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网改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网改造范文1
【关键词】智能电网;县域电网;配电网自愈;智能电表;智能调度系统
1.引言
县域电网作为电网中的最末端,如何在智能电网的大浪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是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智能电网是世界各国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会颠覆整个电网的现有运行机制,作为最末端的县域电网如何能在智能电网发展中找到应有的优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电网等级中,县域电网的主网目前以35kV、110kV为主,且县域电网目前主网普遍比较薄弱,智能化程度不高,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下属淮阳县电网为例,图1所示,淮阳供电区现有220kV淮阳变电站一座,主变两台,容量120+150MVA;110kV变电站两座,黄路口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40+31。5MVA;芦庄110kV变电站一座。
到目前为止,淮阳供电区在运35kV变电站12座,主变21台,容量210。25MVA;在建35kV变电站1座,主变1台,容量10MVA,如图1所示。
2.智能电网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在前述供用电的基本条件上进行智能电网改造,将为淮阳电网构建能够抵御较强自然灾害,具备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互动化等特征的坚强电网[1],其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在子站层,引入智能化变电站、互动用户(智能电表)、自愈型配电网络、风光互补路灯及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等;在通信层,采用光纤环网方式,做到信息共享网络化;在主站层,建设包括智能可视化监视及优化功能在内的智能型调度控制中心。淮阳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有效抵御各类故障的能力,能够适应各类电源、用户资源的协调互动、高效率共享以及利用各类信息实现电网运行优化调度,显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用户服务质量。智能电网的改造方案非常符合把淮阳建设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实现低碳经济,促进淮阳全县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淮阳智能电网改造方案主要包括3个部分,如图2所示。
2.1 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1)对现有输电线路进行改造,把全县主网从35kV全部升级成110kV,把现有13座35kV变电站全部升级改造成110kV变电站,配电线路直接从110kV变电站出线,提高电压等级,降低线路损耗。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实现勘测数字化、信息标准化和应用网络化;全面实施状态检修,对在运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等部件和通道环境进行安全状态与预期剩余寿命评估;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对典型环境条件下输电线路设计部件性能退化通过对典型环境条件下输电线路设计部件性能退化规律的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设施寿命分析模型,提出设施预测维修策略;建设输电线路安全状态智能监测中心,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等评估与决策技术,实时分析输电线路舞动、绝缘子泄露电流、地基沉陷、杆塔倾斜、架空线张力与覆冰、气象环境等关键运行参数,对线路健康状况、电气与力学安全状态进行实时智能诊断评估和趋势预测分析,为输电线路智能化监控与维护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2)在35kV变电站升级成110kV变电站过程中,110kV变电站采用智能化电站方案:?使用电子式互感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一次设备上,适应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要求;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每个间隔配置过程层设备合并单元(实现电压并列切换与故障录波等功能)及智能终端(实现设备信息及操作数字化),而间隔层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则通过光纤以太网(代替电缆连接)与对应间隔的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连接;标准上应用IEC61850模型,确保整站数据一致性,GOOSE机制使二次设备控制操作由硬接线方式转向通信方式,增强系统配置灵活性。
3)在配网设计中通过灵活重构、优化潮流分布、接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分散储能装置等措施努力实现其自愈功能,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3]。
2.2 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1)在110kV变电站、县调和智能配电网通讯系统设计中强调满足高速、双向、实时以及集成等4大特征,这将使智能电网成为动态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基础设施。当这样的通信系统建成后,可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资产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2)在系统主站设计中采用智能化的调配一体化,调度、集控、配网管理功能于一体,统一实现对淮阳输、配电网及变电站的实时监视、协调及其控制功能。
2.3 用电部分
1)智能电表与用户管理系统。智能电表是适用于家庭用户用电信息监测、电度计量及控制的智能终端。而用户管理系统配合智能电表的应用,可实现大用户远程自动抄表和负荷现场管理,提高用电监测及负荷管理水平,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2)智能化充电站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化充电站系统是智能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智能电网处于紧急状态时,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点。其建设工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风光互补路灯系统。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及可作为清洁可利用再生能源的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将成为未来路灯的新选择。
3.县域智能电网设计关键技术
3.1 自愈的配电网
实现新型配网自愈,应遵循4个方面。
1)需要建设坚强的配电网络,为其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重要负荷冗杂电源配置,全部采用电缆下地敷设方式,并埋设于地下排管中。
2)为及时掌握电缆各种运行状态,确保电缆安全运行以及科学合理地调度电力负荷输送,在主干线上同期建设远程监测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运行状态监测。实时显示沿电缆线路上的温度分布曲线、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报警,并反映报警画面及故障信号所在区域的分布图,显示故障区域最高温度或其他相关报警指标。环境状态监测。实时监测电缆外部火灾、淹没、人为故障位置信息。灵活负荷调度。根据状态监测信息,预估电缆负荷能力,过载能力,实现负荷输送的灵活调度。建立与调通中心的通信联系,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输给调通中心。
3)与远程监测系统配套,智能化调配一体化系统主站中设计负荷转供与故障处理两类功能,前者在系统正常状态下,根据各种限制条件,如负荷容量、开关动作次数等,基于局部拓扑搜索算法,给出较现有方式更优的负荷供应方案,目的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减少可能停电的影响范围;后者是在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区域,根据拓扑关系自动识别各种故障,获得最优故障处理方案和最高的安全保证,并进行快速隔离和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实现馈线自动化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不应该过多强调所有点的馈线自动化,而是应该根据线路重要性合理分布一遥、二遥、三遥点,只有重点线路才布置三遥点,而相应的故障恢复策略也需要根据一遥、二遥、三遥点的分布进行考虑,得出结合实时信息点分布的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案,如一遥模式进行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故障处理方案,二遥模式进行基于拓扑结构和量测数据的故障处理方案,三遥模式可以进行在故障处理方案基础上的遥控执行。
4)接纳足够容量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分散储能装置也是配网实现自愈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淮阳不具备大规模建设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条件,但可选取部分开阔地区的建筑物作为试点,开发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利用建筑的屋顶或幕墙进行太阳能发电,并接入电网。此外,在低压用户侧,规划建设智能化小区,通过构建在智能家居中的即插式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站实现分布式储能。
3.2 完善的通讯系统
全县所有110kV变电站系统通信采用光纤方式,通信站点为全县所有110kV变电站、以及220kV淮阳变,具体设计包括:光纤通信工程设计,含传输路由、系统组成和设备配置等;县调通信包括电源系统、调度交换系统和行政交换系统部分,限于智能配网自动化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均需通过通信系统完成终端设备与主站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考虑到智能配网终端设备和用电系统电表集中器数量众多、分布范围与数据传输量大,设计采用在环网柜、开关站和淮阳县局配置SDH综合业务接入及传输设备,沿全县主网线路走径敷设光缆,形成光纤环网方式的通信主网架,以保证数据传输实时性和通信故障的自愈能力。
3.3 智能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
除实现传统的配电管理信息化功能(含业务定制、工作流管理、检修计划、操作票管理等)之外,智能化的调配一体化系统主站还可通过采集各终端数据,结合配网拓扑结构,监视电网运行,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和配网自愈、用户互动、高效运行、分布式电源灵活接入等智能化功能。
1)智能监视及优化。智能化监视与告警,能根据上传信息发现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其发展趋势,并以专家知识库为依据对电网越限等告警信息实现在线判别过滤,按照类型和轻重缓急分页面显示,并提供处理方案。智能可视化显示。配网可视化技术可以提高配调人员警觉性,快速、准确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提高电网调度运行水平,同时减少调度员脑力劳动,为调度员运行值班提供更高效的监视方式[4]。视频监视,在变电站、开闭所、环网柜等区域安装摄像头,实现对一次设备现场的视频监视,即时发现问题,并防火防盗等。
2)智能自愈。除前面论述的故障处理功能外,对于没有安装配电终端的地区,可以根据用户打来的电话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这应作为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重要补充。详细的用户信息支持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减少停电时间,同时可与95598结合,更好地服务用电客户。
3)用户智能化管理。该功能的目标是实现安全、经济、可靠和人性化的用户响应及其互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实现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信息互动功能,提高电能计量、自动抄表、预付费等业务的自动化程度,为电力用户提供用电信息查询和电费交纳服务,为开展其他增值服务奠定基础,也为促进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和智能小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负荷控制。改善电网负荷曲线形状,使负荷均衡地使用,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投资效益。防窃电分析。采用电能和电流平衡法2种技术手段实现防窃电。智能电表采集分析。具有智能电表的采集、统计、分析、控制等功能,能以WEB的方式显示每个电表的电量曲线,统计分时电量、分时计费、设备用电特性等,并可以基于因特网远程查看。WEB信息网建设。客户可以在WEB上实现用电信息查询、用电业务办理、用户信息录入等功能,实现电子营业厅。
3.4 新型供用电设施的利用
1)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具备风能和太阳能产品的双重优点。它是一套独立供电系统,在风、光任一或同时具备时都可以发电并储存在蓄电池,由蓄电池向负载提供电力。路灯开关无须人工操作,由智能时控器自动感应天空亮度进行控制。
2)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并不仅仅是一个用电单元,其基本特征是一个智能化的能量交换管理中心,或者可以认为是一个能量ATM机,按照管理规约,可以作为一个种子BT单元,进行动态的能量下载或上传。在紧急的情况下,它可以作为智能电网一个坚强的支撑节点,有效地保障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首期拟在淮阳建设一个固定式的电动汽车智能化充电站,进线电源采用低压380V三相四线制,充电站的额定功率为30kW,预计投资费用约100万元。随着智能充电站的建设,可根据当地城市电动汽车发展的情况选择并验证适当的充电站运营模式,推动当地电动汽车及智能充电站的商业化、产业化过程。随着电动汽车对于充电站的技术要求逐步向充电快速化、通用性、智能化、电能转换高效化以及集成化等方向发展,智能充电站的技术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升,从而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基础。
3)在未来电网中大力推广家庭风、光智能发电系统和生物质能发电系统,白天有风、太阳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发电,不仅能满足自用,在负荷高峰是还可以对电网进行供电,在晚上或者无风的时间,从电网上取电满足生活用电。而同时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如沼气发电、秸秆发电)这些小型发电不仅解决了家庭生活用电需求,更是满足了低碳、环保的要求[2]。
4.县域智能电网未来展望
现有的县域智能电网设计在发、输、配、用各个环节中的众多元素上体现了智能化的特点,除了在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外,还可根据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电力市场模式的发展状况,适时开展建设应急系统与培育需求侧电力交易的工作。
4.1 应急系统
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在智能电网改造中应加入应急系统。坚强的一次系统是电力可靠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5],同时也提出了在极端外部环境引发的巨型停电灾难下,需要为调度员引入气象、地质等非电气信息,电力系统应急系统应运而生。应急指挥中心应用系统是在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包括电网信息、GPS、GIS、雷电定位信息、变电站视频信息、生产信息、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管理、彩信(短信)、消息、气象信息、物资信息、历史演习或应急处理案例在内的综合应急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通过软件系统和网络通道形成统一的信息传递、共享、分析和决策的信息平台,它通过对于来源于电网的故障信息、来源于气象和地震等单位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来源于政府的相关公共灾难信息的整合集中形成应急系统的启动源泉,并给出相应的提示;由应急过程指挥系统构成整个系统运转,结合整个电网资源支持信息系统以及整个应急过程的对方信息系统构成整个应急指挥的过程管理系统;系统相关的专家保障资源人员保障资源、物资保障资源和预案保障资源通过相应的应急保障体系的维护端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更新;整个应急过程完结后的应急系统的善后处理工作由善后恢复体系完成,其包括应急工作的总结、历史应急情况的查询、物资消耗的补充及人员工作量的统计等。
4.2 需求侧电力交易
用户能够根据电力市场中负荷高峰时段的高实时电价信号和自身电力需求,通过双向式终端智能仪表及其通讯设备,主动消减负荷,或转移它至分散电源,从而降低电网的负荷峰值,这一过程被称为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d,DR)。DR可以降低电力市场中的实时电价水平,给用户带来经济实惠,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容量通常是按最大负荷水平设计,因此实施DR可减少电力系统建设成本。DR是智能电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但通常需要在电力市场零售竞争模式下才能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新勇,刘继春,吕林.新淮阳智能电网设计[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25(1).
[2]王龙飞.风光柴蓄互补发电集成装备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3]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
电网改造范文2
1、改造农村电网、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必须与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结合进行,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通过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目标,必须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
2、改革体制、改造电网、实现同网同价的基本思路,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管理体制,理顺县级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以及与乡镇电管站的关系,实现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
3、对城乡低压配电电网实行统一核算,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由县级供电企业对乡镇供电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供电所电费收入全额上交,所需费用支出由县供电企业统一核拨。
(来源:文章屋网 )
电网改造范文3
关键词:电网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在电网建设中,配电网系统一直充当着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之间的重要连接角色。在电力事业发展中,配电网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电力用户供电服务质量的可靠与稳定的重要体现。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电网建设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现智能电网下的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也是电力企业应对电力事业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表现,同时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也对于电网自动化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1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是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按照我国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配电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配电网络通信自动化和配电控制自动化等三个阶段。
1.1 配电系统开关设备配合的自动化阶段
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阶段主要就是电网的配电系统中的主要配电设备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或者相关通信网络等,配电系统中的重要配电设备,比如重合器和分段器的使用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发生问题时,配电系统就会通过配电开关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配电系统的故障区域以及系统进行隔离或者维护等,以保证配电系统对于电力用户供电服务的正常和稳定。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情况下实现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对于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和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它的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自动化知识存在于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并且实现自动化的维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并不能够实现最佳的安全和稳定的自动化维护。
1.2 配电通信网络自动化阶段
配电系统通信网络自动化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配电系统通信网络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这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功能是很大的一个提升。电力配电系统中通信网络以及馈线终端。后台计算机网络等的应用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这对于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以及稳定有很大程度上的保证。而且通信网络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对于配电系统的遥控维护实施推进也有很大的作用。
1.3 配电系统自动控制阶段
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阶段其实就是配电系统中对于自动控制功能的添加阶段,这是电力配电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在配电系统开关设备相互配合自动化和配电系统通信网络、馈线终端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上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增加。这一阶段配电自动化不仅能够实现对于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和远程遥控的自动化,还一定程度上增加有关地理、调度和故障监控等自动化监控功能,实现配电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对于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极大的保证。
2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改造
在电力系统的体制改革和建设中,对于智能电网的配电系统实施自动化改造是一项较为复杂并且较大的工程。从电网配电系统的系统结构上来讲,实施智能电网的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主要就是对于电网配电系统的配电主站系统的自动化以及电网配电子站系统自动化、电网配电终端自动化三个系统结构进行改造。
2.1 智能电网配电主站自动化系统改造
在电力系统中,电网配电系统的主站系统主要是由电网配电SCADA主站系统和电网配电软件系统、电网配电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因此在对于智能电网配电的主站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时,也是从电网配电的这三个系统组成部分进行相关的改造实施。
电网配电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也就是配电电网的SCADA主站系统,它是整个电网配电的重要控制系统,对于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配电电网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中主要包含有配电电网的远程终端设备的服务器以及数据采集和监控服务器、地理位置监控服务器、调度以及报表工作站等。其中电网配电系统中的远程终端设备服务器也是配电系统的前置机服务器,电网配电系统中前置机服务器有很多台,在配电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配电电网的一台前置机服务器出现故障,那么配电系统将会自动将相关系统运行收据转移到另一台前置机服务器中,从而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配电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网配电的主站系统中,配电网子站系统的服务器装置主要负责向配电系统中的主前置机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的发送,配电系统的主前置机接收到子站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之后会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进行存储并实现共享。
电网配电主站系统中的应用软件系统是为帮助电网配电系统在实现自动化改造之后,对于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要求满足而进行的系统故障的诊断和维护等。这对于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实现以及配电系统对于电力用户的电力供应稳定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网配电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功能的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的系统检测,以保证电网配电系统自动化功能实施。最后,电网配电主站系统中的配电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于地理位置的自动监控功能的实现。电网配电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监控系统对于配电系统的遥控以及地理监控自动化都有着控制实施作用。
2.2 智能电网配电子站自动化系统改造
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对于配电子站系统自动化的改造主要是为了避免配电网系统中的主站系统对于整个配电网运行多并且广的系统控制中不能够完全实现的自动化控制功能,比如配电网系统中的一些配电设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于配电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对于配电系统的主站服务系统和所有的配电主站系统设备的相互连接监控,而电网配电子站系统就是为了解决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的这一问题。在电网配电系统中,配电子站系统主要负责配电开关以及相关监控设备的自动管理和监控,同时对于配电系统的这些设备在整个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对于系统运行中需要的数据采集以及运行监控和维护等功能。在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网子站系统还负责对于配电系统运行中的通信装置系统进行相关处理和监控。总之,在电网配电站系统中设置配电子站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配电主站系统完成对于整个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成熟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2.3 智能电网配电终端系统自动化改造
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电网配电的终端系统的自动化与自动化改造主要是为了对于电网配电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运行,在实现电网配电系统的遥控功能和故障识别检测等功能的基础上,帮助电网配电系统的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实现对于整个配电系统运行的自动实施和监控,保证整个电网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配电终端系统中,变电站开闭所自动化的终端是在光纤双以太网连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库的采集和服务器连接的,配电系统的主站自动化终端系统则是使用无线连接或者光纤连接等其它一些连接方式进行数据的连接采集的。这样的配电系统终端配置是一种能够进行灵活配置的系统装置,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广,但是也可以针对相关系统配置进行相关的改造设置,以满足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需求。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效益的维护
在电力系统改革中,对于电网系统的建设、改造和维护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升级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同样进行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也是对于电网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新出发点,对于电网建设的管理以及电网技术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网建设发展中,由于电网本身的一些特征,使得电网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具有很大的困难性,而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以及相关改造实施对于电网建设的管理和维护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实现电网配电自动化中的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应注意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或者通信电缆等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在保证电网配电自动化运行的情况下,保证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效益,保证电网运行稳定。
结语
对于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既是对电网系统建设和电力系统改革要求的实现,同时又对电力事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进行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世毅.浅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7).
电网改造范文4
[关键词]农网改造;农村低压电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07-01
前言:在电力领域,低压电网主要指的是一些输电线电压小于10kV的配电线路。这种电网体系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电网系统与农村地区的农田灌溉、生活照明问题和一些乡镇企业的工业用电问题之间表现出了较强的关联性。为了对农村地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有效提升,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问题成为了农村电网系统改造工作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村电网的改造现状
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网的建设问题是国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农网改造工程的开展,对农村地区电力网络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对这一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科学化的设计方案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要素,从农村地区的电网体系现状来看,电网的电气化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将农村地区的电网电气化水平与城市地区的电气化水平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地区的电气化水平仍然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之中。从电气设备的应用问题来看,电气设备的陈旧化,是农村地区的电网系统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在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因电力设备老化问题所引发的火灾事故会对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电网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电能的质量问题的出现,让电网系统的线损率表现出了一种不断升高的特点,除此以外,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地区电力供应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是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问题和变压器容量选择问题中所要遵循的一大原则。从变压器的容量问题在电网设计中的影响来看,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电力部门需要从农村电网在今后五至十年内的发展情况入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从电力材料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新材料和新工艺入手,对变压器的型号问题进行选择,可以让农村低压电网的电气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针对农村地区电网系统的配电线路路径选择问题,从农民的使用情况线路建成以后的运行维护问题入手对线路进行设计,是ε宓厍的电网线路的线路路径问题进行优化的一种表现。在导线截面的选择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将用电负荷问题看作是处理这一问题的一种参考依据[2]。从电网系统在未来5-10年内是对用电负荷变化情况入手,在对系统自身的机械强度问题和电压损失问题进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对电网导线的导线截面进行最优化选择,可以让低压电网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安全性原则
所谓的安全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低压电网的设计过程中,电网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原则。例如防雷保护机制的应用就是遵循安全性原则的一种表现。在农村地区的电网系统中,绝缘等级相对较低的特性是低压电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主要特征。是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电网在雷雨天气中很容易在雷电的影响下出现安全运营问题。雷云对电网线路的直接放电现象和雷云在对地面放电的过程中受电磁感应因素影响而对电网送电线路造成的冲击,是雷电对电网系统造成破坏的两种表现形式。因而在对低压电网体系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安全性原则就成为了电力企业需要严格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措施
(一)对农村低压电网的网络布局进行合理优化
在农村低压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合理化的线路布局走向,可以让基层电力企业的电网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因此,对电网网络布局问题的优化,就成为了低压电网设计过程中所要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农村地区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的勘察设计阶段,对电网系统的统一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因迂回供电问题和电线线型选择不当问题而引发的电网线损问题[3]。为了对电网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在农网改造措施的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可以从基层电力部门的综合物价及线损承包等问题入手,对电网网络结构问题和线路的线损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二)对低压电网的相关设置进行完善
在低压电网的设计过程中,变压器台架和跌落式熔断器也是两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有效避免雷电对电网系统的破坏,在电网系统的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在电网系统中安装避雷器和接地装置。在借助台架将变压器固定在电线杆上以后,电力部门除了要在高压柱头上安装防尘工具以外,还要在变压器附近设置警告标志。
(三)对农村电网的安全防护方式进行完善
中性线触电问题是农村地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电力安全事故。用电负荷问题所带来的停电事故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农村低压电网自身的特点来看,在出现因用电负荷问题而引发的停电事故以后电路中的电动机会在惯性转动和励磁作用的作用下转变为发电机,这种现象所带来的放电问题就可以被看作是中性线触电问题的主要产生机理。这样,为了对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提升,电力部门也需要对中性线在电网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进行充分的普及。对电网中的无功补偿问题进行优化,是对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铁损问题是变压器无功补偿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变压器容量的10%进行无功补偿,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
(四)对低压电网的电压等级进行简化
从农村地区的低压电网系统的特点来看,在放射状的布局模式下,以单向供电为主的供电方式成为了农村地区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随着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单向化的供电形式已经难以对安全的间隔距离进行保障,因此,在农网改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低压电网配变容量的提升,就成为了简化电压等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低压电网的改造过程中,环网设计方式的应用,对电网自身的供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对电网的负荷调整机制进行完善,接电箱的设置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
结论
受到我国村落分布特点的影响,复杂性是农村地区的电网改造工作的一大主要特性。针对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低压电网问题,从网络布局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这一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让农村低压电网的电气化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黎煦华.农网改造中的农村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05.
电网改造范文5
关键词:农网改造;规划设计;探讨
Abstract: In the rural power grid renovation upgrade, we must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n the electric power deman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have a prospective scientific planning to the new rural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rural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We should strive to mak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supply capacity adapt to rural power load development, meet the living and production needs for all types users in the supply area, further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farming net transformation achievements, and gradually perfect the farming net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rural transform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 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为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设安全可靠的新农村电网,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与规划要以建设安全、可靠、经济的新农村电网为目标,努力适应地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时,不但要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还应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对电网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对新农村电网建设进行前瞻性的科学规划。
2、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工作重点[1]
全国农村电网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了普遍的升级改造,新型农村电网通过电网扩容升级、技术改进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其安全可靠性、节能环保性、技术经济性、管理规范程度均得到很大的提升,为农村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因此,对我国农村电网新一轮改造升级工程主要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
1)某些地区的农村电网尚未进行改造升级,老旧落后的电网对人们生活生产影响很大,需要进行全面改造以彻底解决遗留的农村电网未改造问题。而由于某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电网在改造升级时前瞻性不够,对于电网容量规划和建设滞后,某些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农村电网仍有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问题。因此对其需要继续升级改造,并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
2)由于各地区在农业生活生产上各有特点,用电负荷情况也有差异,在农网规划建设时,要针对农村用电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分析农田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等不同情况下的负荷特性,对供电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当地农业实际生产用电需要。
3)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电网管理,提高运营经济性和可靠性,规范农网运行调度,保障农村居民用电,提高服务水平。
3、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建设,农网运行时在安全性、供电可靠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造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农村电网在运营管理上比较粗放,相应的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电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网改造任务仍迫切而艰巨。
目前,我国农村电网仍然普遍存在着以下的几个主要问题[2]:
1)由于在农村电网规划的前期,相关的原始资料收集困难或者存在数据不可靠等问题,而且线路经过区域情况复杂,造成规划过程中往往对实际情况认识不足,电网规划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且由于一些工程设计人员水平有限或认识不足,缺乏对农网的科学规划设计,导致农网结构上不合理,随着电网的不断增容建设,农村电网的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混乱。
2)以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普遍滞后,电网容量很小,从而客观上使得农村电网的低压输配电网络基础设施薄弱,输配电装备陈旧,在运行时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人们用电需求。
3)现有农村配电网拓扑结构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且以辐射型供电接线模式为主,电网无功补偿不足、线路供电半径长,无法对上级电网形成有效的支持,其线路供电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体现了目前我国在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长远规划以及当前基础薄弱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使电网拓扑结构混乱、运行方式复杂、可靠性不高,而且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科学规划建设农村电网,保障农村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在深入调研农村电网的具体情况,掌握当前供用电基本矛盾前提下,从整体规划农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针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步改造,努力建成网架坚强、布局合理、运行可靠、经济性好的新型农村电网。
4.1 科学规划农村电网,提升改造水平。
农村配电网规划作为农村电气化和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其相关内容应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互配合协调。针对农村电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改造治理,特别是要提高农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施工或技术上难度大、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区域的供电设施的建设,应该重点研究,通过改进或完善规划,保证农网运行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实际的电网设计规划时,应该充分的综合考虑农村用户聚居位置、供电户数、地理条件等因素,依据《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农村供电具有用户居住分散,负荷不集中,供电半径大,高耗能配变多等显著特点,且电力设施老化严重,容量较小。因此在规化设计中,应重点进行农村配电网络拓扑的优化重构,增加变配电站点,缩小供电半径。
4.2 降损节能,改善电能质量。
为提高农网供电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建设节能环保新农村电网,必须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淘汰一批高能耗、老化严重的设备,将新建和改造结合,并综合治理电压无功补偿不足,通过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分级补偿并实现就地平衡,结合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对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改善电能质量,努力提高运行经济性,实现农村电网的“低碳节能”。 并通过在输配电线路上安装检测装置,对线路各环节的电能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农网的运行情况,并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
4.3 推动科技应用,提高农村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产生的巨大电能需求增长,对供电企业的管理调度水平、电网供电系统容量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带来了农网升级改造的迫切需求。新一轮农网改造,要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采用高可靠性的新装备,大力推进电网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同时通过计算机管理调度系统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电网运行可靠性。 由于农村电网多属于低压配电网,且设备年久失修的较多,防雷水平不足,农村电网雷击损坏设备的事故多有发生。在农网建设和改造中应重视防雷过电压保护,通过加装避雷保护装置有效保护架空线路上的各种电气设备,以防止直接雷击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改造升级消除设备的绝缘薄弱点,提高电网的耐雷水平。
5、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展望[3]
在进行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过程中,要重视农网的整体规划,深入研究农村电网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的对其解决,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网改造成果,同时前瞻性的考虑未来农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判断,逐步完善农村电网的建设。努力使配电网的供电能力适应农村用电负荷的发展,能满足供电区域内各类用户生活生产的需要;优化配电网拓扑结构优化降低部分线路损耗及负荷率,缩小供电半径;改造陈旧、老化设备等等。通过远期规划及分布实行,稳步推进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彦甫.浅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11).
[2]李文超.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J].电力建设,2012(2).
电网改造范文6
关键词:配电网 现状 智能化改造
一、概况
1、配电网的定义
配电网: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可以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10kV配电网(6―10kV,苏州有20kV的),低压配电网(220/380V)。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还在使用10kV配电网,在整个电力输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的电网建设中,10kV配电网一直都没得到重视,它的兴建和使用一般由地方电网公司自行配套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注定了有很多的随意性,况且10kV配电网的建设在前期的时候,一般又由不具备资质的设计公司来设计,这就更加导致了一些10kV配电网不能满足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
2、10kV配电网现状
2.1、农村10kV配电网现状
这部分配电网一般从35kV变电站配出。在农业地区,如:河南、河北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一般建立一条主线(在前期的时候一般为LGJ-70导线),这条主线一般长达10多公里,经过2到3个乡镇,在这条主线上又分出很多的支线,到达主线两侧一般是5公里左右的村庄;在地广人稀地区,如:、内蒙、云南山丘等地,一般建立一条主线,哪里有村庄就直接到哪里,这样蜿蜒数十公里。
在电网建设初期,由于建设资金、对供电可靠性认识的不足等限制,一般仅在配出变电站站内出线间隔安装一台断路器。这就造成了一旦线路上有故障该线路就停止运行的情况。
这种配电网在早期是普遍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配电网的投资的增大,这种形式的配电网已经得到了改善,一般在支线上都加装断路器,这样一旦出现故障,停电范围将大大减小。新建的线路一般都是LGJ-120导线。
2.2、城市10kV配电网现状
这部分配电网一般从110kV、220kV变电站配出,个别也有从35KV变电站配出的,这部分电网一般建立在城市道路两侧,它的负荷较大,并且线路较短,用户情况单一,一般为照明生活用电,用电性质单一。所以这部分配电网当时建设的时候投资较大,而且比较坚固。但是它受当时国家装备制造情况的影响,有些设备已经出现老化,城市的负荷增长较快,这部分配电网也是不能满足要求。
这部分配电网的改造涉及人口众多,改造升级难度较大。
二、10kV配电网的升级改造
1、升级改造前
下面以商丘市睢县某35kV变电站其中一条10kV配电网改造为例,说明其改造建议,图1为该条配电网线路示意图:
由图1可知,该线路有如下缺陷:
a、该10kV配电网导线线径较小,线路较长,主干线型号为LGJ-70导线,长10kM,分支导线长共计15kM。所以,供电损耗较大,电压降较大。
b、分支导线较多,共计5条,其中1条还带有分支,而且分支线的分支点未装置断路器。所以,供电可靠性较低,任何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均导致全线停电。
c、负荷较重,100kVA变压器共计5台,50kVA变压器共计10台。所以,运行电流较大,线路损耗较大,若出现故障,停电面积较大,影响家电。
2、升级改造后
由以上分析,对该10kV配电网做了如下改造,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对该线路进行了如下改造:
a、新建35kV变电站,减小主干线供电距离。
b、为每条支线加装断路器,减小支线故障影响范围。
c、将原有主线分为两条线路,较小每条线路所带负荷。
d、更换导线为LGJ-120,增加线径,减少线路损耗、降低电压降。在改造线路的同时,设计并兴建相应的通信网络。
e、采用新设备。
3、10kV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加快建设高压配电网配电站,缩短10kV配电网供电距离
由于长距离10kV输电,受环境影响较大、损耗大等缺点,所以加快建设高压配电网配电站可以大大缩短10kV配电网的输电距离,减小损耗,增加供电可靠性。
在广大农村地区增加35KV变电站建设,争取达到每个乡镇一座35KV变电站,并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10kV配电网的输电距离。在负荷较大、负荷增长快的地方建设110KV变电站,直接配出10KV,这样不但可以解决10kV配电网问题,还可以增加35KV电源支撑点。
在城市配网中,中小型城市及大城市周边地区负荷较小地区,可建立110KV变电站直接配出10KV,做到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城市规划应考虑10kV配电网的建设问题。在大城市及中小城市负荷集中地区应考虑220KV变电站直接配出10KV。这样可以大大缩小10kV配电网供电距离,减小损耗,增加供电可靠性。
3.2、新建10KV配电网采用大型号导线及新设备
导线的载流量直接影响输送电能的能力,为了避免出现输电瓶颈问题在一期建设时应选择大截面导线。
由于长期以来受装备制造技术的影响,我国的配电网设备不能够达到智能化的要求,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配电网的发展。目前,智能化设备在少数厂家已经试验成功,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新建配电网要采用新设备,一次性建成满足智能化要求的配电网,在具体地方不具备建立智能化配电网的地区,要留有扩建的接口,为将来建设智能化配电网做好准备。
3.3、改造现有的10kV配电网
现有的10kV配电网不能急于求成,要分步实施、由点到面,个别地区受地理条件等限制应缓慢进行。
由于城市生活对电力依靠越来越大,所以在大中型城市要加强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
3.4、建设与10kV配电网配套的通信网络
通讯网络肩负着设备及用户与智能化设备的联络,起着纽带作用,同时也肩负着信息的处理、命令的发送和返回。通信网络分为两种:一是通讯,主要是数据以及语言的通道,采用的方法是有线和无线二大类,有线分光纤通讯、音频电缆通讯、电力载波通讯;无线分微波通讯、扩频通讯以及无线电通讯。二是计算机软件通讯,有统一规约。各种计算机软件以及数据库、远动装置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在实际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由某一种规定的方式进行,通讯规约一般是由设备自身来设定的,同一生产单位的产品规约是一致的,当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时,通讯规约则发生不一致,导致数据传递的失败。
在建立智能化配电网配套通信网络时,应该首先选用光纤通信,这样将来与高压配电网进行对接时可以统一,计算机上的软件通信规约也应该与高压配电网计算机软件通信规约保持一致。
10kV配电网建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大型、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都应把配电网改造建设及智能化的实施列入工作重点,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各地区在改造中应慎重对待,尤其是新设备的技术问题较多,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知识。
三、结论
相信配电网智能化的实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并上升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效,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秦立军,马其燕.《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0
[2] 徐丹,王璇,毛亚斌.《智能配电网的构建》.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