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支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营支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营支撑

运营支撑范文1

关键词:电信运营支撑系统;3G;BOSS

Abstract: from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mobile wallet to read online, how about these new business from order, opening and operation to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 after-sales service the whole process become the operator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Build high performance, high availability, low cost and flexible extension of 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become the operators are the key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teleco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developmen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3 g era, the teleco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of the new challenges.

Keywords: teleco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3 g;bOsS

中图分类号:F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作为中国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开端的97工程的建设开始以来,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已基本成型。尤其是从2002年以后的近几年里,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建设管理与规划的水平逐渐提高,中国电信运营商普遍开始系统地规划和建设电信运营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在电信运营活动中越来越多地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电信运营支撑系统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Business &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缩写BOSS),是专供电信运营商使用的系统。一般把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系统划分成四个部分:计费及结算系统、营业与账务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计费系统包括采集,预处理,批价等过程。结算系统包括漫游结算和网间结算。

2、营业系统管理客户关系,处理用户业务请求。账务系统对账户进行扣费和停开机处理。

3、客户服务系统就是客户服务热线,处理投诉。

4、决策支持系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给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二、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特点

1、复杂性

由支撑系统涉及的工程即可知,支撑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及其复杂的大型系统。

2、多变性

支撑系统是为电信运营服务并与市场、业务以及运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系统,而市场与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多变性,这就决定了支撑系统的多变性。

3、分布性

支撑系统中的各个功能相对独立,分别进行组合以构建出具有松耦合特点的子系统。不同于系统间通过接口相互通信,从而屏蔽了其余子系统内部处理的复杂性。

4、整体性

支撑系统中的各个功能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面向客户的整体运营支撑任务,是一个一体化、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统一有机体。

三、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作用

1、运营支撑系统大幅提高了电信运营企业生产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使得绝大多数的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都纳入了计算机管理的范畴,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加强了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使得很多关键业务流程得以标准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和管理的随意性。

3、提升了电信运营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多渠道、个性化的营销功能,可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营销效果。

4、运营支撑系统的设计、部署和应用,提升了整个运营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从而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水平。

5、具有保障企业的最终收益的作用。

四、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1、系统组成的现状及问题

各大运营企业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运营支撑系统的框架体系,功能点覆盖了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撑了从业务运营、客户服务、市场营销 到网络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系统“遍地开花”、功能重叠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逐步解决。

2、支撑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仅仅从功能的覆盖面来看,现有支撑系统已经深入到电信运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基本能满足运营管理需要。从更高层面要求来看,还有两个问题亟待解 决:一是系统功能共享的问题,也就是前后端系统之间的联动问题,这是实现端到端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二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系统的功能,例如目前的计费系统已经 很好地解决了个人客户的语音计费问题,今后还需要更好地解决数据业务、集团客户业务以及融合业务的计费问题。

3、 技术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单纯从某一套系统的技术性能来看,我国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在硬件、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等各方面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尤其是在硬件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今后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各系统之间的资源利用率,更为充分地挖掘软硬件自身的性能

4、系统建设的水平差异问题

投资的力度不同导致系统建设的水平呈现一定的差异。各运营商负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划分不同。在各运营商内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有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往往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由多个部门建设和维护。除了主要的计费、营业方面的主要由负责计费的部门建设和使用外,其他的系统均由其他部门建设和使用。

在纵向上,各运营商对各地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的影响力不同。有的运营商对各地省级公司的建设和维护的管理明确有效,而有的运营商各地省级公司在建设方面的决定权较大。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商的整体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水平。

五、运营支撑系统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政府可以适当引导BOSS方面技术的研究与跟踪工作,组织各相关单位,采用协会、论坛等形式开展BOSS建设的开发标准化工作;同TMF、ITU等组织增加联系和沟通,成立类似TMF日本管理组的机构(TMFJapaneseManagementTeam);使各运营商加大对BOSS标准规范的研究;中国厂商应踊跃参与国际标准规范组织的相关活动。

构建新的BOSS系统时,应该逐渐由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目前各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甚至价格也没有差异,关键就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搭建BOSS,才能真正为客户服务,占领市场。

需要建立与BOSS系统相配套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流程。对于很多电信运营商来说,这是建设下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真正困难所在。建设下一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管理。

BOSS的建设要通过充分的需求调研,与有实力的系统集成商合作。只有进行长远规划,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电信环境,解决项目运作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得心应手的运营支撑系统,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持续增长。

五、3G时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新挑战

3G来了以后,我们需要迎接的挑战主要有三个:

第一,支撑系统必须对3G多媒体业务以及丰富的市场和服务模式提供一体化标准化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功能融合,负责合作伙伴管理、产品管理、订购和计费;网络化,它在业务流程中起核心作用,参与业务订购和业务使用的流程;实时性,加强与业务网络的接口,实现数据业务的实时计费、参与实时控制。

第二是实时计费、内容计费的驱动。融合计费、内容计费和实时计费是计费系统发展的方向。目前业务支撑网内实现实时计费有了一定的基础,3GPP组织在32.296提出了在线计费系统(OCS)的参考结构,给出了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实时计费系统框架,国内外运营商也对实时计费进行了积极的试验。在内容计费上,建议采用GGSN方案,它支持多种计费方式。

第三是CRM支持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模式。现有的CRM架构,对营业、客服的操作功能支撑较好,对现有业务流程的支撑不好;注重生产,不注重客户需求;3G业务产品极大丰富,往往急于先建系统,系统间缺乏协调并产生了信息孤岛;在新业务套餐吸引维系客户的今天,对客户在新业务方面的兴趣和需求了解不足。我们建议把分析功能推向前台一线人员,并尽量统一界面,促进集成和互动问题的解决,同时以SID(客户视图)为基础,各有分工,综合应用,促进数据问题的解决。

结束语

随着3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电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信运营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系统支持,为解决业务流程越来越长、各类业务系统规模不断加大、业务复杂度越来越高问题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燕川,孔令萍.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J].电信科学,2004年第05期.

运营支撑范文2

【关键词】元数据;质量管控;稽核;运营数据存储(ODS)

一、引言

就目前来看,三大电信运行商的IT支撑系统数据融合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企业的标准数据正在逐渐形成,实现了各个支撑系统间准实时的数据传递与共享。但数据质量管控体系还需要跟进完善,数据质量要尽快提升。否则对系统运营效率和经营决策产生影响。如何提高数据质量?最理想的途径是建设一个真正企业级的融合数据中心,将各个网元、IT支撑系统和各业务平台的各种客户及订购关系数据集合到一个中心数据库,由它提供统一的服务,为各个平台、系统应用提供数据的统一访问。但就目前来说,各系统的差异及限制还达不到真正的企业级融合数据中心,仍存在很多挑战性难题。下面就目前切实可行且在运营支撑系统维护中比较简捷的管控方法总结一下,为负责维护及开发运营支撑系统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二、数据质量介绍

(一)数据质量概念

数据质量管控(Data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是指对数据从获取、存储、共享、维护、应用、消亡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里可能引发的各类数据质量问题,进行识别、监控、预警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并通过改善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使得数据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管控是闭环管理过程,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准确可靠的数据提升数据在实际使用中的价值,并最终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

(二)数据质量问题分析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数据质量问题主要由以下情况引发:

1、企业中各个子系统相对独立,设计实施阶段没有统一规划,采用不同的技术架构和不通的数据模型,导致数据粒度、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数据分散不完整。

2、在系统审计改造中,数据迁移时数据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但没有发现,没有得到及时修复,这导致数据的合法性受到影响。

3、数据可能被异常情况破坏,可能由于系统的软硬件故障导致部分数据不正确。

4、开发设计时没有提供有效合理的数据更新维护方法,数据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同步更新,导致数据不是最新的。

5、缺乏合理的命名规范和数据定义导致同义词、同名异意词产生概念上的混淆,这会增加数据管理的困难,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降低。

6、与业务需求无关的数据通常不被重视,这些缺少关注的数据多是低质量的。

7、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从生产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影响数据质量的四个问题域:

信息问题域 技术问题域 流程问题域 管理问题域

由于对数据本身的描述理解及其度量标准的偏差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产生这部分数据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元数据描述及理解错误、数据度量的各种性质得不到保证和变化频度不恰当等。

由于具体数据处理的各技术环节的异常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技术实现上的某种缺陷。数据质量问题的产生环节主要包括数据创建、数据获取、数据传递、数据装载、数据使用、数据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由于系统作业流程和人工操作流程设置不当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主要来源于系统数据的创建流程、传递流程、装载流程、使用流程、维护流程和稽核流程等各环节。

由于人员素质及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如人员管理、培训和奖励等方面的措施不当导致的管理缺失。

三、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

有效的管理还得靠合理的管控体系支撑,不仅要有系统工具支撑,还要统一规范来为日常维护指导,并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各环节的行为(见图1)。

(一)统一规范指导

A、数据质量标准,明确质量管控工作目标

·完整性,定义各阶段实施数据范围

·一致性,统一数据来源、冗余存储和数据口径

·准确性,定义各类数据度量单位、计量误差允许范围

·合法性,主要从格式、类型、域值和业务规则的有效性进行定义

·及时性,定义各类数据采集、加工的时间点标准

·优先级,定义各类数据、质量问题的处理时效标准

图1 数据质量管控体系

B、业务指标规范,指导各类报表、统计的数据加工

·明确各类业务、业务术语定义

·业务指标口径,从业务口径和技术口径相结合进行描述

·明确数据源以及数据加工流程

C、数据操作规范,规范数据操作人员日常工作流程

·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对业务指标定义、数据源变动等情况的后续相应处理流程进行规范,避免工作脱节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对数据访问、更新、备份等操作流程做出定义,规范相关人员的日常工作

(二)完善质量管控机制

A、成立独立的数据质量管控小组,对数据从接口、加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B、完善质量问题闭环处理流程,责任到人

·问题发现:数据稽核、监控工作制度化、自动化。引入数据稽核引擎,对数据处理流程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

·问题分析:发现数据质量问题以后,由相关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分析,输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处理确认:问题处理完毕后由管控小组成员在质量管控系统中确认。

·问题评估:分析总结数据质量问题原因及改进情况,完善数据质量知识库,用于指导质量管理流程、监控规则的优化,促使数据质量持续改进。

C、数据质量报告工作制度化,数据质量管控小组做到定期提交数据质量报告,总结经验。

D、建立数据源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于生产系统的数据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促进生产系统数据质量提升。

(三)元数据管理

通过元数据管理系统,把业务指标规范、业务规则、数据采集加工流程、数据应用情况等统一管控,作为数据质量管控的强有力支撑。

元数据(Meta 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的含义、功能、来源等进行的描述。元数据是数据质量系统支撑的核心,也是数据质量实施的重点。

类型:业务元数据、技术元数据、操作元数据

作用:

?元数据是进行系统集成必须的

?元数据定义的语义层帮助最终用户理解数据仓库的数据

?元数据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

?元数据可以支持需求变化

四、数据质量管控

从上面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数据问题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下面主要说一下增加对生产系统数据质量的监督和管控来提高数据质量。靠数据稽核平台进行问题发现,再进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及质量改进,最后制定质量标准,达到数据质量的闭环管理。

图2 数据质量管控流程图

(一)数据稽核平台功能介绍

对于分散的系统建设,数据质量问题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这里阐述的主要是通过增加监控手段来发现数据质量问题。通过稽核平台对数据源系统数据、接口规范及业务规则进行检查,对于数据稽核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稽核平台支持短信和邮件通知相关责任人,在通知相关责任人的同时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到稽核平台的质量问题管理模块,提交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二)稽核平台检查内容

稽核平台的检查内容是管控的关键,数据范围的圈定直接关系到是否会遗漏问题数据,要尽可能的包括全量数据的稽核。

1、数据源系统质量检查

单系统数据质量检查

稽核平台和各个业务源系统形成闭环的数据管理流程,保障源系统数据质量的改进,稽核平台需要提供对各源系统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功能。

跨系统数据质量检查

稽核平台在整合不同生产系统的数据的过程中,需对不同系统之间的相同属性数据进行一致性进行检查,实现跨系统数据质量检查

稽核平台内容数据质量检查

在检查数据源质量的同时,需要对稽核平台内部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其结果进行监控和检查

2、接口规范检查

针对预先定义好的接口规范对数据源接口进行检查

稽核内容包括:

?文件格式(针对文件类型接口)

?数据类型

?数据缺失

?数据唯一性,比如重单、标识的唯一性

?编码检查

?接口稳定性

?接口及时率

3、业务规则检查

基于固有的业务关系,对数据的逻辑合理性进行验证。

?单字段自身的业务逻辑验证,比如时间值合理性,身份证编码等

?多个字段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验证,比如

?数值间平衡关系

?业务量、收入配比合理性

?多个数据源相同属性数据的一致性

?编码、标识字段的相关性,主要是检查多个接口间标识字段的相互依赖关系,如用户编码。

4、数据阀值监控

数据阀值监控是指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对于抽取、转换、加载、汇总等环节提供阀值监控功能;提供环节和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设定阀值功能,同时根据设定阀值进行监控,并显示监控信息。

监控范围:

?记录数

?指标统计值

?离散量分布合理性,比如发展用户在各渠道类型的分布

?连续量分布合理性,比如各在网时长分档的网上用户数

监控方法:

?绝对值对比

?同比、环比变化

(三)数据质量分析

数据质量评估分析是指通过配置数据质量问题分析解决过程中的各项考核指标,对数据质量问题处理情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层能以直观的方式了解通过稽核平台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对质量问题的各个岗位进行考核。

报告内容:

?总量评估,对需要评估总量的数据质量检查/稽核报告(可配置),统计各类错误数,从总体上对数据质量的收敛度进行评估;

?数据源的质量评估,比如各类错误统计、接口的稳定性、及时性指标,对各源系统的质量的收敛度进行评估

?专项数据质量问题评估,以报告模式对重点关注的质量专题,制定专题规则进行分析并对结果予以评估。

(四)质量问题通知机制

1、对于数据稽核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支持多种方式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

通知机制

?短信方式

?邮件方式

?浏览器显示

2、在通知相关责任人的同时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到质量问题管理模块,提交相关人员处理

(五)质量问题评估及质量改进

根据数据质量评估分析结果,采取措施消除产生数据质量问题的根源。采用数据清理、转换等技术方法改进如重码、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或者制定政策改进数据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方法。对于新问题要建立新的数据质量标准及管控流程与规范,实现对整体数据的管理和支撑。

图3 企业数据质量问题管理

五、结束语

根据本人在运营支撑系统维护工作中的一点积累,浅述了数据质量及一些数据质量管控的方法,并对数据质量稽核平台作简要描述。希望企业领导重视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上下建立起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负责制度,并与员工的绩效和奖惩挂钩。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负责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以期对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京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王珊.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Bill Inmon.数据仓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Theodore Johnson,Tamrapami Dasu,Data Quality and Data Cleaning: An Overview,In Procedings of the 2003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2003.

[5]程开明.国际上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及进展[J].调研世界,2010(11).

作者简介:

运营支撑范文3

行业信息化

最佳解决方案奖

2012年度中国

行业信息化

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专业电信软件研发机构,是国内产品线最丰富的通信运营支撑系统软件供应商之一,首批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壹级认证,并被评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立足通信市场,积极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大唐软件展现超凡的创新能力,已经步入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大唐软件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专业通信软件及多领域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专业提供机构,是国内产品线最丰富、最具竞争实力的通信运营支撑系统软件供应商之一。大唐软件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行业应用与信息化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覆盖电力、水利、政府及公共服务、煤炭、油田等行业,目标市场包括行业、政府和企业市场、运营商、工程服务外包。大唐软件的核心产品包括行业软件平台和行业应用软件、行业通信与信息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服务。

大唐软件是国内产品线最丰富、最具竞争实力的通信运营支撑系统软件供应商之一,拥有十余年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工程实施经验积累。大唐软件在宽带接入、企业信息通信、监控、光通信、交换等产业处于产业领先地位。

大唐软件集多媒体监控系统设计、安装、调测、施工于一身,专业从事通信网络建设和网络设备维护的技术服务。大唐软件是政府行业信息化软件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先行者,借助各行业成功经验及强大综合实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一站式”系统集成服务。

大唐软件秉承深厚的技术积淀,在长期发展历程中,沉稳务实,不断超越,在信息产品与服务领域积极拓展,已形成以运营支撑系统为核心技术的软件产业、以新一代通信接入及其相关业务为核心的通信设备产业。

近年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应用取得了迅猛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的出现将为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应用带来新的创新原动力。大唐软件将物联网解决方案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围绕重点行业的典型物联网应用、智慧城市等主要业务场景,及M2M业务平台、传感网平台、感知矿山、感知水库等物联网解决方案,积极拓展智能电网市场等物联网应用产品的研发,着力提升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产品化能力。

运营支撑范文4

所以,今天讲的就是我们建筑设计怎么能够支撑运营。

1 运营效率

运营效率是老年设施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非常地重要。这也是开发商现在要投下去这个钱要建设,将来要管理的人特别关心的。首先是现代护理人才比较缺乏,养老设施雇人特别难,人员流动也大,所以特别应该注意我们怎么提高运营效率,怎么使这个建筑做好。

另外,老人设施中有老人、护工、后勤等多种人群,流程复杂,服务功能多。比如一个洗衣服的功能就需要九个流程,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怎么样的路线都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与管理并没有协调,开发商的营建和运营方式相脱节,总是把房子建好了才去找运营,人家一来了看没法干。本来是健康的后来改护理了,那健康和护理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往往开发商把营运和管理脱节了。

养老设施存在功能空间失误、流线安排不合理等等问题。本来一个点设一个管理人就行了,现在得设俩,所以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比如这样一个老年设施,我们去调研的,在老人设施里加了浴缸,就是一个单间里加了一个浴缸。但实际上我们调查发现浴缸根本没法用,它太危险了,所以又拿一个浴凳塞到浴缸里给老人洗澡,就非常浪费人。建筑设计的人也不是说光听甲方的意见,本身自己也要懂得这些,所以我们对养老机构展开了实地的调研,做一些义工,就在那观察他们怎么工作,这是我们与运营方沟通的一个情况。

考虑运营管理需求的养老设施的设计要点是有那些?

2 确定合理的设施规模

确定合理的设施规模,划分主要的功能分区,优化平面形式,确定电梯的数量和位置,确定餐厅的形式和种类,优化护理站的位置,确定老人居室的面积。

先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这是我们在北京做的一个实例,这个例子是一个护理型的老年设施,有220床,建筑面积约一万平米,建筑层数是四层。这个规模还是定得比较合理的,一个运营团队比较容易管理200~250床这样的规模比较合适,如果太大其实也得分成两个管理团队。

3 各层的功能区分应该区分

各层的功能区分应该怎么分?首先我们看这是入口,有一些公共的活动区,有的地方有日托中心,还有日间照料中心,还有一些沿街商业,这点也特别重要,有时候老人设施运营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很难赚到钱的话,其实补充一些商业街面也能帮助开发商有一些盈利的模式,这样比较好一些。

4回游的廊道

在平面形式上,由于它是个护理型的,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就把它做成了一个回游的,就是护理特别需要回游的廊道,而不是单行的,这样管理特别方便,老人在里面走走锻炼身体,智障老人随便跑出去也是不方便的,所以回游廊也是很有意义的。另外,保证多数房间朝南,对老人的身体很有好处。这个也是大家所喜欢的。

在回廊的设计中也有一些讲究,比如国外的,它可能需要一些休息座位,老人老走来走去的可能很累,特别对智障老人让他走动过多,消耗特别多就会有很多其他的反应,所以我们给他设计了些沙发、座椅,让他跟别人聊聊天,这样对他一天的生活也比较舒适、比较丰富。希望有些这种小空间。

5电梯的数量和位置

电梯的数量和位置应该如何确定?竖向交通对于老人设施来说非常重要,两层以上就要有电梯。除了这一个基本要求以外,我们也知道电梯到底有几部、怎么放的。首先最好是在进门马上就能看见的位置上要放往上走的电梯,而不是你走到特别里头才能找着那个电梯。我们也希望有两部电梯并设,其中一部是担架电梯,就能紧急救护使用的。不应该说两个电梯分别一样一个,它需要联动,这样有效。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有一个货梯,因为护理需要把餐送到各层,要有一个能够送餐的电梯。还有一个是后勤的梯,比如污物的东西要送下来。至少这几个电梯都是需要的,在这个之上多一点。当然又不能太多,太多又浪费钱。这个电梯两部联动,我们有时候不注意就会放在别处一部,这样行动起来就不方便。还有为什么要两部放在一起呢,因为我们的电梯有些时候要检修,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两部电梯放在一起能够联动。

6餐梯

现在我们不够重视,弄不好就要用人来运上去,是非常不合适的,或者一定要让老人都下来吃饭也是不现实的,有些老人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就不来了,那你就是得要送上去。那么,需要本层内就需要设个小餐厅。我们照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其实这种餐厅里有时候是有两个推扯进去,因为是有效率,因为吃饭时间内你一点点送上去饭菜都凉了,所以这个电梯我们希望有两部车一块能够进去,这样高效一点。但是也可以是不上车,只上餐盘或者什么东西的小型的电梯,这个车是日本的,它里面是有保温的,也可以有冷餐的,这个车特别大,高也很高,快接近两米,这么大一个电梯才能送上它这个车,这样你吃的饭就特别舒服。这是我们对餐梯的要求可以看出来,根据你档次的不同,你的餐梯可能大小也会不同。

7污梯

是一个高档的老人设施,其实洁污应该分区,因为有味道,老人设施里最容易产生气味,只要是你闻见老人设施里有味就说明他管理得非常不好。

8 餐厅

餐厅应该集中式设置还是分散式设计呢,凡是健康的、自理的老人就可以相对集中的设置,比如你在一层或者在一个公共的建筑部分可以设置这种集中餐厅,凡是需要护理的就把他一个个推下来去集中餐厅就不太合适,就应该在本层一个护理单元里加这种小型的,可能跟他的起居活动空间在一起的小型餐厅,尽量分散设置在各个楼层,像这样几个桌子。应该提供多种就餐类型,不能都是食堂的那种,还有有可能家属会来看他,我们还需要一些小包间,另外中国人还有口味的不同,回民等等,所以我们要有一些特殊性,所以我们希望就餐的这种空间应该多样化,比如包间或者是这种自助。

9 护理站位置应选在何处

现在我们做护理站的时候,按照规范特别简单的理解有多少平米,有时候往往就把它变成一间屋子给他关起来了。这点我认为在老人设施中是不利的。我们护理站特别重要,到底放在哪是工作特别有效的。我们今天讲建筑设计对运营管理的支撑,就是我放在哪对运营管理特别有效,比如他上来以后,他必须能看见电梯,包括一些楼梯的活动,上来的人怎么出入他都能看得见,同时一般设在转角处,同时哪怕是通过玻璃看到对面,看到那些走廊,就是他一个人在这管值班的时候就能看见好多地方的情况,除了靠视频的东西以外,你自己的视野、视线就要很开阔,你才能把这个管理得很精细,才能照顾得好老人。这是我们照的国外的先进的设施里头的,比如这个就是在转角处,也有视频,但是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这种样子。这是国外的护理站跟它管理的模式,比如说他早晨起来他的护理任务特别多,所以我们每一个组团都在护理站上放一个人来服务,到中午休息了就设置为两个,然后夜间就用一个护理站,一个可以兼顾四个。其实老人设施最重要最多的是人力成本,建筑设施你做完以后慢慢还好了,但是人力成本是你每年每月都要付出的,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地方设计得好以后节省一定的人力成本。比如护理站的样子,是开敞式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可以看见老人,老人看见他们也挺安心的。还有不要以为护理站就是一个记录的,也是护理人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其实它还包括管理,像现在国外的护理站就跟一个小厨房一样,有微波炉、水池子,同时也有电脑,也有记录,它就像家庭的小厨房一样的护理站,并且是两侧开着口,两边都能看见。

10 老人的房间面积尺寸

老人的房间面积尺寸有多大合适?我简单举一个例子,我们认为轮椅能够转圈,如果床是这么放的话,我们希望它的面宽不要低于3.6m,然后一般比如说大于3.9m这样的就比较舒服,你再窄也不要太窄,太窄以后不好用,运动也难。像四人房间、六人房间,如果这道墙不是完全承重的就更好,将来需要改造的时候也可以把这堵墙打开变成四人间、六人间,或者开一个洞口,让管理人员从内部直接进来,转完这个房间马上看到那个房间,这样也是能够提高效率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11 卫生间

健康的老人可以加强淋浴,但是我们不赞成加上这个浴缸;不太健康的需要护理的,其实淋浴也可以不用的,因为这样比较危险。洗澡的时候,当然你设计一个水龙头是应该的,但不一定非得加上洗澡的功能。

12 阳台

老人去晒晒太阳挺好,如果是健康的老人可能给他加上小型洗衣机,加一个小水池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里的细节特别多,今天时间的关系也不能一一展开。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这里需要考虑的细节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专门研究门厅、专门研究洗衣房、专门研究走廊等等,比如到底有哪些功能,门厅一项就有二三十项的注意要求,并且都是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管理团队,比如说是他管理的某种类型,他是高档的还是一般的对我们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也有很多影响。我们目前都跟国内国外的都配合了,英国、美国、日本,比如外国的建筑师在设计,我们在做咨询,做咨询的时候就发现可能有很多的习惯上是不同的,比如像日本的,也许他们对洗澡是特别重视的,他要上一个大型的机械浴缸,但是在中国也许在洗澡的这个方面跟日本是有些不同。所以直接上浴缸是不是特别合适呢,是不是有这么大的用量,如果没有这么大用量,那这个设备也有点浪费,所以我们觉得这些细节可能都是很不同。我们希望建筑设计师应该跟管理运营团队有很好的结合,我觉得做出来的东西才能够真正地为开发商和运营者带来方便。

运营支撑范文5

2009年是运营商与供应商之间组建新价值链的磨合之年。12月6日,国内运营支撑领域的知名厂商亚信和联创宣布合并,拉开了厂商之间大面积重组和兼并的序幕。运营支撑系统厂商间的竞争态势将重新演绎,新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

《2009-2010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报告》,结合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全面介绍了三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和3G业务开展状况,总结了2009年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发展和投资情况。详尽展现了市场竞争格局,对主力集成商、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三大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2010年的建设趋势和投资规模,做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编选 )

报告提纲:

1.报告摘要

2.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2.1研究背景

2.2研究范畴

2.3相关定义

2.3.1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

2.3.2系统承建商

2.3.3系统供应商

2.3.4运营指标统计定义

2.3.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统计定义

2.4研究方法

2.4.1一手资料

2.4.2二手资料

2.5本报告的解释权

3.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系统发展环境

3.1 2009电信业市场环境分析

3.1.1 2009电信业市场运营环境

3.1.2 2009电信业业务发展动态

3.2全业务竞争对运营支撑系统的影响分析

3.3关键技术需求趋势研判

3.4 2009中国运营商投资状况

3.5 2010中国运营商投资预测

4.中国移动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

4.1业务现状与发展

4.1.1业务发展现状

4.1.2 3G业务进展状况

4.1.3中国移动应用商城(Mobile Market)

4.1.4中国移动Ophone平台

4.2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4.2.1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4.2.2 NGBOSS规划体系和演进方向

4.2.3 2009年运营支撑系统建设重点

4.2.4 2010年运营支撑系统投资方向与投资规模

4.3运营支撑系统(OSS)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4.4重点省级公司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研究

4.4.1广东移动

4.4.2浙江移动

4.4.3江苏移动

4.4.4山东移动

4.4.5河南移动

4.4.6四川移动

4.4.7北京移动

4.4.8上海移动

5.中国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

5.1业务现状与发展

5.1.1业务发展现状

5.1.3 3G业务进展状况

5.2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5.2.1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5.2.2 CTG-MBOSS规划体系和演进方向

5.2.3 2009年运营支撑系统建设重点

5.2.4 2010年运营支撑系统投资方向与投资规模

5.3重点省级公司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研究

5.3.1广东电信

5.3.2浙江电信

5.3.3江苏电信

5.3.4四川电信

5.3.5上海电信

5.3.6吉林电信

5.3.7北京电信

6.中国联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研究

6.1业务现状与发展

6.1.1业务发展现状

6.1.2 3G业务进展状况

6.1.3 iphone引入

6.2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6.2.1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6.2.2 NEW-BSS规划体系和演进方向

6.2.3 2009年运营支撑系统建设重点

6.2.4 2010运营支撑系统投资方向与投资规模

6.3重点省级公司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研究

6.3.1广东联通

6.3.2浙江联通

6.3.3江苏联通

6.3.4山东联通

6.3.5黑龙江联通

6.3.6四川联通

6.3.7辽宁联通

7.中国电信业运营支撑市场格局及竞争态势

7.1运营支撑市场发展环境

7.2主要厂商及其市场定位

7.2.1咨询服务商

7.2.2系统集成商

7.2.3软件厂商

7.2.4硬件厂商

7.3各类厂商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

7.4重点厂商市场与动态研究

7.4.1亚信联创

7.4.2神州数码思特奇

7.4.3华为软件

7.4.4中兴软创

7.4.5东软

7.4.6 Amdocs

7.4.7 Convergys

7.4.8新大陆

运营支撑范文6

关键词:IT系统建设;系统先进性管理;事前分析设计;事中开发测试;事后验收考核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2

一、IT系统建设的系统先进性管理方法论的内容分析

系统先进性内容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业务先进性、技术先进性”,主要包含以下详细内容:

(一)业务先进性:通过3到5年的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对标分析、行业标杆对标分析、公司战略对标分析、公司SWOT分析等工作,实现信息系统在产品、销售、服务、管理先进性等四个一级因子,然后每个一级因子然后再接出多个二级、三级因子,每个三级因子都是可实现、可检测的。业务先进性通常与建设信息系统的业主单位的性质和对外提供的服务密切相关。

(二)技术先进性:包含架构先进性、扩展先进性、维护先进性、稳定性先进性等四个主要一级因子,每个一级因子然后再接出多个二级、三级因子。

通过实施系统先进性管理,可以有效分析企业战略、业务战略和长远发展要求及系统先进性要求,对必须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超前规划和要求,对可要可不要功能坚决抛弃,特别是通过项目干系人(包含外部的客户、合作伙伴,内部高层领导、各业务部门、各技术部门、各类使用者)关心的需求诉求、先进性要求整理出来和实施闭环的落地管理,闭环管理,以终为始,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和保证了了项目内外部各方干系人(包含使用者、维护者、投资者等各类角色)的满意度。

二、NGBOSS项目概述

NGBOSS,NewGernelBusinessOperationSupportSystem,主要由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计费系统两部分组成,负责客户资料管理、产品管理、话单采集、计费、出帐等功能。

NGBOSS系统软设计小型机设备167套,磁盘阵列32套,套餐1279个,功能点5363个,是一个超大型的IT系统的项目管理,面临着众多复杂情况:(1)新厂家、新系统、新架构、新模型:更换厂家,新设计模型,新开发系统。(2)多方项目组联合管控:涉及五方合计408人,五方的企业文化项目管理模式各不相同。(3)老系统功能的全量承接:对现网的5363功能菜单、1279个套餐要全量承接。(4)外部系统接口众多:省级接口系统多达113个;地市本地小系统多达102个。(5)涉及干系人众多:5100万的外部移动用户;接近4万的内部客户(营业员、话务员、客户经理和内部各部门的管理人员)。

核心目标:

1.实现功能上对老系统功能的全部承接。NGBOSS系统建设前,老系统还在运行,为5100万移动用户提供服务,由于老系统已经运行十年,且经历过几百次的功能增加和补丁升级,所以新的系统必须要承接老系统的所有功能,否则将会导致对现网5100万用户的服务受到严重影响,如老系统里对某个套餐的计费批价方法新系统必须全量承接,否则就会计费错误导致大量用户投诉。

2.必须实现对个人、家庭、集团三大市场新增宽带、固话和集团产品支撑,包括前台业务受理、外部施工的派单长流程、话单采集、计费处理和统计分析等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3.新系统建成后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以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和领先竞争对手,为此需要实施端到端的先进性管控体系从系统建设前、中、后的不同时期进行全程的管控。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分为业务先进性和技术先进性两方面,业务先进性包含全业务、全流程、全融合、全渠道等34项可衡量可检查指标,技术先进性包含高稳定性、高扩展性、接口标准化等85项可衡量可检查指标。

三、系统先进性管理方法论在NGBOSS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事前分析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NGBOSS系统的先进性分解成多个可衡量指标的,做好规划,以便后续的落地;并在与NGOBOSS系统的集成商的合同里规定相应的考核奖惩条款。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首先建立系统先进性管理小组,对整个系统的系统先进性进行统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小组由技术部门、业务部门和集成商人等联合组成,并有定期和不定期的沟通机制;然后是通过对项目内外部的各种项目利益干系人(包括外部的客户、合作伙伴,内部的管理层、系统使用者、系统维护者等)进行调研访谈、行业对标分析、系统SWOT分析等工作,输出系统先进性指标要求、系统先进性实现责任人分工、系统先进性指标考核方案及相关合同条款等交付物。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在NGBOSS系统建设中,制定的系统先进性指标(合计有34项业务先进性指标与85项技术先进性指标)。

(一)其中设计阶段的先进性管理

对需求分析阶段制定出的34项业务先进性指标和85项目系统先进性指标进行落地方案的编写,并组织各先进性指标的提出者和关心者进行相关落地方案评审,检查是否落地,及是否满足提出者的需求;同时建立落地对标矩阵,进行系统先进性指标是否都有设计方案,进行覆盖完整性检查,对没有落地方案的系统先进性指标要求项目组进行补充设计。

(二)事中开发测试阶段的先进性管理

1.编码开发阶段的先进性管理工作

NGBOSS的软件开发商根据系统先进性指标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程序开发,为了保证开发不遗漏,并进行先后5次系统先进性指标开发覆盖完整性检查,输出完整性检查覆盖矩阵,先后发现21处遗漏开发的地方,并进行了整改,有效保证了系统先进性指标的落地实现。

2.测试阶段的先进性管理工作

系统先进性指标管理小组编写了NGBOSS系统先进性指标各类测试方案,包含功能测试方案、性能测试方案、故障切换测试方案、可维护性检查方案、界面易用性方案等,组织业务、开发、维护等各类人员进行多种多轮测试,先后发现问题151个,并一一落实整改。

(三)事后验收考核阶段的先进性管理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验收付款阶段是是否实现先前规划的各项先进性指标,并落实在合同里规定的相应考核条款,和后续的提升整改。中国移动NGBOSS系统在验收考核阶段的具体工作如下:

1.验收阶段的先进性管理工作。首先编写NGBOSS系统先进性指标验收方案,组织各先进性指标的提出人员(包含江苏移动省公司各业务部门人员、规划技术部人员、IT中心开发和维护人员、各市分公司业务人员、外部专家等)对验收方案进性评审修改,然后根据验收方案对系统进行先进性验收测试,针对测试未通过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合计有18项整改意见),最后让集成商制定整改方案和落实整改。

2.考核阶段的先进性管理工作。根据验收测试的情况和和合同条款,验收测试小组提出了相应的考核意见,对NGBOSS系统的两个集成商,一个扣款17万元,一个奖励41万元。

四、结束语

业务支撑系统是运营商产品和服务重要载体,是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之一,有计划的摸索出“事前分析设计、事中开发测试、事后验收考核”的系统先进性管理办法,建设具备‘全业务、全客户、全融合、全渠道、全流程、全价值链’支撑能力的新一代业务支撑系统NGBOSS,该系统先进性管理方法论不但适合通信运营商的IT系统建设,也比较适合,政府、石油、电力、国税、银行、商业等各行业的大型IT系统建设,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四新.软件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