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的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果的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果的事范文1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那么你会不会

做我一个人的王子

如果你也听说

王子曾将睡美人吻醒

那么你的吻会不会落在我的鼻尖

如果你也听说

恋人执手走进向日葵花海

就会相守一生

那么你会不会

也对我许这样的诺言

如果你也听说

一朵石英花曾偷偷地为她的男孩哭泣

那么当我哭泣的时候

你是不是还会笑着亲吻我的唇瓣

对我说这样动听的语言

如果我掉在玻璃山的那边

那么你会不会做我的骑士

为我踏进遍布荆棘的草原

如果

如果我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

如果我也不是平凡卑微的灰姑娘

如果我恰恰成为了童话里那个丑陋的巫婆

你还会不会

一直

陪在我身边

如果的事范文2

那么我会做什么

我又能做什么

世间将轮回

我依然写我的字

我依然写我的感受

那不是诗

那不是文

只是漂浮在我眼前的字

那么我将把它记下来

将作为一生的纪念

但这

如果的事范文3

——题记

右手执笔。左手书写。这是你的习惯吧。

现在才发现你的眼睛像一个黑洞。没有任何光彩。

我还记得你住在一个高山流水的地方。房屋上全部长满了苔藓。青色的石板路。

哦。这个暖巷任何进口都可以到达你那个地方呢。旁边那家老咖啡店是你常去的地方。

呐。太阳又大起来了,你习惯用右手遮住那温暖的阳光。你说你不喜欢阳光。西瓜排满了这个长度的夏天。奶香味道又吹来了。

彩色风筝飞的多高啊。你常常喜欢用暖色系的颜色画油画。正如你的脸。

宇宙中两颗很小的尘埃碰在一起。真的会受伤。

时间在安静。

沉默的时钟滴滴答答。

最后一个日子。你又看到白色鸟在窗前飞过,时间始终没有等你。把你丢在伤心的楼道。

流光纪。流年纪。零纪年。

你总单调地重复这三个词语。之后漂亮地丢下。你沉默了。你只求世界能灰暗一点。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为什么散文里都是悲剧。就连悲伤的华尔兹也在你眼前跳起。

你的眼睛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厌恶。你去暖巷了。又去看橙橙的天空了。

如果时间不记得你的话,如果世界不记得你的话,我永远都会记着你。你的眼睛像是半透明。

如果的事范文4

【关键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文化强国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和经营理念的综合体。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灵魂,搞好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战略中来显得十分重要。也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战略里的必要性。

一、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国策中的必要性

1、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

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国策中是企业宣传贯彻文化强国国策的重要表现,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2、能够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声誉

一个企业也许会偶尔承担慈善方面的责任,比如地震捐款等,这些慈善行为会使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有所改善,但这不是持久的。然而,企业承担落实文化强国国策的行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文化的走向,这对人民的影响是深远切不可被磨灭的。同时,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员工影响深远,它能够使员工主动的,持续的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声誉。

3、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准确预警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文化强国的国策在实施中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完善。企业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的国策里可以预测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中的方法

1、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是文化强国国策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竞争,不仅仅是市场和产品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完善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之一。能否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成败。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视员工的作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要的地位。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价值,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完善制度,保障和健全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内部法规深刻影响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文化强国的重要国策要求企业保障和健全企业内部法规,使企业文化得到完善。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集中的体现。员工的言行都应该在被企业的法规和制度制约和规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制度落实和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在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文化的精神,健全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实现制度和文化的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统一,从而使员工既受价值化的导向,又有较为制度化的规范。

3、突出个性,增强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个性特色是由不同企业的不同文化价值的内涵和基本类型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强国国策也要求在实施文化强国国策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有特色的文化道路。因此,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该表现出企业所具有的个性文化色彩,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只有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将企业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国策相结合。

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政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中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急于一时就能够实现的,在实行的过程中,企业会出现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

部分企业盲目效仿其他成功企业,没有企业文化的个性。形式主义严重,浪费金钱,浪费精力。犯经验主义错误,忽视企业现状。将企业文化与实际生产相脱离,文化建设成效不大。片面的将企业文化当作“老板文化”而不是把它作为发展战略。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约束、调节、凝聚和激励的功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功的企业都有着其成功的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让企业文化跟上时展的步伐成为企业家们新的课题。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里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含义,将企业文化上升到时代的高度,让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文化带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

如果的事范文5

当写作不能够超越记忆本身,而仅仅成为一种记忆的状态与细节呈现,所谓的终极幻想,不可能有更多的价值。姚牧云的《如果这些事都是真的》是对这种认识的呼应和论证。在她的叙述中,虚幻和真实交错杂陈,烦躁与宁静任意交替,十五岁青春的内心舞姿与回忆的环境奇异地交融、和谐。她展示的是青春的另一面,是对青春本来面目的一种“恢复”:它带着我们脱离一种矫饰的生活,在被成绩制约的成长时期,这篇文章成为了心灵的传声筒,压抑、苦闷、烦躁,等等,发出了集体的共振。我相信,那些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们,会视其为重要的心灵归宿。这样,写作才最终具有了明确的意义与希望,是它为我们展开了最初的心智之旅。(麦坚)

很多很多个这样的傍晚,夏末的风吹散我额前的长发,弥漫开洗发水柠檬的气味,天边撕碎的晚霞便如轻轻渲染的水墨一样氤氲开来。所有荒凉的云朵,匆忙逃遁。所有交织的人影,纠缠不清。

心里沉寂,什么也没有。

那些曾经的事,一醒来,仿佛已在彼岸。

我十五岁,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放学,有时会抽出耳机听CD,没事时念叨英语单词或者公式。去上课时,常碰见熟人,他们露出微笑,说:“又上课啊!”我礼貌地笑并点头。也许,在他们眼中,我只是那个乖巧听话的女孩子。我清楚地嗅见空气中灰尘的气味,忍不住咳嗽。

我习惯性地低下头走路,不去看任何一个人的脸和眼睛,我只看鞋子与脚,那些鞋子,往往昭示着主人的身份,宛若标签一样。

沿着一长条街道去学校,有人叫卖着春卷。这让我想起我小学的时候,校门口的春卷实在好吃,每天放学,总会捏着那很少的零用钱买两根,我还记得那个卖春卷的是个穿对襟盘扣蓝布衣衫的老太太。

经过几家理发店,网吧,水果店,耳朵里充盈着自行车车铃的声音、音响里流行乐曲的声音和孩子们时不时的大叫。于是,突然心里充满了莫名的荒凉。

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到很累,很疲惫。徘徊在烈日下,看那些来来往往面无表情的人们,仿佛一瞬间落下的雨水,闭上眼,一片茫然。

真的是茫然,像一下子忘了自己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心中那么多悲伤。

那些悲伤如同盛大的死亡,温和而缓慢地贴近我在空气中的皮肤。

2006,我在夏末未尽的炎热中进入高一,特零班,亦是理科预备班。

同桌的女孩叫丹丹,她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睫毛细碎地向上卷着。微笑时,像极了维吾尔族的女子。

这个略微沉默的女孩,总是一言不发地看书,做题。她是住校生,于是,在漫长的中午或是下午,她做着仿佛做不完的题目,草稿本子上是数不清的数字和繁杂的几何图形,她是年级前十名,有时候,我做错的题目,她会十分温和地伸出手给我指出来,她微笑着听我聒噪,微笑着点头。

比起她,我真的会觉得,我一无所有。

这些年,我始终明白,我向来都是自卑的。小学时,自卑自己的不起眼;初中时,自卑自己平凡的样貌;而上了高中,这些无尽的沼泽一样的疼痛再一次袭上心头,如同侵蚀。

如今的自己,跻身于这些出色的孩子之中,却仍是觉得渺小,觉得心惊,我无法成为佼佼者,无法让自己成为第一或者前八,我仍然引不起老师们的关注,我甚至对自己曾经被称作聪明的头脑产生怀疑,我无法去深入地思考,我无法不绝望。

我没有办法和别人说起我的理想,我无奈地忍受别人的轻视或者鄙夷的神情,这就好像我无法去面对那些梵文一样的物理题目。我好似一只支离破碎的瓶子,而我现在的思考则是一次次地使它更加脆弱。

我自负又自卑,如果告诉你,我充满了无数的惶恐,你又该如何想象?这个曾经被认为已经足够幸福的女孩,你该如何去想象她心中斑驳的黑暗的潮湿的角落。

我就像一个愚蠢的孩子,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里面,无法得到审判或者是救赎。

我的美丽的,悠远的梦想,仿佛变成了一只高飞的风筝,好像一直牵扯着它,却再也抓不回手中,风过,它就会坠落下去。

这就是青春啊青春,我可爱的青春。

在我十五岁的屈指可数的几篇文字中,我无一例外地避免去描述那场决绝的,烙印一般的离别。

可我那么清晰地记住那段时光,在语文课,政治课,甚至历史课上睡觉,默默忍受你的讽刺,试着在擦肩而过时尽量去避开彼此的肢体,虽然不愿,但心中仍是充满了刀绞的酸疼。用黑色墨水的笔在课桌上书写一大块一大块的歌词。静下来时,去想象你对我放肆大笑的脸。

那些日子,我时常在深夜里独自一个坐在窗户前发呆,冷风侵进心窝里,却不感到寒冷。我记得你温暖的身体,记得你孩子气的言语,记得你双手放在我腰间上的触感。

我想问一问你,到底还记不记得,记不记得了。

我们在沿河路散步,我们走到很远很远,那么那么远,我们经过亮着灯的农家,经过玩耍的孩子,经过气势汹汹的大黄狗。你向我倾诉着对那个人的思念,你告诉我他的故事,我看见你在黑暗中的脸,充满了怀念与哀伤。

你一定不记得了,你又怎样会记得呢?我们第一次吵架,我与你冷战,你先妥协,你对我那样小心翼翼地说对不起。你这样倔强的孩子,就算被爸妈打了也不认错,就那样怯怯地向我道歉,你见我沉默不语,便气呼呼地说:“我都道了歉了,你为什么还不理我呢?”你又如何知道呢?那时孩子气的你,让我不由得想要拥抱。

我知道我还记得,你在深夜里对我的安慰,你送我的双子座拼图,你和我一同看过的电影,你和我一样的发带。

可是,你说我又怎么能忘得了,你走时决绝的、冷淡的脸,你说我又怎么忘得了你冰冷刺骨的语言。

我们是错了还是对了,是爱了还是忘了,你义无返顾地离开,我哭了很久却还是笑了。

是谁说啊,寂寞的人总是记住生命中的每一份温暖。所以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到你。我把十四年来所有的温暖都给了你,你让我如何再向别人微笑?

我在无数无数个夜晚想起你,想要打电话告诉你,我的窗外下雨了,天空是藏青色的幕布一样,我好冷。可是,我始终只是一个人默默流泪。

年华啊,我的年华!

无法克制地想起那张在脑海里漂漂沉沉的脸庞,和眉宇之间淡淡的痞痞的笑容。温和而俊逸的少年。你的白衬衣,是那个季节里开不落的栀子花。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许多人,故事里是一如既往的羞涩的男生和女生,年少时静默的感情。

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们没有握过手,接过吻,甚至连话都不曾说过。没有人相信,还有只用小纸条维系的感情。

呵呵,原来我们,已经变成不存在的人。原来,我们一直是不太合时宜的存在。

也许这不是爱情,只是比友情深一些的感情,只是觉得他特殊一点,只是会在操场上搜索他打球的阳光一般的身影。

我们纯净的感情,誓必不能再。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就算心里是无尽的不舍。

如果,你不知道那张写了“新年快乐,心想事成”的贺卡是谁寄的,如果,你真的忘记了我的字迹。

也许,我们真的只有在少年时,才有这般简单的感情罢。

在最后离别的时刻,听见自己身体里萌发的骨骼,它不住地咯嗒咯嗒痛苦地,所有骨骼磨合在一起,不断地剥落,于是,心中的悲凉超越了一切。

我是不是很任性呢?把你们都遗弃,却还埋怨你们的离开。我狠狠地甩开你们,一个人裹着满身痛楚,迈开远离的步伐。

亲爱的,我的脚下是如此陈旧的青春。亲爱的,我不会想念你。真的。

不会想念你叫我的那声“姐姐”。不会老想到你对我说的“要吃早餐,好好照顾自己,我只有你一个姐”。不会思念冷笑话,不会在寂寞时一遍遍打开你给我写的信。

我们的离别,已没有切肤的疼痛。我像一个有过太多伤口,而神经麻木的病人一样。我真的不痛,不痛,不痛。

再见,我亲爱的。

我抬起头,看眼前大片的人流,突然停下来。

我总以为我可以逆着人流一直走,像我年少时的梦境一样,无数的无数的人,而我一个人面无表情地逆了人流,心里是无端的惶惑。而现在,我发现,我已经顺着人流流浪。

平静的生活,我平静地生活着。

也许会有无数个这样的深夜,窗外灰暗的天空没有星辰,我在昏黄的灯光下做题或者看书,有时抬起头,会因用眼过度而眼睑灼热,眼睛里是一片刺痛的影像,我仍是不动声色地低下头去。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一样的。

我仍是用潦草的笔迹做笔记,仍是沉默着一道一道地做数学题,物理题。我一遍一遍地告诉神色惊慌的父母,不用怕,我会考好的。语言温和,可是心却被穿堂而过的风刺痛。

这些风留在这里,厮守着我充满了暗伤的青春,落下一滴花朵一般晶莹的眼泪,我的心中都是疼惜。

我一再告诫自己,要现实,不要去看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要看成绩,看高考,看排名,其他任何一件事,就算天崩地裂也与我无关。我仔细去审数学老师缜密的推理,去看物理老师充分的示意图,去听生物老师无趣的课文讲解。

我们可以不关心货币是否升值,不担心是否会有战争,不在乎柴米油盐,已经该满足了,不是吗?

成长啊成长啊成长,不想那么快地成长。

我知道我还不到去怀念许多东西的年龄,可是我无法做到不去怀念。我看着我自己,心若刀绞,那个个性张扬的女孩子到哪里去了?我本来可以不那么早地衰老,我心中的荒凉让我想要悲伤,是真的悲伤!

我回忆起这一段段的温暖,边走边爱。

在这个物质到可以不用信仰支持的年代,我们仍然能在一起取暖,满心温柔。

我不是贪心的小孩,真的不是。

我想纪念你们,纪念我的年华。

听摇滚乐的女孩,长高的树,暴烈的性格,无法满足的欲念,和神话里永远不长大的孩子。

这些的这些,组成了我充满隐喻与创伤的十四岁,一片荒芜,一片荆棘。

我隐忍着走过黑暗,走过漫长的无尽的黑夜,一遍一遍检阅着数不清的伤口。

虽然仍会在梦中惊醒,时时梦见巨大的漩涡或是踏空的台阶,我以一种无可挽回的姿态坠落。

我们不知如何停下来,停在哪里。

多年后,我们都看见了世界的荒芜和深不可测,但是,这些温暖的浮华与明媚依然无法消失。

似水年华,如梦光阴,此生足矣。

梦里是满山桃花。

如果的事范文6

国际市场需要伊拉克石油

伊拉克是一个石油资源大国。据报道,截至2000年1月1日,伊拉克石油探明储量为153.45亿吨,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11.1%,占欧佩克总探明储量的14.1%,两项比重均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第二位。但由于联合国的制裁,伊拉克石油产量所占的比重无法“名符其实”。1999年,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为1.3亿吨,仅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1%和欧佩克总产量的10%。在欧佩克中不仅低于沙特阿拉伯,而且低于伊朗,居第三位。但是,就是这第三位,也不可小看。

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海湾战争前,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为每日350万桶,海湾战争后,由于战争破坏与制裁,石油产量一度降为每日30万桶。1996年联合国安理会实行“石油换食品”计划以后,石油生产逐渐恢复。1999年12月安理会第1284号决议,对伊拉克石油出口不再封顶以后,石油产量在2000年上半年已上升到每日254万桶,8月更上升为每日300万桶。除国内的消费量每日45万~50万桶,以及每日7万~9万桶经联合国允许用卡车运往约旦以外,其余均用于出口。

伊拉克每日这二百多万桶的出口量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自1997年年底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几次大幅波动,1997年年末起油价大幅下滑后,经过欧佩克三轮减产,才使油价止跌回升。那时有人认为,欧佩克在控制产量、确定油价方面已经不再起什么作用了。然而,在这之后,又出现油价走高,虽经欧佩克三轮增产,油价仍在高位上徘徊。到2000年年末,油价又跌回23美元/桶。其原因之一是石油再次供过于求。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00年第四季度和2001年第一季度世界石油日需求量为7750万桶。但由于欧佩克成员国和其他产油国大幅增产,10月份世界石油日产量已达7890万桶。经过欧佩克四轮减产,油价才逐步反弹。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影响油价上下波动的就是每日那么二三百万桶上下,而这个数字恰恰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大致相当。

由此可以看出,假如没有伊拉克的石油,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就会偏紧,或者至少供过于求的局面比较容易得到控制。但是这种局面对国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会有什么影响呢?

对石油输出国(不包括伊拉克)来说,短时期内会较为有利。因为石油供应偏紧成为“卖方市场”,不仅油价坚挺,而且剩余生产能力可得到利用,石油收入会随之增多。因此,它们自然不会反对伊拉克退出国际石油市场。当然,石油供应一直紧下去,对它们来说未必就一定是好事。70年代两次石油价格暴涨以后,西方经济陷入“滞胀”,加之纷纷采取节能、开发替代能源、开发高成本油田等措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减轻,国际市场石油供过于求,导致油价走低。所以,石油输出国对伊拉克退出国际石油市场可谓喜忧参半。

但是,伊拉克退出国际石油市场对石油进口国却明显的不很有利。个中道理十分浅显:供应偏紧,油价坚挺,石油进口费用就会增加。不久前,油价走高,一些石油进口国便有些扛不住了,甚至有媒体提出是不是出现了“第四次石油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油进口国,特别是西方进口国,包括美国,并不真的就那么希望伊拉克退出国际石油市场,或长时间地把伊拉克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

“聪明制裁”出笼

出于国际市场对伊拉克石油的需要,也出于对伊拉克人道主义的考虑,国际社会近年逐步放宽了对伊石油出口的限制。联合国安理会于1996年4月通过了第986号决议,允许伊拉克在180天内最多出口20亿美元的石油,但收入的30%用于战争赔偿,5%用于联合国武器核查等开支,15%归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其余的50%才归伊拉克政府。这就是所谓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此后,这个计划的最后期限一再延长。去年12月5日通过的“石油换食品”计划已是第八次延长,而且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不再封顶,即期限内,伊拉克可以尽其所能出口石油。

进口生产设备关系到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的扩大。近年联合国安理会对这方面的限额也在上调。安理会1998年6月规定的用于进口生产石油设备的费用为3亿美元/半年,2000年3月将此费用上调为6亿美元,12月规定除这6亿美元之外,再增加5.25亿美元的安装、维护进口设备以及培训等费用。随着这方面费用的增拨,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美国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考虑之间存在矛盾。从经济上说,允许伊拉克自由进入世界石油市场,有利于美国能源供应,美国的公司也可从在伊拉克经营石油开采中获益,但从遏制伊拉克来说,却又不能解下“制裁”这个“紧箍咒”。现在美国虽不反对伊拉克尽其所能出口石油,但要限制石油收入的使用。所谓“聪明制裁”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笼的。

并非想停止出口石油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石油一直是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出口限额的取消,伊拉克的石油收入有所增加。据伊拉克石油部长说,在2000年5月底结束的第七期“石油换食品”计划期内,伊石油出口收入为85亿美元,比上期多了15亿美元。另据沙特报纸报道,伊拉克的石油销售额已接近战前水平,2000年出口收入有可能达到180亿美元。外汇收入增加了,但是伊提成比例变化不大,仍有相当部分的出口收入是伊政府所拿不到的。因此,伊拉克所谋求的是解除对它的制裁。

既然世界上不能没有伊拉克的石油,或者说至少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已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控制石油输出,乃至停止一段时间的石油输出,自然便成为伊手中现成的谋求解除制裁的武器。停止出口石油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解除制裁目的的手段。

现在,伊拉克的处境在悄悄地变得越来越宽松,解除制裁看来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在海湾地区,卡塔尔、阿曼、阿联酋和巴林均与伊拉克复交。在阿拉伯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乃至一些发达国家,要求解除对伊拉克制裁的呼声越来越高。较为说明这种态势的是外国飞机冲破“禁飞区”,相继飞往巴格达的勇敢之举。

上一篇中秋的月亮

下一篇登柳州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