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修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修养范文1
关键词:王船山;道德修养;理想人格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修养的方法。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王船山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
王船山的人性论是建立在他的气本论基础上的。孔子始创儒家学派以来,留意的是修齐治平之道,礼乐刑政之术。至汉唐诸儒治经,又重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罕有涉及本体论的。及至宋儒,始进而讨究原理,求垂教之本原于心性,求心性之本原于宇宙。延至明清,哲学本体论更是推陈出新。在本体论上通过对有无、虚实关系问题的讨论,继承和发挥了张载“知虚空即气则无无”的气本论,进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气范畴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气——诚——实有”的本体论。王船山人性论的逻辑起点就是“气本论”。
王船山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中唯一之实体,他说:“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气也,非虚也。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虚空者,气之量。气弥纶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正蒙注》卷一在理气关系上,他与程朱相对立,认为“理即是气之理,气当得如此便是理”,“是岂于气之外别有一理以游行于气中者乎?”《读四书大全说》卷十油此可见王船山的所谓天即是气,气之理亦即天之道,或日天道。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人性的产生,他认为人性来自天道或气之理在人心之“秉彝”,故曰“天道之本然是命,在人之天道是性”《读四书大全说》卷三,“惟有天道,以道成性。”《正蒙注》卷一,在这一点上王夫之与程朱合辙,即都认为天道与人道同一。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性即理”,没有离开气的理,也没有离开气的性,理在气中,性在气中。他把程朱所谓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二为一,用人性一本说否定了程朱主张的人性二重说。
关于人性论,中国古代存在着德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基本主张,并演变为各种人性理论。自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观点以来,各派人性理论呈现百家争鸣之态。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韩非的自然人性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李敖的性善情恶论,等等。王船山都在他的《知性论》中一一评说,进而从理气合一的元气本体论中引申出“理欲合性、互为体用”的人性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船山一反以往中国哲学中普遍流行的把人性看作永恒不变的先验属性的观点,致力于从生活与实践的观点考察人性的生成与发展,提出了“性日生则日成”、“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继善成性的人性发展理论。
什么是人性?王船山诠释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此理,未尝或异;故仁义理智之礼,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性。”(《正蒙注》卷三)不难看出,在王船山那里人性包含理与欲两大要素,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性。这无疑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和正统儒学的人性论的诘难。他说:“理与欲皆自然而非由人为。故告之谓食色为性,亦不可谓为非性,而特不知有天命之良能尔。”(《正蒙注》卷三)王船山不但肯定仁义理智之礼是性,而声色臭味之欲亦是性,正如理与气不是对立的一样,理与欲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合两者而互为体”的关系。他说:“天以其阴阳五行之气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性。故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理智以正其德,莫非理之所宜。声色臭味顺其道,则与仁义理智不相悖害,合二者而互为体也。”(《正蒙注》卷三)在王船山看来,理与欲相互为体,即无无欲之理,亦无无理之欲,二者是合二为一的,亦即理欲合性、互为体用。这是王船山人性论显著特点之一。
王船山在天人关系上,他不仅认为“天人合一”,而且还认为人能“造命”、“相天”,认为人在与天交往即“相受”的过程中,能够改造天之所“命”。正是在这种“天人相受”观点指导下,提出了人性形成的新见。他说“禽兽终其身以用天而自无功,人则有人之道矣。禽兽终其身以用其初命,人则有日新之命矣。”(《诗广传·大雅》)不难看出,在王这里,人性不就是“初生之倾命”,就其形成过程而言,是一个后天“日生则日成”的过程。他指出“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则夫天命者,岂但初生之倾命之哉!”(《诗广传·大雅》)性日生日成的根源在于天地之气化不息或人之取精用物的生命活动之中,他明确指出“性也者,岂一受成俐,不受损益也哉?”(《尚书引义》卷三)而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尚书引义》卷三)。这是王船山人性论又一显著的特点。
那么,人性何以可革呢?王船山阐述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惟天所授,则皆其纯粹以精者矣。天用其化以与人,则因谓之命矣。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自取自用,则因乎习之所贯,为其情之所歆,于是而纯疵莫择矣。”(《尚书引义》卷三)这就是所谓的“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尚书引义》卷三)这个习成之性,又称之为后天之性,“先天之性天成之,后天之性习成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这样,一方面是天之所授,另一方面是人之所择,一方面是先天所生,另一方面是后天习成,由于人的选择取舍不同,“取之纯,用之粹而善;取之驳,用之杂而恶。”(《尚书引义》卷三)因而“习与性成”,既可“成性之善”,亦可“成性之恶”,那么在王船山这里,人性的形成是有善恶之分的。但“习”虽有善恶,但人毕竟是具有自觉道德意识的,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价值面前作自主的选择,即人具有能自取而自用的“权”,可以通过人的努力而使人性日臻完善。据于此,王船山提出了“继善成性”说。他的道德修养论就是建立在这一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二、王船山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
所谓理想人格,就是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人们在自己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完善的人格的典范,是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这种应当的境界不是现实的,但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持续性的选择活动为过程不断的地接近它。
儒家传统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其核心是“仁”。孔子认为“圣人”即“仁者”,孟子曰:“圣人,人伦之至也”。王船山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圣人”理想人格的思想,但又有自己特点,他认为圣人人格是“珍生”与“舍生取义”的有机结合。这与朱熹的“革欲复礼”的圣人人格迥然不同。王船山认为:“圣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无欲,其理即人之欲。——于此可见,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在这里王船山肯定圣人之欲即天之理,理欲合一是儒家圣人观的合理结论。王船山并对欲作了精辟的厘定。他说:“孔子曰:吾其为东周呼?抑岂不有大欲存焉?为天下须他作君师,则欲即是志。人所不可有者,私欲尔。若志欲如此,则从此作去以底于成功,圣人亦不废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可见,在王船山思想中,“欲”可分为人欲、私欲、公欲三种。而圣人之欲乃“大公之欲”,这是王船山追求的理想人格。
但王船山又不否认人欲的正当性,他把孟子的“可欲之为善”,别开生面地解释为:满足共同的“人欲”,合乎共同的“人性”,就可以“善天下之动”。王船山所主张的只是克去私欲,并进而提出“存理遏欲”。
故在王船山这里“珍生”与“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偏废。他说“圣人之徒,人者生之徒,即已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周易外传·临》)“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善。”《尚书引义·大浩》“立人之道曰义,……故日,智莫有大焉也。务义以远害而正矣”。(《尚书引义·禹贡》)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船山还赋予了圣贤理想人格新的内涵——豪杰精神。他说“有豪杰而不圣贤者矣,无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俟解》)那么什么是豪杰呢?王船山解释说“能兴而谓之豪。兴者,性之生气者也。”(《俟解》)在王船山看来,豪杰具有非凡的气质,有独立的人格,有远大四方之志,意气风发,志气豪迈,以天下为己任,“救人道于乱世”。(《读通鉴论》卷七)义与勇是豪杰精神最显著的特点。“义以生勇,勇以成义,无勇者不可与立业,犹无义者不可与语勇也。”(《读通鉴论》卷十七)豪杰是具有“生从道、死从义”(《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卷下)并“以身任天下”的独立人格的人。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就是为了培养有理有欲、理欲适中且具有豪杰精神的圣人。
三、王船山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培养圣人人格,王船山提出在道德实践中进行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王船山认为人性既有“仁义理智之理”,又有“声色臭味之欲”,且“二者皆自然而非人为”,是不可或缺的,因而理与欲是统一的,“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由此他提出道德修养要坚持“身成”与“性成”相统一的原则。
何谓“身成”?何谓“性成”?王船山认为“身者道之用,性者道之体。合气质攻取之性,一为道用,则以道体身而身成。大其心以尽性,熟而安焉,则性成。身与性之所自成者,天也,人为蔽制之而不成。以道体天,而后其所本成者安之而皆顺。君子精义研几而化其成心,所以为作圣之实功也。”(《正蒙注》卷四)在王船山看来,所谓“身成”即“成身”就是以道体身,即用仁义理智之理指导形色;所谓“性成”即“成性”,就是弘扬和造就仁义理智的德性,即达到“昭然天理之不昧”。但是成性离不开成身,两者相互促进,且是同一过程,他说:“天以其阴阳五行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之性。故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理以正其德,莫非理之所宜。声色臭味顺其道,则与仁义理智不相悖害,合二者而互为体用也。”(《正蒙注》卷三)他甚至认为,“形者性之凝”,德性凝于形色,因此,成性在于成身,即通过成身以成性。他说“形者性之凝,色者才之撰也。故曰‘汤武身之也’,谓即身而道在也。道恶乎察?察于天地。性恶乎著?著于形色。有形斯以谓之身,形无有不善,身无有不善,故汤武身之而成圣。”(《尚书引义》卷四)在王船山看来,一个人只有在使声色臭味之欲顺其道,才可以成性之善,这就是成就德性、培养理想人格的基本原则。王船山虽然有要求“昭然天理之不味”,但他反对通过“灭人欲”来实现,在王船山这里,道德修养是“成身”与“成性”之统一,即是合理满足声色臭味的欲望与成就仁义理智相互为体的过程。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圣人理想人格呢?王船山提出了“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的系统理论。所谓“正志”,就是在外物还没有作用于身体,身体也还没有对外物有反应的时候,“执持吾志”,使志心一守其志而成为身的主宰,以便志心定之有素,即使在外物感动时,也不会迷乱。当心与外物相感时,意念兴起,如果意念妄生妄动,使妄的意念充满心中,那么本来素正的心也会被意念带动而失其正。所以要达到正心的效果,先要在意念上面做工夫,这就是诚意。所谓诚意,尤其要在意念初发之几,审察其是非,力图使一念之几都诚于善,这就避免了不善之意欺夺本心的可能。要在一念发动之几审察明辨善恶,则依赖于知;如果知觉明辨的能力不强,一念初发为不善,却不能明辨知察,则意念发动之妄就不能避免。所以要做到诚意,先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知善知恶的辨别力,在反复辨别是非善恶的实践中使此知觉明辨的能力保持锐利明亮。所谓“情”,亦即喜怒哀乐,情固由性生,却“与性有所不同,乃一合一离者是也。”(《读四书大全》卷八)在此王船山论述了三者的关系。他说:“欲修其身者为吾身之言,行动立主宰之学。”(《读四书大全一说》卷一)也就是以正心为主,正心即以道义为心,也就是正志,这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志,为信念和志向,只有正志才能诚意,意是因一时之感动而发生的欲念或动机,或善或恶私的性质,只有“志正而后可以正其意,无志而唯意之所为,虽善不顾,恶则天不为矣。”(《正蒙注》卷四)不难看出王船山认为欲望动机必须接受理性的指导。在论述正志与情的关系时,他说:“大抵不善之所由来,于情始有而性则无”(《读四书大全》卷八)。性与情不可分,“性情相需”“性以”“情以充性”(《尚书引义》卷一)。“情者,性之端也。循情而可以定性。”(《诗广传·齐风》)在王船山看来,“情可以为善”,亦可以为不善,如果“情”能够以性为主导,则为善“情”,如果离开性的主导,则为不善之“情”,他说:“不善虽情之罪。而为善则非情不为功。盖道心惟危,须借此以流行充畅也,如行仁时必以喜心助之。”“功罪一归之情,则见性后亦须栽情上用功,大学诚意言好恶,正是此理。既存养以尽性,亦必省察以治情,使之为功免于罪。”(《尚书引义》卷一)不难看出,在此王船山主张存养以尽性,省察以治情。从而把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通过慎独,达到“去不善之情”的目的。由此可见,王船山理想人格的主体意识应该是志、情、意的统一。要想成就理想人格,关键是正志,从而使其意诚,情善。
道德修养范文2
(一)爱是教育的工具,也鉴别教育的尺度。
——别林斯基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少年儿童都有对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已经不仅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而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需要。班主任的工作也证明:师爱,对儿童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了赞许,表扬和奖励。这种爱会进入学生的心灵。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沐浴在春风中,他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甚至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时侯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自身的缺点,愿意积极上进。
清晨,当我走出住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楼间走廊上“尊师爱生”四个大字。我每想到,师生关系是一个心灵与心灵相接触的微妙过程,教师爱的流动,不是单向的,它必然要激起学生爱的反馈,形成尊师的爱的回流。心灵与心灵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爱你——”,那么对面的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爱你——”。因此,自我参加到教师这一行业,便坚定一个信念:热爱学生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教师。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颗爱心,用真挚的爱去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
一次,班上一名同学不慎把脚烫伤,不能到校上课。我听说后马上到家中看望她。当时正是二年级下期,这名同学学习一般,又面临期末考试,怎么办?我决定为她设立“家庭课堂”,每晚到家中给她补课。很晚才回到家中,做饭,批改作业,备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我努力克服自己时间紧难题,以爱心换来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为减轻我的负担,学生刚能下床,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不用晚上给她补课了,但学生脚伤未好,生活还不能自理。课间,我要为她换药;上厕所,我就背她去。一个半月后,学生家长写了感谢信送到学校。这名同学的烫伤痊愈了,她和全班同学一道升入了三年级。
在我所教的班中,一名九岁的孩子失去母亲。正常的孩子需要爱么!一有空我就去看望他,家里没人,我便留他在校一起吃饭,渐渐的在我和同学们共同帮助下,在他那痛苦的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活泼的笑容。由此,我爱到了许多家长的称赞。但我觉得,我只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通过这件事,全班同学行动起来,掀起献爱心活动的,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激励着学生的进步成长。
(二)社会就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教师和家长应承担的义务应尽职责的内心体验。它是个人对他人和集体,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具有明显认识基础上,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这种责任心是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爱心是基础,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做为一个教师,当你站到讲台上,望着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种责任心在心头油然升起。教书育人,你会感到肩上担子不轻啊。而对于“差生”,这种责任感越发地深重了。
记得去年我接新班,一名被称为“老大难”的留级生分到我班上。我想,关心爱护“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这是我的责任。我没有嫌弃他,更没有放弃他。开学后,我主动接近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觉得他日常少言寡语,课间也不参加活动,有自卑感。于是,我试探着和他谈心,了解到在开学前,他妈说他“你学习不好,脑袋瓜笨,别的孩子玩,你就别玩了,再贪玩老师就不要你了。”得知这一信息,又发现他自尊心很强,我就因势利导,把底交给他:“老师不会嫌弃你,更不会不要你,你好好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从此,班里的每项活动他都参加,同时,在活动中对他的每一点成绩,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课余时间我耐心地辅导他学习,帮助他进步;另一方面,与他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情况。这样,至现在这名同学再也没有掉队,并且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正是责任心驱使我诲人不倦。
(三)枫叶把整个青春献给了太阳,以后,这就具有了太阳的色彩了。
——葳言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所具有的爱心、责任心,都应归于事业心之下。如果说爱心是做受学生欢迎教师的基础,责任心是做受学生欢迎教师动力,那么事业心则是其宗旨。
人类对教育事业的称颂旷古达今。孔子被尊为“万事师表”,夸美纽斯称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做为一名教师,怎样才是具有了事业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受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
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你有一颗事业心,怀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把自己的青春、精力、汗水、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才会赢得社会、学生、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
以前,我身体不算好,常患感冒。有时白天上课,晚上点滴治疗。又因吃饭无规律,患了胃病,医生让我住院,想想班里的同学们,想想我的事业,把诊断书放进办公桌,我又走上了讲台。
道德修养范文3
一、“仁者,爱人”:孔子的道德
修养学说
“仁”的本义是“亲爱”,“仁,亲也,从人二”。“从人二”说的是“仁”字的构形,表示两个人在一起而发生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首先是两个人之间的亲爱之情,推而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仁”是一个人处事所应有的态度,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故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仁”与“人”互相定义,“仁”就是人的本质。这表明,古人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给人下定义的。孔子认为,万物之中唯独人有道德属性,因而凡是人就都有道德心,反过来说,没有道德心就不是人,就够不上人的标准。孟子重申并强调了孔子的这一观点,他认为是否具有道德心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以“仁”为核心概念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由于“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说,孔子的学说就是仁学,甚至可以说,儒家学说就是仁学,儒学就是仁学。
那么,如何做一个“仁者”呢?有两点我希望能和大家共勉: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所以不要把自己不愿接受的东西和方式用在别人身上。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黄金原则”,是维持正常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以“己所不欲”加之于人,必然会让他人遭受痛苦。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用现代的语言和观念来看,便是独立人格的确立。“达”, 也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发展。孔子的人生哲学,不但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还要帮助天下之人共同完善和提高,这表明孔子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到了国际公认,被称为“全球伦理的最低限度共识”。“仁者”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个最高境界是一个理想中的境界,是理论上的最高峰、道德修养的极致,永远也不可能登顶。因而,孔子从来不说某人达到了“仁者”的标准,即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孔子也只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认为自己也达不到“仁”的标准:“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不是自谦,因为根据“仁”的学说,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永远有攀登不完的高峰,道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情,永远也不应该停止。
但“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切实可行的。孔子认为,“为仁”并不难,求仁之路就在脚下,要不要做一个“仁者”,是自己就可以决定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每一个普通的人,只要树立了求仁的目标和信心,就可以成为一个“仁者”。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践“仁”,就看你有没有自觉性,肯不肯下功夫了。当然,要做一个“仁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点一滴地去做,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的原则,平常时候贵在持之以恒,危难之际更要经得住考验。
二、“养浩然之气”: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
关于道德完善的问题,在孔子那里就是如何做一个仁者的问题,孔子为此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和道理。但具体如何去做,孔子所言并不多,而孟子则对此做了重要的推进,他认为,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一步一步踏实地去做,完成道德修养所必需的具体步骤,就可以成为圣人。那么,普通人要想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究竟要经过哪些道德修养的步骤呢?针对这个问题,孟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修养学说,为普通人实现道德完善的宏大目标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循序渐进的具体方法。
在孟子看来,人的基本道德观念有四种,即“四德”:仁、义、礼、智,人生来就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四德”的萌芽。“善端”虽然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善人,因为他拥有的仅仅是善的“端”。由于有了这个“端”,就使得道德修养成为可能,否则道德修养就没有前提,人在道德上就是不可救药的。又由于拥有的只是个“端”,还不是完备的善,这就使得道德修养成为必要。
虽然每个人都有先天的善性――本心、良心、赤子之心,但并不很牢固,在某些环境的影响下,甚至还会丧失。孟子称之为“失其本心”或“放其良心”,简称为“放心”。“放心”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他认为应该像把走失的鸡犬再找回来一样,要把失去的良心再找回来,恢复心中的善性,孟子把这称为“求放心”。“求放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失误的补救方法,是一种犯了错误再改正过来的方法。显然,一个人如果只是停留在“放心”与“求放心”的循环阶段,那他在道德上就不会有进步。与其出现道德失误再来改正,不如当初不失误或少失误。为此,孟子提出了“存心”的理论,他把能否“存心”看成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并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t者能勿丧耳。”
如何才能“存心”而使之“勿丧”呢?孟子提出的方法是“寡欲”:欲望越多,善性丢失的就越多;欲望越少,善性存留的就越多。运用理智的力量克服外物的诱惑,把欲望节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是存心养心最有效的方法。
不过,要想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还需要在“存心”的基础上进行更重要也是更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尽心”。所谓“尽心”,就是扩充善性的功夫,即培养心中的“善端”,使之充分发育成长。孟子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善端”好比种子,具有成长成熟的一切潜能,只要坚持扩而充之,终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够保住“善端”并坚持扩而充之,就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最终达到尧舜那样的境界。
“尽心”就是把人的道德修养提升到最完美的境界,这个境界的标志,就是养成了“浩然之气”。有弟子与孟子交流,“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答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因为拥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获得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或道德力量。养成了“浩然之气”,就成为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是十分完备的,他提出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必要性问题,讨论了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指出了道德修养的目标和最高境界。难能可贵的是,孟子提出了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的学说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了动力和信心――“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观念成为了儒家学派一个标志性的思想。荀子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王阳明提出“满街都是圣人”,都是受到孟子这一思想的影响。
那么,孟子道德修养学说有什么实践意义呢?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培养、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情操与精神世界,有利于历代王朝的长治久安。特别是他提出的“养浩然之气”的理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对于培养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两千多年来,浩然之气早已被历代志士仁人演绎、升华为“正气”“气节”,R入优秀民族文化的长河之中,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
三、孔孟学说与君子人格
儒家建立了丰富而完整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诚、敬、恭、宽、敏、惠、温、良、俭、让、慈、廉、中庸等,这些道德条目在孔子那里都已经提出,孔子于其中最重视“仁”。孟子在众多的道德条目中最重视仁、义、礼、智四德,汉代董仲舒在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定格为“五常”,成为两千年来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人伦关系也定格为孟子讲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汉代以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其中“修身”讲的是对内的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对外的建功立业,合起来就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儒家讲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讲如何做人的文化。儒家式的人生道路,最高的目标是做圣贤。圣贤的标准很高,普通人难以做到,普通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在道德上成就君子人格,做一个君子。君子人格虽然比起圣贤人格低了一个层次,但却不像圣贤那样难以企及,而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达到的、切实可行的人格标准。两千多年来,君子人格深入人心,不仅塑造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而且对中华民族基本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君子人格把个体的人格和国家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强调对内的道德人格培养,又强调对外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感,这种人格理想在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造就了无数的志士仁人,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君子人格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前面涉及的仁爱、孝亲、仁义礼智等,主要还有如下内容: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指的是一种积极奋发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指的是一种宽厚博大的包容精神。
2.正直坦荡。君子人格要求做人要为人正派,直道而行,讲究气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原则做交易,违背良知。君子要心胸宽广、胸怀坦荡。
3.反躬内省。“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人格强调道德自律,凡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问心无愧。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苛求他人。孟子说,君子做事好比射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射中,不能怪靶子,也不能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而应该反躬自问,看自己是否站得端正,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所提高。
4.乐天知命。孔子认为,有些事情是个人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比如个人的出身、机遇,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君子应该乐观地对待、泰然处之,不怨天、不尤人。《周易》也说:“乐天知命,故不忧。”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消极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事,只要尽心尽力了,就问心无愧。后人也把这种态度称之为“尽人事,听天命”。
5.重义轻利。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也包括名;义指的是道义、正当性。义利关系问题亦称为“义利之辨”,是儒家道德学说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儒家所有的道德观念最终都要落实在义利问题上,都要接受义利关系的考验。朱熹曰:“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程颢曰:“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在名利面前如何取舍,是检验一个人道德水平的试金石。孔子主张“君子义以为上”,认为道义具有至上的价值,奠定了儒家在义利关系上的基本态度。不过孔子并没有完全排斥利,他只是主张“以义制利”,把利置于义的监督控制之下,在名利面前首先要考虑是否正当,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在此前提下的“义然后取”,并非完全不要利。
儒家的义利观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至今也不过时,值得我们在处理义利问题时认真借鉴吸取。
道德修养范文4
一、知识产权之于科研道德的意义
科研道德正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宗旨有着些许关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无论是对科研道德的养成,还是科研技能的提升均有裨益。一般认为科研道德包括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两个方面,社会层面的道德约束有以增进人类全体利益为总体宗旨、符合人道主义、引导人们获取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以主维护社会公正;个体层面的道德约束主要是指诚信、尊重以公正等内容。而所谓知识产权是指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商号、地理标记等科学技术成果权在内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的结晶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从二者的内涵上来看,知识产权与个体层面的科研道德有着较强的关联,都是关注个人成果运用的一种规范。从知识产权法的视角来看,其所涵盖的权利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对本人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义务,二是主体对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权利义务。从这一点来看,个体层面的科研道德应该也包含两个范畴:教师个体尊重他人科研成果的道德规范与他人尊重教师个体科研成果的道德规范。本文认为,这一对科研道德“二元论”的划分认识对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特别重要。教师个体尊重他人科研成果是青年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知识产权法规范的重要方面。青年教师在科研初期必将广泛借鉴前人和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一期间“诚信”和“尊重”的道德因素尤为重要,进行学术研究检索相关文献或了解有关研究成果,在或以其它形式表现学术科研成果时必须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实标出,这是青年教师成长不能回避和跨越的道德门槛。另外,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及他人对其科研成果的尊重也不应忽视,这更多是“公正”道德因素的体现。在社会实例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学术前辈、学霸强行“借鉴”青年学者研究成果的现象,一方面,这为知识产权法律所不容;另一方面,也有悖于公正对待他人工作、实事求是地承认他人的贡献,发自内心地尊重竞争者的努力,坦诚直率地进行学术争论的科研道德要求。因此,只有青年教师尊重他人科研成果的同时,学术职业团体也公正地对待青年教师的科研努力,才能形成科学研究中必要的合作机制,形成相互激荡的思想氛围,才真正具备了科研道德的真正意义。从本体和他体的二元角度进一步理解个体层面的科研道德中的“诚信”“尊重”和“公正”三要素,充分重视科研道德中对于学术团体对青年教师学术努力的承认与尊重的道德要求,可以说是知识产权法对于科研道德的特殊意义。
二、科研道德中的教学相长
道德修养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秘书;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3-01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核心,是当代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有的教学秘书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应该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忘记或者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其次是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受推崇。再次是越来越多的教学秘书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在网络里追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重塑民族价值观,化解教学秘书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教学秘书道德环境,是解决教学秘书德育问题的根源。加强及确立教学秘书传统文化教育,使教学秘书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传统文化思想成为教学秘书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工作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的传统文化逐渐成为集百家之长的正统,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环境。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传统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对增强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可以促进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创新,提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应用于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路径
(一)以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
用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提升道德修养,以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滋润教学秘书的灵魂,运用传统文化经典解决对应的教学秘书道德修养方面的道德问题:传统文化倡导“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用传统文化“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道德智慧化解不愉快;利用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教育教学秘书宽容、沟通和双赢是和谐人际交往的最佳钥匙。传统文化重视内省,见贤思齐,自我磨炼。传统文化提出了“学思并重”、“反思自省”和“慎独”等观点。传统文化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反省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实践中纠错改过,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
(二)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
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人格至善至美;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增强耐挫能力;用“经世致用”教育教学秘书“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完善理想人格,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些思想传递着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正能量,是塑造人格魅力的有力杠杆。
(三)以传统文化之人生观升华生命的境界
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教学秘书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传统文化这种“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事关生命的重大课题,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人的心灵的和谐,提升生命境界。
(四)以传统文化修炼平和的心态
传统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传统文化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用“中庸之道”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五)以传统文化之智慧点化人生的困惑
传统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换位思考和积极修养来解决控制引发道德冲突或困惑的事件等道德问题。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传统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和谐气氛。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凝聚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的正能量,并且利用好网络平台传递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道德修养。但愿在传统文化润泽下使得每个教学秘书都变成“最美的人”,铸就天人合一的“中国梦”,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道德修养范文6
关键词:陆九渊;道德修养;现代价值
一、陆九渊道德修养论的哲学理论基础:“心即理”
(一)关于“心”的两种认识
陆九渊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以“心即理”为核心的,他说:“圣人与我同类,此心此理谁能异之”,在他看来无论是圣人还是平凡的人“心”只有一个,“心只有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在他看来宇宙不仅是时空概念,而且代表了永恒性和普遍性,“四方上下日宇,往古今来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他的“心”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最终根源。在他看来“庶民”和“小人”失去了“此心”,而“君子”保有“此心”,因此“心”的“去”与“存”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而四端就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这些都是封建伦理原则。
(二)关于“理”的两种认识
首先他认为理是宇宙本源。他说:“此理乃宇宙所固有”,又说:“此理在宇宙间,固不易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其次“理”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他:“礼者,理也。”还说:“典礼爵刑,莫非天理……古所谓、法度典则者皆此理也。”
(三)“心”与“理”是合二为一。
陆九渊提出结论“心即理”,“人皆具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的重要结论,“心”与“理”是同一或合一的,在宇宙本体意义上,本心或心体是“天之所心命我者”。“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心与理”的合一、同一就是内心的道德原则与社会伦理是符合、一致的。
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存心去欲
(一)自立自得的“简易”功夫
对本心一说陆九渊在回答其弟子“如何是本心”一问是说:“恻隐,人之端也。羞恶,以之端也。辞让,理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可见他所说的“本心”包括仁、义、理、智四端,四端是人生来就有的,但人们并不能随时发觉,这就需要人们去体认、发明自己的本心。
“存心”,即保持自己的本心。陆九渊认为本心是一种先验的道德意识,人只要保持自己的本心,顺着本心做事即可。
“养心”,即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陆九渊认为养心必须去除心中的欲望。
“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求”即寻找之意;“放心”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不担心、不着急”的动词词组,其意指“放失的心”。如果心被放失了而不去找回来,那么人与禽兽无所差别。由此可见他觉得“求放心”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二)依赖外界帮助的“剥落”功夫
陆九渊的另一个修养方法就是“剥落工夫”,所谓的“剥落工夫”就是他所说的“切忌自反、改过迁善”。陆九渊认为,物与人的役使关系是判别小人与君子的一个标准,“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夫权皆在我,若在物,即为物役矣。”
(三)道德修养的目标;“做人”
陆九渊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为人”,即做人。陆九渊的“心学”其实就是“人”的哲学,他说:“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方不枉。”他继承了“天地间认为贵”的儒家传统观点,认为“人与天地并立为三级,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他说:“今人略有些气焰者,多只是附物,无非自立也。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正正的做人。”认为人不应该成为别人的附物,即使不识一个字,也应当堂堂正正的做个人。
三、道德修养论的现代价值意义
综上所述,陆九渊关于道德修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启发人的思维,强调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完成的过程,同时他也承认通过师友帮助和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关注道德修养中的德性涵养难能可贵的是在道德修养中他重视道德实践。
(一)道德修养与日常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