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教学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1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初中教育的宗旨就是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而合理的人本管理策略一直是初中的重要教学方针和目标。一个完善的人广义上就是指在体力、智力、情绪以及伦理等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经过人本教育理念熏陶的人,无论是思想上、文化上,还是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主要表现在人格健全的人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拥有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和人愉快地相处。同时,在配合人本管理教育方案的过程中,还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事缜密,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沉着冷静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进而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二、实施人本管理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分析
1.重视人本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丰富的学识等。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维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心理平衡能力较差、自控能力差、偏激、团队协作能力差等。初中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缺乏对学生的人本管理,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了这些不良的思想品质。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人本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人本管理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有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思想单纯的学生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学管理者在初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初中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普通初中阶段初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全面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意义非凡。
3.人本管理能够避免传统评比模式的缺陷。我国人本管理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对教学管理者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人格课堂的教学评价。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初中人本管理的评价已经出现了理论和实际脱节的情况。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者认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人文素质、情感以及态度的问题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所以,初中人本管理评价就演变成了教学管理者仅仅通过试卷评价学生解题技能的情况。教学管理者不愿意对学生进行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差异性评价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指标很难量化,并且还错误地认为这些不是初中学科教育评价需要关注的内容,他们还认为这些对学生的成长意义并不大。
三、在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本思想的具体方法
1.提高教学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品质素养。要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必须以身作则,教学管理者要从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开始,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学管理者在培养人格魅力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拥有豁达的教育思想;二是要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三是要拥有积极乐观、宽阔的胸襟,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总之,教学管理者自我魅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人格魅力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人本思想的渗透。人本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开放式教育,而开放式教育具有区域分散、教学距离的时空性、学生人数众多等特点,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提高人本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支现代意识强并且素质高的教学管理者队伍。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新学科、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有所涉猎,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开出更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和专业课。人本教学管理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把激发和形成教学管理者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强调通过让每一位教学管理者取得成功,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
3.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得到完善。初中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初中学科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初中教学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初中教材以及相关的知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初中生进行人格方面的教育,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初中知识的博大精深,还能促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2
陈红丽 孙 国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第一中学 136100
【文章摘要】
沟通艺术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师生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营造和谐和学习环境,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初中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师道尊严的地位,导致现今师生之间出现沟通交流少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师生沟通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
初中教学管理;师生沟通;问题分析
0 引言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特殊时期, 其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就现阶段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方面来说,主要存在三种沟通问题,分别是教师欠缺恰当的沟通语言、教师欠缺合适的沟通方法以及出现无实质内涵的沟通。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师生沟通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时了解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 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欠缺恰当的沟通语言
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知道什么样的沟通语言才能够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哪种语言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好的语言应经常使用,而具有阻碍性的语言尽可能地少用。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沟通语言,才能保证师生间沟通成功。
例如,新课改的到来要求教师在教学管理时应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然而,有些教师为了贯彻该项要求,通过使用“好不好啊?”“行不行啊?”等婉转商量的语气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个别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通过采取大量的“好不好、对不对,同意吗”等无多大意义的问答,使得整个沟通过程缺乏激情,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师生沟通出现问题。
1.2 教师欠缺合适的沟通方法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欠缺合适的沟通方法,而使得师生在进行沟通交流时以失败告终。教师沟通方法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所运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化,缺乏变通性。一般,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主要采用师生讨论法和一问一答法。这两种方法均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形式化倾向,最终导致师生沟通出现问题症结。
例如,某教师在讲述《长城与运河》一文时,通过采用讨论法来讲授。该教师提问:“当你面对雄伟壮丽的长城和绵长柔美的运河时,最应该感谢谁?”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很多的答案,如劳动人民、秦始皇等,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多元理解,但最终的交流结果却与文本相互脱离,导致课堂的讨论活动成效不高。这种欠缺合适沟通方法的课堂讨论活动如同虚设,失去了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1.3 无实质内涵沟通的出现
据相关调查发现,有不少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的现象。虽然有大量的师生沟通,但教学气氛太过死气沉沉,导致师生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出现无实质内涵的沟通。这种与沟通实质相背离的形式化沟通是教师事先进行包装控制的,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无实质内涵的“满堂灌”、“满堂问”教学模式, 将具有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 降低了知识的价值。
2 初中教学管理中有效解决师生沟通问题的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这些师生沟通问题, 可以要求教师从关注沟通语言艺术、运用科学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把握教学管理师生沟通实质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2.1 关注沟通语言艺术
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要进行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语言。沟通语言是否能够用的恰当,直接决定了师生间沟通的成功与否。在初中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师生沟通,必须重点抓沟通语言艺术,包括书面语言的正确使用、口头语言的正确使用以及合理进行课堂提问等。恰当的书面语言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避免条理紊乱、话题空洞现象。在运用口头语言时, 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富有情趣的语言, 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管理气氛,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新颖性,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目的。
2.2 运用科学的沟通交流方式
师生在进行沟通时,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沟通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能够做到主动向教师袒露心声。科学合理的沟通交流方法有旁敲侧击法、集体意识引导法以及唠家常法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注入自身所领悟到的新课程教学管理理念,无论是在设计教学上,还是在定位教学管理师生沟通上,都必须充分体现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
2.3 把握教学管理师生沟通实质
教师只有把握好师生沟通的实质,才能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交流。通过摆正教师与初中生的地位,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促进双向的交流,使师生双方均能够明确沟通的实质。教师和学生均是平等的沟通参与者,既是信息的发送者,更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接受者。加强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间的沟通, 达到师生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理解的目标。教师咋把我沟通实质前,必须熟悉学生所理解和使用的语言,通过运用这些语言, 将难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师生理解上的偏差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时,必须加强对师生沟通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合理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佐法. 中学教育管理中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问题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05):63.
[2] 廖爱秀. 对话理念下师生沟通的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2011, 15(5):24.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3
关键词:初中学生;教学管理;完善策略
在现代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校方的老师的责任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只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足够了,而是还要负责帮助初中学生解决在生活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除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对于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和行为方式,以及思想文化、价值观也要同样关注。现代初中教学的管理,不再是一味的禁止,而应是以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中心,引导、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一、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学生相比于小学学生,虽然心智上更加的成熟,但玩乐之心仍然较重,所以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只是单方面的在定规矩,限制学生的行为,即:影响课堂纪律、学习环境、学校风气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初中学生的生活、思想都发生了改变,一味的禁止和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对初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积极、被动和消极。并且这三种心理状态有时会发生转换,初中学生可因为老师、家长等的激励或严格要求,会从被动、积极的学习心理转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也会因为之后的错误管理方式而导致学生逐渐厌学,而这种情况可能会反复的出现,知道最后学生从厌学情绪延伸至弃学心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为管理理念的偏差。很多初中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管理,核心观念为升学率,所以就导致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其他学习成绩较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而因为学生性格、智力、以往的受教育情况和成长环境的差别,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学习的态度却是初中所有学生未来的根本需求之一。
二、初中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管理的重要性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以前看似没有科学依据的俗语,在现代已经被证实其真实性。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做了一项研究,以当地1000名儿童为对象进行走访,然后分别把这些儿童的性格归纳为自信型、适应型、沉默型和自我约束型。等到他们到达26岁时,卡斯比教授再次对他们进行了面谈,并走访了他们的朋友和亲人,结果表明这些儿童时期的性格竟然准确预言了他们26岁时的言行,之后卡斯比教授在2005年发表了演讲,这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虽然初中学生不再是儿童,但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管理,不应只单一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有学习的过程,学习时的情绪、心理变化等。因此,现代初中教学管理的核心应是保障学生知识、智力与心理、思想可以共同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策略
(一)老师以及家长的配合管理
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校方和老师常常一味的使用禁止和处罚式的管理模式,请家长是老师常用的处罚方式。学生的父母,原本应是带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而每一个学生又都在期望有一个温柔的老师,但校方或老师频繁的联合家去批评和处罚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对原本应是尊敬、喜爱的长辈,产生了惧怕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容易演变为厌恶情绪,这也是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教学管理策略,应更加注重探求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老师面对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时,都没有去和学生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去分析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根本原因,而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老师才可以和家长相互配合,去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应淡化竞争、攀比的教学目的。包括: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和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很多初中学生,就是在这种竞争和攀比管理模式中,被逐渐消磨掉自己的积极学习态度。虽然竞争意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现代初中教学管理策略之一应为多元化的性质。
(二)为人师表、平等对待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在行为和思想上,很大程度直接受到老师的影响,即:人们儿时的模仿性质。想要让教学管理有效的落实和得到理想的结果,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管理者自身是否做到了管理本身的要求。为人师表,则是指老师或校方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是平等的,在要求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平等交流的同时,校方和老师也不能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在出现问题时而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并且老师应懂得维护自身的形象,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老师,因为长时间面对各种学生的各种问题,积累的负面情绪会在某一刻爆发,并且不能及时的短时间的进行自我控制,这种负面情绪的散播,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对老师的印象,同时也就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教学管理,顾名思义,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其他方面的需求,包括:心理、思想上的需求,个性发展的需求等。现代初中管理,绝不是统一性的洗脑工作,而是以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薛昌峰.优化初中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15年08期:219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优化策略;教师;职能
一、初中教学管理的实施条件
1、初中教学管理对教师的能力素质的要求
对于初中教学来讲,教师的能力素质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知识的渊博程度,决定了学生能够接收到多少的知识含量。伴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新课程标准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如果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就需要能够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将初中教师的队伍不断的壮大,并且要加强能力素质的培训,使教师队伍具有着较高的教学水平。
2、初中教学管理中加强教学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在初中的教学整体组成上,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种因素构成,这三个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失去教学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强教学管理职能,将课堂的内容充分的优化,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3、初中教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评价职能
在初中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评价职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体现出教学过程与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评价。对于教学过程来讲,侧重的是实现阶段性目标的过程;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来讲,侧重的是阶段性目标的结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正确的做出评价,将信息能够传达到学校,及时有效的将其薄弱的换进进行改善。在这个时候,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的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二、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
1、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需要的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增长自己的智力水平,使身心都得到协调的发展,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当前的社会,并且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应用到社会之中。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育人”的时候要能够“树人”,提高学生辨明是非的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多交流、多了解,建立起和谐的内部关系。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要能够教会学生与困难抗衡的技能,增强他们处事不惊的做事态度。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渐的增长自信心,通过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不断的将优点发挥出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美好。
2、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主动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身的发展,进而促使创新意识的产生。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如果自身没有主动、积极地唤醒自己的创新意识,是很难在教师的推动下,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必须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习才会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讨论与设计之中,努力的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二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主动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要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断的挑战自我,并不断的提出质疑,让自己的思维变的具有创新性,在教学中不断的体现出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够独立的完成作业、独立的进行问题思考;四是教师要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方面进行自我监督,经常性的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采用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认真的引导,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适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一名积极的引导者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教与学的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上要达到和谐,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一是教师要能够做到平等待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与学生减少隔阂,利用各种手段来调动课堂的气氛,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二是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自己成为一名引导者,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一定的表扬和赞赏,积极的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总结: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5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初中 教学管理
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既包括学校的领导管理层、普通教职工,也包括教育对象――学生。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需要我们做到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尊重人的主观需要,将学校的远期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起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传统管理方式,从源头上抓好领导质量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施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的是校长或者学校领导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责任重大,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将这种责任等同于了一种权利,错认为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有着绝对的权利,“领导说了算”的想法很多人都有,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导致了以往许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盲目地按照领导的意思进行,而出现了教育质量问题。因此,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体现,首先就是要在管理上转变唯领导为是的落后理念,重视学校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避免权力的滥施滥用,尤其是学校重大发展问题,要让全校教职员工都参与进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作为领导层本身,要切实将责权统一贯彻下去,慎重做出每一个决定,将办学质量、教育服务质量和学生成长当作高于一切的发展目标,提高学校管理层的服务意识,摆脱粗暴管理的模式。
二、提高教师管理的积极性,增加教师队伍的自组织
长期以来关于教育界有两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是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二是教师与学生到底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怎样定位。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变以往教师简单执行教学任务的方式,提高教师在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
实现这一管理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让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个人特点和所带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而不搞一刀切。我们主张集体备课,这有利于教师之间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交流,取长补短,但是对于具体教学过程而言,教师有权力对这一环节进行自行安排,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体现。对于一节课而言,只有授课教师更清楚学生的需要,更明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就更有权力通过调整教学节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第二,要重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说明教师的自我发展始终要放在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位置。近些年来,大多学校都开始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这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动态性规律的,也是符合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学校通过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和继续教育计划,让教师定期进行知识学习和提高,并增加外出交流的机会,这样做客观上会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主观上会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第三,要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名师培养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一种典型方式,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自组织方式,通过挖掘教师个体潜能,提供展示机会,树立模仿典型,让名师带动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这种平行对比好于上令下行的硬要求,教师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找到参照点,有利于教师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尊重学生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
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管理也须注意这一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建设优良的班风和学风,为学校和班级的教学管理提供重要前提和保障。具体说来,学校层面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大环境上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强化。这里不光是学习习惯,还包括日常行为习惯,作为初中生来讲,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另一高峰期,养成教育必不可少。从这个角度讲,这迎合了学生自身宏观发展需求,可能许多学生会对此存在逆反情绪,甚至认为这是对他们主动性的扼杀,这就需要通过加强说服教育和体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我发展需求和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两个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负责意识,这是很重要的。二是要通过具体教学手段来达到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将创新教育融入教学的各环节,比如预习、分组讨论、课后实践等,努力引导教学过程向以学生为本的方向发展。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具体课程加以创新。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行政管理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中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中学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中学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中学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中学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