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余数;教学设计;基础教育;教学环节

教师应该首先充分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切实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自主探索和团体协作交流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才会达到真正掌握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开拓数学思路、和解题方法。以往本节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更正和从学生问题反馈中直接和学生说: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只是机械记忆来解决类似题型。我的教学过程使用课堂进行时实例现场分析,可以使学生快速领悟、归纳、总结规律、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相互沟通、认真思考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合作交流等自身能力。效果事半功倍。

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小学生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时,一般是从感知具体实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的。所以根据青少年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快乐的课堂导入方式很重要:

1. 首先学生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相关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让学生告诉老师是怎么摆放的,接下来说出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呢不用看就能准确猜出。(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进行尝试,引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创建了乐于探索之旅。

2. 适时切入:“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会那么快就猜出来了吗?等大家学会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知道答案并且你也会做到哦!”

以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为出发点,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有余数除法计算”虽已表内除法作为重要基础,但教材却赋予了新的内涵。学生可以参与摆小棒活动,用9 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最多可以摆几个?可能会余下几根?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强。让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让学生把分小棒的各种情况记录在一张表格里。组织他们通过具体操作、认真观察、详细分类、记录填表、学习交流等活动。探索出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从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面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余数、延伸至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余数”的一些认知和体验,但还需要系统的学习和用数学方式思考的过程,所以除法计算的基础知识-- 试商也不能放松指导。

教师提问:19 除以6 怎么算呢?

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写出算式19÷5 这个算式不能正好用乘法口诀求出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5×( )< 19,( )里最大能填几?( )里填的数就是商了。由于5×( )< 19,所以( )最大填3。这种教学方法不置可否是正确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乘法口诀背诵熟练的很容易掌握,但一部分知识基础的稍差的学生仍然会手指铅笔,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首先19 不能整除5,这是我们可以把被除数19 每次减少1,一直减到可以整除5 为止,上述算式中被除数19 逐次减少1 就是18、17、16、15,减少到15 的时候。15÷5,商就是3,这时可以得出结论19÷5 最大商为3 了。被除数减少了4 次得到15,所以余数就是4。

一时不能逆向思维的同学,通过一个算式练习过程,熟练后会比较容易过渡,学了这个方法后任何类似题型都会迎刃而解,例如:29÷6= ?开始利用以上方法找数28、27、26、25、24……即可得出24÷6 最大商为4,方法有了再勤加练习就会熟能生巧。以往的教学方法商值容易偏小,具有不确定因素,这样的情况现在我们利用这个学习方法就可以完全避免了。

有余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数学意义、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这个学习方法可以带动起全班同学都能理解透彻。在完成有余数除法意义、算式的读写之后,尝试着让学生写一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理论有效连接实践,学生通过自身能力解决问题后,会产生喜悦的成就感,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学会了“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方法,现在相信所有学生都可以回答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所摆学具的问题来了。并且学生也能运用学到的“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快速猜出第24 个、第30个学具图形是什么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二的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72÷8=72÷4=7×6=8×9=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469÷5=943……4(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出验算的过程。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的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元。……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3

1.明确评课目的

进行评课,首先应确定或明确听课、评课的目的,评课时就要围绕己确定的目的进行,做到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具体的教学实践相呼应。听课前应先听取上课教师对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以便有个整体的把握,有条件时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学生的学力分析、教学方法的使用、课堂教学环节的预设有足够的认识,对听课中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在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比如评一堂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观摩课,评课者应明确观课、评课的目的带有指导、示范的要求,评课中不仅要对课堂教学作总体评价,而且要对教学环节设计中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像“除法的算式和名称、试商的方法、除数与余数的关系”等知识上的要求以及“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引进除法”等教学中的设计都要具体分析,使听课老师知道其教学设计的意图,吸取教益,因此评课者必须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教学目标等,从而制定出评课计划。这样的评课才能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汲取经验、学习方法,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2.把握评课重点

评课评什么,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据二期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来看,评课大多可以围绕对“教学思想、教师角色、学生主体、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来进行。

比如评“教师角色”: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扮演了“组织学习材料、组织学习活动,营造课堂气氛等”组织者的角色,是否扮演了“激发兴趣,激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展示成果,评价反思等”引导者的角色,是否扮演了“参与小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示态度,进行必要的演示讲解、总结板书等”合作者的角色,都是评价的内容。我们可以从教师角色的行为及作用上加以评价。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个体差异;对策 

教师备课要把学情纳入备课视野,充分考虑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全班每一个同学,即找准方向,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学习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所以说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就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联系到一堂具体的数学课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现象。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时,本课是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为教学重点,有位教师在《认识四边形》的教学中,先给学生出示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让他们从中找出自己熟悉的平面图形,力求使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学生所说,展示在黑板上,并将它们进行分类。此时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它们进行观察与分析,获得自己的知识概念,从而得到不同的分法,经过教师引导揭示课题,使学生对四边形概念的界定有清晰认识,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了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但最终归结为一个统一的知识点。可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有些学生却把它与四边形分开了,对给定的一组图形,找出四边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居然分成了没有关系的两类。不同的学习能力带来的不同学习效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表现。所以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破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对策 

(一)用启发点拨的方法 

课堂上对于那些优等生少讲多思,尽量让他们独立探索学习,在他们有所惑时稍加点拨,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于中等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学困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真正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只要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出示“三份桃子,每份五个,又多一个”的情境,由学生自编应用题,此时会出现两种算法:3×5+1=16(个)和16÷3=5……1,用乘法的同学是因为对“余数”还没有概念,当引导全班想除法算式时,有少数同学不知如何处理多出来的那一个桃子,由于是新知识点,所以必须加以强调“余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再引出除法竖式,这些内容可能对于多数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可让这部分同学重新介绍除法竖式的格式及各部分的名称,其他同学对此提问,全班共同分析,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这样由学生带动学生,形式上更活跃、更主动些。接着由练习再到反馈情况,针对性的讲解,个别辅导,效果会更好些,最后的拓展练习,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增加总数,列算式比较,逐步得出“除数相同的情况下,被除数增加,商不变时,余数在增加,商增加时,余数在改变”的概念,同时得出“余数总比除数小”,少数学生跟着练习,也会明白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大胆的学生此时就会询问“为什么”,于是可让他们用小棒代替实物,自己动手分一分,当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下,还能怎么样,由此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多的时候还可以再分。这个定理其实并不容易掌握,因为在后面的练习中,当碰到商和余数相等的情况,有学生会混淆,认为这是错误的,而没有考虑余数只和除数有关,所以大量的实践练习才是证明这一定理最好的药方。 

(二)合理安排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把“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规定下来,并把“解决问题”贯穿于每一学段。因此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因类制宜,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类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如教学《退位减法》时,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巩固新知,如计算528-249;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411米,小明家到学校有246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192-=。这样既使部分有余力的学生有时间完成最基本的练习,及时巩固新知,也有机会适当拓展,又使其他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而不至于“无事可干”,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理运用评价语言 

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承认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在测试和考核中有所反映,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教与评的脱节,导致学生积极性遭受挫伤。因此对学困生以表扬为主,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优等生以提高其竞争意识为主。因为评价的目的就是指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与问题,而不是关注考试成绩。每次考试出错率高的大都是计算题,其实这不是学习问题,而是态度与习惯的问题,对于书本知识相信所有同学都是掌握的,差距就在于拓展题和思维题,还有对于应用题的题意理解上,所以每次考试后应该让学生认真订正,学会反思,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尽量不要打击其积极性,否则事倍功半,厌学心理由此而生。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让他们热切地追寻自身内在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让每个学生有学习的信心,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基础教育才会更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5

一、初读教材

笔者初读教材,感到教材内容编排简单,数据小,甚至认为只要学过有余数的除法就能解决这类问题,对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难度。笔者思考:这么简单的内容,为什么排在五年级上册呢?编者一定有他的想法,我们的教学设计绝不能“就知识论知识”会做就行,要平中见奇,深挖教材背后蕴含的知识,让简约的教材上出内涵来。

二、深读教材

深入研读教材,透过简约的教材深刻地理解了编者的意图:本课的课题是找规律,找规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教学,更是一种方法引导,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围绕“找”,要让学生明白怎么找规律、找规律的方法和找规律的策略:(1)要让学生领会有无规律的区别;(2)为什么用除法算;(3)要让学生明白找最后一个图形只与余数有关,而与商无关;(4)为什么要学习《找规律》,即“找规律”内容的教学价值。笔者在深入研读教材后也发现教材编排的不足之处:(1)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所给的数据“15”太小,不能体现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较简便的优越性;(2)例题以“2”为周期,2个1组规律是特殊规律,只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单双数就能找到结果,不必用除法解决,计算只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降低学生思考的含量;(3)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看余数,例题只给规律是2除以“2”这样的一道特殊的题目,不具备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性建模的特点。为此笔者思考:(1)要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先罗列数据小的,再加大数据,让学生体会罗列不是通法,局限性太大,使学生学习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成为必要;(2)从“找规律”内容的教学价值来看,首先找规律不仅仅作为知识点进行教学,也应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教学指导;其次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感悟规律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让学生欣赏规律的美,让学生探索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理解信息,识别信息之间的关系。笔者确定的备课的主线是让学生经历“生活原型—建立数学模式—解释与应用模式”的学习过程。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用规律解决具体的问题。无论是表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尊重学生的方法和个性特点。突出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思想。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

三、简约的教材,不简单的处理

1. 创设情境,有情有“义”。

深入了解学情,发现学生对什么是规律,及其在数学上的定义有些淡忘。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笔者对教材做了有效的补充。

创设的问题情境指向性明确,把复习融入猜想,轻松自然为新知做好铺垫:依次出示第1面红旗、第2面绿旗、第3面蓝旗、第4面红旗,让学生猜猜第5面是什么颜色的旗?学生回答:“绿旗。”教师抓住错误的资源提问:“为什么你们都一口咬定是绿色的呢?”学生回答:“因为是按红、绿、蓝这样的规律往下排的。”教师马上帮助学生回忆什么是规律:“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3次以上称为规律,而这里的红、绿、蓝只出现了一次,能称为规律吗?”接着提问:“如果以4面为1组的话那么第5面是什么颜色呢?”学生恍然大悟。巧设情境把“规律”这一概念的复习融入到新课的教学中,达到了教育有痕似无痕的境地。这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由衷的学习需求而不是来自教师自上而下的硬性指令。

2. 数形结合,有模有“行”。

把例1数字15改成70。教师提问:“有70面彩旗,想知道第70面是什么颜色的?还是一面一面地往下排吗?”学生回答:“太麻烦了。”这就引发学生数学思考: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凸显了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必要性。“70”这个数字是有意安排的,当周期是3时余数为1,周期是4时余数为2,周期是5时,结果为整除没有余数。例题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每组周期从少到多,3面一组、4面一组到5面一组,余数从余1、余2,到没有余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比较、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学目标更加突出:使学生体会数据大时罗列不是通法,局限性太大,学习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成为必要。

3.思维拓展,有“生”有色。

练习的呈现应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笔者深知在简单而重复性的“温故”练习中是不易达到“知新”的效果的。为此,在练习环节,设计使学生思维经历了5次拓展。

(1)把教材例题1中2个一组的特殊规律隐含在练习的第1题中,这是第一次思维拓展。

1.你能画出这组的第32个图形吗?

……………………( )

学生受到前面新授课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定势影响,依然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随着教师的巧妙引导,在学生考教师的对话过程中(无论要求第几个图形,教师都能很快给出答案),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两个一组的规律属特殊规律,只要判断奇偶数,就能确定结果。巧妙解决弥补了教材编排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

(2)把第4题改动一个图形变成没规律。

4.你能画出这组的第32个图形吗?

……………………( )

要求学生做出判断:这道题能算吗?也借此再次重温规律的定义,激发学生数学思考。最终得出结论:改动一个图形(两种改法:改第2个或第7个)变成有规律后才能算出最后的结果,这是练习环节中的第2次思维拓展。

(3)思维的第3次拓展是让学生猜想:

一组图形的规律。鱼头的朝向:1次朝左、2次朝上、3次朝右、4次朝下,按这样的顺时针方向排列下去,第15次呢?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接着追问:要想出现鱼头朝上,可能是哪几次?为什么?

(4)第4次思维拓展:解决课前数字猜想,先找隐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出示课前游戏中的第二组数字:921347189763。教师说:课前游戏中大家都说第二组没有规律,但老师告诉你们,其实是有规律的,请仔细观察。师生合作发现规律:9+2=11,写个位上的1,2+1=3,写个位上的3,1+3=4写个位上的4……提出问题:求出这组数字中的第40个数是多少?

(5)第5次思维拓展是扩展知识外延,联系生活猜星期几、猜年龄。问题1:今天是星期二,再过23天就是学校趣味运动会召开的日子,这一天是星期几?再过23天是从哪一天开始算起?问题2:今年是2012年,是什么年?龙年,班上同学都属什么?跟你们同一属相的还可能是几岁?老师是1968年出生的,猜一猜,老师属什么?通过练习层层递进、层层相扣、互相依托,给冰冷的数学注入“火热的思考”,在感受数学价值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此处练习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操练而是打破思维定势、一问多思、改编新题、举一反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考的周密性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变化中对知识点、重点、难点更好地理解、应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备课的感悟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6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本身是围绕学习展开的,教学应以学习者即学生作为焦点。而我们的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的闪光点,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动态融合中焕发出生命活力,从而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转变教学方式,活跃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在课堂上我积极搭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把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把8根小棒每4根组成一个正方形。结果学生很快摆好,摆出了两个正方形。我再让学生把9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这时,学生发现摆了两个正方形,还剩下一根小棒。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除法”。学生动手操作,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运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远比空洞的说教效更佳。

二、立足生活现实,丰富数学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华罗庚先生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 数学教学是要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教学、走向生活,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所以,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尽可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否则学生就会误以为数学问题离我们现实生活是多么遥远。因此,数学教学应课内外结合,突破教材,向室外、校外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景,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积累生活实践。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展开谈话:“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每个人热情顿时高涨起来。我看时机已经成熟,进一步因势利导:“我的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这时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我故作神秘地提问:“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时,我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百分数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活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