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哈尔滨一日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哈尔滨一日游范文1
人文景观的两日建议:
建议住在南岗区。
第一日:龙塔,中午可在龙塔的旋转餐厅用餐或到中央大街品尝风味小吃。下午:中央大街步行街、防洪纪念塔,晚餐:比较有特色的波特曼西餐厅或东方饺子王等。晚餐后可看到中央大街的夜景,步行到索菲亚教堂。
第二日:去哈尔滨游乐园或哈尔滨极地馆参观,也可以去老道外的巴洛克风情街品尝美食,老仁义、张包铺等。
自然景观的两日建议:
建议住在道里区经纬街附近。
第一日:太阳岛一日游,安排全天,,晚上可以在中央大街用餐看夜景。
第二日:北方森林公园、哈尔滨植物园或伏尔加庄园都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用时一天。
哈尔滨一日游范文2
关键词: 小语种导游,现状,问题,对策
一. 现状分析
近年来,旅游业在哈尔滨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冬季旅游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哈尔滨也走向世界,来哈旅游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加。根据2010年哈尔滨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仅2009年境外游客人数就达24.03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4540万美元。旅游业以逐渐成为哈尔滨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哈尔滨市政府在今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进一步确立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培育冰雪旅游和湿地旅游两大国际品牌为核心”加快建设“冰城夏都”。游客不仅可以冬天来哈赏雪滑冰,还可以在夏天湿地游,从而摆脱哈尔滨在旅游领域一条腿走路的单一模式。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哈尔滨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在这样的机遇挑战面前,作为旅游业中重要一环,我们的导游队伍,尤其是小语种导游准备好了吗?
目前,黑龙江省导游人数10913人,其中小语种导游人数所占份额很少。由黑龙江省旅游局得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小语种导游人数年增长缓慢,德语、法语3-4名,日语15-20名,俄语和韩语各50名左右。而这其中,又有很多人拿到导游证后,并没有真正从事导游行业,这直接导致哈尔滨市小语种导游资源严重匮乏。这种现状无法满足哈尔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此外,现有小语种导游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缺少小语种导游,使得旅行社不得不在高校寻找外语专业学生或老师从事兼职导游工作,这给小语种导游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产生很多问题。
二.主要问题
目前小语种导游主要来源于旅游院校尤其是外语院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优缺点。一方面,旅游院校毕业生在院校里除了学习掌握导游业务基本知识以外,还丰富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但在外语能力培养发面,却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学生一般只是掌握一门外语,如英语,但要想达到外语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却有一定距离。因为一门语言的学习,需要求学习者围绕相应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在日后运用中得心应手。更何况是小语种,要想在短时间内,经过非专业系统的学习而熟练掌握一种语言,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尤其是小语种专业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能自如交流,但却没有专业性,缺乏导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导游相关知识。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挑战,完成导游工作。此外,目前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模式较为陈旧,专业设置过窄,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等问题在旅游业市场需求中集中体现。
三.对策
要想解决小语种导游上述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即从培养和输送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外语院校着手。
1. 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面对市场的挑战,用人单位对导游人才的选拔越来越严格,更注重导游的综合能力,导游不但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这对高校提出严峻的挑战。外语院校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要求。要与市场相结合,根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置相关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外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以外语专业课为根本,根据学生今后不同的就业及发展方向,在高年级提供不同的模块,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只是一味停留在语言学等传统方向上。对于想要毕业后从事旅游业的学生来说,院校可以在模块下开设介绍导游相关理论、业务等知识的特色选修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导游就业市场的要求,让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大的竞争力,学校还可以开设与导游证考试相关联的选修课程,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的考试。学校还应该创新课程,努力把外语与导游知识相结合。总之,教学计划要处理好专业基础课程与模块中的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之间的关系。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老师为主体,以一本教材为内容,填鸭式的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从中得以收获,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而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给学生一个方向,具体的内容由学生来完成。具体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模拟,学生报告等多种互动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此外,学院要提供能够适合进行导游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教师要能够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手段,掌握电视,光盘以及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教学。将以PowerPoit等课件制作方法将景区的图片,路线图,旅游行程,带团时所需资料等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或通过互联网,直接将景区信息直观的带到课堂。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会对导游工作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借助这些资料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演习,并相互评议,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扎实基础。
3.考核方式创新
创新即改变过去那种只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单一考核方式。具体可根据课程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成绩不再仅仅取决于对外语的掌握,还要取决于能否借助于外语这门工具去解决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通过一次性语言表达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实战,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最直观的判断,认识到不足,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把学生拉出校园,用一场模拟哈尔滨一日游的方式考核学生。老师决定路线后,以旅客入住的具体酒店为起止点,每名学生既是游客,也是导游,老师作为旁观者负责决定在不同阶段导游的替换,学生时刻做好导游与游客之间角色的转换。作为游客学生要尽可能给导游制造难题,而导游则要在行进中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及语言知识完成各项任务,如景点讲解,集合游客,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正确解决等。最后由老师和游客共同为担当导游的同学打分。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同时又锻炼了学生。
4. 强调实践
导游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的职业。因此要重视导游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该搭建一个平台,与省,市旅游局及旅游景点,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导游实习基地,可以由旅行社的老导游和学生建立一定的团队关系,使学生在老导游的带领下跟团实习,渐渐过渡到独立带团,完成导游服务的整个流程。又或者利用外语院校的自身优势,邀请外国友好合作学校来哈访问,组织学生假期出国交流培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机会能够直接面对社会。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导游,在哈尔滨大力开发旅游业之际,对于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能让学生在机遇面前得心应手,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导游人才。就看我们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哈尔滨一日游范文3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为活动同时就是文化活动。因此,文化可以归纳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旅游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文化反过来又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当中。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它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是贯穿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内在因素,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上。长期生活在冰和雪环境下的人们,形成了他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现象,这种文化形态被我们称之为“冰雪文化”,它涉及建筑、饮食、经济、艺术、体育、旅游等方方面面。“冰雪文化”与“旅游文化”同属于文化的子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契合点,即“冰雪旅游文化”。冰雪旅游文化是指在冰雪环境基础上开展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现象、规律、关系等事物的总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冰雪旅游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黑龙江省冰雪饮食文化
(一)龙江饮食文化黑龙江虽地处边疆,但是边而不塞,无论是史前时期,还是整个文明时代,这里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带,是由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和赫哲等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聚合体。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饮食文化更是丰富斑斓,多姿多彩。黑龙江的饮食文化,虽没被列入四大菜系之中,但要论起其渊源,龙江饮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
1.起源于满族饮食文化历史上曾经创造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奠定了龙江饮食基调。首先,早在“渤海国”时期,食物原料丰富,烹调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烧、烤、蒸、炖、炸、焖、煎、熏等烹调方法。由于物产资源丰富,饮食文化十分发达,动物的肉头蹄肝肠等都可以入菜,甚至出现了用“三足铁锅”涮肉的吃法。这种火锅与火锅菜肴后来成为满族先人传统风味饮食、满席主菜之一,并随满族人入关风行全国。其后,在金代时期,烹调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调味品。元代居住在龙江的女真族学会了“以豆为浆”、“酿米为酒”。到了清朝后期,黑龙江省出现了努尔哈赤的“黄金肉”、“罕参”等传说。
2.集成于中原饮食文化清朝以前,龙江人在中国北方或全国建立政权,龙菜和龙江其他先进文化一样,在不断向外输出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内的先进饮食文化。在清朝康熙平定三番后,曾给吴三桂做大厨的崖三爷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充军,他用黑龙江地区的特产原料,结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对龙菜进行了改良,研究出许多具有龙江特色的菜点,专供达官贵人享用。此后,由于“流人”的大量进入特别是20世纪中叶的自然灾害,山东、河北的大量移民开始“闯关东”,中原尤其是鲁菜文化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给古老的龙江饮食文化注入了一股新的成分,并在短期内融入到龙江饮食文化中。
3.合璧于外来文化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进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地区。1905年日俄战争后,哈尔滨、大连等城市被迫开埠通商,各国侨民也蜂拥而至。直到1937年,哈尔滨有大小西餐馆260多家,仅道里中央大街就有西餐厅37家。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黑龙江地区传统的饮食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饮食习惯、饮食观念和进餐行为,在许多方面带有明显的开创性。外来饮食文化的出现还带来了全新的烹饪技术———煎、炸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西餐品牌。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改变了黑龙江一部分城市人口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二)龙江冰雪饮食的特征黑龙江省有着“冰雪龙江”的美称,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使得“天地所闭藏”的龙江大地在入冬以后一片干净,严寒低温令土地不能再有所贡献,这种状态通常持续近半年的时间。受冰雪生态环境和民族历史遗留的影响,黑龙江省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冰雪饮食文化特征。
1.从饮食方式上看(1)冻食。比如冻梨、冻柿子、冰糖葫芦、冻豆腐等冰雪特色食物,是水果或蔬菜在冬季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独特的贮藏方式的结果。(2)生食。如沾酱菜,这种饮食方式与维生素的摄取有关,人们日常餐桌上第一道菜通常是以白菜、胡萝卜、黄瓜、绿豆芽等为主料的“凉拌菜”。(3)腌渍。受北方冬季低温条件的限制,绿色蔬菜难以获取。腌制的方法有利于食材的保质,如用白菜经过腌渍发酵而制成的酸菜已成为独特的饮食风味;腌制咸菜已渐渐形成了口重(咸)人群的饮食习惯。(4)高热量。龙江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习惯,是由于酒可驱寒、舒筋、活血,人们需要足够的热量来抵御冬季的严寒而长期养成的,从而成为冰雪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2.从菜式上看(1)杀猪菜。龙江人好吃炖菜,是因为长期处于寒冷气候,需要摄取高热量。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人们把刚杀好的猪的血脖子斩成大块,煮熟后切成大片放进锅里,再放入已经处理好的干白菜,加水和调料,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杀猪菜肉嫩汤鲜,肥而不腻,开胃解馋。(2)鱼筵。冬季封江之后江鱼多活动于冰层下,此时鱼儿不再进食,鱼肉新鲜、柔嫩。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世代同鱼保持着紧密联系的民族,有“食鱼民族”之称。客人来了,能品尝到别具一格的风味鱼筵,刹生鱼、塔拉哈、生鱼片、刨花鱼片等不胜枚举,做法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这些独特的食鱼方式已成为黑龙江地区独树一帜的食鱼文化。(3)野味。由于黑龙江省地大物博,冬季的大兴安岭野生动物众多且极易扑捉,慷慨地给龙江人的餐桌上提供了各种野味。飞禽中的松鸡、沙半金、天鹅,走兽中的猂鼻子、熊掌、鹿脯、野猪脸等等,营养珍贵,口味独特。经过人工驯化饲养,野味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龙江人餐桌上的冬季保健美食。
3.从烹饪方法上看龙江菜的烹饪方法兼容并蓄,融众家之长。一是火候讲究变化和适度。如“急火快炒”、“先急后慢”、“快慢结合”等,又讲究火候富于变化、适度和恰到好处等。二是注意保护菜肴的营养价值。通过“汁、浆、糊、芡”,既减少了营养的损失,又为消费者提供了“软、嫩、滑、酥、脆”等不同的口感。三是讲究细微变化。以炖、酱、拌、炝、熘、焖、涮、烤、爆等为主要烹调方法。同时,还兼融西方烹调方法中的煎、炸等方法。
4.从菜点品种上看除中式品种外,西式品种占一定比例,“大列巴”、红肠、“格瓦斯”等是人们日常食品;西餐店的数量要高于其他省份,西餐则是人们休闲饮食的重要选择。黑龙江冬季冰雪菜点的成品特征既讲究温饱、御寒、摄取营养的功效,又讲究体现晶莹、洁白、刚劲、飘洒的冰雪文化特质。
三、黑龙江省冰雪饮食文化的发展建议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饮食既是文化的子要素,又是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一,一直为旅游研究的重点。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推进旅游目的地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就如何弘扬龙江冰雪饮食文化,提高冰雪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大对冰雪饮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饮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保护和传承,不同地域所具有的独特饮食文化保证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文明有取代传统文化的趋势。先进供暖设备的出现、全球的日趋变暧以及很多其他因素的存在,使得黑龙江省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已经无需抵御冰雪天气的严寒,加上多元饮食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渐渐地抛弃了当地传统的冰雪饮食习惯,被汉化或者西化。各地方政府对此需居于主导者、担当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地位,承担资源开发和保护、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规划管理等职能。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可以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认识自己的饮食文化特色,并鼓励各地区依靠文化产业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牵头开展特色冰雪饮食文化活动,用特色饮食吸引旅游者,在弘扬饮食文化的过程中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各地人民真正体会到文化价值所在时,他们就会自觉想办法发掘和保护自己的文化。
(二)在冰雪旅游产品中融入饮食文化内涵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观光旅游产品所带来的体验,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旅游市场出现的新需求,求新求异、参与性和趣味性强的旅游商品已成为新一轮的消费时尚。因此,在冰雪大众旅游产品中,应该尝试加入新的元素,改变原有的单一产品结构,迎合游客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例如,旅行社可推出“哈尔滨冰雪美食一日游”、“农家乐美食游”、“龙江特色美食行”等龙江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由于饮食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便具有了一定的独特性和难以复制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地方旅游业形成自己的品牌,对于继承和弘扬当地传统饮食文化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不应单单局限于美食品尝这一层面上,还应当包括由美食所产生的各种附带产品的消费上,如探究龙江饮食文化的深刻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参与冰雪美食的制作过程、享受冰雪饮食活动氛围等等。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即以品尝异地美食为主要旅游动机,在龙江冰雪美食的品尝过程中参与龙江冰雪文化的探讨、美食的制作及感受美食文化氛围,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辅助美食游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参与趣味性的旅游活动。
(三)重视“冰雪美食”的宣传和营销提到中华美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菜系的传统菜品。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购买者只能通过间接的信息收集来了解目的地的情况。要提高龙江饮食文化的吸引力,就需要把“冰雪美食”推向市场,提高知名度,占领市场份额。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媒体传播、互相协作”的合力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类传统媒体和手机短信、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形成系统的宣传方案,包括龙江冰雪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名店、名点及各种美味佳肴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介绍、推介等,尤其是在现有的导游图、旅游宣传手册、景点说明书中增加有关旅游餐饮的部分,以激发游客的体验动机和参与热情,扩大龙江冰雪饮食文化的影响;其次,对于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主推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对于特定的受众进行宣传开展和信息输送,避免盲目宣传。另外,不能忽视新产品的推出和更新;最后,开展联合营销。通过餐饮企业与各大旅行社、景区、旅游公司的合作,把冰雪美食体验与现有成熟的、影响较大的冰雪旅游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使冰雪饮食旅游产品能更快地打入国内市场,形成规模。
哈尔滨一日游范文4
一、以特色定位引领旅游业
就旅游业而言,以特致胜是最重要的战略取向。纵观国内外的知名旅游胜地,从“100%纯净”的新西兰、到“历史的金库”埃及,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到“天涯海角”的三亚,无不具有个性鲜明的旅游标识、独树一帜的旅游体验,都是以特立足、以特提质、以特致胜的典范。现在,很多地方都竞相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体验大众化、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要想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坚定走好差异化、个性化、深度化的发展道路,打造独具特色魅力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到镇江,旅游业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概括:一是定位要明确,就是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二是规模要领先,就是“让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又一个千亿级产业、服务业第一支柱产业”;三是内涵要鲜明,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与其他城市相比,镇江的旅游“特”在哪里、“胜”在何处?概括起来讲,就是“有山有水有故事”(李强书记的评价),展开来讲就是生态优越、风光秀美,文化璀璨、底蕴厚重,有望不够的山、品不完的水、道不尽的故事,可以深度挖掘、提炼开发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数不胜数。现在的关键是搞清摸透镇江旅游的比较优势,在优化顶层设计上下足功夫,把个性特色、创意基因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像“三山”、西津渡、茅山这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旅游品牌,使镇江多一些“不得不去”的地方、“不得不买”的产品、“其他地方体验不到”的生活,真正让游客心生向往、流连忘返。
二、以全域视角整合旅游业
当下的旅游业正由“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浙江桐庐以“中国画城?潇洒桐庐”为统一标识,16个乡镇实现了村落景区和民宿经济的全覆盖,建成了实时统计游客人数、在线监控管理各景区的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海南琼海将全市当成一个5A级景区来打造,所辖12个镇“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全市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围墙、没有门票、主客共享、居旅相宜的田园式大景区,这些都是全域旅游的现实样板。所谓“全域”,核心在于整合。从镇江实际看,资源分散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要向先进地区学习,牢固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理念,以入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契机,把整个镇江市域当成一个旅游整体产品来打造,对内大力推动资源全域整合、产业全域融合、要素全域配套、结构全域优化、社会全域参与、市场全域管理、营销全域统筹、服务全域提升、环境全域协调,形成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展的系统旅游;对外着眼于宁镇扬一体化等更广区域,建立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真正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根本性转变。需要强调的是,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根本目的在于把资源配置、供需关系和产业结构调优。要通过全域旅游,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功能,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扩大旅游就业容量,探索茅山老区旅游扶贫,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创造更多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以精品意识提升旅游业
现代旅游业正呈现出个性化、分众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旅游由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供给水平。有位杭州游客到镇江旅游后,曾给我写过一封信,点出了镇江旅游业的一些细节性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给我触动很大。这些年,旅游业发展的“因小失大”事件不胜枚举,从青岛“天价虾”、哈尔滨的“天价鱼”,到最近丽江的“暴打游客”、“副省长被强制购物”,都给人以深刻警醒。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细节入手,加快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旅游行业提质增效。一方面,创意设计要精心。围绕增强吸引力、延长逗留时间、促进游客消费,打造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精品线路,加快发展夜游镇江、房车营地、美食购物特色街区等消费新热点,推动宝华千华古村等已建成的项目强化功能、提升质态,恒大童世界等在手在建项目引领风尚、走在前沿,全力打造一批旅游产业的新旗舰、新标杆。另一方面,服务质量要精细。按照便利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从整体上提升旅游综合环境,完善交通出行、停车场、公厕等公共服务,提升饮食、住宿、购物等生活服务,优化文明引导、讲解导赏、紧急救护等志愿服务,发动市内外游客深入开展旅游业“啄木鸟行动”,全面提高市场整顿、诚信建设、投诉保障等监管服务水平,构筑最美风景线,增强远程号召力。
四、以融合理念拓展旅游业
旅游是最具融合能力的产业,关联产业多达110多个、覆盖一二三产。当前,“旅游+”的对象、内容、方式不断拓展丰富,“+”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方式多种多样,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在这方面,镇江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旅游+文化”,通过挖掘镇江古渡文化、三国文化、南朝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独有性、稀缺性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发掘提炼其旅游价值,把静态历史和书面文字,转化为精彩创意、生动体验、鲜活画面,让游客在镇江真切感受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农业”,推动句容农博园、岩藤农场、扬中渔文化生态园等农业特色园区向生态涵养、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高水平开发一批兼具“土、野、俗、古、洋”味的高水平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旅游+会展”,包括国际低碳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会、世业洲“长江音乐节”、扬中“河豚文化节”、中瑞生态产业园“瑞士主题周”等,都可以打出品牌、扩大影响,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多赢。“旅游+健康养老”,依托天然的生态优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特有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养老、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这方面潜力巨大,现在已经显现出蓬勃生机。“旅游+特色小镇”,包括西津渡的旅游风情小镇、丹阳的眼镜小镇、句容的葡萄小镇、丹徒的醋香小镇等,都要以精品景区的标准开发建设、提档升级,打造旅游业发展新引擎。推动旅游业态融合,技术支撑在互联网,重点抓手在“智慧旅游”。要发挥“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作用,加快构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营销、行业管理三大体系,提升旅游业运行服务智能化水平,以“互联网+”加出更大效应、更高价值、更多获得感。
五、以改革方式激活旅游业
新形势下发展旅游业,改革是“关键一招”。要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制度活力。打破行业、地区壁垒,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状况,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支持跨地区、跨部门合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运转有序的管理体制。培育各类旅游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行大企业、大集团和精专特中小企业“两手抓”,一方面推动文旅集团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市旅游产品的整体推介、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推进上下更大功夫,向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迈进;另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在智慧旅游等细分领域深耕下去、做精做强,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旅游企业集群。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激发资本活力。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设立镇江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优化PPP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拓展融资渠道。运用好“免费”和“收费”的杠杆,以免费来聚人气、做平台,以收费作调节、保品质,彻底摆脱“门票经济”的路径依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六、以人才支撑做强旅游业
哈尔滨一日游范文5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的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3处,列黑龙江省第2位,AA级以上景区19处,列黑龙江省第1位;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列黑龙江省第1位;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3S、2S、S级滑雪场各1处,国家级狩猎场1处,省级狩猎场3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1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6年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和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伊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分析,修编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了《伊春风景观光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伊春市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把伊春规划成为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的思路。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①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②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在巩固哈尔滨、京津等北方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如参加2010年中国国内(重庆)旅游交易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等行业会展。③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10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2008年度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明显上升。
旅游者结构改善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①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②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③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的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④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延长。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d增长到目前的3.5d,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伊春市旅游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了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却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初期都是不同的行政县、区和企业自行分散进行的,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更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在伊春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前期,景区建设是混乱无序的,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景区建设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缺乏长远的考虑。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的有314d,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d,2010年为252d,空气质量下降明显。随着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外来车辆和本地车辆逐渐增多,伊春空气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以及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的有效管理。#p#分页标题#e#
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常借助于景区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建立与服务的提供等形式体现出来,并不会以独立存在的形式提供给市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且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②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有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9],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③本地导游普遍缺乏森林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素养不足。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5人,旅游旺季做地接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④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发展对策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应立足生态旅游内涵,在旅游景区建设、设施配备与服务提供等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并以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经济条件制约生态环境的建设,但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注重体现生态理念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经验,生态展览馆建筑本身要体现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按照绿色环保的标准施工,并运用先进生态节能技术减少能耗、水耗,展现先进的环保生态理念。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地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高水平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为此,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