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的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经费的管理

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1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科研项目经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促进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从国家专项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确保科研经费高效使用,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1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些单位认为,既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很多办法,单位只需遵照执行,没有必要制定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即便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照搬国家部委的制度,关键环节只做原则性规定,没有结合单位实际细化完善,真正地发挥作用。

1.2预算编制不科学

经费预算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基础材料,预算编制关系到项目的立项和执行。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够严谨,预算执行“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单位对预算编制重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争取项目,走后门、拉关系,一些项目未经评审已经内定,他们认为项目已经确定了,预算编制就是走形式。第二,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差,预算质量不高。有些单位经费预算主要是科研人员编制,财务人员参与较少,一些科研人员对政策理解不足,仅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有些单位虽然财务人员参与了,但是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与科研部门缺少必要的交流,缺乏对项目研究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如农业季节性特点)的整体把握,编制的预算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执行。

1.3经费执行与预算脱节

经费使用中预算执行随意、超支、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人认为项目是自己争取的,经费可以随意支配,发生虚列支出、超范围支出。有的单位领导私自挪用项目经费弥补办公经费不足,造成项目经费流失。财务部门只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正常报销,无法做到预算执行有效控制;二是项目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执行时无法与预算匹配;三是项目资金到位时间晚或科研人员工作滞后,临近项目结题时经费支出比例过低,为防止资金收回,科研人员突击支出;四是项目时期长,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预算无法正常执行。上述原因造成经费预算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作用,给社会服务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4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责任不够明确,经费管理中财务部门和项目执行部门相互脱节,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制衡,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其次是经费预算和执行缺乏有效监督。预算编制没有具体部门和个人监督,预算编制的质量完全依赖编制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经费支出通常由科研人员自己把握,财务部门只是会计核算,没有进行监督和约束,外拨经费、结余资金更是缺乏监督。最后是审计力量薄弱,内部审计多是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支出过程中的问题,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严重缺位。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违规风险低,违规使用项目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1.5经费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重视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如劳务费支出明显超出合理标准、高于市场价格购置仪器设备等问题,由于支出项目属于预算内容,并且报销手续完备,审计一般难于发现。另外,目前我国评判科研项目完成的标准,一般是对照项目实施目标检查,但实际上,为了顺利结题,很多单位都存在数字造假的现象,如虚报推广品种和面积,虚报培训场次、参加人员等,这些问题很少被关注。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更是评价的空白领域。忽视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必然影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造成科研项目的高成本、低产出。

2完善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费管理的需要,应当建立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即由上级部门组织,科研部门、财政部门、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统一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此外,建立合理的收入机制,适当提高人员经费、间接费用的比例,扩大间接费用的核算范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发创新,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以及弥补日常经费不足。

2.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项目经费规范管理的根本保障。首先,应在遵循国家相关制度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单位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包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和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机构职责,强化课题组长负责制,加强预算的审核,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其次,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细化经费管理流程,认真查找风险点,建立控制措施。加强支出的审核审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支出集体联签。实行资金支出动态管理,加强经费支出的跟踪检查,实行项目执行的验收和评价监督。单位要积极确保制度的落实,加强制度的宣传,使科研人员充分了解自觉遵照执行,使制度落到实处。

2.3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科学化是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应在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科研部门按照项目目标和任务提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科目和概算,财务部门按照财务制度和预算编制要求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对概算提出修改建议。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相互补充,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维护预算编制的严肃性。

2.4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管理

应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控制,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各类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督,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经费开展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对支出真实性严格把关,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确需调整预算的,及时履行报批程序。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经费实时查询机制,使课题组和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支付与项目实施进度相适应,实现经费高效规范管理。

2.5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评价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二是加强科研经费的审计,重视经常性审计,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在单位内部对课题组人员、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公开,对非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单位应对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甲.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研究,2016(7):55-56.

[2]刘菁.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经费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4).

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会计管理

科研经费指国家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费用,包括所有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科研经费通常由政府、公司以及某些基金会通过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分配。科研项目是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的重要保证。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经费已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和使用这部分资金、降低项目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完成科研项目的计划合同创造条件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科研经费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和做好科研经费会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大多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同时科研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的管理方法也不同,对资金所进行的核算也不同。而教育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资金核算问题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宏观指导性较强的管理制度,高校在实际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都是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的,而财务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却有许多内容不统一,因此,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收到良好的经费管理效果,还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对课题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认识不足

课题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政策相符性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但项目负责人往往不是财务人员,为了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对项目研究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情况不能进行客观估算和分析,而是尽量增加申请经费支出类别和数额,造成编制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虚列支出等问题。另外,项目立项后科研部门不按项目申请数额下拨经费,往往少于项目申报金额,致使原预算经费与下拨项目经费差距较大。

3.经费申报预算与经费使用情况衔接不够

高校内部科研项目管理归不同的部门,大多是科研部门管理项目、财务部门管理经费。科研部门的工作侧重于争取项目的级别、数量、资助经费和成果鉴定;财务部门的工作则注重经费收入与支出的核算,而对科研资金的取得、运用、耗费等全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作用。科研项目经费一般由项目组或项目负责人个人支配,不能完全按项目申报时的经费计划使用。由于科研项目的预算信息、进展信息与财务开支信息不能共享,沟通不够,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从而使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不能按项目申报的预算指标进行使用和管理。

4.项目经费的支出与实际支出相脱节

高校财务核算方法只能控制每个项目的总经费不超支,而无法将每个项目的经费按项目相应的使用计划和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预算控制,这就使该项目不能严格按照经费计划使用资金。科研项目经费由于没有经费预算的约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无序性,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往往超出合同规定的范围,将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票据纳入经费列支,套取、挤占有限的科研项目经费。

5.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与财务分类之间存在分歧

项目经费具有特殊性,有一定的使用范围,而高校财务又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一般按用途划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实验设备等几大类。这样一来,项目负责人购买的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等相关费用在财务归类方面就存在分歧,从项目本身的角度来说应该归于科研,而按高校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则应归于实验设备。

二、高校科研经费实施财务管理的新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要针对科研项目经费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依据规范、灵活的原则,制定一套科学严谨、操作方便的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财务部门要协助科研管理部门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确定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建立财务项目细化管理体系,独立设置科研项目管理编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完善报销手续。科研管理部门要会同财务部门搞清经费的来源及特点,对不同的经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无论项目经费的管理人员还是项目经费的执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注重监督,控制不合理支出,注重推动高校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收能力。

2.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的管理,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

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是科研经费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还要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核、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3.细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内容,遵循“实事求是、上下结合、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的原则

在项目申报时应细化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合理规划支出预算,细化预算内容。预算不合理、不科学的项目一律不准立项;已经立项的,项目组应严格按照预算合同支出经费,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应从源头和过程严格把关,成立专家组,对项目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定期或分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校内科研经费有关管理办法予以结账,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作用。

4.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强化项目经费的具体实施和事后控制管理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财务核算系统建立科学的网上信息查询平台。财务部门要根据财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所提供的详细数据,结合项目进展程度和经费支出情况对项目进行监督,对不合理的预算支出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引导他们合理支出,并随时接受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监督。科研管理部门要结合项目进展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对项目进行监督,随时掌握结题项目的经费结余情况。项目负责人要随时通过财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查看项目各类指标的实际支出、项目经费的结余、可使用经费等情况,从而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预算编制情况及时调控支出内容。在项目完成时,财务人员要按照真实的财务支出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并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为今后的科研经费管理提供科学有据的参考,并做到项目经费的事后控制。

高校要降低项目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就应建立财务项目细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经费合理预算、合理分配、科学管理,将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共享,为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实时沟通的平台,从而规范合理地使用科研项目经费,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徐耀琪.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二级预算管理[J].财会通讯,2010,(11).

[2]陆学文.科研经费预算报账制中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09,(6).

[3]李智敏.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09,(1).

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3

【关键词】党校;科研经费管理;思考

党校科研是党校的重要工作。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党校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党校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更加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预算编制不科学、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等。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执行,防止科研资金与资产流失,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党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财务制度设计方面主要是针对常规业务,注重收支管理。科研主管部门所制定的制度,往往是重视和鼓励科研项目承揽的多,对经费的使用和项目的收益关注的少。科研制度与财务制度衔接不够,从根本上导致对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监督,部分单位出现了“公款私用,挪用拆借,铺张浪费”等现象。

2.预算编制不科学

目前,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很少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参与。因此,编制出来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另一方面,课题组之间相互独立,缺少交流,在设备购置方面各自编制预算,导致了大量重复购置,降低了经费的使用效率。

3.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相分离

科研管理部门则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工作;财务部门则仅对科研经费开支报销进行核算。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都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管理,并且项目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力度不够,从而使项目管理、经费管理严重脱节,即不能通过项目管理来控制经费的使用,也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展,从而严重影响了经费的管理。

4.资金使用不规范

党校课题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校外资助与校内资助。对于校外资助,项目课题组认为是自己争取来的,项目经费也应该属于课题组,只要是正式的发票,符合正常的报销制度,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使用,不考虑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使用效益;财务部门由于不了解项目的进展,无法对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认为只要支出没有违反财务规定即可;科研管理部门过只关注项目立项的命中率,对项目的经费使用不能做到跟踪、控制、监督。这就导致了资金使用混乱,甚至是课题组成员的生活费用也从课题经费报销。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结题不结账的想象,导致了相当数量的科研经费转化为沉淀资金。

5.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党校评判科研项目成功的标准,一般都是根据的档次、数量以及获奖数和被权威机构检索数等,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否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空白区域,并没有纳入相关考核中。这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松散,在立项、执行和结题等环节存在各种问题,降低了经费的使用率,造成了不良的学术之风,甚至影响了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1.完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

党校应根据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按制度办事,对于违反制度的,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

2.科学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力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时,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充分协商、沟通。课题组根据课题内容、特点及程序提出初步预算方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根据相关制度对预算方案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预算的编制往往要经过多次循环,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最后形成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项目经费预算方案。预算编制审核后,要严格执行,并定期进行考核,以确保按要求执行。

3.统一管理,提高管理绩效

经费管理应该结合项目管理的进度,从项目设计阶段、投标阶段到实施阶段,把项目研究发生的费用控制在预算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才能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管理过程中,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即要明确相互职责,也要相互协商、相互支持,在保证课题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所有经费都必须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所有经费支出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财务制度,所有经费支出实行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联签制度。对于科研经费按项目设立明细账,同时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卡片,逐笔记录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管理卡片一式三份,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持有一份。这样财务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行为,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已结题未结账的科研费用,限定使用期限,逾期按原渠道收回。

5.建立绩效评价机制,鼓励科研创新

党校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不能局限于项目自身的成本考核,要对整个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不断增强科研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同时,要评估项目结束后对党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升方面有何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鼓励科研创新,结核绩效考核,对项目组或个人再次承接项目时可以从奖励和加大资助金额两方面进行激励。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4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103-03

一、加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迫切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量呈现井喷式持续增长,很多高校提出走科研兴校之路。然而,随着高校科研经费总量的急剧增长,科研经费管理的粗放的问题日益突显,频繁出现的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给国家造成损失,也在社会上给高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高校财务管理重要问题。

2011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旨在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及转拨管理,提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等要求。2012年12月,教育部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依法严惩套取、滥用、中饱私囊等违法违纪行为。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部署院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13〕12号)。该文件对高校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普遍弱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把脉问诊,找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深入剖析,寻求积极解决路径,这是当前和今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根本着力点。

(一)分散式管理导致管理弱化

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经费实行分散式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与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这种分散式管理必然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的弱化。按分工及职责,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申报及日常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项目日常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但实际工作中须交叉配合共同负责的地带却成为了管理的盲点。财务人员在繁忙的日常财务管理中,过于依靠科研部门管理,加之对科研项目的科学性不了解,导致财务管理越来越弱化。科研部门认为,科研项目申报不易,要多鼓励,不易管得太紧。项目主持人更认为自己对经费享有当然的支配权,财务人员的管理就是服务。分散式管理导致管理弱化,而支出管理的失控,必然产生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

(二)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约束力弱化

预算管理是高校各类经费管理的核心所在。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全程管理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各类管理制度约束力弱化。首先是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一般是项目负责人向科研管理部门报草案,科研管理部门既不懂财务也不一定懂科研项目,因此对项目负责人上报的预算审核意见基本同意,财务部门也只有认可科研部门的预算批复。最终造成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科研项目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使得科研人员把预算管理抛在一边,等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再做调整应对,导致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无法保证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此一来,各类管理制度约束力严重弱化,直接造成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随意,管理不善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对大型专用设备的购置往往是项目负责人说了算,学校层面缺少可行性论证,造成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闲置浪费现象屡见不鲜。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对项目主持人的设备购置要求,最多是走个程序,然后一路绿灯,财务、审计监督严重缺失,导致购置的科研设备出现大量闲置浪费和流失。高校无形资产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重视,科研积累的大量专利、非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自创无形资产都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未能形成有效路径进入市场转化,造成的流失浪费难以估算。

(四)科研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使得科研成本分析评价失去意义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的核心是科研项目成本的分析评价。国家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的文件,将科研课题费定义为:课题研究产生的全部直接和间接费用。近年来,高校科研成本研究也成为热点,直接费用容易量化,核算相对简单,而间接费用构成复杂,难以量化,核算困难。高校的科研活动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学校的实验设备、场地设施、实验耗材、水电等公用能耗均为教学科研共享的,项目负责人一方面很难区分应分摊到项目列支的摊销费用,另一方面也认为“肉烂在锅里”,没必要分这么细,而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也没更好的办法确定费用分摊机制,最终使得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完全,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科研项目的成本归集,导致科研成本分析评价信息失去现实意义。

(五)科研项目结题与经费结余相背离,后续监管缺失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失控,导致科研项目结题与经费结余相背离。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决算不及时,另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结题不结账,从而产生很多项目已结题但项目结余经费仍然长期使用的现象。科研项目结题后结余经费管理的使用监管缺失,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审计都无从管理,课题负责人的后续支出更是五花八门,还有些课题负责人将剩余经费长期挂在账上随意支取,已变性为项目负责人的账内“小金库”,后续监管严重缺失。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的新思路

(一)理顺流程、规范管理

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部门应处于中心地位,由财务部门牵头协调,逐步理顺与科研、资产管理、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的业务处理流程,使规范管理成为常态。

1.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提供预算管理先导的财务管理服务,实行项目资金专户管理制,与项目负责人要加强沟通,确保项目资金确认到项目负责人;预算管理和执行方面,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指导科研人员执行预算,项目结题由财务提供真实报账数据,并对项目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财务报销时审核支出的规范性、合规性,对无预算、超预算的支出不得列支;对国有资产购置、验收手续和签批流程等应与资产管理部门协同管理;按财务核算要求进行科研项目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核算,尽可能是完全成本归集,真实、完整地反映科研项目最终成本。

2.资产管理等部门。应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控制,联合设备采购部门从全校层面出台大额设备采购政府采购制度,对大型设备采购须组织学校层面的专家论证,还要履行审批和备案程序,校级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要对科研资产购置信息予以公示,加大监督范围。

3.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组织申报、合同的审批与备案等常规工作;项目实行过程中要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结题工作;健全项目经费剩余管理和监督制度。

4.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把握学校科研经费的实时动态,监督结题项目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完成结题审计。

具体业务处理流程图如图1。

(二)科学制定科研经费的预、决算制度

1.制定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集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体制。从现状看,预算编制的问题较多,主要是项目负责人预算意识不强,预算成了估算,失去规范性和科学性。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帮助科研负责人加深对科研经费科目的理解,项目的支出标准及支出结构比例要明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规性是维护预算执行刚性的必要前提条件。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定期告知科研人员预算执行进度、支出等情况,有条件的要为科研负责人提供网络实时科研经费查询。科研负责人也要学习相关财经制度,在实际报销中理解支持配合财务人员的工作。科研负责人如因特殊原因须要预算调整,应先书面向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得到审核同意调整后方可执行,科研负责人不得擅自调整、变更预算,更不得扩大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

2.完善科研经费决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为3~5年,由于前期预算编制不到位,预算执行控制力弱化,编制科研经费决算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科研经费决算报表编制一般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自行填报,填报的随意性造成报表数据与财务账面数据产生较大差异。还有少数科研人员日常支出随意,到决算时擅自调整、美化支出结构,造成虚假决算报表与实际支出账面两张皮的现象。因此要加强科研项目决算的审计工作,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及上报需经学校财务人员审核签章,确保账实相符,而经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的决算报表仍需由校内审计签审后方可生效。

(三)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网络管理信息平台

高校应尽快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网络管理信息平台,科研经费管理应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高校依托网络可以对科研经费实现动态化管理与监督。首先是科研部门将科研课题名称、经费来源、研究期限及预算方案等信息录至课题负责人名下,财务部门将到账的每笔收入、发生的各类支出明细也录入课题负责人名下,此时课题负责人只需通过密码认证即可查询到自己名下科研经费的各种信息,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各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真实完整信息,从而形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管理变得更为高效透明。如:科研管理部门可实时监督管理;审计人员可全过程跟踪监督审计,实现科研经费由事后监督审计向事中监督审计的转变;财务部门更是服务与管理并重,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构建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1.科目设置要规范。首先要设置科研收入、科研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科研结余等一级会计科目,反映收入、成本及结余情况。然后对科研收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科研结余等设立二级明细科目,进行二级明细核算。对科研成本除设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二级明细科目核算,还要分类进行三级明细科目核算。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科研项目支出管理各项规定,制定合理的支出范围和标准。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鉴于高校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混乱现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对高校科研经费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是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完全成本归集,尤其是要将间接成本合理分摊到各个科研项目成本中去,真实还原科研项目成本。

(五)加大科研项目绩效考评与审计力度

1.加强中期结题评估、严格结题绩效评估

高校科研项目中期结题评估工作历来不受重视,追究原因既有科研管理部门的失责,也跟评估指标设计不科学有关,长期以来项目中期检查评估的关注点为研究计划进展情况、有无阶段性研究成果等方面,对项目预算执行与控制是否合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内容均没有涉及,因此无法全面反映项目中期情况,影响了检查评估效果。科研项目中期检查评估应把预算支出的执行与控制也作为中期结题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项目负责人立即整改。

2.加强审计监督,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主要有:一是高校内审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收入、支出等情况进行审计。二是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对于50万元以上科技厅重大项目及其他厅局要求外审的项目,一般采用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方式。三是相关部门联签,对于其他类型的科研项目,由科技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其经费财务决算报告进行审签。高校内审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应明确规定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审计采用的不同审计方式,要明确规定审计的主要内容及审计要求,从而让被审计人加强自律并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有利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能有效促进学校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促进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守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0(3).

[2] 袁素琴.谈加强高校科研财务管理[J].财会月刊,2012(1).

[3] 刘红锦,李国锋,朱述钧.浅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预算报账制”[J].农业科技管理,2005(5).

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17-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高校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地位,由原来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多功能型转变,承担的科研项目逐年提高,科研经费也逐年递增,而科研经费的管理成为了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然而科研经费在高校资金中比重的不断增长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漏洞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科研经费,认真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有力地保证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由科研部门负责,经费使用由课题负责人负责,经费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立项后,科研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及项目经费,没有对申请人编制的预算经费结构进行审核;课题负责人在申报课题时,为确保申报的课题被批准,主要重点在于提高课题申报材料的质量,经费概算作为一个附带内容,在主观上对其是否能按预算执行并不重视,预算编制时主要凭经验估计,对项目的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准确、不科学,经常会出现科研经费支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以及截留、违规等现象;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实际发生时,侧重于报销手续是否完备、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只按项目预算进行核算,对科研经费的筹集、使用等全程缺乏了解,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会计处理上,不能通过项目进程来控制经费使用。预算的编制仅仅是为了满足争取科研项目的需要,而没有发挥科研经费预算的真正作用,失去了预算的严肃性,造成经费预算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

2.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失控。虽然各高校制定有详尽的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但由于科研经费种类繁多,特别是横向科研经费,支出随意性大,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在现实中没有严格执行。一是科研经费使用者钻规章制度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交通差旅费、业务费、劳务费、大额支付科研协作费、招待费等成本项目的使用上;二是机制上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实行“课题组负责制”,科研经费到账后学校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大部分由课题组成员支配;一般大的纵向科研项目可能有几个协作单位共同完成,项目负责人较容易借协作科研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转入与项目负责人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关联单位使用;有的课题组在外设立公司,科研经费不入学校财务而直接转入公司,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和漏逃学校提取的管理费,造成高校科研资金的直接流失;还有的将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资金以各种名义如合作、测试等方式转移至校外,使科研资金转为私人资金;还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接受科研项目,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占用学校资源;三是报销发票中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在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对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监督力度不够,科研部门依赖财务部门最后审核,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停留在事后,审计无法发挥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作用。

3.结余经费管理不健全。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急剧增长,科研经费的沉淀现象日趋严重。部分科研项目结束后,剩余的资金长期挂在账上,有的项目甚至是几年以前的立项,应结题的不结题,应结账的不结账,结余经费用于不属于该项目的其他支出,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清理,结余资金不能分配,使得高校无法及时完成项目经费决算。尽管教育部和科技主管部门为此曾专门下达文件,力图纠正,但收效至微,结题不结账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和项目财务管理的难度。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1.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加强部门之间沟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均是学校收入,必须全额纳入学校综合预算编制中,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其次,科研预算管理必须强调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科学性,以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再次是确定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细化编制内容,按用途逐一在预算中列明。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到项目,特别是在目前许多纵向课题经费的拨付、使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的情况下,课题经费的开支直接与预算相挂钩,由于项目经费预算的专业性,各部门之间要进行有效沟通。科研部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细化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确定各项经费的支出比例(如:项目管理费、交通差旅费、劳务费、科研协作费、业务费、招待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等);课题负责人负责项目预算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中的规定,认真严谨地编制项目预算;财务部门在经费使用前明确告知各项费用的用途及比例,科研经费的审批程序等,以保证其科学、合理、详细、明确、切合实际。

2.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经费核算。首先,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科研人员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及结题决算,并且在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指导科研人员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及有关财经法规合理使用经费;科研部门应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各项经费的使用范围、标准、支出比例和审批权限,交通差旅费、劳务费、招待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应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抓实列支,还必须严格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所有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学校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申请转拨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应向学校科研、财务部门提供科研批复、项目合同及其他资料,经费转拨业务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书、协作单位的合法有效凭据统一办理转拨手续,不得将款项转入非协作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其次,科研人员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用健全的制约机制,将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项目中去。

3.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专用资金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结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且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科研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要认真核算结余,有经费结余的,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分配和使用结余经费;国家没有规定的项目,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兼顾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利益,制定分配和使用办法。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及时处理结余经费,避免长期挂账用于项目以外的其它支出。

4.加大审计力度。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不够,没有过程审计,资金使用效益审计,没有纳入常规的审计工作计划。要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审计制度,在科研经费审计时,以项目为对象进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严格把握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总之,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应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使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只有不断探索和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才能使高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善庆.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探析.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3)

2.周静林.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非常态的对策探讨.财会研究,2010(8)

3.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1)

4.沈菲,沈立峰.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2008(12)

5.王新燕,朱继明,辛向阳,王星.浅议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监督.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4)

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6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17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042- 02

0 引 言

科研项目经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促进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从国家专项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确保科研经费高效使用,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1 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些单位认为,既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很多办法,单位只需遵照执行,没有必要制定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即便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照搬国家部委的制度,关键环节只做原则性规定,没有结合单位实际细化完善,真正地发挥作用。

1.2 预算编制不科学

经费预算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基础材料,预算编制关系到项目的立项和执行。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够严谨,预算执行“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单位对预算编制重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争取项目,走后门、拉关系,一些项目未经评审已经内定,他们认为项目已经确定了,预算编制就是走形式。第二,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差,预算质量不高。有些单位经费预算主要是科研人员编制,财务人员参与较少,一些科研人员对政策理解不足,仅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有些单位虽然财务人员参与了,但是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与科研部门缺少必要的交流,缺乏对项目研究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如农业季节性特点)的整体把握,编制的预算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执行。

1.3 经费执行与预算脱节

经费使用中预算执行随意、超支、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人认为项目是自己争取的,经费可以随意支配,发生虚列支出、超范围支出。有的单位领导私自挪用项目经费弥补办公经费不足,造成项目经费流失。财务部门只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正常报销,无法做到预算执行有效控制;二是项目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执行时无法与预算匹配;三是项目资金到位时间晚或科研人员工作滞后,临近项目结题时经费支出比例过低,为防止资金收回,科研人员突击支出;四是项目时期长,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预算无法正常执行。上述原因造成经费预算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算管理作用,给社会服务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4 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责任不够明确,经费管理中财务部门和项目执行部门相互脱节,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制衡,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其次是经费预算和执行缺乏有效监督。预算编制没有具体部门和个人监督,预算编制的质量完全依赖编制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经费支出通常由科研人员自己把握,财务部门只是会计核算,没有进行监督和约束,外拨经费、结余资金更是缺乏监督。最后是审计力量薄弱,内部审计多是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支出过程中的问题,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严重缺位。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违规风险低,违规使用项目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1.5 经费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重视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如劳务费支出明显超出合理标准、高于市场价格购置仪器设备等问题,由于支出项目属于预算内容,并且报销手续完备,审计一般难于发现。另外,目前我国评判科研项目完成的标准,一般是对照项目实施目标检查,但实际上,为了顺利结题,很多单位都存在数字造假的现象,如虚报推广品种和面积,虚报培训场次、参加人员等,这些问题很少被关注。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更是评价的空白领域。忽视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必然影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造成科研项目的高成本、低产出。

2 完善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费管理的需要,应当建立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即由上级部门组织,科研部门、财政部门、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统一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此外,建立合理的收入机制,适当提高人员经费、间接费用的比例,扩大间接费用的核算范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发创新,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以及弥补日常经费不足。

2.2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项目经费规范管理的根本保障。首先,应在遵循国家相关制度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单位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包括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和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要明确预算编制的机构职责,强化课题组长负责制,加强预算的审核,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其次,积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细化经费管理流程,认真查找风险点,建立控制措施。加强支出的审核审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支出集体联签。实行资金支出动态管理,加强经费支出的跟踪检查,实行项目执行的验收和评价监督。单位要积极确保制度的落实,加强制度的宣传,使科研人员充分了解自觉遵照执行,使制度落到实处。

2.3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科学化是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应在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科研部门按照项目目标和任务提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科目和概算,财务部门按照财务制度和预算编制要求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对概算提出修改建议。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相互补充,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维护预算编制的严肃性。

2.4 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管理

应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控制,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各类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经费支出的监督,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经费开展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对支出真实性严格把关,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确需调整预算的,及时履行报批程序。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经费实时查询机制,使课题组和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支付与项目实施进度相适应,实现经费高效规范管理。

2.5 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评价开展全^程、全方位的监管。二是加强科研经费的审计,重视经常性审计,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在单位内部对课题组人员、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公开,对非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单位应对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吕甲. 浅析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问题及建议[J]. 财会研究,2016(7):55-56.

上一篇节能改造

下一篇场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