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1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人口和文化等总体因素发展,受到出生率不断下滑、劳动力数量收缩、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二胎”政策全面开放,这就对居民家庭、社会环境发展等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类行为;社会环境;文化
在“计划生育”的一孩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社区生活、社会环境等并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思想模式、行为表现方式。而近年来独生子女向“单独二孩”渐变,最后向“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的进阶定型,犹如兴奋剂般注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行为和社会环境中,也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现有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
一、影响家庭成员行为方式
家庭是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在实施“计划生育”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各项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构建等相对滞后,在传统观念和落后生产制等条件制约下,全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增长,对生存发展和物质需求等提出十分迫切的要求,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家总体发展能承载的数量,普通群众生活不断接受来自日常饮食、劳动就业、上学教育等严峻挑战,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经济基础弱,是困扰着每户家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则。在一孩政策开启后,我国家庭成员角色逐渐演变为倒三角的结构,罗杰斯等人的家庭生命周期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担当着组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生产、消费、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各项重要功能,就家庭而言,从一对夫妻结婚建立家庭生养子女(家庭形成期)、子女长大就业(家庭成长期)、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家庭成熟期)、夫妻退休到夫妻K老而使家庭消灭(家庭衰老期)。[1]在本阶段的家庭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儿童青少年成长需求增加,比如家庭玩伴的减少而带来的角色孤独感,个体成长教育出现溺爱等带来的行为偏差,角色中心论引发的个人思想和心理的自我同一感较低和集体思维较少等。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过多地将注意力、关注度等集中投入,造成家庭系统教育出现缺失,层次偏低,也成为“空巢家庭或老人”、“失独老人(目前失独家庭过百万)”、“独居老人”等名词和现象出现最直接的主体原因。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人口(劳动力)宏观管控、老龄化趋势管控等措施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人们行为方式都在一孩政策中逐渐成“常模”。伴随着制度、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优化,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有效确保,可以极大满足日常行为活动的所有需求,这个时期最大的关注点在家庭形成期和家庭成长期,对其他时期则是较大程度的放置于社会环境。
在经历多年“计划生育”的偏中年夫妻和年轻夫妻组成的家庭,在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减少和降低了原先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分散父母等直系亲属的注意力,避免更多家庭问题的出现;二是有效修正“倒三角”家庭结构,总体布局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三是在增加家庭投入的同时,更能促进家庭教育、劳动就业和成长所需的资源实现增长。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人们的家庭观念、行为表现方式和互动模式等都会逐步变化,家庭教育成长、居家养老、家庭关系、劳动就业都在渐变,家庭有了“后盾式”多元化选择,今后家庭总体发展的关注点转向家庭成熟期和家庭衰老期,并和前两个时期处于持续均衡的状态。在家庭服务需求方面,则更多侧重在孩子的优势化培育、亲子关系疏导等,且较之前会呈现普遍性、一般性,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效能度会得到较大缓解和实质提高。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综合投入增加、成长和教育方式出现可比性、社区资源投入增加、社会正向影响增加、居民归属感增加,每对家庭夫妇承担和付出的力量成双倍增加,家庭总体关系不协调现象几率减少,从而家庭外在行为表现有所改变,在原有家庭思维模式、教育模式和系统模式下不断得到修正和改善。
二、影响人们文化行为方式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人类环境;建筑材料;污染;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building materials of hum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n human environment, indicating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human 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propo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materials management.
Keywords: human environment; building materials; pollu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人处在各种室内环境(居室、办公室、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等)中活动的时间约占人生活动时间的70%一80%,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比率还会更大。现代建筑使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了多种化学品,其中大都含有有机污染物(简称VOC)。这些污染物的毒性、刺激性、致癌作用和特殊的气味,能导致人体呈现各种不适反应,主要引起眼、鼻、咽喉刺激干燥,感到疲乏、无力、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称之为“不良建筑物综合症”,严重的可引发婴儿畸形、白血病和多种癌症。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地威胁和危害人体健康,室内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和电磁辐射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非典疫情发生以后,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关心。中国标准化协会日前提供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5至10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室内空气污染物分为可吸入颗粒物、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和气态化学污染物3类。可吸入颗粒物也称“飘尘”,能长时间悬浮且易被人体呼吸系统吸入,除了携带细菌、病毒等生物活性污染物外,还是多种致癌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的主要载体;生物活性粒子有细菌、病毒、花粉等,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元凶;空气中的气态化学污染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室内空气中已检测出挥发性有机物300多种,其中20多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无机气体通常为二氧化硫、臭氧、氡等,这些气体对人体都有危害。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除了来自室外空气和人员自身的活动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来源就是通风空调系统本身。空调系统中的藏污纳垢及适宜的温湿度是细菌、病毒滋生和繁衍的理想场所。过滤功能较差的空调系统还会加剧污染物的传播和扩散。
一、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环境的污染。
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受室外大气污染物的渗透、扩散的影响,而且受室内污染源的影响。室内常见有害物质多达数千种,种类复杂,其中建筑、装饰材料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甲醛、氨、苯系物、氡和镭等。
1.1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
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在加工生产中使用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等为粘合剂,其主要原料为甲醛、尿素、苯酚和其他辅料。板材中残留的未完全反应的甲醛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成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生产家具的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不合格的人造板材,在粘接贴面材料时使用劣质胶水,制造工艺不规范,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极高。另外,含有甲醛成分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如壁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也可能向外界释放甲醛。有关研究表明,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为3—15年。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收,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害。此外,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1.2苯对人体健康危害
苯系物在各种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如:各种油漆和涂料的添加剂、稀释剂和一些防水材料等;劣质家具也会释放出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壁纸、地板革、胶合板等也是室内空气中芳香烃化合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会不断释放苯系物等有害气体,特别是一些水包油类的涂料,释放时间可达1年以上。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之一。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短时间内吸人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的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短促、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等,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苯已被有关专家确认为严重致癌物质。
1.3氨对人体健康危害
氨主要来自建筑物本身,即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以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含有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使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 氨是一种五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的最低浓度为5.3×10-6g/m3,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它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1.4氡和镭对人体健康危害
氡和镭主要来自建筑施工材料中的某些混凝土和某些天然石材。氡和镭是放射性元素,这些混凝土和天然石材中含有的氡和镭会在衰变中产生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体内辐射和体外辐射的形式,使人体神经、生殖、心血管、免疫系统及眼睛等产生危害。氡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ARC)确认为人体致癌物。
二、建筑材料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的机理
建材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伤害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系物、氨、氡和镭。甲醛、苯系物、氨对人体的伤害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甲醛、苯系物、氨从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到室内后,被人体组织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各处,时间一长便会造成人的免疫功能失调,使人体组织产生病变而引起多种疾病;如果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人体在短时间内吸人上述污染物,则会产生急性中毒,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氨由于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还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它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破坏细胞膜结构。氡和镭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电磁辐射,它包括体内辐射和体外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致热效应,即电磁波会使人体发热。在电磁波辐射的作用下,人体内分子发生取向作用,进行重新排列,由于分子排列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消耗了电磁能而转化为热能。电磁振荡的频率越高,体内分子取向作用越剧烈,热作用也就越突出,产生的损伤也越严重。另一种是非致热效应,当超过一定强度的电磁波长时间作用在人体时,虽然人体的温度没有明显升高,但会引起人体细胞膜的共振,使细胞的活动能力受限。这种在分子及细胞一级的水平上发生的效应既复杂又精细,会使人出现诸如心率、血压的改变及神经、免疫系统等生理反应。
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年来我国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的概况:2007年据国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新建和重修的建筑物中发现有害人体健康的室内气体,室内环境专家提醒人们,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上海市有多例婴幼儿因住进刚装修好的房屋而导致白血病的报道;北京市也有报道,发现两例由于家庭装修而引发畸形婴儿出生。另据报道:2011年10月,湖南株洲一装饰公司两名油漆操作工,在刷涂油漆时,晕倒在施工现场,因被及时发现才幸免于难;2010年5月,湖南冷水江某化工厂两名工人,在仓库停车场清洗装过苯的槽车时,因通风不善中毒,造成一死一伤。据EPA估计,美国每年大约有2 000名肺癌死亡者与建筑和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氡辐射有关。另据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每年由于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伤害造成的损失,如果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约为106亿美元。
三、可持续发展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管理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自然环境 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自由个性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永恒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如生存、生活、生产、发展等产生影响与反作用力。
二、人的全面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既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又能从事各种脑力劳动并能自觉按照社会需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个性品质的充分的发展,能够在众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并进行独立创造再次是指人的才能和个性的自由的发展,能够驾驭各种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自主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类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因此他从人的发展的视角去透视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形态作了经典的阐述,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是第三阶段。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的。恩格斯认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有从这时候起,才可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3. 人的全面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现实中,不少人把人的全面发展等同于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人的物质财富创造量来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当大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报复接踵而来时,人们才开始觉醒,才发现人类本身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于智慧、创造力等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层面,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劳动。只有获得了真正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才会发生改变,人们才会懂得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等美丽风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是任何物质享受也无法代替的,爱护自然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从而人类也会懂得保护自然环境。
三、人类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1. 树立全局观念,建立生态世界
人、自然、社会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因此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生态意识,人类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在这一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我们不只是运用、改造自然的主体,也是保护修复自然的主体,这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主体地位,在行动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毋庸置疑,环境资源问题的出现与人们未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人们只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全然不顾及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承载能力,对之进行随心所欲的“征服”和“改造”,才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只有改造与保护相结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形成生态文明意识
人的观念更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实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和的完善,同时指导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变革,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发展战略,从思想观念到行动方式所做的重大调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和转变。但是,要真正做到人们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新的时期,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尊重自然,遵循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规律,承认自然的价值,全社会共同努力,建成生态文明。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四卷383-3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汪瀛编著,2008年6月版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高温环境;搏击健身操;体脂%;脂肪重
中图分类号:G804.4g
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74-04
文献标志码:A
身体成分指的是机体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及其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它可以十分准确地评价人体的胖瘦状况。通常用体脂百分比,即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来表示。它是身体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体成分的均衡是维持健康状态的最基本的条件。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趋改善,摄入多、消耗少、运动少而造成人体脂肪超重的现象普遍存在,肥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将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当今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肥胖灾区”中的”重灾区”。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们部分学生一些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肥胖和超重学生的比例在迅速增加。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显示,女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72%和5.01%,因此,减肥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科学减肥有助于人体身心健康,盲目诚肥则不仅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会有损健康。为了更准确反映人体成分指标及对锻炼效果的评价,目前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来检测人体成分,并结合中国人制订相关标准。近年来,美国的科研人员提出利用腰臀比作为简单、有效地检测减肥效果的新方法。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比值越小,说明越健康。这是预测一个人是否肥胖及是否面临患心脏病风险的较佳方法,比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体重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的方法要准确3倍。腰围尺寸大,表明脂肪存在于腹部,是危险较大的信号;而一个人臀围大,表明其下身肌肉发达,对人的健康有益。
1相关概念
1.1搏击健身操
搏击健身操,最早是由一位黑人搏击世界冠军创造,是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和一些舞蹈的动作混合在一起,并且配合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由于瞬间爆发力强、肢体伸展幅度大,运动量比传统的健美操更大,适合脂肪堆积过多的年轻人,堪称是效果十足的“瘦身”运动。通过搏击健身操的锻炼,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内脂肪代谢,降低体脂百分比、改善腰臀比,还能纠正不良姿态,塑造优美体形,增强心血管和心脏功能,降低焦虑分数。
1.2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是指温度超过人体舒适程度的环境。一般取(21+-3)℃为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因此24℃以上的温度即可以为是高温,但是对人的工作效率有影响的温度,通常是在29℃以上。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接受大量外来热量使体温升高,维持人体热平衡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汗液蒸发散热。高温环境下的运动能够将体温升高、加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排毒,能量和血氧消耗急剧增大,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各脏器的负担和消耗显著增大,这些均有利于迅速动员体内脂肪供能,达到燃脂塑身的效果。结合搏击健身操和高温环境人体的特征,笔者设计了3套搏击健身操组合动作,动作强度均强于普通健身操,探讨科学、安全、快速、有效地高温环境减肥锻炼新模式。
2实验选材与方法
2.1实验选材
对安徽某高校80名女大学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选取36名女大学生体脂超标者作为受试对象。经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组学生20人,模拟高温环境开设搏击健身操课进行体育锻炼,对照组学生16人,采用正常环境普通体育课(如田径、球类等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其平均年龄为(21+--1.2)岁,平均体重为(62.4+-6.02)kg,体检均无异样,按规定实验组学生填写知情同意书。同时测量受试者的体重、体脂肪重、腰臀比等指标。所有受试对象在实验阶段课外锻炼不得多于1次,且
2.3.2体温检测
每次锻炼前测量受试者口温,了解受试者体温基础值与身体状况。锻炼过程中抽查受试者的体温。体温与运动量参考值:38.5~39C,运动量正常;39.1~39.2C,运动量较大;39.3℃以上,运动量过大,需要脱离高温环境进行休息。
2.3.3心率和血压检测
运动强度较大时,检测受试学生的心率和血压。方法:暂停运动,放松,于左手腕处佩戴血压计,左手屈肘,右手托住左手手肘。心率在140~160次/mm,运动量正常;160次/mm以上,运动量较大;180次/min以上,运动量过大,需要脱离高温环境进行休息;200次/min以上,运动量极大,需要至低温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并签订保证书。
2.2实验条件
高温实验室:面积为98m、层高为3.2 m,可同时容纳30人进行搏击操锻炼。
高温环境制热:采用地面电加热辐射、空调增温与顶部灯光加热方法,最高温度设计在48℃,可将环境温度稳定在设定的范围内,本实验最高环境温度为38℃。
实验器材:欧姆龙身体成分测试仪、WSC-411数字温度仪、欧姆龙6021智能电子血压计、芬兰Polar心率表s810、音响设备等。
安全措施:实验室装有二氧化碳报警探测设备、室内空气对流装置,确保人体实验环境空气质量。设有保健按摩室、预防高温损伤事故。
2.3实验方法
2.3.1锻炼方法
实验时间:8周,每周2次,每次60min。实验阶段:第1阶段(1~4周)运动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140~160次/mm,温度控制在(34+-1)℃;第2阶段(5--8周)运动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160~180次/min,温度控制在(36±1),C。室,保健室进行休息。高温环境锻炼与一般锻炼血压情况有所区别,高温环境会引起血压降低。是否终止锻炼需结合自身感受、体温、心率等指标判定。
2.3.4营养元素补充
淡盐水补充:每次锻炼前受试者饮用适量淡盐水(0.1%~0.15%),或饮用盐汽水作为代替,目的是预防锻炼中脱水和中暑。锻炼中按需求量少量多次饮用,解除口渴感为止,不应暴饮。
营养补充:根据高温环境中人体代谢和需求的特点,注意配合合理营养补充。在锻炼期间,建议实验组学生在饮食中应注煮补充较多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每天食物最要合理,各种营养素的搭配要科学,一日3~4餐,早餐量占30%,中餐量占40%,晚餐量占25%~30%。每天食物总量:碳水化合物300~400 g,蛋白质60~65 g(牛奶200 mL,鸡蛋1个,豆浆和
豆腐100 g,鱼70 g),紫菜10 g,虾皮10 g,蔬菜300 g,水果150 g,肉30 g,烹调油10 g,水1 500~2 000 mL。每日需补充盐6~8g,同时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和未稀释的果汁等。
2.3.5数据统计与处理
实验前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成分检测,数据用于锻炼后效果的比较。在实验中分阶段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成分测量,贯彻人体成分指标变化的过程。在实验结束后,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统一时间、场地,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计量资料描述采
通过模拟高温环境下的搏击健身操练习,女学生的脂肪重、脂肪百分比、腰臀比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实验组会员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训练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变化(P
3.1 高温环境下锻炼有效减少脂肪的原因
首先,高温环境使机体更快地进入预热状态。无效性分泌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可使体温迅速升高,促进脂肪快速氧化分解供能,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短时间锻炼后,受试者体重、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明显下降,肌力增强、耐热能力提高、耐力增强。其次,高温环境下的锻炼对机体能量消耗明显高于常温锻炼。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接受大量外来热量从而使体温急剧升高,在一定的范围内,细胞的代谢率也迅速上升,能量和血氧消耗急剧增大,乳酸等代谢产物相应增多,各内脏器官的负倚和消耗量显著增大,从而消耗更多的脂肪和热量。
3.2模拟高温环境下搏击健身操锻炼的独特优势
首先,锻炼内容符合受试者特征。搏击健身操是深受人们酷爱的健身运动项目,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和一些舞蹈的动作混合在一起,并且配合着动感十足的背景音乐。极富爆发力的动作,让人们在汗水中尽情发泄激情和青春,可提高受试者的锻炼兴趣以达到良好的锻炼健身效果。其次,锻炼方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在环境温度、湿度以及运动量的安排设定上根据热习服生理规律,采取了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锻炼手段符合人体生理要求。高温环境能用均数、标准差等基本指标。3结果与分析
实验2组受试对象分别经过8周锻炼后,人体成分测量项指标数据结果,锻炼前后实验组会员平均体重下降3.1kg,脂肪重下降3.08 kg,体脂百分比下降3.38%,腰臀比下降0.04;对照组会员平均体重下降0.41 k,脂肪重下降0.12 kg,体脂降低0.11%,腰臀比下降0.01,经反复测量方差分析,脂肪重、体脂百分比、腰臀比为P
3.3模拟高温环境下搏击健身操锻炼的注意事项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空间能力;认知方式;先前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35―04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新的具有重要潜在优势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能综合言语信息(如解说、文字)和非言语信息(如动画、表格、图表、视频和背景音乐等)于一体,生动、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具有信息量大、能动交互、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但遗憾的是,现实的教学中出现“为了技术而运用技术”的情况,多媒体课件往往根据多媒体工具的技术功能进行设计,而没有遵循心理学、教育学原则;往往按照设计者主观意图设计而忽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在这种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其教学效果也让人值得怀疑,因此也就无法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贾锋、于龙的调查[1]结果发现:多媒体课件在重点、难点方面表现不突出,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不够,互动性差,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然而,既便设计合理,多媒体教学也不一定对所有的学习者、所有的知识都有效,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学习偏好都会对学习者信息的加工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学习者对不同知识类型、不同呈现方式的知识,其加工水平和加工通道也不相同,这必然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刘文昌[2]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困惑主要有:(1)多媒体的功能发挥不够,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只是用多媒体来放一段音乐、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的现象,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2)许多多媒体课件设计不尽合理,学生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3)在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考虑老师如何教,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4)呈现的交互方式单一,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
一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研究现状
一种媒体是否比另一种媒体更有效,这是媒体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持久、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造性的问题(Clark,1983; Clark & Salomon,1986;Salomon,1979,1994;Wetzel等,1994)。例如,最初在多媒体学习领域中,该问题是以“计算机是否比课本更有效”的形式提出的。为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3]对使用包括文字和插图的课本进行教学和使用计算机上图形和叙述教授同一内容的教学进行效果对比,其中学习者通过观看由计算机产生的动画和同时呈现的讲解来学习相同的材料,在这些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媒体的学生在随后的问题解决测验中平均提出了7.5个创造性答案,以课本为媒体的学生平均提出7.3个答案。与已有研究一致(Clark & Salomon,1986),该研究并没有为媒体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只比基于课本的学习在问题解决测验中多产生了3%的答案,这一差异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与大多数关于媒体效应的研究相似,由于在将两种媒体进行对比时存在着严重的方法学问题,比如,学习内容和学习者本身的差异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一点也得到了后来研究[4]的验证,如学习材料、自主学习能力、学习风格都会影响媒体效应。
简单地说,寻找媒体效应是早期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但当前的教育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各种媒体的相对有效性已不再是一个建设性的问题(Clark,1983,1994;Clark & Salomon,1986;Ross,1994; Salomon,1994)。例如在关于Clark(1994)的论断――媒体效应无法与其它方法、个人特质因素分开的争论(Ross,1994)中,各方面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关于媒体的问题应该重新界定。
后来,基于生成理论,E.Mayer将同时受到言语解释和视觉解释的学生(多表征组)在问题解决迁移测验上的表现优于只接受言语解释的学生(单表征组)的效应称为多媒体效应。很多研究(Mayer & Anderson,1991,Mayer & Anderson,1992,Mayer & Gallini,1990)表明:与单独呈现讲解相比,当讲解与动画同时呈现时,学生将在问题解决迁移测验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与呈现文本相比,同时呈现文本和插图时学生将在问题迁移解决测验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研究发现[5],从时间上来说,图片和文字同时呈现比分开呈现时,其在问题解决迁移的成绩要好;从空间上来说,图片和文字相邻呈现比相继呈现时,其在问题解决迁移的成绩要好。也就是说只有当图片和文本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和在空间上具有相邻时,才能使得学习者的图像加工与言语加工两个通道建立起联系,才能提高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与多媒体学习的生成理论是一致的。在Jones,Linda C.和Plass,Jan L的研究[6]中也发现:图片和注释同时呈现比将二者单独呈现时在外语单词的学习上效果要好。
Richar E.Mayer Sherry Fennell Lindsay Farmer & Julie Campbel还探讨了多媒体环境下文本的风格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7],研究发现非正式的谈话式的描述语言组在迁移测验上的得分明显的高于正式的非人性化的描述语言组,但是在保持测验上的得分两者之间却没有显著的不同。这个结果与Mayer Richard E.& Sobko Kristina等以前的研究结果[8]是一致的,多媒体环境下用人类语言比用机器合成语言在迁移测验当中的成绩要好,但是在保持的测验当中同样没有发现显著的不同。
二个人特质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影响
1 学习者已有知识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中的影响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媒体效应对于先前知识较少的学习者而言较为明显,对于先前知识较多的学习者不明显。将语言解释呈现给先前知识较多的学习者时,他们更善于形成自己的心里表象,进而在言语和视觉表征之间建立联系。而仅呈现言语材料时,先前知识较少的学习者难以独立地形成有效的心里表象。因此先前知识较少的学习者更易于从相邻呈现的言语和视觉材料中获益。E.Mayer等人[9]使用有关闪电机制的文本和插图的实验发现,低先前知识组的学习者中,接受结合呈现的材料的学习者产生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多于接受分离呈现的材料的学习者,但对于高先前知识组的学习者,结合组与分离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异。
刘儒德、陈琦、David Reid在考查文图整合加工水平的文字测验中发现,学习能力和插图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0];同时他们在研究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对科学说明文的意义时还发现学习能力高者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学习能力低者,插图类型与学习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11]。
2 空间能力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影响
空间能力是智能的基本成分,指人们对客体或空间图形(任意维度)在头脑中进行识别、编码、贮存、表征、分解与组合和抽象与概括的能力[12]。它主要包括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等因素。在完成空间任务的认知过程中,空间想象能力起着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而空间思维能力则起着决定性的、核心作用。
有研究发现空间能力对图形或图像的知觉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空间能力与认知风格存在着交互作用,比如李寿欣、周颖萍认为:在呈现的材料结构复杂(随机情境)的条件下,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存在明显差异,场独立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明显高于场依存者;而在呈现的材料有结构(结构简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呈现的材料路径复杂条件下,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存在明显差异,场独立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明显高于场依存者;而在呈现材料的路径简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3]。而且空间能力低的学习者在记忆中保持和操纵视觉表征时可能会感到更为困难,因为他们不易于从邻近呈现的视觉和言语材料中获益。与之相反,空间能力高的学习者更善于在记忆中灵活地保持和操纵视觉表征,因而他们更易于从邻近呈现的视觉和言语材料中获益。E.Mayer在她的实验研究(Mayer & Sims,1994)中也发现:多媒体效应对于空间能力高的学习者而言较为明显,对于空间能力低的学习者不明显。另外Plass,Jan L.Chun,Dorothy M.Mayer,Richard E.和 Leutner,Detlev,Erfurt U.在多媒体环境下外语的学习中同样发现[14],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和空间能力会对外语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空间能力高的学习者比能力低的学习者学习成绩好。
3 认知风格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影响
个体的风格所描述的是一个人习惯上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或反应。认知风格实质是个体组织和表征信息时表现出的偏好性的习惯性的方式[15]。Hamblin对教师提出建议“鼓励学生用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形成一种有意义的高效率的学习风格。强加一种学习风格,在教育上等同于把一种错误的自我强加给别人――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行为。[16]”多媒体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在强调设计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个体的差异,尤其是认知风格的差异,因为它对个体的学习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
研究发现,学习材料的类型与认知风格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交互作用。Riding和Douglas[17]以59名15-16岁的中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信息呈现方式对他们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借助计算机以文本+图片的格式来呈现的关于轿车制动系统的材料与只采用文本呈现同样的内容相比,更能够促进表象型学生的学习,提高的幅度相当明显,接近只有文本方式下的分数的两倍;对于言语型的学生来说,两种呈现方式下的学习效果相似。 因为表象整体型者最倾向于将信息用心理表象的方式组织成一个整体,所以他们的成绩可能在增加了动画时提高最大;而言语分析型者倾向于用语义将信息表征为认知组块的风格可能不利于相关联系的形成,他们的成绩可能在增加了动画时变化不大。在处理信息时,与整体型的人相比,分析型个体需要一个更大的“视窗”,因为整体型的人倾向于将信息组织成结构较为松散的整体,而分析型的人则倾向于将信息组织成分割明显的认知组块,有限的视窗(如计算机)可能使他们更难获得一种整体观,但对于整体型的学生,情况正好相反。Riding和Crrimley以80名11岁小学生为样本,比较了对计算机呈现的关于科学主题的CD-ROM多媒体教学材料的学习成绩和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取得的用标准评估任务测验(SAT)所测得的成绩[18],他们发现,整体一分析风格和呈现方式对回忆成绩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分析型的学生适合传统的教法,整体型的学生适合于运用计算机学习。另外有证据表明,计算机操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表象整体型。
陈琦、吴洪健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相遇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场依存性学生和场独立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学习结果也有差异,从总体上看,场依存性学生的成绩略低于场独立性学生;在只有学习路径支架条件下,场依存性学生在大部分指标上的成绩低于场独立性学生;在有学习路径和解题思路支架的条件下场依存性学生在练习得分、理解水平上可达到与场独立性学生同样的标准,但在远迁移水平上场依存性学生的成绩与场独立性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较抽象的相遇应用题时,提供解题思路支架是必要的,对场依存性学生更有帮助[19]。
陈铮通过对信息呈现方式和认知风格的研究[20]发现,良好的信息呈现方式(增加了动画,文本和动画接近协同呈现)能帮助表象型学生的记忆和问题解决成绩得到较大的提高,而对言语型学生的帮助不大;在良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下(增加动画,文本和动画接近协同呈现),表象整体型学生的记忆成绩提高最大,言语分析型学生的记忆成绩提高最小,表象分析型和言语整体型学生居中。综合性认知风格与文本和动画是否接近协同呈现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成绩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文本和动画接近协同呈现时,表象整体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成绩提高最大,其次为表象分析型、言语整体型和言语分析型,在有动画时,表象整体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成绩提高最大,其次为表象分析型、言语整体型和言语分析型,体现出表象型、整体型认知风格在良好的信息呈现方式下,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整体一分析维度和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否增加动画、文本和动画是否接近协同呈现)对学生的记忆和问题解决成绩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在良好的信息条件下(有动画、文本和动画接近协同呈现),整体型学生的记忆和问题解决成绩的提高高于分析型学生。整体一分析维度更可能与表象一言语维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认知风格来影响学习者在不同信息呈现方式下的学习效果。
三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自从计算机被用于多媒体教学以来,国外学者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特别是佩维沃(Paivio)双重编码理论和梅耶(E.Mayer)多媒体学习理论,它们都在多媒体教学和研究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国外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媒体效应,也即怎么样的媒体或者媒体组合对于学习者是有效的,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用文本和动画结合起来呈现的教学信息,学习者的保持和迁移效果好。
(2) 关于多媒体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的连续性,时间上具有同时性和在空间上具有相邻时,学习者的保持和迁移效果好;另外,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过量信息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即图片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要联系紧密,文本应该是对图片或者动画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的准确的精练的描述,尽量避免一些冗余的信息。
(3) 文本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通道呈现的问题,比如对于文本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不同的通道呈现时,视觉通道呈现的效果要优于听觉通道呈现的效果。
(4) 文本信息的风格也会对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比如非正式的谈话式的描述语言呈现文本信息,其效果要优于正式的非人性化的描述语言的呈现,口头语言的效果要优于书面语言的效果。
(5) 个体特质方面,当个体的智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多媒体的刺激才能够发挥作用,而且随着个体知识的积累、认知风格的差异,他们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效果也不同。
然而国内关于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以上(1)(2)(3)这三个方面,对与文本信息的风格和个体特质方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纵观国内外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程序性知识(主要指一些关于自然科学,也即原理性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只有De Westelinck,Katrien等对于陈述性知识(主要指一些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的研究[21]中发现,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并不能够提高学习者在保持和迁移方面的成绩,但同时,这种条件下的学习也不需要过大的智力负荷。对于多媒体的描述信息,用听觉通道呈现时学习者在保持和迁移方面的成绩都低于用视觉通道呈现时的成绩[22]。
四 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特别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ichard E. Mayer和我国学者刘儒德、陈琦等大量实证研究的分析,我们认为以往研究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 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多媒体所进行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上,而对多媒体应用于陈述性知识上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2) 以往研究中所用的言语信息都是用文字也即视觉的加工形式来呈现的,如果将这种视觉呈现的文字信息改变为听觉呈现的文字信息时,其学习结果是否会受到影响?
(3) 以往的研究没有将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方式、认知风格、空间能力和先前知识做一个整体的研究,以便进一步考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由于美国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率要比中国高出很多,美国的中小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了解程度相应的也要比中国的学生好,那么,在中国的研究是否会得到和Richard E.Mayer一致的结果。
总之,运用基于计算机和基于课本的媒体时都既可能产生有效的教学,也可能产生无效的教学,而且,不同认知方式、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运用媒体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本文目的就是通过对多媒体学习环境中,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的呈现方式以及一些个人特质,比如:空间能力、认知方式和先前知识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我国的中小学多媒体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更好地指导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贾锋, 于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程资源的研究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7,(1):64-66.
[2]刘文昌, 多媒体视听要素对高中学生识记水平影响的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3] Clark. R. E. & Salomon. G. Media in teaching.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M]. New York: Macmillan. 1986: 464-478.
[4] Mayer, Richard E.When Static Media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Annotated Illustrations Versus Narrated Animations in Multimedia Instruction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005, 11(4): 256-265.
[5] Mayer.R.E.& Anderson.R.B The instructive animation: helping students build connections between words and pictures in multimedia 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84): 444-452.
[6] Jones,Linda C.& Plass,Jan L.Suppor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French with multimedia annotation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2, 86(4): 546-561.
[7] Richar E.Mayer Sherry Fennell Lindsay Farmer & Julie Campbell. A Personalization Effect in Multimedia Learning: Students Learn Better When Words Are in Conversational Style Rather Than Formal Style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 96(2): 389-395.
[8] Mayer Richard E. Sobko Kristina & Mautone Patricia D. Social cues in multimedia learning: Role of speaker’voice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 95(2): 419-425.
[9] Mayer.R.E.Steinhoff.K. Bower.G. & Mars.R..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extbook design:Using annotated illustration to foster meaningful leaning of science text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5,86(4): 546-561.
[10]刘儒德,陈琦,David Reid.多媒体互动插图对科学说明文学习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2,8(2):39-44.
[11]刘儒德, 陈琦, David Reid.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对科学说明文的意义建构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 161- 164.
[12] 李洪玉.青少年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1999.
[13]李寿欣, 周颖萍. 个体认知方式与材料复杂性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8( 4):523-531.
[14]Plass, Jan L. Chun, Dorothy M. Mayer, Richard E. & Leutner, Detlev, Erfurt U. Cognitive load in reading a foreign language text with multimedia aids and the influence of verbal and spatial abiliti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 19(2): 221-243.
[15][16] Riding. R. J. & Rayner. S. G.陇国维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8.
[17] Riding, R J., Ashmore,L. Verbal-imager learning style and children's recall of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pictorical versus written[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0, 6: 141-145.
[18] Riding. R.L. & Crimley M. (1999) Cognitive style and Teaming from multimedia CD-ROMs in 11-year-oldchildre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0: 43-56.
[19]陈琦, 吴洪健.在建构性多媒体学习环境中教学支架和认知方式对小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94-95.
[20]陈铮.信息呈现方式和学生的认知风格对多媒体环境下科学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4.
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6
[关键字]垃圾处置 地质环境 影响
[中图分类号] X14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10-1
1引言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一方面大量消耗各种有用资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许多废弃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人工废弃物日益增多。这些废弃物经过一定工艺的技术处理后,最终都必定排放到环境中。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2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垃圾排出量急剧增加。然而,堆放和处置场地却在日益减少;加之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对土壤,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加剧了对地质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在减少污染,回收利用,科学开发垃圾资源方面成果硕然,展现了综合处理,合理利用城市垃圾的美好前景。
2.1城市垃圾的构成
城市垃圾系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道路扫集物,但不包括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城市垃圾包括主要以蔬菜,果皮,煤灰为主的厨房垃圾,以废旧塑料\、废旧报纸、废铁制品、废旧电器和家具为主的家庭垃圾,伴随商业活动排出的各种包装纸屑、塑料包装物等商业垃圾,市政维护管理中产生的街道清扫垃圾,等等。
城市垃圾是人类生活必然的副产物,目前已成面临的一大公害。美国为高消费国家,年产垃圾2.2*108 t,人均1t多,居世界之首;日本年产垃圾0.4*108 t,人均0.4 t,英国年产垃圾0.15*108 t;据统计,目前,我国直接来源于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垃圾年产量达0.35*108 t,与日本城市垃圾量接近。
城市垃圾的产量与构成,随人口、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家用燃料结构、工业水平及经济基础等情况不同而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垃圾构成中有机成分含量少,无机成分含量多(如下表格1.1)。
2.2城市垃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侵占土地:城市垃圾最最明显的危害,就是与人类争夺土地挤占人类的生存空间。每堆积城市垃圾约需占地670m2。美国每天产生城市垃圾60.3*104t,如将其按3m后堆放或填埋,需占用土地1.63km2
污染土壤和空气:城市垃圾及其浸出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铬、铁等滞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妨碍植物根系生长,导致草木不生。这些有害物质还可能被某些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或人体,造成危害。
城市垃圾中的细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如炉灰、干污泥等随风飞扬到空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恶臭或有毒气体也向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污染。
污染水体:城市垃圾对水体的危害,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们直接把城市垃圾倾倒于湖泊、河流沿岸或排水沟渠两侧。这些垃圾受水浸泡,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水体,恶化水质,影响水生生物。有些河流发黑发臭,就与人们日复一日向其中倒垃圾有关。大量的实践表明,城市垃圾的露天堆放或土地掩埋是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在一些底部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垃圾堆或填埋场,因大气降水的淋滤而产生的含多种污染物质的液体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
2.3城市垃圾处置方法
目前广泛采用的垃圾处置方法主要有土地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及固化法等。
2.3.1垃圾场堆放
城市垃圾最简易的处置方式是垃圾堆放场堆放,这是目前最便宜的方式,只需用垃圾车把垃圾运去,倒出,堆放即可。有时,就地燃烧一些有机物以减少体积。
2.3.2高温堆肥法
堆肥作为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已得到广泛重视。有机垃圾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可作肥料被用来改良土壤。食品垃圾、花园有机垃圾、纸和粪便等均适用于堆肥。
2.3.3焚烧法
焚烧法就是利用高温(900-1000摄氏度)燃烧易燃或惰性残余废物,这个温度足以燃烧所有可燃物质,剩下的只有灰尘和不可燃物质。
在大城市附近,土地资源紧张,一般缺乏垃圾填埋场所,可用焚烧法处理垃圾,垃圾经过燃烧可减少体积,便于填埋,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国家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可回收热能。近年来,焚烧成为很多国家综合利用垃圾资源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它可做到无害 排放,从体积(重量)上基本消灭垃圾(焚烧后残灰一般仅为原废物体积的 5%-10%),并释放热能,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努力开发垃圾新能源,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就环境保护角度来讲,焚烧处理也存在大气污染问题,所以必须对焚烧尾气进行二次处理。但无论如何,垃圾发电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4土地卫生填埋
利用坑洼地填埋城市有垃圾,是一种既可处置废物,又可覆土造地使用的保护环境措施。它有经济,方便,合理等优点。城市垃圾即使即使采用焚化,堆肥或分选回收的方法处理,也总有一部分剩余物需要采用填埋法进行最后处置,因此填埋是最基本的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