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1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古诗《游山西村》,作者陆游。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中期离开济州贬所,暂隐嵩山时写下的山水诗作。诗中虽有“空”“寂”“闲”的禅趣,但也流露出孤寂避世的失意痛苦。全诗于山水风物的描绘与个人行踪凄清的勾画之中,使诗意透过景物自然流露而出。
首联极目远眺,图景鲜明。“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状如“一衣带”的清溪,沿着巍巍嵩山山麓长林潺潺出谷;辘辘归去的车马悠闲从容地驶向山间丛林。一个“带”字类物极致,再现出溪水依傍林麓蜿蜒而下,欢快奔流、神采飞扬之势。一个“去”字,写出车马似乎通晓人意,“哒哒”的马蹄声传达出悠闲自得之情。诗人将山水景物与人的行动交织于画面之中,表现了大自然风光的迤逦迷人。颔联身临其境,其乐无穷。“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里借“流水”“禽鸟”,抒发诗人与自然融合之感。那从山谷中汩汩而出的流水发出的“丁冬”声响,犹如少女银铃般的歌喉,正好与天色向晚的投林暮鸟和鸣,正是“人向山里走,水从谷中流”。“流水”和“禽鸟”似乎与诗人同乐,又好像和诗人同归,此中禅意妙不可言,诗人悠闲恬适之情跃然纸上。读之,不禁使人想起诗人的《竹里馆》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诗句,给人以“清幽绝俗”之感。
颈联物是人非,充满哲思。“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中的“荒城、古渡”与“落日、秋山”,完全可以看成两组哲学符号。前者为“人文景观”,后者为“自然景观”,如今,斗转星移,这二者一个沧桑巨变,一个亘古如新。可不是吗?城已荒,而渡口依旧,人世变幻,不可逆转;而自然永恒,年年如此,就像目前落山的余晖映照着这秋日的山林。其言外之意――“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世间的一切终会随着时光流逝;既然如此,不如归隐山林,尽情享受自然之趣。这两句诗的光色明暗对比十分鲜明,借此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清。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3
巴蜀地区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是诗歌创作的首选。中晚唐时期,朝廷疲敝,政治衰微,文人雅士们仕途屡遭不顺,心中多有郁闷;避难至蜀地以后,一看到这里俊美的自然风景,便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闲适和恬静,寄情山水、超离世俗的情怀也油然而生,他们的诗歌多表达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巴蜀地区的山水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乾元二年(759年),“诗史”杜甫从秦州避乱来到蜀地,被巴蜀地区别致的自然风貌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遂作诗一首,名曰《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7]来到蜀地之前,杜甫曾在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生活过,这些地方四季分明,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则寒气逼人。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面对巴蜀之地旖旎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两首山水田园诗,名曰《水槛遣心二首》。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描写了杜甫自己所居住的草堂周边的环境,说草堂不仅远离城市的喧嚣,而且周围也没有村落,因此能够放眼远眺;之后四句“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7]则是对草堂周围的景色的细腻刻画。第二首诗先对巴蜀地区多雨的气候进行叙述,“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7],正因为温和多雨,才产生出后两句中“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的景象;通过诗的后四句,“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7],杜甫表达了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山水之中而对功名利禄早已厌倦的情怀。类似地,诗人韦庄的《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也是一首赞美巴蜀美丽风光的绝佳的山水田园诗:“鹿巾藜杖葛衣轻,雨歇池边晚吹清。正是如今江上好,白鳞红稻紫莼羹[8]。”整首诗语言纯朴、平实,乡里气息浓郁,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巴蜀之地俊秀风光的山水田园诗是蜀地诗人创作的主流,他们大多在游赏风景胜迹时有感而发,寓情于景,寄情山水,借山川美景表达自己超然脱俗的高尚品格。
(二)巴蜀浓郁的地域气息勾起诗人客愁情结
由于巴蜀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蜀地,而在入蜀之前,他们大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来到蜀地之后,感受到这里与家乡迥异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勾起客愁情结。当黄昏来临,年迈的杜甫因远离家乡、客居蜀地而乡思尤甚,在嘉陵江边独自落泪,“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又睹巴蜀这与家乡全然相异的景色:“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更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最后道出“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天边行》)[7]的苦水。“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至后》)[7],巴蜀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杜甫睹物思情,不知远在洛阳的兄弟可否安好?李商隐客居巴蜀时,目睹巴山夜雨的景色,触景生情,十分想念远在长安的妻子,遂作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晚唐诗人郑谷长年在外,命途多舛,尽管身在巴蜀,但心始终留在家乡。在《通川客舍》中,开头一句“奔走失前计,淹留非本心”首先对自己奔波劳苦的一生感到遗憾,也说客居巴蜀并非自己的本心,而“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是说在巴蜀之地呆得久了,已经逐渐能够听懂这里人们讲的方言,但却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自己的家乡话了,道出自己客居他乡的悲苦和对故乡的怀念,末句“黄花徒满手,白发不胜簪”则将内心的哀思更加形象地表达了出来[9]。郑谷最著名的思乡怀远诗要数《渠江旅思》:“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谋身非不切,言命欲如何。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9]。”竹枝歌是流行于巴蜀一带的民歌,作为外乡人的郑谷,每天晚上都听得到这富有巴蜀特色的民歌,更增加了怀乡的伤感。诗人生逢乱世而流落他乡,家乡熟识的亲戚朋友大半已经过世,自己也已渐渐老去而无所用,读罢此时,无尽的悲凉之感顿时涌上心头。郑谷一生曾多次踏入巴蜀之地,蜀中诗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部分,其中尤以“凄凉”为主要风格。
(三)唐诗中的巴蜀宗教文化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陶瓷绘画;诗歌;元素
在我国的陶瓷发展过程中,将诗歌加入到陶瓷绘画中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仅可以将陶瓷中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和形象化还可以将诗和画达到有机的结合,将文字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不断的渗入到绘画中,从而不断的提升整个陶瓷的艺术价值。而诗歌通过与陶瓷绘画的组合也不断的形成自己独特的特性和风格。陶瓷绘画由于诗歌的因素而变得有了灵魂色彩,同时也因为不同的诗人的诗歌而变得价值不菲,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篇章,流传至今成为古董。不断的丰富中国的历史文化。
一 陶瓷绘画中诗歌的特征
(1)具有美化画面,隽永深刻的特点
陶瓷绘画往往讲求的是意境,一般在陶瓷上所构造的图画都是山、水或者是树木竹林。强调对于自然风光的刻画和渲染,主要是对文人墨客的风雅的突出。而随着文字不断的在陶瓷绘画中的出现,将绘画中的画面意境表现的更为完整,讲求笔墨和文字间的神韵和修养,将诗和画在表达的意思和寓意上达到一个契合点,从而使画面的艺术效果交相辉映,所表达的意思更加的深远、隽永。同时诗文可以美化绘画,形成独特的格局,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2)具有深化主题,抒情显著的特点
诗歌是用来抒情和叙事的很好的方式,在陶瓷绘画中加入诗歌的因素是将绘画中画家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刻的体现,更加的清晰的表达作者的意图,从而达到借景抒情或者是借物言志的目的,因为诗歌往往是作者真是感情和抱负的写照。例如在《雄鸡图》的陶瓷绘画中分别画出了三只不同鸡的不同形态,有的雍容有的阳刚,但是作者觉得仅仅只是用形态还不能完全的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情绪和思想,于是才有“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喔千门万户开”的经典诗句,意在表现雄鸡的威风凛凛。和画上的雄鸡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以及振奋人心之感。这也正是诗歌的深刻和神奇之处。
(3)具有开拓画境、丰富内容的特点
就陶瓷绘画而言,由于面积较小,制作繁复。往往在选取画面内容的时候不会过多的注重创新,局限在一些山水图、风景画或者是人物肖像上,缺乏一定的心意。但是普通的陶瓷绘画加上意义深远的诗文却能使绘画发生质的改变。从而使整个的陶瓷画面发人深省。例如在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描绘的是再简单不过的竹林,却由于这首诗所阐述的背景和寓意不同而变得深刻,将当权者只闻丝竹之音和贪图享乐却将人民疾苦弃之不顾的意境表现的尤为生动和细致。这也是用诗歌来点亮画面的重要意图,从而使得画面的内容和深度都得到提升。
(4)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意境的特点
诗画结合的特点不禁让人联想到著名诗人王维,他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后人引为经典,将塞北的风光酣畅淋漓的表现在人们的眼前,诗画结合的独特意境使人思绪万千。在陶瓷绘画中将优秀的陶瓷绘画配上意义深远的诗文是独一无二的佳作,二者相辅相成更加能凸显出绘画者的艺术功底以及文学气息。让观赏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以及在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例如在何许人的雪景板画《寒江独钓图》中所描写的“六出霏霏舞,孤舟倚石矶。浑然冷不觉,把钓独忘归。”描绘了在雪中垂钓的乐趣和兴味,使人联想到皑皑的白雪,寂静的河边,一人安然垂钓,浑然忘却寒冷的情景。诗文的结合使得陶瓷的绘画在意境上更加的独特。
二 陶瓷绘画中诗歌的功能
(1)为陶瓷绘画提供灵感和题材
诗歌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实反映和介绍,有的甚至是对于所见所闻的奇思妙想,生动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对于诗歌中所描述的壮丽情景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不断的为陶瓷的绘画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很多的陶瓷绘画中选择从诗歌的画面中选取独特的诗句进行创作,不仅是对诗歌的一个诠释和写意,也是对自己的绘画的一个挑战,例如在《庐山胜景》这件粉彩瓷板画中就按照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行了描绘,作者按照画中描述的情景进行了勾画,同时加注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显得相得益彰。将诗中的壮丽和大气,崇山峻岭,铁荡起伏表现的尤为生动,也充分显示了借助名人的诗歌进行创作陶瓷的绘画是一种非常恰当的方式。并且中国的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灿烂的形式,所涌现的著名诗人数不胜数,他们的诗中或是对于迁客骚人的赞美,或是对于平常百姓的关怀,亦或是对于英雄好汉的钦慕,更或是对于国破家亡的伤感和悲愤,诗中的内容千变万化,这些内容不断的给绘画着提供灵感,读《将进酒》会让人想到李白的不拘一格,诵《满江红》画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正是这些经典的诗歌才不断的为陶瓷的绘画提供了精神的驻地,不断的提升陶瓷的艺术能力。
(2)为陶瓷绘画提供艺术手法
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都相对的比较丰富,例如夸张的有李白的诗歌,写实的有杜甫的诗歌,不同的诗歌风格在表达方式和诗歌的形式上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例如《离骚》中将采摘和佩戴香草比喻为加强修养和保持修洁的意思,这种象征性的手法对于绘画者的绘画的手法和表现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的将其中的隐喻表现出来,如何的以小见大。都是作者需要考虑到的情况。对于诗歌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可以细致的运用到绘画过程当中,再加上诗的衬托将配合的更加惟妙惟肖,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3)具有提升陶瓷绘画品味的特点
陶瓷就本身来讲只是一件单纯的瓷器,可是随着时代和技艺的发展逐渐的发展想成绘画和诗歌的风格,变得尤为的具有特色和风韵。诗歌本身的意境以及文字的底蕴将陶瓷绘画衬托的更有特点和深刻,陶瓷的画、诗以及字都是一种艺术,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对于陶瓷绘画来讲,在不同的时代可能对于画本身的含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并且主流的意识也会发生改变,但是通过诗歌的内涵和寓意,将画中之景上升到一个高度,往往是作者借物言志,从而将思想的意志涵盖在了陶瓷绘画之中,更加的能提升陶瓷本身的品味。诗歌不同的形式不仅能够增强陶瓷装饰艺术的品味还能将陶瓷的装饰推向另一个高峰。
三 总结
诗歌配合着陶瓷绘画具有多种意义,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带来了辉煌的篇章,在陶瓷绘画中加入诗歌的元素不仅是对诗歌的诠释和补充,也是对陶瓷绘画的不断升华和提高。对于不同的诗歌题材和内容往往能够成就陶瓷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绘画者来说,在自己的绘画中加入诗歌的元素,是对于陶瓷的一种创新和灵感的来源,不断的促进着陶瓷绘画的完善和发展。文章从陶瓷绘画中诗歌的特征以及陶瓷绘画中诗歌的功能两个方面阐述了陶瓷绘画中诗歌的相关内容,从而不断的激发现代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欣赏。
参考文献
[1] 徐少波,涂海波,云作衣裳花为容,越女新妆出镜心?——论诗歌在绘画中的功能,《陶瓷研究》,2002.
[2] 张天星,试谈版画艺术的创作灵感,《苏州大学学报》,2002.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自然诗 人物诗 审美理想 和谐统一
邹惟山诗选《时光的年轮》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前只是集中阅读了他的最近两年创作的十四行诗,对于其他类型的诗歌作品所知不多;因此,这次翻开诗集,首先吸引我注意的,便是其中的《山水诗草111首》。如果说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感受到的是自然的诗情与磅礴的气势的话,那么接触其新古体诗,则能感觉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清新与清新的韵律。诗人信手拈来的自然意象与人物形象,在简洁准确的文字之间和谐共生,美轮美奂,真是让人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让我们不知身在何处,而又将走向何方。
一.别具一格的自然诗
惟山自然,倾心山水,他每到一处,见秀丽景色宜人,必然题诗作赋。而令其最不能忘怀的,乃是其故乡的草木山石。《山水诗草111首》中的1-10首,便是2003年的秋天在江城里回忆故乡内江的自然山水时所作。对于生我养我的土地,诗人往往兴怀抒发,凭自生出与唐代诗人刘禹锡相比的自豪感:“山不在高神仙居,水不在深龙首扬。”[1]诗人热爱家乡,于是触手可及、举目可见之物,也饱含着无限诗意。这种自然生发的诗情,虽不直抒胸臆,亦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反复揣摩品味,请看第10首:“俩姆右首鸡公鸣,新坳尖山长山岭。雁子翅下土地双,雄狮暗卧望笔影。”寥寥数语,平实道来,却又内含着信手拈来、大巧不工的妙处。俩母山是诗人自少年时代就开始钟情之地(另有十四行组诗《俩母山的石头》,极言此地的秀丽风景与诗意人生),此诗虽然没有十四行诗的华丽,但遣词古朴,自有清新淡雅的韵味。最后一句在直白中突起波澜,“望笔影”三字暗含着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全部期许,因为在诗人看来只有如是土地,才能孕育出风流人物、优雅诗篇。再看《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2首,写诗人年幼时与祖父二人出门采猪草的经历:“凤凰山下凤凰游,祖孙二代凉悠悠。日出东山即出门,日落二峨水长流。”农家劳作非常辛苦,可是在诗人笔下却幻化出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风光,隐约有着五柳先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神韵,又暗含东坡“绿水人家绕”的悠然自得。对于家乡山水的骄傲与自豪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再看《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93首:“龙蛇山川数十里,白云飞渡绕青松。青狮一头卧山崖,吼出胸中百年风。前瞻明月两堂水,峰峰壑壑在掌中。乱石丛间古贤居,天地灵气于此钟。”此诗寓情于景,有一种运动之势,有一种历史的气韵,同时也有对于特定自然地理的理解与写照,也许是诗人对于故乡情感的集中抒发。
在描写家乡的诗篇中,如果说诗人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壮怀激烈的热情,那么在游历各地自然山水的时候,则更多以一位富有禅趣的哲理诗人出现在读者面前。看似简单直白的语言与词语,仔细品读又能体会到语言当中饱含的诗意与情趣。如第15首:“青山青水大青果,兰天兰叶小兰河。小酒小菜有点醉,长街长楼频走过。”乍一读来,此诗对仗工整巧妙,在平仄与韵脚上却又不尽切合。若是反复揣摩,再读注解,方懂得全诗的意义:前两句极言诗人所游鸡公山景色之秀丽宜人,更暗含门下弟子李青果、刘景兰的名字。当此之时,青山绿水、人间胜境,高徒满座、师生欢畅,那么“小酒小菜有点醉”也就是顺理成章而理所当然的妙趣了。酒后微醺,师生同行,漫步于街道楼宇之间,畅谈文学、人生、哲理和世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2],曾不知虚名浮誉、尔虞我诈,以至于“世界末日”了。
正是有了这番气度与胸怀,先生在面对自然风光与文化传承的交错重叠时,才能展现出乐观的心态、悠然的情怀和超越的态度,于是诗歌也就增添了一份胜过常情的温暖。在《山水诗草111首》第32首中,诗人这样写道:“滕王阁上观神女,秋水广场望云薇。文化大树根深远,太平洋里云水激。”王勃的《滕王阁序》闻名已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众人皆知的审美典故;而先生之意却不止于此。他以一种比较的眼光,自信千年文明古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传统文化必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因此“太平洋里云水激”既是一种美好愿望,也是对中华文化在当下世界的合理预期。本诗作于2004年,在此八年之后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归属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可知先生所言不虚。
除了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激昂,惟山诗歌还经常体现出对历史与自然的哲学思考。在诗人看来,有限的历史总是要融入无限的自然景致之中。因此,在路过新野庾信故居时,诗人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第55首):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有如“白河浪花败又开”,而王侯将相、功名利禄,远不如自然对人类内心产生的影响深刻。诗人不灭、诗歌常在而自然永恒;千百年之后,今天的碑石都将化为一种历史,山间河畔依然是“远处汉柏绿叶发,天空红鸟三五群”。
惟山先生的自然诗歌,无论是对于家乡故土的赞颂,还是大江南北秀美风光的感怀,都体现了一种本质意义的审美理想,试图去建构生活之中的诗意仙境。而这一审美理想,往往也需要借助人来实现。因此,我们研究新古体诗,绝对不能忽略其中的人物诗篇。
二.直率深沉的人物诗
惟山的人物诗篇,既有以师友、弟子为对象的情感抒怀,也有对于历史人物的咏叹。在诗中,先生往往寓情怀与哲思于一体,将古体诗的节奏感和当下俚言俗语的妙趣加以糅合,建构出一种博学、精致而严谨的“文穆”[3]诗风。
《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30-31首,为悼怀师友龙泉明教授所作。让我们先看第30首:“东湖波涌悲风起,珞珈山谷静无声。青青湖水龙未见,深深谷中泉不明。”句句写人,句句未有人出现;这种深沉肃穆的悲伤,却又非至交的离去而不能生发。若读者恰好知道龙泉明先生任教的武汉大学坐珞珈山而望东湖,则更能体验先生此时空对山水、知音不在的悲悼,而其与龙教授的真挚友谊,也跃然纸上。然先生诗作,每至动情之处,亦必有哲理的思考。于是,在《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84首(亦为怀念龙泉明先生)时,便是另一番气象。诗人追忆当年与龙泉明、何锡章两位教授共聚阔谈之情景,将之比作“隆中笑谈”,其后又以“岁寒三友”自况,与苍松紫柏为伴,情感也由单纯的悲伤转化为一种指向自然的豁达与平静,人虽有限,情谊与诗歌却永无止境。
除了对于师友的怀念之外,他还常借诗勉励与褒扬门下弟子,鼓励他们潜心向学,完善自我,充实人生。先生写弟子,常用比喻手法,将姓名、个性与家乡、自然、情谊镶嵌。请看《2008年的第一场雪》之十一:“磁湖波上雨又来,黄石城里无尘埃。东方山水映明眸,灵山秀水谁安排。口若悬河惊四座,江汉之间一辩才。蝴蝶翩跹书香伴,天地辽阔任尔裁。”此诗当写门下弟子胡严艳之作。学姐是其门下高徒,明眸秀齿,钟灵毓秀,口才出众,能言善辩。此诗既是先生一番爱才之心的由衷显露,又是诗人自述胸怀,感慨造物之奇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末句饱含师长对弟子的赞许和期望,又充满了作为诗人所致力呈现的审美意趣。
在对师友的深情和对弟子的期许之外,惟山人物诗篇中也不乏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不拘泥于历史得失与意识形态,以诗歌的审美理想关照笔下人物的气度与眼界。请看《山水诗草111首》中的第25首:“正观美庐美油画,忽听美龄仙逝啦。抗日呼声犹在耳,门外山河气自华。”诗人高度褒扬了女士在时期为国家和民族所做贡献,于党派纷争,是非曲折,并无一字提及。品读先生历史人物诗篇,全无私人之褒贬,而多着眼于人性、和平、审美、自然等福泽全人类之普世价值主题,展现出一种胜过常情的温暖。故“气自华”一语,虽然是赞颂之气度,作为对惟山人物诗篇之评价,也是恰如其分的。
三.走向和谐共生之境界
在一种后现代的语境中,工业文明、机械复制、文学消费与大众狂化似乎正将人类意志与纯粹的审美理想剥离开来,让人在作为符号的世界中自我迷失。诗歌作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单一而纯粹审美理想的文学形式,在这一时代受到的冲击也最为沉重。对于诗歌消亡的担忧,似乎成为每一个关心文学和诗歌的学人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有鉴于此,学者们在重新认识当下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与时代对话,并以时代为基础建构审美理想。例如《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文化诗学的审美性追求还表现在:与当代文化对话,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具审美价值的世界。”[4]在惟山先生的新古体诗中,读者似乎也能体验到诗人对于上述问题的现实性回答。诗歌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借助诗人的理想性描绘,使所言之事又高于日常生活。例如第49首描写了诗人与弟子同游南方古长城的情境:“直上南方古长城,身后阔野山水新。小女朴讷无言语,镜前再笑百媚生。燕赵女子不想家,江南山水梦中存。溪涧身材似楚风,风雨桥下有情人。”前六句尽言父女慈爱、师徒欢畅之景,有典故之雅趣,无白话之突兀。末联以字眼写景,而以诗心讲诗人的审美理想。纵然有涓涓细流的万年清澈,总不及桥下转瞬即逝却满怀希望的身影。平淡的风景,又增添一重哲理性色彩。它也是诗人关于诗歌和审美的答案。
对于惟山诗歌,阅读愈深,愈能感受到他对于在当下时代创作诗歌的态度:诗人要积极与现实对话,把诗歌创作、审美理想与文化、历史、现实相结合。既不沉溺于逝去的历史与典故,也不在现实的符号和快节奏中迷失。门下弟子、广西大学文学院李志艳教授,在为“山水诗草111首”所作的小序《赤子情怀、山水真意》中曾经指出:惟山先生的新古体诗,之所以能够避免诗歌与现实的隔离和形式与内容的脱节两大古体诗创作弊端,体现风格各异、底蕴深厚、古今贯通的特点,即在于他在诗歌表达上合理运用词语,化用前人的诗句,巧用典故;更为重要的是他立足于感受生活,致力于诗歌自身的自主性,以一种新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让诗歌接触生活、拥抱自然、融入土地,处处表现出一种真实存在的世界与情感。
什么是真正的诗人?什么是诗歌的本质?乔治·桑塔纳在《诗与哲学》中指出,诗歌应当表现出生活丰富的深层、感觉的特质、语言的诗韵、游戏的意趣和灵魂的梦想。[5]此次诵读惟山新古体诗歌,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是为生活的深层和灵魂的梦想写诗。因此,我们最终获取的是一种关于诗歌审美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6]
注释:
[1]本文所有诗篇,均引自邹惟山:《时光的年轮》,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之《山水诗草111首》(附21首),以下只标注篇目序号及篇名,不再一一说明。
[2]王羲之:《兰亭集序》,参见阴法鲁编:《古文观止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卷七,第422页。
[3]参见邹惟山:《时光的年轮》,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27页。“文穆”即作者文名。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曰文,布德执义、中情见貌曰穆。
[4]蒋述卓编:《文化的诗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69页。
[5]乔治·桑塔纳:《诗与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古诗;情境;创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利用图画创设情境
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图片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如在教学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时,如果教师就文字这样给学生讲解:“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学生可能很难体验到。因为学生们没有做游子的经历。因此,在学习这首小令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将小令中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前三句写景——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这是全诗的基调铺垫,已然是愁绪满纸了。);精巧的小桥,清澈的流水,幽静的人家(这里描写的是恬静幸福之景,从反面牵动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因而更怀念家乡);荒凉的古道上,刮起阵阵萧瑟西风,旅人骑着一匹瘦马,正在继续奔波(这里透露出了游子的身世)。接下来,教师质疑:“你认为小令中哪些词更能表现出游子的心情呢?”引导学生理解。而后,教师出示图片:枯藤老树、黄昏中栖息的乌鸦、瘦骨嶙峋的老马、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游子形象(断肠人)。有的学生看到那匹“瘦马”时说:“从瘦马的身上,我想象到了游子奔波的劳累艰辛,马都瘦成这样了,就暗示了人的劳累。”还有的学生将最后一句与图片结合在了一起:“因为人在天涯,离家遥远,在秋风中骑着瘦马行进,无依无靠,所以更加伤感秋天的来到更加思念家乡了。”
图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诗文所表达的感情,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二、利用声像创设情境
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由于古诗的年代久远,理解就比较容易有误差,因此不少学生感到有困惑,有个别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要求教师想办法使学生爱上古诗,爱学古诗。若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现代教育媒体——计算机,融光、声、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学生对瀑布的形象感知较少,因此对瀑布声音的气势、形象的壮观都不会理解得太到位。于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了瀑布的有关录像,让学生对瀑布的声音及形象产生浓厚兴趣。而后,配着音乐,师生共同朗诵课本中叶圣陶爷爷的《瀑布》,使学生更加熟悉瀑布的声音与景象。最后,师生再一起共同学习、讨论、交流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此时,学生们不用老师多讲,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美丽景象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弘气势,更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风光的无比热爱之情了。
利用声像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诗人所处年代,就犹如坐在诗人对面,聆听诗人吟诵,产生出一种真切的感受。
三、利用亲身经历创设情境
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时,里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有的学生对诗句理解有一定难处。什么是“山重水复”,怎么会“又一村”,需要教师的引导。除了可以用图像资料加以引导,还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用自己身边的简单示例来理解。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楼走廊来理解。初来我校的人对我们的学校格局不是很清楚,当从西门而入时,往东走,看到一块硕大的版画,以为是尽头,但是走近了却看到一个拐角,拐过去再次往东走。如果想去办公楼,那么需要走两个这样的拐角。因此,这一情形和我们诗中的情形有类似之处。让学生走一走,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了。
四、利用模仿形式创设情境
古诗的教学不一定必须是严肃规范的,只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很多古诗,既像一幅画,又是一段美妙的旋律。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将古诗可以作为真正的音乐旋律来欣赏,而且诗词并不只在于音律上的押韵,很多有趣的能够唤起人们想象的声音就藏于诗句当中。
一首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出现了多少美妙的声音。月光明亮,惊飞了树枝上的喜鹊,摇醒了半夜沉睡的夏蝉,发出清幽的鸣声。人们在浓郁的稻花香里谈论着今年丰收的消息,高兴地听着田野里蛙声闹成一片。多么惬意的景象!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注意了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既是夜间,却将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多种事物巧妙地组织起来,让人感到恬静。在此,教师请学生们细细品听诗句中的声音,引导他们模仿这夏夜里的声音。于是,教室里一片鸟噪、蝉唱、蛙鸣,山村特有的音响交会在一处,好不热闹,使黄沙道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再来提问学生的感受,会答出:“真热闹,这个乡村太有生气了!”“我能感受到人们喜悦的心情!”“我能体会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这种乡村生活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