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学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学校

现代化学校范文1

一、现代化学校界定

现代化学校就是实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学校。不能把校舍崭新、设备先进的学校称为现代化学校,这只能称它为现代化校舍、现代化设备。进一步地说:学校教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内能主动适应社会,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学校课程、教育技术和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富有特色、运行良好的学校教育系统,能培养出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发展的“四有”新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它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教师的引导、组织下,能够主动自觉地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和认识手段,认识和变革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发展自己。学生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不是死读书而是活读书;不是局限于教室而是超越教室;不仅具有共性而且同时具有个性。

我认为,现代化学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模式特色化,学生发展主体化,课程体系校本化,教育技术多样化,学校教育社会化,办学条件规范化,教师队伍优质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育科研普及化。

1.教育观念现代化。

主要表现为,(1)大教育观。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为两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社会化网络。(2)终身教育观。以学校教育为基本,包括学前教育、职后教育、老年教育的一条龙教育体系。学校教育阶段应当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矗(3)素质教育观。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4)教科兴教观。依靠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依靠科研振兴学校。

2.教育模式特色化。

改变千校一面局面,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以某一主题为主导,以某一改革为突破口,把学校各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一种教育模式。例如“超前挖潜模式”,“主体教育模式”,“愉快教育模式”,“成功教育模式”等。不同的教育模式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表现为有特色的学校管理、课程体系、自编教材和有特长的教师、学生群体等等。

3.学生发展主体化。

(1)改变单纯由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学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靠自己主动和自觉。主动指学生热情投入,积极参与;自觉指学生自我意识强,有自我调控力和自我评价力。学生发展主体化是指学生能动地去发展知、情、意、行,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矗(2)学生发展主体化不是自然发生的,没有教育、教学的精心设计,没有教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主动可能会成为盲动,会迷失方向。学生发展的目标是成为具有个性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4.课程体系校本化。

这是指从本校实际出发来构建课程体系。(1)从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学生培养目标出发,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恰当确定好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比例。使课程体系、结构具有本校特色。(2)现代化课程的本质性结构是以自我发展课程为纲,以人格课程、知识课程、情感课程和实践课程为目,纲举目则张。(3)课程内容改革关键在于改变知识本位的倾向。它应以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和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以知识为载体,是精神、智慧、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即四基而非双基)。

5.教育技术多样化。

(1)既然学生的发展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式发展,就要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样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主要是指使用教学仪器、实验装置、电教器材、电脑等媒体或多媒体的技术;软技术主要是指使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的技术(例如教学组织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又如教学模式可以有信息接受式、技能训练式、自学思考式、讨论辩析式、发现探究式、实践创造式、特长发展式、自主发展式等)。(2)多媒体电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发展,将不但使人类生活,而且也将使教育、教学发生巨大变革。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以逐步实现因材施教。

6.学校教育社会化。

(1)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主要在学校进行。但必须与家长和社区密切配合,吸引其参与。学校教育要打破封闭性,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活动,参与服务,从中学习,提高思想,培养能力,发展人格。(2)学校要对社会开放,按照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可能,为社会各种人士提供多种业余学习的机会,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场所。

7.教师队伍优质化。

(1)有一支由合格的校长、教师、实验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并按学校规模配齐。继续教育计划落实,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措施。老、中、青教师结构合理,团结协作。(2)校长、教师能为人师表,安教、乐教、善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学水平较高,研究成果丰硕、质量好,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8.教育科研普及化。

(1)在建设现代化学校过程中,认真普及教育科研,校长、教师能运用教育科学思考学校发展战略、办学方式、办学策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水平。(2)学校应当成立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学习使用科研手段,选择适当的课题进行行动研究、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

9.学校管理科学化。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教育管理体制有了重大改革,学校要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决策、开放灵活的管理体制,建立能够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内外动力结合的以内动力为主的动力机制。(2)学校管理要强调社会参与。建立学校管理委员会,由社区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家长代表和学校代表组成。学校管理委员会应定期讨论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学生教育以及学校建设中的等等重大问题。

10.办学条件规范化。

(1)学校用地面积基本达到标准规定,校舍完好无危房,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教学、行政、生活用房按规定配齐。(2)学校的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教职工生活补贴和奖金全部兑现,教职工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住房基本解决。(3)常规教学仪器、电教器材、电脑按规定标准配齐,有地理园、生物园,有良好的勤工俭学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生产劳动基地。(4)学校藏书生均30册左右,学校订阅的报刊总数班均不少于4种,各科教学参考书、工具书满足需要,并有书刊柜架。(5)体育器材、设施按规定配齐,有体育器材室,有200米以上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有2个以上标准篮球场和排球场。以上是对现代化学校的大体界定。

看一所学校的现代化,首先看办学的教育观。用什么样的教育观来办学,这是灵魂性的,它将贯穿于办现代化学校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中。这种教育观将会集中反映到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学生培养模式。学校教育模式是对于整个学校系统、对于办学目标而言,学生培养模式是对教育对象、对培养目标而言。学校教育模式建设要落脚到学生培养,而学生培养模式的实施则有赖于学校教育模式的良好运作。所以,学校教育模式和学生培养模式成为办学的导向。学校的其他因素都包含在这两个模式之中,都是为了保证这两个模式的实现。办学的硬件保障是办学条件规范化、标准化;办学的软件保障是由优质的教师队伍,普及了的教育科研和科学的学校管理三者构成。上述的几个方面,均要通过办学的主要内容、过程,即校本化了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和社会化了的学校教育在时空中延伸这一动态发展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可见,上述10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

二、建设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学校

我们提出的上述现代化学校的定义、内涵、内容,是一种理想模式,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尤其是在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初期学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目标,它必须通过完成各阶段的战役性目标积累来实现。假如我们计划到建国一百周年(2049年)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长期的战略性目标,那末能否把到2010年和到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战役目标呢?假如我们把到2010年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初期阶段,那么就应当根据上述内容制定出这一阶段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既是从现实出发的又是面向未来的,它是能调动起大多数学校积极性,而不是高不可攀的。为此,我们提出建设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学校问题。类型,是指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不同类型,就是指一批事物之间由于有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从而形成的不同类别。

学校也是如此,因学校建设的基础不同,角度不同,进程不同,模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校。

不同基础,指的是每所学校在为自己设计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包括教育思想、学校管理、课程结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学生素质、办学条件等方面综合而成的现实基础实力。如有的学校校舍大而好,设备新且全,师资力量强,校风好;有的学校校舍不大,设备不新,但干群团结,教师工作热情高,质量稳步上升;有的学校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勇于改革,学校面貌变化大,由薄弱学校转变为知名学校;也有的学校目前情况一般,但校长、教师有决心追赶先进。这是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现实基矗。这些基础从综合性评价角度来看,也许可以说基础好些或基础差些,应当对每所学校作出具体分析。

不同角度,这是说学校在设计教育现代化时,经过学习、思考、分析确定的某种教育思路和切入点。所谓某种教育思路,指的是或者以开发学生潜能为核心的教育思路,或者是以和谐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路,或者是以公民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路,或者是以美育为核心的教育思路。切入点,则是在确定了以某种教育思路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后,根据学校的现实要求和可能条件,选择容易见效的内容,或者某项重点内容,加强工作,取得成绩,带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例如以改革管理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德育改革为切入点,进而向纵深发展,以及其余。

不同进程,指的是追求现代化的学校因基储角度、模式的不同以及所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形成的不同发展进程。如果校舍好、设备全、办学条件较为规范,其发展进程就会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为主线;相反,有的学校则会因校舍、设备欠债多从而其发展进程的某阶段会以硬件建设为主;还有的学校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各方面同时发展。从教育模式的构建角度看,一般会经历模式选择———因素组合———模式运作,然后再模式精血——因素再组合———模式再运作。由于各校的思路、实力、策略差异,模式构建的进程显然也会有差异。至于各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跨度显然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模式,所谓教育模式,是指在学校构成的几个重要因素中,选定某一因素为主要因素,以此统率、影响、渗透于各种因素中,把各种因素组合形成的结构。不同的教育模式便形成不同特色。例如创造教育模式,其特色表现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活跃,创造力强,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特别多。又如愉快教育模式,其特色表现为学生负担减轻,学习是愉快的,活动是愉快的,生活也是愉快的。

综上所述,每所学校从自己的现实基础出发,经过学习、消化、筛选,明确了从某个角度———学校选定的教育思路和切入点,并沿着所设计的步骤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和特色,这就是这所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体过程。许多学校有相同或相近的教育模式(即使如此,这些有相同模式的学校仍会各有其特色),就会成为类型。从一个城市来说,几百所甚至几千所学校便会形成许多不同的类型。

三、提出建设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学校的现实意义

第一、避免千校一面,追求自主发展。

目前,在讨论学校教育现代化问题上,比较集中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内容等共同性问题上,这是完全必要的。共同性、普遍性问题不弄清,搞现代化便失去基本方向。而同样必要的是:还要弄清教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和个性问题。如前所述,我们提出的现代化学校的“十化”,是属于普遍性内容。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十化”在每所学校的具体表现必定是多样式的。各个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现代化的计划,切不可生硬地按照共同划一的标准去做,亦步亦趋地模仿某些“样板”。提出建设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学校,可以激发各校校长、教师、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他们为自己的学校创设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的、模式各异、个性独特、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

第二、避免“孤帆远影”,追求“千帆竞渡”。

在讨论学校教育现代化时,因为提出了一些较高的标准、要求,可能会导致某种误解,以为搞学校教育现代化只是少数学校的事,与绝大多数学校无关。这在思想上是个误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只有少数学校致力于现代化,那么何来科教兴国,何来教育强省强市。

诚然,如果学校至今还是危房,无基本设备,学生流失率高,义务教育尚未实现,那是无从谈教育现代化的。但如果只是因为用地面积不够,或者某些用房、设备暂时未配备,或者目前办学一般,或者因为是新校而办学经验不足,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让这些学校追求教育现代化。我们的口号是“个个可搞现代化,校校可成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不在硬件而在软件。我们不应当让教育现代化远离大多数,恰恰相反,应当以教育现代化的口号去激励所有的学校。当然,这样说丝毫不存在排斥先进的意思,事实上总是会有先进后进的,我们的政策应当鼓励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总之,我们希望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大河中看到千帆竞渡的壮观场面,而不希望看到孤帆远影的寂寞情景。

第三、避免平均用力,追求重点突出。

现代化学校范文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变革,对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巨大变革,进行创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实践和探索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创新应用推进策略

(一)完善信息技术条件,搭建信息技术平台

湖南省资兴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校园面积121328.4平方米、教学班54个、学生3418人的规模大校,学校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越。为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校管理,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先后投入资金306.5408万元,实现了百兆光纤进校园,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校园网络系统,所有班级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建有2个网络计算机教室和教学观摩用的多功能报告厅、阶梯教室,4个学生计算机室,1个教师集中备课室,1个校园监控室,所有教师办公室都配置了办公电脑,开发了1个校园网站、1个教师微信平台、1个教师qq群和若干个学生qq群。同时整合有关资源,组建了力量强大的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优越的办公条件,为学校创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

(二)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职工现

代信息技术素养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关键在应用,应用的关键又在于教职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为提高教职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借助于上级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有计划、分批次安排组织教职工全员参与培训,为保证教职工培训时间提供便利,培训费、办证费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制订鼓励措施,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奖励,对年龄偏大、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教师,学校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应用技术,同时学校经常举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教学比武,不断锤炼、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素养。目前,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已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90%,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过关率为98%,青年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率为100%。

(三)全方位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

1.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行政管理办公无纸化、管理规范化、工作高效化

学校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站,开辟有文件收发处理、工作安排、即时通知、信息流转、教学动态、德育之窗、教研园地、家校互联、新生网上报名、学籍管理等栏目,学校及时将文件处理、工作安排、即时通知、教育教学动态、招生考试信息、各种考核评价结果等信息及时,教职工通过办公电脑、手机等登录校园网站,即可获取全部信息,同时将反馈信息及时上传,实现了学校工作布置及时、反馈迅速、处理准确,学校行政管理规范化、高效化的目的。

2.应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师教学科研交流平台

我校教师课务量普遍偏重,学生人数多,作业批改量大,加之校园面积大,各年级组教师办公室相距较远,传统的现场集体教研活动受制于时空限制,举步维艰。为破解教科研瓶颈,我校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初始阶段,我们利用校园网的教研园地,建立教学资源库,如试题库、教案库、课件库、图片库、视频音像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将校园网与外网联通,各教研组经常组织本组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网络搜索、网络答疑、网络论坛等学习和研究活动。为克服校园网互动不足的缺点,我们建立了教师QQ群、教师微信群,巧用QQ平台、微信平台构建网上教研室,为教师教研活动开辟互动的空间,解决了集体学习与讨论的时差问题,提高了教研的效率。2013年,我校以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市”为契机,开始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校园网络教学“班班通”工程、“堂堂网”在线资源平台的建设成功,我们将网络教研与网络教学对接起来,在课堂上,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随时打开网络、实现在线教学、在线编辑;学生们能利用网络查找资源、在线练习、在线作业。2014年,我们乘湖南省教育厅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的东风,积极推进优质课堂空间建设,通过分学科遴选首席教师、骨干教师、骨干技术员,组建优秀科研团队,开展网络空间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微课、课堂实录、多媒体资源、论文等上传空间,个性化资源,共享研究成果,首席教师组织空间成员定期召开视频工作会议,开展在线交流。我校物理教师谢东海建设的空间已被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遴选为“湖南省中小学首批‘优质课堂空间’建设备选项目”。

3.应用信息技术,做“实”、做“活”、做“亮”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更关乎民族的兴盛祖国的希望。我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突破传统德育工作的僵化性、说教性和时空限制性,把德育工作做“实”、做“活”、做“亮”,让德育工作不断焕发生命活力。一是建立网上心灵对话室、心理咨询室。我校建有两间心理咨询室、配有两名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门教师,长期为学生开展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但有部分学生对有些问题不愿面对面交流,为此,学校德育处专门建设了网上心灵对话室、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网上心灵对话室主要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提供自由、轻松对话平台,什么话题都可以说,可倾诉、可发泄;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由专门心理教师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供咨询、答疑、点拨和疏导。由于网络咨询具有沟通轻松平等、咨询保密性强、操作方便快捷的优势,倍受师生欢迎。二是建设了亲情视频室。由于资兴市部分资源枯竭企业破产重组和煤矿沉陷区搬迁、棚户区改造、库区移民等政策的实施,我校留守学生大量增加,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需要亲情的滋润。为此,我们开辟了两间亲情视频室,课间、午间、课后休息时,供学生和父母进行亲情视频对话,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常规德育工作。我们利用节假日、重大活动、时事政策等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等。如我校团委组织的清明节网上祭奠英烈活动、德育处组织的文明用语的网上大比拼活动、教研室组织的网上新环保法知识竞赛活动等,既切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克服了传统德育工作的单一呆板模式,还实现了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目的。四是借助家校互动性平台,实现家校一体化沟通。网络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借助家校互动平台的运行,实现家校近距离沟通。校讯通,是沟通家校的最好的平台。为了更快捷、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及时将学生情况反馈到家长,学校应大力倡导家长使用“校讯通”。按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我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广“校讯通”的应用,力争有更广的普及率。学校与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在校的情况,告知学校的有关安排,提醒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注意事项。学校门户网在家校联系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家校互动”栏目,家长通过班级网页,对小孩、对班情的了解更直接,更具针对性。我校每学期还举办一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活动开放日,让广大家长充分了解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也将“教育信息化”的知识辐射到社会。

4.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素质教育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信息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是现代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渗透到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各方面。那么怎样开展信息课教学以使其更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在硬件设备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如何能尽快地从研究型、示范性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的整合的突破口在哪里?这些问题促使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展了“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强大优势和无限魅力逐渐呈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第一,老师劳动的创造性增强;第二,各种知识信息的整合性突出;第三,整个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得到充分体现;第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限,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学校硬件环境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设备设施逐年得到改造和升级。同时,学校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库,包括各种来源的音像资料和网络数字化资源。全体教师都将“湖南省基础教育在线”“堂堂网”“资兴教育资源网”“资兴三中校园网”收集在电脑网页收藏夹中,从中下载有效材料,充分享受外来优质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阔了师生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备课速度日益加快,课堂信息量加大,学习兴趣提高,利用课件解决课堂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方便快捷,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成绩上升,教育教学教研成果斐然。2011年以来,我校教师的课题、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或获奖,共计894人次,其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65人次,荣获省级荣誉309人次,荣获地市县级达420人次。2011年,葛志荣老师等人被郴州市电化教育馆授予“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子课题研究优秀个人;黄艳香老师被评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优秀学员;2012年3月,我校被湖南省教科院授予“快乐作文网络大赛优秀团队组织奖”;谭永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荣获国家级论文二等奖;袁跃龙老师被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授予“艺术教育特殊贡献奖“”优秀园丁”光荣称号;2013年,方知行等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09—2013年,我校初中生毕业学业考试考入省示范性高中分别为206人、218人、309人、337人、462人,成绩稳步提高,不断刷新纪录。学校荣获“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文明美德学校”“湖南省红旗团委”“郴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奖”等众多荣誉。

5.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校安全管理防火墙

我校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校安全管理防火墙。结合高考监控室建设,我们建立了覆盖所有教室、活动室、功能室、实验室、财产保管室等教学场所和师生活动场所的学校安全管理监控室,对教学活动安全财产保管安全实行全方位监控,在学校主要通道、楼梯口、校门等处安装高清摄像头,安装一键式报警器并且全部联网至校警值班室,值班校警打开电脑,整个学校的安全状况一览无遗。

6.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校务公开透明化、及时化

现代化学校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内涵建设;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21-002

为贯彻落实十精神,去年底,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开展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可以说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省四星级和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我们又该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在扬中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精”字当头,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一)塑造精品文化,营造向上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长久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发展推动力之所在,是现代化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塑造精品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塑造精品文化,重要的是落实在物质文化。我们按照“建筑营造整体美,绿化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的要求,科学规划校园,做到布局精巧,内涵丰富,实现一区一景,一路一品,植物造景,文字相称,立体化营造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热爱生活的文化环境。

塑造精品文化,关键的是体现于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对于我们来说,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在:

第一,开展具有职教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技能节、艺术节、体育节”,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走街道访社企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

第二,打造具有仿真情境的企业文化。职业教育最终培养的是走上社会的“职业人”,因此,按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文化氛围,把实训室打造成企业“车间”,让学生从外形、着装、敬业精神、操作规范上按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让学生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全面的职业综合素养。这是现代化职业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推进精致管理,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在“幸福师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推进精致化管理,不断向人文性、现代化学校迈进。

注重制度建设,打造校园“自治区”。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治校的科学、合理、有序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倡导“刚性制度”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文化,把制度化作为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师生的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师生切实做到心中有制度,行动有尺度,执行有力度,评价有信度,形成人人自治自律。

狠抓常规管理,营造亮丽“风景区”。继续实施“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努力做到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到位,抓实每个环节,关注每个细节,以过程最优化求得结果最优秀。

一是优化学生管理。通过打造“三心工程”,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以“餐饮消费放心校园”建设为抓手,打造放心工程;以“星级宿舍品牌”建设为抓手,打造舒心工程;以“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为抓手,打造安心工程。

二是优化德育工作。把“文明人”作为育人目标的基础,把“幸福人”作为育人目标的核心,把“职业人”作为育人目标的关键,以“一训三风”建设为抓手,以“四自教育”为突破口,以“职业素养教育”为主线,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学科课堂教学、专业特色活动、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突出教学中心,构建师生“发展区”。一是精致化教学常规。从关注和发展每一个学生出发,追求教学常规的备课精细,上课精熟,作业精巧,辅导精诚,批改精实。加强对教学过程各环节有效管理和监督,实行正常巡课听课制、常态教研活动制、教学过程督导制。二是精致化教学过程。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活动,实施“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和“双案”导学、“双合作”激励策略。

(三)搭建精彩舞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造一支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队伍、具有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的专业带头人队伍、具备教改理念与生本精神的教师队伍,是现代化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的思考是:

一是在高校建立理论再提升基地。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专业技能继续教育和培训。选派专业教师脱产到高职院校参加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每年选派1-2名专业教师赴国外接受培训。

二是在企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需要,不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一个月到一年的挂职轮训和生产实习。

三是在学校建立校本培训基地。以编写校本教材促教师专业提升;以开辟专家讲座促教师专业成长;以组织骨干培训促教师全面发展。

二、“活”字领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办学形式活,一主两翼培养服务性人才

现代化职业学校发展的理念就在于:服务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办学规模、教育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和人力资源基地。为此,我们坚持“一主两翼”的办学形式。“一主”就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采取自办和联办的形式,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中职在校生稳定在3000余人,五大类十二个专业中都有省级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再建设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1D2个,国家级重点规划实训基地1个;“一翼”就是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我们将依托社区学院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广泛开展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技文化服务;另“一翼”就是与电大联办,积极开展远程开放教育。

(二)育人方式活,校企双向锻造技能型人才

通过“订单式”培养、冠名办班、工学结合等形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变学校单向育人为校企双向合作育人,努力做到:根据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企业用工,制订招生计划;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计划;根据课程需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根据管理身份,共同负责顶岗实习。在合作育人过程中,达到“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用人标准与培养目标、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对接,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赢局面。

(三)评价机制活,多元评价成就高素质人才

多元评价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教育评价,结合“奖惩”与“发展”,既注重过去,又面向未来,既注重了结果,也关注了过程。在职业学校,实践多元评价可以有效促进人才发展,这是实现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的新途径。

对学生的评价,从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出发,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重点落实在:以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和考评体系;邀请企业参与制订考核标准、参与考核评价;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我们做到人尽其才。针对教师专业结构的复杂化,评价更注重多样性,着重进行发展性评价和考量,最大化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现代化学校范文4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信息化教学 现状 教学改革策略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已经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它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跃。教高[2006]16号文件首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正确定位,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现代化的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加快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既面临着极佳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是要扎实地开展信息化、社会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从管理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化教学是指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信息支持和决策系统,并利用适当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激励机制,协调和控制组织中各成员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群体的最大利益所进行的各种协调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信息”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新环境下,信息化优质资源的共享,新教学模式的运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要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有以下特点:由于信息化教学能发挥很大优势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中要达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目标,重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运用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2.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应符合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把在校生培养成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成为具有组织,管理高新技术生产,能够操作、调试和维护高新技术设备,解决生产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特色是突出“能力”为本位;高职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时展潮流的基本要求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2.2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的必然途径。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的所有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实时共享和科学管理,最终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2.3信息化教学是促进教学管理者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多个管理者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并利用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灵活和动态互交性等特点,使自己真正掌握现代化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4信息化教学可以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呈现管理的科学化,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实验实训动态化,质量监控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的特征。

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机构少,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等客观原因,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是硬件到软件都存在不少问题。

3.1领导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重视不够。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招生上,忽视了教学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导致学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政策性指导文件不多加上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对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不利于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

3.2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不少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落后,一些教师自身缺乏必要及时的专业培训,信息知识结构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吃老本,信息技术更新滞后,这是制约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3学生信息技术意识淡薄。高职院校学生普通素质相对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力较弱。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管理宽松,很多人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他们不知如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上网主要是忙于游戏、聊天、交友,有限的时间在无聊之中度过。因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是高职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3.4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用率不高,教学中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无法及时更新直接降低了教学效率。当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没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学管理软硬件的更新和建设,无法进行长远的规划和基础建设,无法及时、准确、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针

4.1要以信息化理念为指导,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各高职院校领导应该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4.2切实加大教学中软硬件的投入,改善现有的设施,以适应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学校领导应积极参与,为信息化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采用教学呈现,模拟演示,互交式视频,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同时要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对教学大纲、课程和教材信息、教师和学生信息等教学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促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

4.3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凝聚力,同时加强骨干教学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师的管理,防止人才流失。教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部分,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的构建,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师应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中多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教学管理人员应数量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和时间,又可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技术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4加强和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化学习的观念,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方便快捷现代化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主动获取需要的学习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力、创新力、就业力和创业能力。

5.结语

现代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先存教育观念,教学环境,教学体系,教学信息,教学方法等的深刻变革。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化教学要符合现代化的需求,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尽快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法规,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相林.关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205-206.

[2]周莺.试论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251-252.

现代化学校范文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教学用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现代化教学用具的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单一教室的配置,即在每一教室内配置幻灯机、电视机、多媒体电脑等。这是常用的配置;另一是校园网络甚至国际互联网配置。这两种配置也都是各学科共用的。

幻灯机、电视机(附录像机或VCD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用于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视觉欣赏材料或儿童美术方法的示范过程。可以满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需要。

多媒体电脑融科技与艺术于一体,不仅具有展示、欣赏的功能,而且具有训练、创作的强大的功能。而作为与多媒体电脑密切相关的电脑美术,它的概念最早于1968年出现在英国。今天,它已作为运用高科技的软硬件进行艺术创作的门类之一,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已得到公认,并在现代的广告、印刷、装饰、服装、影视、建筑等等实用艺术设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很多的艺术家也直接将电脑作为自己的创作工具或辅助创作工具,因而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运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的关键是利用电脑高速运算的强大功能,让它代替人去做那些繁琐复杂、枯燥无味而又非创造性的工作。让创作者可以在没有材料限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由于电脑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又可为创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物质条件,所以,电脑美术表现出的效果极其独特。它既可以模拟传统美术创造中的各种技法和各种效果,又可以将这些技法和效果综合地表现:请记住我站域名出来,并且产生自己独特的、传统美术中没有的技法和效果。运用电脑进行美术教育和辅助创作,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可以节省各种美术的工具和材料。

多媒体电脑所具有的人机双向的互动性与强大的多功能的集成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美术——电脑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现代化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电脑美术操作的简易性与游戏性,表现的多样性与创造性,所以它对好动好奇的儿童形成了非常的吸引力,并对于发展儿童的综合的创造能力与丰富的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电脑美术软件通常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面向专业的电脑美术创作人员的,另一类是面向儿童的教育和娱乐的。专业的软件重视功能的强大,儿童的软件针对不同年龄段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更重视操作的便利性和寓教于乐,特别强调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目前适合儿童的美术软件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操作系统(WIN95/98)附件的画板;二是单一的绘画软件(面向儿童的软件一般都有友好、直观和易用的操作界面)。

现代化学校范文6

多年以来,我校作为朝阳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先锋,不断探索、积累、前进,已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应用,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起具有超时空管理和个性化学习特色的现代数字化校园。

下图为陈经纶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型图。

构筑超时空管理平台,提升现代办公效率和品质

1. 无纸化校园协同化办公,节能、环保与高效

学校构建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校园协同办公平台,主要包括校园日历、通知公告、文件收发、工资条发放、校园即时消息系统、FTP个人文件存储系统、邮件系统以及教务排课、排监考系统等。上述校园协同办公平台在学校日常行政办公系统中被广泛应用,成为大家日常办公获取信息和管理的重要途径,实现了校园办公无纸化。校园日历、通知公告、工资条发放、课表、排监考信息不仅自动推送到教师计算机个人桌面,还可以通过邮件、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推送。校园即时消息系统成为大家在同一校区内和不同校区间随时在线联系与沟通的重要方式。

2. 物联网管理,轻松实现设备设施网络化管理与控制

物联网管理是我校建设智慧型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学校公共场所的设备设施(如灯光、投影、幕布、窗帘、空调、音响等)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起来,实现用户权限分配下的网络化管理与控制。智能手机、iPad和其他网络终端,均可通过网络直接控制教室与会议场所内的各种设备。各种教学设备的状态、功耗、使用率和故障率等数据,通过物联网感知模块自动采集并实时发送到数据中心,并生成各种分析报告。

3. 校园一卡通,方便、快捷、畅通

目前,我校一卡通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食堂综合消费系统、电子门禁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数字影院平台、学生选修课考勤、数字图书馆借阅、库房日常消耗品领用等领域。

我校是朝阳区和北京市一卡通系统使用最早的学校之一。2007年底,学校特别成立了卡管中心和消费充值处,并充分利用了北京市下发的中小学学生卡和教师卡以及CMIS中师生的基础信息。

4. 校讯通平台,构筑家校沟通的桥梁

学校、家长、学生如何实现三位一体联络与管理?校讯通平台不仅实现了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短消息发送与接收重要功能,同时也提供了学生成绩发送与查询、班级空间、教育资源超市等辅助功能。

我校的校讯通平台已经成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目前,我校有4个校区近5000名师生在使用该平台,每天几个校区的信息发送量达5000条以上,构筑起学校、家长、学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桥梁。

5. 视频会议与视频直播系统,便捷、节能与环保

我校每学期要召开多次校区间的全体教师会、教科研会等,通过网络化视频会议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这个系统支持本部和各校区大型会议的召开,支持多校区、多个小型教学会议的同时召开,支持点对点教师个人间的即时通讯。

视频直播也是学校对大型活动进行现场画面直播的重要手段。学校进行了许多次大型视频直播活动,如学校90年校庆60多个点的现场直播活动,每年初三、高三考生辅导,每年元旦联欢会,高三学生成人礼,平时多校区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等。视频会议和视频直播系统,不仅为学校举办各项活动提供了便利,还体现了现代化办公的节能与环保。

6. 网络版教学评估系统,办公桌面的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我校的教学评估系统经过改造后,已经具备了多校区网络授权与查看功能,真正实现了办公桌面的教学评估与检测功能。学校领导通过该系统随时观看授权的任意校区、任意教室的教学实况,在线实时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实时指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通过该系统,教研组不用进教室就可以听课评课,新手教师通过该系统可观摩学习有经验教师的上课情况,从而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学生也可申请通过该系统在家远程在线观看教学直播。学校还可以对年级、班级的教育活动实施画面监控。

7. 多校区网络化管理的安防监控系统和人脸识别技术,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我校实现了五校区校园安防网络化的统一管理,各校区传达室之间能够音视频通话。学校负责安防管理的后勤主任在自己的电脑前就可以实时了解各校区安防情况,有效保障了校园的安全管理。另外,我校拟在校园门禁、学生宿舍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很方便地识别不同身份人员进出校园的情况,进一步保障校园的安全。

8.设备财产管理,不再为财产统计烦恼

我校是一所大校、老校,设备设施种类繁多,统计管理一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特别针对这一情况研发了财产管理的软件,实现了对财产分门别类和人员借用信息的登记,为查询统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关注个性化学习与培养,为师生发展搭建信息化平台

1. 记录学生成长,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北京市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提供过程性管理资料,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学生发展平台。

学生发展平台主要分为德育发展、智育发展、个性发展三大模块。德育发展模块分为自管自育、人生远足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管理、团支部管理等子模块;智育发展模块分为校本选课、研究性学习、课堂作业管理等子模块;个性发展划分为科技特长管理、体育特长管理、艺术特长管理子模块。我们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日常各项活动和个人发展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也为北京市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提供了很好的真实材料支撑。

2. 数字化设备设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活动场所和展示舞台

为了更好地让师生使用数字化设备,体验数字化环境下的工作、学习和活动,学校特别建设了数字化大厅。数字化大厅提供了网络阅览、研学探究、教学互动、虚拟翻书、电视墙展示、媒体信息等功能。同时该大厅的灯光、窗帘和投影等设备统一通过移动网络终端控制,非常方便管理。

该系统在市翱翔计划数学分论坛、学校90年校庆活动、微软Windows8全球活动东八区视频互动等重大活动以及学生日常研究性学习、网络阅览、影视编辑等均进行了广泛应用。

校园媒体系统和虚拟翻书系统主要是对师生的重大活动、研究成果、公共课程进行展示与学习,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

学校还先后建设了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影院、校园电视台等数字化学习和应用场所,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数字化课程学习和支持。

3. 网络化英语口语学习平台,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学校特别引入了英语口语教学系统。该系统通过提供科学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智能的语音矫正技术、课程与教材同步及辅助教学管理功能和全面的口语学习状况诊断,为学生口语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4. 数字博物馆系统,校本优质资源的集散地

我校数字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展示、分享与管理的应用平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学生在学习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学校历年积累的各种特色资源以及一些外购的优质教学辅助资源等。

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教师资源、教科研、校史馆、学子资源、国际学习、百科、科普、多媒体资源库、课程检索九大模块,内容类型已经基本涵盖了学校在教学资源的方方面面,同时兼具对外部知识库的检索能力。

该系统实现了各种类型资源文件的上传、转换、在线阅览与下载,为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人性化的资源平台。

5. 网络阅卷与成绩统计分析系统,为师生教与学提供快速且专业化的分析

该系统不仅解决了教师阅卷较为烦琐的分数登统和试卷分析问题,使教师从繁重的阅卷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还通过专业化的统计分析,帮助师生查找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教与学。

6.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提供了专业的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统计分析、心理网站等众多功能模块,能完成心理健康普查、建档、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咨询等信息化管理工作,为学校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状况,预防、矫正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帮助学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通过家长平台还可有效提升家校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经验体会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必须通过团队长期协作建设才能完成,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够解决的,也绝不是一两年能够应用好的。

数字化校园的使用必须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在各部门的大力使用、改进下,系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数字化校园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做运维支持,必须重视、加强这个团队建设。

加强数字化校园系统应用培训和考核机制。

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需要不断升级、改进,甚至较大的改进,需要一定资金支持。

上一篇水乡行

下一篇师德师风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