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分析范文1
【关键词】统计;相关关系;逐段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
0.引言
客观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映这些联系的数量关系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关系,另一类是非确定性关系。确定性关系是指描述客观现象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的,如运动物移和时间的关系;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关系;某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该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等,其特点是,当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确定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的值就完全确定。若当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给定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的值不能完全确定,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则称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为不确定性关系即所谓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人高一些,体重会重一些,但同样高度的人,体重往往不同;再比如空气污染度和人口寿命之间的关系、气象学中的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这种不确定关系。回归分析是研究相关关系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大量实验和观测的基础上,来寻找不确定性现象中的统计规律性的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统计模型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构状态、模型预测的一种有效工具。但目前已有的结果是使用一个连续向量函数来近似描述相应的不确定性相关关系,这样就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类似于一般的函数可能有间断点或是分段函数的问题,本文将把回归函数的定义域作一个划分,然后在每一个子域中用一个连续向量函数来近似描述相应的不确定性相关关系,形成逐段回归统计分析问题。
1.回归分析模型
为叙述方便,我们借用函数关系中关于变量的称呼,将在不确定性关系中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X1,X2,…,Xk称为自变量,受自变量取值影响的响应变量称为因变量,用Y表示。假设X1,X2,…,Xk是可控变量,即它们的取值是可以预先给定的,Y是可测的随机变量,当X1,X2,…,Xk的取值为x1,x2,…,xk时,就有一个随机变量与之对应。令
E(Y│X1=x1,X2=x2,…Xk=xk)=f(x1,x2,…,xk),
(1.1)
从而其它随机因素导致的偏差就是
ε=Y-f(x1,x2,…,xk)
(1.2)
那么X1,X2,…,Xk与Y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可表示为
Y=E(Y│X1=x1,X2=x2,…Xk=xk)+ε
=f(x1,x2,…,xk)+ε,
(1.3)
通常要求随机误差ε的均值为0,方差存在,即
E(ε)=0,D(ε)=D(Y)=σ2。
(1.4)
函数f(x1,x2,…,xk)称为Y对X1,X2,…,Xk的回归函数,而方程
y=f(x1,x2,…,xk)
(1.5)
则称为Y对X1,X2,…,Xk的回归方程。
以上模型称为回归模型,其中回归方程是一个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它也称为理论回归方程。
在回归分析中,在应用上最重要并且理论上解决地最完善的是线性回归问题,所谓线性回归问题就是回归函数为线性函数的回归分析。其数学模型为:
Y=b0+b1x1+…+bkxk+ε,
(1.6)
其中E(ε)=0,D(ε)=D(Y)=σ2;b0,b1…,bk,σ2是未知参数。x1,x2,…,xk称为自变量、解释变量或预报因子,Y为因变量、应变量或预报对象。
为了确定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必须若干次观测,得到自变量与应变量的若干次观测值:
y1,x11,…,x1ky2,x21,…,x2k…yn,xn1,…,xnk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下述整体回归模型:
Y1=b0+b1x11+…+bkx1k+ε1Y2=b0+b1x21+…+bkx2k+ε2
…Yn=b0+b1xn1+…+bkxnk+εn
(1.7)
并假设
E(εi)=0 i=1,2,…,nDε1…εn=σ2In(1.8)
其中In为n阶单位矩阵。
为方便起见,通常引入矩阵表示上述模型,记
Y=Y1Y2…Yn,b=b1b2…bk,ε=ε1ε2…εn,y=y1y2…yn,X=1 x11 … x1k1 x21 … x2k… …
…1 xn1 … xnk。
那么整体回归模型就可写成
Y=Xb+ε。
(1.9)
利用最小二乘法容易求出其回归方程。
在一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对应某种曲线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而其中的许多可以转化为线性回归问题。
2.逐段统计回归模型
许多情况下不能仅用一个向量函数近似代替一种相关关系,而作分段处理效果更好。下面介绍逐段统计回归模型。
首先把回归函数的定义域I划分为互斥的子域Ii(i=1,2,…,m),然后在每个子域上再根据观测值的散点图来确定适当的回归函数,这就是逐段统计回归模型,具体表述如下:
Y1=f1(x11,…,x■)+ε1,(x11,…,x■)∈I1,Y2=f2(x21,…,x■)+ε2,(x21,…,x■)∈I1,
…Ym=fm(xm1,…,x■■)+εm,(xm1,…,x■■)∈Im,
(2.1)
并假设
E(εi)=0 i=1,2,…,m,Dε1…εm=σ21…1.(2.2)其中fi(xi1,…,x■■)(i=1,2,…,m)是逐段回归函数,εi(i=1,2,…,m)是满足(2.2)的随机误差。
3.数值示例
例:观测某系统得出如下数据
试求应变量Y与预报因子X的回归方程。
解:通过作散点图容易发现当预报因子不超过10时,其回归方程应该是一种指数函数,设为y=αeβt,而预报因子大于10时应该是线性回归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法及变量代换法不难求出其回归方程为:
■=2.0642+0.2121x,1≤x≤10,109.2e-0.342x,10<x≤40.
【参考文献】
[1]张贺祺关于经济回归分析方法的使用评价,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02):15-19.
[2]李世军,袁光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计量分析—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2):53-54.
[3]冯天祥.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及其经济分析,经济师,2003.(11):129.
[4]傅惠民,吴琼.高温合金松弛过程回归分析方法,航空动力学报,2010.(02):1989-1993.
统计分析范文2
[关键词] 死亡病例;死因顺位;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4208(2010)09-003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卫生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水平逐步提高,死因谱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解威胁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防病治病,现将我院2007~2009年死因网络直报的1003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7~2009年我院死因网络直报的《医学死亡证明书》。
1.2 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07~2009年我院死因网络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人数及性别比2007~2009年我院网络直报死亡病例1003例。其中男性652例,占65.00%,女性351例,占35.00%,男女性别比为1.86:1。
2.2 年龄构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组为70~79岁组,占26.82%;其次为60~69岁组,占17.05%;最少的为10~19岁组,占1.79%。死亡病例中最小年龄3 d,最大年龄98岁。各年龄段死亡人数及构成比见表1。
2.3 职业分布以离退人员多见,其次为农民和家务待业者,分别占25.02%(251/1003)、15.85%(159/1003)、12.76%(128/1003)。
2.4 死因顺位1003例死因报告病例中,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前3位,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7.37%。死因顺位及构成比见表2。
3 讨论
统计分析范文3
病案统计的主要作用为记录患者的病情,内容涉及患者发病、病情进展、诊断及治疗的整个过程,除了是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的重要参考之外,还是临床治疗及观察患者疗效的重要参考[2]。例如,部分疾病在其发生前即潜伏期内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病理征兆[3],而这些病理征兆对于医师早期明确患者的病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可参考患者的病案获得完整的资料,临床医师及时早期明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即可于发病早期时及时进行诊断。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病案统计及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其一为顺应时展的需求,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下,为了促进医院的发展,医院必须对病案统计工作开展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其二为顺应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传统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使用的纸质统计方法,经病案管理人员定期到病区中对病案进行回收整理,通过装订、编码之后再输入至计算机内。而对病案数据的统计也是经专门的统计人员同时进行病案管理及回收。而这样对同一个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重复的处理,难免会导致物力、人力的浪费。因此,在医院病案统计及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络化管理,能够实现病案收集及统计工作的互相审核及监督,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及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病案统计工作的效率。
2病案统计工作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采用计算器网络技术需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要想提高病案统计的实用性,需经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性:2.1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病案统计工作的网络化,选取的计算机性能应达到相应的要求,主要包括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配置及性能,才能满足需求。从计算机的软件、硬件配置来看,个人认为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上,需采用VGA显示器,内存应不小于4G,硬盘容量应超过1T,最好选取的容量越大越好,同时对网卡、网线、打印机及服务器均具备一定的要求。而在计算机软件配置上,需选择中文WCDOS操作系统,Novel网,操作系统应高于Ms-DOS3.3,且酌情优化病案统计管理的首页。2.2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时应将病案与统计联网,再经局域网把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内统计,且进行审核分析,最后制成相应的表格。该思路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具体实施也需要一定的步骤及流程,个人认为病案及统计工作的流程,具体应包括:(1)病案统计:将病案数据输入工作站后应进行统计,内容包括:①把病案首页信息传输至工作站;②转换格式,对操作前应转换的格式进行统计,以提高效率;③对病案首页内容进行审核,主要经设置相应条件关卡而实现审核的目的,标准应达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④对数据进行汇总,并生成报表。(2)病案工作:①对病案进行定期的收集;②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且进行校对修改;③对病案首页信息进行编码;④把病案首页输至工作站中。以上所述的病案及统计工作流程均是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步骤,要想提高计算机网络化的应用价值,需进一步强化以上步骤的掌握情况。以上全部工作的重点为审核医院病案首页数据,审核工作直接关系到病案统计工作的质量。
3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价值
计算机网络化主要是指数字化管理系统,即为促进病案统计的自动化,经过构建文档一体化,及时归档各种病案文件,经计算机技术有效管理病案统计流程,确保病案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完整性。3.1提高病案统计工作的实用性。因医院管理的病案信息非常大,这就明显增大了病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少数需长时间存储的病案信息通常很难保证存储的完整性,这就导致病案信息的统计工作质量下降,明显阻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4]。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明显节省了医院的物力与人力,使病案统计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明显提高了医院物力、人力资源利用的有效性。3.2提高病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病案信息关系到患者的隐私,不同时间、不同人员对病案信息的处理权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病案统计即采用电子档案,其采用的实名制明显提高了病案信息的安全性[5]。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进行病案统计具有避免非法用户侵入、权限控制、传输及存储加密等特点,可见病案统计人员在工作时需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做好对病案统计的保密工作,避免泄露隐私。3.3提高病案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病案统计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合理的报表格式,提高了统计的灵活性,更符合病案管理的发展需求。而在对病案信息进行检索时,不仅包括单一检索条件,还可经多个条件联合进行检索,从而明显提高了检索的灵活性,更符合医院各科室的检索要求[6]。针对突况可经远程会诊,从而实现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源共享,给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3.4提高病案统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受到医院规模的影响,针对病案信息的核对与整理难度较高,从而明显影响了病案统计的准确及完整。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按照病案首页信息,分类整理病案,存储至计算机内再进行病案统计,为了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需按照实际要求转换信息格式,转换时需注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防止数据的丢失,需及时进行处理,然后再审核病案首页信息,及时纠正其中存在的错误。
4小结
总而言之,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病案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明显提高了病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于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及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尚书一 单位: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曹静.医院病案统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394-395.
[2]王佩玉.医院病案统计中计算机网络化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369-369.
[3]陈静娴.对医院病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2177-2178.
[4]黄锋,陈剑铭.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3):192-194.
统计分析范文4
[关键词]延期补偿费;mAu(T+D);自相关;递延费;伯努利分布
[DOI]10.13939/ki.zgsc.2017.08.073
1引言
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给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黄金投资机会,金交所于2014年1月2日挂牌Mini黄金延期交收合约,[1]合约代码为mAu(T+D),交易方式为“现货延期交收交易”,交易单位为100克/手,最小单笔报价量为1手,最大单笔报价量为2000手。mAu(T+D)最小交收申报量为1手,交割品种为标准重量1千克、成色不低于99.99%的Au99.99标准金锭。其余合约参数与Au(T+D)相同。[2]其中“现货延期交收交易”是指以支付保证金的形式进行交易、以每日无负债方式进行结算的合约,客户可以选择合约成交当日交割,也可以延期交割,同时引入延期补偿费(又称“递延费”“延期费”等,以下简称“递延费”)机制来调节实物供求矛盾。递延费的支付方向根据交收申报数量对比确定。当交货申报量小于收货申报量时,空头持仓向多头持仓支付延期费;当交货申报量大于收货申报量时,多头持仓向空头持仓付递延费;当交货申报量等于收货申报量时,不发生递延费支付。递延费=持仓量×当日结算价×递延费率。
递延费是一种随市场合约交收方向变化而产生的费用,递延费的支付方向直接影响到mAu(T+D)合约持仓者(以下简称“持仓者”)的持仓成本及相关的套保成本。有研究从递延费支付影响实物黄金、纸黄金、合约黄金投资需求角度来为不同类型黄金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3]也有从递延费对黄金企业套期保值方面影响进行研究。[4]有些学者指出,递延费的支付直接影响到黄金期货与黄金现货的套利交易。[5]
作为一个新兴的迷你交易品种,而且主要参与者还是以零售客户及中小投资者为主,mAu(T+D)的递延费支付在我国黄金市场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尤其对其统计分析的实证检验还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mAu(T+D)的递延费机制、历史表现、统计分析等方面来研究其对我国黄金市场的影响。
2递延费机制及数据选取
2.1递延费机制分析
每交易日15:00―15:30为会员或客户申报当日交收时间,申报内容为当日交收和约数量。系统实时公布认交、认收两边数量。15:30―15:31系统统计和公布交收双方数量,延期补偿费支付方向。当交收申报数量相等时,不发生延期补偿费的支付。当交收申报数量不相等时,申报数量少的一方支付给申报数量多的一方延期补偿费。15:31―15:40为中立仓申报时间,即没有被交易占用的资金或实物的会员与客户可以参与中立仓申报。当中立仓申报的交收数量小于或等于持有持仓合约或延期合约申报交方和收方数量的差,则全部中立仓都进入最后交收。申报交收合约按时间优先,当日交收最大化原则进行交收配对,完成实际交收。如果中立仓申报的交收数量大于持有持仓合约或延期合约申报交方和收方数量的差,则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排队,确定进入最后交收阶段的中立仓。申报交收合约按时间优先,当日交收最大化原则进行交收配对,完成实际交收。一旦申报的中立仓进入了交割阶段,中立仓收到系统自动生成反向中立仓,其成交价按当日的结算价计算。反向中立仓生成免收手续费,这个反向中立仓可以选择交割或平仓进行了结。
笔者简单将市场参与者分为长期持有者、日内投机者和中立仓申报者。可以看到长期持有者会承担递延费风险,日内投机者由于仓位在日内了结不会参与到交收阶段,而只有中立仓申报者在这个市场中是恒定获利的。当然,这三种市场参与者身份是会相互转变的,中立仓申报者为了不承担第二天递延费风险通常会选择第二天交割合约,金交所相关超期费制度也会使得长期持有者对手中持仓进行日内开平操作。
2.2样本数据选取
选取2014年1月2日至2016年11月15日mAu(T+D)递延费的支付方向作为样本数据,以空支付多记为1,多支付空记为-1。递延费的发生为交易日,而支付金额则是按自然日计算,例如正常每周五的交易日所发生的支付是三天的递延费。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11月16日金交所调整mAu(T+D)合约的延期补偿费率由万分之二调整为万分之一点七五,[6]这将是后文数据段划分及分析的重要依据。
根据p值,总体mAu(T+D)的递延费是满足伯努利分布的,但是分年来看其并非是满足伯努利分布的,而且是逐年变化趋向于满足的。mAu(T+D)的递延费的单日支付情况与累计支付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可以看到从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mAu(T+D)的递延费以空支付多为主,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基本持平,2015年3月开始有一波较大的多支付空。随着2015年11月的递延费费率调整,整个mAu(T+D)的递延费又以空支付多为主,但震荡明显增加。
3.3自相关性检验
通过图2,我们明显发现mAu(T+D)的递延费有一定程度的自相关性。如图3和图4所示,mAu(T+D)的递延费支付方向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3阶滞后相关性,即周一的递延费方向一定程度上与3个自然日前周五的递延费方向有关。
同时我们对mAu(T+D)的递延费支付方向的时间序列进行白噪声检验和单位根检验,如表2和表3所示。
白噪声检验p值小于0.05,单位根检验adf值小于三个水平值、p值小于0.05,可以得出mAu(T+D)的递延费支付方向的时间序列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未来利用该平稳序列,我们可以构建相应的指标从而创建交易策略来交易“递延费”。[7]
4结论与未来研究
本文从mAu(T+D)递延费伯努利分布假设开始,通过统计方法的手段对mAu(T+D)递延费2014年以来收支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递延费并不符合伯努利分布且存在一定程度自相关。自2014年该合约诞生以来,其多空支付方向发生过多次明显的变化,在不同时点进入市场套期保值或者进行套利交易,递延费的成本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同时,本文对于延期补偿费的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了检验,为后续对mAu(T+D)及其他延期交易合约递延费支付时间序列直接建模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
[1]上海黄金交易所.关于挂盘Mini黄金延期合约和调整Au99.99合约交易单位的公告[EB/OL].[2013-12-05].http://.cn/jjsnotice/505263.
[2]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mAu(T+D)合约参数表[EB/OL].[2013-12-05](2014-09-06).http://.cn/upload/resources/file/2014/09/06/20131205150736910582.pdf.
[3]盛兆宁.居民黄金投资需求调查研究报告[D].南宁:广西大学,2014.
[4]张洪利.黄金衍生品套期保值对GD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5]高彦嵩.黄金期现套利交易指引[J].大众理财顾问,2008(7):41-43.
统计分析范文5
关键词:石油钻井;事故;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石油钻井工业每年发生大量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现就在一定时间内我国陆上钻井工程所发生的100起人身伤亡事故进行分析。
一、事故类别分布统计
本文中钻井事故类别分成了井喷、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爆炸等,从统计可以看出,井喷或井喷失控占统计事故数量的4%,但死亡数人、中毒人数、受伤人数最多,必须采取重点防范措施;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占整个事故案例的74%,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车辆伤害、灼烫、火灾、坍塌、自然灾害、其他伤害等事故发生的频率较少,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二、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就事故死亡重伤人数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坐表,其情况见表1
表1 事故原因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井喷外,由于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造成的死亡人数占首位,说明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严肃劳动纪律,是搞好石油钻井工程作业系统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特别需要引以重视的是,因设备和设施方面的不足造成的事故占据非常大的比例。由于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的事故居第四位,应更加注意本质安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事故时作业种类分布
将事故时钻井队作业种类分根据死亡重伤人数进行了统计,如表2
表2 事故时作业种类及死伤人数列表
上表显示钻井队在正常钻进过程最致命的事故,总死亡12人,包括连接钻杆作业6人死亡,失败后,打开泵运行死亡4人,其他情况死亡2人。维修和保养工作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安装后操作、排放和钻钻工具时,第四名的位置。四种作业,应加强石油钻井工程作为操作系统安全管理的重点。在钻井过程中,钻井队应该控制好连接钻杆施工,以开泵时的安全作业生产为重点。在修理和维护过程中发生的死亡,主要是由于缺乏控制措施,人员用之间不合适。
四、事故时间分布
对发生死亡重伤的作业时间月分布情况和时分布情况作曲线图,如图1、图2。
图1 事故月分布曲线
图2 事故时分布曲线
在分布曲线的事故、石油钻井工程工作制度在每年的2月第一高峰。主要原因是二月一般处于春节期间,工人离开的比较多,一个人顶多个岗位现象突出,同时,节日的影响下,心浮躁,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以致发生意外。从那时起,五、六、七个月第二事故峰会,并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是在五月迫切需要所谓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在上半场丢失的生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更为突出),抢劫任务所致。9、10月份,是第三个事故顶峰,主要原因在生产雨季,地面钻井工程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状况不良,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增加。同时在9、10月份,招聘新员工一般工作的时间,由于新工人安全技术素质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更容易事故的发生。从10、11个月大的事故看,超过两因素对滞后效应也十分明显。
事故分布曲线表明,每天三到四点,12点至13点,16 点-17点是一天3事故的顶峰。3点到4点当事故原因是,接近夜班生产工人最容易睡觉的一段时间,操作者体能状态不佳,容易放松警戒。12点至13点当事故更由于工人午饭后精神倦怠、设备和设施的控制不严(据调查,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故进行维护或工作的初始阶段),16点-17点事故更原因,通常只是实行生产工人、设备和设施的情况的掌握不是清晰,工作人员必须在天黑前吃晚饭和准备工作不足引起的。
五、结语
本文以100多起钻井事故分析为基础,在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事故时作业种类、事故时间、事故发生部分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实际钻井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范文6
关键词:猪肉消费;超市;购买行为;影响因素
猪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主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7%左右,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65%,2010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猪肉35kg,且呈稳步增长趋势。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理念的增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到超市购买猪肉的比例和频率逐渐增加。但细致地看待其消费者群体,则会发现不同的消费者在超市消费猪肉的比例和频率是不一样的。IMI调查数据显示,一些消费者可能每个星期光顾超市3次或3次以上(占15%),而另有一些消费者却是两三个月才去超市一次或是不到一次(占30%),甚至有些消费者自称不去超市中会达三个月之久(占12%)。当然,影响消费者超市猪肉消费的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那么,有哪些原因会明显影响消费者超市购买?本文综合运用归纳总结、统计分析方法及计量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上深入研究垫江县居民超市猪肉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完善垫江县的猪肉超市供应系统、提高猪肉质量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1统计分析
1.1样本数据
1.1.1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采用主观抽样方法作为样本选取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样本的随机性和分散性,选取县城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受到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思想的影响, 目前生鲜农产品消费仍然以女性为主,因此调查对象为女性,在每个地点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调查过程中调查者直接与被调查者交流、沟通,当场填写问卷共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1.2样本统计特征
表1样本统计特征
项目
从年龄分布看,30~40岁与40~50岁年龄段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7%、30%,合计已经超过67%,20~30岁与50~60岁的比例很接近,分别占到17%和11%。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被访者未受过教育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到7%和1%,初中、高中及技校文化的占得比重最大为27%,其他文化层次的都占到20 %左右,体现了作为一个县城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一个中等层次上,统计数据包含了各个层次的文化水平,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从家庭人均月收入来看,人均月收入在2000~6000元之间的比例占71%,超过被访问者的一半,这个阶段的收入基本代表了普通垫江居民的平均月收入水平;6000元以上的占25%,说明县城居民的收入有一部分还是比较高的;2000元以下的占4%,统计数据包含了各收入阶层。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从对生活品质的关注程度,96%的居民是注重生活品质的,而且有43%的居民十分关注,这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的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从消费习惯来看,还有32%的消费者不太习惯甚至不习惯在超市购买猪肉。
从消费者超市购买习惯来看,有13%的消费者几乎不再超市购买猪肉,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选择在农贸市场购买猪肉,但68%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超市购物,说明超市消费对消费者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其优越性。
1.1.3猪肉的特征
表2消费者关注猪肉的特征
表2给出消费者对猪肉质量、价格、品牌及家庭月平均超市猪肉消费频率的统计特征。可以看出猪肉消费者不论是否把超市作为主要的购买场所,都把质量作为购买猪肉时最为关心的因素。在200位受访者中,有166位把质量作为关心的因素。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越来越重视质量。
由表2可以看出,最关心价格的消费者占18%,但在价格因素方面63%的消费者还是比较关心价格的,这表明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倾向于到农贸市场购买猪肉,价格因素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到超市购买的重要因素。由于超市和农贸市场猪肉产品价格存在差异,因此对价格敏感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到超市购买猪肉的意愿不同。
调查显示,猪肉产品的品牌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一定影响。虽然消费者中个大多数人不是特别的追求品牌,但仍有15%的被调查者还是比较注重品牌,这些偏爱名牌产品的消费者也更倾向于到超市购买猪肉产品。
由表2可以发现被调查者平均每个月在超市消费猪肉的频率主要分布在4—8次,平均每周就是2—4次,可见消费者购买猪肉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每次少量,经常购买的特点。
1.1.4超市的特征
表3超市的特征
表3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超市的区位和购物环境很关注,79%的消费者关注超市的消费,87%的消费者比较关注购物环境,更愿意去离家近和环境好的超市进行猪肉消费。说明超市的区位及购物环境也是影响消费者超市消费的因素。
2建议
本文通过垫江县消费者对猪肉超市购买行为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消费者猪肉超市购买行为猪肉的品牌、消费者的个人习惯及超市的区位条件的重要性等变量的反应也不敏感。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营养的关注度)、猪肉质量、价格及超市的购物环境等对消费者猪肉超市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30~40岁的消费者超市猪肉购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53%的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猪肉:学历层次越高的消费者越趋向于超市购买猪肉;猪肉质量安全水平越高,超市的购物环境越好,来超市购买猪肉的消费者越多。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每次少量,经常购买的特点。这一消费特点能够保证消费者总食用新鲜猪肉,表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理智。
超市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服务水平和购物环境。超市要根据猪肉消费者的购买特点,合理安排猪肉产品经营结构,单包装量的设计应契合消费者少数量高频率的购买习惯;要努力提高猪肉的保鲜能力,防止加工、储存和销售中的二次污染;要改善猪肉的货架摆放位置,提高便利化程度,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要主动了解消费者对猪肉的各种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反馈给猪肉供应商,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加强监管,努力提高农贸市场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尽管超 市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场所且呈上升趋势,但短期内农贸市场仍然是我国猪肉销售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猪肉市场准入制度,以提高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由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提供公共品方面的作用,做好食品安全信息宣传方面的工作,使消费者获得更加及时、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