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理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理学专业范文1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推荐信。今向贵单位推荐我系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XXX同学。
XXX学院是一所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座落在汉魏古都----XXX省XXX市。XXX市地处中原腹地,四季分明,温度适宜,交通便利。北距省会XX州80公里,距XXX机场5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311国道以及京港澳、兰南等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学校座落在市区八一大道上。
学校占地面积1200多亩,建筑面积46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832万元;拥有资料完备、设施先进的图书馆,藏书近110万册;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4人,教师中有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178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50人。
学院还聘请了36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国家级、省部级劳模和先进教师。学校还与国内著名企业实行联合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拓宽了办学途径,增强了办学活力。
目前学校设有17个院(系部),举办有43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覆盖了文、史、理、工、法、管、教、经等八个学科门类,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继续教育在读生近7000人,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份。
学校以“崇德砺志,博学敬业”为校训,以“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为校风,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有个性、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设有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同全国大中型企业、地市教育局及学校等建立协作关系,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平台。多年来,学校培养的各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给该生一次机会,他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希望您将优先考虑他的申请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他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衷心祝愿贵单位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物理学专业范文2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22-02
一、引言
物理学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对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对未知世界的预测能力、创新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类高等学校广泛开展了一门基础课大学物理。那么,非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是怎样看待大学物理的呢?笔者曾通过如“你认为大学物理重要吗?”、“你学大学物理快乐吗?”、“你学学物理的方法与中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区别吗?”、“你会自觉的阅读大学物理课本吗?”、“你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文科生应不应该开大学物理?”等问题用访谈的方法做过一些不全面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65%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并不重要,60%的学生觉得大学物理枯燥难懂,90%的学生学习方法与中学一样,90%的学生不会自觉阅读大学物理教材,90%的学生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100%的文科生(这些文科生来自于未开文科大学物理的学校)认为没必要学大学物理,等等。由此,不得不说这些数据是对当前大学物理教育的否定。身为大学物理教育的一线教师,笔者将针对当前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一些改革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建议,以供参考。
二、当前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
1.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有名无实。高校的不断改革没有对大学物理教学带来正面的冲击。一方面,非物理理工科类大学物理的学时数被压缩了又压缩,甚至于被取缔;另一方面,像“加强基础,拓宽基础,淡化专业”这一类的改革并没有使高校将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物理广泛开展起来。其次,学生走入社会时须经历的各类招考使高校笼罩了“应试学习”的阴影,而各类(不包含物理类专业)社会考试中涉及的大学物理知识极少甚至于没有,使得学生不看好这门课,缺少学习动力。
2.教学大纲长久不变,教学目标异端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大纲长久不变,不同专业同一教学大纲。关于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历来有两种观点最突出: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物理教学必须体现物理学的特色,注重物理学本身的系统,不需要与专业过多的结合;另一种观点是大学物理既然是基础课,就应该为专业学习服务,为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而存在,要把重点放在应用上,即教学目标异端化了。其次,教学内容陈旧。由于学时数被压缩,许多较难的内容被随意删减,通常只剩下陈旧的经典老三篇:力学篇、电磁学篇、波动光学篇,学生无缘与在大学物理当今科技中相遇;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脱离,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的专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3.教师思想观念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材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很多教师思想观念守旧,教学思想还停留在学科知识本位的传统观念上,用物理知识传授替代大学物理教育,忽略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探究能力和预测、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单一的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其次,大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学时数的有限与科技发展致使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矛盾,需要学生自主学物理相当一部分内容来缓解,但大学物理教材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或许说大学物理“教材”转型为“学材”未受到重视。
4.重理论,轻实验,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定律的建立,无一不以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但在高校轰轰烈烈的改革中,学校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物理实验课学时数受到更大的压缩,甚至被取消;其次,大学物理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不交叉上课,甚至于上完理论课再开实验课,理论课与实验课不能齐头并进,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互不交换教学信息,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有的学校由于实验室是由上实验课的老师管理的,理论课老师很难获取实验器材,因此,理论课上做实物演示实验更是鲜见,没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不做仿真演示实验,就真是上“纯”理论课了。另外,实验设备陈旧或不足。
5考核形式单一。学生成绩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通常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相当高,而考题纯粹是从理论到理论,题型一般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其中计算题占分较重,这种考核最终把学生导向用记概念公式、背定理定律的学习方式学大学物理。其次,有的学校规定了期末考试及格率的低线,如果及格率低于所规定的低线,任课教师将被问责,而学生基础又差,所以尽可能的降低考试要求,甚至于出现师生一起“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老师给学生几套复习试卷,学生背试卷考试的不良现象。
三、当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的改革建议
1.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要落在实处。2004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其中:A为核心内容,建议学时数不少于126学时。为了体现加强基础的教育思想,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各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增加一定数量的B类内容和学时数,例如:对于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和某些需要加强物理基础的工科专业,其大学物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应少于144学时。”根据这一要求,高校应改变对大学物理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开课现象,保证大学物理的学时数不低于144学时。其次,当今社会所需求的是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应以这两方面的培养为主题。报告中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物理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文科生在中学时对物理学大多心存畏惧,所以为文科类大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必要的。根据文科生的感性思维特点,应以日常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理学为学习内容,适当增加物理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思想,教学方法上应尽量采取感性直观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另外,社会的各类招聘招工考试应是以人才的综合素养、发展潜力与今后实际工作需求并重的考核,改善招聘招工考试既与人才要求、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又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社会现象。
2.使教学目标全面化,给教学内容输送新鲜血液。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根据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适时修订。大学物理是从物理学中提炼出来的,教学中当然要体现物理学的特色,但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也是必要的。同时,依据报告指出的:“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结合专业,体现物理学特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应是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其次,结合专业,将物理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沿引入大学物理教学中,给教学内容输送新鲜血液,以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和普适性。
3.改革教师的教学思想,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注重教材的转型。教育较落后的地方院校应做出每个教师每隔2~3年至少外出学习一次的规定,使教师身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环境中,近距离的受染于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中,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自然的衍生出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其次,重视将大学物理“教材”转型为大学物理“学材”的工作,使教材具有激发学习欲望的功能,提示学习课题的功能,提示学习方法的功能,促进学习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功能,巩固学习成果的功能。
4.理论与实验并重,使理论课与实验课齐头并进。改革大学物理理论课上无实物演示实验的怪现象。报告指出:“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都应有演示实验(实物演示和多媒体仿真演示),其中实物演示实验的数目不应少于40个。实物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实物演示、开放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走廊等。提倡建立开放性的物理演示实验室,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行定性或半定量验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或适当计算学分等措施保证实现上述目标。”其次,理论课与实验课应交叉进行,齐头并进,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要常交换教学信息。在学校系网页上建立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信息表,信息表由任课教师、实验员、学生共同填写。
5.考核形式多元化。改革学生成绩“一考定论”的考核方式。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除了理论课的期末考试,还应有实验考核、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包含出勤考核、作业考核、课堂提问考核、小论文交流与发表考核、自主读书笔记考核、考试态度考核等。
参考文献:
物理学专业范文3
随笔一则:努力让物理教学为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服务
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的大多内容都与往常差不多,不外乎看看公开课,听听交流发言,学个教育类文件什么的,唯独一位曾多年工作在幼儿园的新领导,给我过往二十年的观点来了个颠覆性的转折,她说幼儿园并不缺少理论知识体系。(难道我们教给学生周密科学的物理知识还不对了?)她还说,调研表明不论是大学还是中专、中师毕业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学科掌握都还不错,她们缺少的恰恰是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如何让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很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的相应课程。(哦,原来是这样!)
在那次教研活动中,我被问及“因工作需要到幼儿园进行过几次调研或观摩”,三次以下?三到五次?或是五次以上?我真的很汗颜,心虚得不敢说,因为我一次都没去过。以前在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和电脑前的上下求索,就是我的教学和教研。如此看来,就算我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也有脱离实际之嫌!
换了别人也许会说,物理学科又不是学前教育的专业课,原本课时不足、不被重视,哪里有热情去探索学科知识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的事,教材开发者是干嘛的?殊不知,教材开发者往往也是来自一线的教师,或者要广泛咨询一线教师。我开始思考、摸索、尝试、改变!我在想若真要把这段职前培训做好了,就可以让我们的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我们的毕业生也会更受社会欢迎。这次的求索有方向,并且很值!
行动开始便是调研幼儿园三年的科学活动内容,把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比如:《勺子哈哈镜》《神奇的泡泡》等内容列在光学;《拔河游戏》等列在力学;《雾蒙蒙》《感知冷和暖》列在热学;《声音制造者》《好听的声音》列在声学;我们的电动玩具》《我家的电器》等纳入电学。清单列出后,在物理课教学计划的前六周,我就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复习,它们大多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再结合幼儿园工作实例来探讨和学习,学生很喜欢,也很想知道如何用这些知识去应对工作需要。学生在幼儿园见习时,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观察和记录,思考如果自己是老师打算如何操作。同时我还希望把这些梳理好的知识点转交给教材开发者,希望他们将这些幼儿园使用物理知识的案例写入教材中,方便更多的物理教师指导幼师学生。调查每两年一次,以便知识和案例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我和我的学生都不落伍。
行动第二步是通过现行物理教材将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拓展和加深,以备一个幼儿教师的不时之需和知识储备。现行教材是人教版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80个学时,分为高、中、初级水平,我们的培养对象底子薄,需要在此基础上减量和降低难度,做学期教学计划时就选好相应的内容适量学习,出发点是稍对幼儿园科学活动涉及知识的拔高,难度以学生不丧失兴趣为上限。持续时间大约十周,约占总课时数的一半。
余下来的三至四周时间,我选择了让学生分小组感受高中学习,设计好课堂层次,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循序渐进,希望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指条路子。未来做一个幼儿老师,挑战很多,学校教育是有限的,我希望能用我的体验和感受教会他们一些方法,随时能为自己的成长充电加油。
事实证明,我的思考、摸索、尝试,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学生兴趣高了,责任感增强了,主动性提升了,领导也认可了。最可喜的是,我自己的思想解放了。
随笔二则:智能手机和电视,助我课堂“现代化”
学校条件不太好,没有班班通,想用多媒体,都要去挤多媒体教室,最终排不上的居多。一次师资培训时,授课者用手机在课堂上提问,给了我很大启发。我用智能手机和教室里的电视配合,也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用到了物理课堂上,新鲜时尚,还便捷高效,是否愿闻其详?
我在任教班级做了调查,获悉每位学生都有智能手机,这让我欣喜不已。我很高调地通知学生,要把手机作为信息工具用到物理课堂上。
首先,我在每节课的备课中,都安排了小组百度任务,作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同时也是防止学生光看课本“视觉”疲劳。为解决学生手机网络的使用问题,我用笔记本电脑打开无线网络,还用我的手机分享热点,也便于控制网络。备课中,我用在线软件――问卷星(免费版)制作了本堂问卷和课堂自我诊断,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就可以直接进入答题环节,提交问卷后,立即就反馈到老师的电脑中,统计和分析十分便捷。较之传统的作业本上抄题答题,学生更愿意在手机上完成作业;老师在预设问题的时候就把答案和解析一并设计在题目中,由系统判分和解答,既不用一本一本改作业,也可以现场提示学生作答的正误,让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物理学专业范文4
由于我校已经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了高分子、化工类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专业的方向就只有往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靠,而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与物理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物理系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形成原理、制备、检测手段都与物理有关;其次,光伏技术中的光伏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只有懂物理的人,才能将物理知识与这些材料的产生、运行机制完美地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新材料以及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从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硅原料的生产、硅棒和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等,这些过程都包含物理现象和知识。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懂得这些现象,就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知识,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不仅可以在我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而且应该把它发展为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一)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过程
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时只是粗略地分为光电子方向和传感器方向,而课程的设置大都和一般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设置一样,只是增设了一些光电子、传感器以及控制方面的课程,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周边高校的互访调研以及自贡和乐山相继成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我们逐步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应该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2008年开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取代传感器方向,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逐步形成了我校现有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得到相关领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都分别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在实践教育平台也逐步安排这方面的课程。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为了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引入学过材料或凝聚态物理的博士,他们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从已有的教师队伍中选出部分教师去高校或相关的工厂、公司进行短期的进修培训,使大家对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较深的认识,为这方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准备把物理类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关系紧密的课程合成一门。另一方面,我们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两个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光电子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有意识地开设了一些课程,让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学生能够去选修这些课程,让他们能够对光伏产业的生产、检测、装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在实践方面。依据学校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材料科学实验和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检测手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开设材料科学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物理学专业范文5
乐山师院今年实施了学期制改革,把一学年由原来的两学期改成了三学期,其中两个长学期与原来一学年的两学期对应,完成既定培养方案中的教学任务;在原来的暑假中间插入了一个短学期,短学期时间为四周,主要开设一些实践类课程,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具有13年中学物理教学从业经历和6年高师物理教学的一线教师,我对有关物理学专业短学期教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为教学管理决策的同志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1)短学期课程设置应坚持什么原则?(2)能否在短学期为物理学专业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设置不同模块的技能培训课程,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技能培训?(3)中学物理师范技能是否仅仅限于“三字一话”、“课件制作”?我们在小学期还应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为学生开设一些什么样的师范技能课程?(4)中学物理教师除了物理学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外还需要哪些职业素养?在小学期除了开设技能课程外,能否开设一些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非技能课程?
1 短学期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短学期课程设置首先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强调从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使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具体言之,(1)它要求短学期课程设计者从剖析高师物理学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人手,真正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长学期和短学期课程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短学期课程本身也要有整体性,要形成课程体系。
其次,短学期课程设置应遵循有效性原则。短学期设置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一定要讲求实效。高师物理学专业求发展、谋出路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区分不同学生的职业取向,要追踪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设置的课程要学以致用,切忌脱离实际。
2 短学期的教学应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
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我们的毕业生大部分今后将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和中学生源的萎缩,中学对物理教师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今后不会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是,近几年来我们的一部分毕业生(约占15%)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一部分毕业生(约占10%)进入公司和生产企业,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如果对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在短学期实施一刀切的师范技能培训是不符合实效性原则的,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和进入生产企业的学生在短学期花费精力学习到的师范技能,对他们来说毫无使用价值。我建议,应该针对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在短学期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实施个性化的技能和能力培养。
对立志成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学生,设置中学物理师范技能训练课程模块;对以后职业取向是进公司或企业的学生设置物理应用技术课程模块;对立志考研的学生,在短学期应设置物理学前沿课程模块,拓展学生的物理学视野,为他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该课程模块应借鉴西华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1],应包括《物理学史》、《相对论》、《科技英语》、《现代物理专题》等课程。
3 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设置师范技能培训课程体系
短学期物理师范技能培训,到底该设置哪些课程?这取决于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师范技能,每种技能培养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设置课程体系的目标和依据。这个目标和依据的确定,课程设置者不能闭门造车,应该紧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密切关注中学物理新课改的最新动向。
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提出:物理课程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高师物理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1)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对物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的了解。(2)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3)良好的实验设计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中学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变革。针对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和新科改的最新形势,我们的中学物理师范技能培训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三字一话”、“课件制作”等师范技术性课程水平上,而应该更深入一步,设置适应当今中学教学实际,对学生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以及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课程。我们应当借鉴西南师范大学的物理学专业师范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2],在短学期设置三类师范技能培训课程。
第一类是师范技术性课程,即《普通话训练》、《三笔字》、《简笔画训练》、《教学多媒体技术》,这类课程应在第一个短学期开设。这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利于尽早树立学生的师范意识;二是普通话、三笔字和简笔画这三种技能不是通过短学期的短期教学就能达到相当的水平的,早开设,有利于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自觉练习,提高水平。
第二类是中学物理教学专业性课程,如《中学物理疑难问题解析》、《中学物理解题研究》、《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等,这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学物理教学能力,学生只有把握了课程标准,熟悉了中学物理教材,掌握了中学物理的各种解题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这类课程宜于在第二短学期开设,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在这个时候已经经过了两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学完了大学普通物理的全部课程,回过头来解决中学问题,站的角度更高,对中学物理问题的理解更深。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大三长学期的试讲工作,减少学生在试讲中的科学性错误。
物理学专业范文6
(1.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2.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提出基于光伏产业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应用物理学(光伏方向)的专业建设的几点新思考,以学生充分就业为根本的教学任务,探讨徐州工程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如何开展专业建设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关键词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我校当年为了和省内高校进行错位竞争,选择将光伏方向作为应用物理学的突破口,从专业开设至今,为省内外各大光伏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期间,光伏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012年,我国的光伏产业受外部影响严重,无论是电池组件,还是多晶硅的产量增长率均下降严重,近九成光伏企业停产或处于停产边缘。2013年以来,在国内多项利好政策带动下,光伏产业逐渐恢复,设备及其元器件制造业景气状况出现明显好转。光伏产业作为一个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对于学生的培养更需要合理的专业建设来应对产业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相关高校光伏方向的课程设置仍然以光伏产业辉煌时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采取粗放性的教学,这不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提出在新的形势下,修改光伏方向的专业建设,对于提高该方向的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也对于日后学生在企业的发展及自身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1 既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我校对于该专业方向曾经制定了2009和2012版的培养方案,对比两个方案,我们发现其中变化不大。从光伏产业发展情况看2009版培养方案是符合当时光伏产业发展特点的,当时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和代价的,且当时国内开设有相关专业的高校少之又少,因此2009版的培养方案处于摸索阶段,实际是基于传统物理+部分光伏知识的结果。而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实际是在2011年,对于2012年出现的巨大变化始料未及。按照此两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对于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光伏产业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而传统物理知识过多,造成该方向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毕业后对要从事的行业了解甚少,这一点在我们带学生去企业实习中已经有所反应。为了改善该方向教学现状,我们在课堂上作出了种种努力,例如降低教学难度等,加大光伏知识的讲解,但是受制于专业建设的设计,教学依然没有得到太大改变。
众所周知,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找准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2009版和2012版的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毕业标准等基本的方案内容上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专业建设的设计需要做调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光伏方向,我们试图在光伏产业特点、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本校实际情况下,研究专业建设的设置,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实际意义上的提高,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将来的就业。
专业建设,即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的。专业建设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就应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建设。光伏方向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五个方面。
2012版的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集中实践与第二课堂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5.59%,22.03%,13.84%,14.41%,11.86%和2.26%,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具体光伏方向的选修课程只占到了总学分的14.41%,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是不利的。而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其比例高达71.46%,两者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对于相关光伏产业的知识传授是偏少的。
应用物理学(光伏方向)作为一个面向产业发展,为产业提供人才的专业,其专业发展应该紧密联系光伏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例如国家允许私人发电并网,其中私人发电很大一部分就是家庭光伏发电,这就要涉及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课程,而在我校应用物理学(光伏方向)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并没有相关的课程。
因此,对于应用物理学(光伏方向)专业的专业建设,要体现产业特点、发展趋势,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增加基本技能的锻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 专业建议的几点思考
2.1 一条主线
结合应用物理学专业特点和徐州作为新能源发展较好地区的优势,我们提出“科教结合”、“校企结合”(协鑫集团、海润光伏、艾德太阳能等)一条主线,坚持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通过构建实验、实习、创新实践三大硬件平台,构筑课程体系框架,校企联合编写特色教材、开设学科思维意识讲座以及在学分基础上探索创新学分等手段,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目的性的有序长效开展。
2.2 平台建设
融合我院拥有的太阳能驱动LED照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徐州市新型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强力打造功能集约、开放充分、高效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力争实现教学、实习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的三大教学平台,且三大平台相辅相成。
2.3 课程设置
除保障通识通修的基本科目,例如思政课、外语课、高数课之外,将剩余学分分成学科基础、学科基础选修、专业发展选修、就业发展选修等课程类型,现实目的多样性的分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架。
2.4 实践模拟
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将今后学生面临的工作任务转化成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项目化的教学是当前新形势下探索专业建设改革新的核心。具体来说,就是选取典型的企业任务作为载体,以学生出发点,同时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工程的顺序和学生已有的通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的目的。
例如江苏省提出要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此实际需求,把能够独立完成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的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围绕这个实际目标,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类:
(1)项目申请
作为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产业,光伏企业很大一部分市场直接来源于政府,因此与政府打交道必不可少,类似申请书,项目书的书写必不可少,因此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我校已经决定在2015级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这对该部分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应该鼓励学生,选修文学院开设的《应用文写作》等相关的公选课程,加强该方面的锻炼。
(2)项目执行
项目申请到后,就涉及到项目的执行。这当中包含了光伏组件的选择、控制器、逆变器、防雷接地系统、流量监控等的选择,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我们目前已经开设《光伏材料》、《硅片晶控技术与加工工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光电子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光纤技术及应用》、《电子材料与器件测试技术》等课程,但是应该清楚看到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还应该选修《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与应用》、《材料、制备工艺及检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课程充实学生的知识水平。
(3)项目运营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的光伏电站的发展,都存在重建设和轻管理的问题,如果不重视运营管理,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组件不注意清洁维护,严重影响发电效率;反之,加强运营管理,则可以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减少业主经济损失;获得更高的发电量,提高经济效益;良好的运营维护管理可以有效的减缓组件的衰减及系统效率的降低速度。所以这些运营管理对今后的电站投保以及电站交易有重要意义。而这部分内容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得到体现,虽然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例如我院2014年12月8日与协鑫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去其运营的电站协作运营管理。但是应该在培养方案适当加一些类似的课程,以及请协鑫公司等相关公司帮忙共同编写相关的教材,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3 拓展实验室功能
围绕学生充分就业这样一个中心问题,构建以模拟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除保障基本实验外,应该鼓励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注重过程的运行模式,坚持项目制度,注重过程管理。以江苏省大学生物理竞赛、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学术/创业竞赛、点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为纲,鼓励学生积极参赛,自组团队,自定题目;同时通过专家会诊把脉等措施,赋予实验室学生实习的消化功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对行业的热爱
光伏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产业波动较大,对于将来要从事该行业的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恰巧处于谷低时期的毕业生,对于该行业的从事热情较为低。我院当前专业的生源超60%来自富裕的苏南地区,该部分学生对于就业的要求较高,就业地区也有明显的倾向。据我们对合作企业的调查,该公司在西部地区长期从事营运、管理的职工中,来自于发达地区的比例相当小。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应该要对此做出相应的改变,对于学生就业观、区域观要加以引导。
通过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应用物理学(光伏方向)专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达到了育人的目的。而本文所考虑的几个问题,部分已经在专业实践中有所体现,同时有助于我院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能够真正实现学校和实习单位各方围绕“学生就业”这个中心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大课堂和三大平台的互动,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打造,我们坚信,在新一轮普通本科转型应用型本科大潮中,我院应用物理专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聂思痕.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5,2:58-61.
[2]徐燕,刘永生.实践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