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气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气象论文

农业气象论文范文1

1.1休闲农业基本概况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特色主要在于满足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人文活动环境的向往。休闲农业以与大自然密切相连的农业为基点,以乡村休闲为最大的卖点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场、民俗度假村和休闲农业生态园等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模式和类型。截止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3]。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2休闲农业面临的气象灾害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传统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产业。农业生产在种类、品种和布局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投入、高产出的果树、花卉、茶叶、反季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占据主要地位,通过人工规划布置,与田园风光相结合,营造一种回归自然乡村的氛围。但这种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大风、暴雨、冰雹、雷电、强降温、大雪、连续高温以及连续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大风天气会使农作物叶片机械擦伤、苗木倒伏、树枝折断、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暴雨天气会致使田块受淹,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冰雹和大雪都会破坏大棚的外膜,甚至造成大棚坍塌,对棚内农畜产品带来严重损失。2013年4月山西阳泉出现暴雪天气全市塌损温室104个,大棚41个,露地蔬菜受冻面积50亩,涉及14个乡镇20个基地,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连续的阴雨寡照常常造成种子霉烂、发芽,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导致作物减产。夏季热雷雨能导致鱼塘残渣加速分解,水中还原物和浮游生物增加,耗氧量大,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感染疾病,甚至死亡。水温在25-35℃、久晴不雨时,草鱼出血病流行。强雷暴天气还会使大面积钢架大棚以及户外务农人员遭受雷击事故。全国雷电灾害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每年都有多起农民田间务农遭雷击身亡事件。由此可见尽管很多农园采用了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等现代化农业设施,通过环境调控为动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但仍然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如光、温、水)的约束[5,6],气象灾害更对休闲农业具有直接破坏的影响,多发的灾害天气还会影响农园的经营。

2、休闲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2.1、高效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防措施天气变化时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农园依据每日常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但突发性天气事件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准确率高、传递速度快、预报提前量长的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效果显著。调研中无锡江阴一位农庄老板谈到去年10月收到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合的大风天气预警短信后,及时对园内葡萄架和果树进行加固和防护,避免了数十万元损失。同年8月西安灞桥区村民几年来苦心经营的150亩葡萄园遭受大风破坏,预计损失达300万元。如果农园都能提前了解到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同时由于广大务农人员对气象灾害了解甚少,及时获悉气象灾害的研究成果和预防措施,更能提升休闲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2、微气候的监测和研究农业微气候监测是指对温度、光照、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间断观测,通过研究分析,准确定量各类动植物优质生长的生态条件和气候指标。准确的气候测报改变了过去天气预报区域性大,生产活动较为被动的状态,使得种养殖过程中施肥、杀虫、喂饲料、清洁等工作时效性更强,生产效率得到广泛提高。同时在人工环境(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等)中开展微气候监测可以掌握气象要素随外界环境变化的规律,一些现代化农园通过科技手段调节室内的微气候指标,可以控制农产品的生长指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3、精细化的专项气象服务休闲农业具有投入大、效益高、与气候紧密依存的特点。各类特色农产品的发育、开花、成熟等关键期,以及运输、储存、销售需要更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在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加工、衍生,开发出针对休闲农业产品特点的多要素预报,以及重点环节的农情气象业务,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结合休闲农业自然景观和休闲旅游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更能适应休闲农业的发展。

2.4、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与能量的可再生资源,其光、热、水等要素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潜力。科学分析和评估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对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休闲农业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引进新型农产品和特色水产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大多未作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也无法主动介入引种的科学论证[8],导致当地的气候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不能因地制宜,损失难以避免。

2.5休闲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休闲农业受制于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害的威胁日趋严重,需要更加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休闲农园从业人员普遍对气象知识缺乏,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涉农人员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近年来新增的各类农业保险为休闲农业避免和减少了种养殖风险,气象部门应参与理赔气象指标的制定,及时为受灾农园提供理赔鉴定服务,减小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3、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灾害制约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中国气象局和各地气象部门为适应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技术应用研究,更新气象服务手段,部分地区还建立起了休闲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增强了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并丰富业务服务工作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断完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各地气象部门逐步建立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并对当地气候资源特征和气象灾害分布和发生频率进行了详细分析[5],构建了特色农产品的周年服务方案和指标集,使得休闲农园布局和农产品选择更加科学。全面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运用LED电子屏、气象预警短信、气象大喇叭等设施,开展为农服务直通车,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二、开展休闲农业专项气象服务。在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增设了多种气象指数预报,开发了集预报模型库和数据查询为一体的天气预报系统。建立了休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向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短期和中长期气候预测和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开展了休闲农业微气候监测和研究,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三、加强农业气象科研与合作。各地气象部门与高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合作[9],共建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各类特色农产品气象灾害防御指标、病虫害防治指标、危害等级预报的研究,建立信息共享、联合会商机制,发挥气象科技对休闲农业的推动作用。尽管气象部门在休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国内休闲农业迅猛发展要求,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气象服务技术能力不足。气象预报信息内容单一,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精细化程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10],不能有效运用到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中。传统预报模式的滞后性和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休闲农业对气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休闲农园还不具备气候自动监测系统,各地气象部门缺乏休闲农业气候监测网络和远程服务管理。基层气象部门设施落后,各类气象科研成果难以在休闲农业气象服务中展开应用。二、农业气象复合型人才缺乏。多年来,我国农业气象队伍整体发展缓慢,知识层次高和知识面广的农业气象人才较少[7],一线气象服务人员普遍对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生理特性和病虫害防治了解甚少,对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作物生长模拟等研究不够深入,面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无法做出科学的生产指导,限制了气象服务的水平和实效性。三、休闲农业气象服务机制尚不完善。休闲农业主体是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专项气象服务是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气象部门与涉农企业合作方式、服务机制等还有待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任重而道远。

4、休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4.1转变理念,建立气象服务新思路。气象服务领域从传统种植农业向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工厂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甚至包括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等“三农”各个方面。服务产品从对大宗作物服务产品转变到开发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化服务产品。服务内容从粗放化服务转变到精细化,从间断转变到全程,涵盖农产品的关键生长期以及存储、销售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在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建立一套全面、高效、专业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4.2加强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长期内外协作开展农业气象的研究和试验,在深入研究气象因子与作物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动植物不同生育期与环境关系的指标体系。加强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动态农业气象模型的应用,使农业气象服务由定性为主转变为以定量为主。同时开发专业化、精细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气象服务产品,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智能化气象服务平台。各地气象部门还要积极推进业务与科研的结合,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休闲农业发展。

4.3加强气候资源区划和宏观规划。发展以气候资料、遥感反演、GIS多种小网格空间插值模型为基础,应用先进区划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制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针对各地气候特点,开展休闲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同时结合各地资源环境和市场供求做好区域规划,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搭配农产品品种类型,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布局产业,充分利用地域气候资源,降低休闲农业生产的风险。

农业气象论文范文2

[关键词] 稻瘟病 稻瘟菌 气象因素 分子机制

[中图分类号] S4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96-01

引言

本文主要在病虫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这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要求,稻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所以加强稻瘟病的防治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笔者结合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实验,对气象因素影响稻瘟病发生分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1 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条件、侵染过程和发病特征

1.1 稻瘟病发生的条件

囊菌是引发水稻稻瘟病的主要因子,发病的机理就是降低水稻基础免疫能力,使稻瘟病爆发和流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促使这一病症发生,其一是水稻属于易于感病且基础免疫力差的品种,这属于本质因素,其二是存在能够致使水稻染病的菌群,其三是适合于菌群生长和染病的气象条件,主要的内容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因子。

1.2 病菌侵染水稻的过程

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了稻瘟菌侵染水稻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环节,第一步是进行孢子吸附,然后开始萌发和生长。第二步是芽管在侵入体中逐渐生成。第三步是形成附着胞,为侵入钉的产生创造条件。第四步是产生侵入钉。第五步是稻瘟菌菌丝开始在被侵入的宿主体内生长。从气象因素的角度来分析,是通过风力的传输将孢子吹落到水稻叶片之上,然后由孢子自身分泌一定的粘液产生较强的吸附力,使其不易掉落,当环境适宜时,孢子就可以生长,产生瘟病。

1.3 稻瘟病发病的特征

经过研究,稻瘟病发病期主要存在于秧苗阶段、分蘖期和抽穗期,开始的菌体感染属于潜伏期。由于菌体感染时的位置不同,稻瘟病的发病部位也各不相同,过总结,主要的瘟病部位有苗瘟、叶瘟、穗颈瘟及节瘟等。整个稻瘟病发病循环过程是由传播、侵入、潜育、再侵染四个环节组成,其中孢子的传播,吸附和萌发、侵入钉的形成和侵入水稻细胞体这一过程所需时间在6h左右,然后菌体进入潜育期,接下来会产生病斑,病斑区域会产生大量的孢子,导致大面积病发。

2 水稻对菌体的抗性机理

2.1 水稻自身免疫系统

水稻自身对囊菌主要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天然免疫机制。其一是由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PTI,其二是由效应蛋白诱导的ETI。植物会对侵入细胞表面的病菌进行原微生物的病原菌进行分子模式识别,激活PTI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并峻的侵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病菌会分泌效应蛋白来抑制PTI免疫能力的发挥,与此同时,植物也会进化出能够识别效应分子的抗性蛋白,产生ETI免疫效应,来抵抗病菌入侵。这些抗性基因主要编码为NBS-LRR类蛋白。

抗稻瘟病的醚菌脂分子式

2.2 硅含量对并发率的影响

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相关的专业人士发现营养元素硅的含量对稻瘟病抗性有一定的影响,采取外施硅盐,可以提高水稻叶片硅质化程度, 降低稻瘟病的发病率,所以我们认为硅的含量与水稻稻瘟病发病率呈反比,也就是说,硅的含量越高,稻瘟病发病率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矿化硅可以包围病菌菌丝,抑制菌丝的生长。

2.3 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分级标准

我们将病害指数定义为DI,是感染稻瘟病的发病面积与种植面的比值,并将20%以下定义为轻度发生率,20%―40%定义为重度发生率,40%以上为重度发生率,发病级别如下:

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病害等级确定(黑龙江省某市):

3 气象因素对稻瘟病影响的分子机理

3.1 温度

第一,最适宜病菌生长的温度为25℃~28℃,最容易产生瘟病,当温度高于35℃或者低于15℃时,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当温度较高时,病菌会形成耐热蛋白来抵抗高温,当温度过低时菌体会通过腺苷酸激酶来适应寒冷的环境;第二,水稻属于喜温植物,如果温度较低,苗期和育穗期就会受到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发生枯萎,导致瘟病;第三,关于温度对病原菌和水稻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的较少,还不是很深入,无法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该影响具有动态性。

3.2 光照

第一是光照对病瘟菌的影响。光照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稻瘟菌与水稻接触后经历的黑暗期,如果这一时期光照较强,病菌将无法快速生长。除此之外,光照越强,芽管越短,附着胞也会受到抑制,降低侵染率;第二是光照对水稻抗病能力的影响。光照较好的情况下,水稻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旺盛,抗病能力较强。但是对于光照对水稻抗瘟性影响的分子机制还没有清晰透彻的见解,因为相对之下,该机制较为复杂,还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3 湿度

湿度对病瘟菌生长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病瘟菌需要一定的适度为其提供生长环境,尤其是当湿度达到90%时,菌体会快速繁殖,除此之外,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在水稻叶片表面形成水膜,更有利于孢子的粘附和侵入,所以导致并发率较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湿度大可以缩短病菌的潜育期,快速的增加孢子量,为稻瘟病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农业气象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探讨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07

农业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成为我国比较薄弱的产业,比较贫乏产生农业灾害,故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之下增加了事故,令农业生产几乎逐年都存有较大损失。另外,深层次的研究农业气象展,它在传输过程实现之中也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进而令“三农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农业产业中实现全面性发展目标。

1 我国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相关构建现状

目前我国在农业气象方面现代化的服务体系系统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气象员也从事着较多的农业服务工作,在多年努力之后,也相应取得了战绩。不断拓宽其在农业服务方面的范围,进而明显提升了社会的经济效益。我国气象服务的系统主要包含:预测和预报以及信息的传送等内容;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农民,农业在发展中持续实现信息化的道路上,服务不仅是局限于预报的服务,还要有指导技术以及研究的工作者。

2 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具体实现

2.1 平台资源和服务的集成

在广义上,农业气象信息的资源不只是为农业在生产中需要的气象性数据类资源,如:温湿水风。也该包含实施农业气象规范研究的文献类资源,与农业气象有关变化以及政策的指导相关图片、音视频等资源。其平台资源和服务的集成包含3部分,即:用户应用(农民、生产服务,研究者、科研服务,管理者、决策服务),资源内容(文献信息资源、数据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服务实现(信息定制和推送、信息查询和分析、虚拟咨询)。

其中生产者运用平台能够对主要的气象要素相关信息予以查询,还能运用门户的网站对气象咨询和有关政策的法规予以浏览,进而掌握目前气象的信息和国家的法规,如果有疑问,则可通过与专家展开多个方式去实现咨询,协助农民实现科学化的生产。例如:和专家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音视频的咨询,不仅方便了提问,还便于专家进行详细化的解惑。

其研究者运用平台能够以直接方式对农业气象有关文献信息予以有效性检索、浏览,与此同时,个性化的定制文献类的信息,并且系统定期的把最新信息直接的反馈至研究者,不仅便于对课题进行跟踪式研究,还有效延续了农业气象课题的研究。

而管理者运用平台实时掌握农业气象相关最新资讯,以及全国各地农业信息的最新动态,在整体上掌握发展的状况。在实施农业发展相关规划的时候,可以运用内综合信息进行分析并作为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国内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化决策。

2.2 平台重点子系统的功能

2.2.1 门户网站相关功能

服务门站集合了用户在农业生产中所需的气象信息类资源而构成专门的服务性系统。门户在设计上要全方位权衡农业用户需求和对其使用习惯等,再设置与用户存在紧密联系性专题节目。在资源组织方面,根据资源类型进而设置差异子系统的功能模块,高效实现了检索与显示和分析及其输出等功能,在多个渠道上去满足于农业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重要需求。

2.2.2 文献检索的子系统相关功能

该系统内汇集了和农业气象信息相关且比较经常使用的文献信息类资源,为农业现象学科的研究、决策等文献提供了基础保证。此系统内部收集了农业气象类的期刊和会议以及学位等论文,其系统能够为文献提供一些简单、高级的检索,故农业用户可以运用已掌握的信息予以科学检索。同时,系统还能进行二次检索,更加明确了农业用户欲检索的实际范畴。最后,系统对内容显示、输出予以支持,其用户能依照自身对农业气象相关信息的需求进而处理文献的检索结果。

3 结语

农业实现信息化发展具有比较漫长的道路,其农业气象在信息化的发展中也是如此。农业气象在信息服务上也有着较大的空间,例如:对服务资源作出改进和拓展服务的模式以及提升服务的质量。伴随社会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有必要拓展对农业气象信息的服务平台相关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覃安春,刘芳,黄正宏,等.特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河池市气象局,2012,10(24):398-401.

[2].黑龙江省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2012,6(21):1-109.

农业气象论文范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313

国内刊号:11-2690/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应用气象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气象科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反映气象科技领域内研究和应用成果的最新论文、资料、方法等大量信息,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卫星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候、大气探测、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还刊登国内外现代科技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在气象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及信息。主要栏目有论著、短论、专题评述、学术论坛、研究简报和书刊评介等。本刊已首批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国家数据库(英文版)收录的刊源名单,被美国气象学会“气象与地球天体物理文摘”(MGA)和美国国际科学应用协会(SAIC)以及中国科学文摘(英文版)等多种文摘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农业气象论文范文5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点是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来源于实践教学[1-2],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3-4]。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的设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各要素之间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5-6]。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培养层次和面向部门的不同,应构建起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7]。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应用和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气科学类重要分支学科,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8-10]。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农业气象学专业。自成立至今,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结合北方区域气象业务特征以及农业院校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但近几年,由于自身客观原因和业务单位需求变化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毕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表现出不能与时俱进,在适应实际业务工作上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气象业务、科研用人单位也希望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增加学生实践性教学比例,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队伍[11-14]。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创新应用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本文结合多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5个方面介绍了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方面的探讨研究。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应用气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1)基本技能能力。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从事气象行业业务的基本技能,例如:大气探测中气象测报的基本技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要求的基本技能、天气预报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数据处理及信息处理能力、气象遥感数据处理及应用能力等。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业务,同时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具有辨别、判断各种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与归纳决策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计算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等。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学校实验模块、实习模块、综合训练模块和设计开发模块的总体思想,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旨在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原有实践环节进行整合,并且对没有实验(习)条件的课程进行充分的挖掘,形成新的课程体系(见图1)。

(1)实验模块。实验模块分为信息处理类和业务基础类两类,主要为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实践能力。业务基础类包括应用气象仪器学、天气分析和预报2个实验课程;信息处理类包括气象遥感数据处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上机实验、应用气象统计学实验、应用气象程序设计、常用气象统计软件应用等实验课程。

(2)实习模块。实习模块的设计考虑了气象基本业务的需要,设计了气象观测实习和天气预报实习,属于气象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最基本技能。学生通过这2个实习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测报和预报工作训练。

(3)综合训练模块。综合训练模块的设计考虑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具体有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教学实习、小气候测定实习、设施环境调节、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应用气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环节。学生通过此模块的实习能够提升自己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4)设计开发模块。设计开发模块的设计考虑了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需要。具体有课题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通过整合和充分地“挖掘”,在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气象遥感数据处理及应用、设施环境调节和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等实践内容,特别是设施环境调节是目前气象业务不断拓展的主要方向,北方地区的很多气象业务单位已经开展设施农业的气象服务。

3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整个体系中起支撑作用。根据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是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

(1)实验室建设。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室面积和更新现有仪器设备,建设成为4个实验室,分别是气象观测实验室、天气分析实验室、气象信息处理实验室和专业综合实验室。气象观测实验室和天气分析实验室主要满足实验模块中业务基础类实验课程和实习模块中2个实习的进行。气象信息处理实验室完成实验模块中信息处理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综合实验室完成综合训练模块的教学任务。

(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①校内基地建设包括地面气象观测场和气象综合实习基地。地面气象观测场可保证气象观测实习,气象综合实习基地主要用于满足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教学实习、小气候测定实习、设施环境调节等课程的实习与实验、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论文等。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主要分为3类,分别是以测报为主要内容的观测实习基地,以天气预报为主要内容的预报实习基地和以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习基地,这3类实习基地反映了学生实践能力增长的过程,依靠实习基地的现有条件,利用地方长处指导学生,特别是到校外气象台站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实习和天气预报实习,可进入实战状态,能全面提高实际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课程的教师队伍配备以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为平台,通过培养和引进,每个实验室(实习基地)配备1或2名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负责本实验室(实习基地)课程的授课工作。

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由实验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维护、实习准备等工作,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实习的开展。主要实验室(实习基地)除了保证学生实践课程的授课之外,主要的运行方式是对学生全年开放。实行以实验室或课程为单位进行运作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如地面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室、天气分析实验室配备专职和兼职的实践指导教师,效仿气象行业实际业务,学生分组负责的方法进行全年的测报和预报;1个年级如果能够坚持1年,学生测报和预报的技能就能基本能够达到实际业务的需要。气象综合习基地同样在配备专职和兼职老师的基础上,采取学生分组“承包”,挑选主要大田和温室作物种植,整个生育期内负责“承包”实验地的发育期观测和环境观测;同样1个年级坚持1年,学生也基本可以掌握发育期观测、环境(包括小气候、温室)观测的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能,指导教师进而加强引导,就会逐渐增强其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5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监控作用。结合应用气象学专业的特征,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可检查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参考有关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11,15]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可执行的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通过该指标体系,能对专业内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授课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与比较。

农业气象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应用气象学方法》这种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起到检查教学效果的作用。

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领域。我校的应用气象学专业重在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

“应用气象学方法”课程正是应用气象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兼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仪器应用为一体的课程,主要介绍应用气象调查研究与考察、试验观测、环境模拟试验、“3S”技术、统计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通过课程讲授和试验实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接轨,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类方法的原理、步骤、适用范围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可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应用气象学研究及业务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可见,“应用气象学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除了理论教学外,课程实习是该课程必要的实践环节,以加深学生对各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气象观测试验、环境模拟试验、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统计分析方法的实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应用气象方法原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各种方法的工作步骤,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业务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在实践中寻找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通过分析研究总结案例的普遍规律,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案例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它不仅可提炼出一系列事件共同特征,还能反映个别案例在特殊情况下所反映出的特殊表现。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

2 案例的甄选

实践中的案例为数众多,如何选择恰当的案例,是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甄选案例时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密切相关,涵盖“应用气象学方法”的三个重要方法,即试验、模拟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选择贴近科学研究、业务服务的实际要求,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等特点的好案例[3]。

3 案例教学实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战能力。必须精心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能够反映应用气象学典型方法和手段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农业气象研究中,分期播种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它可以利用自然条件下气象要素的周期性时空变化特征,设计若干试验水平和试验强度。因此,在这个环节设计案例“水稻低温冷害指标鉴定中,试验分期播种试验设计”,这个案例需要学生熟悉和掌握分期播种、关键期、光温特性等多个农业气象的概念,通过这个案例的实践和思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书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4 教学的组织

根据案例的特征、班级的人数等具体情况,本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组长协调负责的形式进行[4]。将所有学生按5-8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负责组内人员的分工职责,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最后由小组统一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在组织学生课程实践的相互交流时,要求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启发和引导,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必要的争论和创新观点。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点评是很有效的教学办法,可以将学生在不足的问题或遗漏的重点指出来,引导他们结合案例中的任务、环境、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提问,适时地给予表扬,同时给予一些解决的办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次案例实践结束后,教师必须进行总结,从小组的实习报告中挑选出1-2份具有代表性的报告,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考评,针对数据、方法、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实习报告的内容进行评价,做到每学习一个案例都有收获。

实践证明,在应用气象学方法实践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们学到的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案例教学让学生生动地体验到应用气象学研究的真实状况,加深对应用气象学一线业务工作的了解,使学生面对具体的研究任务、分析数据不再发怵,能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分析讨论找到解决方法,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实战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再强, 申双和, 景元书, 赵小艳, 江晓东. 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 230.

[2] 张德航. 案例教学的特征与应用[J]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6: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