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范文1

关键词: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课堂教学中不仅运用卡片、挂图、实物、模型、实验,还兴起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等[1],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对于21世纪的教师来讲,掌握并熟练运用演示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基本技能普遍有所提高。教师对演示技能中的要求的理解和意义、作用的认识都有较大程度提高,但在考评过程中出现不足。本文以演示技能的实施为例,为其他教学技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演示技能含义和功用

1.技能含义。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直观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一般来说,学生的认知具有依赖、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各科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演示手段,运用课堂演示能促进学生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维[2]。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开发学生智力。

2.技能功用。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演示中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供恰当、正确且丰富的直观材材料,这些感性经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最重要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使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对这些知识印象鲜明、记忆深刻、理解透彻[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演示与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训练和发展[3]。

良好地运用教学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演示具有生动直观和新颖奇异的特性,对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亲身观察、动手试验认识事物,有理有据地推证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可以说是一种最具体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自我调节[3]。

二、演示技能课堂案例

1.检测学生观察力。

德国内科医生舍莱恩在给学生讲述医生的品质――不苛求清洁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时说:“一些老医生在对糖尿病诊断时,通常会亲口尝一下病人尿液的味道。”随即,舍莱恩把一只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杯子里,然后抽出并舔净手指,这时,舍莱恩问道:“谁体验一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迅速尝了尝尿液的味道。随后舍莱恩认真地对他说:“同学,你确实没有洁癖,但你也没有观察力。因为你并未发现,刚才我是把中指浸入尿液中,而舔净的却是无名指。”这样,学生是否苛求清洁和观察力如何都被检查出来,所以演示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

2.辅助讲清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是教学难点,处理这个难点时,教师可以叫几个外貌特征差异较大的学生上讲台,双脚并拢且展开双臂,双臂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双脚代表氢原子,心脏代表连接各部分共同的碳原子,不同的面部代表不同的R基团,且不同的R基意味着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演示,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3.辅助讲清原理。

一位教师在讲解鱼鳔的作用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支直径较大的试管里,盛入4~5mL的水醋酸,加水稀释至大半试管,再放入几粒黄豆大小的碳酸钠,试管内马上产生气泡。这时把一粒樟脑丸放入试管里,它会时而下沉,时而上浮,有时还会浮而静止不动,如鱼有鱼鳔一样,可以在水里沉浮,这样能直观、简明、科学地让学生了解鱼鳔内气体的多少对鱼沉浮的作用,同时可以讲明沉浮的条件,引申到潜水艇的浮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4]。

三、教师演示技能现状

1.对教学演示技能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课堂演示技能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教给学生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运用模型演示还是用媒体演示,教师通常只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相互拼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直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5]。虽然得到的公式是正确的,但没有分别将两个相同的钝角或锐角三角形进行拼接,构成三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此一来,学生就不能掌握由此及彼、综合归纳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2.演示方法不当,演示技能不过关。

课堂演示必须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如教师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用两灯对点或使用打火机点燃,用口吹灭等违规操作,对学生形成误导,留下不安全因素。

3.媒体出示时机把握不当,与其他技能结合不够。

为了更高效地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其他教学技能教学。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某教师将红色液体装进带有刻度的玻璃烧杯中,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红色液面所在刻度均不相同。教师对媒体的选取是恰当的,操作基本规范,但该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观察目的指导,也未介绍媒体,所以演示完后学生不能准确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4.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能力薄弱。

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的比例约在20%,而且多媒体演示中一般采用单一的视觉演示或听觉演示方法,教师对所选媒体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熟练,操控能力较弱[5]。

四、教学建议

1.明确目的,选择恰当的媒体,确定科学方法。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本课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先确定科学的演示方法、合理的演示类型,再选择恰当的演示媒体。只有在二者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演示明显,便于观察,促进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转化。

2.加强演示与其他技能的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必然综合体现出多种基本技能,只是在不同课题中有所侧重。在演示技能展示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演示与讲解、板书技能间的有机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

3.渗透现代教育思想,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育理念已逐渐要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归结为传递知识,而主要是激励学生思考。课堂演示应是单一的教师表演,更应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从“被动”角色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观察操作,体现教学互动的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师必须尽力掌握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媒体组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演示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吉海燕.浅谈教学技能中的演示技能[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00:179.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严先元.试论教师的演示教学技能[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8(5):12-18.

教学技能范文2

1.1对教学技能训练不够重视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体制由最初的“以中央教育部为核心,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组织规划,重点高校为主要培训点”的培训体制,然而,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培训体制主要注重师德风范、思想观念的教育或是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教学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国家一系列的项目评估、人才工程及奖励也很少涉及教师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高校和教师自身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学校对培训计划和目标的设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及培训结果的考核缺乏有效的管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也不能很好地保证。而同时,教师也忽视了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仅将有关培训视作一种形式,只是为了通过最后的考试或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这种情形下,培训越来越流于形式,达不到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效果。

1.2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行的教师培训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培训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和实效性差。就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来说,十几年来,内容上基本都是以原国家教委规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育法教程、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为主[4]。虽然在2006年对有关教材进行过修订,但内容依然老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要。而仅有的一些专门针对教学技能提升的培训,也几乎都遵循传统的思想,按“应试教育”训练教师,重解题指导的技能,忽视指导研究性学习,很少进行探索法、发现法等教学技能有关内容的培训。而在培训形式上,无论是岗前培训、教学观摩或是其他专题讲座等,主要采用的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传授方式,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锻炼,形式单一枯燥,不够灵活,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作用也十分有限。

1.3对教学技能提升方法的研究不够

虽然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有关教学技能提升方法的研究,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但我国对教学技能的研究和训练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并且一直都只在师范生中开展。然而这种方法主要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割裂了教学行为与教学情景的密切联系,不能把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提升我国教师教学技能的几点建议

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起承师启生作用的动态纽带,只有这个纽带通顺流畅才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益。基于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提升我国教师教学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是教师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等各环节应积极参与行动,各负其责,各行其道。一方面,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应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并理解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高校教师提出总的要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兼顾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与高校长远的发展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有关政策的真正落实,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高校和教师应增强主体意识,自觉提升教学技能。

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训练获得”。教师教学技能也应在实践训练中得到提升。学校及教师自身应敏锐洞察,及时更新观念,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改革传统以教育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师训练模式,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学校特点及未来发展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保障,让高校教师真正从培训中受益,在培训中提升。同时,教师自身应加强主体培养意识,主动加强技能训练,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3)结合加拿大ISW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加拿大ISW(InstructionalSkillsWorkshop)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是一种为期24~30小时的强化集中训练,采用研讨会的形式提高参与者的教学技能,其最初是由温哥华大学的道格拉斯•克尔(DouglasKerr)团队根据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对教师资格认证的需要,于1976年创建的,到现在已成为整个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学院、大学、研究院实质性发展项目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以教学实践为主,以教学理论为辅,让学员(准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将理论与实践有机高效地融合在一起。其核心特点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研讨会式的培训形式。

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式训练,小组中的各个成员,既要进行自身授课训练,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其他人的授课,并按照一定要求给出听课反馈。ISW的这种组织形式让参与者在平等互助、互相学习、协同工作、共同提高的环境中锻炼和提高,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高效学习的好机会。参与者在这种形式的训练中,可以集中研究和讨论课堂设计、教学技术、媒体应用等各种教学问题,并通过研讨,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他人的良好做法或给出的建议中,不断地实践、思考、分析、借鉴和提高,甚至还可以尝试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单单复制以前成功的做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创新发展教育理念。

(2)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

在ISW的训练中,对包括备课、建立学习环境、授课及总结等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参与者准备的每一堂课,都必须按照ISW备课教案模板(如图1所示)书写教案,体现对“引入(B)”“学习目标(O)”“课前摸底(P)”“共享学习(P)”“课后检查(P)”“总结(S)”,即BOPPPS这6大要素的设计和思考。事实上,这个设计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整理思路,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若能很好完成这6大要素的设计和思考,一定程度上已经确定该堂课成功了,而完成这一要求的训练,就是对教学技能最直接的锻炼。

(3)科学合理的培训周期。

设计合理的培训周期,使参与者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风格,是培训的最直接目的。ISW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备3次课,写3次教案,组织3次课堂讲授,同时以听课学生的身份给出3次反馈意见。这种设计科学合理,3次设计中,第1次能让参与者知道怎样组织一堂课;第2次则让参与者熟悉了一般课堂的组织方法;而第3次就使参与者不知不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和风格。此外,每次课的教授时间设计为10分钟,这种设计同样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10分钟对于参与者来说不会分散太多精力在课程内容的准备上,对于要求给出反馈意见的听课者来说也不会显得太过冗长,而10分钟的讲课训练还有利于培养教师干练的教学风格。

3结语

教学技能范文3

1.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设计绘制。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3.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在上五年级美术课《手的速写》后,学生通过观察手的形状、结构,将手的不同动作画出来。先由学生说出手的功能、作用,再对照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构造。教师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手印在纸上,在对照教师的范图临摹。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左手的不同造型画在纸上。本节课教学,我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结构,并且将自己的手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出来。在对《自行车的速写》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使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临摹。讲解时,先由学生说出自行车的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学生在根据教师的绘画步骤画出他们所见过的自行车。

为了增加学生的绘画兴趣,又设计了一个内容。画出未来的自行车。学生根据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且还环保的优点,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学生把自行车加上飞机的翅膀,用力蹬就会飞上天空。学生的想象力与绘画的能力的到培养,从中掌握了速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感。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5.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6.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如上创作课《为歌词配画》时,先放一遍《春天在哪里》的音乐。造成一种特殊的情景。学生听完后说出歌词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然后将歌曲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反复播放。使他们增强了对春天里的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自己置身于绿色的春天的怀抱之中。音乐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美的感受。促进了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

7.欣赏有力于学生绘画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上周美术课上,我在一个班要求学生根据所定的内容绘画。根据口述,学生发挥想象力,但画面的效果不是很好的。有的学生说不知怎样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先给他们观看挂图,启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讲授。结果这个班的学生不但画的有想象力,富有儿童情趣,而且还能从快乐中学习知识。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三项内容之一。占有很大的比重。它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一幅画,在欣赏中分辨美与丑,评价优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如上述的例子,口述教学与直观口述教学相比较,后者存在更大的优点。

8.掌握方法,应用实际

教学技能范文4

【关键词】技能 珠算 指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技能教学意义

《会计基本技能―珠算项目》是财经类学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使学生掌握计算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意志、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增强信心、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我确立教学目标为:

一是体现技能形式上特点,加深学生认知目标;

二是恰当地运用艺术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目标;

三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情感目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次课主要面向五年制高职一年级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表现为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但他们大多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对会计基本技能这门课程既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又充满新鲜好奇。首先,珠算属于技能实践范畴,对速度和准确率有明确的要求,但受其他文化课基础水平的影响不是很大,工具携带方便,可操作性强,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供利用;其次,珠算技能的达成通过练习可在短时间内见效,但需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力做保证;最后,教师在珠算技能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设定分层目标,使整个教学计划设定在学生能力可达范围之内,有利于满足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和相互竞技的需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开发制作会计基本技能网站,学生网络查找,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技能比拼,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比赛氛围,激活学生思维。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掌握珠算技术,了解各种珠算方法,做到“择一而精”,达到又快又准的水平。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建设《会计基本技能》课程资源网站,里面包涵《会计基本技能》课程中的所有项目,内容包括:Flash与PPT相结合视频演示,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习,则选择了微机室的学习环境,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自主性、实效性。课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上传成绩、定期评出技能能手。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基本结束时,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

教学技能范文5

【关键词】 体操 技能教学 掌握学习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教学改革立项项目(Jg01407)。

体操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尤其是培养体育教师基本功起到特殊的作用[1]。自1986年以来,全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普修课教学时数有了三次重大的调整,从1986年的210学时,到1992年的170学时,到1997年的平均124学时,再到2003年的平均108学时;课程安排也由原来的3学期到现在的绝大部分高校的1.5学期[2]。此外,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育专业招生规模也扩大,教学班级人数增多,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总体下降。在体操技能教学实践中,体操项目对学生的身心素质要求较高,常导致学生产生普遍的畏难和厌学情绪。怎样才能使班级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学会体操技能,达到体操教学大纲要求,是每个体操教师面临的课题。本研究以布卢姆提出的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体操技能教学特点,设计教学模式,探索“掌握学习”教学法在体操技能教学的可行性和效果。

研究对象与方法

实验选取安康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10级男生共4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对照实验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一组为实验组20人,另一组为对照组20人。为了控制抽样误差和保证两组的可比性,本试验选择在学期中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了解学生对体操技能学习的情况,然后对全体学生的专项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得分情况进行对照分组。将2组测试数据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学生各专项素质无显著性差异,分组均匀。两组学生由同一位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运用两种不同教法即“掌握学习”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技能测试并运用张力为、梁展鹏《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和田宝和杨铭《运动情景动机量表》[3],测试学生实验前后的心理变化。

实验实施

1.传统教学模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其中单杠6学时、双杆6学时、自由体操6学时、跳跃5学时、复习1学时,共计24学时。其教学过程为:教师宣布教学任务与内容―动作技术讲解与示范―布置练习内容―教师纠正错误―复习―考核。

2.“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实验组采用“掌握学习”法进行教学。其中单杠5学时,诊断性测验、评价和矫正1学时;双杆5学时,诊断性测验、评价和矫正1学时;自由体操5学时,诊断性测验、评价和矫正1学时;跳跃4学时,诊断性测验、评价和矫正1学时;4项技能总体诊断性测验、评价和矫正1学时,共计24学时。其教学过程为:制订单元教学任务与目标―教学互动―单元教学完成―诊断性测验与评价,经过评价后已掌握者进入下一单元目标学习,未掌握者接受矫正,矫正完成后再次接受诊断性测验与评价。经过评价后掌握者进入下一单元目标学习,未掌握者继续接受矫正,矫正完成后再次接受诊断性测验与评价,最终实现绝大多数学生顺利达到技能学习的要求。

实验结果

1.实验后两组学生技能成绩对比情况

实验结束后聘请教研室其他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能测试,每个单项成绩总分为10分,成绩的评定严格按照体操教学大纲技能评分标准进行。收集、整理测试成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测试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得分成绩优于对照组成绩,自由体操和总分成绩都达到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单杠成绩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双杠和跳跃项目成绩虽说在统计意义上还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从学生的平均成绩得分上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注:*为统计结论差异具显著性。**为统计结论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2.实验前后学生心理变化情况

伴随着学生对体操动作技能的掌握水平,其心理必然发生相应的微妙变化,本试验运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和《运动情景动机量表》,采用5点计分标准,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实验前后两次测量,测试结果统计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训练满意度、缺乏动机、内部动机三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对照组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下优点:

1.相信所有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操技能动作多为人为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人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它是一种封闭式运动技能,在练习中人体常处于非常规状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惊险性。学生在学习体操技能动作时常会产生害怕心理,这种害怕心理将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可能成为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4],所以许多学生由于身心素质差,导致不喜欢上体操课。加之传统教学中老师习惯用正态分布曲线给学生分等级,认为班级中有“1/ 3的学生对所教的东西学得很好,1/ 3的学生学得一般,1/ 3的学生不及格或刚好通过”[5]。这种先入为主的假设使许多学生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之中,进而扩大了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又反过来强化了师生对成绩分布的错误看法,并使之“固定化”[6]。掌握教学是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部分学生(或许是90%以上)都能掌握教师教授的技能,教师所要做的便是找到使学生掌握技能的手段。这种教学理念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被关心和关注的感觉,这种感觉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技能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明确技能教学目标,增强了动作技能学习的方向性

传统技能教学也有自己的目标,但是往往非常笼统和模糊,难以分解测量,也就难以发挥目标应有的作用。“掌握学习”法在技能学习中具有详细的分解单元,在教学实践中把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归宿和灵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对每单元技能学习内容的要求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均有方向感,通过逐步实现每个小目标,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顺利实现整个技能教学目标。

3.提高了技能教学的可控性和反馈性

体操技能教学实践中,众多不同项目动作,从外部特征上看似乎是相互孤立的,但从技术结构角度看,他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的结构是立体的,每个动作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都与其他动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动作既是本项目中高一级动作学习的基础,也可能是学习其他项目技术结构相似的动作的基础[7]。“掌握学习”从每个小的单元教学目标开始,由简单到复杂自始至终控制着技能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某个动作技术不会做而导致下个高一级动作学习受影响的现象。此外通过反馈性测试及时把教学结果测试出来,反馈给师生,一方面可以调整技能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通过反馈测试进行动作技能矫正,使学生获得“二次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有效抑制动作技能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喜欢上体操技能课

“掌握学习”通过实现每个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评价的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效果,目标教学还把远期的教学目的,通过一个个小目标转变为近期目标,使学生能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己的成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7]。

结 论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体操技能教学中能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变化,提高学生对体操技能教学课的满意度;获得技能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体操技能掌握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吉勇,膝淑清,赵明.体育院校各专业体操课程整体优化改革的探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 25(6):67-70.

[2]蒋国强.吴灵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2):85.

[3]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6-45.

[4]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5]Block J H(ed).Mastery h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ion ,Inc. 1971:49,47.

[6]邵瑞邻.布卢拇掌握学习策略浅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教学技能范文6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小组学习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们在小组中接受他人观点的挑战,开阔学生们的知识领域[3],而不是将每个人学习成绩简单地叠加[4]。小组学习不会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师人数和教学评价标准的改变。研究中,我们依然保持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标准(自编),授课教师不变,只是改变了护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评价的形式。

1.1护理技能的学习方式

在接受了相同的课堂讲授和技术操作示教后,对照组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课后练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针对个人问题或随机人群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实验组同学以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学习开始时,教师首先向实验组的学生说明小组学习的意义,让她们做好学习前的准备。练习中,学生按小组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针对小组,突出以小组为单位的指导。同时,教师鼓励小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1.2护理技能的评价方式

在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时,对照组仍以个人为单位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为个人操作得分。实验组的学生在考试时,随机抽取1人代表小组进行操作,其余2人在旁边观看,操作中不得给予提示或指导,回答问题时,3人均可以参与。考试成绩按操作人的成绩计算。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01年9月入学的护理专业专科班学生(01专科),共计58名,全部为女生,年龄18~20岁。学生均为当年高考统招学生,入学后由学生科根据入学成绩,在相同分数段随机分配为2个教学班,设立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各29名学生。学习之前,再将实验组随机分组,每小组3人。

2.2研究方法

2.2.1《护理学基础》开课时间为2001年11月。开课后,《护理学基础》课堂教授与护理技能示教的方法2组相同。

2.2.2根据我校教改后制定的新的《护理学基础》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原北京市《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及临床的需要,规定了在《护理学基础》全部教学中,要求考试的护理技能项目包括铺床、晨间护理、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导尿等6项内容,其他项目作为抽查或为教师指导下完成(如注射法和输液法等)。将两组学生6项护理技能考试成绩记录,进行比较,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随机访谈。

3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铺床、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和导尿4项护理技能的平均得分比较,P<0.01,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2项平均分比较,P>0.05,2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结束时,我们对实验组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①是否接受小组学习的方式?②在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③小组学习对你的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④你认为本组学习与对照组的学习有什么不同?访谈结果显示,小组学习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她们认为,由于评价方式的改变,组内同学的“利益”被结合在一起,所以,他们必须增加交往,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为了在与其他组的竞争中取胜,小组成员必须挖掘每个成员的潜力,这样就锻炼了她们的自学能力。对于小组学习带来的问题,同学们认为,由于随机分组,没有考虑到小组成员能力和性格的搭配,有时会影响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也会造成小组间竞争的不公平。

4讨论

4.1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和评价顺应当代护理教育改革的要求

在6项必考的护理操作技能成绩中,实验组4项操作的平均成绩都高于对照组,其中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和导尿等项2组间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组学习可以有效地适应新的护理课程改革的需要,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小组学习可以有效地增加同学之间的交往,并通过彼此的争论与平衡共同达到小组的目标[5]。在与实验组学生的交谈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认可这种教学方法;72%(21/27)的学生认为,由于考核方式的改变,一个同学做等于3个同学都在做,所以,在练习中她们必须充分交换和参与小组的意见,在相对较少的练习时间里,边练边看边学,比个人学习更有效。

4.2合作学习理论是护理技能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基础

合作学习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有4种“需要”值得关注,即归属(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5]。在护理技能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和自检,学会了共同学习,也满足了心理需要。实验组37%(11/29)学生认为,通过小组学习,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提高了自信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关研究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体系可分成2个部分: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4]。在小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至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则更无从谈起[5]。在对实验组学生的访谈中,许多学生都谈到,在小组学习中,有时的确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最终他们还是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从而增强了合作的意识。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6]。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4.3护理技能教学中小组学习依然依赖于师生的密切配合

4.3.1帮助学生了解小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往的或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多是临时组成的小组,维持时间相对不会太长;一般情形下不过是一次作业而已,对个人的影响不是很大。而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一旦组成小组就将持续2个学期,这意味着在整个《护理学基础》学习过程中,要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来实现小组的目标。在研究中,最初,同学们都希望能够和自己要好的朋友分在一组,当发现组里的同学并不是自己很亲近的伙伴时,情绪会变得低落。表1前2项护理技能考试成绩中,实验组第1项铺床的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第2项晨间护理,两组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未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访谈中了解到,在前2次教学内容的练习中,特别是课余时间的练习,她们并未按照分配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的工作意味着个体必须了解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必须承认团队成员之间的非独立的关系[7]。所以,在实行小组学习之前,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小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了解小组学习可以满足她们的归属、自尊、自由和娱乐的需要。小组学习虽然看似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实质上是在成长过程中加入“与他人合作、与人交往、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真心实意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达到真正的效果。在后面4次考试成绩中,实验组成绩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已理解了小组学习的涵义,并真正按照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