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钢铁企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钢铁企业范文1
由于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市场竞争加剧,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降低成本压力。钢铁企业是典型
的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企业,无间断供水供电是建设钢铁厂的必要条件,而我国许多钢铁企业分布在人口密集、资源稀缺的大中城市,不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钢铁企业属于大规模投资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虽然发展比较迅猛,但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只有少数大型钢铁集团如宝钢、武钢、首钢和鞍钢等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钢铁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对降低产品成本产生负面影响。
铁矿石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原料,我国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钢铁产品成本对铁矿石价格的敏感度较强。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涨给钢铁企业成本降低带来较大压力。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使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压力,不同钢铁企业间的成本差距进一步扩大。改变现有工业布局、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益等无疑是降低钢铁企业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但实施难度较大。相比较之下,改进企业现有成本管理水平更具有现实意义。
2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原料采购、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成本管理问题突出
钢铁企业的物流量较大,涉及采购环节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生产环节的烧结矿、生铁、钢坯,以及销售环节的钢材和废弃物等。物流成本由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构成。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较高,约占产品总成本的20%~30%,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8%~10%的水平。
我国钢铁企业在原料采购和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成本管理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国许多钢铁企业过分强调价格而忽略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信誉,所采购的原料质量低下引起产品废品率上升,对产品成本产生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的原料储备资金占用较高,资金沉淀较多;原材料储备结构不合理,企业急需的原材料储备较少,因工艺的改进和配矿结构的变化而淘汰和积压的原料却长期占据着库存。由于缺乏合理的物流运输管理体制,车辆空载率高、重复搬运、流动路径不合理、运输效率低下的现象较突出,增加了产品成本。
2.2成本数据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钢铁企业生产流程较长,各工序生产时间较短,副产品较多,物流复杂,客观上需要及时和精细的成本数据。我国钢铁企业一般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的成本,核算对象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不能提供各个工序和各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及原因。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比较高,但缺乏对于物流成本的精确核算。钢铁企业是高污染行业,但尚未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不利于反映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成本。我国钢铁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钢铁企业,还存在着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不扎实、计量不准确的问题,如某些返矿和自产废钢,未能区别计量或不予计量等。
2.3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提供企业战略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并在不同战略下组织相应的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要适应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和战略管理的需要,更加关注企业长期的、全局的成本驱动因素。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我国钢铁企业进入新的战略调整阶段,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服从企业的战略调整的需要。许多钢铁企业的财务人员忙于日常大量、琐碎的核算业务,难以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战略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企业往往片面强调成本的节约,重视产品制造环节和事后的成本管理,没有把成本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不利于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3改进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改进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需要改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核算手段和方法,树立战略成本理念,创造成本优势以应对最新的竞争环境。
3.1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
改善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在我国尤其具有迫切性。原料采购是物流的首要环节,企业应谨慎选择供应商,注重原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企业可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便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甚至达到单源供应。为改进存货储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企业应完善原料采购计划,改进采购模式。宝钢60~70%的原料通过电子商务实行网上透明采购,配合网上采购实行虚拟库存和“零库存”,大大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我国钢铁企业应注重设计顺畅的生产物流路径,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减少各环节停工待料发生的几率;改进运输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物料流动和搬卸费用。建立物流管理责任制,明确物流管理组织内各层次和单位的职责范围,加强考核。
3.2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作用
ERP信息管理技术具有先进数据集成功能,能够实现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有机结合,达到信息流、资源流、物流三流的有机统一,为成本分析、核算、控制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企业可以借助ERP系统平台的支持,通过实时的库存信息反馈,及时安排货物的采购和交货,以信息流指挥驱动物流,切实有效地提高物流流转效率。借助于信息技术,成本管理人员将大大缩短日常成本核算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活动中。先进的信息平台为实施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等)和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3树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分析和利用,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西方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结构性成本管理是指用组织、产品和流程设计的手段,建立符合战略需要的成本结构;执行性成本管理则是指在某一特定战略下,用计量和分析的手段评价成本业绩。
钢铁企业范文2
关键词:钢铁行业;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鞍钢股份是一家传统的国有大型地方骨干钢铁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其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成本控制环节薄弱,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本文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围绕成本控制展开分析讨论,针对当前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控制成本的措施以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
一、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钢铁工业的全球化竞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成本竞争、产品质量竞争与销售服务竞争。其中的成本竞争无疑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在当下钢铁市场面临严峻的形势,各大钢厂之间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导致市场价格越来越接近行业成本,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已经成为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钢铁企业必须要进行成本控制。
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各项成本费用几乎蚕食了所有的营业收入,占据了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90%左右。另外,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亏损,面对严峻形势,公司在2013年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降本增效新突破,降低营业成本87.01亿。成本控制的举措使鞍钢在2013年扭亏为盈。可见,钢铁企业若想在竞争和压力中持续经营,关键还在于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争取以低成本获取高收益。
二、钢铁企业的成本构成及特点
钢铁企业是一个将矿石原料生产为商品钢铁的工厂,属于资源消耗型企业。其主要工序为高炉炼铁、炼钢和轧钢,最终产品为轧钢。因此,其产品成本主要有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存储成本、生产环节成本和销售成本构成。在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的是原材料,其次为燃料成本。以鞍钢股份2014年营业成本的构成情况为例,鞍钢股份材料成本占到营业成本的50%以上。其次是燃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25%。所以通过对原材料的管理,对于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缺陷及分析
(一)管理者对成本控制重视不足,未有足够的成本管理人员
在我国,国有控股具有“财大气粗”的特点。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强,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全面。由于缺乏重视,财务部专门负责成本数据收集与汇总的人员过少,加上实际工作量巨大,数据的核算无法保证准确,分析报告无法保证及时。
(二)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够全面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钢铁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很少从战略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商、购买商和本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成本管理观念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而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三)成本核算方法陈旧
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是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保障。传统成本法在日益发展,日趋成熟的新环境下,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钢铁企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使得成本管理难度加大。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组织相对粗放,对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也过于简单化。
四、成本控制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一)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思想,积极营造企业成本控制环境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具有流程长、过程复杂等特点。因此,必须要把全面成本管理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生产流程、生产工序和生产环节中去。通过倡导,全员学习等途径,加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成本控制的认知和重视。使得每个员工都能够理解成本控制的理论,进而对成本进行管理。
(二)构建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我国钢铁企业要尽快抛弃传统的成本节约和降低的观念,把成本控制放在战略高度上来,与企业的战略实施和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需要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为评价依据和标准,利用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
(三)不断优化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
以鞍钢为例,原料和燃料成本所占比率高达70%到80%,因此如果能够在这一方面取得成果,成本控制就能够得到质的飞跃。首先,紧跟市场变化,优化采购结构,通过公开寻源的方式,积极引入高性价比资源,打破独家供货。其次,研判市场,实现避峰就谷折机采购,提前在价格低位锁定低价现货资源,降低采购成本。
(四)加大降本增效力度,降低营业成本
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降本增效新的突破。首先是降本,要严格控制各项消耗,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做到现行指标考核到位,杜绝浪费现象。其次是增效,做到工艺进步。这里说的工艺技术进步一方面是指人员素质,技术指标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指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同时包含设备技术改造。
钢铁企业范文3
关键词:钢厂;供应链;“产品”;“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88-02
前言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商品的价格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取决于商品本身价值,即商品形成时所包含的费用与成本的总和;另一个就是取决于市场中此类商品的供求状况。但是,当生产成本一路走高时,下游的用户/消费者就会不堪重负,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扭曲。在整个钢铁行业处于严重的投资过剩,供大于求的阶段,每个钢铁企业在市场中寻求合适的市场定位,占有稳固的市场份额,实现自身的产销平衡,能够取得增长。就必须走出自己特有的发展路线,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如何建立起钢厂与下游用户稳定的供应链,以资源、价格和服务为保障,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用户组合解决方案。用“产品”+“服务”的理念,打造最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一、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
产品保证:可以为用户提供用户希望的得到的产品,包括两层含义,就是质量和数量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质量保证,能够为用户提供满足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使用效率和成材率的合格产品,钢厂保障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同时以更加专业的角度为用户提供更加合适的产品,从钢铁产品使用和选材方面提供建议,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带领用户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数量保证:用户对钢厂的产品产生需求时,钢厂有足够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数量上满足用户的需求,钢厂至少要和用户发展速度保持一致。达到用户要求的保供能力。
二、向适应用户的定价方式转变
钢厂需要通过定价周期,库存管控等方式,制定更适合用户的价格。无论是采取月度定价、旬定价,还是追溯退差、随行就市,不仅不能适应目前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与稳定产销衔接的要求,而且还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和投机气氛。向适应用户的定价模式转变,保证符合钢厂发展方向的共同体的最大利益。
一些期货公司的专业人士对期货市场运行模式进行探讨,随着钢材期货、焦炭期货以及电子市场现货交易的日趋成熟,有效利用期货及电子盘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将成为钢铁生产、流通企业和下游终端用户防范市场风险、稳定经营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铁原料指数定价规则的逐步推行,钢铁原料价格与钢材市场价格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波动越来越频繁,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带来影响,传统的经营模式再次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
钢厂通过了解市场库存,尤其是本厂产品主要销售地域的市场库存的变化情况,就可以为及时更改营销策略和调整销售价格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市场库存的变化是市场供求关系最根本的反映。影响市场价格涨落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会下滑;供小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会出现上涨。了解钢材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就可以判断市场价格的涨落。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远没有消退,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加之国际局势震荡,中国钢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仍然相当突出,这些因素使钢材市场扑朔迷离,钢材价格跌宕起伏,这就迫使钢厂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探索新的盈利渠道。合理的价格保护钢厂和用户的产业链,保证钢厂长期发展方向的共同体的最大利益,成为定价的关键。
三、提供全方位的衍生服务
建立钢厂、用户一体化的供应链,围绕一个核心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用服务方式的创新,形成上游、中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结成“经济链”。未来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只单纯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哪个供应链更加坚固,他必然将在整个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
中国的一些大型钢铁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并已经着手与下游企业建立了产品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例如宝钢集团就与中国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贴身的一站式服务、钢材选材和使用解决方案。已初步形成了钢铁与汽车等行业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战略关系,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钢材及零部件加工、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汽车销售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给予这些战略用户以特殊的政策和定制化的服务,使双方形成稳固的供应链。
1.建立统购分销与加工配送相融合的现代钢材分销模式,是钢铁企业建立现代化营销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的贸易表现为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简单地一买一卖,依靠能力经济从采购到销售一插到底,风险很大,而且不具备有加工增值能力。现代物流营销体系则需要用统购分销、加工增值这一国际上通行的经营模式,来改造原有高成本、低盈利的传统经营模式。国内钢厂已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钢铁企业拥有独资的贸易公司,合资的剪切加工厂,旨在将产品以最短的渠道直接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敏锐掌握用户的最终需求,形成默契的供需合作关系。
2.建立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以钢铁主业为基础,与下游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更加紧密的股东关系,例如宝钢入股中船集团,成为中船集团的战略投资者。首钢入股北汽成为其股东,最为普遍的则是拓展服务渠道,钢铁企业和下游用户合资组建剪切配送中心,落料中心等衍生服务机构,将钢厂和用户形成一个共同体。
3.建立更加贴切的金融服务,往往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为促进下游用户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钢铁企业与多家金融结构共同推出了“厂商银”(在钢厂承诺回购或协助调剂销售的前提下,银行先给予用户资金支持,钢厂在收到款项后将货物发运到银行指定仓库,并将提单或仓单交付银行,用户在交付提货款后,银行向监管仓库发提货通知,用户进行提货)服务,不但将供应商、用户,同时纳入银行,形成更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4.建立供应商和用户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平台,钢铁供应商向用户提供了从计划、生产、出厂、运输、库存等全过程的开放式的信息,直接通过服务终端嫁接到用户的使用地,乃至为一些企业定制特殊功能,钢厂与用户之间已形成信息数据交换接口,便于相互掌握彼此供需变动动态,如各环节库存情况,从而达成“零库存”的最优运营状态,从整个供应链体系形成低成本运行。
5.建立产销研工作组,钢厂本着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从专业化的层面为用户提供钢材解决方案,钢厂从生产、销售和研发形成组合体,在充分了解客户对钢材的使用要求情况下,进行选材推荐,提供高强减薄等一整套的优化方案。改善服务模式,以行业为对象,提供更加优越的钢铁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
钢厂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即用升级的方式打造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这种精细化的服务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差别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扶持,比如建立客户管理系统;通过客户管理系统建立,对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合同以及经营的特点、规模、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要素,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管理,同时进行分类,实施客户的分类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使钢厂的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最终得到用户的满意。
新型的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不仅实现了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一体化,同时,供应商和用户之间,在企业文化共鸣、合作方式的创新等方面缔造出稳固的合体。
钢铁企业范文4
作者:李亚娜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销售公司
钢铁企业销售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钢铁企业必须得有创新的销售模式,给钢铁的销售注入新鲜的血液。下面就来谈论钢铁企业销售模式的创新的具体表现。1.经营地域创新,实现跨地域经营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几近饱和,要想提升企业的效益,就必须要另辟蹊径。传统的方式无法拯救饱和的市场,因而,钢铁企业需要大胆进行经营地域创新。只有迈出局限的市场,才能使销售市场更具活力和生机。2.销售领域拓展,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经营钢铁企业与钢贸企业的关系恶化是制约钢铁企业销售的重要因素。钢铁企业需加强与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需要积极稳妥地介入建筑钢材上游市场,了解并控制上游资源从而掌握市场行情,熟悉市场行情后做到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给企业节约成本,从而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钢铁企业需控制经营好与钢贸企业的合作关系,避免钢贸商出现心态恶化,从而不停提价的状况。钢铁企业无需不顾一切争取最高利益,这样只会将风险全部压到贸易商的头上,导致低价抛售的结果3.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钢铁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服务态度,丢下“高昂”的帽子,视顾客为“上帝”,快捷的营销能力和高效的服务质量是销售成功的根本所在。另外,钢铁企业需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有了取代传统销售模式的趋势。钢铁企业也需顺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子商务,企业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满足客户需求。4.实现经营品种的多样化,进行经营品种创新对于钢铁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低的现状,要想提高企业利润,提升企业销售业绩,拓宽经营品种,实现多元化的品种经营是一条另辟蹊径的道路。企业的利润率需通过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充实。例如,企业做钢材,钢材市场不景气的话,则可以向建材方向发展,打开企业多元化的产品渠道,实现企业销售的多元化经营。并且,在向其他行业的产品扩展中,对钢铁企业本身也起到宣传作用,好的质量好的服务能给企业树立一个好的口碑,给企业打下良好的信誉基础。从而以经营品种多样化实现企业经营规模、利润的双增长。5.合理统一优化配置资源,统一实施销售策略钢铁企业通过资源合理调配最大程度发挥各个子公司的生产效率,合理规划集团生产的分工合作,从而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企业通过实施统一销售策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做到在市场波动中减少损失,统一销售策略,能使公司总体化整为零,抓住市场机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获取超期的收益。
钢铁企业销售创新模式实施效果
通过一系列企业销售创新模式的推广管理,能够使企业建章建制、规范业务,建立成熟稳定的销售模式。使企业全体都能够明确企业基本的销售运行模式。并且,通过销售模式的创新,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的知名度和口碑也能够得到提升。通过资源调配和区域拓展流向调整使钢材资源投放更具主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区域市场话语权,盘活企业的销售市场。并且,进一步来说,通过打造合理融洽的上下游战略合作关系,企业的品牌优势,社会影响力则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钢铁企业范文5
(一)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会计信息要求不高。在较多的钢铁企业中,企业部门间没有形成真正的环境意识,对环境会计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将环境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进行普及教育和实施,钢铁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再者,较多的钢铁企业也没有形成真正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对资源的利用没有节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浪费的现象。同时钢铁企业没有重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汇总,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敷衍了事,而且社会公众对于钢铁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要求不高,对其环境会计的关注不够,直接导致钢铁企业不愿意披露,甚至隐藏环境会计信息,因此严重的阻碍了环境会计在钢铁企业的发展。
(二)环境会计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缓慢。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在环境会计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其发展进程也相对以前有所进步,但是就我国环境会计的整体发展态势来说较为缓慢,而且我国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虽然其与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相适应,但是却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不能为环境会计在我国的钢铁行业发展提供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保障,让我国的环境会计在钢铁企业中举步维艰,也阻碍了环境会计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样也使得环境会计工作不具有科学性和发展性,达不到环境会计的规范要求和确定性要求。
(三)钢铁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在较多的钢铁企业当中,并没有单独的部门对环境事项进项单独的核算,而只是粗略的将环境会计信息反映在财务会计科目之中,将环境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合并,并没有对与环境有关的费用进行专门的分类或者汇总,也没有对于环保相关的资产进行单独的管理和保值,钢铁企业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因此钢铁企业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不能反映与环境有关的业务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不能为企业调整业务和管理层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钢铁企业存在着低估环境负债的问题。由于钢铁企业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单独专门化的管理,也没有实施单独的环境会计核算,更没有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不会对于环境有关的资产、负债和收益以及成本等内容进行披露,而是会公布一些比较容易取得的会计信息,如:环保投资额、环保拨款额、环保税收的减免、排污处理费用等,钢铁企业对重要的环境投资项目没有相应的成本效益的分析和研究,甚至不会与环境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估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需要环境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的制定,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明智的决策,导致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二、解决环境会计在钢铁企业应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措施
(一)从政府层面上来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环境的支持,企业发展的好坏也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应该要及时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并不断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正与完善,让环境会计的发展有法可依,为环境会计的核算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还要积极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国家的本身的国情和我国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慢慢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环境保护体制。再者,政府机构还应该明确与环境有关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使得各部门各司其职,各部门分工明确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提高,政府还要对钢铁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有效的监督,并鼓励钢铁企业主动积极的管理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最后,政府还应该为钢铁企业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帮助钢铁企业克服在应用环境会计核算方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降低钢铁企业在实行环保措施时产生的成本与负担。
(二)从企业层面上来看。环境会计是与时展相适应的产物,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积极主动的应用环境会计核算方法。企业还应该与国外的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在科研和技术等方面要与先进企业积极合作,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并结合钢铁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会计核算方法。钢铁企业在实际的管理中要重视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对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环境会计核算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提高财务人员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汇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更快的从事环境会计核算工作,将环境会计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更好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钢铁企业范文6
关键词:钢铁企业;审计风险;利益驱动;风险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和由此产生的审计风险,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防范审计风险也日益引起审计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钢铁产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如一般为大型或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部分钢铁企业属于跨区域经营;钢铁企业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工艺流程长、物流环节多等特点,使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较多。为此,有必要对钢铁企业财务审计面临的风险进行剖析,找准钢铁企业审计风险成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审计风险。
一、钢铁企业审计风险的涵义
钢铁企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企业,由于其细分行业较多(涉及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材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使得生产经营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这种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导致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审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审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审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也需支持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审计师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
二、钢铁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风险
1、大宗原燃料消耗量大,易成为调节成本的“高危区”
对于产能达到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主要入炉冶炼原料如铁矿石由于含铁品位不同、产地不同采购的品种就有40多种(包括国内矿、进口矿),年消耗量按平均60%的含铁品位就需1700万吨金额150多亿(估算)。炼焦用的原料如煤也有十几种,品质不同,价格相差较大。
个别工序单位为了部门利益,易从此纷繁复杂的大宗原燃料下手来调节成本,而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实地盘点来确认盈亏的方法限于审计人员知识、技能等局限性难以发挥作用,现行的审计手段不足以核查清楚。铁矿石、煤等大宗原燃料在料场通常都是按堆堆放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区分不同的品位、质量和供应商,日常进出量非常大,即使生产停止,让内部审计人员使用目测、过磅等原始手段来盘点一堆堆长相相似实则品质不同的原燃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假借场地受限或人为作假将不同品质的原料掺杂、混堆以乱视听等作弊行为。笔者曾经遇到过人为调剂原燃料品位、质量的事例,某些二级单位为了完成考核指标,通过消耗好的原料来改善经济技术指标,造成优质高价的大宗原料亏损,而劣质低价的实物盘盈,虽然实物量上没有亏损,但是价值量却亏损了,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
2、特定的工序易导致调整产量进而调节成本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涉及的工艺流程很长,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热轧冷轧钢材深加工,辅助生产工艺:焦化、制氧、燃气、自发电等,上道工序的完工产品成为下道工序的原材料,工序间衔接紧密。正是由于长流程、各工序独立考核、各工序考核指标难易不同的特点,使得工序间串通舞弊成为可能。例如A、B为上下工序关系,如果A工序当期考核指标完成很好,又恐今后下达的考核指标“鞭打快牛”,而B工序恰好不能完成考核指标,此时A工序可通过少结产量或称作借产量给B工序来达到“互相帮助”的和谐状态。钢铁企业各工序在制品(没有到最后的产品钢材,会计核算都将其纳入在制品科目)周转量非常大,工序之间如果只调节一个班时(8小时)甚至2~3个小时的产量,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其异常波动情况。
3、评价的标准难以确定
按照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的执业要求,内审对某一事项进行评价时,首先应确立评价的标准(standard),然后通过现场工作找到被评价事项的真实状况(practice),最后通过对比标准与真实状况发现差异(gap),进而得出审计结论。
影响钢铁企业效益的关键环节在供销两头。内审工作的难点在于确立评价的标准,例如原材料(矿石、煤、辅助材料)采购环节,品种种类多达几十万种,内审人员由于标的的标准不容易确定,在采购程序合规的情况下(不排除窜标的可能性)很难评价采购价格是否高或低(性价比是否最优);又如产品销售价格,也很难评价其是否真正的“卖了个好价”。
三、钢铁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根源分析
1、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不尽合理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