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趣味心理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趣味心理游戏范文1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 居住区 儿童户外游憩空间设计
Abstract: Children are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outdoor recreation space of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domestic urban New District,and discusses the recreational space.Through 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children behavior,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children outdoor recreation environment,build a suitable space,and hope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we can inspire the designers to find out the non harmonious factors between the children desire for recreation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Children Activity Psychology,Residential Area,Children Outdoor Amusement Place Design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高质量的游憩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中虽设置了儿童游憩空间,但是往往空间形式单一,游戏设施乏味,不能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需求。因此,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游憩空间的研究应该是设计师们不容忽视的内容,应当得到重视和发展。
1 银城东苑现状
1.1 小区概况
银城东苑项目,2005,位于紫金山南麓,地处中山陵景观中轴线上,西邻中山门明城墙,与月牙湖高尚社区相连。南京农业大学,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环拥四周,人文环境极佳。项目占地400亩,由50幢高层及小高层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3000户。
绿化率大于41%,建筑密度小于16%,配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健身中心、商业中心、地下车库、公交站场以及沿街分布的商铺用房。
1.2 区域使用儿童年龄划分
观察发现来此区域玩耍的儿童0~1岁10%,1~3岁16%,3~7岁的34%,7~12岁39%,13~17岁1%。通过分析,处于3~7岁学童前期~12岁学童期的儿童占绝大多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0~3岁的儿童需要家长的协助才能游戏,而13岁以上的儿童已经接近于成年,不再需要一些滑梯之类的游戏场地,而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如一块开阔的平地,可以是篮球场,或者是一块旱冰场之类的。
2 行为心理学在该居住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评析
2.1 小区布局
在观察中发现,对于同一区域的环境,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感知。该小区有儿童游憩空间布置在靠近中央的位置,有组合滑梯,秋千,翘翘板,游泳池等游乐设施。下面以游憩空间整体布局、游戏器材设施、戏水区域、休息区域四处活动空间为例详细评析。
2.1.1 游憩空间整体布局
该小区儿童游憩空间以大型组合滑梯为中心发散布置,东面为转椅、秋千、跷跷板,南面为游泳池,西面为戏水池。游憩空间周围景观占据大量的空间,虽然美观,符合视觉需求,但这使得儿童游戏、玩闹、奔跑、放风筝、轮滑等的活动场地不足,无法满足的需求,限制了儿童游憩活动的多样性,内容贫乏,对充满好奇心的儿童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
2.1.2 游戏器材设施
该小区有组合滑梯,秋千,翘翘板,转椅这些常规的器材设施。这些设施大部分缺乏特色,形式单一,没有得到定期维护,更新,对儿童的吸引度下降。组合滑梯上有绳索攀爬这类易绊脚的项目,还有坡度很陡的斜坡,这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2.1.3 戏水区域
观察发现,幼儿、青少都喜爱水的活性,对水有亲近感。不论是和同伴还是和家人一起戏水都会增进彼此的感情。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戏水池水面上散落着树叶,蚊虫,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在家长不注意之下将这些散落在水面上的杂质吃进嘴里,而且经调查发下,戏水池里的水并没有定期更换。游泳池在夏季应当是儿童最热门的游憩场所,但是因为无人管理而无法使用,游泳池周围的护栏已经有所损坏,这是儿童向进入游泳池玩家长不得不自己“开门”进入造成的。
2.1.4 休息区域
场地内座椅大多是供看护孩子的家长使用,虽然数量较多,但是都是单个摆放,距离较远,不利于家长们相互交往的需要。通过观察发现,家长们喜欢三五人甚至更多人走在一起聊天、交流,场地座椅的设置方式对此活动常常难以满足。
3 针对银城东苑的整改意见
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虽然银城东苑在儿童游憩空间方面相较之下做的是比较好的,但是仍有一些事细节是需要改进的。
(1)沙坑――孩子们可以通过筑城堡、挖隧道或沟渠埋沙或等,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沙坑最好选择向阳位置,既有利于儿童成长健康,又可给沙消毒。
(2)水体――可以分季使用,夏日可在戏水池玩水,在冬季寒冷时则可将池水排空,改为沙坑,这样可以提高其利用率。水池和沙池的结合,有利于儿童激发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儿童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
(3)铺地――可以通过适合儿童的鲜亮的颜色、材质来区分不同年龄段的区域,区域周围可用硬质铺地材料铺设儿童轮滑、骑车的专用道路。
(4)植被――植物是儿童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手段。草地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空间,而且活动时不易受伤。高大的乔木可以给儿童安全感,儿童活动都会围绕大树展开,便于家长看护。最好使用落叶阔叶林,夏季树木形成的树荫,冬季树叶落光,不会遮挡太阳。在很多人童年的记忆中都会有一棵大树,承载人们回忆。在选择植物必须杜绝容易引起过敏或有刺激性的植物;易结浆果及生病虫的植物;带刺的植物;季节性飞絮过多的植物。
4 行为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要点
4.1 不同的年龄段的儿童对休憩空间的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在家活动还是出去玩耍选择的差异性比较大,儿童的具体的年龄段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心理特征如下:
4.1.1 小于3周岁的婴幼儿
儿童在3岁前以形状抽象占优势,这个阶段设施以曲线、圆形等外形为宜,选用淡雅的色彩,并结合适宜幼童身体的尺寸设计。沙坑、有围栏的软质平台等静的游戏内容和固定的游戏机械。注意看护人的需求。多用无螺丝等坚硬零件固定的塑料制成。不宜有旋转、滑动,以及需要抓力的游戏设施。
4.1.2 3~6岁的学龄前儿童
在主观或个性时期,儿童开始喜欢自以为是。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游戏活动。区域设置应相对较小,具有最便利的可达性和较强的围合感。例如滑梯、转椅、木马、滚筒或短管道等,并注重捉迷藏等互动性项目的开展。还可以有塑料小屋为主的小型组合器械,来提供他们玩角色扮演类游戏。要求环境舒适性和安全性较高,并配备足够的看护人休息设施。
4.1.3 7~12岁的学龄儿童
在客观性时期,儿童的主要兴趣从自我转向外界事物。角色扮演同样是这个阶段儿童的最爱,他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游戏场地的体验联系起来,并模仿父母的行为,发挥想象力,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快速成长。当然,游戏器械仍占较大比重,秋千、攀爬网、单杠、组合器械等具刺激性因素的器械开始增加,并注重培养创新性游戏的开展。有时高处会令胆小的儿童感到不安和焦虑。比如蹦床、攀爬网都是通过垂直高度的缩减,缓解儿童的心理恐惧,安全到达地面,不仅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促进了他们自信心的形成。
4.1.4 13岁以上的学龄少年
此类儿童已经接近成年了,可能不再需要一些滑梯之类的游戏场地,但是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是必要的。一个篮球场或旱冰场便可。
4.2 一天不同的时段对休憩空间的需求
每天不同的时间段儿童户外活动也存在差异,总体趋势是早上最少,午后较早上多一些,傍晚以及晚上活动的儿童最多。晚饭后这段时间属于一天中最为休闲的时间,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数也只有晚上有时间陪着孩子出来,所以晚上对于休憩空间的使用率最高,这就对夜间的照明设备提出了要求,既要保证人们对于光线的要求又不能过于强烈影响视力。
4.3 休憩空间对安全性的需求
4.3.1 场地的安全
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远离居住区车流干道,场地的边缘处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儿童不慎走出活动场地。整个活动空间应做到尽量开阔,减少遮挡视线的物件,不留视线死角,方便家长随时注意到儿童的情况。
4.3.2 活动器材的安全
挑选与儿童活动尺度相适应的活动器材,游戏区地面应该采用沙地或橡胶地面,减少儿童摔倒造成的伤害。
5 总结与展望
儿童户外游憩空间是提供给儿童的成长和娱乐的户外游戏空间,因此对于儿童心理行为的研究是必要的。目前国家缺少儿童休憩空间设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立法规范势在必行。设计师要从儿童的使用心理角度分析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空间设计原则、方法、理念才能建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为儿童创造一个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符合新时代儿童口味的,具有吸引力的新时代的居住区儿童游憩场所。
通过对银城东苑的调研与应用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初步解析了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中的普遍应用价值,主要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户外游憩空间的不同需求。尝试寻找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行为心理需求的途径,希望对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空间设计实践起到一定作用。
6 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 17-18 17
(2)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44-48
(3)郭力平,许冰灵,李琳.游戏对于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心理科学,
2001,24(6):749-751
(4)沈 浚,汲晓辉.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场地设计.2008
趣味心理游戏范文2
关键词:游戏理论;家具设计;趣味性;互动性
游戏理论是将媒体当成工具,传播过程中没有什么具体目的,大多是为了满足心理的愉悦感。游戏的最大特点是趣味性和互动性,在现代家居的设计中,怎样将游戏特点贯穿其中成为当代家具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互动性的设计理念是在家具设计中强调突出体验的重要性,趣味性设计体现得不仅是在家具的外观上,还包含了游戏理论和情感的渗透。游戏理论渗透到现代家居设计中让本来没有什么的家居变得充满了情趣和感受,有了生命。
一、游戏理论
现代游戏理论有精神分析论、学习论、认知论、想象论和调节论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对于家居设计中的游戏理论主要渗透了具有互动性的精神分析论和趣味性的认知论。1.精神分析论游戏理论的精神分析论认为作为游戏操纵的个体行为,人类主观情感是一种趣味性和感知性的表达,并反映在整个游戏过程、规则制定,甚至是因此而产生的审美愉悦。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提出了游戏理论的主观情感概念基础,他认为游戏是人类情感延续和表达的一种精神途径。操作游戏和体验游戏审美过程中,可以发泄愤怒,减少焦虑,还可以抒感,发展自我,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自我体验,自我成长的过程。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满足心理需要,在自我欲望的支配下满足个人的心理愿望。美国精神病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将游戏的发展和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的几个阶段进行了研究,认为游戏过程是人类心理寻求个性精神解放的方式,优越性和获胜感成为满足心理需求的某种语义符号。两位心理学者力图从精神分析论角度强调,游戏行为对个体精神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认知论对游戏理论的分析认知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和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Vygotsky,1896--1934)。皮亚杰从儿童心智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游戏行为是儿童学习行为的延续,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有效地认知和掌握技能的方法,游戏是人类创造性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他认为游戏之主要目的,在于将经验融合在认知者的想法里。皮亚杰认为游戏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充满趣味,另一个是适应性。其中对于游戏者来说更关注的是游戏的趣味性。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受到趣味性的影响而投入到游戏中来满足成长中的心理需求。维果茨基认为游戏能够促进游戏者抽象思维的发展,他认为游戏中的趣味性是一种创新思想的体现。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舒服,心理发展重要变化,因此,游戏是人的思维发展的源泉。
二、游戏理论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人们对现代家具的需求不仅在功能上,还在于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精神分析论强调了游戏的趣味性,认知论强调了游戏的互动性,下文中笔者将从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来分析游戏理论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1.趣味性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家具设计师往往通过家具整体塑形的趣味化戏谑化符号语言,表现出家具内质的亲和力与人文性。譬如,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为美国诺尔公司设计的椅子,将充满稚趣的单纯自然纹样与线条融入到家具形态里,利用结构的趣味化组合实现游戏规则的外在表现。如今,众多的儿童家具设计师利用鲜明色彩对比和单纯形态语言,将游戏产生的造型效果融入到家具中,从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尽管这些充满趣味化的家具无法用“功能至上”理念来限定,但却深受消费者和儿童喜爱。除了孩子喜欢简单明了、色彩艳丽的家具设计之外,青年人和中老年人也一样对这样的家具情有独钟,因为他们也充满了童心稚趣。稚趣家具所表现出来的单纯、简洁、天真符合每个年龄段的人的心理特点。意趣是一种外形之上的带有机智、抒情和潇洒的趣味。设计师采用夸张、富有幽默性的手法作为绘画的主旋律,不仅表达了绘画中的怪诞,让设计独具匠心。意趣表现出令人思考和回味的高雅智慧,有着净化人的心灵的重要意义。2.游戏理念互动性原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根据游戏理论认知论的观点,在家具设计中融入到互动理念将是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个新思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才是设计师追求的最终目标。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是设计的基本要素,在整个设计理念中,设计师、用户、产品之间的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行为。互动系统中的人与产品的互动行为是设计的根本理论。家具设计中的互动设计首先要做好人物分析、情节设计、设计原型和原型评估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互动设计是动态流程性的生物,在设计方面有独特的过程,首先要对这个动态流程故事进行人物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是设计师常用的辅助工具。有了人物,情节设计便成为人物存在的依托。设计原型是设计师根据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构建的充满灵动的原型,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对原型进行评估是为了检测家具的实用性和可用性,注意产品的性价比、安全性、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估,在用户体验中,要能够满足客户有价值、有创造力等综合评价指标。互动性的家具设计要突出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做到感官互动。感官互动是用户和家具的结构、造型、材料上的互动。设计师要根据材质的扩展性和丰富性,考虑使用者的触觉、视觉来进行互动,设计师独特的造型和感官设计给用户独特的视觉体验。其次,让用户产生成就感。家具和人之间的互动让客户阐释成就感是体现在用户对家具所表现出来的实用性和情感性的二次创造。用户通过色彩的设计和功能的使用来感受到设计师独特的创作魅力。最后,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师在对家具进行设计的身后要让用户产生情感共鸣,从色彩、造型等方面让人们充满回忆,达到某种情感体验,从而让用户在使用家具的时候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人与家具的情感互动。游戏理念的互动原则强调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情感载体之间的互动应该体现在出竞争、默契、协作、辅助、幽默和诙谐的多元化情绪表达,家具正是这种理念最好的物化表号。
三、现代家具设计应用游戏理论的特征表现
根据上文中精神分析论和认知论中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方法来看,设计师与时俱进的将游戏理论贯穿于家具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游戏理论在家具中的体现是用艺术设计手法来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高雅含蓄、质朴自然的具有人性化特点的现代家具。游戏理论在家具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幽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适应,是心理理性的特殊翻盘,是智慧的结晶。幽默最起码的内涵是让人放松,让人快乐。幽默产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喜剧性的冲突所造成的不和谐让人发笑,另一种是诙谐荒诞中给人以启示和感悟。具有幽默感的家具设计表现出了机制、赋予知性的气质,这种家具最突出的特点是色彩绚烂、夺人眼球,设计师通过模拟游戏、运动,让人产生联想,或者通过滑稽的体态,让人捧腹。2.新奇新奇是一种陌生化、超现实的异化表现。新奇在家具设计中表现出独特的出其不意,尤其是追逐时尚的年轻人,他们更希望家具的造型前卫、色彩艳丽、搭配新奇。家具的外观、功能、材料、工艺等突破传统的思维,给人以个性化的独特享受。3.游戏游戏不仅是儿童的专利,在现代社会中,游戏现象已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是育人相伴久远的行为。在家具设计中,很多消费者都愿意使用具有年轻、时尚性格特征的游戏家具。具有游戏理论的家具打破了传统家具约定俗成的外形,是一种创造自由、灵活多变的家具形态。消费者可以和家具产生互动,尽情享受随心所欲组装、扩展、改变、延伸之后的独特魅力,就像玩积木一样可以组合成各种形状的家具,让自己的居室成为充满创意的空间,将灵感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4.意境意境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往往包含在我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中等各种艺术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对意境的追求体现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意境设计就是设计师根据作品和主观情思结合起来,达到情景相生,虚实结合的效果。我国传统文化时刻熏陶着设计师的思维,设计师抓住某一点神韵,构成独特的想法,并将这些感触融入到设计中,便产生了设计意境。意境的营造是游戏理论的体现,让消费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充满趣味的审美体验。总之,将游戏理论融入到家具设计中是现代家具设计的主流。设计师通过造型、色彩、图案、色彩、材质、功能等和高科技相融合体现出设计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优秀的设计师能够充分利用艺术设计来提升产品的已经,体现和折射出隐藏在家具背后的人文设计精神。而这种以人性化作为主题概念的设计精神,可以通过游戏理论的想象空间来进行传递,让人们在使用游戏理论作用的家具时,审美情感与审美欲望得以满足,实现家具本真的情感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最杰.古典家具的榫卯[J].绿色科技,2013(2).
[2]关锦锦,吴智慧.中国明式家具的结构美学与文化意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9).
[3]张天星.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新中式”与“新东方”[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9).
[4]高峰.谈明式家具艺术的文化继承与科学创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3).
趣味心理游戏范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趣味性 培养
初中物理是青少年学生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它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然而,教学实践证明,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导致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激发和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以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案和学案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教案和学案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就要一体化设计教案和学案,也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体现教学手段和教师语言表达的趣味性,使教学过程能够经常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持续的兴趣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教学设计要尽量增加对学生有用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从中汲取更多的有益的营养。例如:把物理教学中的一些知识设计成魔术,增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从而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2.教师语言设计表达要体现趣味性。设计物理教学的语言,要实现“四个渗透”,即:德育渗透、美育渗透、科学渗透、人文渗透。教师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要体现艺术美。只有做到了语言风趣幽默、讲解生动,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认真听讲,才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得知识、增加技能。
3.教学设计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时代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内容上能够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并且可操作性要强,能够使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展开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要体现趣味性
如今,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已普及,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的工具。这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其中,制作有趣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非常喜欢电子游戏,面对电子游戏,他们简直可以“废寝忘食”。究其原因就是游戏软件的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那么,教学软件制作就如同游戏软件一样,学生也非常喜欢。这就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通过软件的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同时得到了提高。
三、要充分利用物理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师的教学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计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生动有趣的特点,是一本学生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同时也令每位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事半功倍。
1.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卡通化插图。我们都知道,卡通画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其中的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学生们终身难忘,这一点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又非常吻合。如果把卡通插图设计在物理教材中,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很快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服务。
2.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游戏化实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创设情景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物理教材中的趣味性实验设计就给广大教师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情景,如果我们的教学从游戏中开始,那么教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将部分枯燥的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再现物理实验的基本情况等等。
总之,教学的趣味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增加趣味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趣味心理游戏范文4
一、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课程中开展体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小学体育中开展趣味性教学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由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大,而加在学生身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身体素质下降。这完全不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玩是孩子的天性,开展趣味性教学可以让学生玩得更尽兴,精神上得到全面放松,身体也可以得到锻炼,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对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身体素质与学习紧密相关,小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可以使其在学习中有更高的效率,可以有效促进智力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室外的环境跟教室比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长期待在教室中,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对学习会有一种厌倦心理,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在体育课堂中,尤其是富有趣味的课堂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在文化课学习中可以有一个更为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效率也可以得到充分提高,智力得到全面发展。
3.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孩子的创造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游戏中产生的,开展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学生的智力、创造力、沟通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有助于各种思维能力的提高。趣味性教学中开展的某些游戏本身就可以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使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僵化,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二、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开展的原则
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开展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可以充分保证趣味性教学的有效性,体现趣味性教学的价值。首先小学体育开展趣味性教学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实际情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需要高级思维参与的活动还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开展趣味性教学时所选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形象性,能被小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要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效参与,确保趣味性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趣味性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生理情况。小学生的身体还处在全面发育期,体育课堂中开展的趣味性教学活动量要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不能超过学生身体的负荷,以免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另外趣味性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全局有一个掌控,确保整个课堂在自己的控制下,防止学生摔伤、打架等情况发生。
三、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开展的措施
1.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
为有效增强小学体育的趣味性,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游戏教学情境等。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时,将体育课堂所要教授的内容赋予一定的故事性,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故事框架,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体育教学,这样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做到寓教于乐。另外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小学生短跑的学习和训练,在体育课堂中如果仅仅让学生反复练习跑步,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比如做丢手绢的游戏,采取这样的游戏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完全集中在跑步本身,这样学生不容易产生厌倦感,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短跑的能力。
2.开展竞争活动
体育课堂中开展一定的竞争活动也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希望在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组织竞争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在竞争活动中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在面对其他困难时也能勇往直前努力克服。开展竞争活动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完成某一项内容,单靠个人的能力不能完全克服困难,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可以有效锻炼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充分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比如百米接力赛,这样的竞争活动需要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小组间不同的人要密切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就会加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开展竞争活动,会使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有所增加,学生不容易产生厌倦感,各方面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结束语
趣味心理游戏范文5
有道是: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趣味教学是提高课堂活力的有效方法。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知识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一格,综合教材、学生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趣味教学为新课搭桥铺路,用趣味教学为新旧知识的衔接作好铺垫。利用趣味教学将新课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使学生们能在愉快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如在教学“What’s your name?”的对话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们“认识新朋友”的游戏,手拿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手指木偶,模仿木偶可爱的音调同学生问好:“Hi,I’m Chip.What’s your name?”说的同时用手指着木偶的胸前,来回反复强调几遍,用人偶对话的游戏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的教学,让学生很快明白句子的意思,学会用“My name is…?”或“I’m…”来介绍自己。
通过木偶与孩子们天真的对话,使学生轻而易举地记住了今天的新句子,同时这样的“谈话”多练几次后,学生也能不知不觉地学会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他人的姓名,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引课与游戏的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学习新知时尽可能地用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设计语言环境,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为了让学生分清in、on、under的不同用法,我采用“猜一猜”游戏,让一位学生把苹果藏在桌子下面,让其他同学来猜。这位学生问道“Where’s the apple?”让其他同学回答。有的说:“Is it in the desk?”有的说:“Is it on the desk?”“Is it under the desk?”在游戏中,学生们情绪高涨,分清了in、on、under的不同用法。利用游戏学习单词和句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新课的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新知的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必须通过练习来消化。用边玩边练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如在学会表示颜色的单词后,笔者设计了GUESS的游戏,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猜我手中握着的小气球的颜色,谁猜对了就把这个气球奖励给他,这样的游戏学生百玩不厌。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角色扮演正迎合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同时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学生能用动作将教师用英语说出的职业表演出来,能用肢体语言将教师用英语说出的动物表演出来。
趣味心理游戏范文6
关键词:中学;体育;游戏;合理;运用;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71-01
将游戏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能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能使体育教师更加顺利地实施教学计划。中学生的课业相对比较繁重,将游戏这一元素和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相结合,能很好地缓解和释放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同时还能放松身心,增加锻炼的机会,对中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立足教学目标,融入趣味游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个新的元素需要体育教师们进行多方面的考量。游戏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内容的多样性、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所选游戏应该具备怎样的特性、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能有哪些收获等。游戏的规则、安全性,也都需要体育教师在游戏进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游戏本身具有非常大的趣味性,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尤其是青少年,对游戏更是热衷。将游戏与中学体育课程相结合,无疑会增加学生们上体育课的欲望。但是,体育教师也应选择与教学计划相互配合的游戏,不可胡乱选择,以致达不到教学目标。游戏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每次上课前体育教师都应该选择出符合此次教学目标的游戏,游戏规则的熟知,游戏内容的开展,游戏道具的准备,游戏效果的评估,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提前想好,以便使游戏顺利开展。
二、实施教学计划,开展趣味游戏
趣味游戏在中学体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将趣味游戏合理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来,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后的体育教学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应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十分清楚,应该使学生通过本节课掌握哪些技能,收获什么感悟,这样才能使每节课的游戏具有针对性。例如,某节课的训练内容为长跑,部分学生对长跑这个运动项目可能非常抵触,因为长跑不仅需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有时十分枯燥无趣。一般在上课时,体育教师会要求学生自行围绕操场进行长跑。有些学生一开始还能坚持跑下来,但是后来可能就直接走起来或坐在跑道边上歇息了。长此以往,不仅教师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们的身体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这样教学效果就十分不理想。为了很好地完成该节课的目标,应将游戏元素加入该节课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一种抱团的游戏方式进行长跑。在长跑的途中,体育教师可以任意报出一个数字,跑步途中的学生要按教师所报数目围成一组。如有人没有围成组,则到队伍最前边带跑,再由这个人报出下一个数字,然后再循环进行。将这一游戏加入长跑训练课堂中,可以使学生不再只专注于长跑本身,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游戏当中。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累,而且还很愿意加入到长跑的队列中来,这不仅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另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注重互动,教师不应当只在课堂上指挥学生做什么,而应当与学生们相互配合,并在配合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评估教学效果,丰富趣味游戏
游戏的加入使原本可能有些枯燥单调的体育课变得富有生气,学生们在课堂上也越来越活跃。但是,教师也应该时常关注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状况,评估游戏的加入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且也不应只注重于游戏本身。游戏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体育教师不应本末倒置,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应该获得的技能。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个方面是将在课堂上加入游戏之前和加入游戏之后学生们的各项体能指标绘制成折线图,对比两个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将游戏元素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对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在学习课堂上测试学生们的压力情况,因为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缓解和释放学生们在学习当中面临的压力,使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避免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们的答案的系统归纳与分析,得出当前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情况。并与之前在体育课上未加入游戏时的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游戏的加入对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情况的影响。
四、结束语
将游戏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们上体育课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不再感到单调,积极地加入到每一个游戏中,全身心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是放松且愉悦的,身体也在全方位地动起来,这对中学生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将游戏与中学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一种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