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1

关键词: 课程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质量体系

教育质量是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学生发展的优劣程度。学生是教育质量唯一的载体与评价对象。[1]质量即适合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预先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

高职教育以“面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2]为宗旨,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多地从“社会本位”角度去评价,即以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而对高职院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够关注,对高职教育中学生需求的满足、个人的发展,即学生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有所忽视。事实上,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应用人才,而这一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学校的培养,需要学校内部的评价: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为办学战略思路类因素和教育过程转化能力类因素两个方面。办学思路类因素包括办学思路,学院定位,专业、学科建设质量,课程开发质量等;教育过程转化能力类因素包括资源实力和教育管理。其中,课程属于办学战略思路类因素,它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在因素。

戴士弘教授提出,提高所有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提高全部课程教学质量,将极大地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3]可见,课程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巨大影响。

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中课程的内涵分析

“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源于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作动词用,Curriculum是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跑道”英文表达为racecourse,学校的课程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比喻为像跑道那样的东西,直到最近,甚至最有知识的专业教育者也认为,课程是比较标准的场地,学生在上面跑向终线(获取文凭)。在西方,斯宾塞(H.Spencer)最早使用Curriculum表达课程这个词汇,意思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在《朗文英汉双解活用词典》中将课程解释为“a set of lessons or studies”。课程在英语中还可以用“course of study”来表示“学习的进程”,即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进程。

可见,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是课程,因为课程不仅把各学科教学内容和进程变成整个便于教学的体系,而且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个蓝图。[4]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都必须通过这座桥梁来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差别主要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之间的区别。[5]课程是对教育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则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或教科书)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是课程的表现形式,从横向看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从纵向看,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与课程相关的活动有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6]

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观的指引下,注重高职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确立“学生中心课程理论”[7]、动态发展的课程观。高职的课程内涵应具有广泛性,其课程不仅包括体现人的认知结构的显性课程,还包括强调人的发展的知、情、意的学习,尤其是隐性课程对于创新型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课程的内涵还应具有发展性,由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传统的课程新的形式,比如网上的精品课程资料、课件资料、视频资料等也可纳入到高职课程体系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的设置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课程建设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与系统课程的建设,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师资队伍、教材、教学研究等建设。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主体、制度及一定的物质支撑。在主体层面,师资是其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教师来达成的,它与课程是融为一体的,因而在高职院校中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课程的实施中,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课程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在制度层面,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高职院校的学院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保障。在物质层面,课程的有效实施需有赖于一定的宽松自由的学术场所、优越便捷的信息环境和实验条件等。

课程评价是高职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它是一种动态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对课程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边评议、边改进、边提高的过程[8],指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以期尽快矫正,从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课程”是教育执行中的核心要素。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以需求为导向,课程为核心”,综合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以上课程的内涵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需要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家长的需要,而这些需求的满足是通过课程来达成的。课程是高职院校系统链中的关键部分之一,是衡量办学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9]同时,要看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性,不能仅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也不能仅注重人才培养结果的质量水平(即终结性水平)。因为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能仅适应社会需求,把其作为就业的一张通行证,更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管理、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规范的课程执行与有效监控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后劲”,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课程为核心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任荣(1977-),女,山西榆社人,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是贸易经济;;弓志刚(1972-),男,山西襄垣人,山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流通经济。

贸易经济专业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复合型的能在工商贸企业从事贸易、营销与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以及能在商贸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开设的经济类专业。贸易经济专业现为国家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目前在全国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南京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兰州商学院等十几所高校开设。随着国内贸易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流通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这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既是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际国内贸易理论知识、商贸流通业务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积淀厚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合作意识强、视野开阔、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综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应主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

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要有比较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工商管理学理论基础,要有过硬的贸易经济知识与技能。宽厚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有助于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及能力培养。

(二)具有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知识结构

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还应该具备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不是松散、无关联的,而是以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主体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此乃新思维方式产生的源泉。该知识体系不仅能为解决本专业、本学科问题提供独到的视角,更是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具有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知识结构,是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下形成的综合能力

虽然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知识结构有利于形成创新能力,但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绝不是几个学科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各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综合能力。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要求既具有现代商人的高理论素养,又具有传统商人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在国内和国际贸易领域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和政策研究。

(四)具有全新思维模式下形成的创新能力

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可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对原有知识的超越,也就是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全新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其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生理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战略思维和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更要具备对经济现实敏感、敏锐的问题意识。此外,要有洞察力,有创意,善于寻找商业机会,能创造性地解读、回答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样的人才既实事求是,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有很强的职业竞争力。

二、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由上文对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内涵及主要特征的解释可知,人才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和在应对和思考问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是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对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学以致用的“助推器”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单纯的“求知”,而在于最终的“致用”,也就是实践,这也正是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科学研究训练、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军训和国防教育、公益劳动等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实践教学以开放、动态的教学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成为自主、独立的活动个体,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去解决社会现实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信息、接受考验、经受锻炼,从而促使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志、个性、认知水平、自主性、创新性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实践教学是由理论知识过渡到社会实践的桥梁,是实现学以致用的“助推器”。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投身社会实践的优秀品质,是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必要基础。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模拟或仿真训练使学生产生类似面对实际问题的直接体验,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

创新能力是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人才除了具备坚实、深厚、前沿性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更主要地体现在人才的思想信仰、思维能力、品质意志、性格特点等相对主观的意识形态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人格和主动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广泛性和立体性使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创新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均有明显的强化和提升作用。

(三)实践教学是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

服务于社会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在社会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率及成果是检验其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人才素质必须通过日常的训练及培养逐步形成,因此,在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教育中必须针对实际经济发展问题开展研究。实践教学不仅在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和认知实际问题并模拟提出解决方案的主要学习环节。因此,实践教学既是实现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更是检验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素质的主要手段。

三、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由于失去了过去的“计划安排”,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学生的毕业实习中,学校很难通过有效手段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机构及部门进行实习训练,导致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不能够真正了解贸易经济领域中企业和管理决策部门实际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要求。现阶段,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对具有典型实践操作性要求的课程都安排有实践或实训环节,但实践内容大多是抽出时间去相关企业参观一次,或安排学生进行随机性地市场调研,或者只是进行案例讨论,流于形式,学生的直观感受很差。这些无太大实际针对性的实践方式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法很快地适应岗位角色,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物质条件不完备

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和环境。贸易经济专业的许多核心专业课程,如电子商务、期货交易学、拍卖与典当等都需要相配套的模拟教学实验室。然而,不少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中,或者存在相关投入不足的问题,表现为仪器设备和软件配置滞后,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紧跟实际发展的要求;或者是实验室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表现为没有将实践教学真正纳入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实验室形同虚设,结果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落后于企业的要求。

(三)校企合作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企业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到学校做报告、做讲座,而学校采取的方式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很难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高校很多教师将大多数时间都限于在校内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很少有进入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导致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虽在学历和理论基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因在实践经验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而在讲授知识时只能是更多地偏重于理论方面的阐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使所讲授的很多知识仅限于纸上谈兵,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在国内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需要原来那种只懂贸易理论的人才,而是要不仅懂理论,而且懂管理与技术,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商贸人才。新形势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贸易经济活动的理论与学科前沿动态,具备商贸活动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以及现代商人素质,能从事该领域业务经营的、思想品德优秀、综合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

在此人才培养目标之下,我们必须创新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即实施学、产、研、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不仅在学分学制的设置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而且在课程设计上要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培养,更要加强与其他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多样化分工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的改进

教学内容及讲授方式是决定日常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因素。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与实践问题和学生兴趣相结合,做到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成为自发行为,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讲授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师,既能紧跟国内外理论前沿和最新科研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要积极探求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提升,为学生学习和实践课堂知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相关企业、科学研究机构、政府管理和职能部门往往能够在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和方法等方面给予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因而加强学、产、研、政间的合作和交流是提高高等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实践、实训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强化专业模拟(仿真)训练

首先,在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及时增加本专业实验课程的软、硬件投入,使实验课或模拟仿真训练真正成为学生熟悉系统商贸经营管理业务环节和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

其次,在具体实验、实训内容上,应以商贸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市场分析与判断、交易方式的掌握与应用、国内外贸易实务等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实际业务活动的基本规则、主要流程和各类处理方法,包括业务流程的操作、新型信息化商业技术手段的使用、业务问题的处理等。通过为具体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此外,还可采用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方法,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案例分析大赛,培育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寻意识。在本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的同时,可邀请知名企业管理人员、研究院所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竞赛活动进行指导和担任评委,并对竞赛结果进行分析点评。以专业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进一步拓宽校外合作渠道,提升实习基地建设水平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应用是对校内实验、实训课程不足的有效补充。首先,要进一步拓宽校外合作渠道,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现今,高等院校的校外合作对象大多限于当地典型或知名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之一,是践行和检验经济理论知识的有效载体,但企业主体的微观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宏观的国民经济发展或中观的产业经济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中存在不足。因此,要想实现本文所提出的复合型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在继续加强与典型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宽其他校外合作渠道,即与科研院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他院校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其次,要建立健全互动沟通机制,提升实习基地建设水平。要改变现在许多院校在实习基地建设中“重建立、轻沟通”的格局,将实习基地由“牌子”和“面子”,真正建设成为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实践训练基地。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保证校企合作关系稳定发展的相关规范制度,为合作双方关系的维系及实习基地功能的全面发挥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校企、校际、高校与科研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互动沟通的常态化,促进实习基地的顺畅运转。合作双方应在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保持良好互动,从而提升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率。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3

论文关键词:检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绩效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GXS5D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05)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基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卢卡斯曾与1988年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内部效应,而且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用,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其理论模型为:。模型中Y(t)表示经济中的产出,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解释了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关系,H—O定理表明:一个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高校为社会培养和提供的人才,不论是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还是对于以资本与技术为主导的企业,都能增加企业自身相对于国外的要素比较优势,并使其优势得到巩固,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逐渐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模式转轨,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高校对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协整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高校对于外贸发展的服务。协整理论从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入手,探究非平稳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和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可选取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除此之外,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也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选取进出口差额来反反应。

所用数据取自《河北省统计年鉴2007》。用Y表示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用X表示高校的发展情况,X包括的指标包括: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各指标如表1:

表1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与河北省高校相关数据

年份

进出口差额(+.-)

(单位:万美元)Y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人)X

河北省高校数(所)X

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人数

(人)X

1990

153353

22762

50

13585

1991

163554

23406

50

13226

1992

143375

23387

48

13372

1993

92255

22130

54

14250

1994

144541

27491

52

14740

1995

180466

36388

47

14808

1996

197566

41837

45

15514

1997

239032

42234

46

16656

1998

200346

40562

46

16622

1999

165876

39606

48

17263

2000

217910

41255

47

19414

2001

217450

15871

63

23707

2002

252239

62910

75

28091

2003

287834

107562

83

34542

2004

515438

143148

87

39235

2005

578238

183213

86

46538

2006

714322

207566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4

[关键词]校内企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

[作者简介]耿淬(1966-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科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专业课程建设。(江苏 常州 21302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33-0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工学结合要求教学过程关注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得到了普遍接受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五年制高职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保证学生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都应建立“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工学结合举步维艰,前四年的企业实践往往有很多问题而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对整班学生学习性实习吸纳意愿不强,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的劳动力,只有简单的工,而无真正的学。引企入校,使企业成为校中企业,是新型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如何依托校内企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依托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功能实现作一探讨。

一、引企入校的对“企”基本原则

引企入校的目的是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深度融合,校企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进行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等全方位合作,以达成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引企入校应以能满足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1)企业业务应与专业相对口;(2)企业产品能提供从低到高、从部件到组件再到成件的多种产品状态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实习需求;(3)企业应有一定规模,以能满足学生数量需求;(4)企业应有创新动力及能力。比较典型的是以机电大类为主干专业的学校引进机加工或机电设备安装公司为校内企业。

二、建立依托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基本机制

1.企业生产独立运行,工学结合扎口负责。校内企业其基本属性是企业,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其产品结构、生产规模、进度遵循市场规律,有一定的独立性,学校不予干预,但学生利用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相关事宜由学校教务部门扎口负责,与企业根据生产状况协调安排。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加以执行。根据引企入校的目的、内容及管理的需要,制订明确的管理制度,阐明引企入校的目的和任务、合作原则、合作条件与内容、合作撤销的条件等;具体制定管理办法的细则,既防止工作无人问津, 又防止工作重叠或造成互相推诿的情况。对工学结合项目的要求、内容、时间严格管理,注重提高活动组织化程度,保障学生实习、教师挂职实效性和项目研发工作顺利推进。

3.建立工学结合的评价机制。按照对员工的考核方法(如产品合格率、产量、工时量等)进行考核,考核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并参考学生操作熟练程度 、态度、实结、实习日记等,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将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的相关活动成效计入学分,教师指导工学结合活动计入相关工作量,学校为工学结合产生的产学研项目设立奖励。

三、依托校内企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

根据校中企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将“学校即工厂、车间即课堂、师傅即老师、学生即工人”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工学结合,使企业得实惠、学校出特色、学生有特长,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1.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实现工与学的过程性结合。校内企业的生产车间就类同于学校的实训车间,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按学期根据相应课程制定生产车间实训计划内容,并通过扎口部门与企业协调实施。如机电专业学生一年级的专业认识、二年级的机械拆装、三年级电气安装、四年级的设备维修都可安排在校内企业的机加工生产车间。学生分组配备师傅,主要见习认识生产工序、工艺、工具,了解技术文件形式并在讨论理解、参与最基本的辅助工作,生产的关键步骤仍是由企业工人完成。这样既不过分影响生产,又能使学生见到生产实际的情形,加深对相应课程的理解。

2.企业以生产产品向学校提供实践载体,实现工与学的对应性结合。校内企业阶段性有批量零件、部件加工或组装、电柜安装,这些实际产品往往限时完成,原先企业因人手不够而减量生产,现在可以提供学生的实践载体,学校组织教师现场管理,企业派出管理人员现场指导、督察、检测。因为面对的是真正的产品,所以学生按图纸及工艺文件操作,比工艺、比速度、比规范执行,态度、技术素养、产品质量意识都有所提升,这样的工学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了实际生产产品过程,获得生产经验,也给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

3.顶岗实习,以技改项目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工与学的深度性结合。校内企业的生产是由企业独立自主完成的,学校不参与具体经营,但企业也从中获得利益。将机电类企业办到校园,相关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师生可以成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极大地缓解了产能不足的压力。

校内企业基于对学校培养学生的共同责任,不再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而是主动寻求给学生的锻炼机会。机电加工企业或机电设备安装内企业大大小小的技改项目、创新项目很多,让学生逐步参与技改、大修项目,对学生综合技术能力提高有帮助。

4.企业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提高现有学校课程资源质量,延伸工学结合意义。陈解放教授指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也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部分专业课程由厂方技术人员承担,既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无缝对接,又解决了学校师资、资金不足的矛盾。企业技术员具有现场经验,并结合鲜活的体验进行教学展示,积极营造真实的教学氛围,学生有兴趣,也理解得快,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校内企业还可提供许多课程资源,如操作示范、特殊工具的应用示范,这种隐性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及能力尤其有价值。专业教师与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等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任务书进行整理完善,开发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项目化教材。

5.挂职锻炼,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反哺课堂教学,实现工与学渗透式融合。校中企业为教师的下企业锻炼提供了便利。由于空间近,教师进入车间的时间方便,无须大段连续的时间,同时学校对教师下企业的具体内容、效果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控。另外,部分老师还参与了企业的新品开发或技改项目,专业老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既锻炼了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又节约了企业的开发成本。

校中企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条件进行工与学全程性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使学生获得了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的体验,丰富了学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新路,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企业原真性的实践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与社会、企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2]耿淬.整合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职教通讯,2012(12).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核心精神是强调质量的“全面性”。通过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效果进行综合思考,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加深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本文现从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3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检验人才服务。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检验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检验医学专业由于学科起步晚,学科的科研氛围相对薄弱,整体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对实习生科研价值认识不足。有调查发现毕业生学习、接受知识能力较强,但运用知识进行一些开拓、创新性研究明显不足,表现为科研能力和意识欠缺,特别是检验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在工作中多是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学生在检验过程中动手不动脑现象严重,导致科研素质相对偏低。而实习阶段临床科研素质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探索检验专科生实习阶段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实践素质的先导,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研究与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进入临床实习后,忙于应付日常繁重的医疗事务,接受的知识多为实践应用性质,即如何实施检验过程,得出检验数据,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测试,而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也绝少注意到将临床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立题研究,普遍缺乏临床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其创新意识,实现实习学员从“被动搞创新”到“主动献身创新”的转变是摆在带教老师面前的难题。

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我们结合检验医学学科特点,以讲座等各种形式使实习学员明白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毕业后从事的临床实践需要寻找病因与疾病之间因果关系、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和预防措施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就可能制约自身水平的提高。此外在专科阶段开展初步科研的活动,不但为其未来研究生教育提供先行准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衍生出专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科室举办不同水平和方向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和学术座谈会,这些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创新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大部分学校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教学管理等层面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多年来,传统观念使人们习惯于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教师―课堂一书本”框架下讲教学改革与提高质量,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没有真正从学科体系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当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同时指出:“职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因此,人才培养工作融入社会,与企业紧密结合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满足检验领域岗位群人才规格要求,要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阁。我校通过调庆地区检验技术及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校地域位置、办学基础、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即面向库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以及民营医疗机构,从事医学检验临床工作,具有考取国家职业检验技士的资格。根据这一专业定位,确定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医学检验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熟练掌握临床医学及检验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疾控中心、血站等单位从事检验医学、医学类科研实验室工作、食品卫生检验、检验仪器和试剂营销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整合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必须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既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与教学医院的合作,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从医院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聘请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专业同步发展,为促进校内外产学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学期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工作,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四、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院校合作建立了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院校高层次的“结合”,聘请医学检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通过师资队伍的“结合”,聘请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承担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任务,促进教学与临床的联系,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实习基地管理的“结合”,在各实习医院构建了由院长、科长和片区负责教师组成的管理体系,同时在校内成立了由实习队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实习管理小组,确保了毕业实习的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三结合”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向岗位延伸的目标,缩短了专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结合专业建设,开展产学研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等活动,建立了“校院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产学结合教育模式。通过双方共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奠定了基础;医院实现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共享,增强了医院竞争力,真正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章巍,药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9,25(6):2-27.

[2]任书荣,鲁迎年,吴虹,检验系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25-26.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6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1.引言

地方高校是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地方经济的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就是让企业不仅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而且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因此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使产业与专业相衔接,进行订单式培养,从根本上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1.应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政策制度

1.1政府应在校企合作政策上给予支持。

校企合作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是校企合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校企合作中起着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政府必须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加强政策导向,制定合理的法律保障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规范有序、运行有效的合作机制。

1.2实现地方高校教育与企业内部培训有机结合。

校企合作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内部的生产资源,实现地方高校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1.3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校企合作虽然说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之间的自愿行为,但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地方政府的统筹和协调。首先,地方政府应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劳动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构来对校企合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其次,地方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文件,规范校企合作行为。最后,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三方签署实习就业协议,明确实习学生的安全责任。

2.学校应更新办学理念,以主动服务换取支持

2.1地方高校应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为企业服务理念。

地方高校是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以地方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走校企合作之路。地方院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理念,在学校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等各方面狠下工夫。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不断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

2.2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办学目标和特色专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模块。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就必须搞好调查工作,及时掌握专业在行业中的需求程度和业人才的供需状况。根据调查结果,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修订培养计划,调整相关课程。

2.3地方高校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内培就是要把学校的中青年教师送出去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条件的还可以送到国外去培训,也可以把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分期分批送到企业锻炼,给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有利于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其沟通能力的提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累实践经验。外引就是从企业选调具有实践经验又热爱教学工作的优秀管理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进行授课活动,着重讲解市场用人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专兼结合就是要立足本校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从校外聘用一部分兼职教师,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

3.学生要珍惜实习实训机会,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性知识,如专业知识、技术知识等,还应具备全面的“职业性能力”和崇高的“职业性素养”。职业性能力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手工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通过长期锻炼而逐步获得的,所以学生要珍惜在企业实习和培训的机会。自觉接受学校和企业安排的岗前培训和实习中的专业技能培训,遵守企业的厂纪厂规,虚心向实习指导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结语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中,不仅提高大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对就业十分有利,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永辉,施洋.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