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线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线路

电子线路范文1

关键词: 《电子线路》 教学方法 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的《电子线路》学科具有知识点分散、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分析方法较难掌握等特点,再加上学生基础普遍不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不思考并掌握好的教学方法,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增强《电子线路》的教学效果,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形象化的教学、善于总结和“三步法”。

一、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电子线路》对于初学者而言往往显得很抽象,如何把抽象的东西讲明白,需要动一番脑筋。在教学过程中,常会有一些枯燥的、难理解的概念,这时可运用生活中或自然现象中的类似现象来类比,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在数字电路的教学中,逻辑符号多不容易记忆,于是我进行了较为形象的讲授,如门逻辑符号的记忆,大于等于一个1出1。非门逻辑符号的记忆,1出0。同或门和异或的表达容易混淆,因此我研究同或门表达式的特点,从“同”出发,里面外面都是圆(里面的点也看成圆),这样可以区别同或门异或门。

又如半导体材料中存在两类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空穴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演唱会上,将每个座位上的观众看成一个价电子,被束缚在座位上,突然,前排一位观众因某种原因离开座位跑出教室,这个观众就成了一个自由电子,并且他的座位就空了出来,而后排的观众为了更好地观看,依次向前移动一个座位,空的座位最终移到了最后排。因此观众向前排移动可以等价看成空的座位向后移动,利用这个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穴真正的物理意义,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实验法和仿真形式来教学。

二、善于总结

《电子线路》的知识点比较散,容易遗忘,梳理知识点并加以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对《电子线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是要紧紧抓住书本上的各个知识点,不仅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的本意,还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理解,牢固掌握。

前一阵子,一位化学老师将一位著名歌手的曲子用一些化学概念重新写了词,非常好,对学生很有帮助。于是我在教学上也总结了一些规律,用朗朗上口的语言总结了一下,比如在反馈类型判别的教学上,我总结出:一点出为压,两点出为流。一点入为并,两点入为串。并入阻小,串入阻大。压出阻小,流出阻大。压稳压,流稳流。又如在三极管放大状态的判别上,我根据三极管放大状态时各级电位的特点总结出: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各级电位顺着箭头愈来愈低。

《电子线路》的教学内容多而复杂,但是知识体系和内容又有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和二极管整流电路与第八章直流稳压电源组合在一起,将第四章负反馈放大器与第六章正弦波振荡器组合在一起。

三、三步法的应用

1.二极管状态判别三步法。

第一步:从电路中移开二极管,电路因移开二极管留下开路点a、b。

第二步:计算a、b点电位Ua、Ub,或者计算开路电压Uab。可以运用解简单直流电路或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进行计算,如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等。

第三步:根据Ua、Ub或Uab进行判断,若二极管的正极电位高于负极电位则为导通,若二极管的正极电位低于负极电位则为截止。

2.稳压二极管状态判别三步法。

第一步:从电路中移开稳压二极管,电路因移开二极管留下开路点a、b。

第二步:计算a、b点电位Ua、Ub,或者计算开路电压Uab。可以运用解简单直流电路或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进行计算,如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等。

第三步:根据Ua、Ub或Uab进行判断,若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电压Uab>Uz(Uz稳压二极管稳压值),稳压二极管实现稳压作用,若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电-0.7V

3.电容两端电压计算三步法。

第一步:从电路中移开稳压二极管,电路因移开二极管留下开路点a、b。

第二步:计算a、b点电位Ua、Ub,或者计算开路电压Uab。可以运用解简单直流电路或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进行计算,如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等。

第三步:Uab即为电容两端电压。

4.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运用三步法。

第一步:确定同相端电位,运用虚断的概念和解直流电路的方法计算同相端电位。

第二步:得出反相端电位,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运用时虚短的概念:即U+=U-,得出反相端电位。

第三步:列出反相端电流方程,计算出输出电压Uo值或者电路放大倍数Av。

5.触发器波形分析三步法。

第一步:在时钟脉冲CP上画出上升沿或CP脉冲下降沿。

第二步:在时钟脉冲CP上升沿或时钟脉冲CP下降沿同一时刻找出JK或T或D的值。

第三步:根据触发器功能真值表及Q的初态值(或运用状态方程),确定脉冲作用后的Q值。

总之,《电子线路》的知识是抽象的,学生难以掌握,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探索、总结,则《电子线路》的教学质量一定会获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电子线路范文2

关键词:Protel;电子线路设计;电路图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电子专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电路的设计越来越普遍。电子线路设计作为电子专业的中职生的一项技能,各中等职业学校都相继开了Protel软件应用课程。Protel具有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信号分析、电路仿真等功能,这门课程容易入门。有助于师生进行电路设计,教学相长,Protel是我校开设的课程,它的操作界面直观、容易入门。虽然职业中学的学生电子基础参差不齐,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都能基本掌握Prote!应用的绘图技能――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我曾担任过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对的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能让学生全面掌握这门课程困难重重,现正值学校的大力推广教研之风。利用Protel课程容易人手的这一特点,结合从教学所获得的经验,我进行了一些教法的探究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初绘制各种实用的电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始上Protel这门课时,我准备了许多实用电子制作的电路图,如:闪光灯、直流电源电路、报警器、倒计时等等,并把它们在上课时向学生们展示,再把它们粘贴在教室的后面,下课后学生也能看到。这些电路图是学生们实际生活中接触过的,他们对这些电路图都有比较大的兴趣,从而能较为自觉地去学Protel。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电路图分好类,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明确了教学目标,注重学科的特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应用Protel99SE软件,通过绘制一些实用的电子线路的原理图,让学生了解一些电路工作原理,根据原理图设计一些简单的印制电路板图,初步掌握电路设计的能力。因此。学生训练目标也明确,一学期下来,学生绘制的电路图就有二十多份,其中有很多是实用电子电路。而且进行优秀作业评比,评比出的作业图纸打印出来并贴在教室的公布栏,图纸形象、整齐美观。每每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图纸公布在教室上,就会觉得学有所获,进而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Protel。这样通过绘制各种各样的实用电路,学生的信心加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向老师请教。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使更多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进入好学学生的行列中来,从而做到共同进步。

二、把教学细化到每节课一个任务,让学生的学习一环扣一环

上每节课时都详细地讲解一个内容。并一步一步地演示清楚,然后再让学生去完成,在下课前给他们打分。这样学生们都会觉得有事可做,学得会比较积极,碰到不懂的能自觉地向老师请教。Protel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每节课都能有相应的训练内容,化整为零,每一节课里明确提出一个或多个任务,让学生有更加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在这一节课里该做什么。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学习的方向。强调学习的连贯性,如果这节课的内容完不成,将会影响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从而在每一节课里他们都能积极地去学习,一次课下来,会觉得自己学会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当然在布置单项的内容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难,太难的话会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不过太容易的有些学生又会不想去做,这样的话就算老师讲得再好,也是白费工夫。因此我根据中职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每一次课都提出2个练习的任务。照顾到差的学生,第一个任务比较简单,全体学生都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并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第二个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会比较难一点,这样学习好、做得快的学生在做完第一个任务之后,不会闲下来,会试着去做第二个任务。这样整个班的学生都会有较大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中兼顾对学生的管理

中职生的自控力和纪律性会比较差点,因此要保证上课的效果,首先就要保证课堂纪律好。于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跟他们约法三章,强调了课堂上的纪律。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能较好地遵守纪律,保证上课能顺畅地进行下去。比如在机房上课时,有些差生不做练习而去玩游戏,大部分都是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从而懒得去学,我一方面布置学得好的学生坐在他旁边,让好学生去帮助差学生,另一方面下课前会首先检查他们练习的完成情况并打分,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让他们有学习上的压力同时觉得自己也有能力把Protel学好,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巡回辅导,加强管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因为Protel的操作性比较强,而教材上讲的理论会较多。针对中职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在上课时我会本着“实用”和“够用”原则,尽量地少讲理论性的知识。把教材知识要点讲出来就行了,而把教材提炼为一步一步地操作教授应该怎样去做,多进行操作的演示和讲解,这样学生即使对理论的理解不深,也能去完成课堂上所布置的练习,通过Protel99SE软件多做练习,会提高他们动手能力,也会加深他们对电子线路设计知识的理解。

四、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

电子线路范文3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综合实训 任务式教学 multisim仿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62-01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以模拟通信系统为主干,主要研究高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过程,讲解用于高频电路的器件、网络及功能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内容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振荡器、幅度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变频电路及反馈控制电路等。通过对高频电子线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具备对高频电子线路的各种基本单元电路具有初步设计、安装和调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迅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1 课程设计改革

本文根据电子信息类学生毕业后面对实际工作岗位以及相应岗位必须完成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学生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无线通信系统收发信机组装与设计作为项目训练载体,对高频电子线路做了如下设计。

1.1 学生面对的实际工作岗位

电子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工程师、生产管理员和电子产品检测维修员等。

1.2 相应岗位要完成的任务

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工程师的任务有提出产品技术指标和电路框图;整机单元电路试验与调试;设计工装设备。生产管理员的任务有制定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指标;制定产品出厂检验规程;生产过程品质管理。电子产品检测维修员的任务有找到产品故障并进行维修;进行产品的各项指标测试;记录检测、维修结果。

1.3 课程设计流程

一共五个流程,分别为振荡器的设计;倍频器和混频器的设计;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反馈控制电路的设计。

2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本文紧密结合实际,根据岗位、任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改革,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入手,采用了任务式教学、multisim实验仿真和学生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1 任务式的教学

联系课程知识点,每个流程设置2~3个子任务,过程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布置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教师答疑,点评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流程一可以设置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和改进型振荡器的设计三个子任务。

2.2 multisim实验仿真

对任务中涉及到的设计项目,先画电路图,然后采用multisim10.0实验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如二极管包络检波器的仿真原理图如图1。

2.3 学生综合实训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考虑到高频电子线路的实际应用,采用调幅调频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作为学生综合实训项目。整个实训任务分三部分:(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CD1691CB各引脚的作用;插件,焊接,装配。(2)调试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电路波形,检测振荡频率及输出信号幅度。其中调试分AM、FM;音量;AM频率覆盖和灵敏度;FM频率覆盖和灵敏度四部分。(3)测试评分,考核分焊接,整机,收台,考勤,实训报告五部分。通过学生综合实训,有效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了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的畏难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结语

本文根据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多,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两方面对高频电子线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任务式教学,multisim实验仿真和学生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际教学表明,该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长龙,马晓琳,刘兵.“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CEPE,2010(25):114-115.

电子线路范文4

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动手操作能力匮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文在剖析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典型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电子元器件排除故障能力的观点,并浅谈了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及相关实践环节的改革实践,为高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和课程设计提高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改革;实践

高频电子线路是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起到过渡的作用。该课程主要对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笔者多年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一线中,发现学生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中只学一些基本知识,不注重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喜欢搞系统仿真,对电子元器件电路的搭建、焊接及调试缺乏积极性。鉴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为一线课程教师提高一定的参考。大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从厚厚的书本理论知识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公司实际需求上来,理论联系实际,把简单的孤立单元电路加以系统化、集成化,且将电路原理分析、设计与电路搭建、调试等手段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了解实际科学实验的流程和实施办法,为以后的工作生涯埋下伏笔。

1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生在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过程中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是高校学生在本科学习中一次熟悉实验流程的基础训练,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在课程设计中也能锻炼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在该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极个别小组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课程任务要求,经过研究主要存在四个原因:一是有些课程设计所需原件较多,同学们对有些器件不够熟悉导致实验无法进行,必须寻找更可靠的设计方案;二是有些同学不能合理的分配时间,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令整个设计小组的进度受阻;三是小组内交流程度不够,许多设备的参数设置不能匹配,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兼容;四是在最后调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小组交流不够及时,不能协商出好的解决方法。综合上述四个原因,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必须提高同学们之间交流的频率,培养协作精神,并能从合作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响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号召,使同学们在今后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必须使学生们集各种优势于一身。首先要具备实践意识,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以实际为本;其次要加强合作意识,任何大项目的完成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只有在众人的努力下,结果才会更准确;最后要培养管理的能力,一个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要看管理的科学性,合理的管理制度往往能事半功倍。

2课程设计对高频电子线路教学的探索

实践开放的个性化实验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的看中实践能力,而不是过去的实验项目,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能力知识体系,将培养学生需要完成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若干个知识点进行拆分,同时提供远多于实践学时要求的实验项目为学生设计,每个项目中包含着代表基础型、提高型、挑战型等不同程度层次的多个知识点。一般情况下,实验项目包含的知识点越多,则体现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实验考核中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完成情况,因此学生不必完成那些固定僵化、一成不变的实验项目,但是整个实验体系所要求的关于实践能力知识点的训练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这样可以避免“一无所知进实验室”和“老师手把手做实验”等现象。对于能力不同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可以较好的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他们可以依据对自己的定位,自行选择对设计专业实验结构的参与,实现实验结构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本文提出的开放性自主实验模式,不仅为学生可以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设计实验结构的过程中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性综合性的认识专业实践能力。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1基于ProtelDXP或AltiumDesigner等软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ProtelDXP电路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机版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使用ProtelDXP辅助教学的过程主要在课下完成,学生通过对高频电路的分析、估算、电路图制作和PCB板图制作等环节的学习。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小型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3.2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东北电力大学搭建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其中高频电子线路作为校级精品课程位列其中。在该教学平台上,主要由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PPT以及课程录像等模块组成。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教师可在讨论板块上可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及时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作业要求实时上传,让学生按时完成对应课程内容的测试题,及时了解学生对阶段性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4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案例

4.1设计完成系统结构框架图。通过构建框架图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设计能力,为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或者将来实际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系统结构框架图的设计,学生可以增强一定的自学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4.2设计PCB电路板。此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通过电路原理图的封装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巧。

4.3硬件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本环节可以通过硬件电路的搭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最终通过对硬件的调试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由实验结果分析判断设计的性能与效果。

5结束语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设计不仅检验学生对已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作者长期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高频电子线路配套的课程设计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提高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邓忠惠.结合电子设计竞赛促进《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改革[J].高校理科研究,2010(30).

[2]孙雷明,秦连铭.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浅析[J].办公自动化,2010(14).

[3]陆静霞,李林,邹春富.基于仿真软件的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优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5:50-54+59.

[4]石博雅《.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36-137.

[5]谢晶.《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62-63.

电子线路范文5

关键词:电子线路;小组合作;实践;探索

新时期下,电子线路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来自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影响,学校结合企业的用人模式调整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对职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当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参照了普通高校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知识被动传输的模式。受其影响,学生所收获的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操作能力,这就与“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相悖。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的“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就有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实践魅力。

一、小组合作探索的意义、价值与表现

(一)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

在电子线路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是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管理与分配的方式,分配各小组合作,各小组通过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合作完成教学课程中的部分任务,最终合并班级任务,从而达到整个课堂教学项目。这一方法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促进了课堂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过渡的转变;给学生动手操作带来机会,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提高;同时也转变了教学模式,简化了复杂的、理论性极强的电子路线教学内容,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校企培养优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价值

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下,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学校也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发现不足,结合社会需求,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在电子线路等理论性极强、教学内容复杂、实践操作要求高的课程中,小组合作探究不仅可以轻松实现“三个转变”,更是最大限度地将实践引进课堂,成为了新时期下职业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案。

(三)小组合作优势的表现

在电子线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的科学分组和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上。课堂分组方面,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求对课堂资源进行科学的划分和整合,针对不同基础的同学,科学地分组,实现优秀的带动普通的,普通的影响较差的,这一划分方式极大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结构,有利于提高整体课堂效果。学生兴趣方面,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且小组的模式之下,教师通过奖励和竞争的方式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科学分组,项目化分配教学任务

在设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科学划分任务、科学分配小组成员。在人员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距,每个小组划分1-2名优秀的学生来带动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带动所有,补齐短板;任务划分上,将复杂的教学任务项目化管理,分配各小组完成项目内容,从而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将奖励机制带进课堂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对复杂的教学内容和枯燥的理论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分解。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时候,将奖励机制带进课堂,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同学进行激励,对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很好的提升。

(三)延伸课堂,促使学生自主研讨提升

在开放实验室的前提下,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延伸到课外。对于复杂的、深奥的电子线路教学内容,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索和学习之外,要充分利用延伸课堂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梳理好可以由学生自主讨论完成的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电子线路中的复杂问题、已经学过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几点注意

(一)评价机制要完善

小组合作的成果是整个小组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激励机制对学生的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作用,评价机制也对学生的积极性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性。教师要通过评价机制,及时掌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做好调整,奖励优秀的同时,也要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

(二)监督机制要存在

监督机制要存在,是为了杜绝小组成员在合作完成任务时投机取巧,将任务包办给组内基础较好的学生。其目的在于敦促小组所有成员合作完成学习内容,从而起到实践锻炼的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三个改变”,更能够极大的将实践与课堂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但是,对这一模式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和班级学生状况,不能盲目套用。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应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电子线路教学由于内容复杂、原理枯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无论是对课堂质量,还是人才培养,都是极具推动力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谭学文.新时期小组合作在中职电子专业课堂实践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16,04:292

电子线路范文6

关键词:维修电工中级;电子线路;安装;调试

在维修电工(中级)培训和考证过程中,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模块是必考的一个重要模块,本文通过串联型可调稳压电路和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制作与调试,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考证中所用的桥式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单向晶闸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的结构、功能及特点,熟练运用串联型稳压电源、晶闸管及触发电路,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及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识图、读图,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及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制作、检测、调试方法。

1 模块要求

根据控制线路原理图选择所需元器件及附件,检查元器件好坏后正确安装;按工艺要求布线,正确调试运行。了解单向晶闸管变流技术和串联稳压电源的相关知识等。

2 考试形式

给定一张电路原理图,根据原理图选择正确的元器件,安装到面包板或万能板上,连接完元器件后通电调试,测量关键点参数,回答考评员提出的问题。(电路构成,工作原理,元器件检测,电阻色环的辨识,电路调试,故障检修等)

3 技能要求

(1)读图、识图能力;(2)电路原理分析能力;(3)元器件选择、检测技能;(4)安装、布线、焊接技能;(5)调试、测量、维修技能

4 工具

(1)万表表;(2)电烙铁;(3)焊锡;(4)松香;(5)螺丝刀;(6)剪线钳;(7)吸锡器;(8)双12V变压器;(9)双踪示波器。

5 电路

5.1 串联型可调稳压电路

5.1.1 电路构成。(1)整流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2)串联型稳压电路:调整管、比较放大管、取样电路、基准电压。

5.1.2 工作原理。(1)稳压原理:输入24V交流电,经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后得到33V(24×1.4=33V)直流电。33V直流电压经R1同时给比较放大管提供集电极电压和调整管基极电压。限流电阻和稳压二极管给比较放大管发射极提供3V的基准电压,取样电路从输出端通过分压,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加到比较放大管的基极,两个电压比较后得到一个误差电压,经放大后调整比较放大管的集电极电压的变化,进而调节调整管的基极电位,最后调整其发射极电压往相反方向变化,从而达到稳压目的。电网电压(或负载减少)UoU2bU2cU1bU1eUo(2)电压调节范围:调节RP1,输出电压可以从5.3V-18.5V之间变化。Uo=Ub/(RP1下+R4)*(R3+RP1+R4)。RP1调到最上端时,输出电压:Uo=3.7V/7K*10K=5.3V;RP1调到最下端时,输出电压:Uo=3.7V/2K*10K=18.5V。

5.1.3 元器件检测。(1)三极管(D882、9014):学会检测三极管三个电极(D882管脚排列:E、C、B;9014管脚排列:E、B、C),并学会判断好坏。(2)稳压二极管(3V):判断正负极,及稳压值。(3)整流二极管(1N4007):判断正负极及好坏。(4)电解电容(220UF/63V、470UF/25V):判断正负极及好坏。(5)电位器(5K):测量标称阻值及好坏。(6)电阻色环辨识(2K、1K、3K):学会辨识色环及电阻值。

5.1.4 安装、布线、焊接技能。(1)在电路板上安装元器件并布线:按照原理图从左到右的顺序布局元器件,要求元器件安装横平竖直、布局合理美观,布线科学,尽量没有跳线。(2)焊接:掌握焊接时间和温度,控制焊锡量,焊点光滑、没有毛剌、没有假焊、虚焊。

5.1.5 测量、调试、维修技能。(1)测量关键点电压或波形:交流24V、直流输入电压33V,输出电压5~18V,稳压二极管负极电压,三极管V1、V2各极电位(Ub、Ue、Uc)。(2)调试步骤和检修方法:a.通电前先测量整流电路输入端电阻,正常时约为30-100K,过大过小电路都有故障。如果电阻为∞,电路有开路性故障,电阻太小一般有短路性故障,此时不能通电,先仔细检查找出故障并排除后再通电,否则容易烧坏调整管、比较放大管和稳压二极管。b.确认两个电解电容极性没有接反,如果电解电容接反,则容易爆电容。c.接入24V交流电,先接一根线,再碰触另一根线,如果有较大火花,则说明有短路性故障,先排除短路点再通电。d.通电后触摸调整管、9014、稳压二极管有没有发烫现象,如果有立即断电,否则会烧坏元器件。(多数是D882或9014引脚接错)e.用一字螺丝刀调整电位器RP,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正常5~20V之间变化。如果电压没有变化,是电位器没有接好;如果电压变化范围不对,是取样电阻用错。(3)维修:对功能没有实现的电路板进行检修,排除故障。常见故障有:9014接反,D882接反,个别电阻用错接错,稳压二极管接反,滤波电容用错或极性接反,元件虚焊、假焊、连线错误等。

5.2 晶闸管调光电路

5.2.1 电路构成。(1)整流部分:桥式整流电路。(2)稳压部分:8.2V稳压管、限流电阻。(3)主电路:晶闸管(MCR100-6)、LED、限流电阻。(4)触发电路:单结晶体管(BT33F)、RC充放电电路。

5.2.2 工作原理。(1)VD1-VD4构成桥式整流电路,把12V交流电变成10.8V(12×0.9=10.8V)直流电,给晶闸管主电路供电。同时10.8V电压再经R1和V3稳压得到8.2V给触发电路供电。(2)电阻R2、R3、单结晶体管V2和RP、R4、C1构成触发电路。通电瞬间,C1两端电压为0V,8.2V电源通过RP、R4向C1充电,当C1电压升高到单结晶体管的峰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导通,电容C1通过单结晶体管的e-b1、R3放电,由于放电电流较大,在R3上得到较大的尖峰脉冲信号。由于单结晶体管的rb1电阻和R3都很小,C1放电较快,当Ue小于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截止,8.2V电源再次通过RP、R4向C1充电。如此反复,在R3上端就得到一系列尖峰脉冲信号,触发晶闸管导通。(3)调节电位器RP的大小,可以调节充电回路的充电时间,进而调节触发脉冲的导通角,从而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长短,控制LED的亮度。

5.2.3 元器件检测。(1)单向晶闸管(MCR100-6):学会检测晶闸管三个电极(MCR100-6管脚排列:K、G、A),万用表打到欧姆×1K档,六次测量里有一次导通,黑表笔接的是G,红表笔接的是K,另外一个电极为A。并学会判断好坏。(2)单结晶体管(BT33F):学会检测三个电极(BT33F管脚排列:e、b1、b2),万用表打到欧姆×1K档,六次测量里有两次导通,黑表笔接的是e,红表笔接的分别是b1和b2,在正向导通时,电阻大的为b1,电阻小的为b2。并学会判断好坏。(3)稳压二极管(8.2V):判断正负极,及稳压值。(4)发光二极管(LED):判断正负极,观察正向导通时的发光情况。(5)整流二极管(1N4007):判断正负极及好坏。(6)电位器(100K):测量标称阻值及好坏。(7)电阻色环辨识(820、200、510、150、3K):学会辨识色环及电阻值。(8)瓷片电容(104):学会测量电容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