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务员考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务员考试范文1

(据人民网等)

■深度分析

河南商报与新浪网曾联合推出调查,对于“什么原因让你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的问题,有39%的考生称因就业形势严峻,37.7%的考生称受传统思想影响。据专家分析,热衷公务员考试的主要驱动力为四大预期:

稳定预期。“这可是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许多大学毕业生都这么说。

权力预期。公务员手中有权,有权就受尊敬。因此,公务员考试被称为新的“科举考试”。

利益预期。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加上保险、医疗和退休养老等等,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踊跃报考。

社会地位预期。当公务员,就等于拥有了相当体面的“干部”身份,“官本位”意识也是动力。

这四大预期当中,最诱人的,当属以稳定为标签的“铁饭碗”。

■网络评论

创富能力惰化下的“100比1”

百万人争1.5万职位意味着什么?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验证了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天下第一考”,而且说明公务员考试热似乎进入了畸形态势。

这是我们不能不慎重对待的。笔者以为,政府部门尤其应在公务员热面前保持理性的姿态。首先,公务员热不利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其次,影响社会财富的积极创造。最后,公务员职位招录成本大。归结到一点,公务员热与政府强势不可分割。我国社会结构一直没形成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三元模式,缺乏独立、自由的市场和公民社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政府掌握有大量的资源,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市场和社会始终受政府的掌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市场自由竞争程度、规范程度不足。并且,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的重塑是政府主动,在这个过程中,其绝对强势地位并未得到改变。个体的职业选择是理性的,在抉择时自然也就倾向强者。对此,政府理应有理性的认识,而不能任由公务员热蔓延和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摘自中国网)

“金饭碗”不是惟一价值取向

我们许多人还在热捧“金饭碗”、“铁饭碗”……“万年牢”成为就业的不二标准。但我以为,凡事皆有度。如果把热门变成“惟一”的价值取向,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毕竟,创造财富才是重要的。不错,公务员的社会福利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一些行业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血汗工厂到过劳死,从创业维艰到创新难,如果说《奋斗》是在为“富二代”唱挽歌,那最近热播的《蜗居》可谓说出了国内职场中“不确定一族”的艰辛与苦闷。要破解公务员报考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绝不是几句口号、几个红头文件就能搞定的。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研究鼓励创业的长久战略、体制和政策,更需要以合理的税费和简捷的手续,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切实鼓励创业和扩大就业。

(摘自荆楚网)

公务员要考进也要考退

公务员考试范文2

1、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暂未公布,作为参考2019年的考试时间为4月13日。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2、报考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来源:文章屋网 )

公务员考试范文3

2、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重要的是吃好,喝好,休息好,营造一种良好的应考氛围,祝愿你公务员考试顺利!

3、福气东来,鸿运通天!否极泰来时,重伸鲲鹏之志,惜时勤业中,展君无限风采。恭祝你步步高升,事业更辉煌!

4、今天就要参加考试了,送你一条幸运短信,据说在考试当天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就会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祝你考试好运气啊!

5、这两天的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考过一门,就不要再想了,重要的是吃好,喝好,休息好,营造一种良好的应考氛围,祝愿你考试顺利,祝你考上梦想的公务员。

6、祝君考取公务员加薪拿奖金,火旺人气交好运,平安健康美好临,快乐幸福吉祥品,万事如意皆开心,展无限风采步步升!

7、亲爱的朋友,祝你考取公务员加薪拿奖金,火旺人气交好运!

8、公考路上,你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加油!

9、一份付出就有一分收获,一份能力就有一日出头,我的朋友,别忘记在你高升之时,我也为你感到快乐,恭喜你考取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范文4

一、正视差距阶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其他考试有两点显著的不同:一是试题做不完,二是试题顺序不是从易到难。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经历的所有考试,一般考试的时间与题量相比都是充裕的,而公务员考试却是个例外。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考”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间是120分钟,题量是140道题,每道题的平均分配时间为51.4秒。这里面还要去掉涂答题卡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平均每道题从读题到解题只剩下48秒的时间,时间非常紧张。在考场上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考生面对很多试题还来不及思考就要匆忙作答,导致正确率很低。

常有考生问道,“公务员考试到底考什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里面的行政职业能力到底是指什么?”

所谓从事行政职业的能力,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做尽可能多的事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当中,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做对更多的题。考生要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开展复习,进行备考。

考生复习之前,首先进行自我测试。建议考生选择一套近年的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进行测试,并在规定的两小时内作答。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一定要按照120分钟的时限不间断作答,否则测试没有参考价值。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复习,测试的结果会表现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120分钟的时间内还有很多题没有作答,另一种是在120分钟的时间内,试题勉强做完或者接近做完,但准确率不高。

近年来,随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果考生不加任何准备地进行“裸考”,即使你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也难获得高分。因此,无论你是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都十分正常,考生在备考之前需要正视存在的差距,看到了差距才知道努力的方向。

二、复习备考阶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复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考生可把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专项突破,第二个阶段是状态模拟。

(一)专项突破阶段

行测的专项突破阶段建议考生在9月~10月进行,共需要大概50天的时间,当然根据考生自身情况的不同,时间可略有调整。

公务员考试是一门选拔性的考试,分数越高越好,对于考生来说无论是强项还是弱项,都应该下功夫进行复习。当然,对弱项的复习,见效会比较快、提高也比较大。在复习时间的安排上,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每一部分系统复习都需要10-15天时间,常识判断可以在其他部分复习的间歇进行准备。

1.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需要考生分类来对待。数量关系试题有20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靠技巧,一类靠公式,一类靠思想。

所谓技巧,包括余数法、尾数法、整除法、弃九法、代入法、排除法等,这些方法容易掌握,便于上手,即使对数学不擅长的同学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运用。技巧可以解决数学题中1/3的内容,考生应该重点予以掌握。

所谓公式,包括日期问题、牛吃草问题、格点面积问题等多种题型,都有详尽的公式可以套用。考生一旦熟练的掌握了公式,数学题中1/3的内容就可以解决了,可以有效提升做题效率,所以考生要着重理解和记忆涉及到得公式。

数学思想的部分,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待,如果接受有困难可以放弃。这部分试题大约占1/3,放弃后正确率为自然概率,数学的总准确率仍可达到75%,而且节省了许多时间。

2.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试题是任何考生都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的一个部分。假定给所有的考生40分钟来完成资料分析的20道题的话,相信95%以上的考生可以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资料分析只涉及四则运算,全部是小学四年级以下的数学。那么考察这部分数学的意义在哪里?有心的考生会注意到,资料分析位于考卷的最后,当多数考生做到这一部分时,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需要加快速度答题。资料分析的存在,使得很多考生无法答完试题,甚至影响到了一些考生答题卡的填涂。因此对于资料分析试题,考生重点要复习的是如何提速。其中图形、文字、表格等类型的资料题复习的重点是快速提取信息,运用速算的技巧,快速作答。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题型最多的一个部分。它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等。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一般分数方差较小,可以简单复习。定义判断复习的重点是提高阅读和答题速度,以便节省时间。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是拉开分数的重要部分,需要考生作重点复习。图形推理来源于智力测验,逻辑判断来源于MBA逻辑,虽然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考生很容易掌握,而且具有复习见效快的特点。

4.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题量最多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需要考生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长期以来的语言文化素质的积累,在复习的过程中考生可进行强化训练,因为与原有的基础有较大的关系,所以提高的空间会很有限。另一个是言语类题目所特有的技巧,包括通过关联词语、文章结构推测文章主旨等,因为这部分试题技巧性比较强,容易理解和掌握,考生应作为复习时的重点。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是参考用时最少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法律、政治、科技和人文四方面常识,建议考生在前四个部分复习的间歇,穿行常识复习。常识的复习有“四化”——法律逻辑化、政治生活化、科技实用化、人文记忆化:法律,要从逻辑的角度研究主体、客体、范畴、概念,理解之后才能应用;政治,要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关心时事政治,从百姓生活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政治;科技,要重点复习科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一些科普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人文,要进行强化记忆,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很难对人文知识进行作答。

(二)状态模拟阶段

状态模拟阶段建议考生在11月进行,至少应按照考试模式进行若干次模拟测试。模拟测试不必过于追求准确率,主要是帮助考生寻找答题的节奏和状态。

公务员考试范文5

从材料上分析,今年深圳申论真题的第一则材料主要源于为广东省气象局在某1月14日的一项全省大气情况统计,材料中提到广深莞三地随着经济发展,大气质量情况堪忧,尤其以深圳为最,而深圳为全省年均霾天最多城市。在这则材料中,我们留意到,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年均霾天天数”。很多考生其实都不是很了解什么是“霾”。这里关键是要区分“雾”和“霾”。

“雾”是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近地面层的大气中组成的悬浮体。在气象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称为浓雾;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雾称为大雾;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于1公里的雾称为轻雾。“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当水汽凝结加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雾”和“霾”是相对独立的,雾由水汽形成,而霾主要指空气污染物和杂质;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交织,污染物附着在水汽上,越积越多,加重雾霾浓度。由于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增多,大气污染有所加重,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扩散更加困难。

其实说白了,“霾”是城市扩张发展的一个结果。对于这个点,实际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是,在公务员申论考试有可能涉及更多的在“常识范畴”的专业知识,对此值得我们注意。

而申论的第二则材料论述的是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性,主要是从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角度去描述。材料中甚至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全世界每年有8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从数据角度体现问题的严峻性。

申论的第三则材料列举的是深圳市02年至07年环保部门的空气检测数据情况。空气检测指标包括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酸雨指数、霾天天数、纳入环保监测的镇以上企业每年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指标。考生可以通过对历年数据比较,发现空气污染指数仍有上升势头。

申论的第四则材料论述汽车尾气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情况,而第五则材料论述深圳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综合而言,我们发现深圳市的申论材料以数据和案例为主,从某种意义上看,侧重考察的是考生对数据和案例的分析能力。以下,广州新东方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戴斌老师将对08年深圳市申论真题的答案做出分析:

1.请用120字左右的篇幅概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要求全面、完整。

参考答案:

随着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尤以汽车尾气为源头。有害气体污染物不仅使深圳成为全省年均霾天最多城市,更带来一系列疾病,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身体健康。深圳市政府目前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但未来的治理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共117字,含标点符号。)

2.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参考答案:

(1)推行普通公交到环保公交的更新换代。

(2)加强了车辆的注册登记审核,限制污染车辆上路。

(3)推行“黄绿蓝”环保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污染车辆淘汰周期。

(4)加强对经常出入深圳车辆的登记管理。以上四条是从08年深圳市申论材料五中抽象出来的相关对策,在字数不超出限制范围的情况下,考生还可以参考以下治理对策:

(1)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一切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任何部门不得审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权。禁止在城区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炼钢、炼铁、电石、水泥等粉尘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2)严格按照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停止生产和销售落后车型,加强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加快运营车辆更新。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做好机动车报废工作。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

(3)推广燃气汽车技术,加快燃气站建设,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重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清洁能源。

(4)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纳入车辆年检程序。办理车辆年检、转入等手续时,应取得市环保部门核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超标排放尾气的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通过年检,不得上路。

(5)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定期向政府报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6)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政府应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监督、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7)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责任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督查落实工作。

(8)执法部门应该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是主要的环保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集中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供电、技术监督、工商、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配合环保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9)扩大环保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环保法律法规。环保部门要定期向社会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污染治理进度及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10)政府应将把专项治理任务作为环保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对在治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单位,将按照有关的环保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3.请用1200字左右篇幅,就全部材料或材料中的某一个点发表你的评论。

参考范文:

谁为“灰霾天气”埋单?

近几年来,深圳时常出现“灰霾”天气,到处灰蒙蒙的,似乎满天飞扬的都是烟雾和尘埃,艳阳被蒙上一层薄纱,市民眼前的景物不再明朗洁净,大街上也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面对此情此景,或许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在污染深圳的空气?或许大多数人很容易将此与深圳城市日益增多的汽车联系在一起。因为从深圳空气污染源看,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大幅增长。据统计,深圳全年汽车销售已突破11万辆,全市汽车保有量则超过60万辆,另外,每天还有10多万辆过境的车辆。鉴于此,许多人对汽车日益增多的问题表示忧虑,汽车增长在直接考验深圳道路“承载力”的同时,也对深圳空气环境“承载力”提出挑战。

对此,当我们内心深处追问“谁应该为讨厌的‘灰霾天气’埋单”时,大家一定会把矛头对准了“日益增多的汽车”。而跟“日益增多的汽车”有关的其实有三类主体,我们不妨逐一讨论一番,看看谁最应该为此而“埋单”:

第一类主体是政府,这是目前的“灰霾天气”埋单人。现在,每年深圳市政府都要拿出大量的政府支出来改善大气环境。但我们不能一直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毕竟汽车尾气的排放人并不是政府,而沉重的环保支出也可能增大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无论从感情角度,还是责任角度,政府都不应该成为“埋单人”,尽管如今政府正在承担这个责任。

第二类主体是汽车的使用者。从直接的角度看,汽车的购买者作为汽车的使用人,应该为此负上一定的责任。或许会有人问,假如让汽车的购买者“埋单”,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向汽车的购买者征收费用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汽车的汽油费用中增加一定的环保费用。同时笔者要强调的是,征收环保费用不是“惩罚”,而是引导。关键是让汽车的使用者尽量选择耗油量小的车型,同时鼓励在不必要使用私人汽车时,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公务员考试范文6

第一点变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块顺序再次调整。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大模块顺序相比较更早几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顺序发生了变化,其顺序为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样的顺序可谓“文理分明”。

根据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模块顺序再次调整,变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这样的考题顺序相对于以前出现过的考题顺序有以下两方面的改进:首先,将文、理类考题穿插排列,有助于考生在考试当中进行状态调整;其次,将历年来都放在最后的“资料分析”模块提升为了第四个模块,凸显出对于这个模块考查的实际需求,因为以往有不少考生做不到最后一个模块的试题,考试就已经结束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社会对于统计资料的敏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该模块的考查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第二点变化,常识模块内容不再强调法律常识。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打破了2014、2014年度的出题规律,在常识模块不仅考查了法律常识,还考查了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2014年的考试大纲特别指出,常识考查以法律常识为主。最终考题常识模块25道题中,法律常识有7道题,非法律常识有18道题。

但是根据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模块内容不再具有侧重点,没有专门突出法律常识,要求考生更具有广泛、全面的知识掌握能力。这样的调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公务员职业不仅仅需要法律常识方面的了解和应用,更需要入职者能够具有全面的知识能力。希望考生在复习常识模块时不要有过分的偏重性。

第三点变化,也是最重要的变化。申论考试要求发生了本质变化。

国家公务员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两种职位。在以往的考试大纲中,对于申论考试的要求并不区分这两类考生,对于两类考生的考查要求也完全一样。

然而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申论考试要求对于这两类考生的要求有了区分。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求考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四种能力。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四种能力。两类考生四种能力的具体要求也有说明,接下来就详细比较一下这四种要求。

对于第一方面阅读理解能力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能够“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也就是说这类考生在阅读时要能站在一定高度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并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类考生的阅读能力要求相对于前一类考生来说要相对低一些。

对于第二方面能力要求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即“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最后一句当中点明的“推断或评价”类型题目是近年来的新题型,也是热点题型。对于这类试题,不仅仅要准确的找出材料中一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还要学会“顺藤摸瓜”,指出问题所在,并能够改正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贯彻执行能力”,即“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对于此类考生,主要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找出材料中给出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即可。

从第二方面要求的区别,不妨猜测一下今年申论给定材料的形式很可能是内容丰富而繁杂。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考生来说,要从众多的材料中加以区分和辨析,找出正确的和主要内容,同时指出错误的和次要内容。而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需要能够准确找出正确和主要内容即可。

对于第三方面的能力要求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特别是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繁杂的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内容之后再提出应对策略。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在此亦可猜测,这类考生可能将会面临给定材料中的某一部分材料,对这部分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可。

对于第四方面能力要求来说,两类考生都要求具有“文字表达能力”,但能力的具体要求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求考生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深度的论证性文章,同时要能够“准确规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相对于前一类考生来说,对于写作能力的要求稍微低一些。

纵观上述四点要求,大胆猜测,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考试试题可能会比较多,但是每一位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位性质有选择性回答其中某几道试题,在答题时不要看错题目。

从上述三点变化可以看出来,虽然我国公务员考试已经有了15年历史,但是作为快速发展的职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公务员职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考题每年的变化属于正常现象。

虽然以上三点变化较大,但是本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仍然有一些不变的内容,特别指出。

第一点不变,每个模块的题型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