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文学作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文学作家

当代文学作家范文1

关键词:医学背景;当代作家;创作影响;毕淑敏;余华;冯唐

古往今来,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们涉猎到的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史学科,他们中的很多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自然科学背景。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自然吸引了很多创作者投身其中。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医学背景提升了这些作家的创作,帮助他们用自然科学赋予其的理性翅膀在充满感性的文学领域中翱翔。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曾经做过近10年的外科医生。在接受新浪采访时,被问到从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他说:“在研究人性本质的层面,医学、文学走的其实是一条道路,只不过是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医学是从身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从理论上研究人的结构。但是经常会碰到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只能把它转到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也就是文学,用小说的方式去描写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两者既不一样,又有共通的地方。”两者虽有诸多不同,但是在生命的诞生、死亡和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上面,文学和医学殊途同归。

在当代文坛上,有医学背景并且较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有毕淑敏、余华和冯唐。医学不仅影响了这些作家的创作还影响了他们整个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毕淑敏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文坛时,以其冷静和对人事悲悯的情怀而独树一帜。她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军医达11年之久。1980年回京,她被分到工厂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1991年她告别医院,开始专业写作。7年后,正处在写作黄金时期的毕淑敏放弃写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2002年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后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2005年关闭心理咨询中心,再次弃医从文。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长年的医学生涯使得她对生与死有从身到心的全面理解,怀着高度的作家使命感关怀着人生。

因为毕淑敏当了20多年医生,所以能感同身受。她为我们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医生形象。毕淑敏在谈及自己创作的体会时说:“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我确有把握的感觉和记忆。”在她的小说中,医院是一个小社会,医生是主角。他们不再是隐藏于白大褂之后神秘的群体,而是有血有肉、有缺点的普通人物,拥有更丰满的人格。毕淑敏呼唤良知和责任,着力塑造的是有良好医德的医生。这些医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克服极大地困难,只是为了救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做医生的,就该终生穿着白的工作服,永远一尘不染。需忘我,需J真,需冷静如水,需严谨如丝丝入扣的卡尺。”毕淑敏如是说。

在她为我们精心创作的故事中,往往以医学故事为切入点,同时将各种社会、人生问题巧妙地编织在故事中,在医院这个小天地里经营着一个高度浓缩的人生舞台。我们经常说人生如戏,经过作家精心创作的人生更有韵味。好恶、美丑在医院里纷呈,生和死每天一幕幕在医院里上演。作者几乎每天都面对死亡,慢慢习惯以敬畏之心缅怀死者,祝福生者。对人事悲悯的情怀,对人生命的关注,灌注在毕淑敏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思想深度,耐读又感人。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有鲜明创作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明显带有医生这一职业印痕。余华自称“他的童年岁月在医院里”。因为父母亲都是医生,余华从小就出入于医院,对生死离别看的多了,他说道:“我喜欢闻酒精和弗尔马林的气味……我对从手术室里提出来的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这种感官体验,影响了之后余华的创作,成为内在的渊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余华能够冷静地、不动声色地描绘血腥、残暴,描写人性中的黑暗和丑陋。

另一方面,余华做牙医时面对口腔这一小方天地,锻炼形成的精准、利落,也极大地影响了余华的现实创作。他的小说一直存在着一个清醒的叙述者,利落、冷静地描写生存和死亡。

冯唐是一个新生代作家,70年生人。他被称为文学界的“异类”,作品有难得的轻狂和痞气,同时也充斥着旺盛的青春气息。他的身份无疑是多重的,医生、商人、作家,这三者同样指向了敏锐这个特点,正是这个特点滋养了冯唐的文学创作。1990-1998年间,冯唐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主要学习妇科肿瘤专业,并获得了临床医学博士。在一次专访中冯唐这样回答从医经历对他的影响:“我记得卵巢癌晚期的病人如何像一堆柴火一样慢慢熄灭,如何在柴火渐渐熄灭时,身影还在病房慢慢游荡,还站到秤上,自己称自己的体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医的8年是我练习素描人类的8年,是我了解生死的8年。这两点,对于我的世界观和写作至关重要”。医学背景对冯唐文学和人生的影响毋庸置疑。

冯唐引起大众的关注,是因为《北京三部曲》的出版发行。《北京三部曲》由《十八岁送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三部小说组成。小说以自传式的口吻叙述了在学院背景下主人公秋水由男孩向男人转变过程中的迷惘和青春所经历的伤痛。作者在作品中对“性”这个话题大胆、开放地描写突破了一定的尺度;对小说中几位主要女主人公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浓厚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出现这种描写的深层原因是冯唐作为妇科医生的职业敏感,他十分了解女人身体的构造,而且能够冷静、理智地对待人身体的欲望。冯唐要表达的并非是无度空虚的,他并没有依靠性描写博人眼球,而是在调侃中解构,让人们正视正常的欲望。

冯唐的小说还常常用人体器官做比喻。他会将建筑物的外形比喻成男性的生殖器,这和余华的小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将自己熟悉的医学场景或医学名词写到文字中。冯唐在《万物生长》后记中写道: “我在满足读者阅读期待和还原生活之间,徘徊许久,最后选择了后者。”

每位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因此即使有着同样的人生经历,获得的认知和体悟也不尽相同。生命最高形式的书写,必定充斥着对生死、命运的认真观察和思考。人一生会经历生、老、病、死,难以预料。但它之于有医学背景的作家又完全不同了。他们比一般人更能直面痛苦,直面死亡。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清死亡,直面深层人性。读完作品之后,我们这些普通读者面对现实,或许能够更冷静、理智,将更多的热情和关注投向未来所向往的生活。

[注释]

[1]宋耀良.艺术家的生命向力[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276.

[2]金银花.试论医学对毕淑敏创作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2009.

[3]李巍巍.用生命擦拭生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毕淑敏.红处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477.

[5]余华.医院里的童年[Z].1998.

[6]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Z].2005.

[7]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M].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当代文学作家范文2

然而,安徒生之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顶多知道他是为孩子们写作的童话巨匠,并不了解他的许多作品并非专属于孩童,而属于所有人。童话是对愿望的彻底满足(托尔金语),是挣脱现实围困的一种诗意栖居方式。童话是属于全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富含童话思维和童话意识,无疑会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从容自在。安徒生以童话的方式诠释生与死、命运、孤独、博爱、悲悯等重大人生命题,可谓举重若轻。不言而喻,知晓“国际安徒生奖”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了此奖,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给予资金支持,并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该奖是“作家奖”而非“作品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作家所取得的创作成就。它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相当于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坊间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誉。曹文轩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其意义堪比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就像曹文轩本人所说,他此次获奖可谓大环境小环境、外因内因等诸多因素合力助推的结果,确为水到渠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同时,注重打造文化软实力,推行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西方世界看到的中国文学不仅仅是唐诗宋词,还有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着刘慈欣摘得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中国当代文学无疑已经走向了世界文坛的中心。随着“儿童本位”和“分级阅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应从娃娃抓起”,加上国家加大了出版的投入,故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业蓬勃发展,堪称“黄金十五年”。销售逾百万册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鲜见,销售达千万册也不是神话。作家们有了更多发表、出版作品的机会,自然激发了更大、更多的创作激情,作家队伍日益壮大,作品自然汗牛充栋。大浪淘沙,一流作家和经典作品的产生便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曹文轩一直是中国儿童文学“纯文学”的一面旗帜,他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儿童文学奖项。此外,他的作品还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改编成儿童电影,并获得了金鸡奖。这些都表明他的创作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得到了读者、专家的认可。此次他能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可谓实至名归。“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授奖词如此道出了曹文轩获奖的理由。“苦难”和“唯美”无疑是曹文轩热衷书写的关键词,亦为体现其创作风格的名片。

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当下,绝大多数成年人的头脑里盘旋着一种错误观念:现在的儿童生活在蜜罐里,他们与苦难绝缘。殊不知,这是对苦难的狭隘理解。事实上,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悲剧性,人生就是一个充满苦难的过程。物质上的苦难不过是苦难的表象,而精神的苦难才是苦难的本质。对于任何一个成长者来说,必然会遭遇成长的困惑和心灵的挣扎,这是成长永恒的主题。基于狭隘的苦难观,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家往往忽视了苦难的存在,或者说对苦难做了冷处理。片面强调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刻意制造出虚假、虚浮、浅显的快乐文字以取悦读者。作品中漂浮着甜腻的气息,柔媚无力,精神上严重缺钙。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律一口的娃娃腔或娘娘腔,要么刻意标新立异,要么莫名其妙玩世不恭,偶或书写苦难,尽可能将主人公渲染成一个令人扼腕的苦孩子。曹文轩是一个例外,他对苦难本身做淡处理,即苦而不怨,难而不馁。抑或有怨有恨,却隐忍不发。曹文轩无意于再现、强调苦难的狰狞,而是将其作为生存中的一种习见的东西。这种对待苦难的心境,蕴藉了一种超然,一种达观:生存即折磨,苦难就是确证。我们既然已存身于世,别无选

当代文学作家范文3

我国各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独特性是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他们各自独特的内涵是需要挖掘和探索的。虽然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有不同,但他们却都有着类似的发展道路,有很多方面也是共同的,特别是在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方面也是大体相同的。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人们用他们那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粗犷豪迈的气质书写了不朽的诗篇,打开许多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各民族的文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所赞颂的真善美和批判的假恶丑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能以民族的大小来划分文学作品的贡献,而是应当正确认识到各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独特性。

1.当代文学发展不能缺少少数民族文学

当我们进入到当代文学史,可以发现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认识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学被弱化直到少数民族被弱化的过程,在中国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已经从弱化的文学发展到具有独特文学特性的轨道中来。从大中国文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存在严重的不足,其叙述和构建上都存在着多民族文学和文化领域缺失这样的问题,很少有文学史对少数民族文学做出比较详尽的论述。中国文学历来都是把朝代或时代作为分界来书写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文人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上,都把文学国家化、民族正统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一种表现,但对于国家实现和平统一以及建立强大的现代多民族国家却缺少依托,需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纳入到大中国文学史的构建中来。正是由于把少数民族文学和我们认为的正统文学加以区分,才把少数民族文学排挤在中国文学的大门之外,多民族文学发展领域就被人为地加以干预,造成了多民族文学的缺少,把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极不和谐的声音。中国文学呈现给我们的精彩画面,缺少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参与和影响,少数民族的许多优秀作品改变了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错误认识,少数民族无数精美的诗篇为中国文学增添了荣誉。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多民族文学的概念难以确定,但多民族文学在现实社会中是确实存在的,我们暂且不把民族身份、民族语言、民族文学形态等作为文学的评判尺度,单就文学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局可以把少数民族文学列入到中国文学之林。多民族文学是存在的,是各个民族文学精华的荟萃,是组成中国文学的多个有机体,具本身鲜明的特点和独有的民族特性,也正是如此,中国文学才拥有了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学,才使得中国文学史独具魅力,赢得了全世界的称赞和喝彩。

2.发挥各民族文学特色,促进当代中国文学大繁荣大发展

多年来,人们对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讨论和研究日趋成熟,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辅相成和交融互动,不再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民族,而是把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汇集到一起加以研究,从中发现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文化渗透和相互影响。在多数人看来,中国多民族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差别不大,并且很多文学作家在描述中国文学史时把他们叙述的那么接近,但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史是和过去所提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无论是汉族文学家还是少数民族文学家,都要站到新的高度来完成自我观念的改变,把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放在全新的视角,不能把各民族的文学特长和之间的相互关联视而不见,重新体现和定位各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地位。只有不断发挥出各个民族的文学优势和特色之处,中国的当代文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二、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及其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关系

1.多民族文学史观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文学是具有时代特征以及现代文学意识的文学形态,这种文学形态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民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中国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着共同利益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了荣辱与共、唇亡齿寒的连带关系,是一个社会的整体。

2.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促进当代当代文学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其严肃的民族性,这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品格。虽然当代文学工作者非常重视编译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当代文学并没有因此忽视本民族的文学和审美需求,当代文学在追求现代性和先锋性的同时,应当把民族文学的构建和艺术传承发扬光大。为此,应答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一些好的做法,进而促进中国当代文学的实现更好地发展。

3.加强各民族文学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传播优秀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逐步屏弃民族之间的差别,把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吸收到中国文学的宝库中来,这其中包含有很多知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们的作品更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文学工作者没有民族之分,更没有因为民族的不同而相互抵触。对于各民族的文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地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广泛传播开来,实现各民族间友好互助,文化共享,共同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给世界。

三、结语

当代文学作家范文4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并且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和性格,进而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精神生活领域,成为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因为受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随着西方文化观念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传播蔓延,慢慢被人们所忽略,这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新焕发光彩,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周易大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人们精神的修养境界。

二是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中国传统观念中非常强调“内圣外王”,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是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对以农业传统为主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而且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融合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致可以将这种精神概括为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一是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与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二是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现。

三是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孔子曰“逝者如斯夫”,道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充分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作为主体的人需要把握这种发展变化,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四是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人们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炼,强调道德规范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下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法观念对于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正是这样,才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品格。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起到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因此,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如果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提高其有效性,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现实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为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实用主义的短视倾向,过度地关注个人利益,对集体和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科学思考、科学定位、科学目标、科学奋斗”,立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本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求实”是一种态度和作风,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拥有求实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力求成功,最后也必然成功。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求实”就是大学的精神所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中坚力量,“求实”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养。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要建立在大学生对学科发展深入了解、对自己优势的准确把握上,而不能什么热搞什么,纯粹地追风,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也就是说,大学生要能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随大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旦认准了方向,就要全力以赴,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不投机取巧,使自己的任何一个结论都要经得起实验的、理论的推敲和检验。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把这种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具有整个民族的这种精神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昂扬振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精神,对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重视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以“和”为贵,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当前一段时间人们的道德状况和社会的道德风气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实践证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不仅仅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还要加强法制建设,更要加强道德建设。要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良心,一方面要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道德修养,要靠每一个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在这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合理内核,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这种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何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甚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倡导以“和”为内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增强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而言之,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联系国情,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时代精神充分运用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袁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09):197-199.

[2]汪洪.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6,(06):72-74.

[3]黄劲刚.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8,(04):48-50.

[4]曲洪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与现实,2004,(06):114-116.

[5]王金剑.浅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06):89-90.

[6]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03,(07):34-35.

当代文学作家范文5

但是,对于史铁生来说,这一切却都是自然而然,不得不然的一种写作境遇。我们不得不认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这是命运,成为一个史铁生式的作家,这是不可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必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也是大多作家不敢真正追求的目标。

史铁生的文学深深地植根于个体的经验,而又超越了这种经验,而大多数作家则要么陷在自我经验里走不出来,要么便对个体经验进行虚假的升华,因而无法达到史铁生的境界。从一般人的角度看,史铁生的确遭遇了极大的个人不幸,但史铁生的文字从来不表达自己的不幸,我想,他在内心里看不起那种沉浸于诉说个人苦难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有一种先天的狭隘性。虽然史铁生比其他人更有理由去书写这种苦难经验,但他从来没有这样做,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不幸,他的个体性的苦难只不过是普遍的人的有限性的一个具体化和象征。正如他说过的,“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这种境界使他的文字超越了一切悲悲切切的苦难书写,显出了大气象。

他的文学具有一颗佛陀的心和神性。这种神性是苦难历练后的对生存本身的悲悯,是心潮激荡后的平和从容,以及掩藏在这种表象下的生存的意志与内在的生命激情。这种写作已经不再是寻常意义上的写作,它就是生存本身。这为史铁生的写作提供了生命不息、写作不止的动力,也带来了写作本身的非技术的根本难度。在我看来,史铁生在试图表达苦难经验的升华时,一直在与一种根本性的困难搏斗,即语言的困难,他总是在极力避免他的表达陷入日常语言系统或文学惯例与语法的陷阱,这种语言系统会进行自动化的意义生成,从而导致表达的失重。我想,他一定不断产生对自己文字的失望,这也不断地激发着他寻找更加深入有力的语言,这个过程让他不断意识到表达的限度――这也是人作为有限性的存在的根本限度的体现,同时,也加深了他精神的深度。写作,作为本真的语言行为,于是成为生存问题,是生存的理由。

从写作的本真性上来讲,他超出了任何一位当代作家。

当代文学作家范文6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必修的课程,它不仅仅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各阶段的文学思潮及文学社团,还对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整个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变化,很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家,他们在中国的变革中也是重要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也能反映出当时中国的风貌,甚至他们本身的经历也成为了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是由一批批活生生、有生命的作家文人组成的。周作人在《人的文学》里提出“兽性与神性,合起来便只是人性。……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可以看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问题是回答并解释人是什么,文学即是人学。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应该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全面的人,从而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当代文学的内涵价值,但这种理解,不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而要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

自从2016年国家在经济领域提出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供给侧这一新兴的思维理念也逐渐波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高等教育。袁贵仁部长也表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进行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从宏观方面说,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供给侧改革,提升教育的供给质量,结合社会需要,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从微观方面说,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性结构调整,因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困境

过去,该门课程的全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而现在已经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只有一个“史”字的差别,但也可以看出课程内容重点的转变,由注重文学史的宏观梳理,变为更加尊重作家、特别是作品,因此教学应该由单独的史论讲授式向文本阅读的体验式转变。但是现实并不乐观。

首先,教学观念陈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文学史的史论讲解上,注重社团概念、思潮流派的讲解,注重对作者代表作品目录的识记,并且在课程考试上,也更加凸显对史论识记的考察,就算涉及到作家作品,也大多流于对作品内容的叙述和中心思想的概括的表层层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重复叙述上,与当下的社会形势结合不紧密。

其次,不注重ψ髌肺谋镜纳钊敕治觥V泄现当代文学里面涉及大量的作家作品,但是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停留在对作品内容的平白概括,对文本的阐释也有同质化倾向,无法突出作品本身的独特价值,而对作品的分析更多的不是考察作品对社会变革的积极意义,就是考察作品如何反应了主流思想,对作品的分析有反客为主、主题先行的价值取向,而这样的分析伤害了作品本身,局限了文本的价值多重意义阐释的可能性。不利于对学生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有损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的教学对象几乎都是95后大学生,95后生长在网络时代,每天被新媒体新技术怀抱着,也享有网络时代提供的便利。因此,针对这样的教学客体,应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门比较传统的学科,如何将传统与新媒体结合,探索新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途径和形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出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仅仅要通过文学历史的梳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学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调整教学的输出质量,提高教学内容与当下实际的融合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供给侧性改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出路。

首先,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体作品入手,注重对文本本身的分析研究,采用文本细读法和循环阐释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文学审美素养。文本细读是西方文化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指的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 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文学本位,尊重文本,尝试脱离文化、社会、历史、经济等外部研究,注重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接近作者的阅读方法,增加了现当代文学学习的纵深度。循环阐释法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就特定的文本主题 ,首先是打破古今界限、学科界限、文化界限甚至是系统理论与零星见解之间的界限,发现与之相通相似的言论,从而获得一个超越各种界限的更大语境;然后在此新语境 中,两种相通而又有差别的言论交互地‘回过头来另眼相看’;最终的结果是对不同领域的两种言论都‘增进了理解’” 用循环阐释的方法作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则会极大拓宽教学的宽度,增加文本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为文本跟随时代进程的再解读提供的可行的空间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需求。

其次,努力把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时间较少,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要求老师在短期内把学科知识体系全部梳理清楚,还要让学生理解全过程,这并不容易。学生都会被新媒体包围,新媒体也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整合,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开创自媒体平台,通过网络广播,朗诵现当代诗歌,让诗歌不在是抽象文字,让诗歌通过新媒体平台变成有声读物,帮助学生提升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创微信公共号,针对上课内容,提供文化批评、文学作家生平轶事等信息,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实效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供给侧性结构改革,是基于尊重作品、尊重学生、尊重中国当下实际的前提下进行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仅对老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出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文学评论 2007年第2期.

[1]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J].文学评论,2007,2.

[2]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江海学刊, 2006, 3.

[3]沈远川.应用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建设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上一篇七夕文案

下一篇美丽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