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英语名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女性英语名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女性英语名字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1

关键词:英汉称呼语;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家庭结构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解释:文化背景、主体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等。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封建社会有严格的宗法观念制度。在家族内部和整个社会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纲”。家庭内亲属称谓辈分排行清晰,严格区分血亲与姻亲、宗族与外宗族,明确了个人的名分地位、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拟亲属称谓语负载了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中国人在交际活动中想利用亲属称谓拉近距离、融洽关系的社会心理。称呼语不仅反映人际关系也反映社会关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受社会体系和封建道德的限制,称呼语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尤其是对亲属的态度。汉语的称呼语是用来保持不同辈分和不同阶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而英语称呼语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前者作为农业经济模式和等级观念的产物,其中的亲属称谓更重视血缘关系,带有相当的封建等级成分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魅力和特点。而后者带有人文特点,精华在于个体自由和对自由的尊重,因为西方社会在封建社会之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一直追求 “自由、平等和独立” 。 

从主体意识形态来看,中国社会是个传统的父系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中, 男性享有较高地位,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男性和女性的地位相差悬殊。在旧中国,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表明了男性的地位有多高;“四德”则反映了女性的地位有多低。 

从家庭结构来看,古代中国以“大家庭”居多,几代人住在一起,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都不稀奇,其中的各种亲属关系、主仆关系清晰明了。而相比之下,西方以“核心家庭”为主,往往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住在一起,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清晰,而别的亲属关系相对模糊,简单的例子就是cousin和uncle的用法。部分由于家庭结构相对简单,以至亲属称谓相对泛化。在西方,继承权是双向的,也就是父系和母系的亲属都有继承权,而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性成员是没有资格沿袭娘家的地位和财产的,因为女性是要嫁给外姓人进而变成一个外人的。古语“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男女地位的一个极大的讽刺。《红楼梦》里黛玉机智回答老祖宗关于读什么书的回答可以做佐证。聪敏的她发现老祖宗并不真在意她读什么书,而且对女孩读书并不持有肯定态度。过去鲜有女性受教育,不是因为她们不愿意而是很多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尤其在贫困家庭里,在不能保障儿女都受教育的情况下,通常是让女孩做出牺牲。另外,父系家族里的亲戚比母亲家族的要更亲一些,比如某人同姨、舅的距离比同叔、伯的距离要远,尽管从血缘关系来看二者是一样的。一个有力的例子如下:对父系亲属的称呼包括祖父、祖母、孙子、孙女、侄子、侄女、堂兄弟姐妹等;与之相对应的母系亲属称谓则包括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外甥、外甥、表兄弟姐妹 (“表” 指外面或者表面,与“里”相对)等。有的以 “外”开头, 本身就表示了“远”。然而在英语里面就缺少如此明确的区分。例如,grandfather、grandmother、grandson、granddaughter、nephew、niece 和cousin 既可以指父系家族的亲属也可以指母系家族的,没有明确的区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亲戚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血缘关系,另一个来自婚姻关系。前者称为血亲,例如爸爸、妈妈、(外)祖父、(外)祖母、姑、姨、 舅、叔等;后者称为姻亲, 例如姨父、姑父、舅母、婶母和伯母等。血亲比姻亲要亲。汉语里面对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称呼语但英语里面就不能全给他们找到完全对应的称呼语。 

中国人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于不平等型称呼,显示权力型的垂直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里,人们可以对同龄的同事、朋友、同学等直呼其名,除非是对方比自己地位高。地位高权力大的人可以直接称呼别人名字,比如领导对下属、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等。另外,中国人经常用“老+姓”来称呼同龄人以表亲近和随意,而“姓+老”则是用来称呼知识渊博或是德高望重人士的敬称。英语称呼文化则呈现

出不同的面貌。西方社会更习惯于平等型称呼,也是平等关系的一个象征。在英语国家里,以名字称呼对方很常见且也并不表明不尊重。对于孩子来说以名字称呼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也不算无礼,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不可接受的大逆不道的行为。英语里面也不用“老+姓”因为在西方文化里,“老”象征弱、无用、保守、缺乏创造性和活力等。 

汉语里面很多职业名或头衔都可以用作呼语,例如医生、老师、会计、木匠、工程师、护士、教授等,而英语不一样,除了极少数职业的名字可以被用作呼语例如医生、护士、服务员、行李员等,一般用作职业的名不能用作呼语。他们更倾向于用“mr./miss/ms. +姓氏” 。在英语里面,不能称呼某个教师为“teacher li” 或者某个工程师为“engineer wang”是常识。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就可以说“李老师”,“王工”,而英语国家的人就会说 “mr. li”、 “mr. wang” 、或者直接说 “sir”。许多学生会直接称呼老师的名字,老师也不会觉得反感或者被冒犯。在中国这种做法就是不可思议的。中国所谓的“尊师重教”传统由来已久,理论上学生对老师是要十分尊重的,不可以名相称的。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2

关键词 词汇学 语义学 性别歧视

一、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

(一)男性词汇的过度使用

这一问题,主要反映在代词的泛用方面。所谓通用代词,即那些有同等的可能来代替男性、女性的代词,如:he、she、his、her、himself 以及herself。但是在语言学的现实中,这些词汇通常都被男性词汇代表。例如:(1)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2) If anyone comes, tell him I will be back later.

通常情况下,“he”, “his”, 或者“him” 可以用来指代一些诸如each, everyone , someone, anyone等之类的不确定代词。而“she”, “her”, “herself”这类的词却无用法。

(二)词序

在词序方面也反应着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通常当男女同时出现时,那些代表男性的词汇总是放在女性词汇的前面。这种女性第二的现象反映了性别歧视者的态度,即男性优于女性。例如:husband and wife, son and daughter, king and queen, Adam and Eve.

(三)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的姓名命名反应了社会的重男轻女特点,而这一现实又反映着,也加深着两种性别见社会不对等性的特点。

女生常常用到阴柔特性的名字。例如:

Flowers----Rose, Rosalind and Lillian; Jewelry----Pear, Jade, and Judy;

而男性名字常与宗教,专业以及战争,这些描绘权利、智慧和力量的词汇。例如:

War---- Herman, Victor and Walter; Profession----Smith, Carpenter, Longman;

二、语义层面对女性的贬低的性别歧视

(一)具有性倾向的女性词汇

Schulz报道了两个调查者的研究发现,这两个调查者收集了多余500个的prostitute的同义词,诸如fallen woman, shady ladies等;而对于男性客则只有65个词汇,如:goat, customer等。

(二)语义搭配

在英语中,一个词被用来指代性别时往往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Imposing

a. He is imposing. b. She is imposing.

a句的意思是“他很令人印象深刻,很讨喜”,但是b句则有“她令人作呕,不招人喜欢”的意思。同样的词在描述不同性别时语义却发生了变化。

Loose

该单词本是中性词汇,可指男性、女性。但是在“a loose woman” 这一搭配的意思是行为不检,关系复杂的女性;而“a loose man”则仅表示随便、懒散的男性。

(三)隐喻中的性别歧视

语言,尤其是隐喻,来源于现实社会。描述女性的词汇有很多,但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有不同的含义。

(1)食物隐喻

有些食物被用来指代女性,诸如:crumpet (松脆饼——性感女人),tomato (西红柿——漂亮女人), peach (桃子——漂亮女人)

(2)动物隐喻

尽管有些词也含有对女性的歧视,但仍经常用到。例如:hen (母鸡——爱管闲事的女人), crone (老母羊——干瘪的丑老太婆)

语义层面对女性的诋毁,造成女性自卑心理形成;女性词汇总有负面指代,也是的女性遭到贬低。

三、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创造新的相应单词

Miss.和Mrs.指明了婚姻状况,而Mr.却无此分别。但是一个新创的词Ms.来指代女性,没有了婚姻状况的暗含,成了Mr.的对应词汇。同样的词汇还有salesman,saleslady, housewife,househusband, bride,bridegroom等。

(二)中性词的普及

中性词汇的普及正在发展之中,不久hero-heroine这样的词汇将逐渐消失。而下列中性词汇将普及,humanity将代替mankind, artificial代替man-made, police officer代替policeman。

(三)避免男性代词的泛用

该方面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1)用复数代词"they", "them"来代替不必要的男性代词;(2)用一些不含性别歧视的代词或表达。如:用 “one”代替“he”。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四、结语

不管从男性词汇层面,还是语义搭配层面,英语语言中存在许多的性别歧视现象。而本文作者认为对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语言歧视对女性的伤害。因此,从不同层面仔细认识这种性别歧视现象,以及寻求减少甚至消除语言歧视的现象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论文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ZY-1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单文波.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因素探析[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3

关键词:姓名 跨文化交际 入乡随俗变通法

一、引言

姓名是中英文化共有现象,然而各自文化对于姓名的理解认识却有差异。中文的姓名概念可分解为“姓”、“姓氏”和“名”;而英文中也牵涉到“name”“surname”“family name”。《辞海》将“姓”定义为“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姓氏则是“姓与氏的合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至于“名”,定义则是“所起的事物的名称,名字。”《韦氏词典第三版》对“name”的定义是“词或音或各自的组合,用来特指一个人或一类事物”;“surname”则为“加在原来名字或教名上的名字,取自相关或偶然的因素,如职业、居住地或外形”;“family name”是“加在原来名字或教名上的名字,或使个人与家族一致的名字,或来自另一个家族的姓如母亲或者祖母的”。

姓与名是人的一种符号代表,又是人的信息传递主要载体。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的重要性。作为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姓名本身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研究中英姓名的差异亦能发现中英文化的差异。此外,姓名是语言当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记忆姓名的能力在事业与交际上的重要性,同在政治上差不多同等重要。人们极重视他们的名字,因而他们竭力设法使之延续,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熟悉彼此的姓名文化,掌握好对方姓名的称呼以及自己姓名在对方文化中的表达,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和谐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二、Hofstede的理论对中英姓名文化的诠释

2.1Hofstede的四个文化尺度介绍

胡超[1](56-59)在《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Hofstede提出的四个文化尺度,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性、权力距离、男性与女性。在个人主义文化里,个人的目标重于集体目标;而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刚好相反。避免不确定性是指一种文化的成员试图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成员比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成员在对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容忍度要低得多。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倾向于有明确的规则来指导所有情景的行为,而在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则远没有这么界限分明。权力分配距离是指一个机构或组中的权力较少的成员接受权力分配不公的程度。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如上司认为自己不同于下属,下属也认为自己不同于上司)认为权力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强制的权力,而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成员则相反。男性――女性文化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分配,在男性文化社会里,社会角色非常明确,而在女性文化社会里,其社会性别角色是重叠的。

2.1.1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汉族的姓名有一定的顺序:姓在前,名在后。这是一个绝对的顺序,不能颠倒”。[2](324,355,366)“名在英语民族的姓名结构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英语姓名结构中的第一个词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名’的最主要内容。”从《辞海》和《韦氏词典》的定义中我们得知,姓是作为家族的标志,而名才是个人的标志。汉族姓名中将姓排在第一位而英语民族则将名排在首位,由此也能体现出汉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英语民族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此外,“英语民族的姓的产生要比名晚得多”和中国古代女子大多有姓无名也能说明在英语民族文化中个人重于集体而在汉族文化里集体重于个人。

2.1.2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避免不确定性

“英语民族根据《圣经》中人物取名早已形成传统习俗;人们都以能用《圣经》中的人名为荣,故这类教名为数非常之多。”[3](362,364)“英语民族有用历史名人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为自己孩子命名的爱好。”还有的则“采用父亲或祖父的名。为了区别,需在姓名之后加注Jr.(小)或罗马数字Ⅰ、Ⅱ”。因此,英语民族有大量重名现象。然而,汉族取名的一个指导性原则就是“不雷同”,鲜有将现成的人名用于新的命名的例子。不同的取名原则反映了汉文化属于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而英语民族文化则属于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

2.1.3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权力距离

汉族姓名传统命名是用辈分作为名的第一个字。辈分,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下来就被确定了,自己别无选择。同宗族之间的辈分是严格遵守的,比如说称呼必须准确,日常生活中要向长辈请安、敬烟、让座、让路,坐次上也十分讲究,不能乱了礼法。而英语民族却没有如此显示出等级分明的命名原则,甚至有父子、祖孙同名的现象。同时在汉族文化里,即使对于关系十分亲密的长辈,直呼其名都是很不礼貌的,而英语文化中,这种行为却并无不妥。可见,汉文化属于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英语文化属于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文化。

2.1.4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男性――女性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远古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血缘群婚阶段,人们的姓氏,只能根据母亲的属性。”[4](100)中国古代姓与氏有所区别,“‘姓’是从母系社会开始,它是母权社会的产物。氏出现于姓之后,‘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这个变化是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标志……后世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贵者有氏,贱者无氏。”[5]进入父系社会以后,从父姓已成为汉文化里千百年的传统。同时中国古代“妇女出嫁之后普遍依附于丈夫的姓,如出嫁前姓刘,嫁李姓丈夫,就改称李刘氏。”[6](334,374)

英语民族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并在姓名前冠以Miss(小姐)一词;婚后一般不再用父姓而改用丈夫的姓并冠以Mrs.(夫人)一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民族也不乏男子采用母亲的娘家姓作中间名的例子。

汉文化经历早期短暂的女尊男卑之后便转入长久的男尊女卑文化,英语民族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不过中英的男尊女卑性质并不相同,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三、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使用

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中英姓名的差异,旨在指导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正确使用。长久以来,对于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的使用普遍采用拼音方式,英语使用者一般亦能识别这种表达法,然而2007年10月19日《青年参考》上刊登的题为“中国姓名在美国遭遇尴尬”一文用形象例子说明了使用拼音在英语语境中表达汉族姓名的缺点。“有一位姓尤(You)的中国留学生,为大家介绍两位新来的中国同学。男的姓佘(She),女的姓何(He)。尤同学先介绍女士:‘She is He!’老外皱着眉头跟着重复:‘她是男的。’尤同学接着介绍男士:‘He is She!’老外有点儿糊涂了:‘他是女的。’尤同学最后指着自己说:‘I am You!’老外已经彻底晕了:‘你是我?’……”可见,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直接采用拼音的表达法有一定的缺憾,甚至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误会。我们认为要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单纯的拼音表达法不能满足要求。一方面有可能出现上文的误会,另一方面,单纯的拼音表达法对于英语使用者看来是字母的陌生组合,尽管能勉强读出来却完全不懂任何含义。我们建议可以采用“入乡随俗变通法”,即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使用是可以参照汉族名的本意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而至于姓则可免去,因为姓作为汉族中家族的标志,对于英语使用者只是一个符号。而依据汉语原名所取的英文名,在英语使用者看来不仅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也具有一定意义。同理,英语使用者在汉语语境中使用姓名之时,也可参照自己原名或其他因素取一个不带姓的汉语名,最好的例子恐怕莫过于加拿大人“大山”了,他为自己取了这个汉语名,其中并没有姓,可是丝毫不妨碍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顺畅,相比之下,他的原名Mark Rowswell却鲜为中国人知晓。

四、结语

有人说在世界上能始终如一地伴您度过一生的不是父母,不是爱人,不是子女,更不是金钱,而是姓名。姓名充分代表了个人的形象。作为交际中交际双方首先接触的信息,交际中树立良好自我形象,促进交际和谐顺利进行,记住对方姓名至关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中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各自姓名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对这些差异把握不当容易造成姓名称呼失误,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和谐。我们认为,“入乡随俗变通法”兼顾到了两种文化异同,在对于促进姓名理解与减少误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4

【关键词】命名、译名、姓、文化特色

命名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命名指的是专有事物的名称如人名、地名、公司字号名、商品商标名等的命名广义的命名扩展到一般事物甚至普通概念的名称。前者是一般所谓命名学的研究对象,后者则扩展到词源学上去了。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必要时不妨放在一起讨论。从语言交流的角度看,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译名。译名可说是对一种事物或一种概念的再命名,它也应该成为命名学的对象。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中英姓名语言文化特色之对比:

一、中国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Robert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宇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5

关键词:性别歧视;法语;汉语

中图分类号:H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05-01

一、对比表现

(一)词义

汉语中,表示男性的代词或名词通常已经包含了女性,但与之相反,表示女性的代词或名词只能专指女性,如“子孙”、“子女”实际上也包含了女性。法语中的主语现象同样适用于汉语,原来表示男性的“他们”可以用来泛指整个人群,如果用“她们”来代替句中的“他们”,则与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同时,汉语中的贬损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相当一部分的词汇只要与女性发生联系就会产生消极、贬损的涵义,而与之相对应的男性词汇则为中性甚至是褒义词。

而法语更甚。最能反映性别歧视的一词就是“homme”,该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femme”一词,仅指“女子”。在主语的选择上,也是重男轻女“,她们”一词,只能表示所有的女子;但是当“她们”中只要出现一个“他”,则必须用“他们”。还有一些词在形容女性时,明显的被贬义化了,如:fille(女孩,姑娘,少女),与之对应的词是 garcon(男孩,小伙子),只有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使用才不会产生歧义,而单独使用 fille 这个词时,就有可能会造成误解,因为它同时还可指“”。例如,要表达“我认识一个女孩”这个句子时,最好说“Je connais une jeune fille”,即在 fille 前加上形容词 jeune(年轻的),否则直接表述“Je connais une fille”的时候,就可能指其他意思了。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le sa-vant”这个词,指男性时意为“学者”,然而自从莫里哀的喜剧《femmes sa-vantes》(可笑的女才子)发表后,就没有哪位女士敢称自己是“une femmesavante”了。

(二)词序

汉语中,当男女并列出现时,男性总是排在女性的前面,如:男女、夫妇、公婆、少男少女、夫唱妇随、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生儿育女、男耕女织等等,这种排列顺序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按汉语的排列规律,价值高的、重要的排列在先,如大小、多少、贵贱、高低等。因此这种男先女后的排列顺序也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即性别歧视。

(三)姓名

和法国人一样,中国女性的名字强调阴柔之美,通常含有“花”、“雅”“、秀”“、美”等,而男性的名字则常常用“强”、“伟”、“壮”、“刚”等来强调阳刚之气。这是由于中国上古时代是母系社会,人们以母亲的姓为姓,因此“姓”由“女”和“生”组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男性慢慢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姓开始从父亲那里传承。拥有命名权的同样是男性长者,即祖父或父亲。在古代,许多妇女都是有姓无名,即使少数贵族家庭女子有名,但也很少被人称呼,其中的性别歧视仍然可见一斑。

二、形成原因

(一)历史因素

人类早期社会普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男女有明确的社会分工,男性主要从事打猎和捕鱼,女性主要从事农副业,女性从事的劳动在当时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社会地位也比男性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父系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男子的劳动从捕鱼、狩猎转向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男子在体力上比女子强,加上妇女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儿女,于是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获得支配权,而妇女的地位与男子相比越来越低,不得不依附于男子,这种历史演变必然要反映到语言文字中来。

(二)社会因素

男主外,女主内是千百年来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和社会中形成的模式。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一致认为妇女不必工作,她们通过婚姻使自己依附于男子,依靠丈夫的成就建立自己的社会形象。

三、结语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近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女权主义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性越来越多地加入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与男人共同分享社会工作,平等参政,同工同酬。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性别歧视并不会消亡,只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真正实现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可谓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女性英语名字范文6

1.《蝴蝶》

舒曼的《蝴蝶》是根据德国作家让•保尔(JeanPaul1763—1825年,用路德维克•勃尔尼的说法,这是一个敌视贵族阶层的“贫民”诗人)①的小说《孩提年代》(1804—1805年,亦译《少不更事的年代》)构思的。整个作品以一个假面舞会作为背景,其中有对于各个人物和场景的描写:最后“哥哥”走了,把幸福留给了“弟弟和心爱的姑娘”。听着作品就仿佛让人看见了这一系列场景,并清楚地体现着音乐形象和文学构思之间的密切关系。所谓“蝴蝶”的形象属于舒曼的创意,具有双重的象征寓意。从动态上说,它象征一种真挚的感情,一种内心深处的激动的颤抖,犹如蝴蝶翅膀的抖动。书中有一句话,可作为对这一象征的注解:“人们,我爱你们。爱到痛苦的地步”。从故事情节上说,它意味着哥哥最后越走越远,就像蝴蝶越飞越远,终于消失了踪影。最后,钟声敲了六下,象征着早晨6点钟的钟声响了,而这正是彻夜的舞会结束的时刻。音乐里的少女“维娜”,就是少女时代的克拉拉。第九段是代表“维娜”也就是克拉拉的形象(图1)。这段音乐的文字标题是“愤怒”,其实是“姑娘”在撒娇,“愤怒”是“姑娘”的表现。一种急速旋转的舞蹈,起伏不定的旋律、多变的节奏,具有不太强烈的、自由放任的意味,却始终与稳定的调性相结合。除了中间一个离调终止,调性基本稳定在降b小调上,似乎“姑娘”的性格也并非刁钻古怪而不可捉摸。

2.《克里斯蒂安娜》

这首曲子是以乐队队长克里斯勒的名字命名的,舒曼所以要写这首作品,正因为克里斯勒的音乐见地与舒曼的某些观点有相似之处,其实质是都在表达着作者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性格特征。按李斯特的看法,舒曼的《克莱斯蒂安娜》是对霍夫曼原小说中这一神奇人物形象的补充,而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主要是舒曼性格的特征和他的内心感受,无从了解克里斯勒的音乐见地,就在读完霍夫曼的原著后,我们想从音乐中寻找他的见解也是徒劳。这样的标题仅说明了创作的契机,表明了作者和克里斯勒性格的共性,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毫无疑问,舒曼的文章也带有霍夫曼的某些特征,在“大卫同盟盟友”对音乐高谈阔论的总的氛围中,特别是在耽于幻想、狂热而爱讽刺的弗洛列斯坦的论断中,都可以令人感到这些特征,而和霍夫曼不同,带有一种舒曼所特有的、富于诗意的、即兴式的自由奔放的笔调,杂糅着许多形象和隐喻。第一段,音型华丽,采用跨小节连线,使用装饰性的和弦。旋律在低声部,是颂歌式的,很有力量,旋律在D大调,和声在d小调,听上去有一种特殊的、刚柔相济的中性效果(图2)。中部是3个独立乐句,旋律在联合音调的骨架音上。谷形旋律型,属力度保持型,显得有力量,有韧性。三连音加切分节奏形成连续的重音,显得坚强而富有生气。第四段,旋律是条带式的,加华彩,非常美,节奏特别活,整齐而不呆板,在节奏密集的地方加花,这种写法表现出女性的特征——柔美而华丽。织体方面接近肖邦的写法,声部交代得很清楚,显得很潇洒、灵活又充满智慧,表现出克拉拉刚强而富于智慧的一面。旋律上有摇篮曲的特征,构成一种亲切而温柔的气氛(图3)。

3.《狂欢节》

“狂欢节”是根据耶酥复活的基督教传说形成的民间节日,基督教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复活节前40天为封斋期,禁止吃肉;封斋开始前三天,人们举行各种夜饮、跳舞,称为“谢肉节”,也就是狂欢节。②《狂欢节》也是舒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全曲贯穿着与舒曼的名字相联系的主导动机,这意味着曲中出现的化装成各种人物的大卫同盟盟员实质上都是舒曼自己的化身,也就是说,曲目中所写的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舞会,而是一个幻想中的舞会。作者把自己幻想为一群大卫同盟盟友,在狂欢节中集合在一起。这首作品体现了舒曼的美学思想——音乐是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纯粹表露。③这首组曲描绘的是一个假面舞会的场面,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学构思。在舞会上“大卫同盟社”的社员与“庸夫俗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以“大卫同盟社”大获全胜而告终。它是一首“主导动机型变奏曲”,以舒曼名字的前几个字母(SCH,按德语音名是Ee、C、H,按英语音名则是降E、C、B)或舒曼曾在那里工作过的阿什城的名字的前几个字母(ASCH,按德语音名是As、C、H,按英语音名则是降A、C、B)同名的音,构成各段主题的主导动机,自由发展写成。④《狂欢节》中的“基阿林娜”是一位端庄的妇女,即是舒曼当时的未婚妻克拉拉名字的意大利语发音,在舒曼的文章中,就曾写着“致基阿林娜”,也就是说,基阿林娜就是克拉拉的又一化名。⑤《狂欢节》的节奏很有特点,从第三拍开始,即抑扬格,跨小节后,先是一个附点音符,拖至第二拍,第三拍又从重音开始。这种三拍子的实际演奏效果与正常三拍子的“强弱弱”不同,它是“强强弱”,不但它的力度组合本身就强,而且它的强拍是从前一小节的第三拍开始的。图4描绘了一个纤细、轻巧、活跃而刚强自信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