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风光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水风光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水风光的诗

山水风光的诗范文1

2、宋-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4、唐-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山水风光的诗范文2

【关键词】唐代桂林山水诗审美自觉

“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山水与文化紧密结合,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奇特的山水促进了文化名城的形成,悠久的文化又充实了山水的人文内涵。”「1这样优厚的条件给桂林旅游以很高的起点,“今散见于史籍及市内诸山石刻的古诗词多达5000多首。「2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0)留在芦笛岩内的墨书题名及隋朝开皇十年(590)名僧昙迁在七星岩洞口留下的摩岩石刻‘栖霞洞’榜书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从中原来桂林观光的旅游事迹”。「3这说明了桂林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到兴盛的发展过程。那么弄清桂林山水于何时进入世人自觉的审美视域是非常必要的。从历代留存的山水诗歌分析,唐代是桂林山水旅游审美走向自觉化的发轫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桂林山水诗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一直到唐代的桂林山水诗才能充分表明桂林山水旅游审美的自觉化。

最早涉及桂林山水的诗句是颜延之的“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这句诗被认为是“独秀峰之名有文字可考的开始”,“肇始了桂林山水诗风”。但这并布意味着桂林山水审美已经走向自觉。据《粤西诗载》「4收录诗歌情况看,唐以前有关桂林山水的诗歌不足十首,其中能在严格意义视为山水诗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颜氏的诗句在当时只不过是孤篇绝响,而且还是残篇孤句。因而不具普遍性,不能表明当时整个桂林山水审美主体群的审美自觉。当时桂林的奇山秀水仍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藏在闺中人未识”。这种情况直到唐代之后才有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唐代涉及桂林山水的诗歌有近百首,其中半数以上的作品是山水诗,且佳作数量不少。因而我们不能无视唐以前桂林山水诗在数量、质量上与唐代桂林山水诗存在的差距,更不能通过夸大颜氏诗句的地位和意义来说明当时桂林山水旅游审美已走向自觉。事实表明唐代才是诗人们对桂林山水旅游的审美自觉化的发轫期。

二,从唐代桂林山水诗的景点描写及开发的行动,充分表明唐代是桂林山水审美自觉化的发轫期。

虽然“早在南朝时期颜延于宋景平二年(424年)在任始安郡太守的时候就对独秀峰进行了开发”「5,但他的开发仅限于独秀峰,景点范围明显不广,也没有带动当时其他人进行开发,因而并未形成规模,因而,未能表明桂林的旅游审美走向自觉。这种情况到了唐代则有了明显改观。李渤的《留别隐山》、《留别南溪》,元晦的《除浙东留题越亭》,曹邺的《东洲》,李商隐的《桂林》等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对桂林山水的欣赏、留恋甚至归隐的情感。李渤的《南溪诗(并序)》还叙述了诗人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开发南溪山,使这个千百年来不载于前籍的山岩变成了旅游胜地。隐山原名盘龙岗,藏于茫茫西湖(唐代桂林的西湖很大,隐山完全被西湖水包围,像座孤岛一样,与现在西湖的情况有所不同。此材料可参阅唐代吴武陵的《新开隐山记》和唐代韦宗卿的《隐山六洞记》),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亲手开发使之得以闻名。在唐代像李渤这样对桂林山水着手开发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元晦对叠彩山的开发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六月,完工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七月,辟山、修路、建亭,历时一年零两个月。次年元晦又开宝积山华景洞,建岩光亭,留下了《岩光亭诗》。裴行立曾在訾洲建起楼台亭榭,还请柳宗元为之属文,(见柳宗元《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记启》)。不仅如此,这些诗人们还以极大的热情给这些景点命名,并留下了吟咏的诗句。南溪山及南溪山诸洞之名、隐山六洞之名、叠彩山之名的由来与这些诗人有密切关系。强烈的喜爱之情是促使这些诗人有如此举动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强烈的喜好之情是与诗人的审美自觉分不开的。

三、,从唐代桂林山水诗中景点描写涉及的范围看,也能充分表明这种审美自觉。

唐代桂林山水诗所描写的景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桂林城区、漓江流域、阳朔城区。首先,关于描写桂林城区景点的诗作。宋之问《桂州黄潭舜祠》所咏的黄潭又叫皇泽湾,位于虞山附近,舜祠则在虞山脚下,这些景点就是现在虞山公园的一部分。元晦《越亭二十韵》、《除浙东留题越亭》及《题越亭》所咏的越亭在叠彩山上。李渤《南溪诗》及《留别南溪》和其兄李涉的《南溪元岩铭序》则描写了南溪山的独特魅力。从卢顺之与张固相互赠答的《七星山东观席上赠张侍郎》和《东观席上和卢从事》以及张固的《游东观》可以看出当时的七星山(现在的七星公园的主体部分)已经成为诗人们呼朋引伴外出游赏的好去处。唐代陆宏休与欧阳实都有同名的《訾家洲》对訾家洲进行了描绘。李渤《留别隐山》所咏的隐山位于今西山公园。张固的《独秀山》描写的独秀峰位于王城。这些诗歌所咏的景点都是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精华。即使在“大力发展大桂林旅游圈”的大潮之下,这些景点的独特地位仍不可替代。其次,漓江流域。张九龄的《巡按自漓水南行》、曹松的《桂江》、刘长卿的《入桂渚次沙牛石穴》、宋之问的《下桂江悬黎壁》和《下桂江龙目滩》等都是描写漓江流域风光的诗作。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诗作描写的主要区域是由灵渠至桂林这一段,并不集中在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水程范围之内,与现在漓江旅游的游程有差异,因而没有涉及重点刻画出像九马画山、黄瀑倒影、半边奇渡之类的著名景点,但是这些诗却已经基本刻画出了漓江流域风景秀丽的特点。再次,描写阳朔风光的诗主要有沈彬的《碧莲峰》,曹邺的《东郎山》、《西郎山》、《东洲》、《广福岩》。这些诗中描写的景点同样也基本被后人继承发展为现在阳朔景点中的精华。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唐代桂林山水诗中描写的景点不仅都被继承为现在桂林旅游中的精华,而且在区域范围上也与今天桂林旅游景点的分布区域基本相似。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基于巧合。“挥毫当得江山助”,如果说秀美的审美客体——桂林山水是客观原因,那么唐代诗人对桂林山水的审美的自觉则是主观原因。唐代诗人在这种审美自觉的催使之下有意识地欣赏吟咏桂林山水并开发景点,桂林山水之美才从“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走进世人的审美视野,缺少这种审美自觉,唐代桂林山水诗描写的景点只能是零星的,不会成格局。所以从唐代桂林山水诗景点描写的分布区域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唐代是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发轫期。

四、从那些诗人自己未到过桂林,但因送友人到桂林而创作的涉及桂林山水的诗来看,唐代桂林山水审美已经走向自觉。

虽然这些诗旨在送别赠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山水诗,但也能从某些侧面反映唐人眼中的桂林山水。例如郑谷的《送曹邺吏部归桂林》全诗长达四十余言,只有一句“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涉及桂林山水,但足以表明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是自觉的。因为这种自觉是使“触目”能产生“幽兴”的前提条件,否则不可能“全家是胜游”。郑谷是中原人,一生未到过桂林,他怎知桂林风光是“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一定是有人特意给他介绍过,这一介绍的过程就是审美自觉的充分表现。无独有偶,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也属此例。诗人同样一生未到桂林,但两句诗却非常形象地概括出了“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6的特点,成为评价桂林山水的著名诗句。白居易《送严大夫至桂州》也写到“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这句诗形象地概括桂林的另一个特点——秀美的山水风光在城市之中,“皆出城不过七八里,近者二三里,一日可遍至”,并非“又在荒绝僻远之濒,非几杖间可得”。「7除此之外,赵嘏的“遥闻桂水绕城域,城上江山满书画”(《寄桂府杨中丞》),许浑的“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送杜秀才往桂林》),张籍的“旌旗过湘潭,幽奇得遍探”(《送严大夫之桂州》),都能在未到桂林的情况下以精辟的诗句描绘桂林山水之美,这表明当时桂林的山水妙胜已闻名遐迩,而人们对桂林山水的审美自觉正是使之声名远播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唐代桂林山水诗体现了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发轫。

“遍观中国人文山水名胜的形成过程,大量的山水景观被文人发现和欣赏是在唐宋时期。”「8桂林也不例外,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由桂林独特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山水审美的自觉到魏晋才才开始涌动,而代表当时山水审美自觉的诗人群主要集中江浙一带。并且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时期,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审美自觉的传播。其次,桂林地处岭南,层层阻隔不利于这种自觉的传播。再次,自南越政权赵佗首创“以夷制夷”政策之后,这种政策或多或少都被历代统治者沿用。他们利用当地土司及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来管理夷人,派驻的中原地方官并不多,故而文化启蒙程度不高。到了唐代之后,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条件已经具备了。经济上,经过历代的开发,桂林及周边地区农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唐宪宗时(806年)著名诗人白居易就用桂管布做棉衣,并题诗赞之“桂布白如雪,吴棉软如云,布重棉且厚,为裘有余温”。文宗时左拾遗夏侯孜穿桂管布,皇帝也跟着穿,于是满朝恩武纷纷效仿,以致于桂管布因畅销京城而价格暴涨「9。文化上,唐代派驻或贬往桂林的中原官吏数量大增,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诗人的不幸变成了桂林的幸运。这些“中州伟人硕士,或迁谪之经从,或宦游之侨寓”「10,与桂林结下不解之缘。大历十一年观察使李昌巎在独秀山下创建了桂林第一座府学,兴起了文教之学。同时这些诗人大量的文学创作也给桂林的文学以极大促进。所以汪森在《粤西通载发凡》中指出“然苟非诸君子,则无以开辟其榛芜,发泄其灵异。”经济与文化上有如此之进步,加上迁谪诗人的山水审美启蒙,桂林山水旅游审美终于开始走向自觉。新晨

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独特意义在于表明了桂林这座城市第一次以旅游胜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唐代以前的桂林城市的特征带有浓重的政治、军事、经济色彩。桂林是岭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要道,水路与陆路交汇,枕山带水,地势险要,便于进攻退守,被称为“自孙吴以后,湖广之间或生,未有不争始安者……用兵谴将之枢机”(《读史方舆记要》107卷顾方禹)这说明在统治者眼中桂林上是一座“地压坤方重”(《送严大夫之桂州》白居易)的军事重镇。另外由于桂林“所处延海,多犀象、瑇瑁、珠玑、奇珍异玮”(《〈隋书?地理志〉》)据《三国志?吴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魏文帝曾“谴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于此可见桂林的经济意义。总之,当时的桂林(始安城)的城市特征带有浓重的政治、军事、经济色彩,但旅游功能还未显现,一直到唐代,桂林山水审美才开始走向自觉。这种山水审美自觉开发了桂林的山水之美,使桂林旅游胜地特征日益突显,改变了“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又况逾临源岭,下漓水,出荔浦,名不在刑部而来就吏者,其加少也固宜”(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的情况。终于让世人认识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们开始自觉的来桂林旅游,至此也掀开了桂林旅游胜地的发展史。

参考资料:

[1]颜邦英.桂林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清)汪森,桂苑书林编辑委员会校注.《粤西诗载》[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宋)范成大,齐治平校补.桂海虞蘅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山水风光的诗范文3

例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了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对鲁迅有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发开去,布置《我心目中的鲁迅》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别人,读有关写鲁迅的和鲁迅著的书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的能力。几天后,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大胆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这不仅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一个鲜活的多维立体的鲁迅形象,而且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语言。

±?:《气象学家竺可桢》

学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凭借课文为竺可桢举办一次事迹展览。合作提纲可以这样列:“展览内容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怎么定?该选择哪些典型事例?怎么编排?展览名叫什么?”这样的作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它源于课文,跟课文紧密相连又高于课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

例3:《春》

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谚语、古诗、文章、成语等,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春之美。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的诗句,看看在大自然中摄下的活动照、风光照。学了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吟春颂春,“音乐能手”选择唱歌,“语言能手”选择配乐朗诵,“绘画能手”选择画图,“写作能手”选择作诗……学生在这样开放的作业中,自主参与,不仅丰富了春的知识,又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潜能得以开发。

例4:《桂林山水》

学习《桂林山水》,看了桂林风光录像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荡舟在漓江上,面对如此秀美的风光,你最想做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名画家,假如你是一名歌手,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假如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假如……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闭上眼睛很快地入情入境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学韩愈赞美桂林山水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也水到渠成。然后,再引导学生课外搜集、阅读、背诵有关歌颂祖国名山大川的篇章,进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吸收与积累。

例5:《笋芽儿》

学习“笋芽儿钻出地面来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辨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一段时,先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然后,请学生结合古诗80首,结合课文插图,补充省略号内容:“笋芽儿还看到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例6:《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学了《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的文物说几句话,可以对文中的小战士说,也可以对说,或者对老乡说。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内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山水风光的诗范文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帖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从小学到现在,我学过不少的古诗。古诗中的离别情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名胜古迹……让我感到惊叹。短短几十个字,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山水风光。李白的,《行路难》其中有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短短十几个字,却表达了作者他即使仕途有所阻碍,却依然对未来充满坚定的理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写出了他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的豪情满怀。

有人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像他的《竹里馆》一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独坐、弹琴、长啸、明月,让我想到了这么一个画面。“一位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夜静人寂,与明月相伴的一个画面。那么的高雅、宁静。

山水风光的诗范文5

长江三峡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世界最著名的大峡谷之一,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长江三峡---夔门”还是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山水风光的诗范文6

庐山山水文化的客观性

大自然赋予了庐山奇异的风光及自然风貌,只有通过人的感知,通过人的认识才能产生美感,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文化的积累,也是客观存在的。庐山山水文化的客观性就体现在庐山的文化遗存和遗迹之中,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庐山的田园诗、山水诗、山水画。它们所体现的精神美感和情结,就是庐山山水文化的载体。因为它们虽然是庐山自然美的体现,也是庐山山水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客观性体现在多种以山水、田园及山水画的题材的艺术美当中,并且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它的客观性离不开这些客观形式。

据统计,留存于今的古代诗词,以表现庐山题材的多达四千余首,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田园诗、山水诗,自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唐代的李白、白居易、王维、杜甫,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坡、朱熹,明代的李梦阳、唐寅,清代的康有为等诸多名家,以及近现代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郭沫若等都有不同题材的诗词表现庐山。这些诗词无疑是庐山山水诗和田园诗的载体,是千古文化的见证。

而山水画的留存也不计其数,代表性的有东晋顾恺之的《雪霁望五老峰》、五代荆浩的《匡庐图》、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明代唐寅的《三峡桥》、清代石涛的《庐山观瀑图》和清末张大千的《庐山图》等。现代的画家表现庐山的作品更是难以计数,著名的有傅抱石、刘海粟、吴湖帆、应野平、陆俨少、钱松岩、白雪石、黄秋园等众多大家。

这些名家、名人、名诗、名作当中从多方位对庐山美进行了描述,表达了作者的丰富感情,从多角度体现出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富性、精彩性和它们的影响力。很多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很广是庐山山水文化的保存形式,体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艺术美。

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表现庐山美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传统的古典田园诗、山水诗被新的自由诗体,以及其他文学形式所代替,山水画亦出现了代表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其他的绘画形式为油画、水粉、水彩、版画等多种形式,也有众多的表现庐山风光和庐山情怀的作品。除此以外,庐山的风光摄影也是一种十分丰富而美感很强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出版的大量庐山风光题材的摄影作品,对于传播庐山山水文化起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代庐山山水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些摄影作品无疑也同庐山的诗歌、绘画的形式一样,代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庐山的美感,应当说是新时代庐山山水文化的重要形式。

庐山山水文化的传承精神

在中国美术史上出现过多种的传承性,以山水画为例。中国山水画发展出现了多次的文化闪光点,成为沿袭和传承中国山水文化的推动力,形成了多样的艺术流派。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清代浙江的“娄东派”“虞山派”以及“新安派”,现代中国亦出现多种画派,如“岭南派”“海派”“黄土画派”“京派”等。这些多种画派在不同时期的出现,代表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体现出中国山水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山水文化的传承精神。就庐山范畴而论,未曾出现过何种画派,但不等于庐山的山水文化不够丰富和深厚;相反,庐山山水文化中的传承中依然出现诸多“亮点”,成为庐山山水文化的一条鲜明的文化脉络。众多的古代、现代和当代名家,大家都钟情于庐山,为庐山留下惊世之作,可以说是庐山山水文化的“镇山”之宝,代表了庐山山水文化的传承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厚性、唯美性和抒情性。

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厚性,体现在庐山文化的开放性上。历代的文化在庐山都留下痕迹,如庐山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在庐山不同时期,先后占据了不同地位。而殖民地时期的西方文化侵入又带来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文化。同时,不同时期庐山的山水文化也有不同的表现,并遗留下深刻的时代文化痕迹,从而也体现出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厚性。

庐山山水文化的唯美性,可以说是庐山山水文化的又一主要特征。庐山山水本身的秀美雄奇,为庐山的山水艺术铺垫了唯美的特征,许多画家是有感而作,他们被庐山的山水秀美所征服,被留存于世的经典诗句所折服。所以创作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具有较高的唯美特征。可以说他们的艺术美来自于自然美的感化,艺术的感染力来自于自然美的冲击,反映出庐山山水文化中的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美的境界。

庐山山水文化体现了抒情性。从古典的山水诗、田园诗中,庐山的山水画受到极大影响。诗中的情怀,诗中的意境,往往用山水画来表现更为直接、更为痛快。可以说山水画和山水诗、田园诗是孪生的姊妹,它们彼此吸纳互为传播、互相影响,因为它们都是真情的流露,都是真切的感受所倾泻。庐山的自然之美,不能不唤起诗人画家的情怀,不能不叫诗人画家所动心,所以“诗情画意”是庐山山水文化的一个特征。

可以说,在庐山山水文化中,其丰厚性、唯美性和抒情性构成了庐山山水文化的“文脉”。

庐山山水文化的形成因素

研究庐山山水文化的客观性、传承性,对于我们了解庐山山水文化的形成因素和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庐山的山水文化的客观性体现在古今中外的有关庐山题材的山水文化作品的内涵之中,庐山山水文化的形成因素和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庐山山水的自然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的“本”,庐山自然山水具有区位优势、气候优势、美学优势。

由于庐山地处长江中下游,周围是广袤的平原及众多湖泊,又北依长江,东临鄱阳湖。这里经济发达,文化深厚,历史悠久,佛、道、儒三家文化较早传播于此,形成了庐山交通方便、文化丰富的有利发展基础。而庐山美丽的自然风光足以吸引人们,成为人的向往,在此繁衍生息的因素。宜人的气候更是成为令人神往的动力。因此,庐山较早地吸引了中华历代的众多精英,他们钟情庐山,纷纷登临庐山,同时也为庐山留下许多的文化遗产,其中诗、书、画成为传承文化的最好方式。

(二)历代名人名作中显现出来的庐山山水“奇境”所表现的美学内涵,推动了庐山山水文化“内美”的发展。

如果说自然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之本,那么庐山历代名家名作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之美是庐山自然之美以外的另一“美学范畴”,可将其称为庐山山水艺术文化的“内美”。这种美是对自然之外的一种“美”的体现,体现了作者的情怀和情感,是自然之美的补充,是艺术美的体现。这种“美”的表现形式,在庐山历代文化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如晋代的陶渊明,以田园诗表现对庐山的眷念,呈现出田园之美。“结庐在人境,而无东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而唐代大诗人李白,则以山水诗的情怀,表现庐山的雄奇壮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宋代大文豪坡则以豪放之情,将庐山的雄阔和神奇加以描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诗歌无不充满了作者的情感,又无不从中描绘出了一个庐山山水美妙幻境。通过这些美妙幻境,又将庐山披上了神奇亮丽的面纱,让人从中体味出庐山山水的文化魅力。

诗人以诗描绘庐山,而画家亦情有所依,从历代名家表现庐山山水之作中,我们不仅可以体味到其中的诗情,而且可体验到画家心中的庐山之魂。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将庐山山水表现得雄伟壮丽。山的雄阔、水的峻秀、云雾的迷茫、人家的静寂,无不得以体现。明代的沈周以细致手法描绘的佳作《庐山高》,不仅描绘出庐山的雄险,而且将奇松怪石、泉流飞瀑苍山峻峰,无不融入画中,将庐山表现得高大雄险,飞瀑直下,让人产生不尽遐思。清末张大千终生未曾登临庐山,竟在八十高龄,奋笔创作了巨幅山水画《庐山图》,以其雄强浑朴、气势磅礴的画境,表现出神奇无比的庐山图景,了却了他一生向往庐山的夙愿。当代名家傅抱石、张仃、黄秋园、陆俨少、钱松岩等也都采用不同的笔墨技法,打造心中的庐山形象,把一个庐山山水文化的“精魂”描绘得让人魂牵梦绕。

由此可见,自然的庐山山水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之“形”。而诗人画家表现出来的庐山山水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之“魂”。庐山山水文化的“形与魂”是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完美结合之产物。如果庐山仅有自然之美,而无艺术之美又怎么谈得上庐山山水的文化!只有“形”和“魂”相结合的庐山,才可称得上“名山”,才可体现庐山“山水文化”的魅力,才能体现文化的“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指这座山具有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否则它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而已。可见庐山作为一座名山,如果它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多彩的文化背景,没有山水文化的精神,它就决不可能成为一座名山。打造庐山的山水文化无非也是要挖掘庐山的千年遗存的山水文化精神,这也是庐山的山体之“魂”,是传承庐山山水文化之美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