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1
首先要说的就是窗户的安全问题。《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352-2005)中是这样说的: 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维修、清洗;当采用外开窗时应加强牢固窗扇的措施; 临空的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0.80m;注:住宅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宽窗台面时,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计算。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窗户的安全性能取决于窗户的材质本身和窗台的高度,所以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要重点考虑。
最近,采用低窗台或落地窗的住宅越来越多,有若干情况存在安全问题。如固定窗框强度不够,使用者轻趴在窗框上会导致玻璃破裂;落地窗仅用固定玻璃,没有必要的防护,儿童玩耍、椅子翻倒等正常活动会碰破玻璃,造成险情;在高层住宅的高层套型中采用落地窗时,如果没有必要的防护设施,老年人普遍反映外眺时眩晕。类似情况只要引起投诉,设计人员就要承担一定责任。设计固定扇落地玻璃窗时,务必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低窗台附加栏杆,重外观效果更得重安全 常见的低窗台距地0.5米左右,如果紧贴内墙增加0.4米栏杆或栅栏肯定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护措施。但由于美观要求和利用窗台的需求,很多人喜欢将栏杆设在紧贴窗扇的位置,如果窗台台面太大,如凸窗等,小孩经常站在窗台上眺望,而且使用者也必须站到窗台上开启窗户,这时,附加在窗台上的栏杆本身高度应达到0.9米,如果窗台太低,住户往往会无意识攀登到窗台上,不宜简单附加低栏杆,否则危险是没有充分杜绝的。封闭阳台的栏杆,不可采用窗台的高度。关于阳台,《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中高层、高层住宅的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米”。比窗台护栏要求0.9米高些。规范编制的初衷是,阳台往往三面临空,是全家向外眺望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对栏杆的防护要求应该高些。近年来阳台封闭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工程在设计阶段就按照封闭阳台设计,并认为封闭阳台的栏杆高度可按窗台要求降低。但在施工图审查或工程监理中经常引起争议。质检和监理部门明确认定阳台是阳台,窗户是窗户,指出如果将阳台当窗户,工程图中出现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比如面积计算、日照间距、窗地比指标等。一些工程设计虽然按封闭阳台设计,实施时仍然交给住户自行处理,引起事故或纠纷使设计者十分被动。所以应考虑到,封闭阳台并没有改变阳台三面临空,是全家向外眺望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等性质,并且阳台是否封闭应是住户自己的选择,目前封闭的阳台日后敞开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减少或降低标准,因此封闭阳台的栏杆决不可采用窗台的高度。
对于上人屋面的安全防护问题也同样要考虑到栏杆和女儿墙的净高度要求和净距离要求,尤其是屋面的做法厚度比较高,更是要注意满足净高的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屋面的面层做法,而是很不灵活的将女儿墙或者是栏杆的高度设计为1.2米或者是更低,设计上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扣除掉面层后保证规范要求的高度。所以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楼梯的安全防护来说主要从栏杆(栏板)的高度和梯井的宽度来考虑的,对于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楼梯梯井的宽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更要注意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另外对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部位比如说设在侯梯厅风井上开的百叶,如果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安全防护要求,对成年人还好说,要是对儿童的话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对这个细节的安全问题还是要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考虑安全防护措施。
以上是对于住宅建筑设计安全防护问题的几点考虑,在这里还要补充的一点是对于使用栏杆的建筑来说高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同时栏杆的间距一定要控制在110mm以内。希望各位设计同仁能够在今后的设计中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352-2005).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54
跌倒是指病人的身体(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1],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住院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原发疾病,跌倒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跌倒所造成的骨折、软组织甚至脏器的损伤,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必将导致其严重心理或社会障碍,成为诱发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关注高危人群,加强预见性防范措施
明确高危人群,确定重点护理对象:临床上能自理的老年住院患者往往存有不愿意麻烦护士的心理,老年人常存在不服老的心态。护士的观察重点往往集中在急、危重症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身上。意外的发生恰恰多数出现在这些既能活动又身体虚弱的高龄老年患者身上。因此护士应对年老体弱又能活动的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筛出易跌倒高危人群,并做出警示等级标志。特别注意对安静卧床解除后允许下地活动的老年人,注意患者有无药物引起的头晕、性低血压。以提醒护士在患者下床活动时应给予照顾,同时增加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在加深对患者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跌倒。
切实有效地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教:关注平衡失调、有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的高龄患者。帮助患者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向危险人群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跌倒的措施,提供其上下楼要扶扶手,转身动作要慢,以防跌倒。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2]。为了防止因性低血压而跌倒,上厕所最好用坐厕而不是用蹲厕,晚上在床边使用便器小便。从椅子中站起时动作应缓慢或扶稳椅把或有人搀扶,以减少跌倒。对于高危患者,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上厕所、洗澡等都随时有人照顾或有支持器具,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创造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环境:护士要评估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情况,对环境的改变是否习惯?光线是否太暗?地面是否保持清洁、干燥、无障碍等。要求穿防滑拖鞋。洗澡间增设防滑垫。病区的走廊、楼梯口要设椅凳,以备行走间短暂休息。走廊、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到。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及早发现,协助患者起床或下地活动。对身体移动困难的卧床患者、老年人,须采用床档保护装置。
将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管理
住院患者的安全防护应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护理之中,管理者应把患者安全护理放在首位。建立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要求护士长对所辖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症患者的安全通过护理查房能够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病房的呼叫系统、地面、床的滑轮及位置、浴室等环境设施、患者行走路线扶手的稳定性、助行器、夜间照明等环节每周进行1次详细的检查,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护士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到常抓不懈。
重点加强夜间护理力量
从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情况看,大多是老年人群,并多数发生在夜间,由于夜班护理存在工作人员少、工作独立性强、工作量大、夜间病情变化不易发现等特点,同时,从人的生理特点看,夜间工作人员的精力不易集中,判断力也下降[3],要维持与日间相同的护理质量,除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外,适当调整夜间护理人员数量,是确定医院各项制度和职责落到实处,确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一项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
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尽管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但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还有许多未知数,医护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受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达到顶点,患者病情又是错综复杂难以意料,故发生意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出现意外的后果往往造成医疗护理纠纷,医院处理纠纷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使正常的医疗秩序受到干扰。通过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使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持续提升,一些可预见、可防范的医疗风险(如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可以有效地控制与杜绝。
参考文献
1 胡逢祥,译.因跌倒所致骨折的危险因素.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医学分册,1999,15(1):18-19.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3
【关键词】坠床跌倒;护理对策;保护性约束;康复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94-01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难免会有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常导致纠纷。不仅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负面影响,同时给病人造成身体、心理损害,增加其经济负担。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是老年人常见,也是最严重问题之一[1]。本科从2009年开始,对住院患者,尤其是易发生坠床、跌倒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率,还很的程度上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1 临床资料
对2008年9月~2009年11月在我院神内科住院发生坠床、跌倒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男6例,女4例。患者私自外出,被车撞跌致左股骨颈骨折1例;无陪护自行散步跌倒,致硬膜下血肿2例;自行打开床旁护栏坠床4起,腓骨骨折1例,左股骨颈骨折2例,软组织挫伤1例;中风发作跌倒致软组织挫伤3例。其中1例导致医疗纠纷。
2 高危因素
2.1 疾病因素 神经科疾病容易发生跌倒,如:中风患者,无论脑出血或脑梗塞,常出现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及智能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身体平衡障碍,姿势步态障碍,易发生坠床、跌倒;小脑共济失调病人易出现向前向后的倾倒;此外TIA病人,眩晕病人在改变时易发生跌倒。
2.2 药物因素 脑血管病人多有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若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易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可发生跌倒[2]。此外服用镇静催眠药,也容易发生跌倒,跌倒最易发生的时间是夜间,被公认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3]。使用脱水利尿剂的患者也易发生跌倒。
2.3 心理因素 病人自尊心强,不愿依赖他人帮助,而高估自己的能力,自行取物、如厕、康复锻炼等而坠床跌倒。
2.4 影响活动的环境因素 病房夜间灯光昏暗,物品摆放过多又不合理,地面湿滑,穿着不合适的鞋袜、不防滑的鞋底,床铺太高或太低,平车、轮椅防护带使用不当等。
3 护理对策
3.1 提高护士对坠床、跌倒的认知度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很多护士,尤其是新上岗护士,认为病人跌倒、坠床与医护质量无关,因而组织全科护士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将防坠床、跌倒纳入临床考核指标,与质效挂钩,强化护士防范意识及责任心,并系统学习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潜在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做到人人都能随时随地、因人而异,经常性、重复性、耐心地向病人、陪人宣教防坠床、跌倒。护士每天进行自控评分,科室每月进行总结性科控评分,护士长还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2 提高患者及陪护对坠床、跌倒的重视程度 从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患者私自外出、独自如厕,急于求成的康复锻炼,陪护未及时陪同扶持而致坠床、跌倒是一很大的危险因素。就此,本科室在《入院须知》中增设了一条“家属须做好24小时陪护,防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向病人、家属口头介绍后,其表示理解并签字。还发放防坠床、跌倒健康教育处方(①行动不便,虚弱无法自我照顾,视力下降病人,需家属陪护;②.请正确使用呼叫器,不适时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帮助;③穿鞋码合适的防滑鞋,湿性拖地后避免不必要的走动,适时使用拐杖扶手;④生活起居请做到3个30秒,醒后等30秒再起床,起床后等30秒再站立,站立后等30秒再行走;⑤用降压药、降糖药、镇静药、利尿药后宜卧床休息,听嘱咐)。
3.3 常规使用保护性用具 易跌倒、坠床的病人,床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检查有人陪同,借助轮椅平车应系好安全带;床头悬挂防坠床、防跌到警示牌;厕所、走廊、楼梯墙壁上贴有醒目标识,提醒每一位注意防坠床、跌倒。
3.4 制定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每天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评估,及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及时告知病人、家属配合,并进行书面或口头的护理交接班,特殊情况在晨会上报告,提醒每一位医护人员。之后,护士长检查高危对象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指出纠正不足之处。器械仪器保养护士,每周检查推车、轮椅、呼叫系统、地面、夜间照明系统等环境设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3.5 安全的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是神经内科病人治疗中的一重要部分。护士长根据科室需康复锻炼的病人数弹性机动派1~2名康复护士上班,指导病人正确行主动康复锻炼,在康复活动室锻炼,使用康复器材,为病人行手法康复训练。对于个别有急于求成心理的家属、病人耐心,详细解释康复宜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科室还定期安排康复师为科内医护人员讲授康复课,并邀请病友及家属嘉宾,使人人都能正确宣教康复知识。
参考文献:
[1] 叶建珍.老年人致跌的因素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8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4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易识别性;易达性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20-01
在1974年左右,首先是由联合国组织基于对人性的关怀提出了无障碍设计这个新的设计概念。其对象是针对部分有身体伤残或生理缺陷的残疾人和已经无法拥有正常活动能力的老年人,让他们在各类公共建筑中以及室外开放空间中能正常的使用各种公共设备和装置,并保障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方便性以及舒适性。
城市公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很少设置无障碍设施,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在工作时都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些。但是由于我国在这个方面的起步比较晚,认识上和经验上的不足,导致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园特别是偏远地区在无障碍设计上和建造上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人性关怀方面的认识比较早,思想观念也比较深刻,所以在其设计和建造上对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士的关怀很体贴和细致,在城市公园的各种设施的建造上也比较成熟。
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目前一些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计,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一个就是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中根本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第二种情况就是设计者有无障碍设计的想法,但是对相关配备设施和装置的尺寸不知道,当然实施后无法正常使用。最后就是设计者设计的无障碍相关设施和装置尺寸合理,结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或相关环境的限制而无法按图纸建造,从而也会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舒适。
以上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整个社会对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的关爱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未深入人们的思想。其实单纯就无障碍设计本身来说是没有太多复杂的理论,也不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有过多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预算和造价也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那么怎么样做好无障碍设计,怎样才能满足所有游人的观赏和使用需要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无障碍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应注意的些许问题。
首先是公园内的各种设施应具有无障碍性与易识别性。公园内如果存在某些障碍物或危险物并缺少有效的识别性标志进行警示,残疾人和老年人很可能会因为身体不健全或对危险的感受力不强而无法有效快速的避开危险,对其产生巨大的伤害。因此,公园中不能设置任何障碍物或危险物,如果存在某些隐性的危险应通过各种感官手段对游人进行提示和警告。同时在公园内对其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应设置鲜明的特征,提高他们对空间的识别能力,提高其到达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是公园内应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可交往空间并保证其易达性。由于残疾人和老年人来公园的目的多为散心和消除心中的孤独感,适当增加适合其需要的交往和休憩空间可以舒缓心情,排解心中的烦闷等不良情绪,满足他们聚会、聊天、娱乐和健身运动等活动需要。在去往各个空间的过程中残疾人和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或行动比较迟缓应设置至少1条便捷的无障碍通道。道路的宽度应在1.35m以上,纵向坡度宜在1/25以下,路面还应做防滑处理。如果有高差应设残疾人坡道,坡道的纵向坡度宜在1/12以下,当高差较大,坡道长度超过0.1m时,应每隔0.1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方便轮椅使用者恢复体力完成整段路程。同时,在坡道的起点、转弯处及终点处都应设计休息平台,还应设置扶手和相应的照明设施。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不方便或不安全通过的道路也应做事先的告知,增设警告标识,同时增加防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
最后是公园内的桌椅、厕所、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位置应相对明显,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若位置相对隐蔽应设置一定的引导标识,保证其能顺利找到并使用。
无障碍设计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希望无障碍设计在城市公园及城市各公共设施中随处可见,成为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意识。同时通过对无障碍设计的普及和推广对我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全民公共道德意识的加强,和谐社会的共建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5
【摘要】: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行动迟缓、平衡力下降,发生跌倒的概率大大增加。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文献回顾,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护理安全隐患评估的内容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综述,以完善防跌倒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从而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率。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的姿势,不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1]。“跌倒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不仅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费用,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2]。跌倒并不是意外,而是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开展老年患者跌倒护理评估、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1 危险因素
1.1 年龄和性别
年龄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呈正相关性,Burke Doe等[3]认为跌倒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0%~15%的跌倒会导致骨折。骨质疏松也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跌倒的概率约为男性的2倍。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4]。
1.2 疾病因素
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视力下降而发生跌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综合症、脑动脉供血不足、进行性核上麻痹等[5]以及许多急性病、心肌梗死、心源性晕厥、癫痫发作等也容易使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1.3 睡眠障碍
李智英[6]等研究显示睡眠障碍作为引起跌倒的单因素,构成了跌倒危险因素中的影响因子(P
1.4 社会心理因素
Niino[7]研究证实有心理疾病,尤其有害怕跌倒(即对跌倒恐惧)心理的人反而更易发生跌倒。“担心跌倒”的心理可以限制老年人的活动,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老年人个性好强,常有不服老及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这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几率。
1.5 外在因素——不良的医疗环境
有研究显示[8],卫生间和走廊发生跌倒的比例较高,主要是因为,工人拖地后未设安全警示牌;灯光过暗或过于明亮;厕所马桶位置太低,没有扶手和呼叫装置;楼梯和过道没有扶手均容易使患者跌倒。
1.6 其他因素
有研究表明变化带来的跌倒高达46.4%[9]。另外,跌倒的发生有明显时间段,有文献表明,33%的跌倒发生在夜间[10],凌晨5:30~7:30是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高发期[11]。这段时间病人走动多护士忙于治疗操作,对病人关注少均增加跌倒的危险。
2 防护措施
2.1 增强意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跌倒防范的培训,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警钟,增加主动护理意识,不定时巡视病房,尤其在跌倒高发时间段更应加强巡视。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和沟通,提高护士以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意识。
2.2 规范护理程序
2.2.1 评估 根据就诊患者的病情及环境设施情况,及早识别跌倒风险的患者,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有助降低跌倒的发生[12]。入院时,询问患者的跌倒史、用药史、视力和听力情况、步态和平衡能力,判断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险,及时作出危险因素评估。
2.2.2 干预 评估为跌倒高风险的患者,在床头挂跌倒警示标志,加强巡视,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宣教。严格交接班。在跌倒高发的时段保持高度警惕。
2.3 坚持锻炼
鼓励老年患者适量、规律的体育锻炼,机体无力是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原因。根据老年患者自身的情况决定运动强度、时间和种类,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2.4 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训练时让患者借助健侧力量由坐到站,再由站到坐,接着训练站立平衡,再把肢体训练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如洗脸穿衣,手用筷子夹花生等,针对患者功能恢复程度,对其进行技巧性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13]。
2.5 专科化管理
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的制定,使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具有统一的标准,使每一位有跌倒风险的患者都能得到最为适合的护理方案。由于跌倒与患者病理、生理和使用药物有密切相关性,住院患者跌倒因其所患疾病和所使用的药物而呈现高度专科性,故跌倒的预防呈现专科化特性[14]。
2.6 加强监控
监控是防止跌倒发生的重要手段[15]。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三级安全监控体系的实施,可以防止个别护士由于能力不强而出现的偏差,一旦跌倒,立即启动跌倒应急预案,汇报护士长,护理部,检查跌倒护理干预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全程动态管理、监督指导。
2.7 加强宣教
包括:①按医嘱正确服药。对使用降压药、血管扩张药的患者,嘱其改变时动作要慢,遵循“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16]。②熟悉病房环境,物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③室内尽量保持灯光明亮而柔和,晚间用地灯。地面弄湿,及时清理。④调整生活方式: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避免睡前饮水过多;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⑤在夜间或清晨更加需要家属或护士的帮助,要叫醒家人或按铃呼叫护士。
2.8 做好心理疏导摆脱跌倒的阴影
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疏导。对于不愿求助的老年患者,应让其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认识跌倒的危险性。帮助其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克服恐惧心理,摆脱跌倒的阴影。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6
【关键词】农村;眼科;住院患者;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落实,农民眼科住院患者也逐渐增加;加之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在眼科住院患者中也不断增加;于是伴之而来的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必须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患纠纷,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成为医院管理最重视的工作之一。
1眼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
1.1疾病安全隐患由于大部分农民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缩小,对比觉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而且眼科检查大多在暗室中进行,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为有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室环境就接受检查,易发生碰撞及跌倒事件。
1.2环境安全隐患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视力模糊、身体移动和平衡能力减退。眼病患者的特殊性,限制了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对其也产生重大影响。如走廊路滑、厕所潮湿、无扶手,路障多,照明设施不完善等。使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易跌倒。
1.3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医院人力资源的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护士综合素质偏低。对患者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预见性。处理、应急能力差,很难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加强眼科护理安全的对策
由于护理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公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功能范围已在扩大,需要制定或更新有关的护理管理,使护士能够在新的条件下承担新的角色,实施新的功能。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管理意识和素质。
2.1做好入院的评估在患者入院后,要求我们责任护士要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了解既往史,以确定存在有安全及潜在安全问题的高危人群,以便于护士在巡视患者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有重点,预防有措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
2.2把好关键过程管理强化护理工作的过程管理,例如,碰伤防护措施把好健康教育关;入院时带领患者熟悉住院环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护能力训练,提高病人自护能力;跌倒、坠床的防护措施把好基础护理关;指导患者穿合适的鞋子,防滑,裤子不要过长;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床挡,呼叫器;对于手术患者把好围手术期护理关,正确使用腕带,做好标识,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防止碰伤术眼;对使用扩瞳及缩瞳剂的患者,做好用药知识宣教关:点眼时防止损伤角膜,压迫泪囊防止全身吸收引起不良反应,视力模糊时,尽可能减少活动,必须时要有人陪同。
2.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防范意识的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规范护士的行为,督促业务学习,拓宽护理人员知识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患者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永恒的主题。
2.4改善环境保持地面干燥,可在光滑地面设置防滑垫,走廊、洗手间设置把手,照明设施完好。
总之,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且后果严重。通过对高危人群正确评估,强化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苏娜.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
[2]马丽娜.加强眼科病人安全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