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岳霖先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岳霖先生范文1
专家点评:人物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语言细节、行为细节、心理细节等,本案例抓住肖像细节,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断其一指”策略,指向明确,目标集中。这正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
课堂呈现: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文章是怎么刻画金岳霖的肖像的?请大家找一找相关语句,并且咀嚼一下这些语句写出了金岳霖先生什么特点?
生1:“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常年”戴着很奇怪,写出了金岳霖先生很古怪。
生2:“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写出了金岳霖样子古怪,很有趣。
生3:“经常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在那个人人长袍马褂的时代,这样的穿着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自由洒脱的个性。
生4:“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土路上走着。”金岳霖先生走路的姿态很怪,很有趣。
生5:“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写出了金岳霖体型魁梧,有个性。
师: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把集中描写金岳霖肖像的第二段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专家点评:发言是个体,齐读是群体。群体目光聚焦于人物肖像,老师照顾到那些尚未锁定肖像描写区间的“后进生”。
师:同学们,文本对金先生的肖像细节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
专家点评:在相对集中的人物肖像描写区间锁定后,深入一步探究文本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肖像细节描写的。语文课堂,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一个“导”字上。但是,这里笼统在一起讲,不如在前面找的过程中分别讲,并分别练,可能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生1:从他的身材体型、服饰打扮角度来写的。例如写他身材很高大,常年穿一件黄夹克,戴一顶呢帽。
生2:金岳霖眼睛不好,戴一副黑白镜片的眼镜,写眼睛。
生3:写他的一个习惯性姿态。例如他的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这实际上是金岳霖先生眼睛不好造成的。
生3:汪曾祺先生写金岳霖的外貌抓住了他最有特点的方面来写,写出了他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师:什么不同之处?
生3:怪。
专家点评:这一组师生问答扣住“肖像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服务”的主题,把“肖像细节以至于肖像描写一定要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服务”的主题讨论,渗透进课堂讨论的每一个环节中,这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反复之中固化“为凸显特点而细节”的理念。
师(边板书边小结归纳):从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动作神态等方面对金岳霖先生作了肖像细节描写。
师:下面老师来将同学们发现的方法归纳一下:(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面部特征;(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4)注意习惯性的动作神态;(5)可以用“闲笔”来衬托人物。
专家点评:老师的概括“来自学生,又高于学生”,这正是教师“导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梁实秋先生写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看他是怎样刻画他的老师的。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师:好多学生笑了。梁实秋先生写得太幽默了,他笔下的这位老师太有趣了。我们来看看,这段肖像细节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刻画出了人物什么特点?
专家点评: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但依旧是揪住“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肖像细节描写”和“这肖像细节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两个话题,只是换了文本,换了人物。这就是“用文本教语文”,而不是“用语文教文本”。
生1:围绕人物的凶、怪来写。例如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生2:写了人物的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例如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好一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徐老虎”!
生3:抓住了人物的习惯动作及神态。例如:不时地吸溜着鼻涕,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生4:对人物“五官”描写很细致,例如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这个老师太有特色了。
生5:还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例如用了比喻:“嘴撇得瓢儿似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夸张:“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联想:“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仔细。我们在梁实秋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又学到了进行人物肖像描写时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来使人物生动形象,有立体感。
专家点评:本案例是探究“人物肖像细节”描写的,老师发现学生们对此已经熟练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自然而然地拓展了本堂课的外延——由肖像细节探究开拓为肖像描写探究。在前面归纳出的五种方法基础上又增添一法,相机拓展课堂,合理自然丰富课堂,这也是高效课堂的手段之一。
师:从这些名家的生动刻画的人物的肖像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动形象的富有立体感的金岳霖、徐老师向我们走来。你们昨天也对自己的老师或者同学等熟悉的人进行了肖像描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片段,和两位大家比比看。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他总是绷着脸,不苟言笑,他身材很高大,走起路来身子摇摇晃晃,而且声响很大。每当上课铃声响后,只要听见走廊上传来的脚步声和一串钥匙碰撞声,就知道他来了。
生:也能由人物肖像见到些人物特点,只是不如两位大家的肖像细节写得生动,人物特点凸显得鲜明。
师:咱们能否对这名同学的肖像细节描写,作一些比大家逊色的原因分析呢?
专家点评:这一环节是走向“学会用肖像细节来凸显人物特点”教学目标的“桥梁”。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非常科学合理,环环紧扣循序渐进。
生:描写太干巴巴了,一点都感受不到人物的个性特点。
师:我们请作者说说你写的是谁?
生:我写的是×××老师。
师:这位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大家都很熟悉,某某老师是个很“凶”的人,对学生十分严格,他长得高而瘦,很单薄,走路有特点,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生(齐笑):钥匙声。
师:下面请大家将上面这个片段进行修改,把人物特点写出来。
专家点评:教学的是“肖像细节”描写,而要求学生操练的是“肖像描写”,要求放宽了。这不是偏离本堂课主题,而是有利于学生放开手脚操练——肖像描写时必然会渗进“肖像细节”描写的。
(出示学生修改后的优秀片段)
他的脸窄窄的,长长的,又总是绷着脸,脸就更长了,好像谁欠他钱似的,我们在心里不由自主地对他有几分畏惧。课上我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都不敢开小差,这带来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他身材高大,但是身板单薄,远望像根长长的扁担。他行走时身子左右摆动的幅度特别夸张,有时候我真担心“扁担”可别折断了。他走路时声响很大,有时上课铃响了,我们在教室里等着他来上课,只要听见外面传来哐啷哐啷的钥匙声和窸窸窣窣的衣服摩擦声,我们就知道他来了。他夏天时总爱穿一件白衬衫,口袋里总能隐约地看见几张红色大钞。
师: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修改稿明显比之前的生动形象,上面这个片段成功地运用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抓住了人物外貌的特点,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写出了“这一个”,而不是一群人。看来好的作品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断的修改中走向成功的。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较好地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的肖像了。细节描写,除了肖像细节外,还有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金岳霖先生》这个文本中的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描写都非常精彩,课后大家可以像本课探究“肖像细节”一样,去分别探究一下其他几类细节描写,更希望大家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能学以致用。
专家点评:将课堂学习导向课外自学,将文本学习导向作文实践,教师的“导学”功能就应该如此。
教学反思:善于发现生活细节之美对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表达等非常重要,因此,本堂课把“品味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并让学生学会用肖像细节来凸显人物特点”作为教学目标,同时在肖像描写的寻找和体悟中感受金岳霖先生的独特个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和表达中善于运用细节来描写人物,表达情感。
金岳霖先生范文2
在熟悉金老的人眼中,他孩子气很重,是个顽童哲学家,而且越老越天真。他喜欢斗蛐蛐,还酷爱养犬斗鸡。他家里除了书以外,屋角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蛐蛐缸。他还花很多时间研究中国各地的鸡。邻家小孩都称他
“金老头儿”,他不但不会生气,还不时扮怪脸和他们打招呼。和小孩子斗鸡比赛时,金老会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如果比输了,他就把水果给小朋友。令人惊奇的是,金岳霖家里还有几个大箱子,装满了小孩子的各类玩具。他平时自己玩,有孩子去他家,他就拿出玩具跟孩子一起玩,孩子们喜欢的,他就直接赠送。
金老在清华教书时,有一天突然给杨步伟先生打电话,说有一件十分要紧的事,请他赶紧到自己家里一趟,越快越好。杨步伟问他发生什么事,他却怎么都不肯说,只说事情办好了请杨步伟吃烤鸭。杨步伟不知道金老葫芦里藏的是什么药,又怕出了什么要紧的事,于是和丈夫赵元任火速来到金家。进门后杨步伟才知道,原来金老经常喂鱼肝油给鸡吃,结果他养的鸡有十八磅重,一个蛋生了三天还生不下来,金老很着急。知道这个情况,杨步伟哭笑不得,只好把鸡下了一半的蛋掏出来了,金老看后乐坏了,大加赞叹。为了表示庆贺,他便请杨步伟和赵元任去吃了烤鸭。
金岳霖在许多问题上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孩童式的。20世纪60年代末,对金岳霖说:“金老,你要多接触接触社会。”年近80岁的金岳霖记住了这句话,于是他突发奇想,让人每天用三轮车拉着他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转悠。金老天真地认为“要接触社会”就得到人多的地方去,当时很多人每天都在王府井看到一个白发苍苍、身着长衫的怪老头。
金岳霖先生范文3
一、常见的课堂偏差类型
(一)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而产生的偏差
在《季氏将伐颛臾》的课堂上,笔者分析“求,无乃尔是过与”一句,为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彼时孔子的心情,便请学生比较此句与加了“也”字的“求也,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在语气、情感方面有何不同。有的学生说“也”表陈述语气,加强肯定;有的说“也”表加强感叹的肯定语气,表示对事物和人物的感叹……出现各种让人“剪不断,理还乱”的说法,究其根本,多属因缺乏必要的虚词知识而产生的偏差。
(二)学生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传统价值观念相悖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一次笔者正在请学生根据一则人生故事,设计一段结论。故事的大概内容是:
三个好朋友掉进井里。生命垂危之际,一根绳子垂下,大家一起向上攀爬。爬到一半,得知绳子只能承担两个人的重量,其中一个松了手。爬到离井口还有三分之一的距离时,得知绳子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此时两人都不愿放弃,其中一个果断地把另一个踹了下去。
有一个学生发表意见:“踹人者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他最终赢得了生存机会。”这种观点是学生个体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传统价值观念相悖而产生的认知冲突,是一种心理型偏差。
(三)学生因思维定式、抛弃了具体情境而产生的思维偏差
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中有如下内容:
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人死后,人们不会用“生日”来称呼其出生之日,金岳霖先生却说死者的“生日”,显然错了。这种看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而形成思维定式的体现,是一种抛弃了具体情境的思维偏差。
(四)学生因缺乏学科内必要的知识联系而产生的能力偏差
教学《琵琶行》,在讨论琵琶女的形象时,有学生认为作为市井妓,她姿色美艳,技艺高超,趁着大好年华名利双收,而年老色衰,立即下嫁他人,可见其能审时度势。总而言之,琵琶女“被侮辱”、“被损害”的特点并不分明,她的人生可以算是成功的,她不算“天涯沦落人”,不值得同情。这种观点看似出新,其实是因缺乏学科内必要的知识联系而产生的能力偏差。
二、因势利导的处置方法
(一)借助朗诵,体悟情感
学生之所以对《季氏将伐颛臾》中“也”的作用不明,是因为他们对文言文中弥漫在词句虚实中的某种情绪、语脉无法把握。因此,采用诵读体会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之长短、声之高下中探寻文气,在感受音韵、体会节奏中体会文气,在揣摩语气、弄清语意中把握文气,即可纠正此类偏差。“求,无乃尔是过与”一句中,孔子首先直呼其名“求”,说明此时孔子有不满,很气愤,因为《论语》中孔子在称呼学生时,如果称名的话,多会在其后加个“也”字表示客气,如“贤哉,回也”。此处如果变成“求也”,语气会过于委婉,就不能将孔子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感不读不清,以诵读的方法纠正学生在文言虚词理解方面的偏差,可以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引进讨论,辨明道理
主张“踹人下井以自救”的学生之所以产生这一认知偏差,是因为他曾看过一则故事。故事说有两条铁轨,一条正在使用,而另外一条已废弃,一群小孩不听大人劝告跑到正在使用的铁轨上玩耍,只有一个小孩听从父母的教育在废弃的铁轨上玩耍。此时火车开过来了,人们已经无法让火车停下,很多人便主张火车司机此刻应该将火车驶入废弃铁轨,这样牺牲一个保住了一群。所以该学生认为,那个遵守了规则的孩子,却要无辜献出生命,不守规则者反而可能平安无虞。可见,在生死时刻人们的判断标准也会产生偏差,因此他认为在这场生命与道义的较量中,“踹人”是正当做法。
听完这个学生的理由,笔者组织班上学生展开讨论:火车故事中多数人的主张有无问题?现实真的如此残酷,只要能活命,道义、良心等真的可以完全抛弃吗?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的意见慢慢趋向一致,认为火车故事中多数人的主张看似维护生命,其实破坏了规则,只会让更多人(例如车上的乘客)的生命陷入危险,这样的主张不应被采纳;火车此时应保持原有方向,司机只需拉响汽笛提醒那群孩子跑开即可。而且“踹人者”当时确实保存了生命,但这种以恶念、恶行换来的生命,只会让自私地活着成为一种煎熬,他今后的人生将会遭遇心灵难以承受之重,这样的“生”又有什么价值呢?
道理不辩不明。这个学生的偏差促成了一次关于生命价值的讨论,让大家明白了生死抉择可见人生境界的高低,舍生取义才能无愧天地良心的道理。
(三)补充资料,深入探究
死者的生日,俗称冥寿,伟人的生日会称之诞辰。金岳霖先生此处用“生日”,笔者认为另有深意,但如果此时直接将自己的理解说出,可能难以马上获得大家的认同。于是,笔者便补充了下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辨别、思考。
一是明末散文家张岱的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二是关于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三人的交往情况以及举办这场“生日宴”时梁已续娶的事实;三是梁思成自己曾承认在追求过林徽因的徐志摩、金岳霖和他自己三人中,金岳霖是最爱林徽因的。
从上述介绍中,学生理解了金岳霖的痴情,对这位大学者称“生日”时的心境有了更深的体悟:“生日”一说表明在金岳霖先生的心目中,林徽因依然活着,似乎未曾离开人世,话语中有深情,也有淡淡的苦味;这是有意为之,是金先生经历生死契阔后,情之至深的表现。
(四)知人论世,理性分析
从对琵琶女形象颠覆性的解读中,我们看到崇尚物质财富的现实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认识产生的影响,可见忽略对历史背景的分析、不能做到知人论世是学生产生误读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知人。被贬的经历给白居易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他认为琵琶女年少时纵情欢场为人生“得意”,老而从良为人生“失意”;琵琶女沦落江湖产生孤单寂寞之感,有部分原因是她的才华再也没有展示的机会,这一点也最能触动白居易的心房,因为作为一个文人,他也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政治舞台。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两人身上的共性激起了诗人内心的共鸣,因此他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2.论世。虽然唐代妓制度极一时之盛,“每个城市都以它的艺妓为荣”,但实际上当时的世俗并不认为为是光彩之事。妓虽能极好地控制自己手中的乐器,甚至能用色艺极好地控制男人的情绪,却始终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她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是上流社会风雅生活的附庸和点缀,是被玩弄者。琵琶女便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她才艺出众,所谓昔日的风光奢华只是表面,其内心掩藏的则是无尽的悲苦辛酸。
引导至此,学生逐渐明白琵琶女是白居易采用“借遗女写逐臣”的模式来表达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感的产物,其卑微的社会地位和以声色事人的身世遭遇是足以令人同情的。
金岳霖先生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备课教学设计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课堂教学,教师要在“教”后才能了解内己备课的不足。课后及时地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运用于以后的备课与教学,可以使教师的备课远步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但传统的备课对课后的反恩重视不够.备课时,教师各自为政;上课时,教师照“案”宣科;教完后则柬之高阁,这不利于优秀教案的交流、借鉴和完善,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认知力和创造力,形成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对书籍的热爱,教师的个人榜样在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和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信念、他的生活的整个的道德方向性和智力方向性、他对自己教育的对象即年轻一代未来的观点)是否紧密的融合为一体。由此看来,肩负教育大任的教师备课之首要便是备自己。
1.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阅读感悟
刚步上高中语文教学岗位时,主要停留在如何照本宣科得有意思些,热闹些;再接着便以考试为中心,淡化课文,注重练题,然而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听优秀老师的课越来越多,便越来越不能满足于这种方式。反复别人的教案心里不甘,综合别人教案的长处,还是会有窃取的感觉,却又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理念,于是急躁、懊恼、后悔。究其原因,主要是:纸上得来终觉不够,绝知此事必要躬行。
以备《金岳霖先生》一课为例,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看到题目时,只感觉自己孤陋寡闻,不曾听过先生的大名,读一遍文章感觉语言朴实,情节简单,金先生确是一个有趣的人,觉得不用一节课,简简单单即可讲完,作为公开课很难出彩。然而这毕竟是一节公开课,便拿起文章读了又读,把自己当成学生,五六遍下来,感觉有所不同,对金岳霖先生有一探究竟的渴望,于是疯狂的搜罗资料:他对林微因一世的爱恋,他的学生、友人对他的回忆和评价,他在西南联大的生活……甚至于对林徽因、梁思成、对西南联大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天时间,我细细读完这些资料、看完纪录片《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便从文本中跳出来,栩栩如在眼前:他与鸡同食,把鸡当成家人,苦恼于鸡的难产(因为养的胖),痴得可爱;他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比邻而居,爱得坦荡,痴得可敬;他痴迷于逻辑学和哲学,好友有意让他讲讲《红楼梦》与哲学的联系,他却不通世故,讲出个“没关系”……他做学问做得纯粹、爱得纯粹、活得纯粹,他很真。
因为细致的品读、广泛的了解,深入的思考,我形成了自己对金岳霖先生的见解,也许还是不够成熟,但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越是有自己的感悟,能够运用自如的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反之,学生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
2.备课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多方预设,以期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在这一环节上,要求老师把自己当成初学的学生,预设学生会有的问题,感兴趣的点,理解的误区,特别是时代原因造成的误区,你第一次读文章时的感受也许也是学生的感受,当然你感兴趣的点也许学生丝毫没有感觉,而你不感兴趣的,他可能很兴奋。
在备《金岳霖先生》一课时,当我被金先生深深的吸引住时,我有满腔的情感和感悟想要倾诉给学生听,甚至于什么都想讲,当然,这是不行的。我将金先生的几件小事进行了归纳:作为老师,他衣着随意,教学真诚,语言幽默,受学生欢迎;情感方面,他痴情一世;交际方面,他天真如赤子,不通人情世故,有些痴,有些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更大范围的了解金先生,我又引入了一些资料,例如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教授“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的论断,西南联大的介绍,林徽因与两个男子的爱情传奇。总体而言,我想将其归于“痴”与“真”字, 这是我多次思考后的解读,不是学生的,因此我必须做许多预设问题,例如:
1、金先生讲《红楼梦》与哲学的关系时,忽然停下来,抓虱子“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由于生活时代差距,学生有可能会解读成“很随意,不太注重个人卫生”或者“爱护小动物”。
2、金先生与鸡同食,学生只可能牵强的认为是喜欢小动物。
3、金先生的独特的肖像、服饰描写,包括写到联大老师穿衣各色各样,提到了朱自清和闻一多的服饰,学生可能局限于环境的艰难。
学生的思维永远是最活跃的,他们的回答也许会让我们“防不胜防”。而真正的教育能手能随机应变,是源于他对知识的透彻了解,所以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注意中心的,便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是上课前所要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标准,并以课标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落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这个长达一百多字的表述中,我再次深切地感受到备课的艰难和繁重。
三,结束语
备课首先备自己,多看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当成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这是一个教师的首要品格。
参考文献
[1] 董利芳, 有效教学的基础――有效备课[J]
金岳霖先生范文5
一、找准情趣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散文内容根据其体裁和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记叙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两大类。根据不同散文作品的特点,教师要发掘不同的兴趣切入点,以快速激发学生散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这类记叙性散文。切入时,应着重分析“老先生”的人物特征,从老先生的衣着、语言、行为等细节描写入手,揭示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老先生敬业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在对老先生钦佩之余也引发了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所内涵的哲思之美的理解。在比如对《家里的灶头》这类抒情性散文的阅读,教师要以分析文章情感的抒发方式和情感表达为主,通过由灶头的描写到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揭示作者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从民俗的角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点,在感悟作者情感抒发的过程中发掘作品所内蕴的哲思和审美情趣。
二、注意方式方法,深化审美体验
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直观感知到深入挖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初中散文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美体验的方式方法的传授。首先,要重视初中生在散文阅读中的感性特点,鼓励学生的“灵光乍现”和新奇的思维活动。尊重学生对于作品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如在《想北平》的阅读欣赏时,学生第一感觉往往都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老舍对北平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爱。在阅读《金岳霖先生》时,学生也都会对金岳霖先生的个性着装报以会心一笑,同时对金岳霖先生幽默的人格魅力和对爱情的坚守执着给予发自内心的敬重。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的直观感受是学生对文章最直接、最基本的感知,也是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的第一步。
其次,在学生对散文作品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圈点、批注。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自己对文章字、词、句、文的疑惑之处,同时对文章所表现出的精彩点、内涵点、寓意点等亮点给予自己的评价和感悟。如在阅读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一文时,文章结尾处的点睛之笔需要学生自己去仔细品味、感悟,并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加深了学生对“结尾处文章整体内涵得到升华”的理解。圈点、批注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在散文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在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对散文作品的审美议题,从而将对文章的鉴赏感悟养成初中生散文阅读的习惯。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议题的设计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审美体验点、培养思维习惯和文学素养的过程。如在阅读学习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美”、“文辞美”、“社会美”、“内涵美”以及作者流露的思想之情等几方面进行审美议题的设置。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领会作者在白描手法和哲理性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尊重之情。
三、创设审美情境,感悟哲思之美
初中散文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课堂作为这个交流的枢纽和平台,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加以渲染。将学生引入与散文作品相符的特定情境中,更能增加学生对散文内容的审美体验。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是初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创设成为了可能。多媒体具有图片展示,音乐渲染和动画互动的特点。利用图片,可以将学生难以想象的唯美画面直观展示给学生;音乐的渲染,可以使作者的丰富情感变得形象生动;动画视频的展示,不仅丰富了散文情感的表达,也增加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互动性。例如在阅读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可以采集关于母亲、母爱的图片制作教学课件,同时在课堂上配以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中加深了对母亲辛劳、慈爱、无私等形象的体验,也加深了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爱的感悟。通过情境的创设,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散文作品中的哲思之美。
金岳霖先生范文6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眼睛好一些了,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我在十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当着导师的面,自然是叫钱老师。但背后,还是觉得叫“老钱”过瘾。
老钱在世上混了五十个年头了,还没有混到一块法定的私人居住空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可他还是一天到晚弥勒佛似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我有时便不免暗发一点鲁智深式的腹诽:今日也要做学问,明日也要做学问,冷了弟兄们的心。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突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于是老钱笑得更加开心,青黄的灯光在他秃得未免过早的头顶上波动着。我常常首先倡议解散,因为我知道人走茶凉之后,那支灯说不定要亮到寅时卯刻。
孔庆东《老钱的灯》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