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1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管理
Abstract: the paper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lementary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 rail traffic should stick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reg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urban 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and improve.
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准时、快捷、舒适、环保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目前,国内有近三十个城市正在进行或筹建城市轨道交通,我国已迎来了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已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转向技术与管理等具体领域,工程建设已进入到网络化、区域化与制式多样化的新阶段。特别是近二十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实践,表明我国已基本走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初级阶段。随着愈来愈多的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今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时期。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管理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有近十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近三十个城市正在进行或筹建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进展。近二十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践证明,国内在工程建设的许多技术上并不落后。例如:明挖法、盾构法等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跨度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接近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与设备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国内尚有一定差距。
1.1在城市轨道交通机械化施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使用的盾构隧道掘进机主要靠进口。
1.2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系统设备方面,诸如:通信、信号、AFC等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有一定差距。
1.3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对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咨询、施工、运营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专业化公司。
1.4在运营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人工较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正线每公里运营管理人员接近先进国家的两倍。
1.5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上国内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新型交通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
2.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统筹化
为加强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国家采取了先批线网规划再进行项目立项审批的政策,就是从政策上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统筹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前提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这有利于不同交通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以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建设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地面公交之间的接驳换乘产生交通枢纽问题,需要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上综合规划与设计,充分考虑地上与地下、长途与短途、高速与低速、汽车与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接驳与平行换乘。目前,国内交通枢纽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乘客换乘不方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与管理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系统技术标准与方案、车辆段与停车场、主变电站、联络线等综合规划方面的专项研究。
2.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区域延伸化
大城市在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城镇区域体系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种提供由中心城区到郊区城镇(副中心区)的市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需求,即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大,一般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因此,市域城市轨道交通在交通制式上、线路敷设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在系统技术与设备标准上也应适当降低。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开展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已着手开展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个别城市已启动了市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装备国产化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规模巨大,而国产化是降低工程投资的重要途径。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核心,是确保工程安全、正点运营的关键。资料表明: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安总投资35%~40%,运营中车辆零部件维修费在运营成本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国产化对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运营开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制造企业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也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成本。然而,国内更应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提高,做到自主研发并真正实现国产化,逐步开发研制关键零部件及易损易耗备品,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地铁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58-01
一 地铁运营的背景
有着运行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能耗低等众多优点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客流运输方式,长期以来面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机构单一,发展滞后等问题,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地铁的告诉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但是存在着很多安全风隐患。
1.地铁在封闭的空间单向运行,隧道内通风条件差,车辆,屏蔽门等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乘客的疏散工作将受限制。
2.节假日客流骤增,站厅,站台,通道和楼梯扶梯等严重拥堵,容易发生踩踏,乘客被挤下站台等事故。
3.列车本身就是一个乘客高度密集的场所,不能像飞机火车一样对每位乘客进行严格的安检,因此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进而波及临近的车站,甚至整个网络。
因此,鉴于地铁车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分析车站的运营安全影响因素,提出车站运营安全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起到安全预警作用,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可以为待建车站的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地铁安全运营的相关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对禁带物品、地铁安检、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按照规定,凡是在实施安全检查措施期间不接受安检的,车站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对于拒不接受安检强行进入车站或扰乱安全现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同事,对安检人员的行为也作了规定:文明礼貌,尊重受检查人;不得损坏受检查人员携带的合法物品。新修改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七类物品禁止携入地铁站。
三、地铁车站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地铁车站,尤其是乘换站,作为地铁网络的节点,是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车站,自身情况不同,如客流量大小,设备设施状况,消防配备水平,人员配备状况,乘换能力等,这些都是随时变化的“动态”安全风险。
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评价,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对车站进行量化标准。美国科耐尔大学的怀特最先提出将事故原因归为人、机、环境的思想。这些风险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状况或不安全行为,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
1.人为因素
人为不安全行为主要有: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操作的失误、违章、应力不足、警惕性差、预警能力差等;乘客的不安全行为,客流拥挤、跳下站台、强扒车门、闯入区间隧道、站内打架斗殴、疾病突发等。其中跳下站台是乘客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有就车门夹人、闯入区间隧道。
2.设备设施因素
车站作为地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汇集着各类系统设备,设备的安全性是确保车站安全运作的首要保障。车站土建设施主要包括站台、通道、出入口、站厅、楼梯等,车站设备主要有机电设备、供电设备、通信与信号设备、环境设备监视系统,自动售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地铁车站任何一个设备设施系统发生故障对运营安全都有重要的影响。
车站设备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有自然因素、维修因素、管理因素三因素。
3、环境因素
影响地铁车站安全的环境包括车站内部的运营环境,比如影响地铁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地铁系统的政治,文化环境,员工作业环境,站台、站厅、隧道灯区域的照明、噪声、湿度、温度。也包括车站所处的外界环境,如水灾、雨雪极端天气、地震、地质灾害等。环境对安全的影响无处不在,这样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分析,利用管理手段,优化可控的内部环境,适应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创造保障运营安全的良好条件,降低车站的安全风险。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贯穿在“人-机-环-管”系统之中的每一个环节,综合作用人员,设备、环境、对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管理能够促进地铁这站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决策失误、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保障不足等都是地铁安全管理风险因素。
三、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地铁车站风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杜绝减少各类事故,排除隐患,实时监测车站的运营状态,追求“零风险”的运营目标。通过风险因素的分析和专家咨询,在指标选取的基础上,简历风险评价体系,对定性的指标进行主观描述,对定量的指标确定测算方法,提出设施适应性相关评价指标,同时考虑客流和设施的匹配关系,采用设施最大拥堵人数和高峰站台乘客滞留人数等指标计算公式,界定各指标的量化评价标准。
以地铁车站为实例,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分析车站概况和详细的统计数据,获得了指标的量化分值,从而完成对该车站的安全风险评价,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总结
地铁车站时地铁系统客运服务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地铁车站安全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我国地铁车站运营风险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实现了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水平的检测盒预警,为地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待建车站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悦;地铁站深基坑施工实施第三方监测的技术与管理方案[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年02期.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介绍日本的交通状况,主要阐述日本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先进的智能交通网络以及完善的交通法规教育。
一、引言
日本国土总面积仅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它拥有人口约1.3亿,其中的80%居住在城市,而且平均每2人就拥有1辆汽车。日本人口密度之大,拥有汽车数量之多,可谓世界各国所少有。就拿日本的首都东京来说,和北京比起来,东京市内可谓没有大路,路窄,行车道也窄,而且不常见到立交桥,市内核心区的很多干道也只不过是双向四车道。东京车流密集但是基本不堵车,道路通过率极高,事故率极低,交通繁忙而井然有序。是什么原因让日本的交通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呢?
二、高度发达、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在日本,轨道交通包括城市间的火车、城市中的地铁和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第一个优势是经济。日本汽车售价相对便宜,但保有和维护私家车的经济支出很大。相比之下,轨道交通则要划算得多。
便捷也是轨道交通吸引乘客的重要原因。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在东京,居民一般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就可以到达最近的车站。
日本轨道交通车辆充足。为了保证乘客的需要,东京的地铁、有轨电车在白天一般5分钟左右一趟,高峰时则每隔两分半钟就发一趟车。
轨道交通乘坐环境也非常舒适。地铁、电车车辆一般都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做到车厢冬暖夏凉。车厢每个车门上方都安装有液晶显示器,提示站名,提供换乘指南、线路运行状况等信息。
日本轨道交通依靠自身的优势吸引了乘客,同时降低了人们驾驶私家车出门的需求。在东京,有超过90%的人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工具上下班,选择私家车的只有6%。这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对保护环境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除地铁之外,日本的高架轻轨列车也很方便。这种“空中列车”与地铁一样,也是间隔2~3分钟1趟,与地铁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构成日本都市的立体公交,激活和促进了日本社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速聚散与运转。
三、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日本东京的电脑自动化智能管理交通的流程,使借助遍布主要路段的6000部车辆感知器、90部自动摄影机,将路面情况传送至警视厅的21个电视屏上,通过电脑分析,将各路段的车流拥挤程度、车速等数据,用红、黄、绿等颜色自动显示出来,而指挥中心很快就可以掌握全盘情况,然后通过电台广播直接指挥。
(一)车辆导航系统
为了使驾驶员在驾驶中可以采取最佳的行动,通过分散交通流等为驾驶员提供便利,将经过路线的堵塞信息、所需时间、交通管制信息、停车场的满空信息等通过双向通信的导航系统或信息装置提供给驾驶员。此外也可事先在家中、办公室等地获得同样的信息以便制定合适的出行计划。
(二)安全驾驶
为预防事故通过车辆、道路的各种传感器掌握道路、周边车辆的状况等驾驶环境信息,通过车载机、道路信息提供装置等实时地为驾驶员提供信息,并进行警告。此外通过在车辆设置自动控制功能,判断自身车辆及周围车辆的位置、动向、障碍物等信息危险时自动地实施车速控制、驾驶控制等辅助驾驶动作。随着辅助驾驶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自动驾驶。
(三)行人辅助系统
通过使用便携式终端、磁、声等各种设施、道路引导设备帮助老弱病残者行走,以保证其安全。此外,在行人横穿道路时可以通过便携式终端延长绿灯时间,为行人提供帮助。车辆方面可以通过监测车辆前方的行人,警告司机或自动采取刹车等措施预防交通事故。
此外,在智能交通的发展下,日本诞生了新的交通管理系统UTMS。它包括十个子系统:公交优先系统(PTPS)、交通信息提供系统(AMIS)、综合智能图像系统(IITS)、安全驾车辅助系统(DSSS)、行人信息通信系统(PICS)、紧急车辆优先系统(FAST)、紧急状态通报系统(HELP)、环境保护系统(EPMS)、动态诱导系统(DRGS)、车辆行驶管理系统(MOCS)。
这一系统使用,可使交通事故降低30%,并且减少五分之一的交通拥堵时间。
四、交通法规全民教育
日本少年儿童从小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因此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习惯。
日本各种民间组织,如全日本交通安全协会和日本自动车联盟(JAF)等8家协会分别对不同的人(包括老人和儿童)进行全面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有讲座、交流、同车驾乘、观察他人的驾驶行为、通过模拟驾驶仪体验危险以及交通危险预知训练等。教育的内容也很丰富,有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处理、保险知识、车辆的构造与维护、ITS 知识及个人的生理特征等。
日本人驾车比较讲文明礼貌,只要人行横道上还有1个行人,汽车就绝对礼让。车如此,人亦如此,很少有闯红灯之类的违章行为,这种通行有序的情景让人感受其文明程度的具体和实在。人、车各行其道,相互礼让,繁忙而有序,使日本城市交通和谐畅通。
除了与驾驶者文明开车有关外,再就是管理严格。日本交通法规对无照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酒后开车、违章停车等行为的处罚相当严厉。
五、结束语
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小而言之是展示国民讲礼貌、守规矩的好习惯,大而言之则是折射出一种平和稳健、遵守规矩的健康社会心态,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在日本,交通的便利通畅,促进了通行效率,也体现着社会和谐与先进的交通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家高,日本交通管理一瞥[J],现代交通管理,1999,第4期.
[2]韦公远,感受日本交通[J],汽车运用,2006,第10期.
[3]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赴日考察组,日本交通管理观感,道路交通与安全,2001,第5期.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旧城区;道路;交通体系;改造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由于历史、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旧城区道路建设很难跟上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车辆的不断增多造成了现有道路进一步拥挤,并出现了许多交通安全问题和矛盾。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我国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管理者们就应该依据本地区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发展及适度超前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发现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并探讨出一些解决对策。
二、旧城区道路交通体系的主要问题。
1.过境交通与城区内部交通混行。部分城市未建设过境外环道路,大量的过境交通增加城区道路的交通负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并增加安全隐患。
2.缺少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贯通的主干路或快速路,断头路多,路网连通度低。部分城市道路分级不明确,次干路、支路道路网密度不足或建设不合理,导致交通过分集中在主干路上。断头路导致路网连通度低,无法均衡路网流量,交通流向几个关键连接点,出现拥堵点。
3.铁路线切割问题严重。部分城市沿铁路线两侧建设,因为没有足够数量或互通功能完善的跨越铁路线的立体交通体系,导致连接铁路线两侧道路的路段拥堵严重。
4.道路管理、养护不到位。交通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法落后,交通信号灯设置和配时不够科学,交通设施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
5.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因公共交通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支持不足,车辆数量不足,公交线网密度较低,线路覆盖面积较小,道路优先权不高,导致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低,市民优先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导致车辆增加。
6.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参与人行为不规范。部分城市只重视道路的修建,而忽略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与车辆停放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停车设施配置不合理,路边随意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并造成道路资源浪费。因为人行设施建设不配套,缺少人行过街设施,导致行人与机动车相互干扰,降低道路通行效率。
三、旧城区路交通体系改造的策略
1.结合本地区近期、远期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具有适度超前标准的交通体系规划。城市道路改造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考虑诸如交通供需、地方财力和土地等各种问题,是一个很考验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的庞大的系统工作。旧城区道路改造规划应符合国家、本地区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制定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明确交通体系的发展方向。规划方案应做到远期可行,近期可操作。并按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干道、支路分级控制建设,加强对外交通建设,减少或禁止过境车辆穿越城市道路。规划前应做好详细的交通调查及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做好交通分析与评价、经济发展与交通需求预测。根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应包括对外交通规划、内部道路系统规划,常规公共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客运枢纽规划,停车设规划,步行系统规划等。
2.理顺道路规划中的主干道和支路建设主次的合理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只重视主干道及立交桥的建设而忽视支路或次干路的建设。这也就使得了城市道路支路网的密度大大低于国际通用标准。正是由于这种主路网与支路网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城市交通不得不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这就容易造成车辆过多而形成交通堵塞。因此只有理顺两者的合理关系,才能缓解主干道的交通负荷,降低拥堵几率。
3.将道路交通体系改造与交通管理合理规划进行有机结合。因为旧城区对于道路建设的增加容量是有限的,而交通需求则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通过对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来满通需求。可以将错时上下班、机动车限时、限号、简化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等交通管理方法,以及采用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与道路扩张、改造进行有效地结合,共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重点做好常规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解决交通拥挤,扩大城市交通容量,应通过扩大道路建设和优化公共交通体系两种手段来实现。城市道路的扩张、改造不可能无限的进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才是解决拥堵问题的根本所在。提高非公共交通的出行成本并进行出行限制,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和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引导公众优先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将拓宽道路的投资及非公共交通的税收投入到公共交通进行铺贴,提高公共交通的优先权,重新规划城区公交路线走向,使公交线路合理覆盖城区所有范围。
5.旧城区道路改造应科学合理组织实施,做好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旧城区交通体系改造应本着“分批分期实施,保证交通基本出行”的原则实施,避免因扎堆进行道路改造而造成的区域交通的拥堵、瘫痪。
改造完成后应加强交通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调整交通量的时空分布,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合理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人流间的隔离设施,实现人车分行、机非分流,加强停车秩序管理。部分路段实施禁止左转和直行管理,建立机动车单向行驶系统。整治占用公共交通空间摆摊设点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素质,都将有利于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四、结束语
旧城区道路交通体系改造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将城市道路交通进行系统规划、科学改造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采取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元.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6.
[2]孙孝文.和谐交通体系构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5
关键词:车站管理;地铁运营;安全
前言
近些年来,地铁交通的发展极为迅速,而在车站管理不合理的情况下,也将会给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直接的影响,主要受到设备、管理、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本文主要对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设备因素
在地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铁车站运营的安全性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此,地铁车站也不断的提高其管理水平,进一步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其中也会应用到大量的硬件设备,这也是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的基础[1]。然而,就现阶段地铁运营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来分析,很多硬件设备不足,尤其是在地铁行业快速发展以来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往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性能已无法达到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设备的数量也极为缺乏,再加上一些设备经常处在超负荷环境下运行,造成设备运行中极易出现故障,如,维护不得力、检查不及时等都会引发地铁运营的安全事故,给地铁运行的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影响。
1.2 管理因素
车站管理对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受到地铁运营条件的影响,对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也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定[2]。然而,就现阶段地铁管理情况来看,对安全管理缺乏重视,地铁运营过程中很多安全管理环节出现漏洞,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高,将会给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为地铁运营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出现诸多的安全故障,不仅给地铁车站带来一定的损失,甚至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1.3 人员因素
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管理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员,当然,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以来,地铁车站运营也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对人员的数量要求逐渐降低,当然,对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现阶段地铁运营过程中所引起的安全事故中,很多都是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人员过度的依赖操作系统的自动化,从而造成地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再加上部分地铁车站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弱等,都将会给地铁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给乘客出行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基于车站管理的地铁运营安全措施分析
2.1 加强对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地铁运营的过程中,设备方面的因素将会给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设备运营管理的不足,如,设备陈旧未能及时更新、设备运行性能较低、设备数量的缺乏等,对此,应加强对地铁运营设备的安全管理,为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打下夯实的基础[4]。首先,应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管理,对一些陈旧老化的设备应及时对其进行更新,确保运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避免因设备陈旧老化而引发地铁运营安全故障。其次,应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管理,不断的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先进技术等,对地铁运营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检查分析来掌握地铁运营的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将地铁运营故障隐患扼杀在萌芽中,从而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再次,应加强对硬件设备的数量管理,从以上的分析中也了解到,当前有很多地铁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设备数量的不足,将会给地铁运营效率以及运营的安全性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对地铁运营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设备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还应根据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来提供相应数量的设备,为地铁运营质量打下夯实的基础。
2.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对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合理也将给地铁运营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对此,应结合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5]。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应严格按照国家交通安全规范制度来建立,并根据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关的运营配套设施,尤其是一些操作规范,应进行全面的审核,确保操作规范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是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性的关键,因此,规章制度需要在地铁正式运营之前来完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作用,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更有利于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结合地铁实际的运营情况来制定,确保地铁运营过程中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充分利用车站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来为地铁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2.3 全面提升地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车站管理的不足将会给地铁运营的安全性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也将会影响到车站的管理效率,因此,为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应全面提升地铁运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应加强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根据各个岗位对人员业务素质要求的不同展开相应的业务培训,确保各个岗位人员都能有着较高的业务水平作为支持,从而保证地铁车站各个岗位的业务质量。其次,应落实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应进行针对性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个岗位人员的素质水平都能满足岗位要求,同时,可以根据监督考核机制的实施来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为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打下夯实的基础。再次,应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针对车站管理实施的情况以及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人员,全面提升地铁车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地铁运营安全性的重视,进一步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
总结
综上所述,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其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将受到车站管理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地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地铁出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应不断的提升车站管理的质量。通过本文对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作者主要对当前车站管理的不合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的相关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促进地铁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政华,李旭宏,朱彦东,张骏.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市场化战略探讨[J]. 都市快轨交通. 2014(01)
[2] 秦毅,王仁祥,魏士凯,姜钧译.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以沈阳地铁一号线为例[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3] 孟亚东,贾崇强,韩宝明,付燕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J]. 都市快轨交通.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