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生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实的生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实的生活

现实的生活范文1

[关键词] 张艺谋 造型风格 写意 纪实

自电影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格,路易・卢米埃尔开创了世界电影中以欧洲电影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传统,而乔治・梅里埃则开创了世界电影中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传统。经历了声音的出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电影的本质(essenceof cinema)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争论的一方是“造型派”,它们坚持认为电影艺术特征在于其与现实的迥异性,而争论的另一方“写实派”宣称电影艺术特性在于对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造型派代表人物鲁道夫・爱因汉姆提出:电影艺术来自它与现实的“差异”。“写实派”代表人物巴赞则认为:“唯有摄影机镜头拍下的客体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它比任何乱真的仿印更真切:因为它就是这件实物的原型。”另一位“写实派”代表人物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本质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总之。造型派以表意为目的,借鉴绘画构图,讲究画面的整体布局,注重形式美法则,讲究色、光的运用,通过强有力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并引起联想。“写实派”强调画面造型的自然真实生活化,在实录中完成造型,画面具有真实自然的现场目击感,倾向于“非排演的现实”(unstagedreality)。张艺谋的电影倾向于表意性造型风格与写实性造型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特征。

一、表意性造型风格塑造

表意性造型风格即导演运用“造型空间”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色、光、构图等)创造意境。达到象征、隐喻、诗化的表现效果,它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突破线性情节的限制向空间扩展。例如在《红高粱》中,导演充分调动色彩造型元素的作用从而起到结构整个影片、渲染主题、营造氛围的作用。在影片中“红色”是主色调,一块红色的盖头蒙在“我奶奶”的头上,红色的轿子上下强烈运动,红袄、红裤、红绣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表现“我奶奶”强盛的生命力以及原始性的激情。在这里少了犹豫的色彩,红色主调与剽悍的轿夫共同构成对民族精神强力的礼赞。将无限的实在空间统一于红色的基调中。红色的张力效果渗透于影片中各个因子之间,不仅起到对生命力的赞美,而且起到统摄全片的作用,使其浑然一体,既起到了诗意的表达又使人感觉不到结构的松散。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可见,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不仅作用于人眼的感受,而且还要进入人的心灵引起人的联想。

《菊豆》的成功在于张艺谋又一次充分调动影像造型空间的各个因素,通过运动的画面直接传达思想。电影将场地由十八里坡空旷的原始野地移向了杨家染坊,染坊的主体是由高空垂悬而下色彩艳丽遮天蔽日的长布屏障,随着机械的快速运转,染布飞速地泻入血红色的染池。这是对女主人公蓬勃生命力的显示。暗含着一场性革命即将开始时强大力量的集聚。当菊豆和天青第一次在染缸旁时。菊豆一不小心踢掉了染布机上的销栓,于是整个悬挂于上面的红色布匹像开闸的激水奔泻而下,红色的性色调以及画面造型空间快速运动感给人一种对自然之性的礼赞。光线、色彩作为造型元素刺激神经,并引起人的思维,红色使人想到强有力的生命、牺牲、等,而昏暗之色则使人想到压抑与恐怖。天青和菊豆七次拦棺彻底打破了影片的红色氛围,低机位拍摄的巨形棺木徐徐前进,棺木上端坐着手棒灵牌的杨天白,棺木将菊豆和天青一次次压倒在地。杨金山肉体虽然已经死亡,但整个宗法制度、封建秩序仍然存在,从而显示了死人的统治力量。导演充分调动影像的视觉因素,通过光线、色彩的对比,场面强有力的调度,以及画面的运动效果。从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导演把线性叙述语言转化为影像造型语言,用造型空间进行叙事,直接通过视觉敲击人的心灵。作品中由红色所代表的人性之爱与由暗色氛围所代表的封建文化秩序对立构成,两种暴力符号相互碰撞,从而促成了影片深层意义的表达。

当我们说一部影片的主题及其意义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影片的历时性阅读,即通过影片运动的画面具体的人物形象所归纳出来的概念。那么作为影片的创作者导演实际上是进行着逆回式的阅读,即怎样把抽象的主题意义以形象化的画面表达出来,这方面的工作导演应该比小说家更强,更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因为毕竟“小说的结构是时间。电影的结构原则是空间。”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把封建制度转化为一系列的仪式如点灯、吹灯、封灯,陈老爷与哪位太太睡觉,哪位太太就荣幸地点上灯笼。这是规矩,如果哪一个违反了陈家的规矩,轻者用黑布套上灯笼为“封灯”,重者被处死。这些仪式规矩实质代表了陈老爷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权力。此时的“红色”则没有前两部戏平等自由的的象征,而是统治者对性权力的绝对占有以及女性对权威男性的臣服。《大红灯笼高高挂》全部叙述场景都在陈家大院内完成,影片一再突现全景下的陈家大院,这是一个封闭的与外界隔绝的宗法系统,走出这个秩序的违抗者将受到死的严惩。陈家大院上那座处死三太太梅珊的碉堡般的黑屋透露出阴冷的寒气,时时给叛逆者敲响警钟。

电影的造型空间主要是通过画面来体现的,但画面造型并不能完成包涵电影的造型空间,比如画外空间声音也起到营造电影空间的作用,因为声音作用于人的大脑就会产生联想并激发形象,因而它也有造型性。“对话、内心独白、音响效果、音乐,归根结蒂决定于因而也从属于视学形象的要求。”声音作为一种造型符号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以充分展现,在《红高粱》中“我爷爷”、“我奶奶”的野合被放置于唢呐的齐鸣声中,迸发出狂欢的野性之美,与红高粱的劲舞相互辉映。烘托出超越理性、文明而返回人类原始本真的深远意蕴。“我爷爷”所唱的民间小调“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不是柔美的抒情而是粗犷地狂吼,以显示原始生命力的再现。《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响彻天空的捶脚声。这是女性对男权社会臣服后的自我痛饮,紧密的锣鼓以及三姨太那被拖长了的京剧伴唱,是对封建宗法家长制度的控拆。在布满了规矩的社会里,人的话语权已经被剥夺了而只能用隐喻的非语言方式来表达。

张艺谋的电影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在于通过世界性语言即造型语言来进行叙事,从而通过运动的画面与不同语言的观众直接进行交流,张艺谋的电影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由电影美学向造型美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纪实风格的追求

前面我们已追忆了自电影产生以来两种不同的风格:写实与写意。绘画与纪实。绘画派往往用高超的造型技术,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前所述张艺谋的电影《红高 粱》。纪实电影则尽可能掩盖自己的创作意图。试图用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反映生活,如同克考尔所说电影的本质:物质现实的复原。20世纪40至5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可以说是纪实电影的实践者,导演维多里奥・德・西卡的代表作品《偷自行车的人》,通过纪实方式再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下层市民的悲惨生活。罗伯托・罗西里尼在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建立了新现实主义运动美学的主要元素:“写实主义的,逼真的场景。由职业和非职业演员扮演的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社会问题,以及隐蔽自然的摄影和剪辑技巧。”

自《秋菊打官司》张艺谋把自己的风格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纪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的原生态。《秋菊打官司》呈现出纪实电影的一些特征,首先以“隐蔽自然的摄影”来进行拍摄。影片写秋菊为讨一个说法而告官的事件。为了实现事件的自然状态,按照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完成,保持其纪实的风格,摄影者将自己隐藏起来进行“偷拍”,这样摄影师由于机位的限制而不能充分运用各种技巧,很难对画面构图进行组织。因而自然状态更加显示了纪实的特性。机位的相对固定,从而形成一种客观的视点,有时根本无法预计镜头中将会出现什么,因而事件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对人来说,现实本身是意义含混的,不确定的,而正是电影的活动照相可以把本身含意模糊的现实场景与事件表现出来,‘使影像不致出现艺术家随意处置的痕迹’。因而。在巴赞看来,表现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就是表现出现实的这种内在含混性。”其次在用光上以自然光为主,另外大量运用非职业演员,在语言上表现为运用地方方言。不管是偷拍还是运用自然光,以及非职业演员和地方方言,这一切都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秋菊打官司》作为一个独特的纪实文本它的真实性还在于揭示人性孤独的存在,透露出人性的悲哀。秋菊为讨一个说法,其目的是希望村长认错,以此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然而权威话语是不可能给个人话语以言说的权力,这最终都指向了人类的生存课题,影片最后秋菊那茫然的神色,最终使她进入两难的境遇。这样,影片已经超出了普法的一般意义而进入哲理性的深思。

现实的生活范文2

2、所谓白头到老,没什么秘诀,只是在相爱时,存下点感动,在冷战时,懂一些感恩。

3、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不要埋怨自己。玫瑰有刺,才会是玫瑰。

4、美貌,智慧,金钱,很多事,都是天生注定的,别想用你那嫉妒心,改变什么。

5、一年之季在于春,一生之季在于勤,一天之季在于晨,同学们,珍惜吧!

6、人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进去。

7、毫无遮掩的施恩图报,光明磊落地私下交往,就是诚实的表现。

8、没有爱情的生活是残缺的生活;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悲的婚姻。

9、结婚不等于幸福,单身也不意味着不幸,因为我们出生时就一个人,最终也不可能同时离去,一个人,只要心态好,那就是一种幸福,就这么简单!

现实的生活范文3

关键词:波德莱尔;德拉克洛瓦;恶之花;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54-02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曾把自己称为“喜欢地图和画片的娃娃”(《远行》)。这种对艺术、特别是绘画的喜爱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美学评论中。而备受他推崇的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于精湛的绘画技艺,而是“整体性、色彩、主题和素描之间的深刻全面的协调”,①更重要的是,在题材上,德拉克洛瓦比同辈的画家更关注“高等文学”,广泛涉猎阿里奥斯托、拜伦、但丁、沃尔特・司各特、莎士比亚等巨匠,并致力于揭示崇高的、精妙的、深刻的思想。

一、史诗的现代色彩

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曾宣称:“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这一点与德拉克洛瓦不谋而合。在他们看来,一味地仿古、重复过去的艺术形式而不注重现代风俗,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古典艺术值得遵循和学习的,并非是题材、形式,而是“永恒的艺术规律:生动的表现和旋律感,优雅和朴素”②。德拉克洛瓦曾举了伦勃朗的例子,说伦勃朗将创作朱庇特或者柏拉图时的同一规则也用于描绘衣衫褴褛的穷人的肖像,表明伟大的、美的作品不仅仅在于表现神话、圣经等传统内容,而在描述现时的事件或平常的小人物也可以表现出来,只要画家遵守永恒的创作规律:“美的规律是永恒的和固定不变的,而美的形式是极其多样的。这是确定不移的真理。”③这种理解也正符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典范性”的阐述,即后来的天才通过它可唤醒自己的独创性的感觉,在艺术里从规则的强制下解放出来,而艺术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规则。④

另外一方面,正如波德莱尔所说:“史诗缺少的不是主题,也不是色彩。缺的是画家,真正的画家,善于从现时的生活攫取其史诗的一面、用色彩或素描让我们看见并理解系领带穿漆皮鞋的我们多么伟大、多么有诗意。”⑤那么,应该如何利用美的规律,将画家的思想传达出来?在波德莱尔和德拉克洛瓦这里,有一个共同的途径,那就是艺术家的记忆,换言之,即艺术家的想象力。

这种“记忆”并非是对对象的完全的模仿和再现,相反,波德莱尔和德拉克洛瓦分别从诗歌和绘画的角度阐明了单纯模仿的弊端和不可行性。在他们看来,对象或模特虽然是需要的,但它们只是辅的,“仅仅是奴仆,它应该服从艺术家的想象力的使唤。”⑥艺术家要得到的,并非对象的外形,而是“思想”以及使思想更加明确的东西。即使在细节上有所采用,采用的也只是那些想象力不能企及的细节,将它们与艺术家所创造的图景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成功的作品。

二、哈姆雷特式的忧郁

既然波德莱尔和德拉克洛瓦都强调,在选择创作题材时,最好不要重新回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圈子里去,那么创作的灵感还可以来源于何处?

在德拉克洛瓦那里,这种灵感在很多时候来自于书籍。波德莱尔曾说德拉克洛瓦本质上是文学的,而且是诗人的画家,因为他不仅喜欢、而且能够读懂伟大诗人如但丁、莎士比亚和拜伦,并且能够完美地表现出来。莎士比亚作为一位伟大的、“具有世界性”的诗人,深受波德莱尔尊崇;而莎士比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戏剧性、矛盾性,以及各种复杂情感的融合,也让德拉克洛瓦找到了充分发挥和进行阐释的空间。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曾经记载与友人谈论莎士比亚而达成的一致结论,非常精辟地体现了德拉克洛瓦的文学鉴赏力:

比较恰当地讲,莎士比亚既不是悲剧作家,也不是喜剧作家。他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既是诗也是心理学。……莎士比亚具有如此强烈的现实主义感染力,使我们不得不接受他所塑造的人物,甚至还觉得我们好像很了解这些人物似的。……一根逻辑的线索,一条看不见的脉络隐藏在众多的细节描写中。在那里,你无法期望能见到其他东西,只会看到一座奇形怪状的山峰,你会发现那里有清晰的布局谋篇,深思熟虑的刻画,还总有连续性和理性深藏其间。⑦

德拉克洛瓦有时甚至感叹,为什么自己不是一个诗人。但他也清晰认识到,他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画笔,尽可能强烈地在画作中表现出那些他希望传达给别人的情感。在他画笔下,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层出不穷,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永诀》(1846)《克里奥帕特拉与农民》(1838)《跪在父亲面前的苔丝德蒙娜》(1852)等。1834-1843年间,德拉克洛瓦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创作了系列石版画,共16幅,后又将其中的几幅,如《哈姆雷特与欧哈修在墓园》(1843)《奥菲莉亚之死》(1844)等创造为油画。

而在波德莱尔看来,德拉克洛瓦与莎士比亚乃至很多伟大诗人相通之处,就是他作品中那种特殊的、顽固的忧郁,这种忧郁,被德拉克洛瓦表述为“无常的命运拖走了那些哀求的人,他们徒然地寄希望于他们的祷告,渴望能停留在命运柔顺的臂弯里。”⑧其中蕴含着犹豫、无奈,或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如《美狄亚》描述的是美狄亚即将杀死自己亲生儿子之前),或是在目睹死亡而前途未卜之时(如《希奥岛的屠杀》前景的老妇人),是一种比痛苦更严肃、更深沉的表现。

这种忧郁之感,除了题材的选择,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色彩的风格来表现。《哈姆雷特与欧哈修在墓园》的故事背景是被送遣到英国的哈姆雷特与欧哈修秘密回国,在掘墓人那里发现了以前父王身旁的朝臣的头骨,从而引发了哈姆雷特对“美貌、功名都注定逃不过一死”的感慨。这幅画中的哈姆雷特并非是一个悲哀或狂暴的哈姆雷特,而是一个敏感、苍白的哈姆雷特:“生有一双白皙的、女人似的手,性情优雅,但是懦弱,稍微有些优柔寡断,眼睛几乎没有表情。”⑨据称,画中哈姆雷特的模特就是一位女子――波利娜・维约,是德拉克洛瓦的朋友弗朗索瓦・维约的妻子,也是德拉克洛瓦爱恋的对象。从人物线条来看,《哈姆雷特》的笔触可以说是模糊的,画家并不希望观者过分注重某一方面的细节,而是看重整体的感受方式。这就使得色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三角式的构图将几个重要人物的色块区分开来,互不侵犯,其中哈姆雷特的黑衣白肤,恰恰和掘墓人的白衣黑肤形成鲜明对比,二者的视线看似通过掘墓人伸出的手以及手上的骷髅相连接,但眼部模糊线条的处理又使得哈姆雷特的目光游离不定,加重了这种“高度的严肃的忧郁”中闪烁着的“一种沮丧的光”。⑩这种对于色彩的巧妙运用,波德莱尔曾在《灯塔》一诗中称赞道:“德拉克洛瓦,恶神出没的血湖,/四周有常绿的松林投下阴影,/愁苦的天空下,有奇怪的号鼓,/像飘过了韦伯压抑的叹息声。”{11}

难怪波德莱尔声称,在莎士比亚之后,没有人像德拉克洛瓦那样善于把悲剧和梦幻融入一种神秘的整体之中。{12}

注释:

①[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254页.

②[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平野译.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24页.

③[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平野译.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59页.

④[德]康德著,曹俊峰译.康德美学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69页.

⑤[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65页.

⑥[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平野译.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56页.

⑦[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冯锦编译.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1, 141页.

⑧[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冯锦编译.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1, 217页.

⑨[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251页.

⑩[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105页.

{11}[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4页.

{12}[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250页.

参考文献:

[1][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恶之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美学珍玩.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3][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巴黎的忧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法]夏尔・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浪漫派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英]唐纳德・雷诺兹等著,钱乘旦、罗通秀译.剑桥艺术史・19世纪・20世纪・绘画欣赏.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6][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平野译.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7][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著,冯锦编译.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1.

[8]华语编著.德拉克洛瓦画传.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0.

现实的生活范文4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初中生物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生物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渗透的过程,通过一些具体知识的讲解和探索,靠学生内化生成他们理性的思维习惯、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想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让这些生物科学素养在学生现在和今后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生物学课堂的教学绝不可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地选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素材来作为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对象,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去了解、去探索。自然界的生物丰富多彩,内容繁多,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恰当地选取现实生活的生物学素材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服务呢?笔者简要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多记录,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了解本地的乡土人情、气候特点、主要产业、主要物产,注意观察生活,从生物学角度审视周围的主要植物、动物和生物学现象,这些也是学生要面对的现实世界,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不知其本质,教师则可以用生物学专业知识去解读它们。这是一个长期的素材积累过程,只有在平常多积累形成自己的教学素材库,在相关知识出现的时候才有选择教学素材的空间,没有自己积累形成的教学素材库作为支撑,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只是空谈。

例如,我在讲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时,就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校园植物资源,将课堂搬到了操场上,用活生生的植物作为教学素材,学生通过现实情景中的观察、比较,很容易就记住了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感受到了校园在这些植物的装扮下的美丽,由此加强了他们保护植物、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当然,这样的校园开放课能上成功的关键在于我对校园中的植物情况掌握得很清楚,因此才能运用自如,有问有答。

二、课堂上导入新课的素材尽可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越来越重视一节新课的导入部分,都试图通过它们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多年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那些选自于学生真实生活的素材,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言更积极,因为这些事物跟他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更熟悉,他们也更关心这些事物发展的规律。

三、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对于探究的对象如果能找到实物就绝不用多媒体手段代替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亲眼所见等于识记百遍”,可见亲身经历所获得的体验更容易让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师在探究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在关键点予以点拨和引导,形成流畅的课堂节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通过合作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问题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少设计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更愿意思考并回答那些需要用一小段话来解释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又跟他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就更想去弄个清楚。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有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做老师的要有等待花开的耐心。

五、根据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活化处理,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这节课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所给的实例,而是抓住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这个目标,重新选取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来组织教学,课堂上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一堂课下来,我几乎没有讲多少,学生已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现实的生活情景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思考,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就在身边,从点滴处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像案例中的教师那样,将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糅进每一节课中,它是一个由量的积累然后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参考文献:

现实的生活范文5

2、有的人无须再见,那些多是过客,分手了报之微笑,离开了处之泰然,我们皆有自己要过的生活,莫在意身边喧嚣或者孤寂,诸多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其实与你没甚关系,在,权为背景,不在,生活亦不会更改。我们的烦恼在于,总欲扯上无关联的人,沉迷自造的人情冷暖,只让嗟叹与感慨,苍白了岁月和等待。

3、人生,就是一种简单的轨迹,用心演绎每一个故事,哪一种平淡的重复。其实孩子气,也没什么不好。人总有一天会长大,何必成熟太早,失去太早。当你做对的时候,没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4、当你回忆从前时你笑了,说明你长大了;当你回忆从前时你哭了,说明你成熟了;当你回忆从前时你漠然了,说明你世故了;当你回忆从前时你感慨了,说明你无奈了;当你回忆从前时你淡定了,说明你开始老了。

5、慢慢的才懂得,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可能正经历着失恋的痛苦,也可能正经历着生活的没落。或是更大的人生磨难。但无论你是快乐的时候,还是悲伤到了极致,都要学会放下,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松开双手,就可以去拥抱世界。放下是一种解脱,是一种顿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6、平淡是生活的主线,精彩是人生的点缀。我们无法回避现实的平凡,更无须沉迷在对未来的幻想。脱离现实的想象是没有生命力的,与其胆怯的逃避,不如勇敢地应对;与其消极地抵触,不如努力地抗争。接受现实越早,让你能够发生改变的机遇就越多;若是原地停留,你就会在与生活的拉锯战中完败。

7、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

8、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既然已经成为事实,就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不钻牛角尖,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9、爱情是一场美丽的意外,让你在意料不到的时刻爱上一个意料不到的人。如果有一个人,你曾无数次想过要放手,却最终仍是舍不得。这样的感情,不要轻言放弃。但凡让人割舍不下的,都会渐渐长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离。

现实的生活范文6

一、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体现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而从生活现象中得出一些普遍现象,归纳、总结这一现象,最后得出这一现象的结论。体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性。如在学习圆这一章内容时,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几何图形,不仅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是圆形的,而且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圆,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可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圆,利用垂径定理解决求赵州桥的主桥拱半径的问题,以及解决下水道截面污水高度的问题等,从这些解决实际问题上来看,数学知识的应用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认识到学习圆的重要性。

在对同一类问题的教学中,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归纳、总结出这一类数学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作出说明的过程,既产生了定理、定义、公式、法则,又结合了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平均变化率问题上,这类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原形,如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绿化面积增长率等。如果讨论的是两轮(即两个时间段)的平均变化率,这类问题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数学模型,设平均变化率为x,则有下列关系,变化前数量*(1+x)2=变化后数量。如果是下降率则是变化前数量*(1-x)2=变化后数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也可以在生活中享受数学所带来的乐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拥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结合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例如,对于现实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相反意义的量,如卖出与买入、盈利与亏损、上升与下降、增加与减少、前进与后退等,无法用自然数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用负数解决了问题,使得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一倍,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刚好组成平角,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也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不只是计算,也可以动手去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之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

二、在数学中体现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答案,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以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四组,提问:在周长一定的前提下,下列图形哪个围成的面积最大?A.四边形;B.三角形;C.六边形;D.圆。在这个问题中,这四个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四边形;第二组每人做三角形;第三组每人做六边形;第四组人做圆。最后每组出一人,将所得答案分别写在黑板上,从中找出最终的答案。最后让大家总结出周长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面积的大小顺序。激发学生的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较好地利用了这一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敢于思考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内容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促进了学生敢于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敢于去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养成了在日常生活中去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

三、让学生认识实践中的数学

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不管是小区花园的设计,还是一条公路的通车,不管是人行道上的一块砖,还是卫星的运行轨迹,它们都离不开一样工具,那就是数学。因此,我们在学习好数学的前提下必须先要应用好数学,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后,学生怎样解决出租车的收费、电费、水费、储蓄、物价等知识。如制造一种钢管,原来每根的成本是200元,连续两次降价后为162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率为多少?此次题是降低率的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