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学二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科大学二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科大学二本

文科大学二本范文1

石家庄市具有招收二本专业学生能力的院校有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经贸大学。

教育部门并没有具体规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大学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大学有一本专业和二本专业。因此,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时,可以看做是一本院校。大学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时,可以看做是二本院校。

(来源:文章屋网 )

文科大学二本范文2

【关键词】文化负累;创业;蜗居

“负累”即包袱。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往往对人的自我价值和权利持否定态度,进而否定人的自由,扼制人的主动创新精神,所培养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极强的自尊而缺乏独立自由的人格。”这种文化传统也影响着当代文科大学生的创业。

一、文化负累下的文科大学生创业“蜗居”表象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就业观的不对称发展

这种发展,折射除了高校、家庭及文科大学生个体在求职过程中的浮躁心态和短期心理效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资源自然合理配置的过程,然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对接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共进性”,再加上精英教育时代就业观念的影响,往往会使文科大学生“有业不就”。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人们的观念,限制了文科大学生就业观的定位。“社会上长期受计划分配体制的影响,人们短期内还无法改变传统的一次性就业、职业终身制的观念和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从精英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变等观念,还沉迷在“天之娇子”幻界中,因此,许多人依然将大学生定位为特殊人群,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吃皇粮”、有好工作。”这就使他们选择工作总会发生与专业不对口、并不是自己兴趣所在等问题。

(二)呼唤理想的平等社会理念与现实就业歧视的隐性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受宠,而民主观念始终被拒斥在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民主的观念价值始终远离主流文化。在呼唤公平、平等的社会主流理想下,大学生尤其文科大学生的就业仍然受这种影响,存在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如企业用人过于理想化,超出了我国目前一些大学的培养水平。“不仅要求知识面宽广、动手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学历层次高,还对长相、心理、家庭等方面提出苛刻要求,这使许多文科大学生望而却步。”一些企业认为文科大学生缺乏技能,可替代性强,这使文科大学生感到工作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容易被社会忽略。例如,招文科大学生非名牌大学的不要、非男生不要、非有经验的不要。加之,部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本身有缺陷,或只看眼前,缺什么人找什么人,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或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设定凭经验、靠感觉,没有合理规划。

(三)文科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制衡

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今的文科大学生缺乏自我创新意识。经济全球化化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往往需要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社会环境正处于比较复杂的交替时期,使得社会组织呈现出典型的急于求成特点,片面追求生存效益、过于关注暂时利益,不重视文化建设和核心竞争力、软实力这类长远目标的构建。”因此,一方面,文科大学生有被“定位”的潜忧;另一方面,文科大学生对自身素质要求不明确、不现实,或者自认为文科大学生的作用可以被替代,或者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也加重了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压力。

二、文化负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心理“蜗居”征候出现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模式变更的冲击

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强劲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传统上采取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历程。同时也造成了过度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忽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大学生就业难,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文科大学生的“管理、创新”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文科大学的作用没有再更大范围内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

传统文化重经典,轻理性;重承传,轻创新。成为了文科大学生创业的又一思想阻碍。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学生普遍对薪资期望过高,不愿“屈就”,从而抑制了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造成了地区和行业之间人才配置的不合理,去“北上广”很受文科大学生的推崇;三是还存在行业歧视,一些文科大学生看不起体力劳动型的工作。调查显示,“一个月薪为2500元的蓝领工作远不及一个月薪1800元的白领工作吸引力大。”

(三)高校的文科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错位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凸显了高校文科专业结构设置、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一些高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扩招教育成本相对低的文科,造成同类型毕业生增多、水平下降、与社会需求脱节,给就业带来明显压力。“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名称投考生及家长所喜好,追求专业名称时尚,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专业名称相差甚远,专业特点不鲜明。总之,当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同时,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不理想,如教学内容老化、与时代相脱节;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脱节,课程设置与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就业没有直接联系;只关注书本理论的传授而缺乏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课程指导和实践运用。

文科大学二本范文3

当今时代,任何重大工程、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协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文科建设成为任何一所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做出了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教育战略决策,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理工科大学要抓住历史机遇,向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就必须根除传统理工教育模式的弊端,调整和完善学科结构,规划学校总体学科建设。这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文科的建设,采取新的发展战略、措施,加快其发展,把文科的教学、学术研究的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因此,研究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原因、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学者们将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意义归纳为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有学者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论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理、工、文相结合,高等教育的结构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要求实现理工文相结合。

文科发展历史悠久,学科体系成熟,在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下,文理工日益交叉渗透,文科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人们一般把文科划为文史哲等基础性的传统文科,以及应用型、交叉型的新文科;也有的从工科所需的文科教育将文科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培养对职业岗位有用的知识才能,例如,学习语文,熟练掌握阅读、写作、说话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以求工作上、生活上借助法律的保护;学习财政经营之学,以求在处理生产和销售问题的过程中不致违背经济规律。这些是工科学生走向社会所必备的文科知识,谓之“安身立命”的文科。第二层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修养所需要的,如美术、音乐、文学、道德行为的教育,谓之“怡养性情”的文科。第三层是培养人参与社会、认识社会、贡献社会,并对事物能有战略发展的分析能力所需要的文科,这就是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教育,谓之“济世达人”的文科。总之,文科内涵丰富,性质有别。因此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的第二步是定位与取向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行之道是背靠理工科,充分利用理工条件办好应用文科专业,培养应用文科人才,出应用文科的研究成果,提高理工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于一些实用价值不高、发展潜力较小的文科专业,则可以进行调整,以使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与发展能充分形成与体现理工科大学特色。总之,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倾向于应用、交叉、渗透型的新文科的定位。

文科发展的思路和策略问题是怎么办文科的问题。部分研究人员和教学科研部门的领导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认为应当从实现文理工管相结合的目标出发规划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应用为主,以交叉见长,建设和发展新型文科;统筹规划,重点扶植,逐步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群。提出了“小规模、多学科、分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认为应当使文科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以文理交叉的方式,使文科的发展与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战略相联系;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纽带,使文科的发展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从转变思维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文科发展思路。在这个问题上,学界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理工科大学教育首先要培养的不是“技术专家”,而是“合格的公民”,通过科学世界观与高尚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观察世界、对待人生,摆正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向学生进行必要的美学、心理学教育,帮助他们鉴别真伪、区分美丑、健全身心、陶冶个性,而这些将形成学生从事任何职业的重要基础――为人的基础。在《人文、工程和教育》一文中讲道:“人文学课程对工科学生的基本价值是,它们教给一种方法去探索与工程诸学科不同的疑问、看法、问题。这些课程促使学生思考,由此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如科技史、逻辑史、辩证法、文学、美学等,有助于他们构建广博的背景知识,活化他们的认知心理定势,扩展其过分局限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他们不拘一格地想象与联想,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的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近3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重点理工大学不仅能办文科,而且能办好文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办好文科,不能停留在原来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必须明确方向,选择一流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既是重点理工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促进人类文化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也是文科上台阶、上水平,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定位于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重点理工大学应选择以下发展思路与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并开始实施“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因此,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要从根本上转变理工科院校文科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大学文科教育在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正确认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按照教育规律办好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育。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主旨在于求善、求是。因此,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两者同时发展才能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重点理工大学办文科不是权宜之计,不是跟风追潮,文科也不是应景式的花瓶摆设。文科既服务于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又有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与作用方式,它与理、工三足鼎立,必须独立自主地自由发展。同时,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磨砺、实力累积与文化积淀,才能稳健地发展,最终走向一流。没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实力,单从一个历史时间点切入,希冀一时的强投入与高速度追赶就能够实现目标的达成,这只能是奏效于一时的教育短期行为。因此,必须把文科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之中,从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投入等方面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拟定目标、任务、措施与步骤,使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得以稳步发展,逐步进入一流学科水平的行列。

文科要上档次、上水平、力争一流,必须依托现有学科力量,加快现有学科的发展,使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有文科应明确责任与目标,“立足于发展,立足于自己”,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基础和条件的学科应积极申报博士点,增设硕士点,在相关领域中形成特色与优势,进入国际、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基础上,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和培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重视解决“重大课题少,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少,部分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的主要问题,从各门学科实际出发,围绕学科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使现有重点学科步入全国一流行列,成为推动整个文科发展的先导。

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的普遍薄弱或缺失已成为制约整个文科发展的瓶颈,也是阻碍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桎梏。重点理工大学应从加强大学素质教育,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文科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文学科的特殊教育价值和基础地位,采取超常规措施来扶持和加强人文基础学科的建设。

文科发展的失衡源于以“应用为主”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如前所述,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等一些重点理工大学都确立了各自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大都是基于“就文科论文科”或“就工科论文科”的“小文科”思维模式提出来的,它们的缺陷是,重视发展应用文科而轻视基础人文学科的建设,甚至以应用文科的发展来牺牲和取代人文学科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文学科基本建设的滞后,师资水平、课程质量都难以提高,限制了人文学科在整个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氛围营造中应起的作用。综合上述研究,21世纪新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应当是,以促进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文学科的发展为基础,谋求人文学科与应用文科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文科内部及文、理、工之间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创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一流文科。

人文学科的“精神性”、“教化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应用文科、工科那样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创造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要采取积极的扶植政策,对其图书设备购置、师资的引进和培训、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课题的资助等加大投入力度。要切实把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教育、科研活动项目来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时,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营造适于人文学科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人文学科的发展有别于其它应用文科。人文学科发展的滞后,意味着学校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的缺失或低下,意味着学校科学发展后劲和潜力的贫乏。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人文学科,努力使人文学科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群。

任何一场思想深刻的教育改革,只有全面进入人才培养计划才能最终成功。而人才培养计划要发挥出预期的功效又首先取决于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突破与超越。否则的话,教育改革往往是“新瓶装旧酒”,形式转变了而实质内容难以改变。前一阶段许多理工科大学在所开展的人文社科教育的试点与探索中,虽然都配置了文科,学科形式较为完备,文科教育也进入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规定了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但教学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作用有限。究其根本原因,仍是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阻碍。因此,定位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建设,应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让文科教育真正进入学校每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计划。

原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曾指出:“要切实解决认识问题,按照‘四个同等重要’和‘五个高度重视’的要求,在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科研条件、科研队伍等各方面切实保证文科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理工科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理工科院校及文科院校发展文科,特别是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在发展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前途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发展点,努力推进高校实现学科创新。在发展传统优势基础上创造新优势。要加强科学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建设问题,努力探索大学文科建设和文科管理的规律。对文科科研业绩的评价,对文科科研成果的评价,对文科学者的评价以及对大学文科的评价,都值得认真探讨。在探索出成果,出人才以及出管理经验的同时,努力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充满活力的文科科研管理体制。”

建立一系列制度以保障文科的发展,这应该是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理工科大学主管领导、学术委员会大多由理工科类专家担任,必须在理工科大学增补一定数量的文科学方面的专家进入学校领导和学术委员的行列。很多理工科大学大多采取以前办理工科大学时候办文科的制度和思路,这显然不合适。要发展文科这种灵活多样的软科学,就要建立一种具有弹性的制度和评价体系,而不能采用生硬的定量评价体系。以文科科研评价体系而言,有的文科科研成果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如果以效益来评价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的话,就会导致教师短视,急功近利,从而忽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限制文科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本校文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科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关的文科研究学术规划和学术评价标准。在研究过程、科研成果、基金资助额度等很多方面,文科同理工科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用不同的考核办法。理工科大学“以理工为主”的战略,决定了学校集中大部分的资源发展理工科,对文科的发展投入不足,如有的理工科大学图书馆文科书籍文献和必要的数据库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科研究。由于经费投入不够,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科普遍存在师资引进困难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适当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必不可少。所以从制度上保障文科的发展应该是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当务之急。制度的好坏决定了文科的发展方向,建立一系列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类学科不同的评价体系和发展体系,是理工科文科发展的根本出路。

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发展,所以说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发展思路上,理工科大学应当遵循强化基础、应用为主、文理渗透的原则。文史哲等学科是一切文科的基础,也是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必须积极加以强化。其主要措施是扶持、培养、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基础文科教师队伍,但不必办有关的专业。应用文科应当是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重点,因为应用文科比较容易实现与理工科的对接和渗透,社会对应用文科也有比较广泛的需求,应当积极加以发展。一些文理交叉性质的学科更应成为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重点。

从总体上说,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应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以“两课”建设为核心,强化基础性文科建设;文学艺术学科要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以工商管理和经济、法律为核心的应用文科;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哲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文科的发展。

文科发展是一个时代气息较为浓厚的学科,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体现出其特有的特点。因为文科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学科之间交叉综合趋势的大发展,再加上文科内部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办文科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而我国的理工科大学人文底蕴大多不是很深厚,其发展文科的思路明显存在机械化的痕迹,这就需要理工科大学要有改革的精神和勇气。不仅要发展社会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要下大力气支持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如哲学、历史学等。这些学科的发展不只为文科的发展铺垫了人文底蕴,而且为整个学校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而且对于学生在文科选课方面要放松,在保障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文科类学科。

总的来说,发展文科需要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改革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教育。2、课程内容应当避免过细的专业分化,而且要求文理科相互融通,不断开拓跨专业学科,使课程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3、扩大选修课程的范围。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采取缩减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4、各系(学部)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办出自己的特色。各学部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率安排上在规定学分、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的制度和形式等方面不拘一格,力求多样化。

文科在促进理工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拥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基本目标的理工科大学教育必须全面革除传统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结构上的弊端,发挥文科教育在理工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重点理工大学创办文科的根本动因之一,同时也是重点理工大学加强文科建设,推动文科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又面临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任,如果把市场的功利价值作为办学的唯一标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分割与占有中,“势单力薄”的文科(包括应用文科)是无法与实用的理工科相竞争的,也难以与基础雄厚的综合大学的文科相匹配。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必须定位于加强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更好地促进理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来积累文科专业教育的实力,使其稳步发展。

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它以体验性、教化性、评价性与其它客观性、实用性的应用文科相区别。人文学科的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主要是受到高层次教育的人所必备的一种教养、素质的养成教育。同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它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现了人的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更能洞察和发展人存在的意义。

人文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奠定了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教育地位,这种基础教育地位是其它文科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纵观整个教育史,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一脉相承,联系紧密。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依托,人文教育是人文学科传承发展的重要桥梁。在古代人文教育时代,中国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等人文学科被视为“显学”,处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上的独尊地位。在经历了单一的人文教育阶段、科学教育阶段之后,历史正沿着螺旋式发展轨道步入现代人文科学教育时代,即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两种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阶段。重点理工大学加强文科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而不能囿于片面功利化的价值观念,忽视、排斥人文学科的教育,或通过发展其它应用型文科,把这些文科教育等同于全部文科教育,来绕过人文学科的发展,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文科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推动文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是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动力、特色之所在。但客观地评估文、理、工学科融合,其现状是融合得不多、不全、也不深,文理工学科之间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共存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深度融合,基本上仍停留在“理工+人文”并存的层面上。应通过其他途径切实促进和深化文理工之间的学科融合。

交叉应用型文科是高等文科教育发展的新兴方向。其特点有二:第一,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文科”,而是既充分吸取和应用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又能将自己的成果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因此它突破了传统文科中各门学科的界限,能填补传统文科的空白。第二,它在进行学科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应用研究,强调解决社会发展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因此常被视为“应用文科”,处于传统学科分界线上,呈现出“亦理亦文、非理非文”的特色,是文理工三大学科大跨度交叉融合的直接结果,如管理学、传播学、行政学、行为科学、技术经济学、工艺技术学等。重点理工大学可以依托其强大的理工背景,发展这类新兴文科,既能丰富学科体系,推动知识繁衍生长,为学校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办学效益的最优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能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培养既掌握科学技术又通晓经济、政治、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文科大学二本范文4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知识,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合格人才的过程。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因此能否在大学期间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对青年人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很好完成社会化的大学毕业生是很难胜任各种工作的,甚至都不会自己找工作。从大学毕业生转变为社会人、职业人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实践和经历有助于文科大学生丰富自身阅历,培养处世能力和应变能力。文科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志愿服务,在社会中学习与培养政治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既了解社会中形形的人物、思想观念的存在,又不断强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可,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掌握为人处世的常识,从而可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接受锻炼和洗礼,逐渐成长,不断成熟,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个已经成长为自立自强、敢于担当的社会人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会受到众多招聘单位的青睐。

(二)转变文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选择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怀着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成为企业管理干部等高级白领的职业梦想,同时因为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磨炼或实际工作的考验,部分文科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估计过高。因此,文科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不少文科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只关注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福利待遇,而忽视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兴趣,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愿意深入到艰苦的生产一线。志愿服务经历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主动选择留在西部、留在基层工作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团中央的一项调查中,有45.4%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改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参加志愿服务能让大学生感受到被社会需要,被他人接纳和认可,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准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在就业时能更加理性。通过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到贫困地区支教帮扶,不少文科大学生不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毕业时的就业心态也就比较平和,选择也会比较务实。

(三)完善文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社会调查所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不少大学生到了毕业前期依然对前途一片茫然,对自己的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对各种职业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心中无数,更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对于就业面广、职业发展不确定性强的文科专业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就业针对性,提高就业成功率。大学生通过参加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优势和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扮演诸如教师、记者、社工、导游、翻译、导演、司仪、警察、律师、心理咨询师、活动策划师等等角色,获得不同的职业体验,了解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信息,从而帮助自身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比如不少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通过支教活动树立了成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接受专业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最终实现职业理想。

(四)提升文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学校接受大量理论知识教育但缺乏一技之长的文科专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这个一技之长也就是职业技能,也就是所从事的职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如外语口语、演讲口才、时间管理、公文写作、沟通协调、组织策划、宣传报道等技术和能力就是文科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基本技能。当前,众多大学生面临并且迫切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为我所用,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时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多样化,这为完善文科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职业技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宣传、动员、组织、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将是对文科大学生各项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还能提高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而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方也会提供专业化、系统性的培训。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赛事、展览、会展等活动组织方一般会进行通用知识、通用技能和素质的培训,涉及外语口语、礼仪知识、急救技能、团队合作、应急处置以及活动背景知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等众多内容,这样的培训能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有助于培养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师范生支教、社工专业学生扶老助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义务导游、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新闻专业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艺术类专业学生义务演出、历史学专业学生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义务讲解等等,更是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技能锻炼的好机会,同时还能了解和掌握有关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并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此外,在志愿者的选拔以及岗位竞聘中,文科大学生也能积累竞聘、面试等经验,为毕业就职打好基础。如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青奥会志愿者”选拔的面试既有一分钟的中英文自我介绍,又有自由问答,面试考题灵活生动,既体现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素养,又有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案例分析,较好地考查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服务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五)增加文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文科大学二本范文5

一、理工类院校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必要性

高教领域内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理工类院校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必要性主要体现: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诱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学者一致认为人文学科的确立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需要。美国大学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形成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这特别集中地体现在哈佛大学在科南特校长领导下于1945年发表的著名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俗称“哈佛红皮书”),这个报告是在二战最激烈的战争年代(1943年1月到1945年6月历时两年半),科南特召集一批一流学者完成的,被公认对二战以后的美国大学具有广泛的影响。该报告认为通识教育比原子弹更重要,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和未来。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控制的,而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则是由教育目的和方向来决定;人是否能成为负责任的道德主体,也不是专业化的博士生教育所决定,而是由基本的人文历史教育所塑造。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功利,对人文社科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中国的大学二十世纪开始就切断了自己的文明传统,成为没有文化之根的大学。今后二三十年,或许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中国的大学应作为伟大中国文明的担纲者,惟其如此才会成为伟大的大学。「‘’顺应世界高教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逐渐结束分野抗争的局面,转趋融合统一、协调并进。许多专家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把加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之一,把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维系自己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理工类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懂科学技术,而且能够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效应,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是一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理工类大学发展繁荣人文社会学科,有利于扩展理工科大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塑造人文精神。「6〕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需要纵观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学科设置都无一例外地具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齐全的显著特点。学科门类齐全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新学科的产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通才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创建并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并进。「8〕处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关系的理性选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在的相通性,决定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具有实现整合的内在机制。科学与人文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它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相互促进、推动,才能求得各自的新拓展。历史上两大科学体系曾长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转趋融合统一、协调并进。这一历史轨迹,一方面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印证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们在历经了历史性的反思之后,已经理性地意识到了只有坚持二者并重,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正确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

二、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

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93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规划的一部分,遍布全国的93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促进高校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发了高等教育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很大提高,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氛围逐渐浓厚。部分理工类高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综合实力快速提高以清华大学、华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方交大为代表,成效尤为显著。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为华中工学院,八十年代初,在朱九思院长领导下率先建构了一批理科和文科院系,走上了综合化的发展道路,1988年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90年代中期,在杨叔子院士的领导下又以倡导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提升了文科的地位与作用;20(X)年华中理工大学与其他院校合并重组,建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时任周济校长提出了大力发展文科的战略构想,学校党委在后来提出的“国际化、研究型和综合性”发展战略中进一步明确了文科发展的基本目标—“高水平的特色文科”,提出了“人主流、倡交叉、创特色”的发展道路,并制定了加强文科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科学术队伍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川经过短短二十多年,在朱九思、杨叔子、周济三任校领导的带领下,华中科大迅速成长为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是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最大收益者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完善了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体系,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更为深刻;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国情、民情,增强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使命感。

三、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成就是可喜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少院校认识不足、贯彻不力,长期忽视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思想轻视现代中国教育尤其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对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这和中国现代化主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有关,本质上是功利思想在作祟,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主要以GDP为依据,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严重忽视,被看作是“无用”科学,学科建设明显滞后于时代要求,对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天然联系认识不足。理工类大学更是长期忽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在强大的理工科优势面前,文科的地位总在有意无意中显得低人一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文科的发展总是很难成为重点,不能以高标准来要求,在压倒性的理工科价值氛围中,文科的特殊性往往不被理解和尊重。投入不足由于主客观原因,多数理工科院校领导把精力放在学校重点学科上,忽视对人文学科的管理和投入,人文学科经费匾乏;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整体水平不高,名师很少,大师更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学上消极应付,仅为完成工作量,忽视质量的提高;图书资料方面,文科图书资料匾乏,甚至连不少学科的基本图书收藏很少;人文学科学生更是深感处在边缘学科,学习积极性偏低。理工科学生即使有爱好人文学科的,在整体理工科的氛围中兴趣也逐渐被扼杀。学科设置不合理虽有不少理工科院校开设了人文学科,但大多开设课程有限,有些院校单纯追求综合化、大而全,忽视学科间的整合与交融。学科创建的着眼点主要不是促进学科交融,而是为了通过添置新学科,使自己不至于在大学排行榜上失分。

四、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思路

转变思想,树立学科和谐发展观念实践表明,搞好理工科大学文科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党委、校长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理念上明确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人文教育作为大学的基础任务,而不是将它作为一种装饰或点缀,附庸于所谓的专业教育上。〔要在内部和外部树立学科平衡的观念,在实力较强的理工科与实力弱小的文科之间,努力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虽不能说是经费方面的绝对平均(由于学科特殊性,这方面也许永远都不可能),但给予文科更多的重视则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正如克拉克•克尔说,“每一个学科得到的资助应当与该学科当前所具有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的变化相一致,没有永恒的重点”。〔大学的重点不能总是“锦上添花”,按现有学科优势大小来分配资源或是“直线外推”,发展有潜力、有需要的学科。

文科大学二本范文6

关键词:女大学生 金钱观 现状 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76-01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的性格比较开放,相比之下对待社会事务更加缺乏防备心理,女大学生不喜欢委曲求全、喜欢自我塑造,让社会上的人充分的认识自己。这样的心理势必会导致女大学生心理膨胀比较频繁,而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心理开始膨胀,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需求,利用这种需求实现自己的虚荣心,最终在观念上彻底社会化,因此,研究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特点

金钱观可以分为金钱本质观、金钱价值观、金钱行为观三部分,金钱本质观主要是存在的目的和手段工具,就是人要生存,就必须金钱满足物质需要,而金钱价值观包括生存性价值、关系性价值以及发展性价值,在本质观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需求;而金钱行为观则是一种获取的手段和支配方式,实现了价值观,形成了本质观,最终目的是要对一定的行为需要奠定基础,可以说,本质观、价值观、行为观三种是递进关系,逐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在分析女大学生省的金钱观特点的问题上同样需要对这几种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对当代女大学生金钱观的基本理论和构建模式的分析,可以说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具有较大的动性,因此,对于女大学生金钱观的特点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变动性。对此问题,笔者层做过一定的访谈和问卷分析,虽然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特点。

首先,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以年级为自变量,大学生金钱观诸因素、金钱价值观、金钱行为观及总问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在总的金钱观上,大三与大二、大一,大四与大二、大一差异显著,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大二>大一。在金钱价值观和金钱行为观上年级差异也非常显著。其中在金钱价值观上,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大一;金钱行为观上,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一。这说明在所有年级的大学生中,大三学生最看重金钱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价值,而大四学生在金钱的行为上功利性最强。另一方面,大四学生对金钱的占有欲望最强烈,大三、大四学生在金钱的获取手段上最倾向于激进冒险,大一学生在金钱的支配方式上最为传统节俭,大三学生支配金钱比大一学生更有利己倾向。

其次,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在不同的专业表现的变量较大。整体上,大学生金钱观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在金钱价值观上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但金钱行为观上专业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文科大学生最看重金钱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价值,理科大学生次之,艺术类大学生最不看重金钱对于自身的价值。从诸因素的检验结果来看,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大多数因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显示,这种显著性差异表现在文科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在金钱价值观诸因素上,生存性价值和享乐性价值文理科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文科>理科。说明文科大学生比理科大学生更看重金钱在生存和享乐上的价值。金钱行为观上虽然专业差异不显著,但支配方式因素上文科与理科和艺术大学生差异显著,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这说明文科大学生最注重现代消费。

再次,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的金钱观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对家庭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的情况下,要有一定的观念上的差别,家庭经济情况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成为两个讨论的焦点问题。通过问卷和访谈可以知道,75%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女大学生的金钱观比较高,较为华丽,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的心理优势为其金钱观的成立增加了一定的筹码。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女大学生,金钱观扭曲的较多,这说明,家庭环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同时也是利弊俱在的,要注意积极引导家庭因素所引发的正能量,让家庭成为女大学生树立良好金钱观的保障性因素。

二、促进女大学生金钱观的正确树立

要实现对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正确树立的引导,必须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有效指导实践需要。

首先,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大环境的好与坏,是影响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社会风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女大学生金钱观的有力指引,只有这样才能让女大学生在形成金钱观的理论上有所依靠。

其次,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学校是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性因素,老师也成为学生的终身导师,因此,老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女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并且一直保证这种正确的观念能够发展下去。

最后,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导师,要在女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循序渐进的疏导思想,在金钱观的树立上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绝对加强家庭金钱环境的培养,让女大学生对此环境有一定的适应。

结束语

通过一定的调研数据来分析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对其中的理论构建、基本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进行体系化的分析,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促进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共同致力于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传龄.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J]..当代青年研究,2007(5):50,51.

[2]吕延勤,杨培强.制约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年.

[3]温波,王建润.论差异性社会的文化矛盾与文化整合[J].江海学刊,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