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寒露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寒露的诗句范文1
2.寒露时节,寒气凝重,阵阵清风送去我对你的温情;月色朦胧,随风摇影,柔柔月光送给你你缠绵的歌声;秋意阑珊,落叶缤纷,但愿你在这如梦的季节里,快乐似飞花般舞动,点缀你幸福的人生!祝寒露节快乐!
3.寒露到,晨见霜,我要用暖暖的祝福为你编织一件毛衣,愿你身体健健康康一生平安;合家欢,爱情甜,欢欢笑笑的度过这个寒露节气。
4.潇潇暮雨落花残,一阵秋风一阵寒。信手拈笺濡浅墨,相思二字起无端。惦记朋友在心间,一言一句是心声。今天寒露天凉了,送上暖暖小问候:注意保暖哦。
5.有件祖传宝物想赠与知心人,却一直未愿。如今,我跨越时空找到了你,将宝物送上,让你幸福。那就是:一件狗皮大衣。寒露了,祝你拥有宝物,温暖万年。
6.秋风瑟瑟叶枯黄,白露降临问候傍。莫待感冒才添衣,早晚气温易受凉。远方祝福多绵长,伴随白露降身旁。愿你身体总健康,快快乐乐好时光!
7.寒露至,露成霜。雁南迁,菊始黄。昼尚暖,夜已凉。宜保暖,多食甘。释积郁,生豁达。顺四季,晓阴阳。寒露节,祝福你。永快乐,长安宁。
8.寒露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换秋装。寒露时节,请注意适当加衣服,防寒保暖,身体最重要!
9.寒露时节送祝福:一送平安满地跑,二送快乐把你绕,三送健康陪你到老!总之,寒露到!幸福到!祝福短信少不了!
10.发出的是文字,收到的是祝福,打开的是开心,读出的是吉祥,寒露时节,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祝你健康快乐每一天!
11.白露到来气温降,颗颗露珠晶莹亮。衬得百花更娇艳,衬得绿叶俏模样。心中思念更绵长,只愿朋友身安康。愿你白露无烦恼,事事顺利心欢畅!
12.寒露到了,天冷了,要多穿衣。送你一支蜡烛,冷了可以取暖,想我了可以思念我,我就像火苗一样,希望陪在你身边温暖你。
13.当你收到这条信息,也就收到一个轻轻的祝福。祝福你在这个寒露里,每分每秒都快乐,每时每刻都欢喜,幸福连连,好运不断!
14.秋露渐寒,倒映出生活的绚丽斑斓
15.‘寒’气来袭‘寒’意凉,‘露’珠结霜‘露’放光,‘节’气愿你‘节’节顺,‘祝’福围绕‘快’乐忙,‘福’到运到‘乐’无限,友情伴你共一生!
16.寒露为霜,染了思念茫茫;寒露幻霞,吐露晨曦牵挂;寒露在梢,落叶缠绵妖娆。寒露风凉了,加深对你的想念,早晚加衣,惟愿平安。
17.寒露到,点点露珠花草傍,送来好运和吉祥;寒露到,悠悠牵挂更绵长,记得早晚添衣裳;寒露到,声声祝福耳畔响,愿你幸福又健康。祝寒露快乐!
18.寒露到,送你一杯美酒,暖怀暖肺;送你一抹暖阳,寒意无影;送你一滴露水,祥耀人生;送你一句问候,暖彻心扉。愿你安好,时刻开怀!
寒露的诗句范文2
秋天有三大乐事:对月,折桂,赏菊。
金秋十月,赏菊正当时。寒露时节的第三候,就是“菊有黄华”。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节,普遍开放。
说起,人们不约而同就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因此传承的中国文化中,有许多这种情怀。
古人把情怀寄于山水,花草,赋予它们诗意与灵性。流传下来的诗句中,对的吟诵篇幅很多。就连曹雪芹写《红楼梦》,里面竟有十二首对的诗。忆菊,访菊,种菊,对菊,吟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
曹公可谓是见多识广之人,其笔下的生活绘声绘色。一口气写下十二首关于的诗句,定是对它有着偏爱的。
《忆菊》中的“空篱旧圃秋无迹”,《访菊》的“槛外篱边何处秋”;《种菊》的“畔篱庭前故故栽”;《对菊》的“萧疏篱畔科头坐”。
《吟菊》的“绕篱欹石头自沉音”;《画菊》的“喃喃负手叩东菊”;《簪菊》的“瓶供篱栽日日忙”;《菊影》的“篱筛破月锁玲珑”;《菊梦》的“篱畔秋酣一觉清”。
念着这样的句子,眼前的画面感是强烈的。能把一件事物刻画得如此有神,却非常人之手笔。自幼读红楼,几十年依旧是常读常新。再次寻来关于的章节,仔细品味其中的菊,余香由古至今。
十月来时,按时绽放。不早不晚,到了时节无关其他,独自就开放了。开在篱笆边,开在郊外,开在家户人家的花盆里,开在菊展上。
吟菊是雅事,赏菊是乐事。
每到深秋时节,襄阳古城都会举办一次大型的展。近年来都在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的娘家,黄家湾举办。已经有多年,逢此时节,与家人,或者与友人,都会去菊展上看看。
一朵朵,迎着秋风,绽开一张笑脸,迎接着不同的游人。不卑不亢,被人围观亦是淡定坦然。扛着摄影器材的爱好者,等着一朵花的不同状态,可以从早晨直到晚上。
的迷人之处,不在于它的花容月貌,而在于它的内涵。
就像是历史上对黄月英的评价,其貌并不可扬,甚至还有些丑女之说。可是其智,却是非一般女子可比。诸葛亮的故事,流传在隆中脚下。
黄家湾的每年都如期而至。是因了有着隐士之风,被众人所喜爱。正是应了诸葛亮与黄月英,在古隆中的隐种耕读。年年去赏菊,其实是循着先人的足迹,让的高洁涤荡自己的心灵。
一步一花,在秋天里,风情外露,内敛心性。“妈妈,你看,这朵像不像金发女郎?”循着小女孩的手看过去,一朵垂下的花丝,长而卷曲。
孩童的眼中,任何事物都是纯真的。当我们在俗世的磨砺中,遗忘了对的赞美,那么孩子的提醒,是多么有必要的存在。
尘世难逢开口笑,一开,秋天就笑了。是看见了如精灵般的模样吧。它把整个秋天独占,在万物凋零之际,开出一地金黄璀璨。
想起了寒露三候的“菊有黄华”,是的,用的是“华”,而不是“花”。灼灼其华的不仅仅是桃花,也有着自己的华章。
所谓的“华”,有着多重意义。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彩,华章,华表。其二还有精英的意思。秋天最精华的东西,便是了吧。还有繁盛和开花的意思。“菊有黄华”,说的是既有开出的黄色花朵,亦有其内在的华彩华章。
就拿它的隐者之风来说,非君子而不能做到的。清寒傲霜,仅此一点就足够人们去赞美了。再加上它不争春的淡泊宁静,以及自我修身的精神,以物寄怀,是最恰当不过的。
赏菊,是赏其貌,观其心。
一生淡泊名利的陶渊明,正是有着看淡名利的心性,才写下了不朽的文字。文是人内在精神的表述,一个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才可以写下《桃花源记》。
篱笆墙外的,开在黄昏里。我们是路人,也是归人。路过一处又一处的风景,归来时家乡屋前屋后的,依然在老地方等你。草木的执着,也是我们对家乡的眷恋。无论走多远,屋前的,都会开在每一个秋天。
菊展上的有许多品种,品种不同,颜色各异。更有名贵的品种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供人观赏。“朱砂红霜,胭脂点雪,瑶台玉凤,轻见千鸟,绿水秋波,白鸥逐波,残雪惊鸿,白玉珠帘,玉楼人醉,冰心在抱,玉壶春,汉宫秋,古城风貌,如意金珠,旭日东升,”等等。
单是听这些花名,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赏菊,有的独自一人,有的拖家带口,有的三五知己。
我们以最适合自己的状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少年的纸条上写着:“开了,我们相爱吧。”只是,那时的开得有些羞涩,爱情未到时机。于是,一季又一季的开,少年的心事终是在离别中,空惆怅。
多年以后,有人在前想起那个少年,心中隐隐泛起的不再是痛感,而是对往事的怀念。怀念那个曾经深情的少年,怀念那段暗恋的时光,怀念那种属于自己的情愫。
许多人在开时相遇,又在开时告别。那些与有关的句子里,是秋风中我们对岁月的留念。过去的时光里,绚烂,开得明艳。就连回忆,也是一种回甘。一些不能释怀的情感,都随风飘散。
一生中的又能开几度,原谅曾经的不堪,原谅过往。就着秋天的一杯茶,淡看流年。你看,开得正艳。
“妈妈,快来看!蝴蝶在上绘画!”转身,小女孩追逐着蝴蝶而去,留得独自在秋风中,写着祝福。
寒露的诗句范文3
立春偶成
南宋
张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日“律回”。
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这首诗中最生动的诗句是“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新春来临时,人们还没有感觉到,草木却已用自己的语言――“发芽”来告诉了大家,所以说它们是最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的。
从诗中我们感受到,冰雪在消融,草木逢春,新绿渐露,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眼前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春水碧波荡漾,也充满着活力。
寒露的诗句范文4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又一次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又是一年月明夜,我们几个又聚在了一起,商量着,今年的中秋怎样过。赏月?¬¬——太清静;赛龙舟?——不合适;猜灯谜?——玩过了。“诶,要不,咋们吟诗?”候骐发表了意见。“对呀!今年中秋我们吟诗!”曜凌也赞成。“既然如此我们就这样办吧!”曜舞没有异议。“我认为吧,把这视为一场比赛。输者将被爆料。”曜凌的鬼点子就是多。“有意思,我赞成”候骐也跟着附和。“比赛规定就是,每人吟的诗必须含有‘月’字”曜舞提高了比赛难度。“行!”我也表明了观点。
地点定在了后山的竹林里(当时在乡村)。我们相继走向竹林,刚坐下,曜凌就按捺不住了,他潇潇洒洒的吐出了李白《关山月》的第一句“不见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曜舞不甘示弱。“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显然,候骐和曜舞杠上了。“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自称“才子”的智宸果然不同凡响,竟吟出了刘方平的《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鄙人不才,只求稳。吟诵了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曜凌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吟诵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 都能如此轻松。“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候骐很自信,他认为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就能打掉一切,但是恰恰他输在了这一点上,他把最优秀的诗提前吟了出来,没有了王牌,必输无疑!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智宸人虽小,但丝毫不逊色于我们。他吟诵的《中秋月》便成了夺冠的焦点。我不再被动,大胆的选择了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首诗把智宸比下去了。
赛了两轮,结果浮出了水面——曜凌的《秋宵月下有怀》和我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名列前茅。曜舞提议,单独让我和曜凌赛一轮。“决赛咋们不吟诗,侃名句!”“行!”曜凌很自信。“输了别耍赖哦”我也不逊色。“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曜凌选择了一招制胜的办法。“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我的战术还是那样,求稳。曜凌见我有下文,便慌了神,竟吟诵出了“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候骐、曜舞都不相信曜凌会吟诵出获胜率如此之小的诗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我试图用这一句诗击败曜凌,但是我还是大意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曜凌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再一次占了上风。“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我孤注一掷,使出了最后的王牌《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曜凌没了下文,自己退出了比赛,我呢,也就侥幸当了一回冠军。
寒露的诗句范文5
坡才华横溢,好仗义执言,不善迎逢,因此得罪权贵。自他中年后,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挫折,贬官而致流放,四起四落,坎坷一生。但他始终热爱生活,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并善于在困难挫折之际乐观自处,且有养生法宝“和”“安”二字。他与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问养生》中认为:养生“和”“安”二字最为重要。“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
据记载,一位吴姓老人传授他一个养生诀,其意为:一个人处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心境的安适随和、头脑冷静,才能适应客观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经受得住社会生活的打击。不管风吹浪打,应似闲庭信步,以求得身体健康,因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则生理备矣”。坡以“和”“安”对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所以他身体健康、晚年快乐。
动静结合
坡非常重视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强调要动静相结合,才能养生长寿。他主张动――“能逸而能劳”,亦主张静――“心平气和”。坡对动做了分析:为什么达官贵人很容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很健壮呢?他是这样认为的:“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贵人深居简出,行则坐轿,寒则厚衣,养之太过,所以易受寒暑。农夫小民,不问严寒酷暑,劳作于田间,劳动使得他们祛病延年。正是因为坡对动的重视,所以他经常登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后人广为传诵。由于他对劳动的重视,一生勤于劳作,即使在63岁被贬琼州,也还亲自开荒种地,留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诗句,对后人启迪颇大。
在重视动的同时,坡还推崇静。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心静,不要胡思乱想,自然就能“心平气和”。《东坡养生集》中有记载,他每天天刚亮,就立即起身,盘腿而坐,练我国传统的保健功:先叩齿数十下,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再徐徐吐出。然后按摩涌泉穴、眼面及耳项,直至发热,最后梳发百余次。他在一文中写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胜之服药百倍。”他推崇静坐养生法,有诗为证:“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坡的静坐养生法要求坐姿端正、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垂帘,全身放松,排除杂气,自然呼吸,守神静志,意守下丹田。这和现代的静坐要求一致,是一种良好的休息养生方法。
寒露的诗句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是融合了无数前人的精华,又有所个人创造和丰富过程,来理解李商隐的诗歌的审美观和诗歌风格,体会诗的艺术形式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
李商隐诗歌风格和诗学审美观在晚唐时期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朱鹤龄《李义山集笺注·序》以“沉博绝丽”评价李商隐诗歌风格。邹尊兴《唐宋诗学论稿》以“兼百书,融殊流,勿隐于偏巧”评价李商隐的诗歌审美观。这种诗歌风格和诗学审美观是和他学习吸取前人的成果而加以创造分不开的。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是有其高远正确的指导思想的。他在《上崔华州书》中说:“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意分出其下哉。”他不同意诗文之道必出于孔子说法,以为除儒家经典之外,还有许多经典,而各种著作都有其独到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透露出他对优秀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的科学态度。在《献侍郎拒鹿公告》中说“我朝以来,此道盛,皆陷于偏巧,罕或兼材,枕石漱流,则尚枯搞寂寞之句,攀鳞附翼,则物于骄奢艳佚之篇;推李杜则恕刺居多,效沈宋则绮糜为其。”李商隐认为诗歌创作既不要“推李杜则恕刺居多”的偏于内容,专注指责时弊,忽视诗歌艺术美,又不要“效沈宋则绮糜为甚”的讲究艺术形式,过于追求格式词藻,忽视诗歌思想内容,而要“兼材”,思想和艺术形式并重。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履行的。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一直为我国古代诗人们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由于着眼的方面及大小不同,故各人从中取得的作用价值也颇为殊异。李商隐是对《诗经》中比、兴等修辞手段给予创造性发展的一位诗人。他把原来用于个别诗句的比、兴材料,扩大联缀为一组完整的形象,构成全篇诗歌艺术境界的基础,造成含蓄深远而叫人玩索不已的艺术效果。《流莺》一首诗中字面写的是流莺,实际上是诗人身世的自我表白。“流莺漂荡”,象征着诗人一生的漂泊无依。“巧嗽”有“意”,指文才兼抱负;“佳期”“未必”,喻理想难酬现。风寒露冷,暗示政治生活中的风波;千门万户,仿佛官僚集团间的分派。结尾点明自己与流莺同病相怜,在偌大的皇城里找不到一块栖身之地。整首诗句句是实写,句句有寓意,人和物完全交融为一体。“流莺”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比喻,而是一组包含着复杂意念情趣的生活形象,是一首完全的诗。
儒家思想给诗人的诗歌创作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在总结唐王朝盛衰演变的历史时,把问题的关键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把统治者个人的品质看作决定历史的根本,这种“贤人政治”的主张是直接来自儒家思想体系。在(赠送前刘王经映三十四韵》一诗,对唐王朝的复兴儒学大加赞扬,但另一方面他又对“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传统教条产生怀疑,大胆提出“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的质问,下笔做文章“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很有那么一点“离经叛道”的味道。这种矛盾和他生活的风雨飘摇年代,光凭儒家经书上那套陈腐的说教,不能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有关。
李商隐的世界观里也存有不少佛、老两家的影响。他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说:“冥寞之间,杳忽之内,虚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将归生于形,归形于气,漠然其不识,浩然其无端,则虽有优喜悲欢,而亦勿用于其间矣。”把世界、人生的本源归结为一个“虚”字,认为万事万物从虚无中来,最终又回到虚无中去,这分明是佛、老哲学的要谛。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给他的作品盖上一层悲观主义的阴影,使它们失去早一时期唐代诗歌特有的那种明朗豪迈的风格,而染有浓厚的感伤、颓废情调。“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见《模花》诗)一片迟暮沦落之感,特别明显地渗透在他感怀身世的抒情诗里。
受《楚辞》及魏晋文人曹植、阮籍某些诗歌的影响,李商隐吸取了“曲折见意”、“回环复沓”的表现手法。在诗《回中牡丹》第二首中,一开头运用提笔振起全文,僻开牡丹,先写榴花。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她。其实早开早落,更觉愁人,而迟开未必可悲。“玉盘”句是花含雨,“锦瑟”句是雨打花,这该是多么愁楚!而牡丹既为雨所败,花事阑珊,万里阴履,顿非旧圃,一春生气,都有己成空。从牡丹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推向顶峰。而结尾却又峰回路转,出以反笔。
舞罢归来,美人回顾,好象粉态犹新。言外之意是今天的零落还不算什么,他年的摧残,将远甚今日。从时间上说,由“今朝”到他日。从地区说,由长安写到安定。从咏物说,由榴花引起牡丹。从牡丹零落的比譬和铺写说,有“玉盘”之泪和“锦瑟”之“弦”。从感慨的复杂迷茫说,由未必愁衬出更可愁,再从暂时的不算阑珊引出前途的更为凄瑟。李商隐用自擅长象征和隐喻手法,形成一种情思绵邀、深曲密丽的艺术风格,把“曲折见意”、“回环复沓”的手法发展到了极致。
李商隐以前的唐代诗人的风格,他都有所借鉴。他吸取前辈之长,像李白之飘逸,王昌龄之深闺、善于变化,刘禹锡之清新、曲折见意,高适、岑参之豪迈、高昂,甚至也吸收了“大历十才子”中部分诗人从平易中见精微的某些可取之处。如《海上》后来大量运用神话诗之始,《公子》开后来咏史以讽刺朝政之始。如《溺岸》冷眼描述而不着褒贬,《华岳上题西王母庙》一唱三叹、余味悠然。它们共同反映了诗人沉博绝丽的诗歌风格,风神摇曳、往复从容,淡宕韵味中表现了兀然岿然,不屈不媚的挺拔情调,精微的诗律,迷茫的意境,萦回曲折、绵邀的特色。
这里面有几位诗人,对李商隐影响极大。宋叶少蕴评说:“唐人学老杜,唯商隐一个而已。虽未尽造其妙,然精密华丽,亦自得其仿佛。”(《石林诗话》)朱自请说他:“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韩,器局较大;他的诗有些实在是政治的譬喻,实在事感时伤事之作。”(《经点常谈》)从李商隐诗的审美特征中,可以看到他对杜甫沉重,韩愈奇崛险特、光怪陆离,李贺的奇峭诡橘、绮丽以及“埋没意绪”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李商隐中期的诗作接受杜甫沉郁顿挫的传统,汲取其轩昂浑键的体势,而又吸收了中唐许浑诗律中圆熟挺拔的优长,写出了《安定城楼》和《过伊仆射旧宅》、《赠别前蔚州契芯使君》等诗。李商隐的后期,政治上受到更多的打击,家庭遭遇到更大的不幸,飘蓬流转,心情愈益消沉,因而表现在他的诗篇中的苍茫色彩就更为加深。他在桂管作幕一段时期的诗,吸引了韩愈风格中光怪陆离的色彩的一面。与此同时,他还汲取了杜甫《秦州杂诗》五律的苍茫凝重风格,加以融合。如“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酬令狐郎中见寄》),“虎箭惊肤毒,鱼钩刺骨”(《异俗》)等等,善于把远方景物的肖森情境和仕途堰赛的失意情怀交织起来,突出其晦冥肖瑟的一面。在樟州时,他更频频向往和摩挛杜甫的蜀中诗作,从而有助于积极师承杜甫的风格。如《筹笔骤》一诗表现了诗人学杜所达到的高峰。诗中开头二句,笔势雄超。眼前情景,突兀如见。极力推崇诸葛亮的不朽。即使风云千古,垂相的功业赫赫犹存。然而想有到的是三、四两句陡转,写后主之降、宕一闲笔,为诸葛亮无补蜀国的大业致慨。五句在肯定无愧于管乐之才后,忽又再一次转折,引出诸葛亮的失败。最后宕开笔势,从起句当前所见的筹笔释,推想到他年此地。千百年后,经过锦城的人们,一定还会因吟起《梁父》而心怀遗恨。抑扬转折中使人一唱三叹。何掉评《筹笔骚》云:“沉郁顿挫,绝似少陵。”(《义门读书记·李义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