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沈阳的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沈阳的中学范文1
【中D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50―01
高中语文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独立人格,其落脚点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学生的人文情怀之上。
然而,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淡薄或缺失,道德素养严重滑坡,语文教学受功利思想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和影响,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限制,也很容易造成追求上的盲目性,所以,充分认识美育的作用,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高尚道德,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社会良知的人,这已经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的时代使命。
一、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人物语言、背景等组成的“冲突美” ;诗歌的凝练、含蓄形成的“意境美” ;散文的清越、隽秀的“神韵美” 都能唤起我们的审美冲动,还有议论文中的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说理表现的“逻辑美” ;说明文展现事物特征、成因、发展的美,也有其独特的韵味,从内容上看,有的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有的讴歌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开源引流,披文入理,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挖掘文本的的美学因素,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动情于中,努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善于把课程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抽象概念和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诵读经典,培育人文情怀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诗经》、《离骚》、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等都是学生汲取精神养分的源头活水,这些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经典篇章,是古代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古代先贤的思想行为、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再加上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面狭窄,不重视语文学习的普遍情况,强化经典诵读尤为重要。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去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含英咀华,回味萦回在字里行间的的美好情思。通过诵读经典,感知作品形象,领悟其丰富内涵,陶冶思想性情,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通过诵读经典,点燃学生能动创造的火花,激发思维,开启心智,引导学生感知,感染,感悟,抒写性灵,表达真情。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得到修炼和熏陶,灵魂就会得到净化和提升,健全的人格就会初步形成。
沈阳的中学范文2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也具有审美能力,除了本身对于美的感知以外,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逐渐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也会随之变化,进而审美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1]
一、进行拓展延伸,提高文学素养
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方面的相关材料、与音乐内容相同的文学知识等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还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间接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以《友谊地久天长》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需要体会《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中包含的情感,还要学会歌唱这首歌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介绍这首歌的来源,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苏格兰的一位农民,这首歌还可以叫作《忆往昔》或者《过去的美好时光》,歌颂的是友谊的美好。这首歌有许多版本,中文的、英语的、日语的等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语种的版本,使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音乐进行欣赏。除此之外,这首歌曲还被用于经典电影《魂断蓝桥》,在这部电影中,《友谊地久天长》又被赋予了新的意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魂断蓝桥》的片段,搭配这个片段让学生重新品味《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教师通过拓展延伸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欣赏这首歌曲,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在赏析歌曲的时候能够融会贯通,最终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素养。
二、引导自主探究,提高理解能力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音乐中的情感、技巧。一方面,音乐属于艺术,艺术方面的美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自主感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使学生不被束缚;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走西口》为例。《走西口》是一首民歌,讲述了人们背井离乡,饱经苦难与风霜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要体会到人们分别时的无奈、悲伤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几个探究方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这首歌的来历、其中的故事情节、题材、相关的文化背景、包含的情感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了解到《走西口》讲述的故事内容,进而进行分析。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这首歌是爱情题材,因此表达的是依依惜别的情感;有的学生认为要结合社会背景,因此表达的是背井离乡之痛;还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描述走西口场景的歌曲。学生之间不同的想法使得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各不相同,在学生分析完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和纠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提升审美素养。
三、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能力
虽然音乐的美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但是在音乐技巧方面还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旋律、节奏、内容等等。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从专业的方面赏析音乐中的曲调、节奏等等。[2]学生在掌握专业的知识之后可以更加深入地赏析音乐,最终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以《苗岭的早晨》为例,这首歌曲描绘的是苗族山寨风景秀丽、人们欢快劳动的场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分析,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欢快心情。首先这首歌中含有苗族音乐中的“飞歌”旋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对比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飞歌”的理解。比如将《苗岭的早晨》与《小背篓》放在一起,学生发现两首歌都有声音尖高、节奏自由的特点,非常具有苗族的特色。除此之外,这首歌曲是用小提琴表达出来的,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口笛版的《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对小提琴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在赏析音乐的过程中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在音乐学习中,审美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审美趣味才可以品鉴和欣赏音乐,并且从经典音乐中学习到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养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方面获得更多的进步。
参考文献:
沈阳的中学范文3
“创新”的“新”与“旧”相对,意味着发现和超越,意味着打破常规,发人所未发。然而,“ 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具有相对性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于创新不能理解得太狭隘和绝对化。很显然,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要做出某种绝对的“新发现”是十分困难的,许多令他们欣喜若狂的“发现”其实往往只是别人早已知晓的常识,教育者对此应该采取积极的评价,只要这个“发现”是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就可以视为创新——相对于学生的已知领域的创新。肯定这种“相对创新”无疑能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做出超越他人的真正创造。可以说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而必须体现出实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传统的师生观念仍束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以为只有拉大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树立教师威信与地位的思想普遍存在,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加、下面学生鸦雀无声的局面。教师与学生明显缺乏沟通,学生不会对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质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被限制,以至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学习,自觉磨炼意志,积极投身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渐成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教师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看问题,怀“童心”想问题,以“童趣”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俗言“将心比心”,你对学生好,学生心里自会知道,老师必须遵循善意尊重的原则,明确自己是为学生服务,且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如此,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坚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教学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于遇到的问题,能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的,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可以从旁引导,但不要包办代替。这样学生在问与答、再问与再答之间,悄然形成了一种辩论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也不妨参与其中,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辩论。 ??趣味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保证。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败、愉快与困惑,与学生距离较近,课堂引进这些问题,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聚焦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要组织学生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可通过组织辩论会、演讲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等活动,专门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才干,而且能够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一)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学生失去了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
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二)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话。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思想品德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知识存储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是盲从、迷信)、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而不是跟着他人的脚印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据此,在教学中应该去尝试:
(一)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辨、演演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新课改中,突出的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新课改以后,为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创造了时机,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与班级活动和少先队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四、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沈阳的中学范文4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81-01
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卫生工作的内涵已从治病为主扩大到以健康为目标,卫生服务要从个体疾病防治式转向综合防治和群体干预。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模式也应从单纯的专业技术水平教育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技术水平教育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医学技术水平教育模式包括社会修养、文化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三个方面的内涵。
1社会修养是医护人员从事医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服务市场,坚持做到以服务为本,其核心就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要通过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成本,降低收费成本,降低收费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有关医疗活动中的法律法规也相应健全,每个医护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完善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未尽事宜,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增强党性教育,牢记“两个务必”,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2文化修养是医护人员从事医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医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人文性的,也是人文科学中最具科学性的。所以,医学领域内的多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大综合,渗透到新的人文管理中,自然会使医学惠及更多病人。人文管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修养是每个医护人员最基本的修养要素,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文化修养的核心内容。
2.1在医疗服务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意义:一是体现党和政府对患者和社会居民的关爱。二是创建最佳卫生服务模式。三是适应实行卫生资源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四是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
2.2在医疗服务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途经:以家庭为单位的卫生服务是新形势下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卫生服务的基本方向。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是服务的综合性、连续性和方便、快捷、经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实现:一是主动。二是持续。三是可及。四是综合。五是协调。
沈阳的中学范文5
然而,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淡薄或缺失,道德素养严重滑坡,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而对于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很容易造成追求上的盲目性,以致于把许多假、丑、恶的事物,混同于真、善、美。所以,充分认识美育的作用,加强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积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努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高尚道德,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社会良知的人,这已经成为对当代语文教师的迫切要求和时代使命。
(一)渗透美学思想,提升审美素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其中既要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要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的美学因素,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动情于中,努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课程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抽象概念和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尊重生命个性的生存观,团结合作真诚友爱的人际观,广博精深勤奋创新的知识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关注社会,勇于担当,实现人性的完满与和谐。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体味人生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通过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浓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诵读经典,培育人文情怀。教学中,鼓励学生诵读经典著作,感知作品形象,领悟其丰富内涵,陶冶思想性情,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培养生命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逐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自觉抵制假、恶、丑,大力弘扬真、善、美。同时,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点燃学生能动创造的火花,激发思维,开启心智,引导学生感知,感染,感悟,抒写性灵,表达真情,从而获得审美判断、审美享受。
(三)树立榜样,砥砺品格。新课改对社会生活美的展示更为丰富而深刻,更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铸造美的心灵。不少文本反映了历代的人民英雄、民族英烈的彪炳业绩和波澜壮阔的群众正义斗争的场面,闪耀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光辉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不少文本讴歌了深厚无私的友谊,纯洁真挚的爱情。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贯彻“文以载道”的教育原则,教会学生积淀情感,学会感动。努力开掘作品中的血肉丰满,亲切感人的正面形象,感受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形成钦佩和敬仰的高尚情感,同时不断审视和反省自我,进而提升自我。另外也可以在对作品中反面人物的批判中,陶冶性情,规划人生,增长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进而去改造他人,改造社会。
沈阳的中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 健康人格 德育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143-02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得到落实,获得体现。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有“养德”的要求,即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养德”不同于“传道”,而是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从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
“养德”的实施,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与教学氛围之中,是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一、以知、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以知养德、以史养德、以人养德是化学教育中实施养德的重要途径。以知养德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化学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是知识教学中养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元素周期率的教学,在讲解时,向学生适当介绍门捷列夫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如果门捷列夫没有自觉地运用量转化为质的思想,没有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不理解质与量的辨证关系,就不可能有如此伟大的发现。
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中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他为了表示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
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二、弘扬先驱,精神永存,培养意志品质。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发明创造的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是英国巨富之一,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病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地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起。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培养审美感受力。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发美感效应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如化学实验中需注意实验所用仪器要整洁,装置搭配要合理、美观等,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化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发掘化学美的丰富素材,并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化学科学美的特征,如化学直观美(包括物质美如晶体颜色外观、工具美、实验仪器设计美、化学实验现象美等);化学语言美(包括化学符号、模型、图表等);化学理论美;化学思想美(包括化学科学发展史和著名化学家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质等),使学生明确地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起学生对化学强烈的学习兴趣,点通学生领悟的那一点“灵犀”,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感受,从而逐渐产生审美情趣和爱美意识。
总之,教师作为化学教学的组织和施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同时,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从修养、气质、人格、行为、习惯、语言、服饰等方面影响学生,使其在自觉地学习中发展对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识别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力。
化学课文中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发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他心理素质上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2.12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