质提高。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综合投入增加、成长和教育方式出现可比性、社区资源投入增加、社会正向影响增加、居民归属感增加,每对家庭夫妇承担和付出的力量成双倍增加,家庭总体关系不协调现象几率减少,从而家庭外在行为表现有所改变,在原有家庭思维模式、教育模式和系统模式下不断得到修正和改善。

二、影响人们文化行为方式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人类环境;建筑材料;污染;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building materials of hum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n human environment, indicating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human 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propo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materials management.

Keywords: human environment; building materials; pollu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人处在各种室内环境(居室、办公室、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等)中活动的时间约占人生活动时间的70%一80%,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比率还会更大。现代建筑使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了多种化学品,其中大都含有有机污染物(简称VOC)。这些污染物的毒性、刺激性、致癌作用和特殊的气味,能导致人体呈现各种不适反应,主要引起眼、鼻、咽喉刺激干燥,感到疲乏、无力、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称之为“不良建筑物综合症”,严重的可引发婴儿畸形、白血病和多种癌症。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地威胁和危害人体健康,室内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和电磁辐射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非典疫情发生以后,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关心。中国标准化协会日前提供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5至10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室内空气污染物分为可吸入颗粒物、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和气态化学污染物3类。可吸入颗粒物也称“飘尘”,能长时间悬浮且易被人体呼吸系统吸入,除了携带细菌、病毒等生物活性污染物外,还是多种致癌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的主要载体;生物活性粒子有细菌、病毒、花粉等,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元凶;空气中的气态化学污染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室内空气中已检测出挥发性有机物300多种,其中20多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无机气体通常为二氧化硫、臭氧、氡等,这些气体对人体都有危害。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除了来自室外空气和人员自身的活动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来源就是通风空调系统本身。空调系统中的藏污纳垢及适宜的温湿度是细菌、病毒滋生和繁衍的理想场所。过滤功能较差的空调系统还会加剧污染物的传播和扩散。

一、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环境的污染。

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受室外大气污染物的渗透、扩散的影响,而且受室内污染源的影响。室内常见有害物质多达数千种,种类复杂,其中建筑、装饰材料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甲醛、氨、苯系物、氡和镭等。

1.1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

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在加工生产中使用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等为粘合剂,其主要原料为甲醛、尿素、苯酚和其他辅料。板材中残留的未完全反应的甲醛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成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生产家具的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不合格的人造板材,在粘接贴面材料时使用劣质胶水,制造工艺不规范,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极高。另外,含有甲醛成分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如壁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也可能向外界释放甲醛。有关研究表明,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为3—15年。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收,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害。此外,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1.2苯对人体健康危害

苯系物在各种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如:各种油漆和涂料的添加剂、稀释剂和一些防水材料等;劣质家具也会释放出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壁纸、地板革、胶合板等也是室内空气中芳香烃化合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会不断释放苯系物等有害气体,特别是一些水包油类的涂料,释放时间可达1年以上。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之一。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短时间内吸人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的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短促、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等,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苯已被有关专家确认为严重致癌物质。

1.3氨对人体健康危害

氨主要来自建筑物本身,即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以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含有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使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 氨是一种五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的最低浓度为5.3×10-6g/m3,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它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1.4氡和镭对人体健康危害

氡和镭主要来自建筑施工材料中的某些混凝土和某些天然石材。氡和镭是放射性元素,这些混凝土和天然石材中含有的氡和镭会在衰变中产生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体内辐射和体外辐射的形式,使人体神经、生殖、心血管、免疫系统及眼睛等产生危害。氡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ARC)确认为人体致癌物。

二、建筑材料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的机理

建材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伤害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系物、氨、氡和镭。甲醛、苯系物、氨对人体的伤害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甲醛、苯系物、氨从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到室内后,被人体组织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各处,时间一长便会造成人的免疫功能失调,使人体组织产生病变而引起多种疾病;如果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人体在短时间内吸人上述污染物,则会产生急性中毒,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氨由于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还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它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破坏细胞膜结构。氡和镭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电磁辐射,它包括体内辐射和体外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致热效应,即电磁波会使人体发热。在电磁波辐射的作用下,人体内分子发生取向作用,进行重新排列,由于分子排列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消耗了电磁能而转化为热能。电磁振荡的频率越高,体内分子取向作用越剧烈,热作用也就越突出,产生的损伤也越严重。另一种是非致热效应,当超过一定强度的电磁波长时间作用在人体时,虽然人体的温度没有明显升高,但会引起人体细胞膜的共振,使细胞的活动能力受限。这种在分子及细胞一级的水平上发生的效应既复杂又精细,会使人出现诸如心率、血压的改变及神经、免疫系统等生理反应。

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年来我国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的概况:2007年据国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新建和重修的建筑物中发现有害人体健康的室内气体,室内环境专家提醒人们,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上海市有多例婴幼儿因住进刚装修好的房屋而导致白血病的报道;北京市也有报道,发现两例由于家庭装修而引发畸形婴儿出生。另据报道:2011年10月,湖南株洲一装饰公司两名油漆操作工,在刷涂油漆时,晕倒在施工现场,因被及时发现才幸免于难;2010年5月,湖南冷水江某化工厂两名工人,在仓库停车场清洗装过苯的槽车时,因通风不善中毒,造成一死一伤。据EPA估计,美国每年大约有2 000名肺癌死亡者与建筑和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氡辐射有关。另据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每年由于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伤害造成的损失,如果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约为106亿美元。

三、可持续发展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管理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自然环境 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自由个性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永恒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如生存、生活、生产、发展等产生影响与反作用力。

二、人的全面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并进行独立创造再次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类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因此他从人的发展的视角去透视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形态作了经典的阐述,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是第三阶段。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的。恩格斯认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有从这时候起,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3. 人的全面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现实中,不少人把人的全面发展等同于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人的物质财富创造量来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当大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报复接踵而来时,人们才开始觉醒,才发现人类本身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于智慧、创造力等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层面,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劳动。只有获得了真正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才会发生改变,人们才会懂得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等美丽风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是任何物质享受也无法代替的,爱护自然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从而人类也会懂得保护自然环境。

三、人类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1. 树立全局观念,建立生态世界

人、自然、社会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因此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生态意识,人类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在这一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我们不只是运用、改造自然的主体,也是保护修复自然的主体,这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主体地位,在行动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毋庸置疑,环境资源问题的出现与人们未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人们只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全然不顾及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承载能力,对之进行随心所欲的“征服”和“改造”,才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只有改造与保护相结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形成生态文明意识

人的观念更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实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和的完善,同时指导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变革,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发展战略,从思想观念到行动方式所做的重大调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和转变。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们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新的时期,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尊重自然,遵循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规律,承认自然的价值,全社会共同努力,建成生态文明。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四卷383-3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汪瀛编著,2008年6月版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高温环境;搏击健身操;体脂%;脂肪重

中图分类号:G804.4g

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74-04

文献标志码:A

身体成分指的是机体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及其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它可以十分准确地评价人体的胖瘦状况。通常用体脂百分比,即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来表示。它是身体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体成分的均衡是维持健康状态的最基本的条件。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趋改善,摄入多、消耗少、运动少而造成人体脂肪超重的现象普遍存在,肥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将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当今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肥胖灾区”中的”重灾区”。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们部分学生一些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肥胖和超重学生的比例在迅速增加。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显示,女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72%和5.01%,因此,减肥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科学减肥有助于人体身心健康,盲目诚肥则不仅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会有损健康。为了更准确反映人体成分指标及对锻炼效果的评价,目前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来检测人体成分,并结合中国人制订相关标准。近年来,美国的科研人员提出利用腰臀比作为简单、有效地检测减肥效果的新方法。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比值越小,说明越健康。这是预测一个人是否肥胖及是否面临患心脏病风险的较佳方法,比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体重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的方法要准确3倍。腰围尺寸大,表明脂肪存在于腹部,是危险较大的信号;而一个人臀围大,表明其下身肌肉发达,对人的健康有益。

1相关概念

1.1搏击健身操

搏击健身操,最早是由一位黑人搏击世界冠军创造,是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和一些舞蹈的动作混合在一起,并且配合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由于瞬间爆发力强、肢体伸展幅度大,运动量比传统的健美操更大,适合脂肪堆积过多的年轻人,堪称是效果十足的“瘦身”运动。通过搏击健身操的锻炼,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内脂肪代谢,降低体脂百分比、改善腰臀比,还能纠正不良姿态,塑造优美体形,增强心血管和心脏功能,降低焦虑分数。

1.2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是指温度超过人体舒适程度的环境。一般取(21+-3)℃为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因此24℃以上的温度即可以为是高温,但是对人的工作效率有影响的温度,通常是在29℃以上。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接受大量外来热量使体温升高,维持人体热平衡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汗液蒸发散热。高温环境下的运动能够将体温升高、加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排毒,能量和血氧消耗急剧增大,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各脏器的负担和消耗显著增大,这些均有利于迅速动员体内脂肪供能,达到燃脂塑身的效果。结合搏击健身操和高温环境人体的特征,笔者设计了3套搏击健身操组合动作,动作强度均强于普通健身操,探讨科学、安全、快速、有效地高温环境减肥锻炼新模式。

2实验选材与方法

2.1实验选材

对安徽某高校80名女大学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选取36名女大学生体脂超标者作为受试对象。经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组学生20人,模拟高温环境开设搏击健身操课进行体育锻炼,对照组学生16人,采用正常环境普通体育课(如田径、球类等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其平均年龄为(21+--1.2)岁,平均体重为(62.4+-6.02)kg,体检均无异样,按规定实验组学生填写知情同意书。同时测量受试者的体重、体脂肪重、腰臀比等指标。所有受试对象在实验阶段课外锻炼不得多于1次,且

2.3.2体温检测

每次锻炼前测量受试者口温,了解受试者体温基础值与身体状况。锻炼过程中抽查受试者的体温。体温与运动量参考值:38.5~39C,运动量正常;39.1~39.2C,运动量较大;39.3℃以上,运动量过大,需要脱离高温环境进行休息。

2.3.3心率和血压检测

运动强度较大时,检测受试学生的心率和血压。方法:暂停运动,放松,于左手腕处佩戴血压计,左手屈肘,右手托住左手手肘。心率在140~160次/mm,运动量正常;160次/mm以上,运动量较大;180次/min以上,运动量过大,需要脱离高温环境进行休息;200次/min以上,运动量极大,需要至低温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并签订保证书。

2.2实验条件

高温实验室:面积为98m、层高为3.2 m,可同时容纳30人进行搏击操锻炼。

高温环境制热:采用地面电加热辐射、空调增温与顶部灯光加热方法,最高温度设计在48℃,可将环境温度稳定在设定的范围内,本实验最高环境温度为38℃。

实验器材:欧姆龙身体成分测试仪、WSC-411数字温度仪、欧姆龙6021智能电子血压计、芬兰Polar心率表s810、音响设备等。

安全措施:实验室装有二氧化碳报警探测设备、室内空气对流装置,确保人体实验环境空气质量。设有保健按摩室、预防高温损伤事故。

2.3实验方法

2.3.1锻炼方法

实验时间:8周,每周2次,每次60min。实验阶段:第1阶段(1~4周)运动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140~160次/mm,温度控制在(34+-1)℃;第2阶段(5--8周)运动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160~180次/min,温度控制在(36±1),C。室,保健室进行休息。高温环境锻炼与一般锻炼血压情况有所区别,高温环境会引起血压降低。是否终止锻炼需结合自身感受、体温、心率等指标判定。

2.3.4营养元素补充

淡盐水补充:每次锻炼前受试者饮用适量淡盐水(0.1%~0.15%),或饮用盐汽水作为代替,目的是预防锻炼中脱水和中暑。锻炼中按需求量少量多次饮用,解除口渴感为止,不应暴饮。

营养补充:根据高温环境中人体代谢和需求的特点,注意配合合理营养补充。在锻炼期间,建议实验组学生在饮食中应注煮补充较多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每天食物最要合理,各种营养素的搭配要科学,一日3~4餐,早餐量占30%,中餐量占40%,晚餐量占25%~30%。每天食物总量:碳水化合物300~400 g,蛋白质60~65 g(牛奶200 mL,鸡蛋1个,豆浆和

豆腐100 g,鱼70 g),紫菜10 g,虾皮10 g,蔬菜300 g,水果150 g,肉30 g,烹调油10 g,水1 500~2 000 mL。每日需补充盐6~8g,同时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和未稀释的果汁等。

2.3.5数据统计与处理

实验前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成分检测,数据用于锻炼后效果的比较。在实验中分阶段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成分测量,贯彻人体成分指标变化的过程。在实验结束后,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统一时间、场地,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计量资料描述采

通过模拟高温环境下的搏击健身操练习,女学生的脂肪重、脂肪百分比、腰臀比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实验组会员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训练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变化(P

3.1 高温环境下锻炼有效减少脂肪的原因

首先,高温环境使机体更快地进入预热状态。无效性分泌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可使体温迅速升高,促进脂肪快速氧化分解供能,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短时间锻炼后,受试者体重、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明显下降,肌力增强、耐热能力提高、耐力增强。其次,高温环境下的锻炼对机体能量消耗明显高于常温锻炼。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接受大量外来热量从而使体温急剧升高,在一定的范围内,细胞的代谢率也迅速上升,能量和血氧消耗急剧增大,乳酸等代谢产物相应增多,各内脏器官的负倚和消耗量显著增大,从而消耗更多的脂肪和热量。

3.2模拟高温环境下搏击健身操锻炼的独特优势

首先,锻炼内容符合受试者特征。搏击健身操是深受人们酷爱的健身运动项目,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和一些舞蹈的动作混合在一起,并且配合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极富爆发力的动作,让人们在汗水中尽情发泄激情和青春,可提高受试者的锻炼兴趣以达到良好的锻炼健身效果。其次,锻炼方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在环境温度、湿度以及运动量的安排设定上根据热习服生理规律,采取了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锻炼手段符合人体生理要求。高温环境能用均数、标准差等基本指标。3结果与分析

实验2组受试对象分别经过8周锻炼后,人体成分测量项指标数据结果,锻炼前后实验组会员平均体重下降3.1kg,脂肪重下降3.08 kg,体脂百分比下降3.38%,腰臀比下降0.04;对照组会员平均体重下降0.41 k,脂肪重下降0.12 kg,体脂降低0.11%,腰臀比下降0.01,经反复测量方差分析,脂肪重、体脂百分比、腰臀比为P

3.3模拟高温环境下搏击健身操锻炼的注意事项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儿童绘画;艺术性;成人;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87-02

一、对儿童绘画的理解

儿童绘画是什么?有人说是简笔画,有人说是卡通画,也有人说那是鬼画桃符,答案各异。可惜的是都笼罩上了成人的影子,比如简笔画,本来就不是儿童所画,只是成人用极简的方法来表达视觉形象,而且具有明显的标准化特征,算是帮助儿童理解的方法吧;卡通画也是成人为儿童所绘(虽然儿童也会模仿画卡通或用自己的理解画卡通);至于鬼画桃符明显的是以成人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操作能力为参照来误解孩子们的用心,这些都与儿童绘画的个性魅力相去甚远。

现实中的儿童绘画到底如何认识呢?首先它是与儿童从小到大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关联的;其次,它没有离开美术的基本要素。另外,儿童美术在实际生活中严重受到成人的影响,成人由于不了解,常常要把儿童绘画强行推向成人绘画,而且是最易懂、最接近照片的成人绘画,这是儿童绘画所处的现状。

二、儿童画的特点

在2~4岁的儿童中,你给他手握一支油画棒,只要你不让他吃到嘴里,他就会自然的把色彩弄到地板上、墙上,当然也会是画纸上,他会发现色彩,他会发现线条(痕迹),会发现点(有时会敲打纸面),而且会有满足感,这算不算是儿童绘画呢?在成人眼里或许什么都看不到。

当你多次提供这样的机会之后,你会发现他可能很热衷于这样的涂抹,他会尝试其他的涂抹方式,如转圈、交叉,这种如游的活动不正是所讲的艺术起源吗?他的作品不正是一种绘画吗?

在这些活动中,他能从动作中得到,有的也许会从视觉中得到(有证据表明1~2岁的小孩对形式美感能做出自主评议),当然,在上面的例子中,画画过程的意义可能大于作品本身。

三、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画的影响

作为成人(包括父母、亲属、邻居),在这一例子中,如果小视、讥笑或抱怨其作品,那么成人的可靠性会在小朋友的心里涂上阴影,就像一个保姆不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而一味训斥孩子一样失败,这个失败可能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快乐,当然还有画画的兴趣。

在4~7岁的小朋友里,有一种现象就是对于遮盖关系独特处理,比如画房子,如果要让里面有人的话,一定要将人完完整整地画出来,这样在成人看来就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可能会让他很伤脑筋,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已经努力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了,他能把他所知道的东西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画面更深刻、更复杂了,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会有很多问题。而美术是他们忠实的伙伴和倾诉对象。

作为成人,如果一定要把遮盖关系画给他看,他或许会很有委屈,并觉得很有压力感,容易导致他对遮盖关系的生硬记忆,从而影响他的想象和思维的发展。其实,作为成人在理解遮盖关系的基础上,选择用儿童或成人的方法去表现,还是用儿童的方法更轻松。

四、成人对儿童绘画稳定性的影响

在儿童绘画中还有一个问题,我称其为稳定性或重复性,其实这个现象在成人绘画中是很正常地存在着,可能是成人对儿童本身就觉得不当一回事的原因,把它当做一种让自己厌烦的重复和对材料的浪费。

比如,2~4岁的小朋友,无休止的涂抹似乎没有什么进步,其实这个意义从两方面来看:①每次涂抹的心境、愉悦可能会有不同,材料上也会有选择,这是在宽泛度上的进步。②手的灵活性,脸、脑的协调性都会增强,直到他发现涂抹已知的形象,这是从纵深度上的进步。

再比如符号画特征,也会伴随儿童绘画很长一段时间,成人所积累的关于花的表象多姿多彩,作为儿童绘画却几乎如同一种画,简直没有一点点创造力的显现。

此时,符号的获得是其理解力的重要进步,他的努力从结构上理解对象,另外,分类思想开始形成,这种忽略细节的方法,使其在表现故事时得心应手,这种忽略在成人世界同样存在,比如看国外影片时常常会将几个人混肴,因为,我们更愿意将他们看成一类人。

五、儿童画需要成人提供一种可能性和宽松的环境

那么,这个稳定的符号画特征下的变化和进步体现在哪里呢?比如大人和小孩,他肯定会做出不同的表达,男孩和女孩也是,比如花的色彩,此时装饰性特点也开始显现,如重复构成。

另外是关于符号的拓展,如用类似的方法表现其他事物(拟人或拟物),最常见的是将太阳画成人脸,一个无法和没有时间与小孩充分沟通的成人,可能很难体会到这些,但至少请你不要轻易否定他的价值,最好有一定鼓励的眼光。

还有一个图示的问题,也会让成人大为恼火,他不光老画那些东西,还老是那样摆那几样东西,看着就来气,比如总把自己画在画面的正中间,或总是把东西从最底下往上画,其实这种平面上的安排(图示)与人的心理及认识也是密切相关,甚至心理学家可以从图示中看出小孩的心理冲突。先说从底下往上画的图示特征,他是小孩对地平线的初级理解,他已经意识到大多数东西都是拨地而起,而一张纸的底边正好暗示这个大地,而屋顶的上方才能画飞鸟,也是同样原因,否则就会撞到屋顶,正是这样,成人渴望的真正的地平线没法出现,即使你帮助他画出真正的地平线,他还是无法理解。另一个图示问题大概和自我中心、理解上的图示相对应,比如房子画在画面中心,树在房子两旁,房子一般是孩子心灵的一种投射,常代表自己,两旁的树或来自表象,或加入了树的附属性的认识的图示,那些大大咧咧的孩子在处理云的图示时,总是两三大片云懒懒散散铺在那里,而严谨的同学却喜欢摆得很齐整。这种与性格相对应的图示特征会很稳定,除非作为成年人后要特意打破它。要知道作为成年人的艺术家,也会有自己稳定的图示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绘画的内核,预是很痛苦的事。这个图示的变化同样依靠表象的积累和孩子们心理、认识、性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激活儿童缪斯本性的艺术教育[J].幼儿教育,2005,(Z2).

[2]张金梅.谈谈环境的教育价值――从瑞吉欧环境创设获得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6

[关键字]垃圾处置 地质环境 影响

[中图分类号] X14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10-1

1引言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一方面大量消耗各种有用资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许多废弃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人工废弃物日益增多。这些废弃物经过一定工艺的技术处理后,最终都必定排放到环境中。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2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垃圾排出量急剧增加。然而,堆放和处置场地却在日益减少;加之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对土壤,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加剧了对地质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在减少污染,回收利用,科学开发垃圾资源方面成果硕然,展现了综合处理,合理利用城市垃圾的美好前景。

2.1城市垃圾的构成

城市垃圾系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道路扫集物,但不包括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城市垃圾包括主要以蔬菜,果皮,煤灰为主的厨房垃圾,以废旧塑料\、废旧报纸、废铁制品、废旧电器和家具为主的家庭垃圾,伴随商业活动排出的各种包装纸屑、塑料包装物等商业垃圾,市政维护管理中产生的街道清扫垃圾,等等。

城市垃圾是人类生活必然的副产物,目前已成面临的一大公害。美国为高消费国家,年产垃圾2.2*108 t,人均1t多,居世界之首;日本年产垃圾0.4*108 t,人均0.4 t,英国年产垃圾0.15*108 t;据统计,目前,我国直接来源于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垃圾年产量达0.35*108 t,与日本城市垃圾量接近。

城市垃圾的产量与构成,随人口、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家用燃料结构、工业水平及经济基础等情况不同而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垃圾构成中有机成分含量少,无机成分含量多(如下表格1.1)。

2.2城市垃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侵占土地:城市垃圾最最明显的危害,就是与人类争夺土地挤占人类的生存空间。每堆积城市垃圾约需占地670m2。美国每天产生城市垃圾60.3*104t,如将其按3m后堆放或填埋,需占用土地1.63km2

污染土壤和空气:城市垃圾及其浸出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铬、铁等滞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妨碍植物根系生长,导致草木不生。这些有害物质还可能被某些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或人体,造成危害。

城市垃圾中的细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如炉灰、干污泥等随风飞扬到空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恶臭或有毒气体也向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污染。

污染水体:城市垃圾对水体的危害,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们直接把城市垃圾倾倒于湖泊、河流沿岸或排水沟渠两侧。这些垃圾受水浸泡,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水体,恶化水质,影响水生生物。有些河流发黑发臭,就与人们日复一日向其中倒垃圾有关。大量的实践表明,城市垃圾的露天堆放或土地掩埋是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在一些底部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垃圾堆或填埋场,因大气降水的淋滤而产生的含多种污染物质的液体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

2.3城市垃圾处置方法

目前广泛采用的垃圾处置方法主要有土地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及固化法等。

2.3.1垃圾场堆放

城市垃圾最简易的处置方式是垃圾堆放场堆放,这是目前最便宜的方式,只需用垃圾车把垃圾运去,倒出,堆放即可。有时,就地燃烧一些有机物以减少体积。

2.3.2高温堆肥法

堆肥作为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已得到广泛重视。有机垃圾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可作肥料被用来改良土壤。食品垃圾、花园有机垃圾、纸和粪便等均适用于堆肥。

2.3.3焚烧法

焚烧法就是利用高温(900-1000摄氏度)燃烧易燃或惰性残余废物,这个温度足以燃烧所有可燃物质,剩下的只有灰尘和不可燃物质。

在大城市附近,土地资源紧张,一般缺乏垃圾填埋场所,可用焚烧法处理垃圾,垃圾经过燃烧可减少体积,便于填埋,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国家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可回收热能。近年来,焚烧成为很多国家综合利用垃圾资源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它可做到无害 排放,从体积(重量)上基本消灭垃圾(焚烧后残灰一般仅为原废物体积的 5%-10%),并释放热能,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努力开发垃圾新能源,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就环境保护角度来讲,焚烧处理也存在大气污染问题,所以必须对焚烧尾气进行二次处理。但无论如何,垃圾发电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4土地卫生填埋

利用坑洼地填埋城市有垃圾,是一种既可处置废物,又可覆土造地使用的保护环境措施。它有经济,方便,合理等优点。城市垃圾即使即使采用焚化,堆肥或分选回收的方法处理,也总有一部分剩余物需要采用填埋法进行最后处置,因此填埋是最基本的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