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普通话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普通话的资料

普通话的资料范文1

2、普通话学习测试。包含普通话词语表、古诗文朗诵以及命题说话,具有标准的拼音和发音。

3、普通话等级考试专用发音测试软件。专用的发音测试软件,测试普通话发音和普通话口语的等级水平,能够促进普通话学习。

4、开口说普通话。课程涵盖从基础发音、日常口语、商务用语、旅游用语到等级考试,各种课程可以训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既能练习,又能考试。

普通话的资料范文2

自1998年起 每年9月第三周为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

 

今年第24届推普周

 

定于9月12日至18日举行

 

主题为

 

“普通话诵百年伟业 规范字写时代新篇”

 

01

 

“普通话”是什么?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也就是说,普通话不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和土音。这就表明普通话实际上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口语形式。也体现了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02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凝聚力。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03

 

你的普通话标准吗?

 

普通话

 

不仅仅是我们日常交流便捷的工具

 

更是中华优秀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

 

凝练出的具有时代性意义的产物

 

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

 

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构造和谐语言生活

 

普通话的资料范文3

一、集中培训,提高教师普通话语言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普通话语言能力,教师的普通话语言能力起决定性因素,而我市教师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加上本地方言根深蒂固,完全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有:

(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拼读音节等方面的对应的规律,学习难点,掌握其突破方法,读准并记住常用字词的普通话正确读音。

1. 学好《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读音,能准确流利地拼读所有音节。

2. 找出声、韵母学习难点和对应规律,学会突破难点的方法,帮助记忆容易读错的常用字词。

(二)普通话常见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和常见音变现象的规律,提高普通话朗读水平。

1. 常见多音字词的定音方法。(据词定音定调)

2.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规律。(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单音叠字形容词的变调等。)

(三)懂得方言常用词汇、语法和普通话词汇、语法使用的对应规律,学会说标准的普通话,提高普通话语言能力。

此外,还要求老师课堂上一定要用普通话教学,课后用普通话交流;每天用普通话读书半小时;每天看普通话播音的电视节目半小时,并跟着主持人发音等。

二、营造氛围,提高学生普通话语言能力

教师的普通话语言能力提高了,我们就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语言能力。具体的措施与方法是:

(一)是在校园、教室里贴一些推普的宣传语,如:普通话,不普通,从小学起不放松;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普及普通话,世界看中华;普通话,给你美丽的人生增添一份精彩……

(二)是要求师生、生生日常交流全是用普通话,要是偶尔说了方言的,也要用普通话再说一次。鼓励学生离开学校后也一样说普通话。

(三)语文课堂教学用足与课文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听感,形成有效语言输入。具体做法是一般至少使用三次:课开始听一遍初步感知内容;课中间听一遍加深印象,与文本对应;课结束听一遍,回顾全文。

(四)每天利用课前的三分钟进行听故事或口语训练游戏。

(五)每天利用学生到校后而又还没到上课的时间播放儿歌或故事的普通话朗读录音。

三、善用评价,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诊断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正确把握粤方言区小学生说普通话的特点和规律,运用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自信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激励法

表扬和肯定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产生正效应。但是表扬和赞许并非是无原则的,而是以有效为前提的。因此,一定要掌握激励的技巧,使得表扬和赞许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其要点有二:一是善于找出表扬点;二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实施。

(二)容错法

学生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交际时,难免会出观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老师只着眼于指出学生的失误,并要求立即改正,那么大量的时间就会花费在“出错——改错”上,久而久之,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敢开口,也会影响教学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对主要目标以外的失误应当暂时放过,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暂时放过绝非不管。例如,在孩子们在为说什么而犯难时,就不要纠缠语音的问题;可以在另一节课或另外的环节解决语音的问题。这样,各个击破,一课一得,积累起来,学生存在的失误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减少。

普通话的资料范文4

关键词:普通话 不完全 翻转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的传统关系,得到了不少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吸收和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结合普通话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普通话教学中进行不完全的翻转,可能会在现实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对课前准备的不完全翻转,提升课前预习的主动性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为学生准备合适的教学视频或网络课件,学生需要在课前最教学视频或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具备课程教学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具备教学视频和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能力,还需要有投入大量的设计、制作时间和精力。学生需要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有在课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预习的主动性。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普通话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升,但有待提升不代表零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外投入比课上还长的时间用于预习往往效果十分有限。

课前准备的不完全翻转要继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教师还会向学生提供普通话教学视频或网络课件,但教学视频或网络课件的来源不完全来源于教师,对教学视频或网络课件的学习不完全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向学生提供少量的示范资料,同时请学生根据课程需要和个人喜好配合教师共同收集教学视频资料,协助教师汇总提炼形成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收集、整理、提炼教学视频的过程分摊了教师的教学准备压力,还将学生课前预习的时间投入进行了碎片化的拆分。协同收集整理的过程是筹备和预习,课堂教师讲解和学生分享的过程是预习的继续和深入。对课前准备的不完全翻转,能够保持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减轻师生的课前压力,有效提升学习课前学习的主动性。

二、对课堂教学的不完全翻转,提升课堂学习的互动性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同时进行翻转,变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为学生的学习分享为主,教师的角色更偏向课堂的引导者。普通话有其自身语音、词汇、语法的标准,正是由于语言作为普通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即使不良发音习惯、词汇或语法错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沟通交流也一般不会产生多大的问题。这样,错误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养成,普通话中的错误往往会被学生习以为常。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1]教师要对不可预知的“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节奏进行及时引导、解读甚至管控,学生在尚存敬畏的“教师学生”面前“班门弄斧”,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教师角色的归零意识不足、对课堂内容和节奏的把控能力不够和学生对临时教师角色的适应困难都会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a生不利的影响。

课堂教学的不完全翻转要继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交流课堂环境,变传统的教师讲为学生讲,但教师的在课堂上的作用不能因为借鉴了翻转课堂的思想而弱化。课堂教学的不完全翻转要强化学生和教师的教师角色和作用。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分享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教师角色,用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语言讲解普通话教学的专业知识。要引导学生在教师和学生角色间灵活转变,要能将自己对普通话知识的正确理解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分享,要能发现和识别其他其他同学分享中的优点和和错误。要敢于引导学生发现和识别教师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小错误。对课堂教学的不完全翻转,能够保持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增强师生和学生间的有效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对课后复习的不完全翻转,提升课程考核的针对性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回看教学视频和网络课件,对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上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普通话教学的长远目标是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工作语言、通用语言,普通话教学的近期目标就是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指导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普通话测试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具有明确而严格的测试内容和程序。由于普通话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后即使进行复习也是仅仅停留在相应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与实际的普通话测试还有相当的差距。同时,课后复习受到学生本人及其复习伙伴主动性和普通话水平的限制,同学间的检查和督导作用不够明显,课后复习的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课后复习的不完全翻转要继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和查漏补缺,但引导的方向变成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为导向。传统的课堂一般有“传递信息”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吸收内化”是课后由学生通过练习、做作业等形式来完成的。[2]复习的内容紧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根据实际课程教学进度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备考演练。要从普通话教学的第一堂课开始,为学生创造模拟测试的学习环境,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视频或网络课件的再学习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测试应试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普通话的应用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普通话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如果能在吸收和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想的基础上对普通话教学进行不完全翻转,势必能取得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静,张晓磊.基于普通话训练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课改研究,2016,(15).

普通话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服务行业 推普工作 师资建设

在现代语言中,语言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普通话是我国意识、民族意识、团结意识和现代意识的重要特征,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行业的一扇窗。

重庆打破城乡樊篱,拟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方言的隔阂对于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交流,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障碍已初见端倪,尤其体现在服务行业中。而普通话则是唯一能够消除方言隔阂。“实现顺畅交流, 构建和谐社会”。但在实际生活中,重庆市服务行业普通话的推广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真正实现普通话交流的服务行业仅占53%,也就是说, 有近一半的服务行业人员在日常交流中不使用普通话。尽管有关部门为推广普通话出台了各种相应的规定及措施, 但以普通话为交际用语的良好风气还未完全形成, 以方言为工作用语的现象十分常见。要使重庆服务行业的普通话推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强各院校的普通话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刻不容缓的。

一、普通话教师师资现状

加强基础培训,选拔一批专业素质高的教师作为普通话培训者,然而目前不容忽视的是, 我们在把好普通话培训教师的“入口关”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专业不对口

普通话教师中中文专业毕业且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内行较少, 不少是理工科、艺术类等其他专业的教师, 甚至有的学员工作岗位与语言类无关。这些人虽然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但缺乏必要的汉语语音理论知识。

(二)教师培训欠缺

对普通话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的培训时间较短,内容多、任务重, 导致不少教师学习期间存在重口语水平能力的提高, 轻必要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领会等现象。

二、普通话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加强基础培训,严把入门关

对普通话教师来说,语言学理论的学习极为重要。必要的语言学理论可使普通话教师站在较高的理论角度去审视语言现象, 处理推普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如学习音位学理论, 就可以帮助普通话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音位系统,全面认识了解培训者的普通话水平。教师具有一定的方言知识对做好推普工作也至关重要。由于各地方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作为普通话教师应该熟悉我市几个大方言区的特点,掌握各方言区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才能在推普工作中掌握主动性,避免盲目性,提高推普效率。此外学一些常用的国际音标,也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音位,客观描述实际语音面貌,为判定错误和缺陷提供保证。

(二)加强学习教育, 创设交流平台

普通话教师经过培训考核上岗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身容易受到地方方言的同化, 普通话水平出现滑坡,在间隔较长时间后, 自身的说听辩音能力较易出现退化。对此, 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通过多种后续教育方式, 创设交流平台, 加强研讨促发展。对于这项业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来说, 积极创设交流平台, 促进普通话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很重要。促使教师保持自身的口语水平, 不断提高对他人的培训能力。重庆市较多的学校与服务性行业之间形成交流网络, 个服务性行业充分组织各层面集中或分散的培训、业务研讨会、经验介绍会、系列专家讲座, 下发学习资料和光盘, 也可上网学习, 借鉴市内乃至国内的普通话推广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三)抓住服务倾向,培养训练方法

普通话师资培训要训练语感,还要培养论感,即不仅要了解语言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一般技能的普遍性,还要有结合专业进行操作的方法。重庆的普通话教师重视语音,但“语音不可能脱离语汇、语法、语用而孤立存在”,其最终目的是要科学利用这些规范、生动的外化形式为教育内容服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教师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设计必须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功,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倾向联系起来。

(四)强化监督, 以制度规范管理

普通话推广工作是主观性很强的工作, 因此, 对普通话教师的语言表达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 从根本上保证普通话水平推广的普及化。规范普通话测试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首先, 完善考核制度。这包括测试站对普通话教师的定期考核, 也包括省级测试机构对下级测试机构测试质量的定期检查考核, 还应包括定期开展语音理论培训班, 对普通话教师的掌握语音各环节的考核工作, 努力使考核涵盖更多的内容, 促使普通话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与研究多方面知识, 具备更强的素质能力, 提高普通话表达的规范。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根据普通话教师工作情况, 组织评选表彰优秀普通话教师。给普通话教师营造一个鼓励先进、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使推普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

普通话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建立一支能胜任普通话推广工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在重庆市服务行业顺利开展推普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 重视普通话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不断提高和完善普通话教师的管理水平, 推进普通话推广工作向科学、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仍然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娟.加强测试员队伍建设, 提高普通话测试质量[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2] 章柳英.浅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综合管理[J].江西教育科研, 2002( 12) .

普通话的资料范文6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 普通话 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08-03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5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以下简称推普)的文件。然而,位处祖国边疆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推普工作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末,普通话在广西少得褡宓厍的普及率仍然不高。1998年的“广西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42.6%的受访者还基本不会说普通话。

进入新世纪后,广西的推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广西语委组织了“广西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区中小学校已全部使用普通话进行授课,普通话已成为师生课堂内外交流的首选语言。但是,广西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大部分处于二乙水平(56.39%),二甲及以上水平的只占21.25%,而三甲以下水平的有22.3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广西普通话总体水平不高的事实,特别是广西少数民族,在掌握普通话方面存在更多的难题。如何使广西少数民族掌握的普通话从说得出到说得好,是今后广西推普工作的重点。

关于广西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韦茂繁和韦树关详细地分析了壮族人民学习普通话的语音难点所在;覃凤余也指出,广西少数民族的普通话语音上存在“夹壮”“夹粤”“夹平”问题,词汇、语法上存在偏离现象;覃如冰则用实验的方法对比了壮族人民的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在声学参数上的差异。

然而,仅从语言之间的差异来研究这个问题是不够的。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成员对语言的选择既是个性心理的反映,也是社会心理的体现。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问题,不仅要研究语言本身的问题,也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使用者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社会心理表现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普通话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日益广泛,城镇以上的居民大多数能听、能说普通话。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普通话有主动的向往,也有被动的接受;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时展的结果。据调查,当前广西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社会心理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认同与追求

认同与追求是当前广西少数民族对普通话最基本的社会心理表现。这种认同与追求体现在使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上。如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及以上的办公场所,主流的语言都已经由民族语或汉语方言转为普通话(乡镇地区普通话与民族语、汉语方言多语共存)。在大部分的民族自治县或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通话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悄然发展成为大众交流的工具。人们对普通话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孩子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普通话,部分家长甚至送孩子去培训机构专门学习普通话。

广西少数民族对普通话的认同与追求心理从根本上说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促成的。

1.学校教育。据广西语委的资料记载,广西自1998年起要求全区各级教学机构都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此后,普通话不仅被作为语文科目的内容,更被当作学习其他科目必备的工具,得到师生乃至整个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1990年后出生的一代也因此有机会从小学开始就接受系统的普通话教育。如今,这些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陆续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上说普通话的中坚力量。

2.职业要求。首先,部分职业如教师、播音、主持等对普通话水平有专门的要求,个人要拿到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必须先拿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这也促使从事这些职业或有志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说好普通话。其次,政府提倡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开、正式的场合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这也促使人们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再次,广西语言众多,绝大多数互相不能通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要到外地去求学、谋生,或不熟悉某地民族语言的人要到该地区去工作,都要学习普通话,借助普通话进行交流。这也直接促进了普通话在该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3.媒体宣传。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媒体,如网络、电视、电影、手机等,而这些大众媒体的主流语言是普通话,人们要想理解这些媒体的信息,就必须掌握普通话。这也使得一部分人虽然没有职业要求,也没接受过相关的教育,也会认同和自觉学习普通话。

4.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因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行为倾向。上述三方面的因素,使得社会的主流群体把普通话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这种现象无疑会对当地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些基层民众受到影响后,遂产生学习模仿心理,这样也会促使他们认同和追求普通话,自觉学习普通话。

当前正是这种对普通话的认同与追求,极大地促进普通话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播。然而,伴随着少数民族对普通话的认同和追求,还有他们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中的随流和畏难心理。

(二)随流

当前,使用普通话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说的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越来越强的普通话语境。但这种普通话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带有明显的地方语言特色的“地方普通话”。这种“地方普通话”只有本地人熟悉,外地人听来往往“不知所云”,十分不利于更广泛的交流。但个体处在这样的语境中,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表现出随流心理。随流也是一种从众。随流心理不仅出现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也出现在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个体对周围他人的发音特点和使用习惯的认可和接受上,并使自己的普通话使用表现出与周围他人相似的特点。

第二,确保少数民族教师能得到足够的有效培训。首先,培训要常态化。不仅要让教师在考证前得到培训,考证后也能得到培训,以保持一定的水平。其次,指导要专业化。培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语言学知识。再次,活动要经常化。相关活动的支撑也是必要的。如可以经常开展诵读、演讲等可以提升普通话水平的活动。

(三)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

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是一种学习第二语言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若能有正_的理论指导则能事半功倍。因此,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不同的民族语背景的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不同。只有找出他们母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才能找到他们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所在,进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

第二,要加强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影响少数民族普通话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原因,除了母语的影响,更有来自地方普通话的影响。这种“地普”实际上是一种“中介语”,严重地阻碍了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种影响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来自母语的影响更大,因而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虽然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但不完全等同于对外国语言的学习,不能照搬外国那套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且不同母语的人学习普通话会有不同的学习心理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曲线。语言教育家要研究这些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形成一定的理论,以指导实践。

总而言之,认同与追求、随流和畏难是当前广西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少数民族对普通话的认同与追求心理非常有利于普通话在广西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应加以保护和利用。而随流和畏难心理则会影响少数民族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要注意引导,并制定相关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消除或缓解这些不良心态。

【参考文献】

[1]陆红.广西推普问题调查与研究[G]//陈海伦,李连进.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2]韦茂繁,韦树关.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突破[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3]覃凤余.广西人的普通话面貌[G]//陈海伦,李连进.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4]覃如冰.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教学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少数民族语言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2015ZMJ023);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语言文字研究专项课题“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调查研究”(2005ZYG001)

上一篇共建和谐家园

下一篇协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