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研究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免研究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免研究生

推免研究生范文1

【关键词】推荐免试研究生;大四学年;教育引导;学业指导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是免去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选拔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其目的是从源头上保证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选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渠道,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我国自1985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行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20余年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推荐免试研究生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我国高校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更趋规范化、科学化。但与此同时,高校推免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推免比例、推免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一些推免生获得推免资格并被录取后,在大四学年的综合表现急剧下降;而高校“重推荐、轻引导”的传统观念,又使得我们疏于对推免生进行适时、科学的教育引导与学业指导。据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推免生在推免前后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状态由有序变为无序,学习地点也从教室转向了宿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懈怠、浮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改变“重推荐、轻引导”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加强对推免生在大四学年的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是做好优秀本科向研究生转型的关键,将有利于其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加强对推免生在大四学年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的目的和重要性

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专业兴趣、科研与学习的方法及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根据学生本人的价值取向、伦理倾向、教育背景、学习动机、专业兴趣与科研能力等,引导、辅助他们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起到了关键作用。加强对推免生在大四学年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障推荐质量的要求

至198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政策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对研究生推免办法进行了许多有益改革和探索,推荐模式也不断与时俱进。推免生选拔过程中,高校近些年越来越倾向于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指标。但是,在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综合评价体系中,学习成绩仍然占很大比重,其他能力如科研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等由于难以量化,只能泛泛定性评估,而这些能力却恰恰是推免生从事其硕士阶段科研和学习所必需的。所以,在大四学年,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推免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培养,是保证推免生推免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免生招生制度实现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是实现优秀本科生向合格研究生转型的需要

本科阶段的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但作为优秀本科生获得免试资格的推免生并不意味着其将来一定是合格的硕士生,必须在大四学年通过细致的教育引导与学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实现从优秀本科生向合格研究生的科学转型。可以利用大四学年进一步学习并培养研究生阶段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完善推免生的知识结构,加强针对硕士阶段研究方向的知识储备,做好与研究生阶段的有效衔接。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制度给推免生提供了一个学年的时间让其在身心、学业等多方面实现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的转型,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与学业指导措施无疑将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该转型。

(三)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推免生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研究生入学资格,更为自己在客观上延长了研究生培养时间,这为高质量地完成其硕士学位论文提供了时间保障。以三年制硕士生为例,研一学年主要用于适应环境和理论课学习,研三学年的“找工作”将占据其很大一部分学习时间,从而只有研二一学年是硕士生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的时间。而对推免生而言,大四推荐免试研究生阶段就大多已确定好其硕士生导师,这将有利于他们早日融入其导师的课题组,并逐步熟悉研究生阶段学习及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可以帮助推免生充分利用大四近一个学年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以缩短他们将来新学习阶段的适应期,并为他们将来能更加深入地、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时间保障。

(四)是改变“重推荐、轻引导”观念的要求

推荐免试只是一种招生途径和人才选拔形式,目的是为了选拔出更优秀的本科生从事更为深入的、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创新。高校应改变“重推荐、轻引导”的传统教育与管理理念,秉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科研人才的制度设计初衷,从根本上保证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选拔和培养质量,加强对推免生在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使其顺利地完成由优秀本科向研究生的转型与跨越。

(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要求

推免生总体成绩较好、素质较高,但这不能完全表明他们一定有着较高的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也不能完全反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一定有着高尚、坚定的理想信念。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有着显著不同,硕士生们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学术竞争,更加多元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大的学业及学术成果压力。因此,要在大四学年通过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工作,对推免生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将来能够以更加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意志对待挫折和压力、面对挑战和诱惑,最终高质量地完成其硕士生阶段的学业。

二、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的措施

(一)加强学术诚信教育

学术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所有从事科研活动的主体(包括研究生在内)起着重要的规范、引导作用。学术诚信,应该是每一位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大学校园内学术腐败之风愈演愈烈。扭转如此不良风气,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尤其是学术诚信教育。作为优秀科研创新人才的预备梯队成员,要把学术诚信教育作为对推免生在大四学年进行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的第一课,让他们尽早树立并践行“诚信是学术的生命”的理念以及严谨求实的求学、治学风尚。

(二)塑造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人格发展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作为学校,要结合学生人格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人格培育专项训练活动,为学生实施人格养成提供平台和载体。在对推免生在大四学年进行教育引导和学业指导过程中,同样要有针对性地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引导他们培养、塑造、巩固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进一步确立他们科学、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他们将来能够顺利完成其硕士生学业奠定思想及精神基础。我们要引导他们持续性地把人格培育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相结合,使他们尽快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心理转变和角色转变,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对集体或科研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大四学年是进行专业课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是做好推免生与研究生衔接的关键阶段,又是培养推免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利时期。要指导推免生应结合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本校读研的学生应尽早确定自己的硕士生导师,提前进入实验室并逐渐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提前熟悉科研环境和将来研究方向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密切结合将来的研究方向完成自己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任务。对于推免到外校的学生,也要指导他们有效的利用毕业设计阶段尽早熟悉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和科研环境,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尽量到外校导师的实验室去完成毕业设计。在对推免生的学业指导上,还要指导他们培养、锻炼、积累基本的科研能力和素质、经验、方法,尤其是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做好与研究生阶段的有效衔接。

(四)搭建与研究生导师的交流平台,引导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在大四学年,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推免生与其导师搭建交流平台。无论推免生是否在其导师的实验室在进行毕业设计,都要指导他们主动地、适时地与导师沟通、汇报学习或科研工作进展。另外,要引导推免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还要引导推免生与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老师多交流,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了解。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推免生与本学科高年级学术成果较突出的研究生多交流,以帮助他们了解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注意事项,尽早做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规划。

推免研究生范文2

“推免”的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又简称为“推研”。它是指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而直接参加目标学校自主考评,通过考评即可入校读研的一种情形。

那么,统考生给推免生“让路”,如此招生公平吗?记者对一些学生和老师进行了采访。

背景

部分专业推免生招收比例超过80%

记者查阅了几所名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招生计划,发现一些学校部分专业的推免生招生比例颇高。如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5名,其中推免生80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计划招生58名,其中推免生比例为85%;基础医学院计划招生89至90名,推免生占比70%……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推免生占比80%;在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全部招收推免生;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方向全部招收推免生,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及外交学等方向60%的招生名额放给推免生。

在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记者发现,大部分专业推免生招收比例小于统考生招收比例,或者与后者基本持平,不过也有一些专业将多数招生名额放给推免生。比如经济学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共148名,其中推免生88名;金融研究院计划招生36名,其中有22个名额是推免生。

中国海洋大学多数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放给统考生,个别专业的推免生名额超出统考生名额。比如物理海洋学计划招生42名,其中35名是推免生;化学工程计划招生5名,推免生占据4个名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往往是名校推免生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据了解,目前“重点大学”这一称谓已经被官方停止使用,由“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所取代。

也就是说,非“211”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很难申请到名校的推免生资格,他们若想进入名校读研,一般只能通过统考这条路。进一步说,若是名校某专业的硕士招生名额全部或大部分放给推免生,那么非“211”高校考生考进名校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围绕“公平”展开的争论,关键便在于此。

支持方

按需分配,无可厚非

华中某大学新闻系学生齐欣明年将面临考研问题,她认为,大学在招生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都希望招收一些起点较高、基础较好、学术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推免生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她说,尤其是一些名校的名牌专业,在选拔学生时往往更有发言权,更需要一些自主权。有的推免生如果参加统考,可能分数并不比统考生高,但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十分适合进行学术研究,那么通过推免这条路径,也可以把人才留住。

相反,统考分数高的学生中,固然有一部分也十分优秀,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擅长考试,却不适合做研究,或者他们的考研目的是进入更好的学校,读一个更好的专业,至于跨过这个“门槛”之后,怎样进一步发展,却不能保证。齐欣说,虽然明年她也会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但她对招生名额“按需分配”,甚至有的专业推免生名额远超出统考生名额的情况表示理解,并且可以坦然面对。“只要统考生足够优秀,也能成为导师眼中的人才。”

华东某大学金融专业学生杨乐由于成绩优异,大四时直接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她说,同班有一些从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其中有几所学校,她以前闻所未闻,而他们读本科时,有的学的是数学,有的学的是统计。导师们私下里常说,这些学生考研时,在数学方面很占优势,在专业课方面,努力背背书,用心准备一番,成绩也不会差,因此考研分数比较高,但是成为研究生之后,他们的劣势和问题就逐渐显示出来了,比如金融基础较差、研究性学习非常吃力、跟不上导师思路等。

“虽然也有一些考研生很优秀,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导师有时候也是既无奈又惋惜。”杨乐说,“一考定音”选的学生有时候并不能让导师满意,学校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也无可厚非。

优中选优,无碍公平

郭向楠三年前作为推免生,成功进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说,有些人认为学校招生时留给推免生的名额过多,质疑部分推免生是否真的有资格、有能力免考而成为研究生,“其实推免生是优中选优,而且并非不用参加考试,只是不用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而已,目标学校安排的笔试和面试还是要参加的。”

郭向楠原本是华东某名校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本科在读期间,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她不但在本专业成绩优异,在辅修专业也学有余力,成绩也十分突出;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她的学术研究能力也早早凸显,在大一下学期,她便与学长学姐一同参加某个环境课题的研究,撰写论文;她还充分利用好每个假期,经常到全球知名企业实习,增长见识,拓展能力;在大三的时候,她作为上海市 “选苗育苗”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到杨浦区绿化管理局挂职锻炼,在此期间,她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该单位进行调研,她撰写的论文大受赞赏,被该单位作为重要研究资料收录存档。

郭向楠告诉记者,她首先被原学校推荐,想要获得推荐资格,学生须成绩优秀,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特长,可以证明学生生活丰富,积极向上;有获奖经历,如奖学金,参加设计大赛、创意大赛等竞赛获奖;综合素质较强,如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

经原学校推荐后,她参加了复旦大学的笔试和面试,笔试考查专业基础,毋庸赘述。面试的时候,几位面试老师先问了一些专业问题,这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自己的创意;随后又问了一些英语问题,因为学生做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读一些英文原著,英语基本功也很重要;后来的提问还涉及到校干部经历、实习情况、论文情况等。

这样看来,推免生至少要经过原学校和目标学校的两关考验,可谓优中选优。那些通过考验的推免生,其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能成功成为研究生,也是实至名归。

反对方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不应被剥夺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胡乐乐认为,高校固然有自主招生权利,让招生方式多元化,不再一考定音,也是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问题是,作为公立学校,在享受自主招生权利的同时,不应该剥夺非“211”学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胡乐乐说,推免生名额与统考生名额的比例应该适当,有的学校部分专业推免生招收比例高达80%、90%,甚至100%,这让非“211”学校学生的考研路异常狭窄,甚至考研无门。

“大学之"大",应该体现在"广招英才"方面。”胡乐乐说,若是大学只招收推免生,取才面就过于狭窄了;有的专业的名额甚至大部分都留给了本校学生,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也不利于专业建设和学术发展。

如果说统考生的资质比不上推免生,这就太片面、太狭隘了,这不应该成为学校让统考生为推免生“让路”的借口。胡乐乐认为,统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还要参加大学的面试,大学完全可以按自己的要求,在面试环节严加把握,选拔出真正有专业基础、研究能力的人才。“要给统考生机会,让他们去努力争取。如果连机会都不给,或是只给很小的机会,这违背教育公平。”他说。

推免录取是否透明

让人质疑

青岛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学生杨倩去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成为该校硕士研究生。她认为,推免录取的各个环节是否透明,是否没有猫腻,这很让人质疑。“听说有些学校的学生为了争推免名额,各种手段都用上,同学之间形同陌路。”她说,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有学术研究能力,花大价钱或者托关系购买论文、;有的学生伪造实习经历;有的学生密切与学院领导联系,希望能获得推免资格。

获得推免资格只是第一步,若想成为研究生,还要通过目标学校的考试,在这个环节,能做到公平公正吗?华中某大学硕士毕业生刘小利告诉记者,笔试无需多谈,一般情况下,目标学校的面试有多名老师参加,他们各有侧重和喜好,能获得所有老师的“青眼”,确实说明学生有实力。不过也不排除一些暗箱操作情况,毕竟自主招生与全国统考有很大区别,它是各个学院自己掌握的,可操作性也比较强,是否有学生通过走门路来获取优势,这难以为外界所知。

教育部长:

做学问不能哗众取宠照搬照抄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表示,做学问要反对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哗众取宠,反对生吞活剥的照搬照抄。

推免研究生范文3

推免生是需要参加复试的。推免生,全称“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

推免生不需要参加统考,但是否需要参加复试,是根据学员所选择的`院校而定的。一般推免生参加复试考试主要是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内容,笔试内容一般围绕专业知识进行;面试侧重考察综合素质、科研潜力、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推免研究生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夏令营;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01-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任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国家人才的重任。近10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快速增长,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200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为36.7万人,2010年为53.4万人,2015年为64.7万人,招生数量显著增长[1]。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类型的增多使得研究生教育质量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我们应该意识到,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依然属于精英教育,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时俱进,保证并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专业人才。这成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以及其他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挑战性课题[2-5]。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内容就是吸引优质生源。生源质量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学生管理、人才培养都有重要影响。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国内各大高校中逐渐兴起了“暑期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在2008年率先举办了大学生夏令营,其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化学学院(系)以及中科院研究所都陆续开展了此项活动。除了提前甄别、选拔创新人才和宣传各学院学科之外,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是夏令营活动的重要目的[6]。2010年,浙江大学化学系举办了首届暑期大学生夏令营,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本文通过对近六年来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生源情况分析,说明举办大学生夏令营对保证研究生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研究生招生规模

与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不同,2010―2015年期间,化学系的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在150~160人,其中硕士生招生规模在80~90人之间,博士生招生规模在60~70人之间。浙江大学化学系以化学一级学科招收学术型研究生,不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近年来学校逐渐增加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同时减少学术学位硕士招生数,所以化学系的硕士招生人数反而有所减少。

二、大学生夏令营的举办及成效

2010年以前,化学系的研究生生源的总体情况不太好,尤其是硕士研究生考生的上线人数往往低于招生人数,需要接受兄弟院系的调剂。从2010年开始,化学系面向全国高校大三学生举办了“暑期大学生夏令营”。2010―2015年,化学系夏令营的申请和录取情况见表1。

2010年首次举办夏令营,申请人数不多,录取了53名营员。随着夏令营活动被全国高校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所熟知和认可,夏令营的申请人数及所在高校数目有了显著增长,至2015年,有120多所高校的700多名学生申请我系的夏令营活动。化学系夏令营录取的营员人数保持在100名左右。由表1统计结果可见,在夏令营活动中产生的优秀营员中,30%~40%的优秀营员最终会录取为化学系的研究生,为保证我系研究生尤其是免试研究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提供了基础。表2为2010―2015年,化学系硕士生招生情况统计表。举办夏令营之前,化学系硕士生的上线人数经常低于计划招生数,化学系只能接收兄弟院系的调剂考生。首届夏令营的举办就扭转了这一状况,2011年上线生源为录取人数的1.4倍,2012年在分数线提高的情况下,上线生源也达到录取人数的1.3倍,此后一直维持在较好的上线水平。可见,夏令营的举办对保证化学系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可获得免试资格的学生基本都是各个学校的优质生源,因此免试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更能反映生源质量。图1为免试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图(免试直博生以本系学生为主,因此不做分析)。

由此可见,在举办夏令营之前,我系的校外推免生人数较少;举办夏令营后,生源有了保障,外校推免生人数超过30人,数量上增长约3倍。在保证免试研究生数量的前提下,外校推免生中,“985”和“211”高校生源比例显著提高。但化学系近年的招生,仍然保证了非“985”/“211”和本校生源的比例,这是化学系需要不同背景的研究生的需要。化学系的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开营仪式、教授报告、师生交流、实验室考察、校史参观和优秀营员选拔面试等环节,藉此向来自全国高校的营员们介绍浙江大学和化学系,让营员和化学系老师零距离接触,使营员们认识和深入了解浙大化学系,同时使我系老师有较长时间考察营员的科学素质。化学系夏令营的特色是高层次教师提前介入,如国家千人彭笑刚教授、麻生明院士,以及近年来新引进人才都积极参与夏令营活动,有效地扩大浙大及化学系的影响力。

从2014年起,教育部调整了研究生推免政策,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可自主选择推免去向(校内或校外)和推免类别(专硕、科硕或直博)。对浙江大学化学系来说,这一调整是机遇也是挑战。夏令营活动作为一种招生宣传和选拔手段,越来越被广泛认可,但是仍需不断完善。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选出最优秀、最合适的学生,如何保证挑选过程的公平、公正,仍然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http:///):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R].

[2]王碧云,陈国平,邱均平.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1):78-83.

[3]徐琳,孙跃东.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与培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55-59.

[4]孙健.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41-45.

推免研究生范文5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辉煌发展,中国语言文学出现在19世纪末,为我国大学史中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到20世纪的80年代后,发展迅速[1],对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本学科如何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硕士生、博士生资源,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我院近三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的录取生源为研究对象,对我院当前招生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更好提高生源质量。

 

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招生现状

 

目前我院有在读硕士研究生788名,博士研究生121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招生上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1.硕士生生源较差

 

近三年来我院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生源中985高校的报考率分别是2.82%,3.22%,2.01%,211高校的报考率分别是3.99%,4.64%,4.56%,省市重点高校的报考率分别是25.88%,26.04%,22.46%,其他高校分别是67.12%,70.75%,66.01%;录取生源中来自985高校的百分比分别是2.53%,2.23%,1.16%;来自211高校的百分比分别是6.33%,6.15%,6.40%,来自省市重点高校的百分比分别是45.57%,55.31%,51.16%。从数据上来看,来自重点高校的生源报考率低,录取率低。

 

2.博士生生源质量不高

 

近三年来首师大文学院博士生生源质量如下:2013年录取博士生27名,其中985高校4人,包括山东大学1人,南开大学2人,兰州大学1人,全部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11高校2人,全部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省市重点17人,其中16人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人是相关专业;另外4人为非重点高校,全部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录取博士生28名,其中985高校6名,分别是吉林大学1人,北京师范大学2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文艺学1人,山东大学1人,有三名来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其他三名均是相关专业;211高校学生3名,其中2名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名为相关专业;来自省市重点高校的学生16名,全部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来自非重点高校学生3名,均来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录取博士生23人,其中985高校1人,来自南开大学,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11高校5人,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4人,相关专业1人;省市重点高校14人,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3人,相关专业1人;非重点高校3人,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人,相关专业2人。由此可见,我院博士生生源的专业相关性不错,但是整体质量不高,此问题亟待解决。

 

二、提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招生生源的解决措施

 

好的生源质量确定培养质量,没有好的生源,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要提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招生生源,可从下面几点着手解决:

 

1.做好硕士推免生工作

 

硕士推免生的接收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前期工作,在这个环节可以先行接收来自好学校、好专业的优秀学生。所以为了缓解每年三四月份招收调剂生时的被动局面,推免生的招生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各学校为了鼓励推免生报名,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比如报销复试的差旅费用、录取后给予助学金等。除此之外,在招生宣传方面应着重宣传推免生政策,鼓励各高校推荐推免生报考。各高校间也可互相推荐,确保优秀生源不流失。

 

2.不断拓宽人才就业渠道

 

在就业渠道上应不断借鉴其他高校形式,形成“产学研”办学的形式[2]。与各实习基地、学校、企业等签订框架协议,尽可能开启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但凡是此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毕业之后都能够尽可能到协议单位就业。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用人单位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做好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生的的就业工作,也就能够通过就业率来进行招生宣传,借此可吸引更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本学校,选择本专业,从而扭转当前招生困难现状。

 

3.适应国家应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积极开拓招生管理的新思路

 

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向。为适应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文学院先后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点,依托应用语言学学科得以设立,学位点设在文学院,并在学校统一协调下,与国际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合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2007年开始招生,只招收在职专业学位考生,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目前已经招收了5届。文学院于2009年设置了本科对外汉语教学系,也有力提升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影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传播学已经于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学科结构不断整合,师资力量更加精粹。今后文学院也将不断开拓专业学位点。

 

4.推行本硕博连读制

 

要提高博士生的招生生源质量,可以在校内推行本硕博连读制。校内教师可以推荐优秀学生攻读硕士、博士。目前学校有接收硕士推免生政策以及接收硕博连读生政策,但缺少本硕博一体连读制。同时各高校间应加强横向联系,重点从958、211高校选拔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作为我校硕博连读培养目标。

 

综合来讲,要提高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生源质量,一是要在招生管理工作中寻找突破口,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不断寻找招收优秀生源的办法;二是要进行多层次的办学,不断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加强同就业单位的沟通,形成“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形式,利用就业率做好招生宣传,提高招生口碑;三是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因为只有学科实力稳定增长,学位点规范建设,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吸引优秀生源来报考。

推免研究生范文6

“你读哪个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文学?好厉害的感觉!以后毕业了可以找什么工作呢?”

在如今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关注重点总会不由自主地从专业本身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就业前景上。本科时,老师曾这样形容中文专业的就业情况:“你们是万金油,走到哪里都有你们的容身之处。”进入研究生阶段,导师这样告诉我们:“哪里需要笔(包括粉笔),哪里需要文字,你们就能在哪里发光发热。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就业范围如大海,可以任你遨游。但也正因如此,在海上航行时容易失去目标,所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避风港尤为重要。”

关于就业,不管是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从来都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不过,手持万金油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们也别慌了神,事实证明,只要学有所成,咱们至少能在以下四大领域找到一席之地。

为人师表

――教育及培训

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及培训行业应该是大多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的选择。在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对中国语言文学类的调查中,选择从事教育及培训的份额高居榜首,占职业分布的19%。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愿意选择教育行业?

首先,经过3年研究生课程的专门学习,无论是从对课本的独到解析,还是与学生的教学与互动方面,语文教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其次,教师行业竞争压力较小,人员流动性偏低,福利待遇优厚,是中国10大最稳定行业的前三甲。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在持续上升,教育行业吸收的民间资金也在不断增加,在大中城市,教师的收入水平很多都超过了一般的白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的部分名牌中小学及私立学校,教师收入可达5000~6000元。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笔者所在的班级共19名学生,其中仅有2名男生),对女生来说,做一名人民教师未尝不是家人最期待也是最稳定与安逸的选择。并且,与本科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相比,研究生学历与个人的能力具有更大的含金量,因而,在竞聘时更有优势。

文以载道

――媒体传播及出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媒体传播与出版业从事编辑、出版员、文案策划、记者、采编人员等行业的相对较多。从事这个行业要求工作人员“独具慧眼”,即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善于表达与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长期与文学打交道的学生,对文字有独到的见解和很强的敏感,并且经过研究生阶段3年的集中学习和实践(不少学生在研一阶段就帮导师校稿,或者在图书出版社实习),因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未来5年内,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职位的需求量将增加,各种编辑职务的需求量将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发挥自己长处的领域。

当然,在不同地区工作,编辑薪资水平会有所不同。像北上广这些媒体传播与出版发达的地区,编辑薪资平均水平较其他地区高出很多。

以上数据由职友集()提供

以上的数据都只是指基础工资的平均水平,根据经验与能力等标准,编辑可划分为实习编辑、初级编辑、中级编辑、副编审、编审5个层次,层次越高,当然薪资水平越高。初级编辑的平均工资在3500元左右,而如果上升到了副编审的位置,薪资则在8000元左右,并且这也只是算到了基本工资,加上稿费等其他额外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并不是难事,因而选择媒体出版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点石成金

――文案策划

文案一般指广告公司或企业策划部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业,例如广告文案、影视广告脚本、报纸广告、宣传单等。文案策划是专门与文字打交道的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即通过发挥自己个人的创意,为公司与客户创造财富。因而在招聘时,该行业不仅注重应聘者“动手”的能力,同时注重其“动脑”的能力。以智联招聘上的文案策划招聘要求为例,该行业对应聘者最多的要求是:中文相关专业;文字功底强,具有较强的文字编辑能力和策划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以及判断力俱佳,能准确领悟并把握项目的策划意图。

如上所述,文案策划是专门与文字打交道的行业,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专门与文字打交道的专业,因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达到关于文字功底、文字编辑等方面要求,并且在3年的研究生生涯中对“问题意识”的打磨和锤炼,早已让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与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所以在文案策划应聘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更容易受到面试官们的青睐。

而文案策划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行业,上升的空间也很大。一般的文案策划人员,在广州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左右,而成为资深的文案策划人的收入水平则可以达到年薪10万以上。

运筹帷幄

――行政管理

虽然行政管理岗位招聘时对专业的要求不高,但其工作内容中大量的公文写作、待人接物等,更适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因为在本科阶段,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选修过办公自动化与秘书学的课程,在公文写作与待人接物方面得到过全面地培养,而在研究生阶段则将这种知识储备在生活中得到了良好的实践。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在相关行业实习过,以笔者所在寝室为例,4个人全部都在学校的行政部门做助管,协助老师处理日常事物,不时还要撰写公文,因而在进入职场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很好的行政管理所需技能,相对其他专业和本科生的应聘者而言,上手更快,竞争力更强。

再举个师姐的例子,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三的学生,如今已经在一家著名的外企做行政,月薪为13000元,而本科生则为10000元,差距明显。当然,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薪资的平均水平在广州为4500元左右,而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员则可以达到每月上万。而像我师姐一出校门就能找到万元岗位,不仅因其学历更高,更重要的是她在研究生阶段一直从事与行政相关的助研、助管工作,为其从事这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就得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除了以上四大领域,适合这个专业的职位还有很多,比如说政府公务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岗位中,适合文学专业报考与学历要求为研究生的职位有很多,并且将来上升的空间也更大;当然也有少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士,然后在高校从事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稳定,待遇与福利也丰厚;另外也有不少人从事文学评论与写作,对于一个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看过了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接触了那么多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一名自由撰稿人应该是很多人希望从事的职业。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隶属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极富学科特色:它将研究视野从文学延伸到文化,与报刊出版、大众传媒、现代教育以及思想史等充分结合起来。

最好的当然是最抢手的,按往年的报录比来说,保研人数比考试录取的人数还多,报名人数则是招生计划人数的二三十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北大不指定任何参考书目。

2.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主干专业,同时还是国家“211工程”首批规划项目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点的支撑学科。该学科点源于原中央大学文学研究室,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相对而言,南大录取的人数要比北大多一点,但也只是多一点,如2013年报考人数为127人,录取人数为24人,其中13名推免生;2012年报考人数为118人,录取20人,8个推免名额;2011年报考人数为97人,录取20人,其中7个推免名额。就近3年的报录比来看,推免人数与报考人数逐年递增。与北大一样,南大现当代文学专业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在其专业之下,只开设了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个方向。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也是这个专业中的佼佼者。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下的专业研究方向增设了一门文学创作,而近几年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只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因此,想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北京师范大学。

4.复旦大学

相对而言,复旦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选择性相对很大,在其专业下共开设了6个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文学演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当代中外文学关系、世界华文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化研究与批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其开设方向十分宽广,该专业的推免人数也相当“乐观”,占所录取人数的70%,也就是说如果它招收10个考生,其中有7个属于推免生。如果你是准推免生,那么报考复旦大学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是普通考生,那么则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5.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名声在外。其专业的研究方向也很有特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与上述四个学校相比,其招生人数较多。如2014年招生人数为22名,其中推免人数为3人;去年招生人数为27人,同样只有3个推免名额。因此,对于想报考顶尖名校却苦于名额太少缺乏安全感的考生可以将视野转向招生较多的单位。

跨专业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多难?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