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会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贸会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贸会计

外贸会计范文1

关键词:外贸会计;专业性强;外贸企业核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按美元计价,2014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4%、6.1%和0.4%。由此看出,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地位更加重要。从国际看,各国应对经济危机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回暖,美国经济呈稳定复苏态势,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潜力恢复缓慢,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新兴经济体发展困难诸多,因此世界经济仍将持续高风险低增长态势。在一系列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将面临更复杂的经济环境,外贸会计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一、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外贸企业会计采用复式记账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监督和控制的工作。具体包括:一般贸易进出口退税业务、来料加工业务进出口业务操作、进料加工业务进出口业务操作、深加工方式下进出口业务操作、配套相关理论知识与注意事项,除了这些,还涉及到报关、商检、核销、电子口岸、软件操作、免抵退税申报等相关知识。在具备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外贸企业会计还需具备外汇业务核算、出口业务会计、出口商品收购的核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核算、进口业务会计、加工贸易会计、工业企业成本会计、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报表等业务能力。因外贸会计行业的特点,其科目设置相对工业会计要简单。主要是按照业务种类或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业务的明细核算,若涉及出口退税在进行增值税核算时,按出口商品的退税税率,核算进项税时按明细核算。外贸会计需要反映和监督企业是否遵从并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法令和制度;反映和监督企业所有财产物资的保管及使用情况,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完整安全;反映和监督企业外汇收支业务,收汇付汇迅速合理,公正公平的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二、外贸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外贸企业反倾销措施不当。当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分别为美国、欧盟、东盟、日本等,所以向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的主体大多集中于这几类世贸组织成员。如2012年欧盟瓷砖反倾销案、美国特异性硅砖反倾销调查;2014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光玻璃、光伏反倾销调查;2015年美对中轮胎反倾销案。截至2015年7月,中国已连续1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可以说,中国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造成如此众多的反倾销调查的原因,除了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等因素,我国外贸企业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国际不认可我国外贸企业会计资料。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已经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修订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大环境,但因其首先要符合本国的政治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规律,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准则仍有差距,以此准则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如核算出口产品成本等内容,因其缺乏国际信任度而受他国质疑。

2、外贸企业会计未准确合理评估反倾销损失。当前形势为世界经济激烈竞争、国际社会产业保护斗争持续升温以及越来越多的产业经济安全任务,因此要做到正确评估反倾销损失。但企业自身不熟悉反倾销法规,会计人员未认识到评估反倾销损失的重要性,把针对本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当作突发事件,没有从本质上分析问题原因,因此不但不能有效减少反倾销损失,还加大了再次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二)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当前有很多外贸企业虽然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会计信息化建设仍不健全。

外贸会计与企业日常实际业务未实现有效连接。很多已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外贸企业,资源配置混乱,会计信息系统中未纳入业务信息,致使业务与会计信息相分离,信息无法及时交流沟通,降低工作效率,导致外贸业务产生管理上的失误。

信息化建设再投入不足。企业会计大多采用电算化进行日常业务核算,可自动化处理数据,将当代电子技术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以更高的效率完成会计活动。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手段,而会计信息化则要求企业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市场的多变性和信息安全性,持续投入资金进行软件升级、维护及网络更新。但许多外贸企业只是购买高档计算机设备,建立企业网站,后续不再投入资金,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化系统落后于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外贸企业核算方法简单。为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2014年我国财政部再度修订现有会计准则。例如,实际成本法下计价方法取消了过去的后进先出法,而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计入成本,计提折旧,后续支出的确定原则取消;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财务报告至少由六部分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资产和负债、收益和费用在列报时不能相互抵消等。全面履行会计职能的关键是会计方法的完整性及科学性,但是许多外贸企业会计未深刻领悟这一点,会计核算及监督方法未及时更新,最终导致为企业提供的会计数据不准确,使企业管理层无法作出正确决策。

三、建议

(一)反倾销问题的解决措施。首先,外贸企业会计应提供支持产品出口价格的信息。倾销与否,核心是价格问题。2015年10月13日海关总署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手机、蓄电池、医疗仪器及器械等产品)和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是说,我国仅仅凭借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才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工厂。而低价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相较于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容易受到国际反倾销的指控。因此,外贸企业会计人员需及时全面地了解到所售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及其他信息,认真分析预测价格趋势,从而尽量准确地为出口产品定价;其次,企业需认识到反倾销法规的重要性,加强会计人员国际反倾销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于日常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反倾销调查多思考,不再将其看作突发事件。近年来,许多国家不再对我国所有企业采用统一的反倾销税率,对符合条件的应诉企业采取分别裁决措施,统一税率只针对不积极应诉以及在应诉中不予配合的外贸企业。因此,外贸会计要善于日常监督,掌握有力的证据材料,为企业争取免征反倾销税或者适用较低的反倾销税率。在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时,一般期限为30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可自行搜集有力证据,此时外贸企业会计人员要填写相关反倾销调查问卷,此问卷可能涉及多达百页的会计资料,若企业有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系统,且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积累了相关材料信息,就能为高效地应对反倾销调查提供有效的证据。

(二)加强外贸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加强资金后续投入。外贸企业可设立会计信息化专项资金,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监测,拨款升级维护会计信息化系统,使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同步发展。对于适用性较广的信息化项目,企业可以吸收投资来开发建设,推广会计信息化系统,并向使用该项目的单位收费,项目良性发展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加强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外贸企业若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必定需要专业信息人才。企业应组织会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培养外贸企业会计人才,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国家外贸会计证书考试,提升外贸会计的专业素质,增强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外贸企业的经济化建设。

(三)注重培养外贸企业会计人员。外贸企业会计人员应与时俱进,领悟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例如:新准则规定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所以外贸企业再不能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使利润在不同期间转移。另外,新准则也修订了有关外币折算核算、借款费用核算、债务重组核算的内容。这些修订,使我国会计准则更趋向于国际会计准则,因此外贸企业会计人员要及时针对本企业使用正确的核算方法,使企业财务报告数据更真实可信,这样也可降低本企业反倾销的风险。

建立适应外贸企业会计的岗位责任制。外贸企业因其业务特殊性,除一般会计核算岗位外,还可设置外汇资金岗位、出口会计岗位、出口退税岗位、进口结算岗位。外贸企业业务复杂,因此应加强资源分配,做到业务分流,使每一个会计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结论

外贸企业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纽带,若外贸企业发展得好,可迅速地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外贸企业会计面对着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使用本币和外币两种货币,置身于“买中有买,卖中有卖”这样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其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和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深深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走向,因此做好外贸企业会计工作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作为外贸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会计工作的及时和重要性,时时关注我国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变化,并时刻关注国际会计准则,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外贸会计知识的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促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会计实务教案.

[2]外贸企业会计.

外贸会计范文2

关键词:ERP 外贸企业会计 内部控制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出口下滑,进而引起企业资金短缺,甚至不能及时支付工厂货款的窘境。随着整个外贸行业及公司的战略发展,传统意义的外贸会计已成为外贸会计作用发挥的障碍。在此背景下,某外贸企业2009年初开始启动ERP项目以提升会计信息的核算质量,有效发挥其在外贸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该企业的ERP项目实施为例,着重介绍ERP实施过程所碰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解决问题,以及ERP系统在外贸会计中的应用。阐述这一项目实施后外贸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变化,以及对外贸企业会计工作水平有所提升。

一、ERP系统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特性

(一)信息实时性

实现ERP后,会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部迅速获取最新信息;比如将ERP链接上国家税务总局退税率信息,就能及时更新系统中的退税率,从而为企业赢得主动权。实时性还体现在收付款流程中,实时查询资金成本并计入相关考核单位,为付款审批包括出口费用审批,购货付款审批,进口开证审批,进口支付货款审批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二)信息集成性

完成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二、ERP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一)数据录入人员发生变化

由过去的业务员递交结算凭证给财务部,财务人员根据单据、遵循规则录入账务系统改为业务人员自己输入。外贸系统的基础数据基本上是由每一单合同的基础数据为主,每一单合同从申请设立开始要输入大量的基础信息,包括合同号、客户名、发票号等,非常繁琐。业务员往往嫌麻烦,老是出现漏输,输错的情况,导致流程走不下去,或是收入成本不匹配,有的只有收入没成本或者收入成本有了,却没有相关费用,最终发现发现是数据输入问题。

(二)业务素质达不到要求

每个业务员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各不相同,造成编码方式也各不相同,还有的态度不严谨,一会这样编一会那样编,结果体现到系统中的就五花八门,合同号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自己感觉这就是一个合同,但在系统中是不同的。这样往往造成两面挂账,应收款预收款大量虚增,不利于管理层进行决策判断,也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对账查账时间。

(三)权限设置问题

有些部门领导对于权限设置不是很重视,业务员操作也不很熟练,有时候提交审批后,又发现问题,需要撤销审核重新修改,几次以后有的领导不耐烦了,就让业务员自己去审批。这样可能造成下属利用这个漏洞乘机舞弊,从而造成企业损失。

三、ERP使用效果

(一)提高退税风险的预警能力

出口退税风险控制一般要求每单合同都经过事前审批,事中监控,事后分析三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ERP系统便会自动发出警告。如退税时间节点的掌控,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超过有效期而不能退税。再如通过ERP系统采集的数据资料,分析每单合同的换汇成本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换汇成本偏高或者偏低造成无法退税,降低了退税风险。

(二)提升了销售分析及控制与决策水平

通过ERP系统进行多维度的销售分析,如按公司(分公司)、部门、人员、合同、商品、发票等统计分析收入、成本、费用情况,加强内部控制,支持企业经营分析和决策。

通过ERP对客户的地域、价值等分析,可准确了解客户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清楚了解哪些行业的企业是自己的主要客户、从而以便合理分配销售人员到不同地区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集中力量保持和提高主要客户的满意度。

通过ERP可进行每单合同,每个业务员,每个项目小组甚至于整个公司的销售费用成本利润进行分析,有利于业务员对手中客户进行选择,尽量开发利润率高的产品。有利于经营者加强对各业务员、各项目组、各分公司的绩效考核;有利于经营者对于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导向。

(三)提高了核算效率及资金控制能力

实施ERP后再资金控制上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1)利用ERP系统对资金流动实施动态监控。加强资金使用的全方位风险审核,它可根据合同标的的大小,与自营,结算方式的不同、客户资信情况、出口部门类别等设置不等的付款条件分类,进行不同级别的审核,使资金管理进入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状态。

(2)把资金管理控制的重点放在资金的收支这两个环节。我们结合ERP财务系统,对业务部门的每一笔收付款进行审核确认。观察其收款是否及时、付款是否必要、占用是否合理、周转是否迅速、金额是否异常、风险是否可控。并关注每个月每个部门所有收付的资金占用情况,及每个合同项下的资金流向做相关动态分析。

(3)对于占用企业资金垫付的合同,采用ERP内部银行设置一定期限,超过期限自动按银行利率计算占用资金的利息;财务部每月出具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使得业务员能主动积极地去催收货款,加快回笼资金。

(4)有利于集团财务信息标准化。ERP系统支持集团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财务系统基础信息标准统一化(科目、客户、商品等),集团内各账套统一调用基础信息,实现集团财务信息的合并、统计、分析。

四、应用ERP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一)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ERP的种种便利之处都是基于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传统手工管理中基础数据的不统一、不完整、不准确的混乱局面加以整顿和控制,整顿的重点就是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输入、输出等,只有基础数据的准确、可靠,ERP整个系统才能一步一步得到有力的基石保障。

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要求每一个数据的处理过程和处理方法都必须规范,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业务人员必须录入真实合同的关键数据,如客户、贸易国别、价格条件、付款方式、付款计划、合同金额、明细的采购预算等,每单合同经由审批人员审批核对,后续控制所需数据可稍后补录。通过层层把关,将数据错误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

(二)操作人员的职能牵制

加强员工岗位职责分工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不相容岗位一定要分离,各岗位保持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根据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审核、记账、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单员与审核记账员不得兼任;每个员工有各自的权限和密码,具有唯一性和保密性。所有申请单据一经提交,由上级审批通过之后就不能再改动,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如果提交审批之后发觉有错误,必须通过书面申请,说明原因,才能由上一级审批者取消审批退回下一级别。不同级别所具有的的权限也不同。从而保证输入系统的数据的安全性和严肃性。同时,还应建立职务轮换制度以防止企业内部的舞弊或欺诈。

(三)建立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机制

ERP的实施给企业员工带来了新的工作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应当经常性地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培养出既懂财会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让员工了解ERP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掌握应有的技能才能发现风险,抵御风险,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四)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具体包括:a.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安全的预防措施。计算机病毒会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对ERP软件本身也会造成破坏,最终损坏计算机的硬件。数据库资料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资料,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要对计算机病毒严加防范。b.加强网络安全控制。网络安全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技术等等。如进行用户身份确认、对口令加密、定期修改登录口令、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更改和鉴别,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

(五)建立ERP档案管理制度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档案管理更加重要。建立安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的安全管理,派专人管理ERP档案,做好防火、防尘、防磁、防水等工作,防止数据损坏;做好数据额备份工作,同时备份2份,放在不同的地方以防发生自然灾害,造成数据丢失。

五、结束语

ERP的采用使得外贸会计从原来的数据汇总、整理和记录的事后管理转变为公司战略支持者、决策者和公司变革的积极推进者和主导力量。经营管理层可以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营绩效、财务风险等,实现控制点的前移。ERP的实施,推动企业财务部门职能发展和变化,使得市场竞争加剧,需要企业通过高绩效的管理来有效地将战略规划、经营活动、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等联系起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开发、保持和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外贸会计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管理会计 外贸企业

一、外贸企业管理会计的现状

管理会计在外贸企业中的运用,目前看来效果不太理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企业特色

外贸企业从接单到退税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业务特点,作为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者,外贸企业需要找到财务的控制点,并将管理会计体系放入其中。但一些外贸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时,只是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考虑企业的现状,即使管理会计模式适合企业,但也缺少实际应用价值,无法为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提供帮助。

(二)工具应用不到位

作业成本管理、EVA、KPI等是管理会计工具的重要种类,外贸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体系时,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目前的外贸企业中,各部门都制定有自身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形成管理会计系统,选择管理会计时忽视企业自身的特性,使得管理会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控制成本和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价值的目的。

(三)缺乏内部环境

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管理会计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外贸企业内部的环境却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一企业决策者综合素质差,不懂应用管理会计,或是为了利益忽视管理会计的运用;二是企业信息化程度跟不上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不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应用软件;三是企业文化与管理会计理念互相冲突,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在企业中应用。

(四)综合素质不达标

外贸企业中管理会计人员,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只接受过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教育,在实践方面缺乏深刻认识,而管理会计能力是要从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从事管理会计工作,不仅要精通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企业和业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运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外贸企业缺乏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互联网思维审视管理会计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运用互联网科技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在外贸企业中的运用,那么管理会计的功能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一)管理会计在创新中的应用

企业的竞争,已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外贸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自己,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首先,要以客户为中心,延伸供应链,提供增值服务;其次,企业内部形成完整供应链,实现系统管理,获取更多利润;再次,推动多元化发展,实现进出口和内销并行,自营和结合等多元模式;最后,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保证运营的协同性。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而管理会计系统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因此,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审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十分重要,同时也能推进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型。

(二)管理会计在风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外贸企业风险高,因而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控制。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风险进行重新审视。进而为管理会计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分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优化业务流程,控制风险点的方法,可知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一方面,在采购和销售环节,资金流动频繁,预账款和应收账款是管理会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出口销售环节,要使用到信用证结算,这时管理会计要控制管理信用证,这样才能避免信用证欺诈。另一方面,生产组织和物流环节中,为了能够对供应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进行管理会计中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安排企业产、供、销,从而降低成本。

(三)管理会计在财务业务一体化中的运用

管理会计在财务业务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围绕流程控制和风险评估进行,当业务与财务实现一体化后,管理会计的作用就是将财务控制流程提前到业务开端,使管理会计不再是事后进行的控制和评价。在具体的操作中,管理会计可进行“现场管控”,如亲临现场进行查看,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中需要管理会计理念,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从而进行实施控制,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升级。

三、互联网思维推进管理会计

目前,互联网思维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外贸企业在管理会计的运用上也需要用互联网思维,这样才能够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进程。

(一)信息技术

外贸企业要想有效的进行管理会计工作,首先必须关注信息技术,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企业将管理会计理念引入管理信息系统,使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融合,从而支持管理会计发挥其功能。企业利用管理会计的原理和方法计划、决策、控制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是信息技术下管理会计的重要特征。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只有利用互联网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数据是管理会计的灵魂,它不仅包括财务收入等数据,还包括预算、产量等,要处理好数量巨大的数据,构建管理会计系统的数据平台十分有必要,通过管理会计数据平台的专业处理,就能形成对企业决策有用的数据,而管理会计平台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没有信息技术,管理会计的应用就不可能有效推进。

(二)管理工具

管理会计工具很多,因而管理好管理会计工具是互联网思维下的重要工作。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主要有风险识别、平衡计分卡等,为了使管理工具的使用符合企业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作用。例如预算管理,它是一项需要信息技术支撑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前期计划下才能使用,不然就会使其流于形式。其次,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引入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例如企业常出现的风险问题,我们就要针对情况导入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通过设立风险控制点,防范风险发生。最后,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内部需求,导入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做到多种工具相互配合使用,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的效果。例如目前的外贸企业已经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从以前的贸易中间商转变为供应链管理者,这时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导入供应链价值和作业成本管理工具,两者协同使用,才能促使企业发展,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新的增长点。

(三)角色转变

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的财务人员角色必须进行转变,思维方式要与互联网思维接轨,还要从记账会计转变成管理会计,从传统中跳出来思考互联网思维下的会计方式。因此就要求财务人员是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会计。外贸企业要推进互联网思维下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人员是关键。为了更好的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需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达到统一服务、共享信息的目的。同时设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进行任职,使所进行的成本核算、风险预测和控制能够更有效的支持管理者的决策。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在外贸企业中,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使供应链管理出现新的思维模式,在新的思维模式下,管理会计也需要与时俱进,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深度,这样才能从资源配置、风险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外贸会计范文4

关键词:汇率 佣金 会计核算 科目设置

一、汇率设定和会计核算问题

外贸企业以外币进行交易,但是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由于会计意义上的收入、支出的确认时间与实际收付汇时间不尽一致,而汇率随时变化,导致汇兑收益或损失的产生。为了核算汇率的变动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将其金额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每年或者每个月都要设定汇率进行核损这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国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导致汇率的波动比较大,如果依旧是按以前的方法核算的话,那么以外币计价的出口的收入和成本入账的金额不实。除此之外,财务核算的时候容易造成高额的汇兑差额,这是因为即期的汇率和计入收入以及成本汇率的偏差比较大造成的。

要想防止以上情况的出现,可以选择每天设定汇率,如果保证了会计核算时候的汇率是接近市场当时的汇率,那么就对减少收入成本的偏差就有很大的帮助。汇率的大幅变动会影响进出口业务的外币计价收入和成本。实际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是将实际所收汇的和付汇的时候使用的汇率和计入收入成本的汇率的差额。为防止由于汇兑差额造成的进出口业务收入与成本不实,我们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将此差额计入出口销售的收入和进口的成本之中,并加入会计核算时候的科目中,这样就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收入,成本,差价以及实际业务的状况。

除此之外,当企业进行外币的结汇以及购汇产生汇兑差额的时候,每个月底对外币往来以及外币银行月底汇率来进行重新估计而产生汇兑差额的时候,都要按照会计标准规定计入账目科目。将结购汇差额、往来重估差额、外币银行重估差额等科目设在“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下解决汇兑差额科目核算的内容较多这一问题。

二、转口业务会计核算问题

进口业务、出口业务、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贸易方式是属于传统外贸业务的范畴,随着国内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国外进口货物再销往其他国家的贸易方式正蓬勃的发展,并且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的份额。但是会计准则却没有对转口业务的财务核算进行明确的规定。

转口业务采购以及销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按照外币计价,依据转口业务操作的流程和单据的流转方式。转口业务我们可以理解为同时进行进口和出口业务进行核算。国外进货的时候,进口和转口采购的成本都应该按照CIF计算(到岸价:包括成本,海运费,保险费)。出口的时候出口和转口的销售收入都按照FOB价格核算(离岸价),红字冲减转口销售收入适用于转口销售收入的海运费,保险费,和国外支付的佣金、扣费。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进出口收入成本的核算规则:遵循国内费用计入经营费用,国外费用的冲减销售的收入计入销售的成本,转口业务也应遵循此规则。为了方便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得执行和掌握,转口业务的核算的方法应该在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

三、进出口佣金核算问题

出口业务在传统的贸易中支付佣金是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一般以红字冲减出口主营业务的收入方法来核算支付的出口的佣金。由于进口业务涉及的佣金问题少,因此会计准则中对这方面的核算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贸业务模式的不断更新,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材料的进口经常涉及支付佣金的问题,但是会计核算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这部分核算没有依据。为解决此问题,可以根据出口佣金的核算的方法,除此之外,可以将进口佣金科目设置在进口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下。

四、增加外贸核算子科目问题

正确核算的前提是会计科目的核算。由于现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中并没有外贸业务以及外汇核算的科目,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报表,针对外贸业务增加子科目对于外贸核算清晰准确有很大的帮助。

进出口业务、转口业务、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形式都属于外贸销售的形式,其形式的繁多要求其要进一步的划分。增添子科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比方说可以在主营业务的收入科目下设置子类科目,像出口主营业收入、进口主营业收入、来料加工等。此外,应收外汇账款,应付外汇账款设置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子科目中,这既方便了口径的一致,更加有利于报表的编制。

五、结语

全球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也影响着外贸企业的发展。外贸企业也变得多元化,国际化。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新的营销模式和外汇的结算方法势必会出现,而外贸的核损也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满足新业务模式下外贸财务核算的要求,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外贸会计范文5

一种方式是委托加工:即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从国外进口的料件无偿调拨给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加工收回后只付加工费,货物复出口后,凭加工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报关单等规定的资料办理退税。

另一种方式是作价加工:即外贸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从国外进口的料件将进口料件作价给加工企业进行生产加工,货物收回后付款是整个货物的款项,复出口后凭整个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报关单等规定的资料申报退税。无论是委托加工还是作价加工,实际上均由进口、加工及出口三个环节组成,因此会计核算也按照这三个环节来进行,但是由于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外贸企业进料加工业务采用作价方式的其会计核算相对复杂。为了清晰反映外贸企业进料加工业务的特殊性,下面按委托加工和作价加工方式分别举例说明其会计核算流程:

例:某外贸企业与外商签订进料加工复出口协议,进口面料500米,价值按照银行外汇牌价折算人民币100,000.00,加工成西服出口,出口离岸价折人民币120,000.00。

一、进口原辅料件的核算

1、根据全套进口单据,作会计分录: 借:商品采购-进口-材料100,000.00 贷:应付外汇帐款-XX外商100,000.00 2、实际支付货款根据银行单据,作会计分录: 借:应付外汇帐款-XX外商10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0 借:财务费用(承对手续费或T/T电汇手续费)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3、因为进料复出口贸易海关实行减免进口关税及进口增值税制度,本处无须 核算税金。在进口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直接记入

4、进口材料入库,凭仓储协议和入库单,作会计分录:

借:材料物资-原材料-进口100,000.00

贷:商品采购-进口-材料100,000.00

二、进口料件加工的核算

进料加工贸易在加工环节存在作价加工和委托加工两种加工方式,因此,会计核算上应分别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一)委托加工方式

1、根据上例,将进口料件无偿调拨给加工厂进行加工,应提供委托加工合同,注明加工费为11,700.00元,由相关部门开具出库单,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借:委托加工商品-XX加工厂100,000.00

贷:材料物资-原材料-进口100,000.00

2、凭加工厂加工费发票结算加工费的核算:

借:委托加工商品-XX加工厂10,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增值税(进项)1,70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0

3、加工出成品入库的核算:

由工厂提供入库单据,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借:库存商品-进出口商品-出口110,000.00

贷:委托加工商品110,000.00

4、收到出口退税核算

借:银行存款1,300.00

贷:应收补贴款-应收出口退税1,300.00

5、成品出口的核算

计算销售收入,核算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进出口-出口110,000.00

贷:库存商品-进出口商品-出口110,000.00

借:应收外汇帐款120,00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自营进出口-出口120,000.00

6、加工成品复出口后申报退税的核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进出口-出口400.00

应收出口退税1,3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0.00

(二)作价加工方式

国税发[1994]031号《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

财税[2004]1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规定:

根据上述例题,将进口的原料按实际进料成本作价给加工厂,应提供销售合同及加工合同,开具增值税发票,并由相关部门开具出库单,一并交财务部门进行核算:

1、作价销售的核算:

进口料件作价销售后,到税务部门办理

借:应收帐款-XX加工厂117,00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进料作价销售100,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料作价增值税(销项)17,000.00

2、结转成本的核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进料作价销售100,000.00

贷:材料物资-原材料-进口100,000.00

3、成品出口的核算:

计算销售收入,核算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自营进出口-出口110,000.00

贷:库存商品-进出口商品-出口110,000.00

借:应收外汇帐款120,00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自营进出口-出口120,000.00

4、按价税合计128,700.00元从该加工厂收回成品,应取得入库单及加工厂的增值税发票,作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进出口商品-出口110,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料作价增值税(进项)18,700.00

贷:应收帐款-XX加工厂128,700.00

5、申报作价方式收回产品出口退税的核算:

国税发[2000]16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外贸企业从事的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在计算抵扣进口料件税额时,凡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小于或等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进口料件的征税税率计算抵扣;凡进口料件征税税率大于复出口货物退税税率的,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税率计算抵扣。

(三)工艺损耗的处理

经海关批准,进料加工贸易可以有合理的工艺损耗,当企业向海关补纳了进口增值税金,根据税单作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000.00

外贸会计范文6

关键词:南通市;外贸;发展方式;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179-04

“十一五”时期南通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2009年外,其余各年度进出口同比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南通已是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市”。但纵观“十一五”时期南通外贸的发展全貌,在产品结构、主体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出口品牌等方面,还存在着影响外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分析“十一五”时期南通外贸发展的现状,剖析新形势下影响南通外贸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应对举措,将有效地推进南通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十一五”时期南通外贸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外贸增速彰显“南通速度”,出口稳居主导地位

“十一五”时期南通外贸进入加速提升期。2006年末进出口总额首次跨上100亿美元的台阶,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1亿美元;从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翻番,仅用了4年时间;在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排名中,南通外贸进出口总量进入25强行列。

从占比看,出口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出口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基本保持在66%以上。从增长速度看,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2009年外,其他年份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均稳步上升,基本保持在25%以上的同比增速。

从贸易差额看,各年度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维持在33%以上,是江苏省整体相应比例的两倍多。南通贸易顺差占江苏省顺差的比例,远远高于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相应比例,充分显示了南通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比江苏其他市更具竞争力。

(二)外贸主体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占主导

“十一五”时期,南通市具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从2006年的2 737家增加到2010年的3 718家,5年内增加了981家;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数,由2006年的11家,发展到2010年(截至11月底)的22家,5年内翻倍。从进出口实绩看,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在南通市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各年份均超过了70%。从长期来看,该类企业在南通外贸中的主导地位基本成定局。私营企业是南通的第二大贸易主体,且有较好的成长性。这类主体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比从2006年的17.11%发展到2010年的26.81%,短短的5年内,增加了9.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份额较小,这两类贸易主体,由于管理机制僵化等原因,未来如果不对症下药的话,恐怕很难走出份额小且逐步萎缩的困境。

(三)一般贸易略占优且微幅上升,加工贸易微幅下降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份额略超50%,且呈微幅上升之势;而加工贸易份额比同期的一般贸易低10至18个百分点左右,且呈小幅下降之势。同期江苏省一般贸易份额远远低于加工贸易份额,2006―2007年两者的份额相差近30个百分点。从南通市贸易方式的同比变化看,除了2009年外,其余各年度一般贸易的同比增幅均大于加工贸易的同比增幅。

(四)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占领出口主阵地

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已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商品,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纺织业是南通传统产业,纺织品曾是南通第一大出口商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纺织品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机电产品的份额逐步扩大,“十一五”时期机电产品已取代了纺织品而跃居南通第一大出口产品。从出口同比增幅看,纺织品的增幅小幅平稳上升而机电产品的增幅起伏较大,不够稳定。

(五)新兴市场增速明显,传统市场增速稳定

日本、美国和欧盟是南通的传统市场,三大市场的进出口、出口总额占据了南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南通对新兴市场的不断拓展,这三大市场所占份额逐步走低,进出口份额从2008年的55.7%降到2011年7月的51.41%。从出口份额看,日本市场有小幅下滑趋势,而欧美市场有升有降。从出口增速看,日本市场同比增速平稳,而欧美市场增速明显。东盟已经是南通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截至2011年7月,已超越美国,成为南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从进口看,欧盟的贸易伙伴国位次不断前移,2008年位居第四,2009年位居第三,2010年和2011年(截至7月)位居第二。

二、“十一五”时期影响南通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问题

(一)出口产品结构偏轻,不同产品对外竞争力相差悬殊

尽管机电产品已成为南通的第一大类出口产品,但是同江苏全省相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远远偏低,比江苏省平均份额分别低20―28个百分点和17―31个百分点,而纺织品份额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尽管在南通已有一定的出口份额,但是这类产品大多是加工贸易产品,从制造环节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制作环节。出口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制作环节拉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但由于此大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明显地以物质要素投入为主,最终导致出口商品的粗放型增长,产品附加值较低,贸易摩擦增多,能源消耗较为严重。

从不同产品的对外竞争力看,根据2010年的数据,南通传统出口商品如服装、鞋帽类、皮革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等对外竞争力强劲,竞争力系数均在0.99左右,竞争力较弱和很弱的商品大多是资源性产品和初级产品,如纸浆、钢铁、有机化学品、农产品等。而近几年以造船、海运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快速成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船舶及浮动结构体竞争力系数达到了0.9998。

(二)外贸市场集中度高

尽管同南通有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189个,但是南通的前十大贸易伙伴、前十大出口和进口伙伴,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日本、欧盟、美国、东盟组织、韩国、新加坡、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德国一直位列前几位。日本、欧盟、美国、东盟组织这前四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占了南通65%左右的市场份额。外贸市场的过度集中,隐含着较大的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进口份额偏低

“十一五”时期南通进口在进出口总额中的份额远低于出口。2006―2010年间,累计实现进口总额236.08亿美元,仅为同期累计出口总额的44.33%,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30.72%,而贸易顺差累计已超过296.43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8.57%。同期江苏省和全国这三个数据分别为70.75%、41.44%、17.13%和82.58%、45.22%和9.54%。南通的进口贸易占出口贸易及进出口总额之比,远远低于江苏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之比,却高出全省和全国水平。这种低进高出的运行态势,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增加了总体经济的不确定性。从经济长远发展情况看,进口总额增长相对较慢不利于提高南通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利于引进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利于引进南通市短缺的资源性产品;不利于改善贸易环境,为扩大出口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四)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

“十一五”以来,南通进出口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为南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但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看,2001― 2010年南通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和出口贸易依存度都低于同期的全国水平。2001―2010年间,南通的外贸依存度最高不超过50%,出口依存度最高不超过30%;同期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最高达67%,出口依存度最高达37.1%。因此,南通在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南通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

(一)外贸企业资金短缺、贸易融资难度大

资金缺乏一直以来都是阻碍南通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目前,随着劳动力成本、人民币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等的上升,外贸企业的利润不断被摊薄甚至被蚕食,再加上因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紧张,普遍惜贷情势的蔓延,资金缺乏更是南通外贸企业难以逾越的坎。资金链的断裂,使得不少外贸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尽管南通的外贸企业还不曾出现倒闭潮,但是不少外贸企业坦言,目前维持现状已属不易,想要搞研发和创新、拓展市场、创出口品牌等,更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外向型经济高端人才缺乏

南通滨江临海、紧靠上海,享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素有“山水丰盈、城园交融、绿化秀美、人居相宜”的江海风韵,又遇千载难逢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深度辐射南通的三重机遇叠加南通,因此南通不仅宜居,更宜立业。尽管如此,由于产业结构、开放度等原因,从全省看,南通的吸引力不及苏、锡、常和南京,更不及上海和广东等地。因此外向型经济高端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通推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进程。

(三)重点产业缺乏优势

根据传统的比较贸易理论,国际比较利益的存在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反应,一般而言优势产业项下的产品相应地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分析南通主要出口商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发现南通的船舶、服装、纺织品、家具、灯具、塑料制品等出口商品在全省的比较优势较强甚至极强,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目前仍较弱。因此,南通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在装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行业竞争优势缺乏。

(四)出口品牌少,行业集中度高,附加值低

从品牌数量看,至2011年,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南通只有一个,占全省25个的4%,远远少于苏南的苏州(5个)、无锡(6个)、常州(3个)等。① 而获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数,2005―2011年,共有52个品牌,分属27个不同的企业。南通获省出口品牌数虽然纵向看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品牌所属企业占年出口额超600万美元的企业比例看,比例很低。2008年、2009年、2010年,出口超过6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为362家、333家和381家。

分行业看,南通的出口品牌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机电、轻工和五矿化工四个行业,其他行业则未涉及。截至2011年,52个获江苏省出口品牌中,属纺织服装行业的19个,机电行业的18个,五矿化工的7个,轻工行业的8个。纺织服装和轻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低。高新技术类出口品牌还是空白。

四、加快推进南通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根据商务部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平衡”的目标,结合南通在推进外贸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兼顾南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下述相关对策。

(一)不断开拓创新,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机电产品是近年来南通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是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尽管机电产品已是第一大出口产品,但不少产品南通仅承担加工制作环节,附加值低,因此应当推动出口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加快由单一加工制造环节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一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机电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南通机电产品的技术特色和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还要加速推动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相互结合,实现科工贸一体化,促进机电产品的高科技产业化。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后,以更高的技术水准推动更多的机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最终实现以高科技、高技术为主的资本、技术密型商品在出口份额中的主导地位。此外,通过引导企业加大出口产品研发力度,大力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由营销渠道以及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三自、三高”产品的出口比重,尤其要提高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2.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未来国际贸易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南通的出口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大多缺少资金、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建设出口品牌的主动性不高。因此,南通的自主出口品牌数不多,仅有的几个品牌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五矿化工和轻工行业。南通出口品牌的短板,将严重影响未来南通外贸的发展,进而影响南通经济的发展。因此,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刻不容缓。实施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出口企业、政府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具体而言,出口企业应当树立品牌发展观,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出口品牌建设模式;重视“品牌人才”建设,夯实品牌培育地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奠定出口品牌基础;加大研发和销售力度,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提升商标境外注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一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出口品牌创建氛围;二要健全出口品牌培育机制;三要加大扶持力度,实施品牌激励。而行业组织可凭借各自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各项认证、知识产权备案、营销机构和售后服务体系注册等出口品牌培育活动提供专业的培训、咨询和服务。目前,南通的家纺、服装、机械等自主品牌产品,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应通过加大这些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做强这些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实行市场广度与市场深度的同步发展

南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指出:“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由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的转变。”实际上,这是要求对外贸易既要有市场的广度,也要有市场的深度。

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市场的广度。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扩大市场,做大市场这个“蛋糕”,是提升南通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外贸对南通经济贡献度的手段,更是分散外贸风险,减少贸易摩擦,确保南通对外贸易更好更快发展的手段。

南通市场多元化战略应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为支撑,发达国际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具体而言,第一,巩固和深度开发西方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等传统出口市场,如日本、欧盟、美国、香港等,并根据各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开拓策略。第二,重点开拓和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际和地区,如东盟、南亚、非洲、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第三,积极扩大和发展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市场。

在对非洲等地区市场开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可能会存在一些障碍,如经济发展水平低、贸易规模不大、外汇短缺等,但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与南通的出口商品较为适合,是潜力较大的市场,所以南通企业在开发市场前,应当做好市场调研,针对市场需要,组织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做法,将出口、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开拓,以扩大出口。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地区)间自贸区“零关税”等优惠政策,抢占已经同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大力开拓自贸区市场。

2.多方式拓展市场深度。通过品牌拓展市场深度,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国际推广,在境外开展商标注册、品牌收购,并重点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的品牌价值;通过提升质量拓展市场深度,注重出口产品质量,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区域制造形象。引导外贸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提高外贸的行业集中度;通过投资拓展市场深度,发挥南通市在家电、纺织、轻工等行业生产优势,结合境外市场特点,鼓励出口企业对外投资设厂,深度开拓当地和周边市场。

(三)适度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基础上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

无论是同江苏全省还是和全国相比,南通的进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都是偏低的,因而代表开放度的进口依存度自然也偏低。根据江苏省统计局的资料,进口对带动南通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比出口更大。通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1999―2010年间南通对外贸易与地区生产总值进行拟合,发现全市进出口总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加2.28亿元;出口总值每增长1亿元,平均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24亿元;进口总值每增长1亿元,平均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加7.47亿元。因此,适度增加进口规模,将更好地推动南通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适度扩大进口,不仅可缩短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经济整体的发展,还有助于改善贸易环境,为扩大出口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进口商品的选择上,应以扩大资本商品、短缺的原材料和南通市短缺的资源性产品为主;在技术引进上,一方面应扩大外商投资企业技术产品的进口,通过引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应扩大市内急需的高新技术设备的进口。

(四)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基础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人才是第一关键。没有一支高端的外向型的人才队伍,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只能是“无米之炊”。应当通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外贸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等方式,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引才引智”模式。

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借助驻外机构的帮助,通过调研,选择有代表性的海外市场,“走出去”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活动,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依托有关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熟悉国际经贸法规和经济运行规律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适应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信息网络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真正使南通市外贸走上“人才强贸”轨道。

2.创新外贸人才培养机制。制订人才培育计划,按照分类培养、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加强外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合作培训、联合办学等方式,提高培养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支适应南通市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五)加强服务扶持,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1.完善对外贸易预警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与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等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深入研究分析南通市贸易安全状况,及时收集国外贸易预警信息,为南通市企业、行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开展全市反倾销信息、政策辅导、知识培训和普及,指导、协助企业有效开展应诉工作。帮助企业熟练运用进出口信用保险等各种金融避险工具,切实提高破解各国技术壁垒,有效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水平和能力。

2.落实外贸便利化措施,为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提供服务。坚持做到以贸易便利化助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联合下发的有关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文件精神,以方便贸易进出口为出发点,在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货物通关、出口退税、信用保险、收结汇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效应对工作。

3.加强部门协作,凝聚合力促转变。南通市商务局要发挥外贸主管部门的带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同财政、国税、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金融等部门的日常联系和工作沟通,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外贸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从政策扶持、服务提升、困难帮扶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共同营造外贸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燕生.“十二五”时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10).

[2] 李京生.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0,(9).

[3] 王晓红.关于浙江省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