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茗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堂茗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堂茗香范文1

①滁州醉翁亭: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②湖南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九江琵琶亭: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④黄州赤壁: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⑤成都社甫草堂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2、与课文相关的名人颂对联辑录

①颂孔子: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②颂屈原: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③颂诸葛亮: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④颂韩愈: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⑤颂范仲淹: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⑥颂文天祥: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⑦颂文天祥:

宰相状元余事之;

文章义节两兼之。

⑧颂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⑨颂项羽: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⑩颂司马迁: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11)颂陶渊明: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颂汤显祖:

玉茗堂中传蝶梦;

临川集上插芳馨。

(13)颂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14)颂李白: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15)颂杜甫: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16)颂白居易: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7)颂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

平沙无处可招魂。

(18)颂陆游: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19)颂岳飞: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0)颂鲁迅:

草堂茗香范文2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罄声。

――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

皇甫曾是皇甫冉的母弟,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许是身体里带着相同的遗传基因,皇甫兄弟不仅有着不相上下的文才,连兴趣爱好和朋友圈都有交集,他与其兄皇甫冉一样,和陆鸿渐结下了不解之缘。皇甫曾的《送陆鸿渐山人采茶》是皇甫冉之《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的“姐妹篇”,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渗透在字句间的是温暖襟怀的友情,如两条脉脉含情的清泉泠然地淌过历史的千丘万壑,一点点地融化了千年寒冰,在我们心中攒成一条河流,逶迤着流向内心深处。

又是这样一幕熟悉的场景:晨光熹微,云缠雾绕的群峰矗立横亘,静默地守候着游散天边的流云,等待着云水山居的闲云野鹤。山间酝酿的蓊蔚洇润,一种源于自然的原始感动,生发了丛丛香茗,如同当年屈原沉吟不已的香花芳草,每一芽、每一叶都是为鸿渐而生,为鸿渐而茂的。鸿渐就是这样一位独行山野,以采茶觅泉为乐的“野人”。无论是杳无人迹的沟堑涧壑,还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于鸿渐而言都无异于轻车熟路。因为在他胸中潜藏着一幅隐形的茶叶地图,并用自己坚定的步履,跨越凌绝险阻,一步一步地勾描着图上的每一块产地,变成了《茶经》上那一行行简洁质朴的文字:“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不为名利羁縻、不为人世牵绊的人生,是以明心见性的快乐为指引的。天地间只我逍遥一人,山川草木为朋,鸟兽虫鱼为友,这怎能不令时聚时散的烟霞艳羡不已呢?

与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一样,香茗从来就是隐士的专属之物,其清苦之性恰如遁者清介孤洁之性,彼此间心领神会。幽隐远离尘世的山寺,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更是逃避现实世界的心理状态。在寺庙中,香雾袅袅,木鱼声声,梵音阵阵,青灯黄卷,世间悲喜苦乐皆与我无关,全神贯注地感悟寂灭之境。鸿渐独入深山采茶,幽居山寺,餐野饭,饮石泉,全然一副“山人”的形象。野饭,即山居人家待客用的清淡饮馔,如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云:“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野饭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荤腥,在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一书就记载了多种山家食材菜肴,别有一番韵致。石泉,是山石中的泉流,它源自重峦叠的山峦,飘逸出尘,高洁澄明,白是隐士的专爱。屈原笔下的山鬼便是“饮石泉兮荫松柏”的,它清冽甘甜,用现代科技语言来说,就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软水”,是绝佳的煮茗用水,因而《茶经・五之煮》中曰:“其水,用山水上……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野饭、石泉,一餐一饮,再加上居所山寺,构成了鸿渐采茶幽隐的日常生活。

暗夜的帷幕如约而降,鸟兽遁迹,四围沉寂。在漆黑如染的山林中,幽幽地夹杂着一点昏黄的光亮,那是僧房里一盏如豆残灯。山下、城中、书房、案头,也是一豆孤灯,灯下,皇甫曾双眉紧锁,惆怅地凝视着纸窗外婆娑的树影花光,黏稠的思念在心底油然而生,并沿着斑驳的砖墙悄然伸展,越过斗拱飞檐与崇山峻岭,伴着一声清越空灵的磬声,回响在空寂的山谷。

火苗在灯芯忽上忽下地窜动着,“嘶嘶”地燃烧着暗夜的静寂。茶中的泉水已如涌泉连珠,风炉雀跃的红色火焰映出了鸿渐那双深邃的眼睛和专注的面庞。他抓了一把碾好的新茶放进茶,拿起鹾簋往里面洒了点盐花,然后倒入茶碗,碗里顿时生起洁白的雪涛,皎皎其洁。他闭上眼啜了一口,清鲜甘醇,这是上品的滋味。再饮一口,竟有思念的味道。

皇甫曾这首诗究竟作于何时何地,处于鸿渐人生坐标的哪一个节点?目前学界尚无详细、确切的史料可供考证。不过,现在比较流行且可信的一种说法是:此诗大概作于上元(760年~761年)初结庐隐居湖州苕溪期间。因为唐时常州宜兴和湖州长兴山水相连,两地所产的阳羡茶和紫笋茶并为唐代的贡茶,学者据此推测鸿渐可能到过宜兴。此外,在清嘉庆年间的《宜兴县志》中也收录了这首诗,但名字却收作《送陆鸿渐南山采茶》。

历史的真假是非既无可考,他们之间的交游往来与真挚的友谊却是历史的迷雾永远无法遮盖的。可惜,人生总是犹如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皇甫曾与鸿渐总是聚少离多,在贞元(785年~804年)末,随着鸿渐的阖然而逝,他们终是相见无期。此时,皇甫曾已归居丹阳,他悉闻鸿渐久归道山,悲恸不已,挥泪写下了《哭陆处士》一诗: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

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

汉家偏访道,独畏鹤书来。

草堂茗香范文3

皎然禅师(约713—804),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居杼山,与颜真卿、韦应物唱和,颇受此二人看重。唐代诗僧、茶道大师。既精于茶道,便惠及日后成为茶圣的陆羽,并上演了忘年交的传奇。皎然除了诗歌写作,对诗歌理论也作了一定的探索,《诗式》便是当时诗格一类诗歌专著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僧悟性奇高,以悟入诗,诗心犹锐,哪怕是赠答送别、游山玩水,无不透过纯禅直观,活泼泼将冷抒情转化为“文字般若”,且诗意与禅思实现了“无缝对接”,仿佛月印千江而片水无痕。如果说,王维的诗歌感觉是“画”出来的,那皎然的诗歌感觉应是“泡”出来的。前者主诗画同构,后者主禅茶一味。作为纯禅直观的诗僧,皎然禅师所处的诗歌位置,恰恰是“独立无四邻”。时至今日,皎然诗歌远未得到应有的认识与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皎然诗歌所隐藏的禅文化“养分”,必将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本读共选皎然禅师诗歌105首,部分作品重新标题。

1、别来秋风至

别来秋风至,独坐楚山碧。

高月当清冥,禅心正寂历。

增波徒相骇,人远情不隔。

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风教凌越绝,声名掩吴趋。

悬璧安可酬,徙倚还踟蹰。

2、答苏州韦应物郎中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3、答俞校书冬夜

夜闲禅用精,空界亦清迥。

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

一宿觌幽胜,形清烦虑屏。

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

遗此感予怀,沈吟忘夕永。

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

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

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

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

4、新亭对雨

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

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

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

冥寂四山久,宁期此会同。

5、州西柳家寺

州西柳家寺,禅舍隐人间。

证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

履声知客贵,云影悟身闲。

彦会前贤事,方今可得攀。

6、夜凉喜无讼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

7、题沈道士新亭

何处好攀跻,新亭俯旧溪。

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

小浦依林曲,回塘绕郭西。

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

8、送卢仲舒移居海陵

世故多离散,东西不可嗟。

小秦非本国,楚塞复移家。

海岛无邻里,盐居少物华。

山中吟夜月,相送在天涯。

9、寄常一上人

雁塞五山临汗漫,云州一路出青冥。

何因请住嘉祥寺,内史新修湖上亭。

10、赋得啼猿送客

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

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凄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11、南楼望月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

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12、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3、怀旧山

一坐西林寺,从来未下山。

不因寻长者,无事到人间。

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

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

14、宿吴匡山破寺

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15、九月十日

爱杀柴桑隐,名溪近讼庭。

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

宿简邀诗伴,余花在酒瓶。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16、秋晚宿破山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17、题湖上草堂

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

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

18、我有一字教

我有一字教,坐然遗此忧。

何烦脱珪组,不用辞王侯。

只在名位中,空门兼可游。

19、独感下堂雨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

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20、大贤当佐世

大贤当佐世,尧时难退身。

如何丹霄侣,却在沧江滨。

柳色变又遍,莺声闻亦频。

赖逢宜春守,共赏南湖春。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

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

虽高空王说,不久山中人。

21、郢客弹白雪

春宵凝丽思,闲坐开南围。

郢客弹白雪,纷纶发金徽。

散从天上至,集向琼台飞。

弦上凝飒飒,虚中想霏霏。

通幽鬼神骇,合道精鉴稀。

变态风更入,含情月初归。

方知阮太守,一听识其微。

22、答孟秀才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

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

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23、一见嵩山老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

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24、未到无为岸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

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25、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微踪旧是香林下,余烬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26、欲掇幽芳聊赠远

南山唯与北山邻,古树连拳伴我身。

黄鹤有心多不住,白云无事独相亲。

闲持竹锡深看水,懒系麻衣出见人。

欲掇幽芳聊赠远,郎官那赏石门春。

27、酬秦山人赠别(一)

知君高隐占贤星,卷叶时时注佛经。

姓被名公题旧里,诗将丽句号新亭。

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护触瓶。

我有主人江太守,如何相伴住禅灵。

28、酬秦山人赠别(二)

谁知卧病不妨禅,迹寄诗流性似偏。

叶示黄金童子爱,书题青字古人传。

时高独鹤来云外,每羡闲花在眼前。

对此留君还欲别,应思石瀃访春泉。

29、山居示灵澈上人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30、释裴循春愁

蝶舞莺歌喜岁芳,柳丝袅袅蕙带长。

江南春色共君有,何事君心独自伤。

31、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望君不见复何情,野草闲云处处生。

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32、劳山忆栖霞寺道素上人久期不至

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

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

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

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

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

33、酬秦山人见寻

左右香童不识君,担簦访我领鸥群。

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

34、潜别离

乌头虽黑白有时,唯有潜离与暗别,

彼此甘心无后期。

35、恨无翔云步

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36、答裴济从事

迟迟云鹤意,奋翅知有期。

三秉纲纪局,累登清白资。

应怀青塘居,蕙草没前墀。

旧月照秋水,废田留故陂。

至今高风在,为君吹桂枝。

昨逢洞庭客,果得故人诗。

何异王内史,来招道林师。

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

37、世事花上尘

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

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

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

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惠心空中境。

清闲诱我性,遂使肠虑屏。

许共林客游,欲从山王请。

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

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

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

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

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

38、主人非楚客

樵子逗烟墅,渔翁宿沙汀。

主人非楚客,莫谩讥独醒。

39、苕溪草堂

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

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

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

40、未随名宦诱

白日不可污,清源肯容垢?

持此山上心,待君忘情友。

且伴丘壑赏,未随名宦诱。

坐石代琼茵,制荷捐艾绶。

41、访朱放山人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

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

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42、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43、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山事由来别,只应中老身。

寒园扫绽栗,秋浪拾干薪。

领鹤闲书竹,夸云笑向人。

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

44、题湖上兰若示清会上人

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

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

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

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

45、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46、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47、我法从谁悟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牙。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

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48、吾心已出第三禅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

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

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49、山僧虽不饮

山僧虽不饮,酤酒引陶潜。

此意无人别,多为俗士嫌。

50、逢人懒道名

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

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51、赠融上人

常爱西林寺,池中月出时。

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52、吾心见境尽为非

云林出空乌未归,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吾心见境尽为非。

53、述祖德赠湖上诸沈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

雪飞梁苑操奇赋,春发池塘得佳句。

世业相承及我身,风流自谓过时人。

初看甲乙矜言语,对客偏能鸲鹆舞。

饱用黄金无所求,长裾曳地干王侯。

一朝金尽长裾裂,吾道不行计亦拙。

岁晚高歌悲苦寒,空堂危坐百忧攒。

昔时轩盖金陵下,何处不传沈与谢。

绵绵芳籍至今闻,眷眷通宗有数君。

谁见予心独飘泊,依山寄水似浮云。

54、世人不知心是道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55、烂柯山宿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56、夏日奉陪陆使君长源公堂集

府中自清远,六月高梧间。

寥亮泛雅瑟,逍遥扣玄关。

岭云与人静,庭鹤随公闲。

动息谅兼遂,兹情即东山。

57、集陆羽青塘别业

应难久辞秩,暂寄君阳隐。

已见县名花,会逢闱是粉。

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

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

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

58、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

修景属良会,远飙生烦襟。

泄云收净绿,众木积芳阴。

疏涤府中务,迢遥湖上心。

习闲得招我,赏夜宜泛琴。

山近资性静,月来寄情深。

澹然若事外,岂藉隳华簪。

59、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

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

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

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60、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

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

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

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

61、句有春字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62、独游

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

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

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63、游溪待月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

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

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

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64、西溪独泛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65、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

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

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66、宿南湖对月

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

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

何处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67、出游

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

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

68、望天竺、灵隐二寺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

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69、玩雪

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

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

飘飖过柳寺,应满译经前。

70、晦夜雅集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71、寄昱上人上方居

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

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

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

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

72、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

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

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

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73、寒食日同陆处士行报德寺

古寺章陵下,潜公住几年。

安心生软草,灌顶引春泉。

寂寂传灯地,寥寥禁火天。

世间多暗室,白日为谁悬。

74、集陆处士羽新宅

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

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

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

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

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

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

75、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76、题周谏别业

隐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爱绿萝。

柳巷任疏容马入,水篱从破许船过。

昂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

77、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

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

78、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79、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80、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81、郊外

日落东西水,天寒远近山。

古江分楚望,残柳入隋关。

82、江寺名天竺

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

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

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

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

83、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人独归,日将暮。

孤帆带孤屿,远水连远树。

难作别时心,还看别时路。

84、停船夜坐亲孤月

远别应将秦本去,幽寻定有楚僧逢。

停船夜坐亲孤月,把锡秋行入乱峰。

85、送灵澈

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心,只似眼前月。

86、浣纱女

清浅白沙滩,绿蒲尚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87、待山月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88、投知己

若为令忆洞庭春,上有闲云可隐身。

无限白云山要买,不知山价出何人。

89、送李道士

常随山上下,忽限江南北。

共是忘情人,何由肯相忆。

90、送裴参军还下邳旧居

北望烟铺骠骑营,虏烽无火楚天晴。

此时千里西归客,泗上春风得及耕。

91、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92、于武原从送卢士举

落日独归客,空山匹马嘶。

萧条古关外,岐路更东西。

大泽云寂寂,长亭雨凄凄。

君还到湘水,寒夜满猿啼。

93、送僧游宣州

楚山千里一僧行,念尔初缘道未成。

莫向舒姑泉口泊,此中呜咽为伤情。

94、答胡处士

西山禅隐比来闻,长道唯应我与君。

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

95、陇头水

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

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

96、塞下曲

都护今年破武威,胡沙万里鸟空飞。

旄竿瀚海扫云出,毡骑天山蹋雪归。

97、禅诗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98、偶然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

99、短歌行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

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100、山月行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

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

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

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

自从有月山不改,古人望尽今人在。

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行谁更待。

101、顾渚行寄裴方舟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102、长安少年行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

纷纷半醉绿槐道,躞蹀花骢骄不胜。

103、陪卢中丞闲游山寺

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104、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

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

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

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

105、次日

草堂茗香范文4

走进小巷,仿佛走进了记忆的时空,岁月的片段就这样被刻印在了小巷的砖缝瓦隙间,被留存在了小巷幽远的气氛中。于是,我用探索的目光,走进百年藏书楼,轻轻叩开扇扇神秘的门扉,它们无一不在诉说着昨日的翰墨书香。

双林巷春草闲房

双林古巷居幽人,闲房春草时闭门。双林巷是一条古老的小巷,那一砖一瓦早已浸透了历史的文化气息。追溯百年前的双林巷,仿佛在告诉人们,明代文氏兄弟同时金榜题名和清光绪年间吴大j与弟宜卿同入翰林的往事今生。

春草闲房是金侃的藏书处,今址在双林巷30号。《百城烟水》卷二“春草闲房”条曰:春草闲房,在卧龙街西双林里,金孝章所构宅后书斋也。公高蹈不仕,拥书万卷,炉香茗碗,日与四方名贤暨二子上震、侃咏歌其中。该楼现在保存较为完整,共有三进院落,金氏后代在此居住。金侃他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抄书,他的抄本,现在都是国图的善本。尤其记得,他在一本书后的跋语中说,抄完了书,发现腊梅花开得正好,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更为幽香。我也仿佛穿越了时光,到了三百多年前的苏州小巷,看见一个清瘦而孤傲的老人,享受着他的一缕梅香。

悬桥巷士礼居

黄金散尽为收书,秘本时时出老屋。悬桥巷,一个充满着历史意韵的小巷,在巷中的石窟门里你能感受到百年书香的精彩和流年风尘的无奈。这里曾是书楼林立,名人辈出,自称“悬桥小隐”的黄丕烈在此筑书楼士礼居。士礼居的后门在葭巷,前门在悬桥巷,旧址已成为某厂仓库,现存祠堂及花厅等建筑。

黄丕烈生平无他嗜好,于书痴迷成癖,遇宋刻必不惜钱购之以为快。从清乾隆五十七年第一次收藏宋版书《大戴礼记》起,到嘉庆十七年的20多年中,他先后购获宋版书近两百部,因而将书斋以“百宋一廛”命名。宋版书在明末清初已经是非常值钱了,黄丕烈为购宋本《战国策》竟花去八十两黄金。二两银子在乾隆中叶时大约可以买到两石白米,也是一个私塾教书先生一个月的薪水,二百部宋版书不知花去黄丕烈多少黄金白银。黄丕烈的藏书,在嘉庆末年开始散出,其中善本秘册多归汪士钟艺芸书舍。

庆元坊两轩

苏州城里,以坊命名的小巷,据唐代陆广微《吴地记》记载,有六十条之多。观坊之多而知风化之美,观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直到现在苏州民间还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的说法。

两轩在庆元坊12号,为吴云的藏书处。两轩整个建筑保存完好,室内陈列着仿古家具。吴云是一位极具名声的文化人,爱好收藏,有较多的书画作品流传于市。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称吴云“性喜金石、彝鼎、法书、名画、汉印、晋砖、宋元书籍,一一罗致,入其室者觉满目琳琅,令人有望洋之叹。”吴云另有书楼“二百兰亭斋”,以其所藏王羲之《兰亭序》禊帖多至二百种而名其斋。

铁瓶巷过云楼

确切的说,铁瓶巷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了,因为在十几年前的旧城改造中消失了,它曾经是一条幽幽的深巷,古

老的弹石路面承载着小巷里的老屋。带着诸多疑问,我走近过云楼,楼前左右置两廊,中间为小庭园,置湖石花坛,为顾文彬祖孙四代珍藏书画及古籍、金石之所。

过云楼藏画名声在外,妇孺皆知,但是顾氏对家藏善本书籍却秘而不宣,为何这样,今人无从知晓。但也就是这样的一条家规,使顾氏藏书大部分得以流传至今。从这一点来说,顾家的藏书是幸运的。根据传说,过云楼里面有一个密室,顾家的古籍善本就是放在这个密室里的。在2005年春季嘉德全国古籍善本拍卖会上,过云楼所藏 500册流传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40册流传近800年的海内孤本宋刻《锦绣万花谷》,以2310万元的价格被一神秘买家整体买下,苏州图书馆也曾设想使该批古籍重返苏州,可惜由于经费难以筹集,只能放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京图书馆购得顾家藏书共541种,辟出专室陈列保存。

山塘街艺芸书舍

山塘街历史上是一条商业街,但其毕竟是由诗人白居易主持建造的,因此也同样充满了人文气息。清代徽商汪文琛父子就在山塘街殳家墙门25号,建造了闻名中外的藏书楼“艺芸书舍”。该楼堂宇轩敞,树石肃森,堂中悬挂楹联一副:“种树类求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 远睹飞檐画角,近闻古色古香,一时间艺芸书舍珍本善册荟萃,号称海内之最。

徽州民间有“藏金不如藏书”的习俗,定居在苏州的徽籍商人中,产生过不少文化精英,因“汪益美”字号而声名大振的布商汪文琛父子是徽商在苏“贾而好儒”的一个典范。汪文琛虽富甲一方,但生平唯一嗜好便是附庸风雅,广收图书,经过数年积累,到其子汪士钟时,汪家藏书更极盛一时。汪士钟承其父业,把“益美字号”开的有声有色,规模超过其父,并以其雄厚的资金广收珍本善册,乾嘉时期苏州四大藏书家黄丕烈、周锡瓒、顾之逵、袁廷的藏书均归于艺芸书舍。汪士钟的藏书也像其本人是寄寓苏州的客人一样,在咸丰年间尽数散出。二百年后的今天,当徽商的足迹远去,我们只能在殳家墙门这个小院子里寻觅艺芸书舍的那些遗迹,藉以神游山塘街曾经的繁华。

小新桥巷耦园鲽砚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古籍书店收集到一块巨型端砚,砚的下方刻有“鲽砚庐藏”的印章,而该印章就是清代两江总督沈秉成在苏州耦园内藏书楼的斋名。沈秉成喜欢藏砚,曾在京师得到一块F阳石,剖之发现有鱼形,制为两砚,名曰“鲽”,乃以鲽砚庐命名书楼。曲园主人俞樾得知此事后曾赋诗一首:“何年东海鱼,化作一拳石。天为贤梁孟,产此双合璧。”楼为二层飞檐式建筑,站在小院里看此楼,整个格局为曲形,只见楼上楼下都是木雕的窗扇和栏杆,古朴而清冷,这座藏书楼保存如此完好,在苏州也是仅见的。

沈秉成藏书甚丰,更喜金石字画,所藏典籍皆为精绝,藏书数量超万卷。苏州版本学家江澄波说,他曾购去沈秉成旧藏《绿窗女史》和《书言故事大全》二书,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如今园中书楼里的藏书早已散失,书去楼空,但书香袅袅,仍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南石子街滂喜斋

苏州潘氏不但是一个官宦之家,更是一个藏书世家。潘氏藏书如果从潘奕隽三松堂算起,传递到第六代潘博山的宝山楼,共藏典籍三十万卷。追溯潘家这百年来的藏书历史,有着中国私家藏书史上极为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潘氏藏书,前后十数人,潘奕隽建三松堂已初有规模,潘遵祁再建香雪草堂,洪杨之役,损失殆尽。到四世潘祖荫建滂喜斋,潘祖同建竹山堂,潘介祉亦有桐西书屋。至六世潘承厚、潘承弼兄弟继业再起,创宝山楼、著砚楼,坐拥书城,聚至三十万卷。滂喜斋、宝山楼所藏善本佳椠最终成为上海图书馆镇馆之宝,散而复聚,衰而复起,成为书林一奇。

滂喜斋是潘祖荫的藏书处,藏有珍贵古籍几万册。光绪九年,潘氏丁忧回到苏州,请叶昌炽协助他编校《滂熹斋藏书记》,书楼中金石图书充栋,叶昌炽因而有机会尽窥其所藏书籍,特别是潘祖荫所藏的宋刻《金石录》十卷,更是惊人秘籍。由于潘氏长期在京城当官,这种特殊的地位使他在收藏善本古籍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所藏宋元椠本及抄本甚富。1951年7月,滂喜斋藏书成为上海图书馆首批国宝级的藏品,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令世人瞩目。

侍其巷群碧楼

近日又去了邓邦述的故居,每次看到其破落景象,心中暗暗作痛,好在苏州有关方面对此也一直放在心上,现正在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即将全面完工。古朴典雅的建筑庭院,配以白墙黑瓦、曲径回廊、花木扶疏,具有浓郁的苏州民居特色。

1921年,邓邦述定居苏州侍其巷38号,买下了这里的一块土地建起群碧楼。邓邦述的藏书与他家族和其岳父家多有一定的关系。金陵邓氏是著名的藏书世家,九世祖邓旭建有青黎阁,藏书万卷,其岳父赵烈文家有藏书处天放楼。邓邦述藏书总数约3.8万余卷,数量不算很多,但质量特别高,仅宋刻本就达1800余卷,元刻、旧钞、名校更是琳琅满目。爆发,邓邦述不久即失去了官职,断绝了经济来源,随之步入了“鬻书以还债”的窘迫境地。1927年,忍痛以五万元的价格将自己所藏精本图书中的一半出售给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邓邦述去世后家属又将遗留藏书悉数出卖。

蒲林巷奢摩他室

吴梅老屋本在滚绣坊,后毁于战火。成年后靠着“授徒东吴,指点宫商,携笛公然上课堂”的薪资,购得蒲林巷厉氏破屋开始重建。1911年,新屋筑成,虽然当时吴梅还在北大任教,但有强烈的归乡之念,“思归引,归吴阊,正南国深秋多稻梁;不如归,归草堂,三间门启临朝阳”。

奢摩他室在蒲林巷35-1号,吴梅出生于一个已渐败落的书香人家,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和藏书,这或许和苏州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以及吴氏家族诗书传代的家风有关。奢摩他室藏曲之富,一时无双,所藏元刻《琵琶记》,经钱谦益、黄丕烈、端方、翁同等递藏,并盛以精制楠木椟。关于吴梅藏书,文坛大师郑逸梅先生著的《霜先生别传》中这样写道:“某大学图书馆拟出若干万金收购之,先生不让也。”

颜家巷海粟楼

颜家巷以宋代工部侍郎颜度故里得名,“颜度照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宋时的颜家巷是怎样的谁也无从知晓,从青龙桥往颜家巷走去,是一条狭窄的小路,青灰瓦檐,石库墙门,仍然可见上个世纪前的遗影。

草堂茗香范文5

从稔禅师居河北赵州的观音院,故称赵州禅师。赵州禅师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一落入妄想,就与本性乖离。只有“遇茶吃茶,遇饭吃饭”,除去一切颠倒攀缘,才是参禅的第一步。因此清代湛愚老人赞道:“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禅茶之名亦从此大盛。

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的故事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因此,至少在秦汉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用茶了。而到了唐代,茶作为一种极受文人喜爱的饮品,其精神文化逐渐成型,并被文人们雅化,赋予其独特的艺术审美。陆羽的 《茶经》 便是一部茶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对传统文化可说是无所不包。具体到茶文化,《红楼梦》则泡出了属于明清时代独特的茶香。

红楼茶录

言及《红楼梦》里的名茶,必须要强调《红楼梦》的小说性。尽管现代学人将其定位成“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但我们不得不指出,《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历史也不是传记。曹雪芹的如椽巨笔真真假假、空空,似是而非地写下了许多似真似假、似有似无的故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万不可信以为真,真把《红楼梦》当成了《本草纲目》或者《茶经》,按图索骥,结果便是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明了此再来看《红楼梦》的茶。在前八十回中,提到茶的地方有260多处(一说273次),仅就有名有姓的茶来看,则有仙茗一种,名茶七种,另有外国茶一种。第五回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差人捧上了仙茗“千红一窟”,并称:“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这颇具诗意的来历连读者都觉得“清香异味,纯美非常”,不过这自然是艺术化的虚构,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所谓“千红一窟”亦即“千红一哭”,暗含了书中女子的悲惨命运。曹雪芹极善运用谐音法暗示人物命运,此即一例。

第八回贾宝玉在薛姨妈家吃得大醉而归,茜雪端茶上来,宝玉因问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怎么又沏了这个来?” 枫露茶,单听名字便极具诗意。许多学者认为此茶亦属曹雪芹虚构,按《红楼梦大辞典》的解释,枫露茶需要先取香枫的嫩叶,入甑蒸之,滴取其露,然后将枫露点入茶汤中,即成枫露茶。脂砚斋在枫露茶后点明此茶与“千红一窟”相对,想必同取仙花甘露之意。此茶性慢耐沏,更兼香气浓郁,所以深得宝玉喜爱。又按,枫叶属红,更应了宝玉爱红之癖。可见,《红楼梦》一书,一草一木亦不可等闲视之。

同样,第五十四回王熙凤为贾母预备的杏仁茶也是配制而成。清童岳荐在《童氏食规》中指出“:冰杏茶:冰糖、杏仁研碎,滚水冲细茶。”《本草纲目》里提到杏仁的功效:“其用有三:润肺也,消食积也,散滞气也。”按,元宵夜贾母喊饿,王熙凤预备的鸭子肉粥和枣儿熬的粳米粥不是太腻就是太甜,贾母都不甚喜欢,王熙凤生怕贾母嫌这杏仁茶也甜,不过贾母显然深知这茶的功效,杏仁茶对年高之人在节下消食化气有极好之效用,所以单选了此茶,可谓养生之茶。

另一处养生之茶出现在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管家婆林之孝家的晚上来怡红院查夜,听说宝玉白天吃了面怕停食,赶紧吩咐袭人去沏壶普洱茶。普洱茶产自云南普洱山,是深受欢迎的名茶之一。据清王士雄的《随喜居饮食谱》记载:“普洱茶: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因此林之孝家的便让袭人沏些普洱茶来消食。袭人、晴雯则赶忙说沏了一盅子女儿茶,关于这女儿茶,争论颇多。有许多学者认为女儿茶是普洱的一种,而《红楼梦大辞典》引用了《中药大辞典》的记载:“女儿茶,异名岩果紫、黄茶根、女儿红。”按,《四川常用中草药》中也记载此茶“清热消积、活血通经。治食积,肝经积滞,月经不调……”因其治食积,故袭人等人沏茶与宝玉消食。可见贾府的大丫鬟们对各种茶理也甚是精通。

第四十一回贾母带刘姥姥去栊翠庵,妙玉亲自捧茶与贾母,贾母先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十分满意。六安茶产自安徽,属十大名茶之列,属绿茶,有极强的祛湿解暑消化功能。可能有人会问:“贾母等人既然是刚刚吃完酒肉,岂不是应当喝绿茶消腻吗?”六安茶固然可以消食,但功效过强,不适合老年人虚弱的脾胃。贾母和妙玉都是深懂茶道之人,因此妙玉才说是老君眉。关于老君眉,也存在着种种争议。老君眉同样不见于《茶谱》,故而历来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福建武夷山的岩茶和安徽六安银针等诸多说法。持白茶意见者认为白毫银针与六安银针的外形满布白毫,针长如眉,故称老君眉。而持岩茶论者则认为岩茶茶性温和,对肠胃的刺激不似六安茶般强烈,因此认为是武夷岩茶(另有邓云乡主珍眉茶,亦属绿茶,当不确)。

曹雪芹的创作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虚构,比如前文提到的枫露茶、女儿茶和老君眉,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确定的茶种,我们现在也只是根据当时人的笔记杂谈略微猜测一下,并不能下断论。如果单从艺术角度讲,曹雪芹笔下的老君眉不单效用极佳,单看名字亦满含恭维之意。妙玉虽自称“槛外人”,却也深谙应酬交际,所以此茶深得贾母欢心。简单一杯茶道出了人情,红楼这杯香茗极需细品。

此外,《红楼梦》还提到了暹罗(今泰国)进贡的茶,《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说到,王熙凤曾打发丫头送茶叶给黛玉、宝玉和宝钗等。这日碰面,凤姐问起:“尝了可还好不好?”宝玉嫌这茶不大甚好。宝钗说:“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凤姐自己也说尝着没什么味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独黛玉说:“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怎样?”第十六回,王熙凤自夸家世的时候说:“……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可见,王熙凤是比较容易接触这些洋茶的。

上善择水

明清时期,无论在茶叶类型上,还是在饮用方法上,都与前代差异显著。从明代开始,饮茶改以散茶为主,饮法改煎煮法为瀹饮法(沸水冲泡),我们现在的饮茶方式便承接了明清时代的方法。而对散茶的直接冲泡自然对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羽在《茶经》上就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言:“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第四十一回妙玉给贾母和刘姥姥诸人泡的茶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雨水在泡茶水中属上品,旧年蠲的雨水经过密封保存,质量更佳。所以贾母才吃了半盏,可见老祖宗平日对泡茶之水甚是讲究。而刘姥姥就有些外行,直称:“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殊不知水以清轻甘洁为佳,旧年雨水质轻是水好的标志,所以贾母等人对刘姥姥的评价开怀大笑。这个小小的细节把不同人家对茶的品味刻画了出来,前者重茶味,后者看重的是茶意。

因为对水的讲究,所以才有了对各地名泉的排位。乾隆皇帝曾特制一个小银斗,测量全国名泉之水的轻重,水质越好重量越轻,最终测定了北京玉泉山的泉水为首。乾隆还称量了雪水,比玉泉水轻三厘,因此以雪水烹茶最佳。以雪水沏茶,古已有之,陆游便有《雪后煎茶》一诗,直赞“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妙玉请宝钗、黛玉喝的梯己茶便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林黛玉问道:“这也是旧年的雨水?”被妙玉毫不留情地贬了一把:“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统观全书,敢把林妹妹称为“俗人”的也只有妙玉了。这也可见妙玉对自己茶道的自信,而宝钗、黛玉则未免相形见绌了。不过,这场茶之盛宴也将妙玉孤高自傲却又通达人情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续书作者也屡次提及茶。第一百一十一回惜春招待妙玉,吩咐丫鬟“开上年蠲的雨水,预备好茶”,这里又提到了旧年的雨水。看前八十回,曹雪芹无论写景写人写物件,从来没有重复之笔。各种茶名只出现一次,写完妙玉用雨水沏茶招待客人,再写便用雪水,极雅而不重复。以此而观续作者,窃以为其行文潇洒乃至学问博识,比起曹雪芹,那真是差了不止一截。

茶具艺术

明代废团茶,改用沸水冲泡,烹茶的器具也随之简化了,而整体的风格也呈现出返璞归真的迹象,从崇尚金银转为推崇陶瓷制品。其对茶具精美度的要求则比前代还要严格。《红楼梦》中出现的茶具种类繁多,而且是“按头制帽”,不同等级和层次的人物拥有的茶具有细微的区别。

第五十三回写贾府开夜宴,贾母令众人在“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洋漆是元明之际传入我国的日本技艺,在器具的描金方面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贾母之席既有洋漆茶盘的富贵,也有旧窑茶杯的古朴典雅,再加上十锦小茶吊的秀气古拙与上等名茶的清韵,活现了老祖宗审美的不凡。当然,也从侧面体现了老人家喜热闹、讲排场的贵族气。

同样是喜热闹、讲排场的人,王熙凤的茶具也多为填漆之作。填漆茶具在明以后大盛于贵族之家,填漆是以五彩漆堆成花色,磨平后便显现出器具纹路的光滑细腻。作为贾母的掌上明珠,贾宝玉的茶具也极为丰富,袭人为宝玉、黛玉斟茶,用的都是小连环洋漆茶盘。还有具备保暖功能的暖壶,真可谓应有尽有。

《红楼梦》不仅提到了这些较为名贵的茶具,也有雅到极致的茶具。第四十一回,众人在栊翠庵吃茶,用的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只贾母用成窑五彩小盖钟。这里的盖碗应当是清初官窑烧制胎质极薄的甜白釉盖碗。贾母的小盖钟更是来历不凡,成窑产于明成化年间,以五彩者为上,明谷泰在《博物要览》中就说:“成窑上品,无过五彩。”但就是这样名贵的瓷器,仅仅因为刘姥姥喝了一口茶便被妙玉弃之不用了。这位“槛外人”的私藏可谓甚丰,带宝钗和黛玉去喝梯己茶,宝钗用的“瓟斝”是晋代的王恺珍玩过,苏轼也曾见过的珍稀古玩。黛玉用的是汉代题了垂珠篆字的“点犀qiao(上喬下皿)”。宝玉来蹭茶,妙玉拿了个绿玉斗,宝玉开玩笑说要世法平等。妙玉挖苦说这种“俗器”贾府也找不出一个来。虽然显得高傲,但也显现出这位空门之人的来历不凡。接着又寻出了“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让见过不少世面的宝玉都吃惊不已。两件宝物两杯茶,妙玉对宝玉的青睐从这里便可窥见一斑了。

茶俗文化

本文开篇即提到了一件与茶有关的禅门公案。事实上,饮茶不仅渗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更与传统的文化精神相融合,从而赋予饮茶以新的审美内涵。《红楼梦》中便涉及到了许多的茶俗文化。

第二十五回黛玉去看望被烫伤的宝玉,适逢凤姐也在,便问黛玉送她的暹罗茶如何。黛玉觉得不错,于是凤姐还要叫人再送些过去,顺便要黛玉帮她办些事情。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当然是不饶人的,立马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凤姐的这番似真似假的玩笑话,恰好道出了古代茶为聘礼的习俗。宋人《品茶录》说:“种茶树必下子,若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取。”(据清阮葵生《茶馀客话》)比曹雪芹略早的李渔在其小说集《十二楼》里的《夺锦楼》一文中,第一回以“生二女连吃四家茶,娶双妻反合孤鸾命”为标题,“连吃四家茶”指的就是接受了四家的聘礼。这便是饮茶与风俗民情融为一体的典型例子。

贾府中人来客往,各色交际应酬都少不了茶,但吃茶的用意却各不相同。第四十一回,妙玉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这固然是打趣宝玉的玩笑话,却也反映了当时吃茶的一些实际情况。《红楼梦》中的公子小姐们自然多是品茶之意,因此用水和茶具都十分讲究,也代表了文人墨客们的审美情趣。第四十一回妙玉在栊翠庵请宝黛钗喝的梯己茶可以说是一次极具写意的茶会,充满了诗性的美感。而在贵族家庭中,就是一般的喝茶也有不少的讲究。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刚吃完饭,便“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应当说,林家的这种喝茶法是比较懂养生的,既保护了肠胃,也有惜福爱物之意,不至于浪费好茶。所以脂砚斋直赞黛玉之父林如海是“一派书气”。林家虽然也是世袭的贵族,但林如海从科第出身,还是前科的探花郎,“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因此黛玉的行为举止才会优于常人。

草堂茗香范文6

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你可独处静坐,或闭目调息,或听曲赏花,或煮茶听雨,或琴书自娱等等,均可宁心养神,身心皆静。前提是,你要拥有一颗淡泊宁静、乐观豁达的心。

这恰恰是经济时代下,人们最奢侈的精神。

自古及今,养生学在中国源远流长,既见于医家,亦见于文、史、哲等诸多典籍,学派诸多,异彩纷呈,但基本都有一个共识:养生需养神。何以养神?大家又纷纷给出了大体一致的答案,那就是恬淡寡欲。这不仅仅是一种养生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甚至一种人生哲学。

经典里的养神论

没办法,说起养生,《黄帝内经》还是绕不过去的经典,其开篇就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作为道家始祖的老子,则更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欲望不可纵,知足常乐。

魏晋名士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善养生之术。除劝解世人谨慎积微成损外,也主张形神共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既要清虚静泰以宁神,也提倡音乐怡神以悦志。他隐于竹林之下,既抚琴赋诗,滋养神志,又打铁度日,锻炼体魄,全然没有文人的半点文弱之气。本来有望成为一位超级寿星,可惜他文采太高,招致小人嫉妒,被陷害致死,好在他的养生经验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养生论》。

与其有着相似养生思想的,还有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他亦认为形神相依,主张闲心寡欲以养神,动以养形。就连“药王”孙思邈,也不忘在《千金翼方》中告诫人们,清心寡欲以宁神,怡情悦志以养神。

以上只是众多古代大家关于养神的言论之一二,但已可看出,关于养生,在精神上,须得淡泊宁静。正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少欲,便是通往这种心境的钥匙。

如今的社会,声色名利对人的诱惑之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这让更多的人沉浸其中,健康的身体和心性,自是被忽略不计。众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长寿,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逝。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贪饮贪食、多忧多虑、多思多恼、多惊多恐,欲多必伤。

两个火加起来就是“炎症”的“炎”字,已经患病了,甚至危及生命。什么能去火呢?自然是水。炎字左边加上三点水,就是“淡”字,只有“淡”才能消炎。

非淡泊无以明志,人生之至味,正是一个“淡”字。

有的人会认为淡泊是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没有为众生担当的责任感。其实,淡泊是一种态度,它并不是教人不思进取,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而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生活。

名人中的养神法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且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名人们,何以养神。

南朝梁武帝的养神法门是读书。他活了85岁,在皇帝当中,已算是罕见的高寿,史称其80岁还能骑射弓马、上阵征战,丝毫不输与廉颇、黄忠等古之老将。

所谓多读书,取其“聚精会神”之意,历代养生学家认为:“聚精会神乃养生之大法。”我们平日读书时,往往需要心平气和、精神集中,而这正是调节身心之关键。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有点象“气功”入静一样,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动血液循环,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

梁武帝读书,那是手不释卷的,“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读书不但多,而且精。大诗人陆游曾有诗云:“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学的吧。有趣的是,陆游也活了85岁,跟梁武帝一样。

文艺皇帝李隆基,则以音乐自娱。他与杨贵妃,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若无“安史之乱”,唐明皇也该是一位长寿皇帝了。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早有记载。明代张景岳有《类经附翼》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养生也深有感受,并留下了不少养生的诗作。在《负冬日》中,他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在温暖的阳光下闭目静坐,并做导引术,最后全身通畅,百念俱无,浑然忘我,与天地合一。诗人境界之高,已经不仅是养神那么简单了。

养神,并非只是使精神处于宁静状态,轻松愉悦也是滋养,因此幽默就显得尤为可贵。清代的纪晓岚,电视剧里称他为“纪大烟袋”,此君享年81岁,也算高寿了。老纪在生活中坏习惯很多,如嗜烟、嗜肉、好女色等等,但他也有自己的养生观,《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不少与养生有关的故事。他认为,养生不能照搬书中的方法,须因人而异、辩证施为;做人要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也对养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

老纪之“心常泰”三字,可谓深解养生妙旨。少欲知足,必定心胸宽广而安泰;幽默性情,必定心情和顺而快乐。

千古文人坡,在养生方面,也是颇有心得之人。他的朋友张鄂向其征求养生建议,东坡答曰:“养生长寿古方,药有四味。”于是当即挥毫泼墨。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这实际上是强调了情志、睡眠、运动、饮食四个方面对养生长寿重要性,这种观点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在此我们只说“无事”,正如那句禅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事”其实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状态,即保持内心清明无碍,而非纷乱无章。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才是君子的风范。

恬淡、寡欲、幽默、无事,笔下写来轻松,真要去身体力行,恐怕一世也未必能参破放下,所以养生一事,往小了说,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往大了说,也是一场人生修行。

沉香一缕,安神祛病

神养,方法其实是其次的,关键看修为。如若修出一个随缘安定、恬淡自然的心,则诸事皆可养神。在晴朗的夜晚临窗观月,徐徐清风下忆起往事悠悠,不悲不喜;在雨天静坐品茶,听雨落屋檐的自然音乐,沉醉忘我;在闲暇的午后,读一本好书,听一首老歌,看一部电影,绣一副山水;黄昏夕阳下,与妻儿老人怡然漫步;静坐河岸,柳下垂钓;在露台看燕子和白鹭飞过田野……这种种时候,沉浸其间的人,往往淡然如水,神清志纯。

风月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奈何当今社会,最是闲情难得。但无论世事多么纷扰,红尘滚滚的世界中,总在某些角落,隐着一些清雅之人,做着清雅之事,将那些传承千年的文化延续。譬如浣花溪附近的“观心香堂”,譬如清雅的香堂主人,雨晴。瓷瓶枯荷,淡雅水墨,唐卡佛像,竹帘清茶……香堂随意的一个摆件,似乎都映照着主人素洁的内心,正如她的名字一样,雨后晴天,洁净无染。她在这里收藏沉香,待客,品茗,赏香。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青烟一缕,淡淡幽香,飘渺不定,若隐若现,这是香的神奇魅力。闻香安神,正是我此次向雨晴请教的一个主题。

自从数年前有缘在北京接触到沉香,雨晴便爱上了这种迷人的自然奇物。众所周知,沉香乃香中极品,主要产于海南、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为了收藏沉香,雨晴几乎是跑遍了这些地方。“不仅是收藏,更重要的是去和当地的藏家、资深鉴赏家们交友论道,学习沉香的鉴定等相关知识。”积累到今天,雨晴已是鉴别沉香的高手,更收藏了数百件沉香,其中不乏沉香中的极品―――奇楠。

沉香又名“沉水香”,是瑞香科风书受野兽虫蚁,或雷击受伤后,伤口被真菌感染,结出具有香气的油脂和木质部分的混合体。为了让我有真切感受,雨晴燃起一柱沉香,我凝神嗅了几口,直觉清新宜人,淡雅悠远,若有若无之间,无半点刺鼻的感觉。

香道,与茶道一样,在中国的过去与现在,都为人所爱。与茶道不同的是,香道在人类各大文明、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中,都是通神灵、远魔鬼、治身心、美环境的灵法妙道――既是宗教仪轨,又是医药良方,既是生活品格,更是艺术升华。

在丰富的香品中,除了沉香外,另有檀香、龙涎香、麝香,被古来喜香人士合称为四大名香。香道文化历史悠久,不仅在于香可芳香养鼻,还能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品香、藏香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渐成时尚。在整洁的居室中,点上一枝香,你可以细品香茗,也可以慢读书卷,在沁人心扉的芳香中,放松的身心可以唤起我们内心种种美好的感受。

用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话说,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雨晴也认为,闻香对身体的益处,主要是行气、通窍和安神。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在有形无形之间,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妙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