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茶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茶女

采茶女范文1

xx,1970年11月15日出生,现工作于贵阳市医学院。xx年与xx市公安局民警xxx自由恋爱结婚。做警察的妻子难,做xxx这样警察的妻子就更难。结婚x年,家里常常只有xx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白天与寂寞相依,夜晚与惊恐相伴。多少次,饭热了凉,凉了再热;多少次,她嚼着无味的饭菜与泪水下咽;做为个一个家庭,她何尝不羡慕人家夫妻带着孩子转公园逛商场的情景。做警察的妻子就是这么的难,因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尽管享受着如此“不公”的待遇

x年来,xx有过抱怨,有过寂寞,可她依然怀着当初对警察的无比敬重之情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默默地支撑着一个警察的家庭。

丈夫是一个工作狂,常年以单位为家,不是要写材料就是要参加警卫、安保任务,再就是要处置群众性事件……。作为妻子,她多少次在深夜轻轻地为丈夫轻轻搭上一件外套,多少次往返在丈夫单位与家之间。

XX年,xx丈夫提升为xx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虽然说丈夫的升职是好事,可这就意味着丈夫将比以前更忙了,每天有写不完的材料,看不完的文件,有时回家深夜了还听到响个不停的键盘声,每次她只能给丈夫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为丈夫搭个披肩,然后轻轻地关上房门。

作为儿女,xx总是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下班不忘带上女儿回到爸妈那去看一看,为父母带点生活用品,买些菜回家为父母做几小菜,一起吃吃“团圆饭”。因两家父母都不住一起,xx常常要往返于两者之间。

随着父母不断上年纪,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常常还要住院治疗。每每此时,xx不但要回家安排好女儿吃睡问题,还得及时到医院照顾父母。

作为父母,她不但要做好一个母亲,还要时常充当父亲的角色。不但要照看好儿女的生活,还得辅导儿女的学习。

x年,xx为丈夫生下了宝贝女儿若雪,可生下女儿后好像就成了她自己一个人的女儿似的,就连产期那阵子丈夫都不能好好在身边陪上她几天,就别说照顾了。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常常看不到爸爸的身影总不停问妈妈,每当这个时候李嵘心里总感到特别难受,还得要装着很高兴的样子告诉女儿爸爸再外抓坏人,他一会就回来看你了,可是这句话不知道对女儿说过多少次,每次都是让女儿在自己的呵护下睡去,可常常还是看不到丈夫的身影。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父母最大的欣慰就莫过于看到子女健康地成长。可常常丈夫的不是加班就是值班,女儿常常半夜三更病了,可作为妻子的她在寂寞无助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打扰丈夫的工作和休息,一个人打个车把女儿送到医院,病床前、楼道处总看到她来去的匆匆背影。

采茶女范文2

,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任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主诉检察官,先后六次受到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嘉奖。

1990年,在省市检察机关工作了两年的她,毅然放弃了舒适稳定的生活,跟随丈夫来到了,成为了检察院的一名普通的检察干警。她先后在控申、民行、公诉等部门工作过。10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她始终兢

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践行“忠诚、公正、清廉、严明”职业道德,把忠于职守、严格执法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努力把每一起经手的案件都办成“铁案”。在公诉科期间,她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438件617人,追诉漏罪、漏犯16人,改变案件定性13件人次,无一错诉、漏捕、漏诉,经办案件准确率达到100%。

细心,是公诉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为切实提高案件质量,在办理各种案件时,坚持做到“三细”:仔细阅卷,察微析疑;仔细讯问,去伪存真;仔细对照法律条文,力求定性准确。每一个环节她都做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使经办的每个案件都“诉得出、辩得赢,判得了”。如她办理的一起案件,当时被告人聘请了潍坊市很有名望的律师为其辩护,领导和同志们都替她捏着一把汗。经过仔细阅卷,对案件的犯罪事实及证据材料做了充分准备,但庭审中却还是发生了突然情况:被告人突然翻供,其律师又申请了新的证人出庭作证。该证人不仅在侦查、阶段从未涉及,而且还当庭举证被告人的贪污款项全部用于其单位开发项目。辩护律师也据此竭力为被告人做改变定性辩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凭着对案件事实的准确掌握及丰富的出庭经验,很快便找出了抗辩新证言的突破口,进而对证人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地进行发问,迫使其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接着,她又以确凿的证据对辩护律师进行了有力地反击,充分肯定了自己的公诉意见。最终,被告人不得不低头认罪,也以自己精彩的辩论赢得了旁听席上热烈的掌声。

基层检察院公诉工作的任务繁重,凭着对检察事业的热情和执着勤奋工作,常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和同事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前几年,身在法院工作的丈夫到高校攻读研究生,抚养教育孩子,照顾赡养老人的重担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她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的选择,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有时为了按时把案子办结,她就先回家给老人孩子做完饭,忙完家务后再赶到单位加班,熬夜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由于长时期的作息不规律,使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与神经衰弱,有时整夜难以入睡,头发也大把大把地往下掉。虽然好几次萌生过调离公诉科的念头,可她始终难以割舍对公诉工作的热爱,还是坚持了下来。作为一个女儿、儿媳、妻子、母亲,她也想抽空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但是,特殊的岗位需要特别的奉献,她把对亲人的愧疚深深地埋在心底。回首往事,她总是深情地说:“选择了公诉,我无怨无悔。”

采茶女范文3

“茶灯”与“采茶灯”大多表现的是在采茶过程中的情景,采茶姑娘或是采茶的小伙子在茶山上一边采茶,一边跳着舞蹈。同时,结合着不同地域山歌的曲调,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由此,诞生了颇有艺术感染力的“采茶戏”。

采茶戏是“时唱时和,锣鼓伴奏”,唱、做、念、打融为一体,配合默契。在浙、赣、皖、苏、闽、湘、鄂、川、黔、滇等省区,采茶戏都很普遍,是民间迎新春、闹元宵的主要节目。我国有很多以茶命名的戏剧剧种,如江西采茶戏、湖北采茶戏、广西茶灯戏、云南茶灯戏等。这些剧种都是在茶区人民创作的茶歌、茶舞、茶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作茶戏剧,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壮族壮采茶戏

“壮采茶”流行于广西南宁地区及百色地区的一些农村。每逢春节,各村采茶班互相到邻村拜年表演。由于经常在广场演出,群众称其为“平地戏”,而将专门在舞台上演出的称之为“高台戏”。“壮采茶”的演出形式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一般由三人表演,一男二女,也有些地方由一男多女表演。男的叫“茶公”,女的叫“茶娘”,均舞花扇和手绢,有些地方女的拿灯笼(或花篮)和扇子。演唱时男女以哥妹相称,内容多是表现劳动和爱情。表演顺序各地大同小异,一般开端第一段为“开台茶”(或称“恭茶”),表示恭贺新年。接唱“十二月采茶”,表现一年中开荒、点茶(即播种茶)、摘茶、炒茶、卖茶等劳动过程。有些地区尚有九龙摆尾、六人斗金花、梳妆茶、花鼓灯、中秋茶、端午茶等歌舞表演。此外还有一些能单独演出的生活小戏,如《卖鸡》、《撑船》、《打铁歌》等,都很幽默风趣。其戏剧用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打击乐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壮采茶”的身段朴实健康,动作优美活泼,扇花丰富多样,舞步灵巧轻盈,融合了少数名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别具一格。

台湾三脚采茶戏

三脚采茶戏是客家地区最为人熟悉的小戏,另外尚有其它的小戏,如相褒戏和抛采茶等。三脚采茶戏的形式由大陆传过来,因所有故事场景都仅由二旦一丑呈现,故名“三脚”,在台湾所演出的戏码,多离不开“张三郎卖茶”的故事情节,因为剧情涉及采茶、卖茶,因此习惯称之“三脚采茶”。最初三脚采茶班的成员完全是男性,每个不到十人的小团体,在北部客家地区游走于各个客家乡民聚落,不搭戏台,不备砌末,在旷地广场里卖艺赚取赏钱,跑江湖,称为“落地扫”。

祁门采茶戏

流传于祁门县的一带的地方剧种。源自江西,原名叫“饶河调”。清初流传至闪里、历口、奇岭等地,经过老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祁门采茶戏。采茶采茶戏曲调美丽,有西皮、唢呐皮、二凡、反二凡、拨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也是以传统采茶过程为主题创作的戏种。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是闻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此后,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就这样,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

福建采茶戏

福建的采茶戏是流行于闽西龙岩、宁化、清流、长汀、将乐、连城和闽北光泽、政和一带的戏曲剧种,这些地方离赣南很近,在戏曲风格上受到了赣南采茶戏的影响,传承采茶戏的也大多是客家人。这些采茶戏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小戏。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戏班遍布各地。

龙岩采茶戏当地又称“茶灯戏”,由茶婆2人,武小生和小丑各1人,茶姑8人组成。女角由男人扮演,以歌舞演唱小戏为主,因其在乡村演出时,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字样队形,故被视为吉祥戏,流传到永定、漳平、长汀等地。闽北光泽县的采茶戏,又称“茶灯戏”,源于北乡。清乾隆年间在县内广为流传,以采茶调为主,茶姑为主角,手提采茶篮,头戴花包巾,腰系围裙,表演采茶动作。为了便于晚上演出,经艺人加工,改制点灯茶篮。上世纪90年代非常出名的《采茶扑蝶》创作灵感就来源于光泽县的采茶戏。

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采茶女范文4

关键词:采茶戏;表演艺术;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043-01

看过采茶戏的人们都说采茶戏是表演欢快,幽默诙谐风趣,载歌载舞,戏剧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这种广泛吸纳了本地的民歌、民间舞蹈以及民间戏曲,成为了带有浓郁当地习俗和风情的地方性戏曲。

采茶戏是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由于采茶戏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而且与茶叶有关,这种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来鼓励劳动的歌曲,慢慢才变成这个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民间戏曲。这种融了东南西北中这五大流派,每个流派又有不同的本地唱腔,使得这种来源于生活、反映了现实的戏曲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从早期的采茶歌来看,大多数是描写各地的茶地风光,是茶农们劳作的真实写照。从旋律来说,也吸收了当地的山歌、小调,所以在演唱时朗朗上口。在结构上简单明了,曲调上优美动听,节奏上轻松活泼。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将大量的地方语言、歇后语、谚语,来演出。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者是人体动作和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所以我们要从采茶戏的语言、音乐、演唱、表演形式上进行分析,为将采茶戏更好的进行传承发展。

一、语言艺术

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的客家方言,这个语言是源于我国的江南、江西以及广东等地区的语言。但是由于人们广泛使用普通话,南北语言差异较大,使得这些客家话在许多地区并不试用。但是客家话保留了许多中原汉语的发音,它本身是民族多语言融合的产物,所以这种语言是代表了客家人的独特语言,这种具有特殊语言、特殊文化、特殊民俗和感情的民族,我们不能让他们失去原有的民族特征。

二、音乐艺术

采茶戏是属于载歌载舞的民间戏曲,题材上多是日常生活的展现,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是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并且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为“三腔一调”。

采茶腔是根据特定语言所发展而成的唱腔,主要是与戏曲搭配演出。采茶腔的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其歌词是以上、下句成对的诗体组成,音乐特色是旋律的进行要配合歌词的声调。采茶腔源自大陆,属于采茶歌系统,目前采茶腔系统的唱腔已在戏曲中穿插使用,再经艺人的改编、加工后,现已成为三脚采茶戏基本唱腔系统之一,演唱风格独特。灯腔节奏鲜明、舞蹈性强。路腔相传来自湖南,这是一种打击乐的点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路腔的曲调风趣轻松,欢快幽默,适合载歌载舞的剧种使用。这种融合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唱腔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是二胡、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

三、舞蹈艺术

采茶戏中无论男女老少,手中必拿一物:彩扇。小小的一把扇子表演起来代替了劳动时的道具,代替了写作时的书写绘画,代替了采茶时的茶篮,运用收放自如,变幻无穷,表演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超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这种常用的扇子花是采茶戏的特色的表演。

戏曲中我们经常见到甩袖,是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和延长的手势。在采茶戏中,相传的是一个人被困在了山上,突然来了一条狗,狗就在前面带路,引导这个迷路的人走下了山,这个人感激不尽,特意将左袖加长,模仿了狗尾摇摆的姿态,编出了水秀的动作。

矮子步是采茶戏中,男子的基本舞蹈舞步,这种动作都是在双腿保持半蹲或者全蹲的姿态中进行。每个动作都是从现实的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由于男性比女性高,茶树矮小,不能直身采摘,所以茶郎必须半蹲让采茶女将茶叶倒入茶篓。这种具有茶乡特色的采茶文化经过这种夸张、风趣的表演,使采茶戏这个戏曲深得当地人的喜爱。

四、角色艺术

采茶女范文5

【关键词】南雄;采茶戏;艺术特色

1.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南雄采茶戏运用粤北地区的语言、习俗、小调、和板式,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南雄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常以一丑二旦(也有一丑一旦)登台,因而被称为“三角戏”,表演戏班亦被称为“三角班”。南雄采茶戏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它的起源就给南雄采茶戏设定了宽广的表演套路,这种体裁给导演提供了施展的大空间,使得整个舞台气氛更为活跃,场面华丽清晰,赏心悦目。

南雄采茶戏唱腔音乐更多汇纳本地的山歌小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调、灯调、彩调、路调、小调、山歌六大类。采茶调又因定弦的不同而区分为北、南两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来又采用板式变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采茶戏的伴奏乐器就地取材,以竹子为主,加以金革乐器,有勾筒,大筒,茶胡,八音,扬琴、二胡、竹笛、三弦、板胡、琵琶、小锣、大锣、小叉、大叉、高边锣、板鼓。

采茶音乐不但实用戏曲行腔,而且实用于抒情歌曲写作。因为它来源广泛,自然流畅,甜美动听,能适应剧情和人物刻画的要求。发展到现在,词曲使用方面,都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它有适合于各种人物、各种环境,不同情感的曲调。采茶音乐那高亢流畅的旋律,轻松明快的节奏,优美朴实的情调,富有喜剧风格和载歌载舞的表演,显得非常协调,富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能充分表现劳动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南雄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两人对唱或自拉自唱,一人唱众人和,载歌载舞,先闹场踩场,再由一男一女(二小戏)或一男二女(三小戏、三脚班)登场表演。男称花鼓公或茶公,女叫花鼓婆或茶婆。男的左手挽腰带,右手舞扇花,走矮步;女的左手挽腰带或持花篮,右手耍彩巾或舞扇花,边舞边歌,唱的都是民间小调,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茶区艺人引用角色上演故事,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一丑一旦的《装雕》,一丑二旦的《夫妻采茶》等。表演则在花灯歌舞的身段、台步、套路的基础上,一方面提炼劳动生产动作,模拟飞禽走兽形态和取用民间武术拳脚;另一方面吸收大戏剧种的表演技艺和表现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形式。群众把这种演出成为“调子戏”“、采茶戏”,进而成为了地方小戏。南雄采茶戏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帮腔这种形式可以溯源自唐代“踏摇娘”等歌舞戏,流行于宋元戏文,而目前除了在福建梨园戏、川剧、潮剧、高腔戏还能听到帮腔,在其他很多剧种中已经听不到了。南雄采茶戏在演出时,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这种帮腔给南雄采茶戏增添了浓厚的茶味,特点鲜明。

南雄采茶戏表现语言,以客家方言演唱,无论在人物安排、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采茶戏在不同的地域就用不同的语言,这是本剧种与其他剧种完全不同的地方,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容纳各地方的方言特性,在表演中加入地方特色的歇后语,使剧场效果达到最大化。南雄采茶戏语言明快生动,唱词清新隽永,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

南雄采茶戏在表演艺术方面,生、旦、丑三行之内逐渐有了更细致的分工,逐渐形成了正面人物的生行和扮演包拯一类人物的净行,形成了生、旦、丑、净四个行当。丑、旦两行具有自己的基本功架,表演程式和特有的身段,举凡走路、上山、过桥、涉水以及各种劳作,无不手舞足蹈,演出时青年男女脚色往往有一段双人歌舞表演。此外,又从大剧种吸收了水袖功和把子功等。采茶戏的表演有它特殊的动作,这些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动作来之茶事劳作,如矮桩、中桩、高桩、彩步、马步、蹉步、一指扇、二指扇、三指扇、四指扇、摇扇、拨扇、挽腕圆扇、八字扇、含羞扇、正抛巾、反抛巾、跨下抛巾、八字巾、挽腕圆巾、拨巾、浪翻巾等。南雄采茶戏表演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南雄采茶戏特有的表演形式。

2.南雄采茶戏的发展

保存与发展南雄采茶戏原有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在表演形式上采取突破。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一说改造,有些人就对采茶戏进行伤筋动骨、脱骨换胎的大手术,不惜在音乐唱腔中加入流行歌曲联唱、西洋乐器、现代音乐等严重遮掩采茶戏艺术特点的因素。这根本不是保护,而是大肆摧残。在南雄采茶戏演出形式方面,如何既要保存采茶戏艺术的原汁原味,同时又希望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可以借鉴宋金杂剧、元杂剧和浙江越剧的演出形式。首先是宋金杂剧、元杂剧的演出模式。根据《都城记胜》和《梦粱录》中的关于杂剧演出的最早记录,南宋杂剧的演出可以归纳为首尾有音乐序曲和尾曲的四幕演出剧,这种结构的演出很明显是吸引男女老少不同观众群的演出模式。由此可见,不论是宋金杂剧,还是元杂剧,在正剧前后都加插有其他活跃气氛的演出形式,或歌舞,或器乐,或滑稽调笑式的杂拌。中老年人可以在正剧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年轻人可以在正剧前后的插演歌舞中获得安慰,从而是男女老少观众各得其所。第二个参考样本是浙江台州地方的戏班演出。浙江台州演戏活动繁盛,戏班即使在最低峰值看也能比较稳定地保持在70个左右,其中民间戏班、私人创办的戏班占绝大多数。台州戏班每场演出在演出大戏之前,要加演一个短剧或折子戏,习称“前找”。有时在大戏演完后,还需要再加演一个折子戏,称之为“后找”。现在“后找”已经较为罕见,但“前找”仍然是最普遍的演出定例。“前找”一般是演一个折子戏,大约半小时左右。现在台州戏班的“前找”,还开始流行武打戏。近些年,台州戏班在正目之前加演的折子戏,经常被改为“清唱”,或者干脆直称“歌曲”,主要表演歌舞,请一些歌舞演员演唱一些流行歌曲,表演一些时髦的舞蹈。加演的歌舞主要是为年轻观众们演出的,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往往更对加演的歌舞感兴趣。由于有了这些歌舞,前来看戏的青年人急剧增加。这种以流行歌曲为主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往往能够吸引青年观众,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中老年观众为主的局面。粤剧、潮剧、越剧等演出正剧之前,通常也会有附加的剧目,但主要是扫台、祭白虎、八仙祝寿、观音送子等内容,不属于本文讨论内容。浙江台州戏班的“前找”表演形式具有借鉴的意义,粤北采茶戏剧团也有很多擅长歌舞的演员,也可以与歌舞团合作。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既不损害采茶戏正目演出的本来面貌,又可以拓宽观众和市场,一举两得,值得一试。那么,这些附加的剧目、歌舞会不会喧宾夺主而对采茶戏构成威胁呢?南雄采茶戏传统剧目与传统演剧形式已经深深融入到粤北客家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随着民众千百年的精神生活,天然地构成了客家民族情感记忆链的重要一环。既然它能够经受住来自内外古今各方面的强权长达数百年的压抑而一直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并伺机重新崛起,又何惧于浮浅的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采茶女范文6

遥望茶山云雾绕,茶香醉心人神往,若隐若现采茶女,茶山人歌入梦来。春雨过后,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茶苗,思绪也在茶香的烟雾缭绕中沉淀。此生,不爱美人爱香茗,对品茶情有独钟。闲暇时喜欢独享慢饮,超然境界,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一曲名乐足矣。

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笑语绵甜悦山鸟,欢歌纵情破雾纱。艳唇云鬟迎晓日,红颊褶衣送晚霞。纤手筛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黄芽。

间四月正是采茶时,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此刻,早已约好了采茶女,骑着单车无比的悠闲自在,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一片春*盎然,在阵阵欢声笑语中迎来了茶园。

你的眸子比那一泓清水还要清澈,你的皮肤比这嫩芽还要细嫩;当清风吹来,扶起你那乌黑的发丝,轻纱鼓动,那正是你融于自然的美。如果说春风给了嫩芽的生命,阳光给了嫩芽的温暖,雨露给了嫩芽生长;而你用你的一双纤纤细手让这嫩芽能够发挥出他最大的价值。

这就是你恬静、温柔、善良而美丽的采茶女。

望着眼前的一片片春绿,仿佛采茶女正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来,伴随着一阵阵悦耳动听的歌声飘浮入耳,那身段,那笑容,心早已沉迷于那抹茶香里,醉了满心的呢喃。

走进茶园,那扑鼻耳闻的香味飘至我的鼻间,让我流连忘返,此刻我醉于茶园里,寂静中跃动着的一树树绿绿的心情。双手在枝叶间舞动,有时独唱,有时合奏,眼在园里飞,指在枝上飘,一叶叶细芽飞入蒌中,霎时间,茶蒌中的绿满了溢了。

夜渐深,劳累了一天的采茶女带着安祥的笑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只有那浓浓的茶香仍在寂静的夜空中久久弥留散之不去,如同那采茶人甜美的梦。雾气升腾,隐隐约约,你的一袭白衣,在遥远的山涧妩媚山花的烂漫。

柳叶为你画眉,溪水清澄你的双眸,花香缭绕你坚挺的鼻翼,山茶花绽放你的朱唇微启。笑语盈盈,紫色的面纱轻挂你面容,茶园的嫩芽,在你纤细的指尖折弯了腰,你的美貌,只有它们知道,纷纷亲吻你柔香的指肌,欢快的跳入你背后的竹蒌。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