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1
关键词: 课程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质量体系
教育质量是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学生发展的优劣程度。学生是教育质量唯一的载体与评价对象。[1]质量即适合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预先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
高职教育以“面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2]为宗旨,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多地从“社会本位”角度去评价,即以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而对高职院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够关注,对高职教育中学生需求的满足、个人的发展,即学生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有所忽视。事实上,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应用人才,而这一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学校的培养,需要学校内部的评价: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为办学战略思路类因素和教育过程转化能力类因素两个方面。办学思路类因素包括办学思路,学院定位,专业、学科建设质量,课程开发质量等;教育过程转化能力类因素包括资源实力和教育管理。其中,课程属于办学战略思路类因素,它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在因素。
戴士弘教授提出,提高所有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提高全部课程教学质量,将极大地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3]可见,课程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巨大影响。
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中课程的内涵分析
“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源于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作动词用,Curriculum是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跑道”英文表达为racecourse,学校的课程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比喻为像跑道那样的东西,直到最近,甚至最有知识的专业教育者也认为,课程是比较标准的场地,学生在上面跑向终线(获取文凭)。在西方,斯宾塞(H.Spencer)最早使用Curriculum表达课程这个词汇,意思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在《朗文英汉双解活用词典》中将课程解释为“a set of lessons or studies”。课程在英语中还可以用“course of study”来表示“学习的进程”,即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进程。
可见,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是课程,因为课程不仅把各学科教学内容和进程变成整个便于教学的体系,而且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个蓝图。[4]
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都必须通过这座桥梁来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差别主要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之间的区别。[5]课程是对教育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则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或教科书)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是课程的表现形式,从横向看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从纵向看,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与课程相关的活动有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6]
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第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观的指引下,注重高职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确立“学生中心课程理论”[7]、动态发展的课程观。高职的课程内涵应具有广泛性,其课程不仅包括体现人的认知结构的显性课程,还包括强调人的发展的知、情、意的学习,尤其是隐性课程对于创新型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课程的内涵还应具有发展性,由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传统的课程新的形式,比如网上的精品课程资料、课件资料、视频资料等也可纳入到高职课程体系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的设置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课程建设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与系统课程的建设,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师资队伍、教材、教学研究等建设。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主体、制度及一定的物质支撑。在主体层面,师资是其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教师来达成的,它与课程是融为一体的,因而在高职院校中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课程的实施中,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课程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在制度层面,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高职院校的学院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保障。在物质层面,课程的有效实施需有赖于一定的宽松自由的学术场所、优越便捷的信息环境和实验条件等。
课程评价是高职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它是一种动态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对课程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边评议、边改进、边提高的过程[8],指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以期尽快矫正,从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课程”是教育执行中的核心要素。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以需求为导向,课程为核心”,综合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以上课程的内涵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需要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家长的需要,而这些需求的满足是通过课程来达成的。课程是高职院校系统链中的关键部分之一,是衡量办学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9]同时,要看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性,不能仅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也不能仅注重人才培养结果的质量水平(即终结性水平)。因为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能仅适应社会需求,把其作为就业的一张通行证,更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管理、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规范的课程执行与有效监控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后劲”,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课程为核心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2
一、“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成效
“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员自述的培训收获、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学员晋升。
(一)提升学员能力与素养
第一届和第二届所有受访学员均表示参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收获很大,主要的收获来自于:开阔视野、同行交流、更新理念、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
图1 受访学员对培养计划收获的评价
从学员自述的收获来看,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和目标比较吻合。“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初衷是加强各层次管理者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这样的领军人才需要在专业上更“专”,在眼界和思路上更“宽”,把“专”和“宽”付诸实践,使研修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1]
近60%以上的受访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宽”的目标基本达成;平均30%左右的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并且切实提升了管理能力,尤其是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二期培训计划特别设计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视导、品牌特色专业视导和三项管理规范检查等内容,访谈中受训学员对此评价颇高,换个身份参与视导、检查工作,对视导、检查工作的理念、标准与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视导工作更为学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践研究机会,以评估的视角近观不同学校的办学实践,对其他学校办学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更为透彻,获益良多。
此外,培养计划有助于同行交流,校长班学员对于培养计划汇聚省内优秀同行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认为同行交流获益匪浅。对于已经具备比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基于经验和实践的学习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经验分享、同辈交流、专家交流等互动方式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二)助推职业教育改革有序开展
培养计划的培训内容与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大部分受访学员都肯定了培养过程极大提升了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能力,在这些改革项目中,被提及较多的是信息化建设、教师管理与课程教学改革等。“领军”学员是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实施的实际管理者和骨干,通过培训增强对改革理念的理解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有助于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2 运用到实践中的培训内容
(三)提升受训学员的影响力
参与调研的受训学员中,第一届受训学员普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的晋升,17位校长班受访学员中有11位获得了职务晋升,12位教师班受访学员中有6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晋升。
尽管职务、职称晋升与“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之间并非直接相关,但是参与培养计划的学员的职务、职称晋升,会提升学员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完善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制度建议
不管是受训学员的评价,还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影响及其他方面的积极社会影响,“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都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作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有必要不断进行完善,成为一种长效培养制度。事实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各有重点,在培养方式、内容、管理以及领军人才遴选机制方面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探索,提升培养实效。
(一)培养机制完善建议
贴近实践、任务导向是培训计划调整的关键词,这样的改变亦获得了学员的普遍认可。通过对三期受训学员的调研,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1.分析学习需求完善培养内容
受访学员对培养内容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内容贴近职业教育实践,不同受访组别的学员都谈及这一问题。其他的建议还包括介绍世界职业教育先进经验、跨出教育看职业教育等。
图5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内容的建议
学员关于“贴近职业教育实践”的建议主要涉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职业教育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给予分析和指导;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尤其是增加与职业院校管理相关的针对性内容等。
培养内容的选择需要分析两个需求:职业教育实践与改革对领军人才的要求;领军人才成长的需求。
职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多元,不同参与者需承担的任务各有不同,贴近职业教育改革实践选择培训内容时还需要深入分析领军人物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使内容更有针对性。
内容选择与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适用于学员的成人学习者特征。通常适用于成人学习者的内容有如下特征:从熟悉的某个点开始学习,然后进入陌生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个人经验处理问题;消除与解决问题没有直接联系的理论;听取别人的行为,并且想知道别人的做法如何应用于自己面对的挑战。[2]因此,培训内容的设计需要体现实用性、实践性、经验性等特征,而且还需要考虑学员现有的经验与知识能力水平。多位受访学员谈及应根据学员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菜单,使内容与学习者更加契合。
2.分析学习特征完善培养方式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培养方式提出了完善建议,主要集中在加强学员交流和增加优秀院校的驻点考察两个方面。
图6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形式的建议
受访学员对于加强学员间交流的需求最为强烈,接近30%的受访学员都提出了加强交流的建议,这一方面体现出学员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另一方面还希望能够聆听同样作为优秀代表的同伴经验。有学员提出这种交流机制还应该延续到“后培训”时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到境内外优秀职业院校进行考察紧随其后,是学员建议的焦点,学员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参观访问,他们更希望能够进行驻校观察,甚至担任“影子校长”,近距离、全方位地深入考察优秀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
依托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分析典型案例也是学员们比较推崇的培训方式,这个建议在第三期培养计划中已经开始实施,获得了第三届受训学员的认可。
“领军人物”培养计划的学员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计划的目的是要帮助他们成为职业教育变革实践的领导者和实践专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学员,最好的学习方式具备这样的特征:基于经验和实践;参与式学习;强调合作和分享。
基于经验的学习。学员希望在学习中能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它们应用到新的学习体验中去,培训者要帮助学员在解决问题、反思和应用逻辑分析过程中借鉴这些经验,并为学员创造更多的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机会,以利于学员有效地学习。
参与式学习。要促成学习,应让学员投入到一些任务中,进行练习和完成任务,进而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与共享也是处于专家成长阶段的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努力推动一个合作的进程,并支持学员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将会大大提升培养效果。
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之外,还有学员对培训师提出了建议:增加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大师级”专家的比重,这样的专家可以是职业教育研究大家,还可以是办学实践的杰出代表。
(二)完善“后培训”成长机制建议
江苏省教育厅采用“以培代评”的方式培养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将荣誉体系与培训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制度设计,有利于领军人物的成长与领军作用的发挥。目前制度设计的关注点在遴选机制和培养机制,这两方面经过三期的不断完善已趋于成熟;但是领军人才培养对于职业教育改革事业的价值更在于培训后续的影响,领军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后培训”效应。
所谓“后培训”成长机制,是指为期两年的培养计划结束后,“领军人才”学员的后续发展机制,这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通过制度环境的设计,使“领军人才”学员真正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领军作用。建立周期性的述职与评估机制,如五年左右对“领军人才”领军作用的发挥进行考评;省级职业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的设置和申报中突出“领军人才”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领军作用的持续影响。
其二,学员后续的学习需求如何及时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与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领军人才不能领一时之军,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会持续发生变化。建议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联系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学员集中学习外的交流、不同届别学员之间的交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实时搜集学员的后续学习需求,采用专题式培训方式提供及时的培训和指导。
三、立足实践与自主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
“对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UNESCO)。教师被看作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素质关系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改革成效。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出台职校教师、校长的素质提高培养计划,促进专业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本动力。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特色的培养模式。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和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围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学习理论与研讨问题、总结经验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计划在创新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实践和参与的强调必将引领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必须立足实践,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改革的方向,从第二期尝试参与省级改革与视导工作,到第三期实施任务引领,培训效果已证明这是正确的方向。立足实践并非简单的就事论事的业务培训,而是培训主题和内容应来自于实践并力求影响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对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产生增量影响。这种“增量”可以表现在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高理论分析和反思能力等方面,提升学员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第二,激发学习者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发展”,这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非常重视受训学员的参与,效果显著。从培养方式来看,准确分析学员专业发展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变灌输式的“被动培训”为主动参与式培训,依托来自职业教育实践的任务和内容,让学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按需施教,“做中学”,推进计划取得更大成效。
第三,导入多方资源,构建“三元合作”师资培养模式。在主管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实施主体由高等教育机构、产业部门、职业院校共同构成,立足职业教育实践,充分整合三方培养优势,构筑完整培养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职业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培养教学能力,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职后发展阶段,以职业院校为中心,建立校本专业发展体系,通过大学的继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和更新专业能力。[3]
这一模式不仅仅为“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服务,更是为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者队伍的整体发展服务,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注释】
[1]本刊编辑部.打造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 促进江苏职教又好又快发展——访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马斌处长[J].职教通讯,2008(5)
[2][美]瑞威斯·海塞尔·考毕勒.培训课程开发精要[M].方海萍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7~158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3
【关键词】高校 艺术人才 培养 非遗传承 实践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必要性
1.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千百年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危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播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师生提供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平台,实现“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资源彼此共享、相互促进,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非遗”正在被逐步地推向市场。而“非遗”保护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阻碍“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守护精神家园、展示和传播“非遗”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将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实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3.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节日缺乏了解。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还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而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非遗”传承的有关活动创新地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良好的、富有传统风格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综合素质的作用。包括房屋建设等校园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宣传栏、广告牌以及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等各种学校活动设施的建设。
2.富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对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的特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体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制定以及校史的完整编撰来展现。具有传统风格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4.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组织“非遗”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成立学生“非遗”科技小组,开展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培养、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更好地突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二)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整个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
1.以“非遗”项目市场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如培养目标中,要求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懂得“非遗”项目管理知识等。培养规格中,要熟悉“非遗”领域基本法规、政策,掌握“非遗”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非遗”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
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必须保证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管理和评估制度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对于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可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群中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灵活调整,如根据非遗课程特点,采用聘请非遗传承人集中授课,教师分解指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要点,同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4
[关键词]校内企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
[作者简介]耿淬(1966-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科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专业课程建设。(江苏 常州 21302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33-0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工学结合要求教学过程关注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得到了普遍接受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五年制高职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保证学生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都应建立“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工学结合举步维艰,前四年的企业实践往往有很多问题而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对整班学生学习性实习吸纳意愿不强,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的劳动力,只有简单的工,而无真正的学。引企入校,使企业成为校中企业,是新型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如何依托校内企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依托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功能实现作一探讨。
一、引企入校的对“企”基本原则
引企入校的目的是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深度融合,校企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进行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等全方位合作,以达成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引企入校应以能满足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1)企业业务应与专业相对口;(2)企业产品能提供从低到高、从部件到组件再到成件的多种产品状态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实习需求;(3)企业应有一定规模,以能满足学生数量需求;(4)企业应有创新动力及能力。比较典型的是以机电大类为主干专业的学校引进机加工或机电设备安装公司为校内企业。
二、建立依托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基本机制
1.企业生产独立运行,工学结合扎口负责。校内企业其基本属性是企业,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其产品结构、生产规模、进度遵循市场规律,有一定的独立性,学校不予干预,但学生利用校内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相关事宜由学校教务部门扎口负责,与企业根据生产状况协调安排。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加以执行。根据引企入校的目的、内容及管理的需要,制订明确的管理制度,阐明引企入校的目的和任务、合作原则、合作条件与内容、合作撤销的条件等;具体制定管理办法的细则,既防止工作无人问津, 又防止工作重叠或造成互相推诿的情况。对工学结合项目的要求、内容、时间严格管理,注重提高活动组织化程度,保障学生实习、教师挂职实效性和项目研发工作顺利推进。
3.建立工学结合的评价机制。按照对员工的考核方法(如产品合格率、产量、工时量等)进行考核,考核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并参考学生操作熟练程度 、态度、实结、实习日记等,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将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的相关活动成效计入学分,教师指导工学结合活动计入相关工作量,学校为工学结合产生的产学研项目设立奖励。
三、依托校内企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
根据校中企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将“学校即工厂、车间即课堂、师傅即老师、学生即工人”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工学结合,使企业得实惠、学校出特色、学生有特长,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1.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实现工与学的过程性结合。校内企业的生产车间就类同于学校的实训车间,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按学期根据相应课程制定生产车间实训计划内容,并通过扎口部门与企业协调实施。如机电专业学生一年级的专业认识、二年级的机械拆装、三年级电气安装、四年级的设备维修都可安排在校内企业的机加工生产车间。学生分组配备师傅,主要见习认识生产工序、工艺、工具,了解技术文件形式并在讨论理解、参与最基本的辅助工作,生产的关键步骤仍是由企业工人完成。这样既不过分影响生产,又能使学生见到生产实际的情形,加深对相应课程的理解。
2.企业以生产产品向学校提供实践载体,实现工与学的对应性结合。校内企业阶段性有批量零件、部件加工或组装、电柜安装,这些实际产品往往限时完成,原先企业因人手不够而减量生产,现在可以提供学生的实践载体,学校组织教师现场管理,企业派出管理人员现场指导、督察、检测。因为面对的是真正的产品,所以学生按图纸及工艺文件操作,比工艺、比速度、比规范执行,态度、技术素养、产品质量意识都有所提升,这样的工学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了实际生产产品过程,获得生产经验,也给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
3.顶岗实习,以技改项目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工与学的深度性结合。校内企业的生产是由企业独立自主完成的,学校不参与具体经营,但企业也从中获得利益。将机电类企业办到校园,相关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专业师生可以成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极大地缓解了产能不足的压力。
校内企业基于对学校培养学生的共同责任,不再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而是主动寻求给学生的锻炼机会。机电加工企业或机电设备安装内企业大大小小的技改项目、创新项目很多,让学生逐步参与技改、大修项目,对学生综合技术能力提高有帮助。
4.企业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提高现有学校课程资源质量,延伸工学结合意义。陈解放教授指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也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部分专业课程由厂方技术人员承担,既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无缝对接,又解决了学校师资、资金不足的矛盾。企业技术员具有现场经验,并结合鲜活的体验进行教学展示,积极营造真实的教学氛围,学生有兴趣,也理解得快,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校内企业还可提供许多课程资源,如操作示范、特殊工具的应用示范,这种隐性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及能力尤其有价值。专业教师与企业核心技术人员等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任务书进行整理完善,开发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项目化教材。
5.挂职锻炼,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反哺课堂教学,实现工与学渗透式融合。校中企业为教师的下企业锻炼提供了便利。由于空间近,教师进入车间的时间方便,无须大段连续的时间,同时学校对教师下企业的具体内容、效果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控。另外,部分老师还参与了企业的新品开发或技改项目,专业老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既锻炼了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又节约了企业的开发成本。
校中企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条件进行工与学全程性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使学生获得了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的体验,丰富了学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新路,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企业原真性的实践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与社会、企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2]耿淬.整合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职教通讯,2012(12).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0 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而传统计算机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理论系统性,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已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为此,计算机专业应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实施符合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与实践能力养成。
湘南学院计算机专业围绕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包括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见习、学生专业社团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搭建校园网络和智能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管理平台,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构造模块化、多层次递进式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将专业实践融入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实施“全时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1 模块化、多层次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定位,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体系主要包括良好的专业意识与规范、一专多能的专业知识结构、多维专业实践能力。其中,专业意识与规范包括良好的职业操守、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正确的竞争意识,组织、管理、协调与沟通能力等;一专多能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一定的人文知识、专业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文法等;多维专业实践能力包括软件、硬件项目的开发、设计、测试、管理与维护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多维专业素质,我们以精品课程为核心,以专业方向为主线,整合专业教学资源,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构建基础扎实、内容丰富和工程实践性强的模块化、多层次递进式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其基本思想是以精品课程为核心,打通专业基础课,加强专业核心课,突出专业特色课;根据专业技术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特点,设置3~4个专业方向模块,构造专业方向课程群;围绕专业方向课程群,构建模块化、多层次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具有针对性强、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顺循渐进的特点,非常适合地方本科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个性化教学要求。
2 实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1深化课堂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与能力养成
本着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专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改革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首先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教学改革大讨论,认真研究当前计算机专业实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管理落后、评价机制不及时、不科学等问题,明确教改方向与目标。湘南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实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攻关,相继有“智能开放式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与管理系统”“基于SMIL的VNP流媒体在线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基于XML的符合SCORM标准的资源库研究”等多项教学科研课题获得湖南省教育厅科研立项,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其中智能开放式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与管理系统的实现运用了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原则,该系统突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进程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通过与教师、系统的三方交互完成学习任务。
该系统将实验教学课堂延伸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随时随地与实验服务器连接,调用服务器上的实验资源进行实验。这样,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同学在课后都有工作可做。系统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要。学校通过建设校园专业实验教学“大课堂”,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该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各种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处理,对学生实验态度和实验效果,老师教学态度、在线辅导情况和教学质量予以实时评价,彻底改变过去专业实验教学效果难于评价的被动局面,督促教师认真教学,及时指导。
2.2以精品课程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群,加强模块化综合性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开发等3个方向分别建设了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门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以精品课程为主体的3个优质的专业课程群。为充分运用精品课程的政策和资源,提高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我们构建了基于3个课程群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学生中实施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并重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课程群的建设打破了以往教师只围绕单一课程进行实验教学的不良现象,使综合性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形成从简单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到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多学科专业团队协作完成复杂工程毕业设计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2.3建设校园专业实践教学“大课堂”,实施“全时空”的专业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
对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培养,不是开几门课或举办几次讲座、培训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融入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环节之中,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我们将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分解为4个指标,每个指标又分为多个方向和技能,要求学生分年级过关。如一年级过好计算机应用技术关、二年级过好程序设计语言关、三年级过好软件开发与设计方法关、四年级过好综合工程实践关等。具体实施办法是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围绕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培养,组织一系列课外专业科技创新活动。
2.3.1以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构建校内学生课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课外专业技术素质培养专业化和系统化
在学生计算机协会中建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分Java、.NET等方向)、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ACM程序设计、网页与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技术、局域网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技术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开放相关专业实验室作为其活动场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全程指导课外活动小组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和技术培训。每个大二以上学生至少参加一个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每个专业教师至少指导一个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各种义务科技服务活动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与专业技术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每个副高以上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科研工作,每学期为学生举行2次以上新技术讲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
2.3.2以校园网为基础,构建校园专业技术素质培养实践教学“大课堂”,实现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培养经常化和实践化
专业课程群实践教学网站建设和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实现了学生网上在线学习、实验、专业实践和作业提交;教师网上在线答疑辅导、批改作业;辅导员网上在线谈心、心理辅导,开展网上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课外活动。建设校园专业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大环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每个学生通过互联网联系一个从事与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及时了解计算机应用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相互交流和探讨工程实践、应用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方法与技巧,辅导中学生信息技术竞赛。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上网不再是无所事事地玩游戏、聊天或寻找刺激,而是带着问题、任务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网络,学生接触到了很多专业工程实际技术问题,带着问题回到课堂,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的信心,增加了学生探索知识、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成就感。学生由原来的“玩网丧志”到现在的“玩网立志”,由原来的要教师督促学习到积极地主动学习。
2.3.3开展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交流与竞赛。检验学生专业技术素质水平
系学生会和团总支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每年举行办为期一个月的“校园电脑科技文化节”,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
2)邀请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实习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课,介绍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领域的就业形势。
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盛事。
为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养成情况,在校园科技文化节中按年级、分模块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技术素质与技能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设计大赛,系统检验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水平,敦促学生过好专业技术素质关,将校园电脑科技文化节活动推向;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指导其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有关技能竞赛。
2.4建设校内外优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
毕业实习是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是进一步培养和检验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工程实际的第一步,在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培养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毕业实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就业。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以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实习基地和院级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为代表的21个校内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对“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J2E应用开发”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立了校企互认机制,学生可以选择在实习基地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接受学校和实习基地的双重考核,为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提供有力保障。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6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1.引言
地方高校是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地方经济的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就是让企业不仅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而且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因此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使产业与专业相衔接,进行订单式培养,从根本上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1.应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政策制度
1.1政府应在校企合作政策上给予支持。
校企合作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是校企合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校企合作中起着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政府必须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加强政策导向,制定合理的法律保障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规范有序、运行有效的合作机制。
1.2实现地方高校教育与企业内部培训有机结合。
校企合作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内部的生产资源,实现地方高校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1.3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校企合作虽然说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之间的自愿行为,但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地方政府的统筹和协调。首先,地方政府应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劳动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构来对校企合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其次,地方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文件,规范校企合作行为。最后,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三方签署实习就业协议,明确实习学生的安全责任。
2.学校应更新办学理念,以主动服务换取支持
2.1地方高校应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为企业服务理念。
地方高校是企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教育。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以地方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走校企合作之路。地方院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为地方企业服务的理念,在学校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等各方面狠下工夫。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不断增强自身的合作能力。
2.2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办学目标和特色专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模块。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就必须搞好调查工作,及时掌握专业在行业中的需求程度和业人才的供需状况。根据调查结果,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修订培养计划,调整相关课程。
2.3地方高校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内培就是要把学校的中青年教师送出去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条件的还可以送到国外去培训,也可以把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分期分批送到企业锻炼,给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有利于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其沟通能力的提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累实践经验。外引就是从企业选调具有实践经验又热爱教学工作的优秀管理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进行授课活动,着重讲解市场用人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专兼结合就是要立足本校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从校外聘用一部分兼职教师,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
3.学生要珍惜实习实训机会,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性知识,如专业知识、技术知识等,还应具备全面的“职业性能力”和崇高的“职业性素养”。职业性能力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手工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通过长期锻炼而逐步获得的,所以学生要珍惜在企业实习和培训的机会。自觉接受学校和企业安排的岗前培训和实习中的专业技能培训,遵守企业的厂纪厂规,虚心向实习指导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结语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中,不仅提高大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对就业十分有利,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永辉,施洋.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