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1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一、自学
1、P2,观察并思考彩带随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
2、观察风筝图,你发现风筝上的许多点形成了。
轿车上的雨刷转动扫过的图形是,
转动门的其中一扇是长方形的面,它转动形成了。
总结归纳:点运动形成,线运动形成,面运动形成。
二、自己解决p2
1、第3题:在课本上连一连
2、找一找把你找出的立体图形写在课本上。
三、认真思考
p3说一说:
圆柱和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
四、p3认一认:
找出圆柱的底面、侧面、高。圆锥的侧面、底面、高。在右图中标出来
五、完成p3---p4课本中1——5题。
要求:用铅笔做在课本上。
第二课:圆柱的表面积
P5
一、课本引入:做一个圆柱形的纸盒,至少用多大面积的纸板?
预习完本节后把这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写在下面:
二、做一做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你动手做一做。
结论:圆柱的而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三、说一说: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
,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在图中标出)
圆柱的侧面积=
,
如果用S侧表示圆柱的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
表示高,那么,用公式表示为。
四、例题解决
p6试一试: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第三课:圆柱的体积
P8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今天我们来预习圆柱的体积。
一、p8先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V=
V=
你猜想: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做一个圆柱形的白萝卜,然后沿着底面直径把白萝卜切成八等分,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参照课本操作。
观察你拼成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是圆柱的,长方体的高是圆柱的。因此,圆柱的体积=。
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
三、应用
1、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2、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3、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练一练:p9----p10课本1----6题,
第四课:圆锥的体积
P11上一节预习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体积,知道了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那么,圆锥的体积能不能也这样计算呢?
一、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的体积的关系:
1、仪器准备:请同学们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
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2、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再倒入圆柱形容器,看几次能倒满。
3、通过上面的小实验,你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你能写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吗?V=
二、自学应用
1、一堆小麦,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2、一个圆锥形零件,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五课:圆锥的练习题
一、计算下面个圆锥的体积
二单位换算、
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3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6.5升=(
)毫升
4000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083msup3;=(
)立方分米
三计算
1、如图,求圆锥的体积
2、一个圆锥形零件,它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测量中经常使用金属制作的铅锤,这种金属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约为7.8克。这个铅锤月多少克?
4、有一座圆锥形帐篷,底面直径约5米,高约3.6米。
(1)它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体积约是多少立方米?
5、张大伯家有一堆小麦,堆成了圆锥形,张大伯量得其底面周长是9.42米,高是2米,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700千克,这堆小麦有多少千克?
第六课:圆柱练习题
1、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2、一个圆柱形纸杯高是20厘米,底面直径是14厘米,这个杯子能否装下3000毫升的牛奶?
3、一个装满稻谷的圆柱形粮囤,底面面积为2平方米,高为80厘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600千克,这个粮囤存放的稻谷约重多少千克?
4、下面的正方体和圆柱哪个体积大?(单位:分米)
5、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皮放入这个容器后,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
少?
6、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米。
(1)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把它截成三段小圆柱,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2
关键词: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主体性
最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教学理念及课堂教学目标也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新课标教学改革标准中侧重强调:“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进行展开,以此来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深入解析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来全面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全面培育学生主体性
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有效构建优质的教学氛围,来不断维系师生间友好温馨的师生关系。现有研究资料证实,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烘托教学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北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换》这一课时,运用课件呈现情境图,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
请学生观察上图,思考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是如何变换的,再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摆一摆,最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边摆边说,教师则需要巡视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交流中,最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反馈。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讨论时间,学生都可以表现出十分自主的学习情绪。在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展开学习的首要前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案例,科学引入新知识教学,使学生将自我所学知识有效内化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我数学学习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习自主性,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的变化,或者是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经过大量的学习讨论,学生得知体重和年龄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但体重的增长是随着人的生长规律而确定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学生在优质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活跃于生活的道理。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主体性
新课标理念指出,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在学习实践中充分发挥自我学习潜能。笔者认为,教师若是想要高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则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及生活经验,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时,教师需要鼓励班级中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如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自己的学习猜想。通过有效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展开积极的学习讨论,结合所有成员的智慧计算其面积,由学习小组自主选出一名代表发言。需要注意的是,班级中学生学习潜能不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的这一知识。只有将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才可以真正调动其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直接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十分关键。为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全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进而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3
关键词:歇后语;小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86-02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本文主要通过搜集、整理我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入编歇后语情况、分析该情况产生的原因,总结该情况对实践的启示作用。
一、我国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歇后语入编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歇后语的基本情况,现选择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三个版本: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进行数据统计,并分别对小学语文这三个版本全十二册的语文天地、练习、语文园地(回顾*拓展)部分所编入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六种语言形式的出现次数进行了统计,这六种语言形式包括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和对联。
1.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调查。北师大版教材这六个语言形式按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歇后语0次;谚语、对联均3次;格言警句10次;成语14次;古诗文43次。这六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在此版本总共出现73次。该版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下册中没有出现任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出现在全十二册中出现次数为“0”。由此可见,此版本存在过分重视古诗文的学习,而忽略歇后语重要性的现象。
苏教版六个语言形式的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谚语1次;歇后语、对联2次;格言警句5次;古诗文31次;成语61次;总计101次。数据显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说传统文化贯穿于小学六个年级全十二册教材的始终。但是,该教材过度强调成语和古诗文的学习,使得其它语言形式出现的机会甚少,比如,歇后语和谚语等。因此,苏教版歇后语教学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教版六个语言形式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次为:谚语2次;歇后语、对联均3次;格言警句9次;古诗文21次;成语31次,总计69次。此表在数据分布上显示出“整体均衡”的特点。歇后语在此教材中总共出现3次,对比之前两个版本有所增加,但其数量仍不足。
2.分析及结论。
(1)三个版本共同收录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的总次数为243次。三个版本所收录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句分别为:歇后语4次;成语106次;谚语6次;古诗文95次;格言警句24次;对联8次。歇后语,成语,谚语,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分别占总收录数的比例约为:歇后语1.65%;成语43.62%;谚语2.47%;古诗文39.09%;格言警句9.88%;对联3.29%。
(2)在所选篇目中,成语出现的概率最高,其次是古诗文、格言警句、对联、谚语,而歇后语排在最末位,在概率上远远落后于成语及古诗文。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选的是全国应用最广的三个版本的歇后语数据统计,而其中北师大版的数据统计表格中竟然出现了歇后语总数据为“0”,即完全不收录歇后语的情况。
(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全十二册尚未收录任何歇后语。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收录了以下歇后语,人教版收录的歇后语共十七则,相对丰富一些,但也非常有限。无论是只字未提的北师大版,还是相对较多的人教版,简简单单数则歇后语相对于广阔歇后语海洋,可谓沧海一粟,极难显现出歇后语独具魅力的语言形式。在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呼声渐高的如今,歇后语却似乎渐渐被教材“免疫”,被遗漏在历史的洪流中。
3.原因透析及实践启示。这三个版本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所有教材中歇后语的入编情况,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歇后语缺失的严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的:
(1)可能是来自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要求。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要规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必须地对语文教材的语言文字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做到严谨、规范。而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过于鲜活,有时甚至打破常规,不如“成语”、“古诗文”等形式规范。
(2)这与小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有关。从时间范围说,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眼前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逐渐地知道过去的人和事。从空间范围说,儿童认识事物,一般是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接触面逐渐扩大。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论识字、阅读还是作文,其内容的选编都应当做到由近及远,逐步扩展。而歇后语是经过千古传诵而发展至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往往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底才能够实现透彻的理解,这一点也导致歇后语不被广泛采用。
此外,不同版本教材的歇后语收录情况各有差异,这也代表着各个不同地区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和重视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歇后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比如,北师大版在整体上不如人教版和苏教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歇后语完全未入编也是可想而知的。苏教版是三个版本中最能体现“传统”二字的小学语文教材,但是苏教版更加倾向于收录成语和古诗文这类形式较规范的语言形式。而人教版则综合了前两者的特点,追求较均衡的结构,以最宏观的方式呈现教材。
然而,不论是何种原因造成了歇后语的缺失,歇后语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都不应该被小学语文教学拒之于千里之外,因为其本身的独特性以及小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充分证明歇后语教学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王岩.论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及其语用意义[J].汉字文化,2007,(6).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4
一、易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柏拉图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尚未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学习没有目的性和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学习,尤其是小学生,这成了每个小学教师每堂课的首要任务。而多媒体中的录像、图片和动画为课本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它更具有活力和真实感,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10 colors,在巩固颜色单词这个环节时,我制作了颜色转盘ppt,避免了枯燥的复习,增加了复习的趣味性,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举起小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Unit 5 At School,这一单元主要是介绍各学科科目。上课请每个学科教师都到课堂上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拍摄了各学科教师的相片,并制成PPT,让学生来介绍各学科教师。当一出示PPT,学生马上纷纷议论开来,学习热情高涨,马上进入了学习状态。This is ... teacher. This is ... 在复习环节中,我把所有相关的科目老师的相片制成剪影状态在PPT中显示,让学生猜“Who is he/she?学生很感兴趣,踊跃发言。
二、易于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教学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在中国,特别是我们这个小县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所以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口在英语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六年级比较级与最高级时,在课的导入时,我让学生观看奥运会刘翔110米跨栏夺冠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They can run fast. Who can run faster?Who can run fastest?学生在观看了这场激动人心的赛事后,很快就得出了答案,体会到原级、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区别,并对我国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自豪。
三、利用网络资源,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拓宽学生的视野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加以利用,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模块是关于语音知识的。语音知识比较难,学起来也比较枯燥。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英语字母积木》节目,在上语音这一模块时,我总是放一集相对应的《英语字母积木》。由于《英语字母积木》的内容生动形象,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很快在动画中领悟了发音要领,再回到课本教学,学生就觉得非常容易了。
我们这里是个小县城,经济不够发达,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往往只是来源于课本,很难接触到外国本土的语言资源。而如今电脑的应用,信息文化多了一种又经济又便捷的交流平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向学生推荐了家喻户晓的小老鼠Maisy及咕噜牛The Gruffalo 系列动画故事。让学生课后在家中观看这些英语动画故事。由于这两部系列动画故事,每集时间简短,内容简单又贴近生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资源,让学生了解了一定外国的文化,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习英语要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Unit 7 At the Restaurant是关于饮食的。于是我让学生在网上学习关于西方更多的食物,并且学会读音,摘抄下来进行交流。学生在课后的网络自学中不仅学会了更多相关的西方食物单词,如咖啡coffee,三明治sandwich,比萨pizza,意大利通心粉Italian pasta。也了解西方人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差异,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西方人习惯用刀叉。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课堂上如果刻意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使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而给予过多的信息,学生也无法准确地摄取所需的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内化。只有正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避免负效应,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5
一、复习教学的“生长点”
所谓复习的“生长点”就是复习的重点,即构建知识网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复习教学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动手亲自整理,让复习教学生长起来。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复习》复习教学中,进行知识网络构建时教师可进行如下引导:
1.课前整理
复习教学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将知识点整理成“数学知识树”,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借助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先把某个知识点定为主干,再由这个主干开始分支,每一个分支就是这个知识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分支上又有许多小分支,就是许多小的知识点,小分支上有果子了,学生称之为“数学果”,它是学生举的例子或者是学习方法的总结。通过复习前的整理,每位学生都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点的收集过程,对复习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将大大提高复习的参与率与效率,而不会是几个优等生唱独角戏。
2.课中构建
复习课是以梳理、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连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复习教学中打破“以偏概全”,以一两个优生总结概括的复习,这样中下生将失去复习兴趣而无所收获。发挥小组的优势,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整理知识树,亲身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真正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课后完善
课后将知识树完善,贴于数学书“单元回顾与交流”。
二、复习教学的“延伸点”
1.课中延伸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复习》复习教学中,“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多的表面积,是复习教学的难点,也是本节复习课的“延伸点”,如何延伸可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要以动手操作为主。教师问:“同学们,萝卜都带来了吗?现在我想把这萝卜切开,有几种切法?一是横切。①横切1刀,萝卜变成几段,表面积增加几个底面?同学们动手试试看。切2刀呢?②想象切5刀,切成几段,表面积增加几个底面?③想象切8段,要切几刀,表面积增加几个底面?二是纵切。表面积增加多少?长方形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同学们自己切切看。三是反思总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想想:刀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刀数与表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刀数=段数-1,切1刀增加2个面)”
其次,“削”出圆锥,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也是本节复习课的“延伸点”,如何突破?以动手操作为主。教师问:①我想知道这萝卜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求圆柱形萝卜的什么?怎么求?②将圆柱形萝卜削成最大的圆锥体,怎么削才算是最大呢?槭裁矗看蠹蚁飨骺础U馐痹仓与圆锥的比是多少?剩下部分与圆锥的比是多少?剩下部分与圆柱的比是多少?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个圆锥的体积怎么办?教师直接将圆锥形萝卜放进水里,通过观察生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形萝卜的体积。课后,学生问:“这萝卜可以吃吗?”因为有一部分学生是拿它来当圆柱的,可见学生已经真正融入学习中来,提高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拓展了复习教学的延伸点,增加了复习教学的深度,提高了复习教学的层次。
2.练习延伸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范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18-01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作为语文教师,固然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仅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生活才是学生真正的语文实践练兵场。我们应当因地、因时、因人地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力求活动的趣味性、应用性和适应性。
一、因地制宜
学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体育颂》后,笔者结合本校第14届校运会组织开展了《永恒的记忆――喜尝第14届校运会硕果》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育给人带来的快乐与享受。校运会前,笔者让学生组织成立摄影小组拍摄运动场上令人难忘的瞬间,再整理照片在校内张贴展览;运动会上,学生随时记录活动进程及心得体会,并向广播室投稿,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在作文课上,笔者要求学生以校运会为主题,从不同角度选取素材进行习作。本次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
1.品析照片,回忆难忘瞬间。
2.撷取角度,搜集写作素材。
3.梳通整理,提炼写作方法。
4.互评习作,提高鉴赏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道德风范和集体主义精神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体验体育魅力的同时,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思考生活,学会在丰富的活动中,选取角度,筛选写作素材,培养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在阅读品评中提高鉴赏习作的能力。
二、因时制宜
学完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视角》时正值阳春三月,校园里芒果树花香四溢,公路边大叶榕旧貌换新颜,公园里鲜花竞相怒放,学生只要留心观察、体会就能捕捉到春的踪迹,嗅到春的气息。笔者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春的足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多个角度,拍摄体现“春”的镜头。
2.交流照片,谈谈选景的角度。
3.为照片写解说词,小组合作交流、修改解说词。
4.每个同学上台展示照片、介绍照片。
5.评价交流,评奖颁奖(最佳视角奖、最美画面奖、拍摄创意奖、最美解说奖、解说表现大方奖)。
6.修改解说词,张贴展示。
7.写活动感想。
学习活动突出了两个优点:一是具有广泛性、自主性。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尤其重要。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独立完成几个学习任务:选景―摄影―写话解说―评价。大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二是突显综合性、实践性。在活动中,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春天,捕捉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正面描绘花虫鸟兽,侧面烘托人物,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因人制宜
在一次升旗仪式上,我班姚亦昕同学接受了国旗下演讲的任务。这个羞涩内敛的大个子女生第一次在两千多人面前演讲得自然顺畅、大方得体,我班全体师生都暗暗为她叫好。回到班上,笔者趁热打铁进行五年级下册第四主题单元《真诚》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把活动拓展开来,采用火车接力的方法,即本排前桌写给后桌(最后一个同学写给第一个同学)一句赞美或是劝告的话,使每个同学都能收到别人的赞美或劝告,从中发现优点,树立信心,或是反思不足,鞭策改进。学生在互赏互评中提升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