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戏剧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舍的戏剧作品

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1

研究国粹艺术的一个重要难点就是:受国外影响较深的艺术能否成为我们的国粹?

刚刚步入百年的话剧,起初完全是由西方引进的剧种。但在中国本土扎根后,一度还曾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余上沅、赵太侔当年曾主张,通过吸收西方戏剧“重写实”之长和传统戏曲“重写意”之长,来创造出既不同于西方戏剧、也不同于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的全新“国剧”来。受时代环境及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国剧运动”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但后继者却从中发现了一条康庄大道。

中国话剧获得独立地位,正是因为执著地走出了这样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经过郭沫若、、老舍、、、焦菊隐、黄佐临等的探索和努力,话剧如今已完全成为了中国艺术的代表性种类之一。那么,究竟通过怎样的路径,中国话剧实现了由舶来品向本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呢?主要在于:一是充分反映国民的生活和表达国民的情感,二是努力与中国本土的艺术融合以获得中国韵味。

纵观中国话剧,其取材和主题主要着眼于中国的封建家庭、都市风情、农村变革和历史传奇等。作为话剧成熟的标志之作的创造者,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恰好囊括了中国话剧的主要方面。此外,老舍对历史古都的追溯、对上海洋场的剖析、洪深对南方农村的描摹以及郭沫若、、、欧阳予倩、陈白尘等对历史人物的改写,都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和历史,所以也深深地拨动了中国国民的心弦。

国粹艺术首先要姓“国”,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特征,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中国话剧在这两方面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是国粹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将一门舶来艺术转化成了我国的国粹,而这一国粹的最大特点是还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并且在总体上实现了民族韵味与时代特色的完美结合。对中国话剧主要特点的概括之一是“诗意现实主义”,如果不是割裂开来看,那么,“诗意”主要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相连,而“现实主义”则侧重于与现实社会的密切关联。之所以能够完美地实现二者的结合,最根本的缘由乃是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

中国话剧始终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同命运、共步伐的。百年话剧历程,在我看来至少有四次大转折:由舶来品转化成本土艺术、由带着外国大师(如易卜生、契诃夫、王尔德、奥尼尔等)的印迹转化为“中国创造”、由剧团行为转化成国家行为、由单调封闭转化为多元开放。而转折的深层缘由乃在于话剧与社会变革的自觉契合。社会的变革和需求,永远比艺术家个体在书斋里冥思苦想的独创更能推动艺术的整体创新。还有一点要指出,话剧在演剧方式的革新、新型舞台手段的引入,特别是在运用现代高新科技方面,也是与时代同步的。而这,正是当代国粹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话剧的魂魄总是萦绕在中国的传统之中的。其主要代表作品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醇厚的民族韵味,还有对民族语汇的拓展和丰富。观赏话剧的时候,我经常联想到中国的诗、中国的画、中国的小说、中国的曲。最能说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茶馆》了。

话剧作为综合艺术,主要还是以语言作为创造形象的方式,与诗歌、小说、散文一样讲究语言的艺术,特别是对我国母语――汉语的娴熟运用。郭沫若、、、老舍等的名作,都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我国母语的表现力,对这一成就我们不能低估。

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2

马超,80后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师,自幼喜爱绘画,200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主要作品有:话剧“老舍三部曲”(《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隆福寺》、《还看球吗》;音乐剧《鲸鱼》;杂技《聊斋》等。2011年凭话剧《我这一辈子》获第四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最佳舞美奖。

舞台美术设计,对于一部戏剧的呈现非常重要,它绝不仅仅是提供给导演和演员一个物理空间、表演的支点,更重要的是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是建立在对文本重新解读基础上的再创造。

马超在谈到如何走上舞美设计师道路的时候说其完全是巧合。他高中时的志愿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连续考了3年。第3年时偶然考了一下中戏,考上了。当时的他仅仅是报着升学的目的,因为上大学之前对舞台没有什么认识。而后来在学习中逐渐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他坦言个人兴趣本来就在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而舞台美术恰好有机地融合了这两点。与其它的设计领域不同,舞台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虽有时是静止的,但大部分时间是动态的,要结合演员的行动、道具的迁换、吊杆乐池等装置的升降、灯光的变化等等,就像操纵一台巨大的机械,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来实现舞台的运转。作为舞台美术设计师的他,完成这样的作品时,成就感十足,也正是因为本着对这门行业的热爱,他所设计的一场场精彩的话剧,才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I Art:谈谈话剧“老舍三部曲”的舞美创作。

马超:很多舞美设计师不愿意做小剧场,认为资金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太大。但我特别衷情小剧场,实际上,在有限的空间内也可以做出简约但不寻常,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明戏坊戏剧工作室出品的“老舍三部曲”都是小剧场作品,都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小说,但是风格样式各不相同,既有延续性、统一性,又有差异和变化。

I Art:分别介绍一下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过程。

马超:首先提炼出作品的核心意象,再找出表达这种意象的视觉语汇,最后再结合呈现的需要丰富舞美方案的使用功能。比如《我这一辈子》,我和导演的共识是作品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我首先想到用一块灰色的天幕体现那个黑暗的年代,天幕下缘被火烧得残破凌乱,隐约能看出是老北京城的轮廓;再用一块铺满表演区的地面机理,衬托时代的泥泞焦灼。再想“小人物”如何体现。结合表演的呈现,讲述他一生的几个阶段,于是想到用“条凳”“官椅”这两个符号。“条凳”代表主人公年轻时或落魄时的意象,“官椅”代表他得意时的意象以及压迫他的强大势力。光有这两个支点还显得单薄,于是又想到在舞台偏后的位置加一道条纱,代表剧中所有的女性形象以及主人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同时也打破了视觉上过于对称造成的单调感。《猫城记》相对简单很多,因为剧本比较荒诞,我们就也想用一种冒险的,极致的,荒诞的手法。戏的开场是一个地球人掉在了火星上,怎么才能表现得有冲击力?于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堵墙,用了400个纸箱子堆成的一堵墙,隐喻猫城的城墙,又能让观众联想到老北京的城墙,有一种时空的错愕感,这正是小说原著带给读者的感受。然后演员从墙后面撞出来,撞出一个豁口,吓了观众一跳。有一场演出,演员撞出来后,在地上躺了半天,一动不动,观众还真以为是出了事故。《离婚》的舞美创作是这三个戏中最纠结,也是最奢侈的一个。编剧方旭提出的一个关键词是“恍惚”,而我一开始读作品的感受是“网”,既象征着旧婚姻对人牢笼般的束缚,又体现了衙门里、社会上勾心斗角、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如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还要考虑运输、收纳与拆装台是否便捷。我们想了好久,我提出了好几套方案都被导演和制作人了,当时都快崩溃了。后来我提出用弹力绷带构建一个网格状的装置,看上去有些眩晕的感觉。大家都很难想象,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演员也不知道怎么使用它,排练的时候只能虚拟着找感觉。这个装置直到首演装台的时候才第一次呈现在大家面前,导演和演员看了实物心里才踏实下来,我也松了一口气。

I Art:幕后工作中有什么精彩瞬间和难忘的时刻?

马超:比较大牌的舞美设计一般只提供方案,不负责执行。但舞美是“活”的,为了适应不同的剧场空间,每次演出都要对方案作出细微调整。可以说,每次装台都是一次再创作,会有很多突发的灵感。我就特别享受每一次装台。比如《猫城记》每次进景时剧场的工作人员都会很诧异,说你们弄这么多箱子干什么,全剧组男女老少齐动手,码箱子。有时剧场的工作人员也会自发加入进来,特别有参与感,感觉是在共同劳动,共同创作。还有,我们的很多设计元素也会反复使用。比如《猫城记》的箱子在《我这一辈子》里也可以用作城墙和人偶的替代品,在《离婚》中又可以变成礼盒。《离婚》中的地面机理,稍加改造也可以用在《我这一辈子》里。这倒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对材料可能性的挖掘,使作品在变化中又有所延续。

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3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文学系讲师

由香港主办的第六届华文戏剧节,恰逢十周年、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因此在戏剧展演的同时,香港戏剧协会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合办了“戏・游”香港舞台中国情展览,香港电影资料馆主办了“雷声大,雨点也多――银幕上的《雷雨》”电影回顾等一系列活动,以介绍香港戏剧及剧社的历史发展,昭显香港华语戏剧的蓬勃发展。然而,热闹的背后却难以忽略这样一种现象:华语剧坛优秀原创剧作的缺少,使华语戏剧面临危机。这从戏剧节演出的重点剧目就可以一目了然。

作为华文戏剧节的开幕节目,香港演艺学院和香港戏剧协会联合演出了《取西经》(编剧陈敢权,导演陈淑仪)。该剧自1990年首演以来,17年来一直在香港舞台演出。作为代表香港演出的香港演艺学院,1984年由香港政府成立。学院每年推出六个制作,涉及经典或新创剧本,并由学院的学生们提供舞台设计、制作及管理等幕后支持。同样成立于1984年的香港戏剧协会,是全港性的戏剧团体和工作者联合大会,其宗旨是团结香港戏剧同仁,促进戏剧的交流和观摩,举办各种活动、制作节目,在香港的戏剧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取西经》的演出带有浓郁的香港特色:中西融汇。演出将中国名著、武打、杂技、科幻、舞蹈、黑色幽默、现代音乐、佛家哲理等多种元素混合为一体,并运用了西方戏剧的概念,把故事转化成黑色的喜剧,这是香港艺术市场的消费性决定的。香港戏剧不排斥通俗流行文化,而是主动利用流行文化的各种元素,兼收并蓄、雅俗共存,从而形成了香港戏剧发展的一大特色。

华文戏剧节的闭幕剧,则是香港话剧团的《我自在江湖》(编剧潘惠森,导演毛俊辉、潘惠森)。香港话剧团成立于1977年,是香港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剧团。其宗旨是提高市民文化修养,普及话剧艺术。本剧的主创潘惠森和毛俊辉,号称香港剧坛的两大掌门,《我自在江湖》借江湖恩怨,说尽人生的困惑、各种选择的艰难。

当我们回顾戏剧节上演的所有华语原创剧作时,虽然是各有千秋,但整体上却难敌翻译和改编剧,明显缺少可以成为经典的作品。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经典剧目《茶馆》(编剧老舍,复排导演林兆华),可算是本届戏剧节上演的优秀的本土原创华语剧作。但是,《茶馆》只是1958年焦菊隐首排的演出版本的复排和重现。在陌生的剧场,看着熟悉的剧目,真是令人百感交集;而昨日的辉煌,更加显出现实的苍凉。

一百年来,中国话剧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本土原创剧作。但是当我们现在纪念和总结上个百年的诸多成就的时候,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却无法回避一个严峻的事实:优秀的华语原创戏剧严重缺失,这就是华语戏剧所要面对的尴尬现状。

一百年来,全球华语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整个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改变,华语戏剧前途茫茫,但危中有机。优秀本土原创剧作的缺失,无疑将是制约华语戏剧艺术进一步发展繁荣的重要隐患。所以,百年华诞,是挑战,也是机遇,华语戏剧界只有努力发展本土原创剧作,才能使华语戏剧不断健康发展。

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4

不妨选择一个夏日炎炎的夜晚,让我们沉下心来,走入制造灵魂产品的“灵魂厨房”看一众厨师如何烹制拷问灵魂的菜肴;或步入华尔街那充满欲望的抢钱的世界,面对爱情、金钱和正义,人们如何抉择;或回转看看那些传承百年中国戏曲的“口传心授”的艺术家历经的苦难和重生;也可以到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坐坐看看乱世下的一个个普通家庭上演的悲欢离合;又或去充满写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魔幻主义种种不同艺术风格杂糅的《活着》里看小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

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话剧《灵魂厨房》

场馆:北京国话先锋剧场 时间:2013.07.16-2013.07.18

“灵魂厨房”是一间制造灵魂产品的“厨房”,这里面有主厨也有实习厨师,他们生产的产品是电视剧剧本。主厨是著名作家,实习“”是气质女编剧,剧情随着他们的合作与教、受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有价值观上的也有情感上的,最后愈演愈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甚至归结到了灵魂本身。男女主人公周边还有一些人,这些人和他们又有着联系,最后他们也参与了最本质上的对灵魂的质疑与验证。话剧《灵魂厨房》为知名编剧费明与蓬蒿联合出品的第二部剧本,也是蓬蒿历史上演出周期最长的话剧,于2012年10月连续上演一个月,由于演出配有英文字幕,于是出现了中国观众、外国观众、高中生、老知青济济一堂观看的热络景象。

台湾果陀剧场金钱万岁斗智喜剧《抢钱的世界》

场馆:北京东方剧院 时间:2013.07.19-2013.07.21

《抢钱的世界》堪称商场与剧场最完美的跨界艺术作品,剧本出自“商场和剧场的完美跨界者”著名剧作家杰瑞·史德勒之手,被哈佛商学院列为学生必看的20部剧作之一。它巧妙地建构出一个微型的资本社会,让原本复杂的经济理论,透过简单的人物象征而变得可以被一般大众理解。华尔街大亨们所信奉的是金钱?名利?还是欲望?那种不在乎人的感情、不在乎付出的血汗、不在乎商品的价值,只要会操纵数字游戏,就可以抢别人的公司的一场场华尔街抢钱争斗充满斗智又斗志的金钱陷阱,面对爱情、金钱和正义,该如何抉择?这个7月在北京与来自台湾最重要的舞台剧剧团之一的果陀剧场看导演杨世彭和赵树海、屈中恒、刘亮佐、郎祖筠、吕曼茵这5位金马、金钟奖级别的中国台湾地区重量级演员如何演绎。

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实验川剧《情叹》

场馆:北京国话先锋剧 时间:2013.07.20-2013.07.21

手、眼、身、步分解动作的展现,在轻轻的鼓点声中,她穿上了彩鞋,缓缓走进了舞台、走进了戏中之人。一个青丝粉黛、白衣素服,在爱、恨、念、唱之中,堆砌出的一个被夫所弃却不屈不挠的古代痴心女子焦桂英。特殊的历史时期,舞台已变得遥不可及。刹那间,一个正在舞台上演着焦桂英的名角、一个一辈子活在舞台上的当红艺人,被赶下了舞台,成了一名打扫剧场的清洁工人。她清扫尘埃,却扫不去她对往日舞台的眷念……

苦难之后,迎来新生。岁月的侵噬,让她疲惫的身躯再也不能立于舞台。面对着自己的学生,就象面对新生。还是那个焦桂英,还是为了那段情、那段爱。那一招一式,一唱一和,让人看到了她想寻找自己的从前……

田沁鑫戏剧作品话剧《四世同堂》

场馆:中国国家话剧院国话剧场 时间:2013.07.24-2013.08.04 30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一声炮响,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也彻底打乱了北平城里小羊圈胡同平静的生活。乱世之下,勤劳本分的城市平民的生活每况愈下:拉车的小崔、唱戏做票友的小文夫妇、热心的李四爷、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程长顺……他们的遭际各有不同,却都在逐渐丧失着最基本的尊严与希望。

《四世同堂》作为老舍毕生至爱之作问世60多年来,曾被两度改编成电视剧,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首度亮相话剧舞台。它号称“北京第一剧”轰动台北、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两岸四地37座城市,震撼20余万名观众,2年时间演出160场,总票房超过4000万人民币。中国荣誉主席连战曾这样评价,抗战时期同胞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东南西北,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在这里得到真实演绎,是给下一代最好的教育。

中国国家话剧院孟京辉导演话剧《活着》

场馆:北京保利剧院 时间:2013.07.30-2013.08.04

当前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导演孟京辉最新力作,改编自知名作家余华同名小说,2012年秋季在中国9个城市巡回热演,连创票房口碑双重佳绩,轰动华语剧坛。该剧将魔幻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种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杂糅在一起无缝展示,以一种昂扬的姿态举重若轻地诠释了"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带您见证中国当代戏剧的最高水准。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5

不同的文字,情感不同,意境不同,朗读的方法也要灵活多样。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范读、美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诵读等等。

一、范读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如上面提到坡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婉约词《雨霖铃》,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其中情感和韵味,这时老师可以范读一下,以对比中让学生对苏词的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和柳词的缠绵悱恻、俏丽多情有个初步的感悟,从而产生朗读的欲望,情不自禁地读起来,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

二、美读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音韵、节奏,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读出其中的节奏美、情感美。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先是播放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朗诵的诗文,然后找了班上一个很有演讲天赋的女生,配乐诵读这首诗,那读得真是声情并茂,震撼人心,全班学生无不为之倾倒。

三、分角色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茶馆》,其中人物众多,王利发,驼背五少爷,松二爷,常四爷等等,各具性情,各有特点,他们在茶馆聚会的时候,场面是很热闹的,各人都找到了展现自己的舞台。这里可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物的身份、特点,分角色表演,朗读台词,这样,即便老师不引导着分析课文,学生也能很好地把握人物和剧情,感悟到老舍先生的大家风范。再如《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嫂以及那群妇女去探望丈夫时的言语,都很典型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读来津津有味,感悟颇深。

四、配乐朗读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如老舍的《想北京》,郁达夫《故都的秋》等意境优美的散文。在舒缓优美的乐曲声中,徐徐读来,那优美的文字,清闲细腻的景致,如一缕缕甘泉,沁人心脾;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会到语言的韵味,得到心灵的静化和美的享受。我一直很欣赏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栏目,就是在配乐朗诵中深深体味到散文的优美旋律。

五、诵读,即背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的语言功底,就是在不断的诵读中积聚起来的。凡是文学大家,没有不是学富五车、通晓古今的。这些都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得来的。对于正在学习知识的学生来说,这种朗读方式不仅适合于散文教学,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羲之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熟读背诵这些情文并茂的优美篇章,不但可以学习语言,积累知识,丰富思维,还可以陶冶情操,增强心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6

一、指导学生自行分组,准备剧本,角色分工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指导重心应放在对剧本的筛选上,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剧本的质量;一是演员自身的条件是否能适应剧本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场地、服装、道具及演出条件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广泛阅读寻找自己感兴趣且适合演出的剧本,这样就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了能准确把握作品和角色,他们不仅要完整地阅读原著,还会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从优秀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他们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和艺术品味。学生可以排演老舍的《茶馆》,的《日出》《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莫里哀的《悭吝人》等原创剧,还可根据名著改编并排演《林黛玉进贾府》《项链》《欧也妮・葛朗台》《琵琶行》等,选材范围从课内到课外,从戏剧到小说,甚至诗歌,剧本结构也从独幕剧到多幕剧,涉及古今中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改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戏剧特征的认识。

二、讲授戏剧表演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进行剧本分析和角色分析

第二阶段,教师讲授戏剧表演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学生对剧本进行剧本分析和角色分析。在这一阶段,主要讲授与后期排演有关的基础理论,并让学生随课程讲授的进度做好排演前的相关准备。首先,指导学生分析剧本,使演员认识与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以及角色在全剧思想内涵表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便使演员在创作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揭示出剧本和人物中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认识与理解角色的基础上,发现自己和角色之间可以沟通之处以及所存在的差距,为在创作中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生活素养、知识以及自身的内外部条件,并克服或缩小角色的差距做好准备。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时代背景,弄清规定情境,抓住中心事件,把握矛盾冲突、主题思想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自己将要饰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演员必须在对剧本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认真分析,认清角色在全剧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角色进行处理和设计。

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排演

第三阶段,进行排演,排演一般来说分为初排、细排和合成彩排三个阶段。初排就是先把一出戏的完整情节,通过行动建立起一个轮廓,导演和全体人员可以看到一出戏未来演出的总体结构。对演员来说,就是要把演员在分析剧本时每段戏所找到的“动词”,在排演场里变为真正的行动,为角色的创造建立雏形。在初排时,演员在对规定情境有了具体的了解与感受的同时,注意与同演者建立起真实的交流适应。

细排阶段是在初排所形成的构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各方面细致地加工,尽可能地挖掘出蕴藏在剧本深处丰富的内涵,修改、丰富与完善原来的构思,更进一步寻找与创造适合这一剧本的演出样式。对演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细排,演员要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更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剧本,更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内外部性格,更细致、更具体地体会到角色的内心生活并创造出角色的情绪体验,同时还要运用形体与语言的表现能力,创造出具有鲜明性格特色的舞台人物形象。

合成阶段,这个过程的最后就是化妆彩排,是演员熟悉剧场舞台的环境,使自己在角色的创作中,增添新的色彩,产生新的适应,在角色的创造上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另一方面,也许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不能适应剧场与舞台环境下的要求。这时,演员就要尽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更准确、生动地把舞台人物形象创造出来。

四、结业考试――课本剧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