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税务部门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税务部门风险管理范文1
一、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一)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
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主要是指外部风险因素。外部风险因素其主要是指产生于税务部门外部的风险也可称之为税收征管外部风险。外部因素使得税收征管偏离预期目标,导致税收损失发生。主要包括税收征管法律依据的实操性与规范性风险因素、社会大众法律维权意识的高低的风险因素及征收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风俗习惯等。
(二)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
与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不同,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是税收部门内部风险因素。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可结合具体征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风险因素进行把控。主要包括:
1.现行税收征管制度科学性。现行税收征管制度科学性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情况是否相符。如果制度与现实脱节,将会影响征税工作的效率。
税收管理员制度。国家虽然出台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但该制度是税源管理的权宜之计。整个制度中对管理员职责的设计过于理想化,很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职责根本没有抓手,无法操作执行,导致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潜在税收管理成本有所加大。
现行纳税评估体系科学性有待提高。现行纳税评估体系以实际征税管理中企业申报的纳税信息数据为依据,评估指标是理想化企业运行中缴税行为,往往与实际脱节。因为在现实经济中,从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到大型股份或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虚假虚报的情况,这就使得纳税评估体系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有违必要的纳税评估体系科学性。
2.税收部门专业分工体系有待提高。我国税收部门先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强调分工,按照税收分工条线的职责开展部门工作。专业化分工可以实现专业高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过分强调分工,对于税收职责交叉部分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不同分工部门间信息对称性较差,综合协调运营成本高。管理部门、征收部门、稽查部门往往权限混淆、职责不明晰、以部门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使得税收征管工作效率较低。
3.监督管理机制有待改进。税源监管不到位。税源监管的作用是使税收实现“应收尽收”,防止税源流失的问题。因此,对税源的监管是十分重要的税收管理工作。同时,人员风险因素也是风险产生的重点因素。对实际税收征管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管制度与机制不健全,形成实际操作风险。
4.技术风险因素。征收软件不统一。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不同的环节按照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的运行软件。从每一环节来看,效率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体环节来看,软件并不兼容,自成体系,为整体汇总、分析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数据采集质量较低。主要表现为数据采集质量较低,数据并不精准。有的数据甚至是伪造的,缺乏真实性。这有技术人员原因,也有企业虚报会计数据信息的原因。
二、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及监管力度
根据税收征管的实际情况,实施修改修订现行的税收规章制度,及时的将新情况、新问题及解决对策编入制度,只有积极做到与时俱进,制度能够反映现实情况并涵盖现实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实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风险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内部监管,外部检查的多种有效手段,切实查找问题并积极解决。
(二)统一软件运转系统
要实现整个税收系统数据完整、横纵向间可传递,就必须统一运行软件的标准。统一软件运行系统,在大的运行系统中通过不同模块的设计,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运转功能的实现,当然,各子模块之间、子模块与大系统之间不能存在冲突,要彼此兼容有序。对数据的录入及采集标准进行相应规定,提高实际分析的能力。只有数据科学、软件分析系统可共享,才能为税收征管风险工作作出分析及信息共享的贡献。
(三)强化整体税收征管管理的工作原则
积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要实现对整个税收征管风险防范的一致高度共识,明确风险防范的意义、目标,从思想上加强未来行动的执行力。风险管理要常抓不懈,实现风险全流程管理,将风险控制作为税收征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部分,要时刻关注风险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要积极化解潜在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
(四)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这是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保证。根据实际税收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专门应对。同时,要设置风险管理岗位人员,通过不同条线、不同部门风险岗位人员的设置,开展风险信息对接、风险应对经验对策交流借鉴工作,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防范。
(五)实施税收征管风险评估
实施税收征管风险评估,这是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这是符合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原则的。风险管理一定要做好事前的预估评估工作,通过事前调查给出预判,并形成相应的解决预案。一旦风险发生,可通过前期的评估的准备开展相应工作,实现风险管理工作的可控。
(六)设计科学有效的税收征管风险控制体系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征管风险控制体系设置情况,积极进行合理改进。目前主流的税收征管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步骤为:确定税收征管风险控制目标、利用软件录入实际信息、测算并识别税收征管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解决控制预案、对风险管理实际效果的后评估。我国的税收征管风险工作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上述环节。
税务部门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国库 资金风险 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随着国库集中收付、财税库横向联网、国库直接办理涉农、涉民的各类资金发放、国库现金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业务的开展,在全面提升国库服务水平、加快税款入库速度、提高国库资金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为国库资金运行带来新的风险点,国库资金风险点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同时,目前的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效率和信息搜集与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如何加强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工作,有效防范新形势下国库资金风险,是当前国库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国库资金风险概述
国库资金风险是指国库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中国库资金发生损失的可能,主要存在于管理、运行、技术和法律等方面,表现为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和法律风险。(1)管理风险,主要指内部控制与制度设计与制订的风险;(2)操作风险,是指国库会计核算、国债管理、国库业务监管等业务操作带来的资金风险;(3)系统风险,是指国库各类业务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与财政、税务、银行的横向联网可能存在的网络风险,和系统设计与制度设计矛盾、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风险等;(4)法律风险,即是指国库资金运行过程中参与各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库服务创新的开展,国库发展日新月异,业务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新系统、新业务不断上线运行,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在新形势下显露出一定的缺陷。
二、国库资金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识别机制欠完善
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风险评估、系统地识别风险、记录已知风险和交流已知风险。目前,国库部门的风险识别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检查来实现,如月度、季度自查,业务实地检查,突击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等。风险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风险识别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得不到保证。现阶段的各类检查一般只是传统的手工翻阅传票、加减数账务核对、人工核对系统日志与手工登记簿内容、检查“印、押、证”实物。传统的检查方式决定了检查工作的低效率,特别是随着国库业务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即使是检查时间长达一周的业务实地检查,检查范围也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对检查期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进行仔细核查,检查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二是风险识别的及时性欠缺。风险识别主要反映事后检查或监督的结果,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利用;三是缺乏长期的风险评估机制。各类检查对被查国库的内控管理状况只能做时点上的检查和评价,无法获得检查期整个时段内控管理执行情况和历史变化趋势,难以作出综合风险评估;四是风险识别出现偏差。把资金风险防范作为一种落实上级部署的应付式工作,将不存在资金风险隐患的规范性问题提升到风险问题,低风险问题提升到严重风险,以显示工作成效。
(二)风险应对理念滞后
一方面,各级国库部门对风险应对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偏差,一是业务事项控制越紧越好,事事要批、层层设限,将种种事项审批、权限授予的权力集中于会计主管一人,以至于出现制度僵化、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并形成新的权力集中的风险;二是检查越多越好,认为检查就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忽视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逐渐出现检查者走马观花,被检查者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习以为常,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三是惩罚越严越好,认为对国库经办员惩罚力度越大,防范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造成多做事多受罚,少做事少受罚,不做事不受罚的反常现象。
另一方面,创新业务风险应对过程滞后。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切实履行国库部门服务职能,各级国库部门不断开展国库服务创新工作,业务上推陈出新,先后实施非税收入直管、国家债券直兑、社保基金直办、涉农补贴资金直达等一系列服务创新,但在国库资金风险防范方法上仍然是“老三样”:制度、检查、处罚,不适应新形势下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国库资金风险也时有发生。防范风险方式、方法创新上停滞不前,未及时引进新技术、新理念,这也是造成国库部门风险控制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风险防范工作信息利用率低
目前,国库部门对资金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检查频率不断加大。然而,一方面,由于各类监管信息仍以纸质介质为主、按检查类型分类存档,对某个监管主体的信息分类汇总不仅繁琐,信息统计、评估等工作更是难以高效率地落实;另一方面,内审、会计、事后监督、纪检监察等多部门及国库部门自身对国库都负有检查监督的职能,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监督信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检查资料往往是检查后整理归档便束之高阁,监管信息的二次利用率很低。
(四)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部分基层国库工作人员对国库部门在国库资金运行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对财政、征收机关、银行等外部单位提交的凭证、报表等监督不严,预留印鉴不进行折角核对、大小写金额未认真核对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国库部门承担的法律风险增大。
三、健全完善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
要设立风险评估及预警专门机构,定期采用科学的分析指标分析国库资金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威胁程度、存在的薄弱环节,评估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为国库管理者提供国库资金风险定性分析,提高国库对风险识别、排查、预警和处置能力。
(二)实施全方位、多视角的风险监控手段
一是加快科技转化应用,实现由人控为主向人控与机控相结合的转变。一方面,国库业务系统用户身份采取指纹电子识别等方式进行认证,防止用户手工输入密码易泄密风险,取消纸质重要空白凭证,采用国库核算系统在接受指令后自动产生带号码电子凭证,自动进行登账和销号处理。对所有系统打印的凭证、账簿均由系统注明经办人名,以明责任,要创新国库与财政、征收机关间系统自动核对的对账方式,克服现行手工对账存在的速度慢、不准确、不完整、随意性大等弊端。另一方面,加速国库监管工作信息化进程,开发国库监管系统,改变年度或半年度风险评价的做法,树立适时监管理念,及时发现各级国库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作出相应风险评价;上级国库部门通过国库监管系统及时掌握下级国库部门监管信息,有效促进监管信息利用效率,增强风险防范工作效用。
二是实现事后监督时间突破和空间突破。要基于动态监督的需要,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增设同步监督路径,强化事中对国库业务的程序监控,实现事后监督的“第一时间”风险监测与防范。
(三)建立纵横联动、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
建立国库监管法规制度、监管信息数据的汇总、交流、反映平台,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国库法制库,将财经法律法规、国库内控制度、税收征收及退库政策等分门别类,提供便捷、高效的查询服务,为国库人员正确办理业务、履行国库监督职能提供明确的制度依据。二是国库业务检查信息库,各级国库、内审、会计、事后监督对辖内国库开展各类业务检查时,按被检查监管主体将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综合评价创建信息库,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检查透明的目的,减少重复检查。三是国库监管信息反映平台,将检查信息库中内容结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科学汇总统计,综合利用,为各级国库领导决策提供信息资料。
税务部门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小贷业务 风控模式 IPC技术 信贷工厂 建议
近年来,银行业经营形势面临着很大的变化:经济降速换挡,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银行客户信用风险大幅上升;利率市场化推进,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蚕食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和客户基础,传统银行业务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以上种种使得银行发展的黄金时代彻底一去不复返了。在新的形势下,各家银行纷纷开展业务创新和转型,依托于经营目标和现有资源优势,各家银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部分银行从中间业务寻求突破,部分银行则加大同业业务的创新,中小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制于网点和业务规模,更多地在小贷业务方面积极创新和探索,逐步闯出了一条收益合理、风险适度的经营之路。
一、小贷业务发展的主要风控模式
关于小贷业务发展的风控模式,从主流银行来看主要分为两类:
一个是IPC模式,主要来源于德国邮储银行,该模式重视实地调查、信息验证,主要通过对客户经理进行调查走访、信息交叉验证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客户经理编制财务报表的技能和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防范信用风险;
另一个是信贷工厂模式,来源于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该模式将信贷管理全流程看作是一个工厂,每个步骤力求标准化,实施流水线作业,该模式具有“产品标准化、作业流程化、生产批量化、队伍专业化、管理集约化、风险分散化”等特点。
(一)德国IPC模式
1.核心技术。德国IPC公司信贷技术的核心,是评估客户偿还贷款的能力。
在评估客户偿还贷款能力方面,主要由客户经理实地调查,了解客户产供销等情况,结合客户数据编制企业财务报表,为分析客户还款能力和决策是否放贷提供支持。
关于客户的还款意愿,主要评估客户个人的信用状况,包括征信记录、个人收入等,如有抵押物的,还会对抵押物的价值、权属、变现可能性等进行严格评估,以判断客户的违约成本。
在控制银行操作风险方面,强调内部制度的建设,重视建立微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
2.模式评价。该模式对客户经理要求非常高,因此从客户经_理人职开始,需要接受各种技术培训,包括访谈、编制报表、交叉验证等,客户经理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审批人员决策信息的可靠性。由于客户经理全程负责客户的授信管理,因此合理的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对于降低道德风险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客户经理在调查阶段要进行大量工作,单人处理的客户数量、业务效率以及区域半径非常有限,不同人员作业质量也参差不齐,审批标准因人而异。因此该模式很难用于大规模快速不受地域限制地拓展小贷业务。
(二)信贷工厂模式
1.核心技术。相对于IPC模式,信贷工厂模式是一种批量风险管理模式。针对授信调查、审查、审批、放款、贷后以及清收等信贷全流程,设计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以及流程,开发评分卡技术,完善系统及管理工具,以实现流水线标准化作业。
2.模式评价。信贷工厂模式下,作业被切割成最小单元,每个人都能熟练地从事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由于单个人负责的工作领域极度细分,几乎没有工作的转换成本,因此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能够较好地实现规模效应。贷款过程中,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管理人员专业化分工,对同一笔业务,从不同角度进行交叉印证,有效地遵循四只眼法则,从而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通过评分卡实现自动审批,同时还可以通过评分卡准入分数的调整去适应银行风险偏好的改变。
(三)IPC模式和信贷工厂模式比较
信贷工厂模式在对接平台、异地展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方面具有IPC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计划通过小贷业务转型的中小银行而言,无疑应该选择信贷工厂模式。
二、小贷业务风控信贷工厂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小银行在转型开展小贷业务以前,主要以公司业务为主。在风险管控方面,采用信贷工厂模式的银行,需要在框架、流程、渠道以及风险管理工具等要素方面合理设计,照搬公司业务的信贷管理方式将难以适应小贷业务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是专业团队有待打造。部分银行在向小贷业务转型过程中,直接安排公司业务团队兼做小贷业务,受到经验制约和公司小贷奖励标准不统一的影响,往往转型失败,小贷业务难以发展起来。
二是组织架构需要完善。部分银行向小贷业务转型前,审批和贷后均按照公司业务特点设计,风险部门往往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小贷业务风险管理人员队伍、审批人员队伍和强大的运营和风控体系。
三是流程工具需要增强。部分银行往往缺乏标准统一的小贷业务运营操作流程,尤其是大数据、反欺诈等风控技术工具的实际运用相对薄弱,影响到风控、效率、服务和成本,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客户体验不一致,人力投入较多,较难支持小贷业务快速放量。
四是@客渠道需要拓宽。部分银行主要依靠大量招聘人员、新增小贷业务团队来拓展,不仅会增加人力成本,还会带来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也较难支持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通过加强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第三方渠道将是小贷转型的重要方面。
五是风控力度需要加大。随着小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量和展业人员的增加,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都面临更大管控压力。同时,小贷业务逾期和不良贷款上升,使得利息催收、逾期处置及不良清收工作压力也相应加大。部分银行尚未形成规范成熟的小贷业务风控模式和方法体系,风险管控压力加大。
三、小贷业务信贷工厂模式关键环节打造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职能整合、组建团队、建设、拓宽渠道、流程控制等五个方面着手,整合资源,构建体系、队伍、平台、渠道、流程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小贷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风控模式。
1.加强体系建设,整合小贷经营管理职能。为形成促进小贷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整合提升小贷经营管理职能,构建一体化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统筹组织开展小贷业务的政策制定、获客、调查、审批及贷后等相关工作。
2.完善组织架构,设立小贷业务专门风控团队。小贷业务专业化经营管理实施起点是完善组织架构。由于小贷业务与公司业务存在明显差异,如果由公司风控团队开展小贷业务,在风险管理理念、审批尺度等各方面都会存在冲突。因此有必要加强小贷业务风控资源配置,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加强专业风控团队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小贷业务风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强化平台支撑,构建大式操作平台。小贷业务专业化操作的重要依托是大建设。需要把有利于小贷业务持续发展的中后台职能整合到一个平台,促进小贷业务风险控制、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及客户体验优化。考虑到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职能覆盖的操作环节不同,分为大小两类。初期以小建设为主,即仅覆盖放款环节;随着经验积累和流程优化,实行大,覆盖从调查到贷后环节,其核心是解放客户经理生产力,提高客户经理作业能力,并对其工作时效和质量实时监控管理。
4.拓宽获客渠道,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突破小贷业务发展瓶颈,需要推进线下拓展和线上操作展业的“双线”模式,这对小贷业务风控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对线上发展,要考虑前端客户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合规性及意愿性,考虑处理的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以提高效率、减少人员投入和干预,加快推进“场景化”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对线下拓展,要提升实时处理和标准化操作的能力,前端进行简单、便捷、标准化的资料收集,后端进行及时支持、处理及交叉验证,通过前后密切配合,提升效率与能力。
5.优化操作流程,推进标准化、自动化作业。各家银行可以从主打的小贷产品人手,推进全流程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从获客、调查、报告、审查、审批、出账、贷后、催收等各环节规范操作人员的日常职责和业务操作的规定动作。对于主打小贷产品,尽快推动电子化、无纸化、批量化。对于平台合作业务,也可充分借鉴其技术工具,最终推进产品标准化、作业流程化、生产批量化、队伍专业化、管理集约化、风险分散化等“六化”。
四、信贷工厂模式实施中的技术支持
在上述框架下,通过信贷工厂模式发展小贷业务并实现基础技术支撑,需要重点解决以下现实问题:
1.双向视频――解决身份认证问题。身份认证是所有银行业务的起点和前提。目前传统身份认证方式主要通过柜面的“人眼识别+联网核查”,这对于远程业务有很大局限。因此,直销银行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是“人脸识别+联网核查”技术。
从实践来看,较稳妥的身份识别方式是采用“双向视频+人脸识别+联网核查”。双向视频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仅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人眼识别,还可以进行联网核查和人脸识别,极大地提升身份识别准确性,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远程异地客户的身份认证问题。
2.评分卡项目――解决客户评价问题。互联网金融目标客户为小贷业务,对银行小贷业务发展冲击很大。为积极应对竞争,提升小贷业务作业效率是关键。银行应注意信贷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在条件成熟时,尽早推进小贷业务评分卡建设。同时,在正式应用评分卡之前,应注意建立反欺诈体系,尽可能筛除欺诈风险。具体可通过人行征信数据、司法社保税务等政府信息平台数据、电商数据、运营商和APP数据等各类数据,建立有效规则来开展。
3.电子合同――解决文本和用印问题。由于安全问题和证据效力问题,银行业长期采用纸质合同文本和实物印章签章,极大地制约了直销银行和远程异地业务开展。新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赋予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了纸质文本和实物的障碍,亟待加快运用。银行应逐步推进电子合同运用,签章方面,为提高安全性,可采用实物印章线上审批的方式,尽可能在加强风控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
4.电子账户――解决资金结算问题。由于中小银行机构网点局限,异地客户和直销银行必须通过电子账户结算才能开展。近期人行302号文,肯定了通过Ⅱ类账户发放贷款及收息的做法。在此基础上,中小银行应尽早研究新的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办法,合理设置业务流程和操作细节,为异地客户和直销银行的开展打开路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