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防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风险防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风险防控

银行风险防控范文1

(一)从商业银行管理角度看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常见于基层商业银行负责人法纪观念淡薄,管理水平低、要求低,检查监督不力,而产生的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大额支付业务、自制凭证业务、特别转存业务未按规定审查,个别银行存在单位交现不及时入账等。在管理过程中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产生管理风险的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个因素。

1.组织因素的影响

计划制定后。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目标已经明晰,必须通过严密组织才得以完成。为了使人们能为实现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就必须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这就是组织管理职能的目的。组织结构要为商业银行的运行提供基本框架,必须有相应的合适的人员配备,才能有效地运作。要求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本金融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深入了解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为其安排相应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既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又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保证金融机构的效率。

2.领导因素的影响

对于商业银行管理风险,领导十分关键。领导要指挥、引导、支持和影响银行员工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努力。在管理风险中,领导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领导者应创造满足参与银行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和建立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创造力,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

3.控制因素的影响

商业银行控制是监督银行的各项活动,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纠正执行中的各种偏差,并在必要时调整计划。商业银行的各项活动不但在企业外部面临着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在内部也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和扩展而发生部分环节与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变大,所以要及时调控商业银行各项活动,使目标能够最终实现。

(二)从商业银行操作角度看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协议第644段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该定义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但包括法律风险。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操作风险损失是指与操作风险事件相联系,并且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被反映在银行财务报表上的财务损失,包括所有与该操作风险事件有联系的成本支出,但不包括机会成本、损失挽回、为避免后续操作风险损失而采取措施所带来的相关成本。通俗地解释,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诸多风险中的一类,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并列。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等灾难事件。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员工方面表现为内部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内部流程方面表现为内部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系统方面表现为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完善;外部事件方面表现为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责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针对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运行特点以及内部控制状况等因素,可以把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内部欺诈行为

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有关人员,采用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等手段进行舞弊,致使商业银行发生资产损失的行为。在商业银行中,由于缺乏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欺诈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应重点进行防范。

2.外部欺诈行为

是指商业银行外部的人员采用抢劫,伪造凭证或票据进行诈骗,开具空头支票或使用银行卡恶意透支,利用计算机盗取他人及银行货币资金,破坏金融行业计算机系统以及采用其他的违法手段使商业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行为。在国内,外部欺诈仅次于内部欺诈是产生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第二大原因,也应重点进行防范。

3.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失误

指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过程中,业务及管理人员由于交易数据输入错误,简洁的管理失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以及经济纠纷等所产生的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合作失败等状况,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经济损失的行为。在国内,这是产生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第三大原因,这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个潜在原因,也应加强防范。

4.客户、产品及商业行为失误或低效

指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管理人员,因违约、滥用客户的秘密信息、进行错误的交易、参与洗钱以及销售未授权的金融产品等,从而产生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要、产品失效或失误、商业行为出错等现象,给银行或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统计,国内因客户、产品及商业行为产生的操作风险,案件数量占比为7.04%,损失金额占比为1.29%;国外案件数量占比为7.17%,损失金额占比为31.14%。因此,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规范金融产品以及商业行为,是控制操作风险产生的一条重要渠道。

(三)从商业银行服务角度看风险

当前社会各界,无论是百姓、媒体舆论都对银行业的服务高度关注,这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银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相当密切,影响越来越大。当前,银行业正处于与国际化接轨、业务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而且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对于银行的融资需求、投行业务、贸易结算等各项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百姓对于银行的投资理财、代缴费等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势必要求我国银行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银行本身来讲,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周到、更人性化的服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同业竞争所要求的。随着国内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外资战略合作伙伴,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后,各家银行普遍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由于服务竞争激烈,服务对象复杂,服务设施不适应形势要求,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不法分子利用ATM作案,偷看客户密码,掉包换卡;假冒银行名义张贴公告,窃取客户资金;营业时间以外的客户挂失、紧急止付没有明确操作规程,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不规范,后台仅根据客户一个电话便办理止付,操作很不规范,容易引起纠纷;理财产品宣传失当,存在诱导金融消费问题;个别银行自助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消费者认可度较低;.部分银行业务程序比较繁琐,规定不灵活;有的银行服务收费不公开透明,部分收费不合理;个别银行窗口服务水平较低,排长队现象仍然存在,所有这些都有待克服。

二、防范与化解商业银行风险点的对策与措施

近几年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意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要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风险点,就必须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要抓住风险点,逐个剖析,搞清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把风险之火扑灭在未然之时。

1.商业银行须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

商业银行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商业银行须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时刻拉紧风险控制这根弦。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状态、特征及走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点,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知道,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失灵是导致银行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引起银行业的警醒和深思。在国际银行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商业银行的全员法制观念和内控意识,制订风险点控制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尽可能堵塞各种漏洞和盲点,形成强烈的内控氛围,把风险系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2.商业银行须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只有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系统、高效、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确保资源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建立和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的认真执行和进一步完善业务规章制度,是强化风险点控制,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的根本保证。

3.商业银行须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商业银行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没有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是不可能有效防范控制风险隐患的,因此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员工的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要求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把规章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对一些违规行为能够及时纠正、制止,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后台监督和检查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的、权威的执规检查队伍,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多岗培训,鼓励银行职员能一人多证,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业务岗位的需要。

4.商业银行须落实全员工作责任制

银行风险防控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业务 风险防控 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其经营发展、实现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的业务经营面对市场,其信贷业务又客观上经受着产业政策、金融环境、客户结构、贷款投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脱媒、民间资本大量涌动等新情况的出现,风险的不确定性始终伴随在其业务运行之中。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制定了相应的贷款业务流程和信贷管理制度,采用风险计量和风险防控的多项措施,极尽可能地保全其信贷资产的平稳运行。但从实际情况看,再周密的方案总是在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动态之中出现一些不足,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有的问题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才能得以修复和控制,这就是信贷风险必须长效防控和高度重视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主要表现

1.银企信息非对称,难以掌握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现在的银企关系是双向选择,客户选择银行,银行选择客户,加之金融脱媒和社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宽广,尽管社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但仍然存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据了解,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备有几套财务报表,分别对应银行、税务和其他融资对象,以及需要报送的部门,虽然人民银行开通了企业征信系统,银行可以受企业的委托到该系统查阅其相关资料,但这些情况都是静态的,而其近期或动态的运行变化情况则难以了解。有的企业为了应对银行的要求,还能拿到会计事务所提供的基本符合银行需要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有的能够拿到盖有银行业务印章的现金流量一览表,如果银行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讨论是否贷款的决策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在贷款业务办理中埋下潜在的风险。

2.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风险防控的滞后隐患。按照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要求,贷款发放以后,管户信贷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借款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便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资金去向,看看借款是否专款专用。同时要了解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有无市场销售、资金结算、还款能力等方面的不良苗头,以及已经设定的抵质押物品是否状态完好,有无贬值、损坏,或被暗地转移、变卖等情况。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管理的借款企业比较多,有的还要继续营销新的市场客户,难以按期进行检查监管,加之有的企业申请贷款时配合银行比较积极,一旦贷款到账后就会应付银行,拖三拉四,敷衍了事,并非向银行真实报告自己的情况,由此导致新的银企信息不对称,管户信贷人员很难准确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这也为可能发生贷款风险留下了隐患。

3.信贷理念差异大,出现忽略风险成本的贷款现象。现在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可谓是“纵横交错、跨区发展”,尤其是二线以上城市更是相互竞争的重点区域,由此形成了“扎堆争户,哄抬授信”的捆绑式发放贷款的信贷运作现象。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初来乍到,只要所在地的较大规模的银行对其客户授信或有贷款,他们都要争取介入提供信贷服务,不做细致调查分析就“跟大行,垒大户”。有的是在贷款投放期限与企业实际用款时间上不相匹配,短贷长放,盲目追求收益,这不仅会掩盖贷款的短期风险,同时也会延长风险的暴露时间。有的为了争抢他行客户,在企业原有抵押贷款的基础上,放大抵押率,为企业提供增量贷款,致使抵押物的保障程度下降,加剧了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还有的商业银行在信贷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借助信托通道、同业等所谓业务创新,走规模扩张道路。有的还自创信用衍生产品,发放贷款后要求企业以此作为保证金,连着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并且就此进行贴现,几经周转,虚增存款,敞口信用,更有甚者连开了两次银行承兑汇票,如此放大存、贷款业务和增加收入,严重背离了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有关要求,反过来也影响到自身的经营运行。去年几个时点出现的个别商业银行“闹钱荒”,可能与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联系。

4.责任追究难落实,不能反省贷款风险的深刻教训。目前的商业银行都已进入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发展阶段,相对于整体业务来说,贷款业务是其最大的、最明显的风险来源,为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对此进行了重点防控。他们按照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了相关的贷款制度和贷款操作流程,分别对集团法人客户和单一法人客户,以及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但在贷款操作过程中,有的商业银行只注重对信贷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处罚,而对于符合贷款流程发放,出现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形成了办理贷款业务只重过程、不计结果的问题。有的贷款由于多种原因,其间涉及到的业务人员不断变化和调整,以致在贷款责任的落实时,存在着“升迁提拔的不敢追,离开银行的追不到,调离单位的不愿追,岗位变动的不想追”等状况。有的在贷款出现不良时,为了应对上级行或银行监管部门的检查处理,以及贷款进行核销时,随意找上几个似乎沾上边的非直接责任人员进行顶替,而对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员放弃责任追究,这样做的结果是既不能以理服人,又起不到分析问题、警示他人的作用,致使信贷风险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二、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把握宏观形势,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是比较低的,截止到2013年11月底,其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05%,拨备覆盖率达到275%,虽然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但其变化不大,如与国际同业相比,仍然处于较好的水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存的经济环境压力还是比较大,整个经济社会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运行质量难有新的提升,各种信用风险时隐时现,有的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一是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已经受到银行监管部门的风险提示,近年来形成的高额贷款在偿还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压力,有的地方如期履约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会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带来一定的风险。二是随着基础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小型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三是国家连续出台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限贷、限购令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与推行,加大了房地产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履约风险。四是大型集团客户逐步推行多元化投资,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地方性银行、信托、证券、股权投资公司等,主业经营正在副业化,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专款专用和贷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五是集团性客户之间关联关系复杂,财务数据不易核实,担保互保信息不明,商业银行风险监管难度很大。如此等等,各家商业银行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正确把握政策形势和企业情况,以及当地的金融环境,在拓展客户、选择贷款对象,实施贷款发放时加以重视,防患未然。

2.建立控险机制,利于内部整体的履行防控职责。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只是其资产业务运作的一种问题表现,其中可能伴随着银行的另一种风险,即操作风险,这也是可能导致信贷风险的因素之一,为此,各家商业银行要在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必须严密防控操作风险,两者不可相缺。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险机制来进行约束,而不能简单地将信贷风险划归到前台业务部门和信贷管理部门去,要在系统内部设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便于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来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比如前台业务部门负责法人、个人客户的信贷业务拓展、维护和贷后管理工作,信贷管理部门负责贷款的审查、审批和贷款发放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内控合规部门负责贷款业务操作和贷后管理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员工行为操作规范的分析排查工作,这在银行内部就形成了业务部门负责经营,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再监督部门审查经营管理情况的经营---监督---再监督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可以实现“审贷分离,多元管理”的信贷业务操作模式,防止出现审贷虽然分离,但是管理还是缺乏严格监督的问题发生。这也可以达到“扎紧家中栅栏,防止东西流失”的内外部共同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

3.推行风险监测,逐步达到规范的贷款运作要求。JP摩根的统计分析显示,在贷款决策前预见风险并采取预控措施,对降低实际损失的贡献度为50%--60%;在贷款后管理过程中检测到风险并迅速补救,对降低风险损失的贡献度为25%--30%;而当风险产生后才进行事后处理,其效力则低于20%,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中,必须从客户提出申请时就要进行必要的风险监测分析。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家都是习惯于在贷款发放以后才开始落实这项工作,因此必须改变这一做法。一是要对信贷客户实行贷前信用风险计量分析。可以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采用二维评级体系来进行测定,既要考虑客户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又要反映其交易活动中本身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这一办法,可以事前测定借款客户的违约概率,把风险防范工作做在发放贷款之前。二是要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与监督。商业银行在对客户发放贷款以后,除了经营主责任人和管户信贷人员履行职责以外,还应配有专职的信贷风险监测人员来从事贷款发放以后的动态检测工作,要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现场与非现场、经营岗与监督岗监测相结合,使之常态化的落实好监测工作。三是要拓宽信息渠道做好分析工作。商业银行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广泛收集相关的经济金融信息,了解国家出台的有关经济政策和产业、行业要求,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要加强与银行同业间的业务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而采取的不当行为。还要加强与地方财政、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在企业监督检查中的信息情况,有助于进行分析判断,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

4.善于运作控制,以利及时主动的处置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的运作控制,首先是要把握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如在考虑对客户的授信时,不能简单地根据客户的最高债务承受额提供授信,而是要同时参照其在其他银行的已有授信,以及在本行的原有授信和准备给予的授信一并进行考虑,把贷款数量控制在合理的额度以内。二是要善于利用信贷退出机制,做到贷款客户有保有压,适时适度合理调节,力争保持一个良好的贷款客户群体。信贷退出要注意掌握方式方法,退出的认识要统一,计划要稳妥,行动要果断,方式要把准。信贷客户的退出,最好是在其贷款形态处于关注类的时候进行考虑,这时的借款企业容易寻求替代的贷款银行,企业退出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三是要大胆尝试信用风险缓释措施,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和有效抵补贷款风险,还可以采用贷款转让和贷款重组的方式来进行风险转移,以此来降低自己的风险总量。四是要积极主动的清收风险贷款,这是各家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风险贷款是在正常运行状态之中,但已出现风险苗头和预警信号的贷款,如果按照常规的操作方法,应是在贷款到期时才去收回它,这样容易失去最佳的清收时机,所以必须改变这一做法。因为贷款发放以后,市场状态与企业的运行情况都在千变万化,商业银行必须做到“提前发现,早作准备”。要切实加强对贷款客户的预警监测,发现有风险苗头的贷款要提前进行收回,确保将信贷风险压降在可控的范围之中。

银行风险防控范文3

关键词:操作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3-0114-03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一、操作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通俗地解释,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员工方面表现为内部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内部流程方面表现为内部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系统方面表现为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完善;外部事件方面表现为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责等。

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具有4个明显特征。一是风险的内生性。除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外,一般的操作风险是内生风险,由内部人控制、内控制度失效、内部系统失灵造成。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与交易对手的品质、能力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因素变化息息相关。二是复杂性和隐蔽性。操作风险存在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和所有机构,涉及人员、流程较多,风险识别、预警、监管成本较高,且多数操作风险暴露具有时滞性,潜伏期长,破坏力较大。这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难点,也是重点。三是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一般而言,经济行为的风险与收益存在对称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但操作风险根源于企业内部控制行为,不产生任何收益,也无法直接创造利润,一旦形成风险将带来纯粹的损失。四是关联性。操作风险往往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伴而生,加大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力度。这些特殊因素都决定了操作风险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商业银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成效。

二、操作风险引发案件的成因剖析

从操作风险引发的案件看,目前银行业案件高发的势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2007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生各类案件虽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但仍发生了179件案件,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达51件。案件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是大案要案仍不断发生,性质恶劣、影响极坏。比如2007年4月,发生在农业银行河北省邯郸市分行金库特大盗窃案,是管库员任晓峰、马向景监守自盗库款达5100万元,而该单位领导、同事竟丝毫没有察觉,内部规定的管库制度、检查监督完全流于形式,防范操作风险执行力严重缺失。二是同类同质案件时有复发。根据对2007年上半年的典型案件剖析发现,发生在现金业务、业务、清算业务和安全保卫领域等部位和业务环节案件占比仍然较高。这些同质同类的案件频繁、反复出现,充分说明在一些机构、一些业务部门,案防工作基础还不够牢固,案防措施贯彻还不到位。三是票据案件占整个发案数量的40%左右(据银监会统计),涉案金额占比更高达60%左右。四是案件仍然多发于基层营业机构,作案人员主要集中在基层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和重要业务经办人员,信贷、储蓄和现金管理等业务岗位仍然是案件高发的主要风险部位。特别是由于一些基层营业机构管理不到位,许多案件尽管作案人手段简单、直接,但能屡屡得逞,甚至隐瞒数年。从案件资金用途看,作案人挪用、侵占资金主要用于经商办企业、炒股和购买彩票,或者用于个人挥霍。

操作风险引发案件高发势头之所以没有根本上得到遏制,剖析其原因是:滋生案件的体制机制、内控管理等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1、操作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从很多案件看,是屡犯屡查,屡禁不止,重要制度形同虚设。如查库制度、授权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坚持重要岗位轮换和相互制衡机制;金库管理制度、现金提取、现金调拨程序管理不严,导致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截取库款、盗用现金;网点管理不到位、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失控,工作人员私自开户购买支票挪用银行资金等。

2、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各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虽已相继建立了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了内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操作风险管理等,但与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内在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整体掌控,未应用统计学原理对操作风险事件进行计量、分析,更谈不上数据库的建设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二是“三道防线”未能形成整体合力。由于基层机构、专业管理部门和内控合规部门的职责界定不清,三道防线不能很好地衔接,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削弱了内控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三是未建立操作风险评价、监督和整改机制等。

3、缺乏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来管理风险。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制定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操作风险进行明确界定和分类,并在全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方法和流程来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操作风险。但不少商业银行还未能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也就难以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4、操作风险管理手段落后,仍主要依靠员工的自律,管理方式落后,凭主观感觉的多,缺乏应有的警惕性,缺乏及时系统的管理、有效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

5、银行之间无序竞争、违规操作是导致“家贼”、“外鬼”里应外合洗钱赃款外逃得逞的主要原因。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支行行长高山内外勾结,骗取30家企业存款达9.4亿多元(形成风险资金达6亿多元),设立数十个账户在18家银行提现4.57亿元携款外逃即是典型案例。国家对大额现金支付、《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法规对账户的设立、现金的支取有明确的规定。但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怕过严管理把客户逼跑;也有银行工作人员,为犯罪分子洗赃钱。

6、防范操作风险制度落后于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给犯罪分子诈骗有可乘之机。如2004年7月,山西省太原市5家商业银行17家分支机构相继发生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10多亿元,预计损失7亿元。该案例直接暴露了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技术落后,具体表现在:对制度上存在的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反应不及时,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已不适应风险控制要求的规定;金融电子化进程严重滞后,银行

间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对各种金融票据、印章缺乏鉴别能力。

7、有些银行员工道德品质败坏,受拜金主义影响,贪图享受,伺机作案,是导致内生性操作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诸如中国银行开平支行三任行长许超凡、佘振东、许国俊等人内外勾结,利用当时联行资金汇划系统存在的漏洞,贪污挪用公款4.85亿美元逃往美国。

三、强化操作风险的多种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成和成功上市,并同外资银行开展同台竞争,防范操作风险是提高竞争力和公信度的一项紧迫的任务。防范操作风险要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稳健原则》和银监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指导,但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则要因地制宜,强化防范操作风险则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

1、学习贯彻《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提高对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全行员工合规经营理念,增强防范操作风险的自觉性。一是要使全行员工认识到:操作风险会给银行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给银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估计,操作风险给商业银行所造成的损失占全部风险损失的30%以上,能否做到防控操作风险,事关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二是要使全行员工认识到:防范操作风险不力引发的大案要案屡禁不止,不仅是事关银行形象、银行信誉的大问题,也是关乎银行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因此,在银行经营中,把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使之成为自觉的习惯,把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节点。

2、要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为防范操作风险提供组织保障。为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统一管理,商业银行应成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调研、决策、组织、沟通和协调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可挂靠在法律与合规部,对操作风险进行日常监控管理。

3、建立制度“防线”,用完善的制度防范操作风险。比如民生银行开展了以加强制度建设和防范操作风险为主要内容的查防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在剖析已发案件、查找风险隐患基础上,对现有规章制度的缺陷,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完善对创新业务品种的制度跟进,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不仅杜绝了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也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4、银监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通过制定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来管理风险,通过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来抵御风险。对此,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走在其他商业银行的前面。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机构和部门在操作风险中的管理职责,特别强调了业务部门、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以及纪检、审计部门共同构成的操作风险的“三道防线”,突出了业务部门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重要责任,着重强调了各级机构负责人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以及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是风险的管理者和承担者。同时,针对操作风险管理,建设银行正在探索标准法的实施路径;并收集了1998年以来的操作风险损失的各种数据,计量各条线各类型操作风险的损失率,为未来开发资本计量模型、实施高级计量法打好数据基础。

5、加强执行力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美国管理学家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在《执行》一书中提出:“执行应该成为一家公司的战略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力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工作。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要增强执行力建设,切实提高案件防控水平。目前,银行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很多,但不折不扣执行的不多,这是造成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领导抓强化执行力,更要自身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执行。

银行风险防控范文4

【关键词】中小银行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陆续有一大批中小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先后成立。中小商业银行在推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很大的风险。

一、操作风险定义和分类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自商业银行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其左右,并时时刻刻存在于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直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才首次提出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了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核心的风险资本计算和监管框架。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及成因分析

(一)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2004 年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因员工严重违规操作,违规办卡、违规放贷,网点员工基于自身利益,合伙违规、隐瞒不报,引发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经查,涉及金额2599 万,形成巨大风险。深入剖析该案例发生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没有把握和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业务发展和合法守规的关系;二是缺乏对零售贷款的管理经验,没有把握和处理好新业务品种的风险点,缺乏对新业务品种必要的操作风险的评估,更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商业银行运行的特点、运作的环境以及内部控制的状况等因素,引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欺诈行为

该原因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出现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是指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员通过利用欺诈、盗窃、抢劫和伪造票据等手段,使商业银行发生资产性损失的行为。这一原因引发的资金损失具有数量大的特点,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大,这就需要加强对这一原因的预防,杜绝风险的出现。

2.管理中的失误

在进行执行、交割和流程的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也是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主要是指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业务人员在数据的输入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交易失败或者是管理出错,对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加强重视和防范。

3.客户或者是产品的失误

在商业银行的操作中,由于违约或者是滥用客户的秘密信息,造成对客户信息的不合法利用,以及一些错误或者违法的管理或者是销售未经授权的产品,进而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对银行或者是客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在客户服务方面加强重视,做到客户至上,制定金融产品的合理商业行为,从根源上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4.在经营过程中的错误

主要是源于系统的错误或者是外部原因导致经营过程的中断,对计算机网络、软件和硬件造成危害,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经济的损失,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就我国而言,该项原因是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个潜在的原因,需要加强防范。

三、某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经验及做法

随着近年来,银行业操作风险的日益凸显,各类大案、要案的频发,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防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某城市商业银行以银监会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十条禁令”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指导,结合该行自身的经营管理特色,积极构筑操作风险防控矩阵,逐步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操作风险防控体系,对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按业务条线细分风险点,科学设计风险防控矩阵框架

该行从客户产品管理、执行交割流程管理、内外部欺诈、业务中断及系统缺陷四个方面,对业务条线的各类风险点进行重点防控。一是采用“逆向思维、反向覆盖”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完善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对操作风险的全面覆盖;二是全面查疏补漏,强化条线管控。针对操作风险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现行的防控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及压力测试,并针对查找到的各个风险点,相应制定了风险防控措施;三是以案为戒、举一反三,完善操作风险防控体系。

(二)积极发挥“火炉效应”,着力提升操作风险防控制度执行力

该行通过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在内部“架设”违规、违纪、违法的高压线,将风险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学习与验收问责制;二是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三是做好后续检查及跟踪整改。

(三)将风险量化管理,实行千分制检查监督

该行在创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为了使各个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和实施,该行没有将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计量模型进行生搬硬套,而是有建设性的将各个风险防控措施以“千分制”形式逐条按分值进行量化,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四)全面推行垂直、集约式的授权管理模式

该行在授权管理上实行 “岗位监督+制度约束+机器制约+分级授权”的管理模式,确保风险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四、加强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防范的对策

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操作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综合的任务,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我们以上所分析的案例以及某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成功案例,针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提出以下主要对策:

(一)树立内控优先理念,提高制度建设的效率和针对性

一是中小商业银行应自觉地把加强内控管理作为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来抓,要一手抓内控管理,一手抓业务发展,实现管理与发展并重;二是必须找准关键的风险环节,做到“制度完善、目标准确”,提高操作风险防范的效率和能力;三是中小银行应对现有制度不断进行评估修订、补充和整合,确保各项制度在各部门、各层次得到贯彻执行。

(二)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做好风险管控的关键是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执法必严、令行禁止。要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需要三项机制的支持:一是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各相关岗位、相关人员做到有章必循,执制必严;二是严格的风险责任制,对于制度执行不力或有章不循造成的风险失控,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决不能姑息养奸,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强大的合规检查,即对全行所有岗位、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合规性检查,促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三)加快组织架构再造及信息系统建设

一是中小银行应借鉴国外及国内大型银行经验,加快组织结构再造,打破原有的那种条块式的组织架构设置,建立起扁平化、垂直化的经营管理架构,来强化总行管理职能;二是中小商业银行要注重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庞大的网络,建立完善的业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使其能够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产生操作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控制与防范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某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研究了具有中小商业银行管理特色的操作风险的主要对策,对降低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静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清华领导力培训,2010(7).

[2] 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价格月刊,2007(1).

[3] 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式及其防治策略研究[M].财贸经济,2006(9):90-92.

[4] 万杰,苗文龙.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比较及成因分析[M].国际金融研究,2005(7):10-15.

[5] 汪办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成因的国际比较[J].上海金融,2007(5).

银行风险防控范文5

一、银行现代化金融模式分析

互联网下的现代化金融属于金融行业中一种新的运行体系,其运行模式与传统银行及融资模式有所不同,在此模式下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不对等的市场信息降至最低,这样就不再依托于传统信息的中介。我国目前的网络金融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网络支付与线上融资,前者属于网络金融最早应用的一个模式,后置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与电商信用基础上的,这样的一种新型融资方法据别操作便捷、投资低等特点,对于短期小额信贷的发放特别适用,所以该种金融运行模式特别适合一些小型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处理应用为网络金融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里的信息处理属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范畴,该技术使得供需双方可以互相获取各自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这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核心,亦是后续风险管理控制及资源配置操作的前提。通过互联网,运用云计算、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网络技术等等,能够保障双方金融交易信息不被窃取。而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则能够准确分析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从而为个人或者微小型企业服务。

二、金融风险管理中现存问题

(一)风险意识薄弱及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下,金融业快速扩张的同时,出现越来越多风险问题,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形成的传统金融观念普遍存在,金融风险意识薄弱,对金融风险管理了解程度较差,甚至还会认为经济市场上的收益或亏损不会对自身利益造成影响,出现诸如企业躲避银行债务,向银行转嫁经营风险,盲目扩张业务,热衷于违规账外经营等现象,存在大量不良债权,导致金融秩序严重混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都充分显示我国目前金融风险意识较为薄弱。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康持久稳定运转得益于完善的金融管理体制,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从经过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取得明显的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体制尚未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有效率较低。

(二)金融避险工具及产品业务较少

在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下,有存款、贷款、期货交易、理财业务、混合经营、全球化运作等金融业务,但我国金融市场现有的产品与业务中,仍以存款和贷款为主,企业能够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的套期保值工具较少。金融避险工具较少,产品业务形式单一,未能适应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发展,各行各业的投资者对优质金融产品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投资优惠的政策和条款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和金融机构的涌入,在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的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危机也大量出现,造成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不协调。

四、加强银行内控及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银行领导认识

为实现银行风险控制和防范,需重视会计人员思想引导。管理者需要全面认识会计风险管理重要性,同时针对会计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便农商行的会计功能可以正常进行。银行还要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引导银行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会计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中,同时还要进行宣传与教育,以便银行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会计风险,进而实现会计风险控制和防范。

相关银行应引进国外先进思想与制度,以银行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加强财会信息公示,同时制定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公示的标准,对最低标准进行统一,保证财会工作的信息公示可以正常进行。银行还要实时公示与核查流动资金的拥有率、资本占比与风险控制方式等,按照不同地区农商行情况,构建信息公示的标准。

(二)完善会计风险监督系统

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在完善的法律体制基础上,加大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金融信誉等级和财税制度,从宏观经济上对微观金融进行合理有效的把控,从多方面开展防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

银行部门经营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但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需要重视经营稳态与营利双重的考量,将经营责任划分到每一个部分,甚至具体到每个人。例如:可应用周期性的会议总结方式,组织银行各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分析数据,建立科学信息反馈的渠道,以便财务工作者发现实际工作问题,然后及时上报与解决;对工作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如果没有达标,需要进行相应惩罚,一些表现较好的要予以奖励。

(三)培养优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资质老金融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传统金融管理观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金融市场需要,所以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优秀的金融人员。学校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基地,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教学中对金融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学习金融专业知识,为金融行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金融人才。

(四)明做好风险管理与控制

银行需要借助自具备的一些优势不断克服发展中的不足,同时不断对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机制、体系进行完善,向现代化金融机构成功转型。同时也要认清自身资金实力、政策资源以及用户资源、金融结算等各个方面具备的优势与不足。与此同时,国有的银行在激烈的现代化金融市场竞争中,也要对自身风险控制体制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于线上信用的评级体制务必给予完善,使其与传统金融的信用评价充分结合后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违约信息的效果。另外,国有的商业银也要对现代化金融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预估,发掘更多的金融用户,争取扩大自身的取信息获取渠道和提升数据分析与整合,使得自身金融运行更加透明全面,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五)在金融市场中定位自身发展方向

积极做好风险控制十分关键。银行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认识用户实际需求,向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目标迈进,积极推出更多与用户相适应的业务产品,向用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另外,银行要对自身风险实施分层或者集合的管理方式,通过极强的用户信息处理能力扩大自身用户群。此外,传统的银行需要充分扮演着全能理财管家之角色,充分结合自身的灵活性与可靠性,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均为其提供一种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银行风险防控范文6

[关键词]金融创新 风险防控

一、金融产品创新中的风险类别分析

1.制度风险。这主要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四大银行中任意一家银行资产都达到一万多亿元人民币,风险在任何一家暴露,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因此,制度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创新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2.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合约无法履行或所拟条款不清晰而引起损失的风险。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金融创新在前,而法律的制定又往往滞后,因此运用的法律工具往往不能配套,某些金融工具交易的合法性便难以得到保障,交易可能因得不到法律保护而导致失败。

3.表外风险。它是指不在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反映,却又可能转化为金融企业真实负债的业务或交易可能产生的风险。表外风险源于表外业务,而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自由度较大和透明度较差,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的实质就是变相减少账面负债,这种表外业务既可维持资本资产比率,又可以加银行的利润,但这同时也造成银行的潜在风险增加。当表外业务的或有负债变成真实负债,银行的潜在风险也就成为了真实风险。

4.过度投机风险。对创新市场而言,投机方面是维持创新市场流动性不可缺少的“剂”,同时也是转嫁风险赖以存在的承接体。另一方面,非稳定性投机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并且由于创新交易的高杠杆性,其投机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比传统交易更大。比传统交易更大以衍生产品为例,其风险较基础产品更为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某些衍生产品本身对基础产品价格的波动相当敏感;二是某些衍生产品采取保证金交易方式,衍生产品价格的细微变动,就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额利润或亏损。

5.伙伴风险。银行创新过程中的金融自由化、银行业务多元化及金融机构同质化,使各金融机构间形成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国内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一旦某个环节、某个部门出了差错、便会累及一片、恰似“多米诺骨牌”,具有连续反应和波及整个系统的效应。

6.电子风险。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化创新,在提高了金融活动效率的同时,也会伴生出新型的电子风险,特别是金融电子化系统或电子网络已经把整个金融业织进一张很不安全的网内。电子计算机本身存在着经常性的故障风险,计算机病毒、停电、灾害等会导致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瘫痪或紊乱。同时,在新型的国内与国际电子支付清算网络的运转中,各系统间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任何一个系统出问题,都会危及整个网络的安全。

7.国际风险。银行创新推动了业务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为主要表现的金融国际化趋势,加之在场外交易中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公众对其他金融机构信用的心理预期作用,将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更易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因而国际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各国金融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加之在场外交易市场中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公众对其他金融机构信用的心理预期作用,将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更易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

8.操作风险。它是指银行创新过程中,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由于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银行创新的技术性极强,对于人员素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很高,任何越权行为及内部控制环节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防控风险的若干思考

1.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我国银行业务发展和产品开发。目前银行业仍然是我国金融业的支柱,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在银行发展上,应进一步稳健促进银行业综合业务经营管理,继续推动发展模式从注重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改善业务结构,为银行中间业务和投行业务发展提供审慎的金融监管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在产品开发上,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合理的金融创新,鼓励开发立足于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信贷产品和投行业务产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

2.加强全面风险意识,促进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扩张和抢占市场份额,激烈的同业竞争往往导致金融产品创新的快速开发,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较弱,加上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规范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较长、空间差异较大等问题,这种不规范的管理状况,使得产品创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带有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在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提高产品创新风险的认知水准非常重要。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自身运行特点,在与国内外先进同业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构建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估与管理文化,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分层次、分布局的对银行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加强风险的全覆盖管理。

3.健全风控体系,完善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体系

(1)成立专门的产品创新风险监测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金融创新产品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事前的评估,对市场、客户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对创新产品的风险特性进行测试并提出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品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以便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