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呐喊自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呐喊自序范文1
1、读[lǚ]释义:线。细针密缕。泛指细而长的东西,线状物。
2、鲁迅《〈呐喊〉自序》:“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
3、造句:有时几缕头发从紧系着的结里脱落出来,开始打上卷,搭在她的脖子后面,遇到穿堂风便轻轻飘动起来。
(来源:文章屋网 )
呐喊自序范文2
关键词:鲁迅思想;文学革命;关系
对鲁迅思想的分析,可以以“吃人的礼教”为切入,进行讨论,这一内容的批判,与文学革命中的人的思想相呼应,形成新的文化风潮,同时也是现代文学的开端。虽然之后很多人都会这一文学理念撰写文章,给鲁迅的思想加上了特有的颜色,但却与文学革命革命的一些理念相背离。
一、对“听将令”、“曲笔”的分析
鲁迅在很多文章中,都表述自己的思想,并把思想转化成逻辑,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特别是小说集《呐喊》中的《自序》,文字表达的思想和其他的自述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缩小了文本裂p,同时又具有复杂性和特异性。
1.“听将令”
鲁迅在《自序》中,阐述了“呐喊”的动机就是“听将令”,认为它是“遵命文学”,也就是说会加以约束,即让自己的启蒙思想符合社会的文学主流,个人立场和社会一致。而鲁迅在文字阐述中虽然遵从这一观点,但实际行动却与观点不符,会从社会中疏离出去,从局外人的角度分析。《狂人日记》的表述充分体现了上述观点,鲁迅从狂人的角度,分析了当时历史的倒退以及人们思想的庸俗,接着又表明了社会会建立新的秩序,在新的社会秩序下让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这个观念与之前持有的“听将令”互为冲突,批判力度削弱,自我反思减少,让“曲笔”失去了直白的表达。
2.“曲笔”
上述内容的分析,是为了表明鲁迅思想具有的启蒙意义,以及持有的观念与实际的行为,虽然这些内容知识深层次的意识,但仍具有批判力量。如果以此为引题,引出“曲笔”则会与以下理解:
首先,鲁迅行为上的回避有别于当时其他文学家的思想,因此,了解行为背后其内心的心理,或是行为特定的指向,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启蒙观念具有的特异性,进而找到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间的联系,确定主题。
其次,鲁迅质疑的根本是,当时的启蒙理论会用承诺的方式与未来建立联系,没有着眼于眼前,提出“现在的梦”,让“曲笔”与“将令”不再互相对应,有新的定义。之后引用了这一观点,加入到“新思潮”中,检验这一理论是否被文学革命接受,促进文学革命的进行。
最后,鲁迅对“国粹”的理解也是“曲笔”的一项分析,他指出了文本语序不当的错误,然后文字表述呈现出了自己的想法,加以纠正,讨论的是如何在现实中重建。
综合“听将令”和“曲笔”两点的论述,鲁迅认为启蒙者不要居高不下,而是要把自己作为启蒙的对象,重新审视自己,从现实的角度改变自身的思想,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拯救。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解读
文学革命的进行,产生了中国现代文学,这种现代文学深受鲁迅思想的影响。鲁迅早期发表了很多文言文的文章,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早期思想,这些思想与上述表示的思想相近,从中可以分析出,鲁迅是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加上新思想。而鲁迅启蒙思想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包括两方面,即“物质”与“众数”。
1.“物质”
鲁迅对“物质”的理解是科学与物质文明,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了科学的理念,比如《科学史教篇》等,让科学知识变成一种精神,没有单一的从知识的角度分析,而是让考虑上升到一个高度,把科学作为价值观,与人生观放到等同的位置,健全人们的人格。
2.“众数”
“众数”的讨论,可以从民主与精神文明的角度展开分析。《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对多种事物进行了讨论,即科学、文学、道德、宗教等,强调了精神文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分析西方物质文明带来的利与弊,从而纠正人们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精神文明。
鲁迅对“民主”的分析依然会从弊端着手,讨论了民主、平等、自由等内容对人们和社会的影响,突出了对“人”的分析,提出民主思想不是统一的,而是根据个人的差异有不同的倾向和侧重点,让“人”主动思考。
综合对“众数”、“民主”的分析,即鲁迅提出“个人”的思想,发展个人主义,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广泛体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鲁迅思想和文学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鲁迅思想中的启蒙思想是促进文学革命展开的基石,它要求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处于同等的位置,并关注个人的发展,注重民主、平等和自由,尊重个人差异,让“人”主动思考,促进文学改革的进行,让启蒙思想成为现代文学的开端,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昭新,方岩. 1918年的鲁迅思想与文学革命之关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03:89-98.
呐喊自序范文3
建议高三的同学,在现在相对来说还有时间的时候,认真看一点书,看一点报刊杂志。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列出一个清单。比如:现代散文选,相关报刊杂志上的名著介绍、评论、鉴赏文章等。尤其要注意一些报刊上的专栏,比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文汇报》的《笔会》,《解放日报》的《朝花》等。
多看一点,多选择性地看一点,肯定受益匪浅。
培根说:“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那么,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看书习惯和爱好去确定每一次看的“程度”或“层次”。
这里,介绍三种看的方法:
“镜中看花”――看评论、鉴赏、介绍性的文章,犹如在镜子中看”花”,虽然没有看到“花’的本来面目,但是“花”的形态、色彩,乃至香味都能略知一二。这种方法是我们看名篇或名著的好方法。这种看的方法,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名篇或名著的主旨、人物、艺术、语言等有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它能极大程度地激发我们亲近名篇或名著的兴趣。现今的报刊杂志上,《名著解读》《名著欣赏》《名著评论》等栏目比比皆是,这为我们的“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窥斑见豹”――这种方法就是如果遇到你爱看的某些长篇或长文,那么就选择其中的章节、片段,从内容、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寻微探幽,咀嚼品味,精琢细磨。这样虽然只是“窥”得了其中的“斑”,但是只要“点”抓得准,抓得巧,抓得好,同样可以达到“见豹”的效果。
“浮光掠影”――这种方法就是选择一些你喜欢的文章,只需简略地翻阅,对“看”的对象只有一个宏观的粗略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加快看的速度,扩大看的范围,也可以在更高层面上对看的对象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把握。
三种方法中,有略看,有详看;有粗看,有精看。选择哪一种方法,不必拘泥,只要有兴趣、有效果、有激情即可。
总之,书有时要看得杂。文学、美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看一切可看之书,就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每样都品尝过,才能懂得什么叫滋味,什么叫美味。
书有时要看得”泛”。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就如生活中的观光旅游,每个地方都游览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叫淳朴,什么叫艳丽;什么叫愚昧,什么叫文明。
书有时要看得“精”。如看《呐喊》,就要看其“自序”,看其小说,看鲁迅谈及《呐喊》的文章,看各名家评论《呐喊》的文章,就如生活中烹饪一种佳肴,慢慢熬,细细炖,久久煮。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健全自己的身体。
看要有选择,有思考,有见解。对看有选择的人,对生活必然有所选择;对看有思考的人,对生活必定有所思考;对看有见解的人,对生活必定有所见解。
莫里哀说过:“我写作为的是寻求生活的秩序,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与之同理,我们看也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看书,是平凡、平静、平常、平淡的事,有时它又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事。鲁迅先生说过:“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到手,就一心想要达到某种目的,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仅仅为获奖,为考试,为名气,为金钱而读书是一件非常乏味、辛苦的事。
随便翻翻,有感悟时,有触动时,有需要时,不妨做一点摘录。看书必动笔,是一种好习惯。
呐喊自序范文4
一、人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1.劳苦家庭的代表
《药》中出现的有姓或有名的人物主要有华老栓、华小栓、华大妈、夏瑜、夏四奶奶。华家是当时中国社会千千万万个劳苦家庭的代表:华老栓、华大妈都是愚昧、善良、贫苦的老栓子,是解不开的封建思想疙瘩。华小栓又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小栓子,小疙瘩。夏瑜意为夏家的美玉,英勇不屈的革命者,民族的瑰宝。夏四奶奶也是一个像华大妈一样的“庸众”,她对儿子的不理解,从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革命者的孤独和悲哀。华、夏两家是整个中华(华夏)民族的象征,他们的遭遇亦即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缩影。
2.贪财如命的代表
康大叔、夏三爷、管牢的红眼睛阿义都是身体健康,贪财如命,不择手段的人:刽子手康大叔健康得“满脸横肉”,他愚昧无知、凶蛮成性;夏三爷即中国旧时代“下三滥”的典型,这个“乖角儿”,为了明哲保身,更为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不惜出卖自己的亲人,其卑劣行径,令人发指;红眼睛阿义,利用管牢的职务之便,将康大叔从夏瑜身上剥下来的衣服据为己有,更是下流之极。他们三个人既共同象征了那些麻木而凶残地生活着的中国人,又各自象征了“这一个”独特的小类。这一大类三小类的人,在中国虽不是主流,但也是无所不在的。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无论体格如何健壮,都只能作看和被看的材料。”康大叔们既是帮凶也都是这样的“材料”。
3.“庸众”群体的代表
小说中更庞大的一个群体,就是出入茶馆和涌向刑场的那些无名无姓的人: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及刑场上的“一簇人”“一堆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模样、众多的人数,共同构成了中国“庸众”的群体形象。老的、少的、高的、矮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愚昧无知,庸俗不堪;他们欺软怕硬,惯于讨好;他们麻木无知,却特别喜欢议论、干预别人的生活;他们没有地位权势,却特别崇拜地位权势;他们自己被别人瞧不起,却又特别瞧不起比自己还“低”的人。这种群体的麻木和庸俗,正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所在,也正是毁灭真理、扼杀英雄的土壤所在。这些无姓无名或姓名不全的人,也就是鲁迅所批评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伙”。
二、物象环境的象征意义
《药》中的物象、环境都打上了阴暗的色彩。“秋天的后半夜”环境冷峭、阴森,既渲染了刑场的气氛,也象征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乌蓝的天”寓示暗无天日,“青白的光”写照不可捉摸的希望;“灰白的路”是一条被欺、被吃、走向死亡的路,华老栓走在这条路上,中国民众也无一例外地走在这条路上。
上坟一节,物象尤为丰富:“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的坟墓,给人一种死亡无所不在的生命幻灭之感;夏四奶奶提着的“破旧的朱漆圆篮”“一串纸锭”,预示了革命者母亲生活的凄惨与生存的不堪;“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的“一只乌鸦”,“枝枝直立,有如铜丝”的枯草,完全破灭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彻底消解了生命存在的意义。通过这些物象的描写,作品将墓地的悲凉与阴冷表现得十分突出,给人以生命毁灭的恐惧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的最后,夏瑜“那尖圆的坟顶”上出现了“一圈红白的花”,“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不难看出,除了母亲之外,已另外有人给夏瑜上过坟,因而这“一圈红白的花”说明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象征了希望。事实上,人们都在看革命者被杀,大家都在骂革命者,连母亲都不理解革命者,按说,革命者已经彻底无望了。另外,从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理解来看,似乎对未来从来就没有抱过什么希望。那么小说结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花圈呢?《自序》曾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可见,这个象征希望的花圈是强加上去的,也是有乖情理的。
三、情节结构的象征意义
《药》的情节比较简单:华家的孩子小栓得了痨病,不知从哪里听说的,华老栓竟拿出两老口一生的积蓄去买用烈士夏瑜的鲜血蘸红了的人血馒头来给小栓治病。而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病情一点儿不见好转。茶馆里的那些闲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一边喝着茶,一边讨好刽子手,一边义愤填膺的痛骂革命者。最终的结果是夏瑜被杀后,小栓也死了。第二年清明,华、夏两家的老母亲不约而同地去给儿子上坟,革命者的母亲――夏四奶奶,觉得养了一个“造反”的儿子,居然有些羞于见人,还希望自己的儿子是被冤枉了。
上一代的全都愚昧,甚或卑劣、凶残;下一代的也几乎全都愚昧,甚或卑劣、凶残;偶有个别例外,遭到的只是一片指责,只是一片唾骂,只是被杀头,整个华夏民族都完了,中国还有希望吗?华小栓得的是痨病,是不治之症;中国也整个儿地得了痨病,也是不治之症。“人血馒头”这味偏方,无法治愈华小栓们的“痨病”,烈士的鲜血也同样唤醒不了愚昧、麻木的“庸众”,更无法唤醒那些卑劣而凶残的人。
从总体上来看,小说的题目“药”的象征意义就更为丰富了:表层来说“药”指“人血馒头”,进一步思考,“药”则喻指革命者的鲜血,也可以喻指革命的理想和目标;更深入一层,“药”也是鲁迅给中国人端腕拿脉后开出的一味治本救命的苦药。这味苦药,给中国人吃下去以后又将如何呢?我们似乎不敢多想。但鲁迅确曾早已想过:民众如此愚昧、麻木,革命者的悲哀如许深沉――连母亲也不理解,中国还有希望吗?他们患的可真是“痨病”,可真是不治之症啊!
夜正长,路也正长……
参考文献:
[1]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自诩》[J],现代中文学刊,2012(6):20-41.
[2]卢晓,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13-118.
[3]宋矗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D],宁夏大学,2014年.
呐喊自序范文5
关键词:立人;学生主题;现实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种立人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时展的需要。
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一向是“重头戏”,他代表着中国一个时论思维的高峰,也是为中国照亮未来前路的“掌灯者”,鲁迅“立人”的观点与新课程的立人思想不谋而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教育本身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立人”来“立民族”。鲁迅在作品认真分析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沉痛地发现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过做人的真正价值和尊严,最多不过是“做稳了奴隶”或是“做奴隶而不得”。他在二十多岁就提出了“立人”这样的论点,在《文化偏至论》中写道:“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以“为人生”为宗旨,创作了《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和很多散文,想方设法塑造国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健全精神和人格。当然“立人”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鲁迅的“立人”与新课标的“立人”的相同点显而易见,都是对人自身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将鲁迅的“立人”思想与新课程理念充分结合,有利于达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青少年时期是人形成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突出鲁迅作品中的立人,是为了发挥其思想对中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鲁迅作品内容深奥、年代久远,学生因为年龄和时代所限,理解起来有难度,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足功夫。
一、突出鲁迅作品的立人思想,要突出鲁迅作品中能够反应人类共性的内容,挖掘其现实意义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投影,而像鲁迅这种伟大文学家写出的作品却能够超越时代,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时,就要突破时代的局限,理解鲁迅立人思想的实质。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很多问题不仅是当时社会的弊病,在今天也仍然存在,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启发。比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可以问学生,“祥林嫂的悲剧今天还有吗?”“你做过柳妈妈?”等问题。《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针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进行了批判,提出“拿来”,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还需不需要拿来呢?联系时政,近年来很多仇日分子抵制日货,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些人与文章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人很相似,但如果用鲁迅的“拿来”思想去粗取精,不是比盲目的抵制日货更加有意义吗?
二、突出鲁迅的立人,要引导学生感悟其作品中的求真、求善、求美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作者从色、音、味、状四个方面来描写,有昆虫、植物和鸟雀,动静结合,给读者展现了一副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百草园图画,连读者都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能不“旧事重提”吗?为了证实何首乌的根部是什么样子,作者常常拔起它,却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块的根部长得像人样,这充分表现了孩童求真的天性。上课时溜到后花园去折花、寻蝉蜕、喂蚂蚁,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在下面画画、描绣像,这种自由自在的个性让读者忍俊不禁。在写到先生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头,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种迂腐和陶醉的滑稽模样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鲁迅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可以看出鲁迅也有着平常人温暖、可亲的一面,这样的鲁迅学生能不喜欢吗?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偏要紧抓“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不放呢?叶圣陶先生说过,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要渗透在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鲁迅作为一个普通常人和文学作品中应该具有的人性美和人文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让课堂闪现出人文的光彩。
三、突出鲁迅的立人思想,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人性的视角
在《自序》中,鲁迅的孤独是从刚开始因为“走异路”而让母亲失望就开始的,到篇末他说明自己的呐喊是为了慰藉和他一样寂寞的猛士们,在一次次奋斗后,有人倒下或退出,而有人却坚持不背叛理想,因为鲁迅的不妥协,才使他只能独自行走在自己同胞前面,每个时代都有这样孤独的呐喊者,比如古代的屈原,比如近代的鲁迅。在分析作品时,有时并不是单单深入挺进到作品伸出去挖掘正确解读的钥匙,而应该跳出作品,放眼于更加深广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站在更高的高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人性发展和人文精神。
四、突出鲁迅的立人思想,要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开辟第二课堂
呐喊自序范文6
好的杂文常于常规思维处有重大突破,唤醒人们在日常思维之中发现“异样”的存在,进而以这种发现为契机,实现对回归“常识”的呐喊,对普通民众的启蒙。
《一种默契》即是如此。
作者察觉到当时的一种特别的现象――商店“号召顾客的策略现在居然用‘关店’的恶名来做幌子了”,“并不关店的也要冒着关店的恶名”,甚至,不惜“附一个律师代表清算的广告表明他们是真的关店了”,对于商家这样十分坦然毫不难为情的把戏,人们是如何反应的呢?“看的人也认为很寻常”,“并没什么不该”,“彼此之间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种默契了”。原来“默契”竟是这样产生的!国人向来喜热闹,乐得做看客,然而与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热闹过后那种“见怪不怪”的心理,无论是怎样的事情,用不了多久,国人都能与之产生一种“默契”。乃至“大学生毕业了没事做”、“工人突然失业了”、“房租好几个月付不出”等等,人们都觉得那样稀松平常,理所应当,自然而然,一向如此,以致认为这就是“现世的实况”,从而达成“默契”!这与其说是一种默契,毋宁说是一种沉疴!
于是在今天,我们还能看见商店以“开业大酬宾”、“几周年纪念”、“迎××节低至×折”、“零利润亏本回馈顾客”种种美名来做廉价的借口时,“全民疯抢”的局面一次次火爆上演。我们还能看见如芙蓉姐姐、凤姐之流一轮轮炒作兴起时,人们一面口诛笔伐骂声一片,一面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地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审丑”。普通民众面对一路飙升的房价,首先想到的也不是房价何以大涨,而是如何勒紧裤带,克服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与困顿,先争取交上首付,然后再成为房奴……由此,我们发现,国人面对“被制造的需求”,“被陷入的困境”,“被安排的命运”等等,通通能迅速地形成一种“默契”,一种十分强悍的耐受力。面对国民性中的此种顽疾,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以致在文章末尾不无隐忧地写道:“从来的道德,习惯等等,在这种默契之下,恐将不再维持它本来的面目了。”这就深深地表达出作者对于此种“默契”之下的国民性格和国民心理的一种焦虑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