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国内外 班级文化建设 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是“班级授课制”的奠基者。他在《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他所设计的“国语学校”的教育方式:“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班。如有可能,每班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1872年《小学及教员养成一般规程》公布,规定儿童80名以上者应设两个班级,120名以上者设三个班级。数百年以来的个别教学被班级教学所替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对于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演变。

20世纪初梅耶和莫依曼通过研究提出的“作业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对班级组织有了重新认识。对班级组织的认识发展,使学者逐渐关注学生生活环境,开始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与发展,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班级教学上的视野也开始关注这些潜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分析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与结构,并发展成为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社会学。在班级社会学体系的研究中,形成了班级社会学体系的结构化模式和交互模式。对班级社会体系的研究,指出了班级氛围、班级团体、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对班级文化相关因素的研究。

虽然国外学者没有直接提出“班级文化”一词,但是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例如,美国学者杰克(Jackson.P.)在著作《班级生活》(1968)中首次提出了“隐蔽课程”,实质上就是对班级文化的研究。美国学者R.M.基辛在著作《文化、社会、个人》(1988)中对于群体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作了论述。美国学者班尼·约翰逊的著作《教育社会心理学》(1986),詹姆斯.H.麦克米伦主编的《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1989),和B.瑞文、J.儒本的著作《社群心理学》,安德森.I.卡特的著作《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等中,都有有关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的介绍,反映了群体文化对于人的健康发展的关系。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著作《班级社会学》(1993)中则更充分地论证了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

二、国内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从1995年至今。这一时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而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逐步关注到了微观层面,以此指导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于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深入到了基层,如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我国对于班级文化的关注和开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在90年代中后期,班级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对班级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1996年)中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班级文化模式的要素及其构型做了粗略的分析,对班级文化建设如何开展做了一些探索。他认为班级社会文化的要素有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制度文化与素质文化、统合型文化与离散型文化,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系统的次级文化。他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班级社会是用社会文化教化、习染和塑造青少年的场所,但班级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缩影,而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和再创造,是一种历史文化与未来文化之间的中介文化形态。他倡导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要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祛除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影响,还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影响,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先生在著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1999年)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班级文化概念、性质和研究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班级文化的构成,并且分别从价值观层面上、规范层面上、环境层面上论述了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他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并从操作的角度把握班级文化,认为班级文化中有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认为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有青少年文化、同伴文化、教师文化、教育文化等。

近几年一些学者对班级文化建设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如王宁主编的《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指出:“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用和谐的班级文化来陶冶学生的人格。”谌启标、王唏编著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中提到“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以及教室内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及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一些研究者针对班级文化建设撰写了一些论文。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武莉,在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中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的江红在论文《班级文化发展论》中讨论了班级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总趋势。东北师范大学的边妮佳在论文《论班级文化建设意义的解读和生成》中,探究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东北师范大学的潘丽珊,在论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一些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撰写了有关班级文化建设某一侧面的实践做法,比如王红顺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小创意》中,总结了其个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小点子、小窍门。汪爱华在《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最终成功的关键”等。

学校是塑造人培育人的摇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兴起。而现代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模式,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乐观态度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反映和传播文化现象的。班级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在无形中影响并制约着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班集体建设指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鲁宏飞,沈艳华,魏馨.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谌启标,王晞著.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傅建平,胡志奎.班级管理案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4]钱穆.文化与教育[M].九州出版社,2011.

[5]汪爱华.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班主任之友,2004.10.

[6]白芸.“多元智能”视野中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小学管理,2002.

[7]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4.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2

突出一个特色,实现德育花开满园

以“与智慧相伴,与科技同行”为核心理念的“科技教育”是高都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省级课题《小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开发了科技系列校本课程,内容有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实验、科技小论文、科学家故事等,把德育融入科技校本课程之中。例如,学校的无线电测向项目,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同伴之间的合作;在全省无线电竞赛中,队员们在山地里团结奋进、共同克服困难;在科技种植园里,同学们懂得了“粒粒皆辛苦”,也懂得了国家的进步和强盛需要不断创新的道理;学校开展的小发明、小制作、小绘画、小考察、小论文等科技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树立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世界观,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教育”让学生从内心到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德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经过几年的发展,“科技教育”已经成为高都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学校寓德育于科技实践之中,开辟了德育工作新途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营造一种文化,创设校本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催生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深厚土壤。学校制定了《临沂高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

学校在理念文化建设、视觉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幽雅的校园环境、生动有趣的科技廊道文化、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多彩的学生生活文化、高雅的艺术体育情趣,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精心打造“心育文化墙”“科技文化教育墙”。教学楼的宣传标语、走廊的名人名言,让墙体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学会做人;少年宫的廊道充满科技文化气息,并且贴近学生实际,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特色,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科技的力量。学校的“墙文化”让师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会渗透于心,化为品质与行动。

让每一棵树都会传情。学校种有多种花木,过去,不仅是学生,即便是老师对它们也不甚了解,关爱不够。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上网查资料,整理出这些花木的科属、名称、习性、用途等相关信息,增加学生对花木的了解,也培养了对花木的感情,增强了环保意识。学校的每一棵树成为每一个班全体学生的“感恩树”“心愿树”,“树文化”成为校园又一道新风景。

搭建一套平台,开展校本德育活动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渗透德育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一种动力,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去经历。学校不失时机地利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开展德育活动,利用班队会、教师例会、升旗仪式等大型集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活动的检验。例如,学校开展了“文明礼貌月”“网上祭英烈”“首个烈士纪念日”“向国旗敬礼签名”“感恩母亲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效果显著。

每年的科技节,学校组织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科技手抄报、科幻画、科技研究论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创造等学生所喜欢的科技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普活动平台。学校开展的“鸡蛋撞地球”“纸质结构承重”“科幻画”“科技模型”“科技制作”“科技小论文”“纸飞机滞空时间”等科技竞赛活动,提高了队员的动手能力,开发了队员的科技智力,让队员们在体验中成长;学校还开展了《无线电初步知识讲座》《电子入门知识讲座》等专题讲座10余次,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了科技的魔力,了解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重大影响,唤醒了他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另外,学校引导学生阅读科技类的书籍和报刊,读书的过程就像同许多品德高尚的科学家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的严谨,使自己的语言、行为和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纯净和高尚。这些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3

一、“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是学校发展的行为指南

过去花园小学办学环境、校园文化离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学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渴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校缺乏特色,学校发展思路不清晰,无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为了让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特色、育人特色,让学生、教师、学校能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办学水平大讨论:学校凭借花园小学的名称、地域特点,凭借学校干部、教师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这一理念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特长都得到培育,每一朵花蕾在园丁的培育下都能绽放,每一枚花朵都开得更香、更艳,这是时代的需求,是学校发展行为的指南。

二、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优化了学校制度管理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学校没有好的规章制度,学校就不可能办成为高品味的学校。由此,学校十分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十分注重制度的科学性,也十分注重用发挥特长使用人,用民主管理激励人,用感情投入感动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确立以人为本的花文化制度理念。

1、学校的制度文化的建立,紧紧围绕“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的内在理念,充分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用人性化的花文化语言整理、修改、完善各种制度。制度分成规范管理类、阳光引领类、温馨提醒类、特色激励类,将规范管理、人文管理、自主管理的理念与花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活力的制度文化。为打造“人文花园、和谐花园”提供了制度文化保障。

2、学校的制度管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管理学生,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花样少年,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管理干部教师,让干部教师成为顾全大局、精诚团结、分工协作的花样教师。

3、在制度的落实上,学校力求让制度入心、入脑,作为教师、学生的行为指南。在执行上,力求做到按制度办事,不照顾、不迁就,以制度条款为准绳,客观公正,一视同仁。

三、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更新了教师的育人文化

教师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地位,起着引领作用。“与花为伴,随花而舞”是学校的校风,描述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培养教育下健康成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学生是朵朵花儿,教师像片片绿叶,相互依存,共同成长,互相尊重,和谐成长,教学相长。同时,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创新,相互学习,演绎舞动教学的精彩。“与花为伴,随花而舞”的教师文化,一方面凸显教师为了学生成长而甘为人梯的奉献观,另一方面也体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观。“与花为伴”表明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同伴关系;“随花而舞”,指的是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展示生命的风采,师与生在这个理念中融为一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培养教育了学生,也实现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质量。这既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也是教师前进的目标。在教师文化建设中,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学校给教师营造自我发展的学习氛围:

1、倡导鼓励教师关心国家大事,看书看报,收听新闻,加强师德修养,进行不同层次的师德研讨、演讲、反思,严师表、铸师魂、修师德,塑造教师新形象。让教师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碰撞,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教师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工作乐趣。

2、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学习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3,激励教师勤实践,常反思,让教师在学习中、在教学实践中成长,在教学实践反思中成长。

4倡导互助学习,学校为教师提供请进来、走出去、教师间互相学习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观摩、案例交流活动。

5、倡导科研兴校战略,组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素质。如《以“花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课题就是重庆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这个课题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研究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特色。

四、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创设了环境育人文化

为了增强学校校园的育人功能,学校领导班子动脑筋、下决心,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显了花文化特色在思想理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的和谐统一,在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香化中做到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显示了校园的美丽和精致。

1、学校的校徽上边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暗含着“花园”二字首字母和花小建校年份1993字样,下边是两片绿叶。从意义上看:上边含苞待放的蓓蕾代表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两片绿叶代表着老师象绿叶一样托起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徽、校风、教风、学风,体现着师生的创新理念和人文精神,分别彰显在教学楼和办公楼显眼墙面上,彰显着各自的内涵和魅力,其标准色是橙红色、绿色,充满了阳光和活力。校大门左侧的文化墙上的雕塑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励志成语故事,有:“凿壁偷光、铁杵成针、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等等,激励和教育孩子刻苦学习、诚实勇敢。操场前边的宣传橱窗展示的是同学们在各种大型活动和比赛中的身影,展示的是老师教育、教学的风采,展示了国家、学校的大事、要事和花卉知识。办公楼底楼花语墙即书香墙是孩子们赏花、品花、学习花文化的地方,有各种各样名贵的花、花语、花的习性、花的品格和精神,还配有相关花的诗词,让学生扩展了花文化知识。如:山茶花学校的校花,就有着谦让、可爱、向上的美德。教学楼走廊墙壁上是学生的书法、绘画、摄影、剪纸作品,一二楼是各种不同的花,是学生参观花卉、种植花卉、了解花文化的创作成果。校大门通道两边绿油油的大树下面的树池里种植有不同品种的鲜花,有孔雀花、凤仙等,这两排花池由全校各班级负责,同学们常对花池里面的花草进行浇水、施肥和除草。培养了孩子们爱花、赏花、养花的情怀。操场外边坡种植园是荒地改良成的花卉种植园,种植了几十种鲜花、树木,有月季、栀子、桃花、茶花、黄桷兰、桂花、梅花、樱花等,是学校最有特色的花卉风景区。每到植树种花的季节,同学们就会种上自己最喜欢的鲜花和树木。培养了孩子们爱花、赏花、养花的情怀和品性。教学楼墙上的花样少年笑脸是从各班中挑出的品学兼优的孩子笑脸的组合,照片每年一换,通过挑选和展示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孩子早日成为“花样少年”。

2、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设置了舞蹈室、音乐室、主题班会展示室、绘画室、阅览舞、科技室、实验室、广播室、微机室、多媒体室、综合体育运动场,完善了校园网络,实现了教室班班通,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本领、展示才华的平台。

五、“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创新了丰富实用的校本课程文化

学校根据师生的实际,从花木文化中寻找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能力的知识和素材,编写了花文化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花文化教学。同时,各学科还渗透着花文化教学:在美术课上可欣赏花的图片,制作花的书签、花木标本、图画等,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种花扮靓教室与家园;在科学课或综合实践课上走出教室观察花,介绍花木的基本知识(花名、花貌、花类)、培育花木的技能,认识花木对环境的影响,对美化生活的作用,根据植物的种子鉴别花木的品种。了解花木文化的发展史,花木克隆技术与发展前景等。并写出实验报告及科学论文等。通过活动和课程教学,让师生具有“识花、赏花、品花、爱花”的素养,并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践行花的精神、花的品质,以提高自身的素质。

六、“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 创建了多姿多彩的学生文化

学生是校园特色文化即“我阳光 我灿烂”的最大受益者。学校播种热爱,学生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像阳光一样热烈,像花一般美丽,学生刻苦锻炼、野蛮体魄,有着良好的心态,文明、自信、自主、创新、快乐,阳光而灿烂。

1、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班级文化,学校开展了从教室环境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明方面的“向着太阳开放”的班级文化活动。

2、定期组织开展“阳光照耀我成长”的主题班队会教育活动。

3、开展“花儿朵朵笑开颜”的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每年3至5月,利用春暖花开的季节,举办“花儿朵朵笑开颜花卉节”,种花、赏花、画花、诵花、护花;每年“六一”儿童节举办以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的“花儿朵朵笑开颜快乐节”,为“阳光儿童”、“灿烂花朵”、“鲜花中队”、“靓丽班级”颁奖;每年“三.八”妇女节、教师节举办“花儿朵朵笑开颜感恩节”,感谢长辈,感谢老师;每年10月组织“花儿朵朵笑开颜运动节”,开展体育竞赛,野蛮学生体魄;每年11月组织“花儿朵朵笑开颜科普节”,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科技作品制作,科学小论文答辩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每年12月组织“花儿朵朵笑开颜迎新年活动”,为学生进入新一年的学习奠定基础。

4、进行“荣誉花儿”的评比活动。进行文明之花、纪之花、卫生之花评比活动,让流动的校花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进行“阳光儿童”、“花样少年”、“鲜花中队”、“靓丽班级”等评比活动,定期表彰先进。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4

提炼办学理念

培植“阳光、和谐、幸福”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我校提出了“塑造阳光心灵,构建和谐校园,实践幸福教育”办学宗旨,把“阳光、和谐、幸福”作为我们办学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把师生幸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让教师拥有教育理想和职业的成长幸福,让学生拥有童年成长的幸福,进而让师生家庭拥有成长的快乐。

实施环境布局

培植以“阳光、和谐、幸福”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首先,抓住灾后重建机遇,通过附属景观工程美化学校外部环境。在建设中将学校建筑的主色调设计为浅蓝色和橙黄色,同时拆除原校门建新校门,新校门左侧宣传栏非常简洁地显示学校的办学宗旨,进入校门就可看到有600年树龄的巨大皂荚树。我们以大树为中心,在地面上铺设了碎石阳光射线,大树两侧的《嘉陵小学赋》以及刻有“博德”二字的巨石,进一步诠释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我们的办学思想。其次,精心设计,以“阳光、和谐、幸福”为主题进一步装点校园。对校园设施设备、植物、植被以及人文景观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体现环境育人的理念。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和制作展示才华、放飞童心的活动园地,展示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和充满童真童趣的学生佳作,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和引领。

强化教育实践

以“阳光、和谐、幸福”为目标培育师生行为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最终需要内化为师生的行为文化,学校行为文化的塑造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将“阳光、和谐、幸福”作为目标,确立以人为主的人本文化,以学校成员的成长与幸福为中心,提供有利于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空间。

以培养“德馨学实、明理诚信、智慧阳光、生气勃勃”的幸福学生为目标,提供学生适宜的教育 一方面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美德教育为重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深化养成教育,我校还着手编印《嘉陵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读本》,作为德育校本教程,进入班队会及品德与生活课堂。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美德银行”“感恩银行”,力图挖掘和彰显出每位学生的美德闪光点。学校还围绕“美德银行”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美德大搜索”、美德小富翁评比、爱心义卖会、爱心图书交易会等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我校改革课程设置,在艺体学科设置特色课,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学生喜好,将全年级学生打乱重新组合,在同一时间开展不同的特长培训。我校先后成立了健美操、小主持人、小记者等艺术团体,成立了乒乓、篮球、足球、业余田径队等体育团队。与此同时,我们每年举办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以培养“身正学高、诚仁博达、敬业乐教、文质彬彬”的幸福教师为目标,创设教师适合的环境 为了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创建教师行为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采用了以下培养策略:走“科研兴校”之路,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活动,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加强校本教研,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制度,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学论文;完善教师学习研讨制度,创设教师学习研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充分发挥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鼓励他们多上示范课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加强校本教研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送教下乡及与兄弟学校开展联合教学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校园文化 级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54-01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年级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抓好级部文化建设,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级部文化建设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促进。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积极稳步地推进课程改革,以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建设校园文化,是每位学校管理者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我们年级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以级部文化建设促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级部文化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管理的根本是教师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年级应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利平台。

(一)建立年级教研新机制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研活动落实在科组。这种模式有几个局限:首先,我市绝大多数学校是以级组办公,科组教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二,教育与教学容易脱节;第三,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学科之间容易脱节。因此,我们把教育教学的重心下移到级部,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级本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具体做法是定时、定点、定人、定中心,形成“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教研模式。定时:每周五第八节课。定点:年级办公室。定人: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主讲,新老交替。定中心:发言教师确立一个发言中心,确立一个级本与课改相结合的话题。长期以来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

1.青年教师的成长最明显。他们理念新、思辩能力强,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学校的肯定,研究论文多次获奖。

2.年级的战斗力得到加强。我级部大多数是青年教师,级部教研促进了他们迅速走向成熟;同时又把全级教师凝聚在教育教学的旗帜之下,年级的意图可以迅速地贯彻,年级的问题可以迅速解决,年级的目标也可以有效地实现。

3.形成了和谐的育人氛围。教师知道每个人的教学情况,每个班的班风学风情况,更知道各学科的发展情况,每位教师胸中装着整个年级,全体学生。

(二)合作共赢的氛围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和谐的级部氛围为级部教师的合作共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这种氛围下,教师间的联系增多了,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分享机会也增多了。教师们在级部愿景的指引下,明确了专业成长方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级部特色化发展的机遇得以形成。

二、级部文化与学生的自我发展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两个工作。

(一)成立年级学生会

成立年级学生会是为了弘扬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贯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首先,指定专职教师为学生会指导教师。其次,制订年级学生会章程。第三,每学年初举行学代会,选举学生会成员。最后,学生会各部门配合年级开展各项工作。

年级学生会每个学期都独立自主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学校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二)成立艺体班,实现特色化发展

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在高一时就成立了艺体班,对学生进行定时定点的专业化训练。学生的艺术、体育特长得了良好的发展,在各种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级部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级部的细胞,班级文化是级部文化的载体,我们级部要求各教学班根据自身的特点,确立一种体现班级风貌的班训。

一班是理科重点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尤其需要攻关精神,班训是:攻城不怕坚,攻书不怕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二班是理科普通班,基础差、信心不足,常有厌学情绪,班训是:不要说我们贫瘠,贫瘠中一样开拓芳草地;不要说我们沉寂,沉寂中一样涌动逼人的锐气;我们团结,我们刚毅;我们拼搏,我们进取;永远的二班,永远的红旗。三班是文科重点,面对全省文科升学压力,班训是:拼搏创造奇迹,奋斗书写辉煌。四班是文科普通班,班风较好但成绩较差,尤其需要不断超越,班训是:齐头并进,互助互勉,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五班是艺体班,必须文化、专业齐头并进,班训是:文化合格,专业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各班班训通过电脑制作制成牌匾,张挂在教室里,时刻鼓励全班学生,收到良好效果。

四、级部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点,我级着力提供有利条件,创造机会,为学生发展服务,分别成立了年级舞蹈队、年级辩论队等。各个团队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校、镇、市活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6

一、先进的文化管理彰显学校特色.

走进校园,一种洁净优雅的感觉随之而来,他们的校园到处绿树掩映,当我来到学校的教学楼、会议室、办公室、教室时,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整洁,雅致、又不失个性,学校的每一条走廊、每一面墙壁包括伟人雕塑、名人画像、主题活动图片、学生作品展、特色专栏,甚至是地下踩着的地板砖都无不体现特色教学的文化氛围.

二、严谨细致的教学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

走进学校里,见他们的教学井然有序,办公室里,老师在安静地备课批改;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上课,时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优美的歌声;操场上,师生在欢快地游戏.展示课上,教师生动实在的教学,学生开阔的思维,师生和谐的教与学氛围;音乐比赛课上,学生动情的歌唱;走廊里,学生那生动活泼而又精美的书画作品……无不显示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水准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水平的.经学校领导向我们介绍,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办学成绩,是因为他们有严谨细致的教学管理制度,他们很重视常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学期末进行质量检查,科科启动,全面检查,发现问题,严格要求整改.实行新老师教师挂钩学习,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人人都要参加科研,每学期每位老师必须参加一次课堂教学比赛,年轻骨干教师每年都要参加区级以上的各项教学比赛,以此为契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

三、班级文化建设显现个性化理念,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当我们走进他们的教室里参观时,我被他们那富有个性化的,鲜活的班级文化建设吸引住了,每个教室里都展示着代表着本班孩子们的追求与梦想的班徽、班旗、班歌等,这些来自于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班徽、班旗、班歌等,不但体现孩子们的理想信念,还体现他们的班风班纪,更体现出他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上升到了一种层次的文化.

四、教研氛围浓厚,追求实效,硕果累累.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走进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听课,并听取了他们如何开展教研课改的讲座.课堂上,无论是语文课还是体育课,他们的教学都很实在,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习得,基础知识(技能)抓落实,师生和谐交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个教师都各有风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创设和谐课堂,这些都能体现出他们的教师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听了他们的讲座,参观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展,让我知道了他们的教研已经成效显著,“构建有效课堂”“构建和谐课堂”等教学研究已凸显成果,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展示等,又从学生参加的“科技创作比赛”“书画比赛””等情况,我们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的成果是十分丰实的.

五、明确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