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典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典籍

中医典籍范文1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世界医学中的一朵奇葩。中医典籍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医学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医学交流日益增多,中医越来越受到海外医学界人士重视,来我国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进修生也不断增加。要向海外传播中医文化,真正做到中医药学全面对外交流,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中医国际化”,让中医药学早日走向世界,中医典籍翻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历史上有着长远的解释经典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基于诠释学方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也可以说就是对古典著作的诠释史。[1]而就翻译的性质而言,语言学和哲学早已达成共识:翻译即诠释。[2]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研究中医典籍的翻译,探索如何有效、准确地将中医经典翻译成外文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诠释学

诠释学是关于理解、翻译和解释的学科,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古代诠释学发展到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及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等为主要代表,以本体论为主要取向的哲学诠释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诠释学科奠定者伽达默尔在其著作《真理与方法》中给诠释学定义为:研讨对文本的理解技术的古典学科就是诠释学。[2]理解的历史性、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定视域与视域的融合是哲学诠释学三大重要概念。哲学诠释学认为翻译即解释,翻译必须基于理解,有理解就有解释,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哲学诠释学和翻译研究都是探寻意义转换问题,因此能够对翻译研究产生指引作用。

二、中医典籍的翻译

1.理解的历史性

理解的历史性是哲学诠释学中一个至为关键的概念。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的理解必须始于筹划熟悉的东西,这种熟悉的东西就是前见。正是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具有前见,任何理解都是带有前见的理解,只有合理的前见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解释。伽达默尔认为谁试图去理解,谁就面临着那种并非由事物本身所产生的前意义的干扰。[3]任何理解都是在历史内进行的,任何作者和读者都以自己的一定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中,阐释活动就是正确地评价和适应历史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阐释者不可避免地要把他自己的前见带进所要翻译的原文本之中,而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译者的前见对原作所作的阐释实际上是创造性的表现,这为我们重新审视翻译中译者的地位及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评价依据,中医典籍翻译应该体现译者因素。以李照国(以下简称“李译”)和吴氏父子(以下简称“吴译”)所翻的《黄帝内经》为例: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李译:qibo answered,“the sages in ancient times who knew the dao(the tenets for cultivating health)followed [the rules of] yin and yang and adjusted shushu(the ways to cultivate health).

吴译:qibo answered,“those who knew the way of keeping a good health in ancient times always kept in their behavior in daily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e. they 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yin and yang and kep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rt of prophecy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yin and yang.

在以上翻译中,“道”李译为“the dao(the tenets for cultivating health)”;吴译为“the way of keeping a good health… always kept in their behavior in daily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e”。“术数”李译为“shushu(the ways to cultivate health)”;吴译为“the art of prophecy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yin and yang”。

李照国先学英文,后习医学,他翻译《黄帝内经》的原则就是译古如古,文不加饰。[4]李译中术语倾向异化,将相关翻译作为文内注解附于其后,以保持中医概念的原始内涵。篇章翻译较严格地遵守原文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需要增加的词语均置于中括号之中。李译本普遍被我国中医翻译界认为是汉语背景译者英译《黄帝内经》的代表,入选《大中华文库》。

吴连胜(1916-1998),著名经济学家,1995年移居美国加洲。吴奇1988年起先后在美国教中医至今。为了增加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吴氏父子翻译《黄帝内经》倾向于归化,获1996年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最高荣誉金奖。

转贴于

2.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定性

文本本身并没有意义,文本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文本只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图式化的框架,这个框架无论在哪一个方向和层次上都有许多空白,有各种未定点和无数个可以把握的确定点,这种意义结构的疏状形形态便造成文本的意义总是呈现出未定性和开放性。文本的这种未定性和开放性不断地唤起读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赋予未定性确定的含义,从而更新原来的视域,使文本的意义永远处于向未来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之中,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定时代的译作只是特定历史和特定文化条件下的临时性产物,同一个译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会有不同的视域,而不同的译者由于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不同,其视域也不可能相同。文本的意义总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之中,译者可以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激发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相同的意象,产生不同的意义,形成不同的译本,这就为译者提供了重译同一文本的机会。

从1925年dawson节译的《素问》至今,《素问》共正式出版过13个重译本。而《本草纲目》英文节译本早在1736年便以《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在伦敦出版。从1929 年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的英文版有10多种,其中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任职的伊博恩(b. e. read)与同事一起,把《本草纲目》近86%的卷数内容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研究,较忠实地反映了原著的面貌。最近由罗希文教授领衔的团队翻译的500余万字的译本是世界首部《本草纲目》全文英译本,中草药名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拉丁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对照的方式,译本加了大量注释并附上了汉语拼音和wade-giles拼音对照表等八个附录以帮助读者理解中华医学的精髓。

中医经典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和不断更新的结构,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重译是翻译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合理的现象,中医典籍的每一次重译,都是对文本的再次开掘。正是通过这样不断重译,赋予了中医典籍新的诠释角度和时代气息,让读者更接近典籍本身,而不同译本的存在也符合异语读者存在着不同阅读视域的客观需求。

3.视域与视域的融合

视域就是视力所及的区域,它囊括了从某个特定的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3]视域是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的总和,文本总是含有原作者的视域,而译者具有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形成的视域。译者会带着他原有的视域去阅读文本,从而与原作者的视域产生冲击,形成新的视域。而这个新的视域还要与目的语视域碰撞,又产生个完全不同于前面的视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浸润在语言之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人总是生活在客观历史环境中,人所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就是文化,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译者的视域。译者视域与原语文本视域的相互融合,不是发生在某一个文化内,更不是发生在真空中,而是发生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具有历史性的译者使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互相发生融合而形成新的视域,并用浸润着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新视域重新固定下来形成新文本的过程,[5]中医典籍翻译应该体现文化因素。

道家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中医是在道家精神理论所阐述的宇宙整体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套治病和保健的方法。中医提出的天人相应观是关于生命形成与成长衰老过程与自然接受变化通应的重要命题,是中医整体观的基本内涵。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几例中“天地”应译为“heaven and earth”而不是“sky and earth”,以维护中医文的文化内涵和原始气质。

中医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颜色词带有强烈的民俗色彩。中医的五色为:青色、黄色、黑色、赤色和白色。其中青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的颜色,在文字描述上常无法确切表达出肉眼所见效。青色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传统的器物和服饰常常采用青色。中医中青色合于肝脏,其味为酸,其色泽变化可反映人内在脏腑气血的运行情况。如:“东方青色,入通于肝。”“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青如翠羽者生。”等,翻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green”或“blue”。

在中医里,五脏在形态学上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中同一名称的器官,可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远远不同于西医生理学和病理学对它们的解释。如“肾”西医学说它是转贴于

人体泌尿系统的一个脏器,其生理功能是主导尿液分泌排泄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中医对肾的理解含义、范围要广得多。五行中水与肾相对应,指的是肾在中医中的重要性,肾主持人体水液代谢,还具有主藏精、主骨、主司二便、主管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肾亦为肝之母脏,当肾阴不足时,肝阴也常虚亏,治母也能治子。因此“肝、心、脾、肺、肾”直译成西医的“the liver,the heart,the spleen,the lung and the kidney”而不加任何处理容易使目的语读者产生错误理解。

中医典籍范文2

2006年的一天,美国发明家戈登·瓦尔德在一棵树的树干上钉了一根铝钉,在树下的土壤里插入一个铜电极,然后用导线将铝钉和电极连接起来形成回路,结果他检测到回路中有电流通过。他申请了专利,并与波士顿一家小型电子公司合作,开始探索如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电流的方法。

人类一直都从地底挖煤,通过燃烧煤发电来提供能源。但新的研究发现,活体植物同样也蕴藏着发电的潜能。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植物发电。有人已经开发出了以树木为动力的传感器,用来监测森林的温度和湿度,以预警火灾;还有人则看到了植物发电的另一种潜能——小草、芦苇等植物根系释放的电子。科学家认为,如果植物发电开发成功,将为全球近15亿还没有供电的居民提供一种可靠的电能来源,而且植物发电还可以帮助减少湿地和稻田中导致气候变暖的甲烷的排放,因而比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更加绿色。

我们真的能利用植物发电吗?有人表示怀疑,物理学家安德里亚·莫森就是其中之一。莫森认为,只要简单地用导体连接两块金属,就会有电子从一块金属流向另一块金属。不过,他很快改变了看法。他用无花果盆栽做实验,结果发现,即使两个电极都是用相同的金属制成的,回路中仍有较小的电流产生。其原理是,氢离子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作用——氢离子的浓度在土壤中比在树干液体中略多一些,这足以导致产生一小股电流从树干流经电线到达土壤。

不过,利用树木发电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树木并不能产生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多的电流,并且这个系统也不能在实际应用中放大,因为如果增加更多的传感器,就需要更多的电流,而这远远超过了树木所能提供的。

植物发电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吗?没有。在瓦尔德往树干上钉钉子的时候,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伯特·哈姆勒斯也没闲着。

哈姆勒斯的研究方向是微生物燃料电池。他设想:利用植物根系中的微生物制造一种特殊的燃料电池。

传统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氧和氢等燃料结合产生水和电子,然后利用铂等贵重金属制成的电极对来带走氢释放的电子。哈姆勒斯的做法是:用活体微生物中的酶代替传统燃料电池中的金属电极。这在利用浮游生物和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处理有机物的实验中已经取得了成功,但前提是必须持续供给能提供电子的燃料。哈姆勒斯联想到了植物的根系:由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及其他有机物,很多都是从植物根部释放的,而用微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就可以释放自由的电子。

树木显然不是首选,因为树木的根太大,而且扎得太深,不容易布设线路。此外,在微生物分解碳水化合物时,需要将电子传递给氧,才能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但土壤中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氧。不过,哈姆勒斯发现,如果是在缺氧的水渍土壤中情形就不一样了: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游离的质子和电子。通常这些电子和土壤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结合。哈姆勒斯设想,如果给这些微生物产生的电子安置上合适的电极,或许就可以将这些电子收集起来并直接转移出去。于是,哈姆勒斯和瓦赫宁根大学的环境生物科学家大卫·斯特克一起,开始利用长在氧气稀薄的盐碱沼泽中的水草和芦苇等浅根植物做实验。

最初的研究结果并不理想,仅仅产生了几毫瓦的电量。但现在实验室内每平方米植物可以产生200毫瓦的电量。也许再过两年,就能增加到每平方米500毫瓦。按照这个水平,每16平方米植物产生的电量就可以为一部手机充电。

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这点电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家庭的用电需求。而且在北欧,太阳能或风能发电量目前已达到每平方米4~7.7瓦,在植物发电没有完善之前,太阳能或风能发电仍是首选。研究者认为,如果想让植物发电在能量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对电流强度的要求至少是目前的10~100倍。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并没有放弃利用植物发电的努力。包括植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工程师等在内的一些研究人员加入了比利时根特大学的植物发电研究项目。该项目获得400万欧元资助,目的是增加燃料电池的发电功率,达到每平方米3.2瓦的输出功率,最终将微生物燃料电池推向市场。

要完成这个宏伟的目标,研究者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首先,必须寻找到能在土壤中分泌更多有机物的植物品种,诸如甜菜之类的植物是最合适的,它们可以将7%的太阳能转化为糖;其次,必须找到土壤中的微生物最适合的混合配比,包括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和释放电子的微生物的比例,以达到最大的发电功率。

电极的设计是燃料电池发电的关键。研究人员使用混有石墨颗粒的泥浆作为阳极,植物的根生长在其中。但这种电极传递电子到负极的速度要比电子在负极氧化的速度快,这样就限制了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此,研究人员给负极提供适当比例的微生物,帮助其更快地将电子、质子和氧变成水。

研究人员经计算得出:一种屋顶植物发电系统每年每平方米可以产生14千瓦小时的电量。考虑到荷兰家庭年平均耗电量是3500千瓦小时,50平方米这样的屋顶就可以满足一个家庭20%的用电需求。而且,发电植物不仅能够提供照明电量,还具有绿色屋顶的其他优点,如隔热、储备雨水和野生动物的城市栖息地等。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技术最适宜应用在河边或海边的沼泽地带,在那里既可以发电又不破坏景观。和传统的太阳能发电不同,植物发电在黑暗中也能进行。只要不妨碍植物生长,植物发电可以在任何适合的农田里发挥作用。

中医典籍范文3

1饱和电感的分类及其物理特性

1.1饱和电感的分类

饱和电感可分为自饱和和可控饱和二类。

1.1.1自饱和电感(Saturableinductor)

其电感量随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变。若铁心磁特性是理想的(例如呈矩形),如图1(a)所示,则饱和电感工作时,类似于一个“开关”,即绕组中的电流小时,铁心不饱和,绕组电感很大,相当于“开路”;绕组中电流大时,铁心饱和,绕组电感小,相当于开关“短路”。

1.1.2可控饱和电感(controlledsaturableinductor)

又称可控饱和电抗器(controlledsaturablereactor),其基本原理是,带铁心的交流线圈在直流激磁作用下,由于交直流同时激磁,使铁心状态一周期内按局部磁回线变化,因此,改变了铁心等效磁导率和线圈电感。若铁心磁特性是理想的(B-H特性呈矩形),则可控饱和电感类似于一个“可控开关”。在开关电源中,应用可控饱和电感可以吸收浪涌,抑制尖峰,消除振荡,与快速恢复整流管串联时可使整流管损耗减小。如图1(b)所示,可控饱和电感具有高磁滞回线矩形比(Br/Bs),高起始磁导率μi,低矫顽力Hc,明显的磁饱和点(A,B)及由于其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狭小而使其高频磁滞损耗较小等特征。为此,可控饱和电感在应用方面的两个显著特点为

1)由于饱和磁场强度很小,所以,可饱和电感的储能能力很弱,不能被当作储能电感使用。可饱和电感的最大储能Em的理论值可用式(1)表示。

Em=μVH2/2(1)式中:μ为临界饱和点磁导率;H为临界饱和点磁场强度;V为磁性材料的有效体积。

2)由于可饱和电感的起始磁导率高,磁阻小,电感系数和电感量都很大,在施加外部电压时,电感内部起始电流增长缓慢,只有经过Δt的延时后,当电感线圈中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可饱和电感才会立即饱和,因而在电路中常被当作可控延时开关元件使用。

1.2可饱和电感随电流变化的关系

因为,有气隙和无气隙的dB/di磁路的计算方法不同,所以,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2.1无气隙可饱和电感与电流的关系

无气隙可饱和电感L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可用式(2)表示。

L=(W2S/l)f(WI/l)(2)式中:W为电感绕组匝数;I为激磁电流;f为电感用磁性材料B~H曲线的对应函数;S为磁性材料的截面积;l磁性材料的为平均长度。

1.2.2有气隙可饱和电感与电流的关系

任意给定一个导磁体磁路中磁感应强度B1,可由B=f(H)曲线求出导磁体磁路中的磁场强度H1。气隙中的H0值可用式(3)表示。

H0=B1/μ0==ab/[μ0(a+I0)(b+l0)]B1(3)式中:B0为空气隙磁感应强度;a和b为磁路矩形截面积边长;l0为气隙长度;μ0为空气磁导率。

由磁路定律得I=(H1l+H9l0)/W。改变B值并重复上述步骤,可求出相应的I,得到一组B和I的关系数据。设这个B与I对应的函数为B=f1(I)。

在不考虑漏感时,电感的计算式可用式(4)表示。

L=(Wdφ)/dI=WS(dβ/dI)(4)式中:?为磁路磁通量。

则有气隙可饱和电感与电流的关系为

L=WSf1(I)(5)

2饱和电感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2.1尖峰抑制器

开关电源中尖峰干扰主要来自功率开关管和二次侧整流二极管的开通和关断瞬间。具有容易饱和,储能能力弱等特点的饱和电感能有效抑制这种尖峰干扰。将饱和电感与整流二极管串联,在电流升高的瞬间,它呈现高阻抗,抑制尖峰电流,而饱和后其饱和电感量很小,损耗小。通常将这种饱和电抗器作为尖峰抑制器。

在图2所示电路中,当S1导通时,D1导通,D2截至,由于可饱和电感Ls的限流作用,D2中流过的反向恢复电流的幅值和变化率都会显著减小,从而有效地抑制了高频导通噪声的产生。当S1关断时,D1截至,D2导通,由于Ls存在着导通延时时间Δt,这将影响D2的续流作用,并会在D2的负极产生负值尖峰电压。为此,在电路中增加了辅助二极管D3和电阻R1。

2.2磁放大器

磁放大器是利用可控饱和电感导通延时的物理特性,控制开关电源的占空比和输出功率。该开关特性受输出电路反馈信号的控制,即利用磁芯的开关功能,通过弱信号来实现电压脉冲脉宽控制以达到输出电压的稳定。在可控饱和电感上加上适当的采样和控制器件,调节其导通延时的时间,就可以构成最常见的磁放大器稳压电路。

磁放大器稳压电路有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两种。图3所示为电压型复位电路,它包括电压检测及误差放大电路,复位电路和控制输出二极管D3,它是单闭环电压调节系统。

图4所示为移相全桥ZVS?PWM开关电源磁放大器稳压器。全桥开关电路变压器二次双半波整流各接一个磁放大器SR,其铁心绕有工作绕组和控制绕组。在正半周,当某输出整流管正偏(另一输出整流管反偏),变压器副边输出的方波脉冲加在相应的工作绕组上,使SR铁心正向磁化(增磁);在负半周,该输出整流管反偏,和控制绕组串联的二极管D3正偏导通,在直流控制电流Ic的作用下,使该SR的铁心去磁(复位)。

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与基准比较后,经误差放大控制MOS管的栅极,MOS管提供与输出电压有关的磁放大器SR的控制电流Ic。

2.3移相全桥ZVS?PWM变换器

移相全桥ZVS?PWM变换器结合了零电压开关准谐振技术和传统PWM技术两者的优点,工作频率固定,在换相过程中利用LC谐振使器件零电压开关,在换相完毕后仍然采用PWM技术传送能量,控制简单,开关损耗小,可靠性高,是一种适合于大中功率开关电源的软开关电路。但当负载很轻时,尤其是滞后桥臂开关管的ZVS条件难以满足。

将饱和电感作为移相全桥ZVS?PWM变换器的谐振电感,能扩大轻载下开关电源满足ZVS条件的范围。将其应用于弧焊逆变电源中,可减少附加环路能量和有效占空比的损失,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扩展了零电压切换的负载范围,提高了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的可靠性。

将饱和电感与开关电源的隔离变压器二次输出整流管串联,可消除二次寄生振荡,减小循环能量,并使移相全桥ZVS?PWM开关电源的占空比损失最小。

除此以外,将饱和电感与电容串接在移相全桥ZVS?PWM开关电源变压器一次,超前臂开关管按ZVS工作;当负载电流趋近于零时,电感量增大,阻止电流反向变化,创造了滞后臂开关管ZCS条件,实现移相全桥ZV?ZCSPWM变换器。

2.4谐振变换器

采用串联电感或饱和电感的串联谐振变换器如图5所示。当谐振电感电流工作在连续状态时,开关管为零电压/零电流关断,但开通是硬开通,存在开通损耗。反并联二极管为自然开通,但关断时有反向恢复电流,因此,反并联二极管必须采用快恢复二极管。为了减小开关管的开通损耗,实现零电流开通,可以使开关管串联电感或饱和电感。开关管开通之前,饱和电感电流为零。当开关管开通时,饱和电感限制开关管的电流上升率,使开关管电流从零慢慢上升,从而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同时改善了二极管的关断条件,消除了反向恢复问题。

2.5逆变电源

逆变电源以其控制性能好,效率高,体积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自动控制,电力电子及精密仪器等各个方面。它的性能与整个系统的品质息息相关,尤其是电源的动态性能。由于逆变电源自身的特点,其动态特性一直不够理想。

采用PWM和PFM控制的逆变电源,其工作原理决定了要得到平滑的电流电压波形,必须在其输出电路上加续流电感,而该电感正是影响逆变电源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于恒压源,电感电流与负载完全成反比关系;对于可控恒流源,要使电感电流由小变大,必然要以小的负载值作为前提,尽管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但可以说电流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负载的变化。

因此,采用随电流增大而减小的电感作为逆变电源的输出电感,可有效地改变电源输出电路的时间常数T,使其完全与R成反比(T=L/R),进而在负载变化范围内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值上,这样自然会提高动态性能。

中医典籍范文4

【摘要】我们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纲领性的提到我国的卫生策略以“中西并重”,我们临床工作者感到非常欣慰,既往这个概念似乎仅停留在领导的思维之中,临床工作者如何做到中西并重呢?笔者想就几点临床心得简 

略地谈一谈。 

【关键词】中西医并重;中医特色;建议 

 

我们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纲领性的提到我国的卫生策略以“中西并重”,我们临床工作者感到非常欣慰,既往这个概念似乎仅停留在领导的思维之中,临床工作者如何做到中西并重呢?笔者想就几点临床心得简 

略地谈一谈。 

西医的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无可厚非,但亦有所短。祖国医学的精髓,值得我们发掘继承。在临床上中西医互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到中西并重、中西医结合,我们的医疗前景将会更加广阔,我们的医学事业将会更加繁荣。 

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呢?中医领域贯穿于很多方面,领导决策、临床科研、种植与采摘、炮炙与贮藏,疗效是中医的灵魂,临床疗效涉 及药品的种植、贮藏、司药、临床医师的思维等,药品的种植有一定的区域性,药品的采摘有一定的时间性,药品的加工、炮炙、贮藏、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些环节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着药物的疗效。疗效是灵魂,是生命。医生的悟性和司药的准确性,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学中医要讲悟性,悟性好者三五年可妙手回春,悟性差者很难学会,所以中医队伍应宁精莫滥。如何做到中西并重呢?? 

 

1 预防与养生方面 

 

金元时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不治已病治未病》一文中曰:“与其救治不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或曰:“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脏之虚”,说明摄养与治未病对人体是何等重要,疾病宜早期预防。早 

期论治。根据疾病的变化规律,见微知著,某些传染病的预防,近代用疫苗,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内科某些疾病的预防确知之不多,如心脑血管疚病的二级预防给予阿斯匹林和辛伐他汀,正在形成共识,而一级预防更少提及。纵观所有资料,是乎从它的易患因素着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所以,戒烟、酒,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可以获得效果,这亦符合中医的古念,这说明中医的古念和现代医疗的和谐。? 

 

2 治疗方面 

 

某些疾病被动治疗不是上策,防线前移,已经形成共识,这亦是中医的治疗所长,病人感觉不适,有临床症状,检查又无客观依据,这就很适合于中医中药治疗。在短暂的脑缺血病人中,西药改善头部供血的同时,服用中药之大秦芄汤,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疾病的预后。 

夏季感冒服用新加香茹饮,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疗程缩短,费用降低;冬季感冒选用荆防败毒散。 

在肝病的治疗中,肝功受损,异常肝功,西医考虑若无良药时,中医中药的治疗地位尤为重要,恢复肝功能,降低转氨酶、胆黄素,应用菌陈菱汤加郁金、丹参、虎杖、板兰板,身体虚弱者加党参、黄芪,疗效可靠。 

又如心动悸、脉结代的心血管病人选用炙甘草汤,可使病情好转,症状改善,血府逐渐汤治疗不典型的心绞痛,可获得较长时间的持续疗效、且无其他副作用之忧。 

再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服四逆辈”,用理中汤类治疗久泻的病人,可获得疗效。还有许多临床报道,纯中药、纯西药治疗不理想时,中西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一一列举。 

总之,我们既要肯定西医的先进性,又不能否认中医的治疗作用,保持中医特色,中西并重,搞好中西结合,扩大我们的医疗范围,定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医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 

[2] 《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 

[3] 张仲景著.《伤寒论》? 

中医典籍范文5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特点;布局;形象特色;差异性

Abstrac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due to improper thoughts, ideas and feudal hierarchical view,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makes our present a unique style and form,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layout characteristics, image ar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se four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alys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Layout; Imag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特点及建筑特色,首先就得从建筑者的文化心理入手。我国古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与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君臣伦理思想、皇权等级观念等,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所以要分析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艺术特色以及中西建筑的差异性,就必须从建筑者的营造观念出发。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

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敬天祀祖的礼制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和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观念。这些中国传统的观念与思想,直接影响了古代建筑的构造特点,例如在宫殿的建造中,许多殿堂建筑的屋顶、台基、斗拱和装饰都体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具体而言,就像是故宫太和殿是皇帝上朝处理政事的地方,就会使用最高级的屋顶、台基和彩画,其开间和进深的数目也最多,以体现帝王“君王之尊”的思想。

而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则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北京天坛上,整个天坛建筑群是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内外墙的南面为方角,北面为圆角,象征着“天圆地方”。此外,古代宫殿的辉煌、雄伟、崇高、灿烂等外观特征,也蕴含着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肃穆的特色,体现出中国古建筑的营造观念。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

所谓平面布局的规律,就是每一处宫殿、寺庙、民居等建筑都是以“间”为单位,从而构成了单体建筑,然后再以单体的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群体建筑。而庭院这种群体建筑,一般都是前后串联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思想意识的产物。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建筑群与布局特点,通常是使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这与我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一脉相承,这种建筑群会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然后将较为重要的建筑安置在纵轴线上,例如一国之君、一家之主的起居室;而次要房屋,则安置在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这样才能使得建筑群体主次有分,相互映衬,层层有序。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封建的等级观念;又如,北京四合院由三进院落组成,每一进院落内又有东西厢房、正厅房,正厅房两侧有耳房。四合院各房的使用一般按长幼、内外、贵贱来安排,体现了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观念。

三、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装饰特点——以彩画为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其自身风格的独树一帜,是长期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后的表现,集中国式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色于一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形象,因此,下面就以彩画作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形象特色:

彩画多出现于屋顶内外檐梁舫、斗拱及室内天花板、藻井和柱头上。原来用以防潮、防腐、防蛀,后突出其装饰功能,因而具有保护、装饰、标志、象征等多方面的功能。明清时期彩画已成为宫殿和王公大臣等宅第不可缺少的装饰构件。明清的梁舫彩画最令人瞩目,主要有三种:

一是和玺彩画,这是清代宫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彩画,这种彩画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主要应用于主宫殿中梁枋檩等大木构件上面的装饰,构图受当时较为成熟的旋子彩画影响,为三段式构图,中间为方心,方心占整个构件的1/3,方心两边是找头、盒子、箍头。和玺彩画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折线形彩画大线;二是其纹饰主要为龙纹和凤纹,龙凤是帝王家族的象征,彰显着统治者身份的高贵;三是所有纹饰均贴有金箔,放眼望去,金碧辉煌,富贵华丽。

二是旋子彩画,等级地位仅次于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一个主要类别,运用范围很广,例如应用在皇宫的次要建筑、贵族府邸、衙署、城楼、和一般的佛庙、寺院建筑。旋子彩画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于元代便初具雏形,经过明代的不断规范,至清代早期,构图、纹样、设色(彩画三要素)就基本固定下来。

旋子彩画最突出的特征是被施建筑构件上的旋涡状花纹,这也是称其为旋子彩画的原因。梁枋檩上施旋子的部位称为“找头”,找头左边往外依次是箍头、盒子、箍头、副箍头,找头右边是方心。因为古建筑的梁枋檩构件长短不一,所以有的构件亦可不设盒子,找头的长短形式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构图方式有一整二破、喜相逢、勾丝咬等。

三是苏式彩画,这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一种,而非字面上理解的“苏州地区彩画”。苏式彩画与苏州地区彩画在构图、纹样、设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苏式彩画色调与其他官式旋子、和玺彩画类似,以青绿两色为主,早期常用吉祥图案,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愿,晚期写实性绘画渐盛,其整体仍是华丽富贵。苏州地区彩画则不然,它的图案以锦纹为主,用金量小,追求的是淡雅清丽之格调。

四、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古代建筑的差异性

1、封建等级观念VS自由平等观念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统治,因此,在古代建筑的营造中,也明显地受到了这一严格的等级观念的影响,但是,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较,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虽然西方国家在一定的时期里,跟中国一样经历了封建专制和君主专制的制度,但是,到了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以后,西方国家就已经基本了君主专制制度,加上之后席卷而来的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建筑当然也经历了这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

民主、自由、独立、博爱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迅速在西方各国散播开来,因此,在这种朝气蓬勃的艺术思想指导下,建筑设计与建筑的风貌也逐渐走向了自由化和个性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在建筑的装饰上,更加崇尚自然、真实、合理,并且将“方便、坚固、美观”奉为了当时建筑设计的三条经典原则。

同时,一些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建筑设计师还大力提倡建筑要要合乎自然,要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在建筑中还要宣扬人的“个性”,提倡从建筑的外部结构到内部装饰,都要体现出人文色彩,表现出平等、自由的观念,因此,与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截然不同。

2、注重群体统一性VS注重单体的差别

纵观中西古代建筑,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注重群体的设计,但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则侧重于单体个性化的建筑。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个人必须服从群体,强调社会的服从性、等级性,要先“大家”,后“小家”, 例如中国华北地区古代仿生名城,还有明清时期的傲州仿生村落,无不体现着城镇与天、地、人三者形成有机活体的宏观整体概念。所以,中国古代建筑群的艺术成就是卓越的,而单体的民房建筑则是鲜为人知。

而在西方哲学中,从“我思故我在”就可以看出,西方文明的源头是从强调个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出发的,先个人,才考虑到社会群体。因此西方古代建筑的构造设计历史多以建筑单体为突出,成就也是最大的。

参考文献:

[1]栗德祥、周榕,建筑学的千年涅槃——建筑的学科困境与自我拯救,[J]建筑

学报.2011.04.

[2]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连蓓,江南乡土建筑组群与外部空间.[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中医典籍范文6

关键词:翻译技巧英文语言

语言是人类用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工具。要实现跨文化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这一目的,就需要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亦即翻译。但翻译的过程并非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即把源语(source language)的表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receptor language)的表层结构。

翻译过程本身就是根据原文语言来选择译文语言。在译文形成之前,译者先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所需的翻译技巧。在此,笔者仅想对一些基本的、常用的翻译技巧做一概括的论述。

一、酌情增减

增词扩译和减词略译是翻译中常用的一个技巧。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要求不同,逐词对译在很多情况下根本办不到。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种修辞技巧,增词扩译或减词略译只限于字面结构的调整,而不能改变原文思想内容。因此,使用该技巧必须掌握分寸,做到加词不加意,减词不减色。

(1) Reading makes a fullman;conferencea readyman;andwritingan exact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增译动词)。

(2) Theory is some thing,but practice is everything.理论固然重要,实践尤其重要。(增译副词)。

二、 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翻译中最常见的技巧之一。由于英语和汉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用词特点,翻译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保留原文词类。有些译文读起来十分别扭,原因之一,就在于译者死抱着词类不放,所以,进行词类转换是使译文读起来自然通顺的必要手段。英语中不少词类(尤其是名词、介词、形容词)在汉译时往往转译成动词或其它词类。例如:

(I) His weariness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名词转译为动词)他感到疲倦,因此下决心,一遇到就近的荫凉处,就坐下来休息。

句中“hisweariness”含有主谓逻辑关系,改作“he felt weary”后处理成汉语句子。

三、语态转换

英语和汉语虽都有被动语态,但在使用中,英语远比汉语使用广泛得多,特别是在某些公文体、新闻体、论文体中,为了表示某种客观、间接和非人称的口气,使用被动语态几乎成为常见现象,而汉语因表达同样口气,往往用主动语态,因此,翻译时常常需要转换,以符合汉语习惯表达。

(I)This co-operation will be strengthened by our talks this week in Beijing.本星期,我们在北京的会谈将会加强这种合作。

(2) It was astounded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四、分译法

一般说,英语在表达多层逻辑关系时,主要利用形态变化、词序、虚词等语法手段,常用含有修饰成分或从句的复合句长句,各部分顺序也较为灵活。而汉语在表达相同意思时,主要借助词序和虚词,常用短句、流水句,逐点交代,层层辅开,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由于语序上的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特点,翻译时须抓住原文中心思想突破结构,按汉语习惯重新组合,以确切传达原意。

(I)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我访问了一些地方,遇到了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情多得很。

(2)She had such a kindly,smiling,tender,gentle,generous heart of her, 她心地厚道,性格温柔文雅,器量又大,为人又乐观。(“heart”一词被分译成与心地、性格、器量和为人四个形容词搭配。)

五、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2.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3.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一位好的译者,在翻译一个句子,特别是当原作语言和译作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上差异较大时,往往是通过另一种比较曲折的途径来完成的。因此,翻译并不意味着是从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而是经过一个分析、转换和重组的过程。在重组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信息产生共同的语义结构,并达到概念等值,其结果使译文的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的读者对原文信息反应趋于一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