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世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世界

低碳世界范文1

在采访张子琴之前,我们还了解到,就在2009年国庆节前,张子琴还代表中国物流行业参加了祖国六十周年全国海外华人在白宫前的升国旗仪式,还在两月前的同一天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振兴物流的宣言”,提出以“爱心物流、绿色物流、数字物流”为理念,发起创建“中国供应链合作联盟”,并于2009年11月21日启动“绿色物流低碳万里行”活动。我们看到张子琴除了热心公益,还将其个人事业和绿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的话题即从此开始。

《中关村》:我们注意到你们在国庆节前美国白宫前的升国旗仪式中,除了打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也附带打出了一面表达绿色、环保、健康的小旗,而且你在物流业中也推行“绿色物流”,请问您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环保和低碳经济的?

张子琴:我关注低碳经济由来已久。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美国留学的几年期间,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另外,作为北京山地生态科技研究所所长助理,以及由于自己学习成为资源产业经济学博士生等关系,我很自然地会关心地球的生态状况以及我国的环境问题。我注意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如此下去,地球的生态环境将不堪设想,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她的生态遭到破坏,我们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我觉得我有必要为她的健康和发展尽一份力。

《中关村》:说实话,地球的“健康”是个太大的话题,要让我们共同的“母亲”恢复健康并继续发展,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能从哪里做起呢?

张子琴:其实,很多人已经在行动,而且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件事的紧迫性,所以才有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产生。哥本哈根会议尽管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达成一致的协议,但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围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减排指标的争论可能还会持续,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不难,改变我们固有的生活习惯,人人都可以践行“低碳生活”来减少碳排放。我们有些朋友已经发起设立“世界低碳日”的倡议。

《中关村》:“世界低碳日”,这个提议比较有开创性,现在全世界各种纪念日很多,而对于地球生态和“低碳生活”这样迫在眉睫的事情,似乎还缺乏一个特殊的日子加以提醒。问题是哪一个日期较为合适?

张子琴:这个我们也在探讨中。联合国B/UN特聘专家陈放提出可以将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冰熊融化的12月17日作为全球低碳日,以此呼吁地球村子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普及低碳知识、制订低碳标准、达成国际低碳协定,发展低碳经济,开展各种各样的低碳行动。而世界宗亲会副会长张省会和多伦铁马电子科技电动汽车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治平认为每年农历9月9日可以作为人类地球低碳日,它是中国老人的“登高日”,登高意味着长寿,要长寿就需要全人类的低碳生活。

我则主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八届会议召开的日子―2010年5月3日可以做为世界的第一个低碳日。因为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低碳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天,我们将动员地球村普通居民,通过个体和群体行动,参与创建国家及全球层面解决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的方案,并在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低碳生活”活动的具体构想。

而且我觉得,中关村地处中国的首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高科技的代表,全球瞩目,理当引领人类新一代的经济形态、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引领全新的技术革命。我觉得你们《中关村》杂志适合担当“世界低碳日”系列活动的平台。据我所知,你们杂志一直有这方面的专栏报道,2007年还举办过绿色环保论坛和相关评选,也是低碳减排的践行者。“低碳”这个概念正是需要政府、企业、也包括你们这样的媒体等的长期宣传和推广,因为这是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现在的地球是我们的未来孩子们要继承的世界。我们现在所做的,是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生存空间。我真心希望让“世界低碳日”成为全人类改变生活的转折点。

《中关村》:听您这么说,“世界低碳日”的设立似乎已经是如箭在弦、不得不发的事情了。张总是否已经有具体的计划?

低碳世界范文2

关键词:世界城市;低碳发展;比较分析;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4.016

世界城市是对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城市。在当今应对气候变暖、缓解能源危机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正积极谋求低碳转型,纷纷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规划或发展路线图,还付之于低碳发展行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北京的定位有国际城市、宜居城市等,故北京要跻身世界城市之列,低碳化和高端化是重要切入点[1]。那么认识北京与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的差距,总结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北京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发展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从实践上指导和帮助北京建成世界城市、增强低碳竞争力、树立低碳新形象、获得低碳话语权、抢占低碳新高地。

国内外对于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虽已开展,但为数不多。国外主要集中于研究各大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如1990年成立的世界地方环境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ICLEI)发起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运动(The Cities for Climate Protection,CCP)主要协助城市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制定减排方案。C40大城市领导组织(Large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则选择典型城市作为案例,研究其温室气体清单,并选择典型部门、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C40组织在建筑、交通等领域的清单和减排方面有着诸多成功经验,还积极促进全球各大城市进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Kennedy实证分析了10个典型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发现气候、资源可获取能力、电力、城市设计和垃圾处理等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有显著影响,而城市地理位置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关键性影响[2]。Dhakal考虑外调电力和采暖因素,研究了东京、首尔、北京、上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发现这4个城市1990—1998年的人均能源利用有趋同表现[3]。国内相关研究多侧重于国际城市间低碳经济的比较,赵书华等对伦敦和北京的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进行了比较,并利用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两个指标分析了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4];刘新宇经过碳排放行业分布和就业结构的国际城市比较发现,我国在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综上所述,国外集中于碳排放量的比较,而国内则偏重于低碳经济实现水平的比较,而对于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专题比较,开展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尝试采集北京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碳排放结构、能源结构、大气污染和就业结构等定量指标,以及低碳发展政策、低碳发展行动等定性指标,通过北京与其他世界城市的比较分析,为北京缩小低碳发展差距,建设低碳城市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

1 低碳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

1.1 碳排放强度的比较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CO2排放当量,也即CO2排放当量与GDP的比值,主要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同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北京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水平。以北京为例,该指标分别是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香港、洛杉矶的6.83、6.40、7.58、9.88、6.67、10.85、4.45和4.81倍,这一方面原因在于从经济总量看,北京经济规模较小[6];另一方面是由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从而导致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规模等存在差距。

1.2 人均碳排放的比较

如图2所示,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北京达到10.1吨,已进入全球最高行列,仅低于洛杉矶(13.2吨)、芝加哥(12.7吨)两市水平;北京的人均碳排放比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香港分别高出3.9吨、3.7吨、5吨、4.9吨、1.4吨和3.4吨。这并非是北京市民个人生活的平均排放水平较其他世界城市高,与之相反的是北京目前人均生活碳排放水平与世界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将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进一步上升。造成上述态势的原因一是因为北京工业、发电排放比例较大;二是交通、建筑等排放水平较高;再就是北京部分工业产品出口造成较多的“隐含碳”,也使得本地碳排放随之增加。具体而言,据世界银行测算,纽约、洛杉矶、东京60%以上,伦敦50%以上的人均碳排放主要由建筑、交通和垃圾处理导致,而工业和电力所占的比重较小[7];与之不同的是北京的温室气体排放约35%与用电有关,45%左右与城市边界内的工业活动有关,此外交通、建筑和垃圾处理各约占20%的排放。

1.3 单位面积碳排放的比较

如图3所示,从单位城市面积的平均CO2排放量来看,北京达到80.1kt/km2,该指标仅低于纽约(98.3 kt/km2)、东京(82.8 kt/km2)的水平。拿北京来说,其单位面积碳排放水平分别为伦敦、巴黎、新加坡、香港、洛杉矶、芝加哥的2.68、4.24、1.46、1.81、2.15和3.94倍。造成上述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北京市区集聚了大量的工业和电力生产活动,特别是能耗巨大的重化工业贡献了大量碳排放;另外北京市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便捷造成自行车和公交的出行比例低于世界城市水平,从而造成了单位面积的交通、建筑碳排放较大。据测算,从一个公交站点步行10-20分钟到达商业设施的面积和工作数量,纽约是北京的10倍以上[7]。因此北京今后应加强发挥城市级差地租作用,实现城区产业的“退二进三”,将重化工业逐步外迁。另外就是在建筑节能,低碳交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其单位面积的碳排放水平才会逐渐下降。

1.4 碳排放的行业结构比较

在碳排放的行业结构方面,北京的工业碳排放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主要世界城市,而服务业、居住碳排放所占的比重则刚好相反(表1)。这主要由于北京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因而工业耗能比例大而导致碳排放比重较高。具体而言,北京工业碳排放比重为47.27%,分别是伦敦、纽约和东京的6.75、3.94、5.08倍;北京服务业碳排放比重为36.09%,分别只相当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65.62%、65.62%、57.10%;其中北京交通碳排放比重为8.55%,分别只相当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38.86%、38.86%、32.51%,而交通以外服务业的碳排放比重为27.54%,分别低于伦敦、纽约和东京5.46、5.46和9.36个百分点;北京居住碳排放比重为14.75%,分别只相当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38.82%、46.08%、57.17%。由此说明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低碳的内容有所不同[8],北京要缩小与世界城市的低碳发展差距,首要任务是工业低碳化,其次是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应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 “高碳锁定”效应的覆辙。

1.5 能源结构的比较

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来看(表2),其他世界城市的煤炭消耗比重最小甚至接近于零,而煤炭占到北京能源耗费的47.1%,石油占15.5%,天然气占12.8%,外调电力占13.8%,其它10.8%。而纽约能源品种的排序为石油占50.3%,天然气占25.2%,外调电力占15.2%,煤炭只占2.8%;伦敦以天然气为主要品种,占能源的45.2%,其次是石油(27.5%)和电力(25.5%);东京则是石油占能源的38.5%,电力、天然气分别占33.3%、28.2%,基本上排除直接的煤炭消耗。由此可见北京煤炭消耗比重占到半壁江山的能源结构状况,也会造成碳排放强度相对较大。

1.6 大气污染的比较

再来比较大气污染方面的指标(表3)。首先,北京大气污染年平均浓度高于三个公认的世界城市。以可获得的2006年数据为例,东京大气污染年平均浓度为0.005mg/m3,伦敦为0.0125mg/m3,纽约为0.027mg/m3,而北京2007年是0.047mg/m3,分别是东京、伦敦和纽约的9.40、3.76和1.74倍。其次就可吸入颗粒物而言,伦敦为0.027mg/m3,纽约为0.082mg/m3,北京是0.148mg/m3,北京分别是上述世界城市的5.48、1.80倍。再次就PM10指标来说,2008年北京的指标分别约是伦敦和纽约的6倍、东京的3倍。最后就SO2排放而论,北京2008年该指标分别是伦敦、纽约和东京的1.44、1.38、2倍。由此可见上述三大世界城市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北京。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煤炭燃烧引起的,而前文提到北京恰好是以煤炭为主(约占50%)的能源消费结构。至于NO2指标方面,北京却明显好于其他三大世界城市,究其原因在于该排放主要是由机动车燃烧石油、排放尾气所引起的,而北京目前机动车保有量(2011年末498.3万)还少于这三大世界城市(伦敦约500万辆、纽约约800万辆、东京约800万辆)。上述分析表明北京在环境低碳化方面与世界城市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7 就业结构的比较

因为伦敦、纽约和东京近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数据难以获得,在此收集这些城市的就业比重数据来代替。根据反映产业结构经济变动规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再结合产业结构轻型化的节能减碳效应,第二产业比重降低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有利于降低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就业比重越高,则碳排放强度越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越高,碳排放强度却越小。如表4所示,北京的第二产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比重远高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而第三产业则反之。具体来说,北京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出伦敦、纽约和东京分别达13.6、17.7、7.9个百分点;工业就业比重分别高出伦敦、纽约和东京达14.77、17.32、9.5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却分别低了19.59、24.16、13.36个百分点。因此基于北京与其他世界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差距分析,说明通过产业结构正向演进来实现节能减碳还存在较大潜力,但同时任务也较为艰巨。

2 低碳发展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前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一般基于自愿减排和自我需要减排的认识,纷纷提出明确的量化减排目标,设定低碳发展愿景,并制定合适的低碳发展政策(表5)。相比而言,一方面北京面临着我国总体减排目标的强制分配,可能出于完成约束性目标的基线考虑,尚未提出比国家目标更高的意愿,因而可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目标束缚而不敢冒进;另一方面专门针对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城市的政策还为数不多,主要是从节能减排、建设“科技北京”和“人文北京”等角度来展开,重“硬件”建设而轻“软件”建设,并严重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性,城市结构和城市活动相结合、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政策引导性不够;另外在建立时间序列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量化的城市减排目标等方面工作还未迈开实质性步伐,这使得北京的低碳发展行动缺乏基础数据、战略规划、基准情景和行动指南。

3 低碳发展行动的比较分析

在低碳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世界城市为落实减排目标都因城而异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行动(表6)。三大世界城市在能源、建筑、交通、产业等领域都寻求最优的低碳解决方案,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采取的行动规模和形式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低碳发展模式。比较而言,北京在探索低碳城市发展行动中,还只简单停留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层面上,仅仅关注重点减排项目和工程,还未将减碳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行业,也没出台北京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并像主要世界城市一样,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整合低碳科技资源,建立低碳标准体系,完善政策体制机制,加强低碳宣传教育培训,发动利益相关者力量,促进政府示范、合作分享,寻求有效融资战略,这样在最终低碳发展绩效上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难达到显著的碳减排效果,并获得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节约、生活条件改善和环境质量提升等在内的协同效益。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无论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碳排放行业结构、能源结构、大气污染和就业结构等定量指标方面,还是低碳发展政策、低碳发展行动等定性层面,目前北京的低碳发展状况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世界城市纷纷开展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创造低碳就业、规划绿色高效产业的低碳发展新格局面前,北京建设低碳城市就显得更为任重道远。为此,北京要积极而广泛地借鉴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统筹考虑世界城市与低碳城市的目标协调,将低碳城市建设作为世界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之一,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所处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适合北京市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通过前文研究世界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行动规划,对北京走向低碳发展的进程、行动和关键环节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注重政府引导,强调规划先行

首先,北京各级政府应树立城市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宣传、教育和普及低碳理念和绿色意识,大力推广市科委开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及试点建设活动,从低碳城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及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各层面展开,将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产业布局作为首要的示范性工程,促进和引导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次,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组建北京低碳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清晰的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并分阶段落实低碳城市规划后严格执行。

(2)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

北京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调整、优化产业内部结构。第一产业要向生态农业、都市农业、节水农业发展;第二产业要实现低碳转型,在将重化工业搬离外迁的基础上,向低碳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在更提高整体比重的基础上,向高端服务业、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业发展。在提倡全方位节能的基础上,还应大力改善北京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提高能源效率,研发低碳技术

以提高能效为中心,开发能源和能效项目,着力在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研发、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具体包括规范工业和建筑节能,实行公交优先、管理和优化交通系统,提倡可持续的土地规划利用模式等。北京还应以其科教和研发优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领域开发适用的低碳技术。市科委应制定中长期低碳技术发展规划和低碳技术路线图,加大低碳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形成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长效机制。

(4)加强国际合作,争取项目支持

应就低碳技术的推广,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低碳建筑等领域的技术联合研发,及在低碳技术转让、低碳创新资金援助、低碳技术市场开发开放等方面,加强与世界城市的低碳项目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从世界城市在城市功能配置与低碳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创新与低碳城市发展、城市能源系统规划与低碳产业促进等方面,根据自身基础合理引进低碳项目,争取国际资金、技术援助,为解决北京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战略规划、技术选择、资金瓶颈、示范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5)创新制度体系,规范低碳行为

北京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结构为切入点,进行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管治变革,创新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编制系列低碳标准,建立监测、跟踪减排进展体系,组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措施,确保低碳发展目标的完成。另外还要积极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以绿色采购、能效标志、阶梯能源价格、税费减免与补贴、推广智能电表、合同能源管理等手段,规范、监督政府和广大市民的低碳消费行为。

(6)完善碳交易机制,构建碳市场体系

以北京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7个试点省市之一为契机,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来挖掘和分析碳交易市场发育不完整的内在机理,从而完善碳交易制度。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交易系统,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办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制度,运用碳审计、碳金融等手段开展谈市场的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参考文献:

[1] 胡兆量. 低碳化和高端化: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两议[J]. 城市问题,2010,3:2-4.

[2] Kennedy C, Steinberger J, Gasson B,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GlobalCit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 2009, 43(19): 7297-7302.

[3] Shobhakar D. Urban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Asian Mega—Cities[M]. Kitakyushu: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2004: 235-238.

[4] 赵书华,王素珍. 北京与伦敦低碳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J]. 中国市场,2010,40:9-12.

[5] 王维城. 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北京低碳世界城市之路漫长[N]. 科学时报,2010,7:12.

[6] 刘玉芳. 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2):104-110.

[7] The World Bank.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an urgent agenda[R], 2010a: 14-16.

[8] 季节. 空前的挑战:认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紧迫[J]. 经济导刊,2011,3:3-5.

[9] 蔡博峰,刘春兰,陈操操,等.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58.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on Situation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between Beijing and Major World Cities

ZHANG Wang1,2, ZHOU Yue-yun1

(1. Global Joint Research Centre for Low Carbon City,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 China;2.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低碳世界范文3

关键字:碳交易市场;碳金融;国际经验;碳配额交易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背景分析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并建立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遏制全球变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世界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扩张规模,以期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全球银行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达到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交易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预计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3.5万亿美元(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预测报告显示)[1]。

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2006年以来,出台多项方针政策,努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不再提以煤炭为主。2009年11月,我国宣布碳减排指标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50%。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碳市场,其交易额为1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仅次于2013年欧盟碳排放交易额为20.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欧、美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公共财政大力支持

发展低碳经济,其经济利益并不能马上凸显,企业受经济利益制约,参与低碳经济意识不强。为支持其发展,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以财政投入、税收激励等机制引导企业和低碳项目的投入。例如英国自2000年至今,已累计投入300多亿英镑,用于支持低碳技术改造。美国政府出资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等原开发基金”,计划投入超过90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3]。

(2)多项政策保驾护航

不同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财政税收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例如2003年欧盟颁布《欧洲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指令》;2007年公布《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2009年成立《关于促进和利用来白可再生供给源的能源条例草案》。美国1997年宣布《碳封存研究计划》;2003年公布《碳封存研发计划路线图》;2005年颁布《能源政策法》;2007年颁布《能源独立安全保障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各国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引和促进作用。

(3)金融机构深度参与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低碳经济的参与度都比较高,银行、基金、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都成为碳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业务也渗透到了市场的各交易环节。例如爱尔兰银行开展的“转废为能项目融资”绿色信贷业务,日本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管理的碳基金,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投资参与建立BlueNext交易所等[4]。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低碳发展潜力巨大。促进国内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样有赖于金融业的积极介入和积极支持[5]。

(1)强化银行低碳理念,开展多元化碳金融业务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商业银行为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尝试金融创新,并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成果。但由于缺乏各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衍生工具,限制了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能力。作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应通过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等业多项业务,全方位地介入CDM项目的中介服务,从而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逐步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争取与国际市场尽快接轨[6]。

(2)促进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参与

在欧、日、美等发达国家,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我国目前仅有银行参与其中,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参与不足。应当借鉴世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例如促进低碳保险产品创新,为CMD项目提供碳交易保险。吸引私募基金的参与,弥补公募基金资源的不足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碳交易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

[2]施晓春.我国金融业低碳发展战略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24

[3]崔新进.化解低碳发展融资难题的国际经验,[N].学习时报2014.6.2

[4]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F].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78-90

[5]崔新进.化解低碳发展融资难题的国际经验,[N].学习时报2014.6.2

低碳世界范文4

【关键词】新能源 数据处理 创新模式

1引言

世界科技不断发展,能源问题成为每个国家最为瞩目的焦点。我们国家作为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资源相对比较短缺,可是就是在这种缺乏能源的情况下,浪费资源的情况却十分严重,尤其是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后的剩余残渣,更是严重的污染着环境,那么改革创新就变得迫在眉睫。近些年来,电能作为二次能源,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能源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根据所建设的建筑物的不同,对电能的消耗也是不同的,占用的总耗能比重在55%-90%之间,。大多数占据85%左右,在这种形式下,如何达到充分利用,并且能够节能环保,就成为了新问题,也是每一个专业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2建筑业电气节能环保的考虑因素

2.1保证建筑物的基础功能

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层出不穷,对于建筑电气系统的建立越来越倾向于美观的设计,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节能,设计的理念要围绕“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建立,使建筑电气与低碳节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避免浪费资源,实现更高的效益。在整个设计阶段,保留建筑物本身的类型和基本功能,是建筑电气节能应用的初始阶段要求。

2.2对经济效益的重视

针对建筑电气应用的节能环保设计并不是在追投资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不然就背离了建筑电气创新节能的出发点。要在节能低碳的前提下,运用原本就预算好的资金,采用创新性的电气使用规划,使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若单纯只是为了低碳环保,不控制资金的使用,只会适得其反,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实质,也将不利于建筑电气节能创新想法的继续推动和应用。

2.3开发并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建筑行业里,电气的使用日益频繁,传统的节能技术,不仅浪费资源,也浪费时间,实施起来并没有太明显的成效,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电气的低碳环保,就必须打破传统方式的局限与不足,结合自身建筑的特点,结合国内的相关知识,并引用国外成功的案例,学习他们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理念,重新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对原有的技术进行研究,不足的地方要不断改进,做到节约时间,节约资源,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节能。

3建筑电气与低碳节能创新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3.1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建筑电气技术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另外建筑节能体系也不发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大型建筑工程,会发现建筑商刻意的追求建筑物外观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耗费在这没有多大实效性的外观建设上,而这本身却并不在建筑电气低碳节能的范围里。从安全角度出发,过多电气设备的使用,容易引发火灾。一味的追求灯光艳丽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照明材料的选取和使用都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

3.2建筑数据监控的节能创新

低碳节能的理念已经逐渐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电气业也进入了相应的发展轨道,在拥有了先进的环保节能设备之外,还要借助科技智能,完善数据库,便于分析。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可以检测到的现有数据,对传统建筑电气与创新建筑电气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并找到最为适当的结合方式,实时监控资源的消耗,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相关评估与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不合理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整改,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快速分析,找出方案,合理解决。让更加系统化的,数据化的,规模化的建筑电气发展成为城市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方式,让智能科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实现更大的效用,保障能源的合理利用。

3.3互联网与物联网联合处理

信息收集最全面,最快捷的方式当然要数互联网,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影响力,同时,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的名词进入了我们的世界,移动设备的运用,光纤技术的普及都使得网络技术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阶段,以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应用为处理核心在建筑电气业已经得到了普及,为了提高相应的技术性能,就要采用智能的传感技术,比如低照度环境下的工作CCD,能够探测生物性能的探测器以及微量元素的探测器等。

3.4新技术,新能源的利用

为了实现更高效的节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更新是最直接的方法,在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创新性的技术,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那么对技术人员就有更高的要求,在电力应用和控制方面,设备的工艺方面等都要有深刻的见解,要有前瞻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早发现,尽可能的避免。另一发面,在节约一次能源的同时,合理开发运用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等,不仅资源充足,而且最为环保,适当的增加新能源的使用,代替传统能源,多方面,多程度的实现建筑电气的低碳环保工作。

4结语

目前,我国不断的提倡绿色生产,低碳生活,各大行业都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探索着,实践着。而作为建筑的电气行业,在结合低碳节能的思想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探索创新方法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改革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相关的技术人员,要不断的交流和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研发出更为可靠,更为高效的方法,将建筑电气与低碳节能组合在一起,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推陈出新,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的保护等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望.建筑电气与低碳节能的创新性结合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年27期.

低碳世界范文5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环境

Abstract: the world is decreasing energy for better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gradually to the low carbon cities direction transformation. Low carbon citie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t can not only save energy can also reduc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Low carbon cities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wa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w carbon cities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many way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 topic, exploring how to through optimizing space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w carbon city development.

Keywords: low carbon; The city spac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全球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提升,全球气温也随之不断攀升,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危机。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了支撑国家经济的顶梁柱。城镇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城市开始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合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现存城市空间结构及所存在的问题

现存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同心环模式、扇形模式和核心模式,在此笔者就这三种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1、同心环模式城市结构和存在问题

同心环模式最早是在1923年创立,创立者为伯吉斯。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为人文生态学,这一模式是以同心环的形态开发城市可利用土地。它将城市划分为几个区域,以圆心出发从内到外分别为:中心商业区、过渡性地带、工人阶级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和通勤人士住宅区。这一结构模式充分利用了人文生态的自然特征,具有一定的优势。同心环模式将商业区集中在一起,并设立于最佳的区域位置,大大的节约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商业核心地位也得到加强。它还将工业区设置在最,减少了城市内部的大气污染。

如果从低碳的角度考虑,则这一模式并不能满足低碳化的发展需求。同心环模式将商业地带高度集中,并全部集中在城市中心位置,这给居住的人士购物造成了困扰,他们必须到中心商业区才能买到日常生活用品。居民的出行距离增加,不仅加大了城市中心区的商业负荷,还因此加重了交通负荷,导致机动车、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增加了城市的碳排放量。

2、扇形模式城市结构和存在问题

扇形结构模式是在1939年由霍伊特提出,它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路线因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完善土地资源的利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商业办公活动在不断的增加,对于交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扇形模式就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将大量轻工业和零售批发商设置在交通要道的周边,突出交通要道的作用。

低碳城市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减少尾气的排放。扇形模式强调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将大量商铺设立于交通要道的周围,无形中增加了市民机动车的出行几率,这与低碳城市要求相悖。同时交通道路的扩张加大了资源的浪费,也为城市以后节能环保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核心模式城市空间优化策略

从上诉论述可以看出,核心模式是最利于低碳化城市建立的模式,如何优化这一模式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快低碳化进程,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呢?在此笔者提出自己浅薄的看法。

1、从分散发展向集中发展迈进

中国城市的核心模式发展多数以修建高速道路为依托,交通要道附近密布着大量交通导向型产业,城市在不断的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上中心位置的房价越炒越高,出现了城市中心区域空心化现象,这样的低密度铺张不符合低碳化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为达到低碳化要求,需要朝高密度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尽可能的将土地完全利用,一方面可以精简城市规模,降低交通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耕地,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发展过程中需合理建设城市高层,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并综合考虑日照、通风等多方面因素有效的防止“热岛效应”的产生。城市高层可以使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尽可能的朝集中化方向发展,城市可向建设高密度环境和立体综合交通方向发展,以扩大自然空间的面积。

2、从明显功能分区向多功能分区迈进

如今的城市存在的明显的功能分区,居民区与工业区被严格的分割,传统单位大院模式已经被住职分离模式取代,无可否认原本的传统单位大院模式更符合城市低碳化发展要求。工作地与住宿地结合,可以方便出行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尾气的排放,并能增加职工间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为降低居住区域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建设低碳社区来实现这种低碳社区与传统的单位大院有一定的相似性,需要具备包括工作、住宿、购物等多种功能。同时加强对步行系统的建设和安排,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出行。

3、从传统交通模式想向绿色交通模式迈进

绿色交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快速化和公交化这两方面,通过对城市现有的交通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绿色交通的运作效率。大力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有效的降低汽车的出行,减少能耗和尾气排放。轨道交通还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避免出现拥堵现象帮助居民减少出行时间,提高人力资源。这要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可无限制扩张,需要通过公交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完善,达到普及绿色出行的目的。

我国可以效仿一些绿色出行发展的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新加坡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建设休闲通道,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等。通过自行车网络的建设,使一部分地区成为绿色出行地域。建立完善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开辟自行车通道;通过机动车单双号限制等管理措施,限制机动车的出行;加快能源的改进,促进环保型车辆的开发和使用,并建立完善的督促系统,这些都有利于绿色交通模式的形成,实现城市低碳化目标。

四、结论

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核心模式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模式下结合各方面因素,不断优化城市结构达到低碳化城市的实现是切实可行的。加强城市的集中化、建设多功能社区、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可以帮助城市更好的实现低碳化进程,使城市朝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晶;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以杭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2]张衔春、王旭、吴成鹏;浅议低碳城市建构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华中建筑;2011-11

[3]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2

低碳世界范文6

关键词:新能源 墙体节能 屋面节能 中国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了一个流行词。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等为特点的“低碳建筑”,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高调登场。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分别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研究:

1. 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2.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

3. 墙体、门窗、屋面、太阳能、夜间通风五种节能措施;

二建筑耗能情况及推广发展对策

2.1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2.1.1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特点可概括为:

(1)南方和北方地区气候差异大;

(2)城乡住宅能耗使用差异大;

(3)住宅及一般公共建筑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尚处在较低水平,但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4)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新建建筑中此类建筑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5)长江流域大面积居住建筑新增采暖需求,必须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案,否则将成为严重的能源负担。

2.1.2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因此,中国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而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也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1.3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

2.1.4我国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原因:(1)房屋建筑继续增加;(2)城镇化不断加快;(3)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4)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5)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6)农村能源结构发生改变。

2.2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

2.2.1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 转变职能,把建筑节能列入国家决策层的重要议程。

2.2.2组建建筑节能、设计研究领导机构。

2.2.3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加强监督管理。

2.2.4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

2.2.5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

2.2.6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2.2.7大力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能源稀缺国家,节能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建筑节能是住宅建设发展的方向。只有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建筑节能途径

3.1墙体节能

3.1.1对于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内外温差较大,体形系数应≤0.4,以减少传热损失。 3.1.2对于以冬季供热为主的严寒地区空调建筑,主要解决围护结构的保温问题,对传热系数要求较高; 而对遮阳系数不作要求,适当提高遮阳系数反而能提高冬季太阳辐射热量,有利于节能。 3.1.3对于以夏季供冷为主的夏热冬暖地区,主要解决围护结构的隔热问题,对外窗的遮阳系数有较高要求。

3.1.4对于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夏季制冷又有冬季制热,故应同时考虑保温和隔热问题,对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均需要求。

3.1.5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以外墙为例, GB50189-2005规定,在建筑物形体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小于0.3时,北京地区传热系数不超过0.45W/(m2·K),而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复合墙体技术。

3.2门窗节能

3.2.1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要差得多,对于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内外温差传热的热量损失占主导地位,需减少窗的传热系数以控制温差传热,其要求高于南方地区。3.2.2对于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空调期间太阳辐射引起负荷为主要矛盾,故对遮阳系数要求高于北方地区。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填充惰性气体的双层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可由常规单层玻璃的6.0w/(m2.k)降为1.5w/(m2.k)。3.2.3窗墙比应≤0.7,当窗墙比<0.4时,玻璃可见光透射比需≥0.4,以免影响房间采光。

3.2.4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

3.2.5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3.2.6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

3.2.7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采用大窗扇,减少小窗扇,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减少窗芯,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积。

3.2.8设置“温度阻尼区”。在住宅中,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外门设防风门斗,防止冷风倒灌,楼梯间设计成封闭式的,对屋顶上人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3.3 屋面节能

3.3.1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应设外部遮阳。

屋顶水平面太阳辐射最大,相应建筑能耗较大,透明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3.3.2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20%,以便于透气.

3.3.3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主要技术指标,表观密度为110~150kg/m3;导热系数为0.04~0.06W/m·K;蓄热系数为0.90~0.11m2·K。抗压强度大于0.2MPa;吸水率小于0.01%;蒸汽渗透系数为2.18×10-7g/m.n.Pa[5]。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膨胀珍珠岩密度较小,导热系数较低,而且吸水率和蒸汽渗透系数也都很低。这是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所必须具备的。

.4利用太阳能

地球拦截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500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据美国能源部评估,1990年美国太阳能经济可开发资源量约为22Mtce/年,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0.6%。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建筑上很具有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

3.5夜间通风

夜间通风的原理是在夜间引入室外的冷空气,通过冷空气与作为蓄热材料的建筑维护结构接触换热,冷却建筑材料,达到蓄冷目的。在夏季,为了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则需要空调供冷系统。而此时,因为夜间的室外空气温度比白天低得多,所以夜间室外冷空气则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冷源加以利用。严格地说,只要室外空气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此时的室外冷空气就可视为可利用的自然冷源。

四结论

一切迹象显示,低碳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建筑变革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低碳代表一种态度,更代表一种责任。低碳节能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让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都低排放。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理念和设计体系,努力实现建筑的节能低碳化。

参考文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 韩建新,颜宏亮.21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丛[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31-132

[3] 涂逢祥.世纪初建筑节能展望[J].建筑200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