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曹雪芹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曹雪芹的诗范文1

2013年是曹雪芹先生逝世250周年,本届曹雪芹艺术节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的红学、曹学人才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和纪念活动,更是在全国掀起了纪念曹雪芹、重读《红楼梦》的热潮。各行各业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新编历史大戏《黄叶红楼》在天桥剧场演出、歌唱家郑绪岚“红楼梦境·郑绪岚全国巡演”、姜忠东创世界纪录协会手抄《红楼梦》书法世界纪录等。

在本届曹雪芹艺术节期间,“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正式启动,加上2011年“曹雪芹西山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白家疃、红楼小镇和曹雪芹小道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西山脚下未来将逐步形成一片能世人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文化的场所,进而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品位,建设成为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一个传统文化的地标。

西山故里 烟柳再现

北京西山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京建城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并被历代帝王所青睐。这一地区,至今仍有着大量曹雪芹足迹所至的历史遗迹,以及清代旗营文化、满族文化、西山民俗文化、皇家园林文化、寺院佛教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遗存,这是北京形成多种文化融合以及形成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的沃土。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在北京香山地区的群众中间,《红楼梦》的故事就已妇孺皆知,关于曹雪芹的传闻轶事也非常之多。曹雪芹去世后,他的故事和传说一直在世居西山的旗人中间流传。直到196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邀请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到香山访问张永海,老人所讲述的关于曹雪芹西山著述的故事,被其子张嘉鼎整理后,发表在1963年《北京日报》的“北京春秋”栏目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始广为人知。在正白旗村附近的四王府娘娘庙房檐下,至今还保留着绘有《红楼梦》故事的图迹。

历代居住在香山的老人们,曾流传着一个说法,“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这恰恰与《红楼梦》开篇作者说自己住在“阶柳庭花”之处以及张宜泉写曹雪芹的住处是“门前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相印证和契合。北京植物园清代属正白旗旗营,也是曹雪芹生活、著书《红楼梦》之地。据史书记载,当年的正白旗旗营规制完整,建筑都是一排排而建,并且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如翼长院是当时八旗左翼最高长官的办公场所,档房除了存放户籍档案还有分发粮饷之用,大学坊则是正白旗旗营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此外正白旗旗营还有关帝庙、谢草池等名胜景点。

在中央及北京有关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经各方权威专家的亲自论证把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作为属地政府,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以及北京植物园、北京曹雪芹学会于今年共同启动了“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希望通过恢复部分旗营建筑,复原旗营氛围,力求展现曹雪芹在西山地区的生活遗迹和著书的历史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研究《红楼梦》的场所。

北京植物园将“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定位于曹雪芹和红楼文化的展览展示、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文物收藏与保护等六大职能,分设植物文化园、曹雪芹博物馆区、曹雪芹纪念馆区、曹雪芹纪念园、红楼文化博览区六大功能区。项目历时约2到3年,将以北京植物园黄叶村为核心进行复建,主要依据史料和实地走访,通过在黄叶村故居附近发掘、找寻当年的历史遗迹,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貌,而非简单的复建,以再现当年正白旗旗营的生活情景和文化特征。

大美西山 文化圣地

徐志摩说:“北京的灵性,全在西山那一抹晚霞。”海淀区有着独特的地域环境,西山自古以来优美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生活和创作。创作于海淀西山的许多文化艺术作品均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有的甚至走向了全国和世界的舞台,如林语堂、圣琼佩斯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位蜚声海内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足迹留在了海淀,留在了西山。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曾在海淀的艺术学院学习和生活。此外,法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作品“阿纳巴斯”创作地就在海淀区苏家坨镇管家岭村桃源,他的创作很多就以海淀为题材。

为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本次艺术节国际交流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海淀区委、区政府积极总结经验,把曹雪芹红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提高到新的层面,努力建立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和平台。

为此,海淀区政府广纳民谏、广征博览,多次举办各类研讨会和交流会,听取各界专家和学者建议。大家普遍认为,基于海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海淀的大美西山在打造世界文学交流平台、塑造西山文化圣地方面前景广阔。有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项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一项名为“海淀西山国际创作营”的文化项目的提议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在此项目下,可以组织一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围绕作家与城市、艺术与生活展开一场对话,召开国际研讨会;同时,可以建立西山写作培训基地,由文学大师亲自为文学爱好者们授课指导。

在此基础之上,2014年是曹雪芹纪念馆开放30周年,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为了更好的纪念和缅怀这位文学大师,还可以广邀世界各地作家故居管理者和文学研究者、研究机构齐聚东方文化圣地——北京海淀西山,进行一场世界文学的交流峰会,这样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博览会”将会真正将曹雪芹、红楼梦,以及海淀、西山推向世界文化的舞台。

文化创意 蓬勃发展

在经济发展日益走向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在各个方面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愈来愈密不可分。如何将中国的文化瑰宝进行继承和发扬光大,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值得很多人思考。如何按照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要求去讲好中国故事?同样,曹雪芹文化要想持续不断走下去,一定要从产业入手,做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加此次论坛的来自英国莎士比亚故居的管理者戴安娜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她说莎士比亚故居所在的斯特拉福小镇常驻居民3万人,每年游客500万,这样每年的收入就可以用来进行莎士比亚故居的维护以及莎文化的传播,这样它的可持续发展就解决了。她说:“我们不收任何政府资金的支持,我们都是要靠自己来筹资,主要的收入来自门票,差不多占到90%,还有一些商业的收入,包括礼品店、纪念品店、零售的收入,纪念馆餐饮的收入。当然,我们也接受一些私人的捐赠、捐款、研究的款项。另外,我们还会主办一些商业的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每年会有一些结余,而且积累很多年的结余之后,会对结余的资金进行增值、保值的操作,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基金会。我们基本上不太主动去筹款,主要是依照自己的力量进行商业化的运作来支撑。”

受邀来到艺术节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先生也激动不已,他说:“托尔斯泰的基金会、巴尔扎克故居、莎士比亚故居的负责人在推动名人故居的保护过程中做的工作使我非常感动。我认为我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想把他生平居住过的地区的文化和建筑修复起来,也想在这里做一个好的商业街,把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表现的产业再现出来。现在北京市正在协调,已经规划了450亩地,希望打造世界文化研究交流会馆,平时爱好文学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讲座。这里就是今后曹雪芹故居的研究基地,用现代科技来加强我们的交流。我们想把他生平居住过的地区的文化和建筑修复起来,也想在这里做一个好的商业街,把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表现的产业再现出来。”

曹雪芹的诗范文2

而《红楼梦》背后的作者曹雪芹,一个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家,一个在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登峰造极”的人,一个仅凭着一本书便独步于文坛、领千古风流,是不是有着“烈焰烹油,鲜花着锦”般的人生呢?

出身豪门,锦衣纨绔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J之子。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时任江宁织造的曹J在北京述职期间病逝,职位由其堂弟曹\接任。是年四月二十六日(1715年5月28日),遗腹子曹雪芹在府内出生。满月后,取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童年时期的曹雪芹淘气异常,不喜欢读四书五经,厌恶八股文,反感科举考试和仕途经济。幸而曹家家学渊深,祖父曹寅有诗词集行世,在扬州曾管领数十种精装书的刻印,兼管扬州诗局,家中藏书精本达3287种之多。曹雪芹自幼生活在如此富丽的文学艺术环境之中,接受父兄教育、师友规训,博览群书,尤爱读诗赋、戏文、小说之类的书籍。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是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曹雪芹自幼就是在@“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因此早年的他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日子过得舒心满意。“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这是《红楼梦》中对宝玉日常的描述,却也是曹雪芹少年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他终生都对这段幸福生活记忆犹新,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中亲切地呼曰“梦幻”。

家道萧索,广交名流

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曹\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并于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十三岁的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为了偿还骚扰驿站案所欠银两和填补家用,不得已变卖所剩田地。再后来,亏缺一日重似一日,以至连日用的钱都没有,被迫拿出房地文书去抵押。

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的悲哀和世道的无情,越发地沉默。

雍正末期,一年长似一年的曹雪芹开始挑起家庭重担,学着帮曹\料理些家务。因曹\致仕在家,懒于应酬,曹雪芹就出来代为接待,因此结识了些政商名流和文坛前辈,并在他们的影响下树立了著书立说、立德立言的远大志向。他把少时性格里那一派迂想痴情渐渐地淘汰了些,为家族复兴而勤奋读书,访师觅友,多方干谒朝中权贵。

乾隆元年(1736),曹雪芹二十二岁,谕旨宽免曹家亏空。

乾隆初年,曹雪芹曾任内务府笔贴式差事,后进入西单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担任一个不起眼的小职位。具体的工作包括助教、教师、舍夫、夫役、当差等。曹雪芹北京的交际圈不乏王孙贵族,如敦诚、敦敏、福彭等人。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曹雪芹得以领略北京王府文化。

燕市狂歌,著书黄叶

乾隆九年(1744年),曹雪芹三十岁,爱新觉罗・敦诚十一岁,爱新觉罗・敦敏十六岁。敦诚、敦敏弟兄俩十分敬仰曹雪芹的才华风度,欣赏他那放达不羁的性格和开阔的胸襟。在漫长的冬夜,三人常常围坐在一起促膝而谈。曹雪芹诙谐风趣、意气风发的“高谈雄辩”往往能吸引、折服兄弟俩。敦诚后著诗《寄怀曹雪芹(沾)》,以记录和深切回味这段难忘的日子:“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就在这个时期,曹雪芹写下《红楼梦》的初稿《风月宝鉴》 。

三十三岁,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开始住草庵,赏野花,过着觅诗、挥毫、唱和、买醉、狂歌、忆旧、著书的隐居生活,一面领略着北京市井文化,一面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长恨半生潦倒,一事无成,牢骚抑郁之下难免要纵酒狂歌、自寻消遣,真性情也就愈加鲜明。

曹雪芹为王朝和家族“补天”之志从未因贫困和市井生活而懈怠,以至于友人敦诚作诗劝他要知难而退,专心著书:“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幸而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在隐居西山的十多年间,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到修改旧作《风月宝鉴》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不负众望地写成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重游故里,贫病而逝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四十五岁的曹雪芹南游江宁。南游期间,他阅历山川,凭吊旧迹,把话往事。曹雪芹此次南游历时一年多,于重阳节前后回京。南游回京后,他仍在继续写作《红楼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之中,卧床不起,无钱医治,于这一年的除夕病逝于北京,终年四十八岁。

曹雪芹的诗范文3

曹雪芹,宇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著有伟大作品——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簇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的命运。曹雪芹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辈都在朝庭做官,因选择支持王子做皇帝时,选择王子不太正确,雍正当上皇帝后,对曹雪芹一家心存敌视,借助各种借口将曹雪芹一家贬官,从此,曹雪芹一家家落中道。

曹雪芹将自己一生的精力置身于《红楼梦》的创作当中,正如《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旧王朝某个形象的象征,贾宝玉的叛逆乖张,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薜宝钗的世故城府,王熙凤的泼辣干练……

我爱上《红楼梦》,是因为我爱上了林黛玉,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她就像一朵出水芙蓉,那么清纯,那么高傲地俯视于堕落的红尘俗世,她的才华无人可及,但我却为她鸣不平,在海棠社中,大家对菊作诗,她的诗可说是堪称绝作,但是可恶的李执竟以薜宝钗有大家闺秀风范,将第一的宝冠就那样轻易的带在了宝钗头上。

在金世良缘中,由于宝玉是衔玉出生的,而宝钗又有金锁。贾母不顾宝玉和黛玉的情投意合,毅然地私底下为他们定了亲。可怜的黛玉就这样被贾母安上体弱多病的“王冠”后被晾在了一边。有谁曾想到黛玉可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啊!黛玉的母亲在未出嫁前,曾是贾府最富贵的人儿,她披金戴银,娇羞可人,举止大方端庄,是贾母跟前最疼爱的小女儿啊!她嫁给林如海后,过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或者说,当她去逝后,她可曾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竟然受到自己母亲的如此“优待”,是的,黛玉同样披金戴银,可是她心中的苦楚又能够向谁倾诉。黛玉也并不是天生就体弱多病,她是由于心中抑郁而成,心魔是折磨她夜夜未眠,咳嗽出血的根本。她有身份又能如何,没有亲人,没有温情,照样也只是行尸走肉,照样也还是寄人篱下。

众人羡慕她赛过天仙的容貌,羡慕她金尊宝贵的身世,可是又有谁想过,当众人去欢庆宝玉与宝钗结婚时,她被孤单地安排在潇湘馆度过还剩下的时间,原因是贾母担心她这体弱多病的阴气会冲掉宝玉的喜气;也不知贾母是真心还恶意,在黛玉远远的还未病危时,她就买好了棺材,说是以白冲白。也不知宝玉到底是真傻,还是假装,就在贾母安排他结婚拜堂时,他竟像个天真的孩童,装作什么也不知。不过,令人稍微有点欣慰的是:因为贾母,王熙凤怕由于宝玉接受不了与宝钗结婚的事实,而骗宝玉说是与黛玉结婚,宝玉信以为真,高兴地直跳,一天天地计算着结婚日子,但由于贾母,王熙凤等人的阴谋,黛玉还是在宝玉结婚拜堂的那一刻咽了气。

曹雪芹的诗范文4

关键词:《红楼梦》;佛教;宿命论;色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12-01

一、前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经历了两千年发展之后而产生的杰作。它诞生于十八世纪,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一方面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而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文化知识,折射出烂熟的幽光;另一方面也正处于衰退崩溃的前夜。作为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而成的《红楼梦》,浸满作者辛酸与苦楚的人生经历,书中许多地方多渗透着佛教思想。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发展史中,儒释道三教由魏晋到隋唐五代的斗争逐渐发展到两宋以后的互相融合。可以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是受到这三者的共同影响的。受到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在功成志满之时大多注重为官治国扬名立功,而在不得志之时,才会退隐山林研习修读。所以,佛教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在不得志的文人身上较为明显。可以说,佛教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就像是救命稻草,只有在外部世界受到挫折,他们退自己的世界,寻求心灵的宁静之时,才会被重视。

二、《红楼梦》中的“色空”思想

《好了歌》是《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好了歌》是读懂《红楼梦》的关键。《好了歌》以及甄士隐对它的注解中,充满了佛教的“色空”思想。全诗四段,每段都以“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而“神仙”属道教谱系,人们也许会认为这《好了歌》是道教思想的反映。然而道人念完此诗,又笑道:“……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流露出强烈的佛教“色空”思想。而甄士隐听罢道人的念诵与解说“心中早已悟彻”。他对《好了歌》的一段“注解”也颇得佛家色空三昧:

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段文字中充满了佛教的幻灭思想。一些眼前的荣华富贵都是虚妄,到最后都是一场空,都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他人”到最后也会落得一样的下场,但世人还是不能认清这个真谛,还是不停地去追逐富贵荣华,不停的陷入这个怪圈,不能自拔。

三、《红楼梦》中的宿命论

曹雪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流露出了极其浓重的佛教思想。《红楼梦》开篇作为总起故事的神话,就透露出强烈的宿命论思想。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作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身,注定要在人世间经历一番悲欢离合,而其他女孩子的命运,也在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通过薄命司上的诗句透露出来。本文在这里只以贾宝玉为例,来谈谈佛教对曹雪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贾宝玉是《红楼梦》这部书中的核心人物。他的特点是“叛逆”。不止是对封建的道德标准和仕途经济的反叛,在他的言论中甚至流露出了对世俗宗教也就是佛教的反叛情绪。如二十八回宝玉对佛教加以讽刺和调笑。在谈到黛玉应吃什么药时,宝玉说王夫人是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体现在宝玉这个人物身上的反感和满不在乎,不仅表明了他鲜明的宗教思想,而且也痛斥了庸俗佛教对世人的毒害。但是,在贾宝玉的精神世界中,有很多特质与佛教有关。如宝玉对人对事拥有比较朦胧的平等意识。虽然他身上也有一般公子哥的习气,如打碎茶碗,赶走茜雪;但是,可以肯定的说他还是一个比较顾及到下人的人格尊严与人身自由的好主人。佛教之中的确讲究对人对物的平等之心的。

宝玉在对待富贵功名的态度也很值得关注。可以说他是以一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经济的不屑。并且多次与劝他重视此道的宝钗、湘云发生争执。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与第二十二回,那段《寄生草》的唱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所引起的宝玉顿悟事件联系在一起看。这也证明了宝玉精神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看轻世俗生活的享受,而注重精神的修养与宁静。这与佛教无欲无求的思想是很接近的。

四、结语

然而曹雪芹对待佛教正如本文开篇所谈到的那样,并不笃信,只是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如书中在谈到西方净土时曾借惜春之口说:“闻道是,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以一种怀疑的口气表明了作者对于佛教的态度,那就是无奈而又依赖。杜景华在其《与禅宗》一文中谈道:“和以往我国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曹雪芹不可能成为一个宗教意义的禅宗信徒。他的主人公贾宝玉就曾一味地毁僧谤道,他的书也曾对僧、道人物多次地大不敬”, “曹雪芹不仅不是一个僧徒,他也不会使自己一股儿地倒进佛教;他只是苦苦地希望自己能弄明白这个世界,以及这世界中的一切内里之所在。”

参考文献:

曹雪芹的诗范文5

悼红轩内的人们都怕的的不得了,害怕那一天到来的太快。脂砚斋更是忙里忙外,心意萱萱;做事儿时,心里边乱哄哄的,丢三落四;打理内外,更加细心和无微不至。一切慰藉着雪芹,一切从他们多年来心血铸就的家书出发,呵护着悼红轩里的每一个成员。那天生的母性展现出很多温馨和关爱,总是把爱意飘飘的情分给予了曹雪芹身上,那一对眸子里闪烁着不安和心悸,恍惚的神态不断地漂移到每个角落,犹如预感一场风雨飘摇的到来,不好的兆头随时就会发生!。越是这样越是装作很平静的样子,一会儿叫小玉儿赶快铺开纸张,沏茶挪櫈,让雪芹坐下来,清心静气的写下一回的内容,或是添加或者修改增删;一会儿让扣儿赶快研墨,又一会儿说砚台里的水儿多了,一会儿又说水儿添少了,一反常态,唠叨不停。但还是尽好照料好他,给他一个创作的好心情,不想让曹雪芹受到任何干扰。她不停地分派别人干活儿,她自己却不知道要做什么。扣玉二人不会计较这些,还是不停地忙乎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力求做的圆满精确,不让眼前的自己最崇拜的一对亲人看出破绽。

一日,腊月的天气开始变了,小北风呼叫着,带着雪花,飘飘洒洒的落在白马河南岸丁字山口悼红轩的院子里,白天下了一天没停,晚上一直还是下个不了,厚厚的积雪落了一地,扣玉二人回房歇息,兰儿也回屋和二小睡下了,悼红轩只剩下芹脂二人。曹雪芹问道:“今天是什么时日了?戴震和戴红他们兄妹是不是走出大山了,燕郊至舟山普陀道路遥远,寻亲只此,实属不易;若非至亲至诚,决非使然。现在我也放心了,扣玉将来也有个依托;那天我对她们说,我这块顽石,是愚化不及的,不能成为美玉,你们还是随着你们的亲哥哥回家祭祖归根吧,可她们死活不依,两个小冤家死里逃生好多次,竟然还是多情多义的女子,侠肝义胆惯了的,虽是柔弱之身,也有大丈夫的性情,叫我这块石头叹息不止!而今这大雪茫茫的,那些出行的人不知能不能出山?说到这时,看一眼脂砚斋手里的毛笔又继续说问道:“还有李春潮、李春霞他们随着小王爷南行也该回来了,本来这次南巡小王爷是准备携我而行的,小王爷的妃子早已言明,此出行至关重要,非比往常;关乎小王爷的将来的一生荣耀;可怎么说不带我就一反常态的不理会了呢?。“脂砚斋回说道:”今是初八了,常言道,腊七腊八冻死叫花,看这雪花下的这么大,不知几时能晴天,阳光才能化开地上的冰?家里现在没有多少粮食了,昨天兰儿还说粮仓里粮食存储的多着呢,我进去一看,你猜怎么着?几乎没有了,存储的过冬的粮食最多还能支持半个多月!“随即又说道:”那戴家兄妹和李家兄妹现在也该到家的到家了,该回来的回来了吧!不管咋地,他们都是找到了他们的亲人了,找到了也就放心了。可这扣玉二人偏偏不随他们的哥哥回南,我也不能说什么!让她们自己决定自己吧。“曹雪芹听到这里想说,忽然又大声咳嗽起来,喉咙”咔-咔-“的嗽个不停,肺里分泌物随着震动的呼喝之力流放出来,脂砚斋放下手里的毛笔,赶快走近他用自己的帕子接住一看:分明有一丝丝红红的血迹,吓得够呛,脸色哑然失色,心里在不敢想下去。回头一看那只毛笔,由于着急,一下子没有放好,“咕噜噜--”一下子滚落到桌子底下去了。于是,她回到写字台旁边弯腰拾起来,重新放好。顺便把那用过的帕子偷偷藏起来,说道:”弟弟,你还是别说了,吉人自有天相,他们都比你年轻,况且,两兄妹在路上也有个照顾,如果遇着个什么三灾六难的,也是不挨的。你就放心好了!“说着让他躺下,端来热水,让他喝几口压一下咳嗽。

坐在他的床边守着,夜深了,伏在他的身体旁边,到天色明亮。

曹雪芹带着许多不解的问题,日夜加速整理早已定稿的《石头记》早期的部分,中晚期的章回细节有好多改了又毁,毁了又添。就像自己的亲生的孩子,百般呵护,万般娇养。呱呱坠地,心血从深处汩汩流出,縵珊学步,逐渐丰满了起来!那块石头棱角分明的性格也逐渐的光滑圆润了。圆润裹挟了丰满,喝酒后的豪放,在丰满笔润的日子,尽情施展,尽量避开锋芒。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太虚中遨游,接受日月精华的馈赠。一天,曹雪芹对着面前的高山奇峰说道:”石头啊!石头啊!今生遇见你本来就是个奇缘,注定了我一生为你而作而死!你是女娲娘娘赐给人间的奇葩,当你从远古走来,带着远古的神话,把自己的故事播撒给人间,人间就开始传播着你的青春与活力!你是风,你是雨,你是雷电,你是传奇!雪芹不才,仅以把一生所学所好之学问装点与你,让你开口说话,表达你三生所愿!泱泱中华,学类浩繁,门科众多,渊源典处,无一不是在你身上体现之所能大就!寄托众儿女,鼓舞活着的人,是你平生所愿,也是在下之责任!人人补天,众多精彩,填沟壑一展坦途,起追踪一展索源,感恩劫难重生,戴德已往所赖!“说完,弯躬施礼,作揖不止。

对面苍山犹如听懂了这番肺腑之言,一阵风儿徐徐飘来,吹动干枯的疏枝,凋零的树叶在沙沙声中回荡不息!

一进入腊月,穷日子则显得时光很慢,富日子则显得时光很快。后山山坡上人家的院子里,不时传来为孩子过年准备的鞭炮声,空气中散发着固有的年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过年要放炮?腊八那天脂砚斋和兰儿一起煮了一锅腊八粥,给大家喝,说是日子再不济也要让大家应应景儿,殊不知锅里面是稀汤寡水的,放了一些玉米面、山酸枣、野葡萄干儿、蔓菁等再加些盐分,凑凑合合腊八就算过了。小玉儿的妈妈因年老身子骨逐渐衰弱,自从戴震戴红来认亲后,悲喜交加,往事如烟,又在心里隐隐泛起;一幕幕一桩桩,隐忍不语的事件闲来还好些,一遇到过年时候就会旧账重返,常常把过去的发生的事儿怀顾,说与扣玉二人听,说道辛酸处,母女泣不成声。这时候扣玉二人会扑倒妈妈怀里:“妈妈!妈妈!别说了,你老身子要紧啊!”没有几日的光景,玉妈妈的身体,日渐虚弱起来,扣玉二人更是百般照料,在帮完芹哥哥书写草稿时,便回房照料妈妈。

烟云终有时散尽,原来风雨不过秋。

悼红轩,这个奇异的虚拟的存在,深深的掩藏着多少女儿的情缘身世啊!天地轮回,情缘一世。一圈儿就是一个周期,周而复始,万象就会更新!除夕还是不早不晚的如期而至。过了二十三小年儿曹雪芹数了数通部书已完成八十七回,还有三回正在加紧加点定稿,脂砚斋还是通宵达旦的埋头苦干,争取在除夕夜之前保证完成。

话说,曹雪芹一家人,在年关到来之际,家里没有了粮食。这大雪封山的当口儿,上哪儿找吃的去啊?原来还有敦诚敦敏送吃的来,小王爷时常接济着,可如今小王爷他们去南方巡察一走数月,不见有人传信来;这早已是雪芹的数落最多的话儿。往常年还可以狩猎,逮鸟儿,寻些山果野味来补贴家用,可如今风雪不停,从腊月初八开始下雪,到三十儿晚上了还没晴天,阴云密布,雾气遮障,白霜挂在树枝上,到处都是冰清玉洁。悼红轩屋内更是冷气逼人!曹雪芹站起身,端起一碗酒饮上一口道:“卿姐,你也来一口吧 赶赶那些寒气,暖暖身子!”脂砚斋放下手中笔,双手搓搓手掌,嘴里发出浓浓的热气儿,接过酒碗道:“好!今晚,我们不在费那劳什子神啦,喝个痛快也好!”稳稳地喝了一口,喝完一口,递给对面对面的曹雪芹;于是:“你一口,我一口,喝他个大天亮,只管尽兴罢了!”曹雪芹说道:“平时,你总是不让我喝酒,我喝酒了,你就会不理我,如今大功即将告成,岂有不喝之理!前唐朝有个李白,戏称喝酒诗百篇,我如今呢,喝酒能写文百卷!你可赞成乎?看看咱的书,该说的说了,该骂的骂了,那些不要命的人,抱怨去了,那些多情的,抵债去了。书中都一一记录在案!好不快哉乎!”说着话,重新端起大碗一饮而尽。

曹雪芹的诗范文6

从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一幅波澜壮阔的家族兴衰图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示。红楼梦,其本身就是一部旷世奇作,一种让人无法形容、无与伦比的美。依偎着它,感受着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涤化,美的洗礼。

美的诗词,美的人物,美的失误,美的情感……至真,至情,至善。

初读红楼,不过是匆匆一过,并无多大感触。还感叹说:所谓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不过是些无病。渐渐长大后才明白,被爱恨情仇交复着的大观园原来是另一种人生的沉淀。

才思敏捷、心比天高的林黛玉,她身上所折射的纯洁的光芒使整个红楼梦为之靓丽。初见之时,小心谨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让人记住了这个袅袅婷婷的女儿;元妃省亲,一首世外仙园,让人看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才女;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曲葬花吟让人看到了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无奈;孤傲冷清。又有谁能了解其背后的艰辛与自卑;才思超群,去又不得不承载寄人篱下的痛苦;纯真善良,却也逃不过泪尽而逝的悲剧。

在黛玉身上,曹雪芹的影子忽隐忽现:幼时,他为江南大家曹府的公子哥,却横生变故,一切皆失;才情高洁,目光长远,却最终沦为卖字街头、以求糊口的平民;乐观率真,却终抵不过万恶的制度;坚强勇敢,却连红楼梦都未能完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啊,真真假假,真实与虚幻的额结合最终创造了这部旷世杰作。“千古情人独我痴。”这痴人是黛玉、是宝玉,更是创造他们的人——曹雪芹。千古悠悠,曹雪芹之所想、所感、所看、还有那永藏心中的一帘幽梦,都通过红楼梦所述说:繁花似锦的大观园,世间的沧桑与无奈,掩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百变人生,自己所属的世界、自己将会面对的人生。

红楼梦,红楼一梦。仅仅为梦一场,却仍打动无数人心。细微到繁琐。无数爱恨嗔痴,无数功名之位,无数繁华旧梦……只觉人生如影般从眼前掠过。人生本大梦,梦醒四大皆空。突然有了一种人在高处自觉寒的触动。沉迷于世俗、执着的追求者在时间矢量面前尽显得如此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