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的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课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课的感受

网课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创作木刻 力之美

我国的木刻版画的制作,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就从古代以纯复制为目的,绘、刻、印分工完成,缺乏艺术独立存在价值的“复制木刻”,走向了表现画家思想感情的新兴创作木刻阶段。创作木刻从构思、构图到刻制印刷,都由作者一手完成,不模仿,不复制,捏刀向木,以刀,每个过程都代表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感悟,具有强烈、概括的艺术效果,成为了一种充满了力量之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首先,由于它所用的工具和表现形式,使它具备“力之美”的特点。它以刀,就有如用刀切东西那样明快有力。这种用刀刻出的味道,我们管它叫做“刀味”。又因它是以木代纸或布,木的质地硬而带纤维,便使它产生既结实又披蘼的效果,我们管它叫做“木味”。以刀刻木便自然造成自己的“刀味”与“木味”的特别形式。因而产生一种“力”的表现。它给我们视觉以强烈刺激,给我们精神以兴奋,这就是“力之美”。

另外,木刻还有一种黑白对比的力量。鲁迅先生曾说过:“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木刻的“力之美”很大程度上也是产生于黑白对比上的。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形和色;而在色彩的全色阶中,黑和白是两个极端,因此它们有最强烈的对比色值。由这两种最强色表现的木刻,给观众视觉的刺激也是最强的,强烈的视觉刺激带来刚健有力的感觉,这又是“力之美”。

用锋利的刀刻在坚硬的木头上,再由于黑白对比的视觉刺激。wWw.133229.COm给人一种明晰豪快,刀砍剑击的艺术形象,这综合形成木刻这门艺术的“力之美”。

“力之美”,意味着艺术有充沛的生命。当然,成功的艺术不都是黑白艺术,木刻的“力之美”也不仅表现在黑白木刻之中;套色木刻也同样具有“力之美”的,只是木刻的色彩处理也应不同于中国画和油画。套色木刻的色彩也应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以保全并发挥木刻所固有的“力之美”。

艺术上的黑白世界是个最纯朴,最深奥的天地。纯朴无华的黑白世界,不借助于色彩缤纷的眩耀,使观众的精神更集中于事物本质的理解,驰骋想象于玄虚之间,因而更能达到精神上的最纯朴而深刻的境界。“力之美”是一种艺术的魅力,它吸引着人们的精神集中,是为别之画种所无法比拟的。比如我们喜爱汉代画像石,不是因为它比唐代金碧辉映的山水画古老些,而是因为它特别具有一种纯朴无华的艺术特质,显示了汉代人的雄伟而质朴的精神世界,透过这种“力之美”而感动二千多年后的我们。鲁迅曾给汉画像以很高的评价,说它们是“气魄深沉雄大,就是用这个观点说的。鲁迅先生在《近代木刻选集》的小引中所说:“放笔直干的图画,恐怕难以生存于颓唐,小巧的社会里的”的意思,也可以就他对汉画像的推崇而得到理解:即在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汉代统一中国,建成一个封建大国的当时,民族和社会的气魄是深沉雄大的,和后来唐代已开始烂熟的封建艺术比,确实是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我们欣赏这朴素无华的黑白艺术,具有“力之美”的木刻艺术,其理由就在于此。

在这里我们来欣赏几幅我们熟识的著名版画家的作品。

凯绥、珂勒惠支是本世纪德国著名女版画家。她是鲁迅先生所推崇的西方艺术家之一。对于我们,她已经不是陌生的了。这位被罗曼、罗兰誉为“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用她的刀锋在木板上面刻出具有“力之美”的黑白木刻,很能成为这种朴素艺术的典范。她用“无声的描线,侵入心髓,如一种惨苦的呼声,希腊和罗马时候都没有听到过的呼声”(霍普德曼语),喊出了对战争的憎恨,对人民的热爱和表达了慈母的深厚感情。因此,她的黑白木刻总是朴素无华,也正是由于朴素无华,却能那么有力地打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唤醒他们起来为正义而斗争,和由此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我们在这里欣赏作于1622-23年的一套木刻组画《战争》的两副:《寡妇》和《人民》。

网课的感受范文2

关键词 视听结合 高职院校 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学会欣赏音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审美情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想象能力,提高其思维创造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崇音乐欣赏教育,并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并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不仅要通过“听”来感觉,还应该通过“视”来感受,“视”能够把学生“听”到的东西进一步具体化,同时视觉,作为一种人们重要的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手段,能够在音乐欣赏课中发挥积极作用。

视听结合是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视听结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带给学生一些新的体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参与和想象空间。

2我国普通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2.1学校对音乐欣赏课的开展重视严重不足

普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学生,虽然很多学校也在高喊素质教育,但是落实能力较弱,学校对音乐欣赏课的开展重视严重不足。

作为一个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往往会把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扩大学校规模上。所以会出现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却不够高的现象。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也许会开设音乐欣赏课,但是很多时候都会半途而废,并不能够把音乐欣赏课坚持开设下去。有一些高职院校很积极的开设了音乐欣赏课,也能够把音乐欣赏课坚持开设下去,但是并不能够保证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就是因为学校对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2.2授课老师综合素质有限,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严重不足

同样由于学校对音乐欣赏课的不重视,音乐欣赏课还处在一个尚不完善的阶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设计尚不明确,因此授课教师在不能够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情况下,很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很难认识到音乐欣赏课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种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尚不完善,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素质较差,学习底子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对授课教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当前的情况恰恰相反,高职院校的授课教师综合素质非常有限,同时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学校的重视不足,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要求不够严格,因此并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

2.3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需求

高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加上高职院校学生本身音乐素质不高,因此必须选用合适的教材来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当前市面上的音乐类教学教材种类虽多,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几乎没有,更不要说浅显的只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方面的教材了。

近年来,人们对音乐欣赏课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有关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开展研究少之又少,即使是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研究中,也并未明确应该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体系。因此当前有关音乐欣赏课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并不能满足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需求。

3视听结合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欣赏课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欣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视听结合作为一种新型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感官上认识到音乐独特的魅力。也可以这么说,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既离不开“听”,更离不开“视”,只有视听结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视觉去培养学生利用眼睛来认识音乐的形式,通过听觉来培养学生去感受音乐的韵律,通过视听结合,音乐不仅仅能够以声音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能够以画面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这种艺术的魅力,因此视听结合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意义。

4视听结合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实施要点分析

4.1在音乐欣赏课上充分利用视觉的学习优势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来学习的,其中视觉是人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调查显示略有八成的信息是人们通过视觉所得到的,因此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利用视觉的学习优势,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学习环境,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中所包含的优美旋律和生动节奏,来刺激学生的听觉,为学生们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听觉盛宴;同时再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通过播放精彩的音乐演奏场面或音乐声波模拟画面,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立体的学习环境,肯定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看得见的音乐”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更加丰满的音乐欣赏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2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现代技术提高视听结合的教学效果

4.2.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析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和视频为一体的新型互联网技术,因此多媒体不仅能够提供图像和声音这两种形式的信息,还能够提供视频信息,能够完全满足视听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需要,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把声音以波、泼墨等形式表现出来,真正做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的,既有声音,又包含图像的音乐欣赏学习氛围,让音乐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体现了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它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音乐欣赏课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缺点,让音乐变得更加立体和具体,因此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中的应用具有重大优势。

4.2.2多媒体技术在视听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具体形象的展示音乐作品的魅力。例如,老师在教授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如何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时,可以根据选用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国传统泼墨画中讲究以“虚”来展示“实”,寥寥几笔也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展示广阔的空间。而中国传统音乐的“大音希声”与中国传统的泼墨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因此可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泼墨画,让同学们“看”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特征,从而加深同学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令音乐脱下神秘的面纱,更加形象的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4.2.3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有利于音乐欣赏课进一步拓展向课外

多媒体技术的依托是互联网技术,而互联网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的进行搜集资料和学习,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积极主动。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学习音乐的网上论坛,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多参与进来,针对不同的音乐作品积极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4.3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当前高职院校中音乐欣赏课的看展效果不理想,与授课教师的素质水平较低脱不开关系,因此必须提高音乐欣赏课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当前的教师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课上的应用,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视听结合教学方式的顺利开展,音乐欣赏课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作;然后,提高自己多方面技能,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技能,因为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最后,教师必须对音乐这门学科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多门音乐类型和其特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多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例如绘画、电影等,因为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时要求把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教学。

参考文献

[1] 彭丽娜.基于校园课程资源网的高职音乐欣赏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网课的感受范文3

但大部分教师会将选修课上成比必修课还“必修”的课,或者干脆变成高考复习课。别说课堂内学生朗诵、讨论的时间大大减少,有的教师根本就直接省略了学生活动的环节,使选修课变成了类似大学里的专题讲座即“教师讲坛”。

当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基本仍是接受教育――教师讲,学生听――时,如何上出选修课的特点?如何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成效呢?我尝试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网络是一座资源大宝库。但是当我将学生带进网络世界时,我发现他们很快就迷失了学习方向,眼花缭乱的网络环境是对学生克制力的巨大挑战,而且网络的信息量巨大、内容繁杂,学生要在庞大的信息库中搜索到有效信息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利用网络授课就如在大海中航行却没有罗盘一般,这可不行。几次不成功的授课让我确定这个教学平台应该是“主题网站”。

语文教学的主题网站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业的“学堂”,它的主题性强,互动功能强大。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有效地组织网站的内容,并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丰富网站的教学资源,合理的使用各种互动及反馈功能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可以利用教学主题网站中的学习资料,有效地完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减少网络学习的盲目性,还能借助网站的互动功能自学、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以及与教师沟通。最关键的是,主题网站丰富的学习内容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学习面前,人人平等”。

下面我以湖北省确定的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三个诗歌单元的教学为例,来介绍我设计的这个诗歌教学主题网站的结构。

主题网站的首页主要栏目:课程信息、诗歌中心、在线书库、七嘴八舌、网站导航。

1 课程信息。“课程信息”下设立二级子网页:“文本探究”和“成绩评定”。

在二级子网页“文本探究”下设立三级子网页:“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级子网页的内容就是由选修教材的三个诗歌单元内容构成的。最后在三个三级子网页下设立相同内容形式的四级子网页:“单元导读”、“作品赏析”、“学习资源”。

在二级子网页“成绩评定”下设立三级子网页:“课内作业”、“问题探究”、“学习交流”。

2 诗歌中心。“诗歌中心”下设立二级子网页:“名家名诗”、“寻踪访迹”

和“诗情画意”。并在二级子网页相应设立三级子网页:“名家诵读”、“相关链接”和“音海拾贝”。

3 在线书库。“在线书库”下设立二级子网页:《诗经》《离骚》《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4 七嘴八舌。“七嘴八舌”下设立二级子网页:“原创诗社”、“杂谈短评”和“成果展演”。

5 网站导航。“网站导航”下设立二级子网页:“百度搜索”、“唐诗三百首吟诵”、“中国李白网”、“菊斋论坛――诗词曲联”等。

为了对这种教学模式做更好的说明,我选择《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问题探究――“关于山水诗的探究”,设计了一个课例,并制作了专题的主题网站。

这节课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通过解读山水诗歌,品味诗歌意境,感悟山水的品格,从而感受山水之美,感受古典诗歌之美。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山水风景的视频动画和合适的音乐,为整节课创设良好的情境;同时辅之以散文化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由读到赏”的步骤,采用“以读带赏,以读促赏”的方式完成这部分教学。

在阅读诗歌的环节中,利用主题网页查找山水田园诗歌,借主题网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掌握“山水田园诗的特点”;通过学生诵读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学生评价环节中,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再次通过网络或主题网页找出名家诵读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诵读中的不足,借网络推动教学,自然进入到“赏诗”的环节中去。

在鉴赏诗歌的环节中,我从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人手。选择《山居秋暝》为鉴赏实例,邀请一位学生与我合作进行配乐诗朗诵。这一过程我借助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深入体味诗歌情感,为鉴赏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和氛围。

在学习、探究、反馈学习效果的过程中,多媒体网络和主题网站再次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或主题网页搜索自己喜欢的山水田园诗歌、赏析资料,结合之前总结的鉴赏山水田园诗歌的方法,鉴赏诗歌;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形成于文字,辅以图片音乐制作成小作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向大家诵读、展示,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最后,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品读、鉴赏山水田园诗时所感受的诗境及感悟到的山水的品格,从而完成、升华整个教学内容。此时顺势给学生布置课外研究课题来结束教学。

网课的感受范文4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品德与社会》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枯燥,因此,我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我在教授《理智购物》这一课时,我把学生购物时发生的事录成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些小朋友在购物时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孩子们在看的时候就特别有兴趣,看的特别认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我在教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感受绿色》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绿色的朋友,那么这些绿色的朋友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大自然中的绿色朋友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播放关于大自然绿色美景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绿色植物带给我们赏心悦目、清凉舒爽的感觉,为实现孩子们感受绿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社会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有声有色动态的把内容展献给学生,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等具体化、形象化。如:“我在教授《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时,课文里面的“法西斯”一词孩子们理解起来很费劲,感觉特别抽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法西斯”来例的故事,把法西斯的概念形象的展示在故事里,并配有“法西斯”标志的图片,使学生们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这个抽象的概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品德与社会》课整合后,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我在教授《冲突此起彼伏》这一课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很难理解战争和冲突给人们造成的伤害这一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播放视频“9.11事件”,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亲眼目睹了美国世贸大楼倒塌的整个过程,目睹了人们为了逃生从60多层高的楼上跳下,目睹了这场恐怖袭击带给人们的沉重灾难,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所以孩子们在谈感受的时候,很自然的就表达出了对战争和冲突的憎恶,对和平的渴望,可以说视频在突破此课的难点上起到了事办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品德与社会》学科本来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详细地向学生展示所有内容,学生学习资源十分有限。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收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主空间。如:我在教授《第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资料及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在上课的时候让同学们分组汇报,这样既节省了授课时间,又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弥补了教材资源不足的缺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信息技术的共享性总结延伸

网课的感受范文5

1教学目标的定位“有的放矢”

1.1解读教参目标陷入了“困境”

《浙教版教学参考书》针对本节课给出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抽样的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不同的抽样方法可得不同的结果.(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3)了解抽样的基本要求,会根据要求编制简单的抽样方案.笔者因不能完全读懂教参而困惑重重.如:本节课所涉及的概念较多有普查、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对于这些概念该如何呈现?何时呈现为好?又如:判断调查方式的依据是否就是抽样的定义?再如:抽样的必要性、不同的抽样方法可得不同的结果在教学中该如何感受和体会?另外,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会编制方案,那么从了解抽样的基本要求到会根据要求编制简单的抽样方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挖掘和渗透……

1.2“困境”解围,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

在备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最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两种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抽样的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并在实际例子中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抽样方法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4.了解抽样的基本要求,会根据要求编制简单的抽样方案.

2概念教学的设计“独具匠心”

为了更好的进行本节课的概念教学,笔者先后经历了数次修改和调整.今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希能给年轻教师的备课一些启示.

2.1概念教学的前后对比

1.有关普查和抽样概念的设计:

最初设计: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获取数据?

(1)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所有同学的视力情况;

(2)为了了解你所在学校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3)为了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4)为了买几斤甜一点的桔子.

设计说明:“视力”问题是教材中的引课素材,本环节的设置是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展开.情境(1)是为定义普查,情境(2)—(3)是为定义抽样的概念铺垫的.调查范围由小及大,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感受“不方便、不必要或不可能”.而情境(4)的设置是对抽样定义的进一步补充.最后由PPT给出完整的定义描述.

定稿设计:

(1)播放一段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要话题——关注青少年的视力问题.(网址:http://,第14届“爱眼日”视频,播放时间1分钟)

(2)在视力问题的对话交流中体会两种常用的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

①为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状况,你有什么办法?

②为了解我校初中生的视力状况,你又有什么办法?

③为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状况,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说明: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视力问题为主线,从一段关于青少年视力问题的视频报道出发,与学生一起经历从对全班到全校甚至全国初中生视力状况的了解.用三个“你有什么办法?”,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感受普查和抽样是现实生活中两种常用的调查方式.并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同时渗透用部分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普查和抽样的定义仅仅板书关键词如:逐一,总体抽取部分等.

2.有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念的设计

最初设计:为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丁丁同学设计了下面的调查方案——按东、西、南、北、中分区,每个区抽3所中学,并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1500名初中生进行视力测量.然后在幻灯片上依次呈现概念.如:我们把全国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叫总体,在数学上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每一个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叫个体,我们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最后设计了两组练习进一步巩固概念.

定稿设计:

(1)动态演示,感受概念形成过程

例:为了解同一批次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60支进行检测,然后用这60支灯管的使用寿命来估计这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PPT动态演示抽样过程,此处略)

总体——这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

个体——每支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

样本——被抽取60支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

样本容量——60(没有单位)

(2)具体实例,巩固和应用概念

为了解某试验田内小麦的长势情况,从中随机抽取100株小麦测量其高度,然后用这100株小麦的长势来估计这块试验田小麦的长势.请说出这个抽样方案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设计说明:课标对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仅停留在了解层次,所以如何进行概念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通过图片、动画演示方式在实例中感受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从而到达形成概念的目的.用PPT动态演示,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冲击和对比,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感受和理解.又一次渗透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上老师没有细究概念中的字、词及表述,而是做到通过实例让了解和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真正做到了淡化概念的表达形式,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感受与理解,这也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

2.2两种设计的对比分析

两种设计的共同之处是都能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例进行概念教学.但这两者关注的侧重点仍然有所区别.最初的设计侧重的是概念的应用,也就是说通过1个实例,给出抽样的相关概念及其精确表述,再用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和理解.而定稿设计侧重于概念的形成过程,把更多时间放在学生对概念的感受和体验上.尤其是采用生动的动态演示,让学生体会抽样的过程.在视觉上也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和对比,对“什么是抽样”,“为什么要抽样”,“怎样抽样”印象非常深刻,有效地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于相关概念的介绍也别具匠心,做到既淡化概念形式.而又不失概念本质.

23对概念教学的一点思考

概念教学一直是许多一线教师困惑的课型.本节课是一节非常典型的概念课,涉及的概念颇多,教材中做给的描述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对概念教学《课标》一再强调“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作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是对于概念教学的把握始终让学生在实例中感受或体会,注重概念的理解.比如对普查和抽样调查概念仅仅强调关键词和老师简单的进行口头描述,对于“不可能、不方便或不必要”分别渗透在全国中学生视力、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以及小麦长势状况的调查中;对于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念的介绍也是仅仅把握学生的直观感受,并用“像这样……,我们把它叫做总体、个体等”.总之,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并从中进行归纳概括.真正做到了淡化概念的表达形式,注重概念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克服机械的记忆.

3方案设计的呈现“丰富多元”

3.1方案设计的前后对比

最初设计:

师:同学们觉得在什么时候用普查方式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呢?抽样调查它有什么优点?在用抽样调查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通过设问及时引导学生对两种调查方式进行小结提升.至于调查应注意什么是为后续应用——编制方案服务.

定稿设计:

1.体验不同的抽样,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为了解某校初中生的视力情况,小明、小军、小颖和小亮四位同学给出了各自的抽样方案;

小明:我在八年级随机调查了200名同学.

小军:我在图书馆门口随机调查了200名同学.

小颖:我在班调查了8名同小组的同学.

视力11.2以上10.8~1.210.8以下人数131411小亮:我在校门口随机调查了200名同学,其中有85人视力在0.8以下,65人视力在0.8~1.2之间,50人视力在1.2以上.

2.设计抽样方案

网课的感受范文6

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存在着一定的“语境”,在不同语境下,相同的词语、相似的句子却可能产生不同的意味。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一点,为了语文教学的顺畅,也为了语文教学的高效,常常将“语言”直接置于学生面前,结果由于缺少必要的语境支撑,弄得学生不知所措。而要想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语言,深刻地感受语言的内在意蕴,就必须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在“走进语境、感受语境、还原语境”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如,魏星老师“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三打白骨精”可谓是《西游记》中最具典型代表的一个故事,也是语言描写最具个性的一段。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领会这个故事的内涵呢?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个性语言特征呢?这就需要我们带领学生一起进入那个故事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在一个似曾相识的情境中感知语言的魅力。魏星老师在讲这节课时,首先以“白骨精一出现时,在唐僧师徒四人的心目中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切入点,让学生们进入那个具体的语境,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师徒四人对“村姑”的不同印象:在唐僧的眼中,她是一个“善”的化身,因为这个村姑给了他一顿斋饭;在猪八戒的眼里,她是一个“美”的代表,因为这个村姑早已让八戒“垂涎欲滴”;在孙悟空眼中,她是一个“妖”的化身;而在沙僧的眼中,却什么都没有,因为沙僧是没有个性的。当学生们真切地感知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后,魏老师又以“可以从什么语言、动作的描写中佐证你们的看法?”为话题,让学生进入具体可感的语言描写中。由于进入了触手可及的语境中,学生才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语言的碰撞,看到人物的性格,享受到阅读的惊喜。

二、带领学生走进原型,领略原汁原味的语言底蕴

语言是思维、物象的“化身”,离开具体可感的物象和逻辑性的思维体系,语言就只能算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思维还不健全、物象体系还不丰富,使他们很难从抽象的语言中感知语言的真实价值。为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带领他们走进语言的原型,在触摸、感知的过程中,丰富他们的语言底色。

如,“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执教者都不约而同地将“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作为文本的主问题,然后通过“感受黄河的惊骇、体会筏子的危险、体验乘客的从容、领略艄公的风采”这四部曲来呈现艄公是因为“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成为黄河的主人。这样的教学,看起来顺风顺水,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背后的物象联系,学生们很难从语言品读中,建构起“通达”。为此,我在教学时,从“筏子”入手,讲述一段有关“羊皮筏子”的故事,并播放一段“羊皮筏子”过黄河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以及艄公为克服大自然的艰难险阻而表现出来的超人胆魄。由于有了这一层的铺垫与渲染,当学生再对文本语言细细品读时,便渐次建构了黄河、筏子、艄公的意象,也渐次领略到“那个小小的羊皮筏子为什么给作者带来这么大的震撼”的底层含义。

三、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打磨有模有样的语言体系

语文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内在的逻辑体系,这种逻辑体系就注定了教学必须带领学生走进语言,并在与“语言”的把玩、回味中,充实学生的语言体系。

上一篇土地政策

下一篇夏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