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常识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常识大全范文1
本人年3月在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实习工作至今,通过实习对中国证券资讯市场的总体竞争环境以及在入世之后中国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趋向等方面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入世的之后的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这一规范的过程将对证券资讯业造成三大影响:其一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就越大,二者关系将更加紧密。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将尽可能扼杀投机,加快证券中介业回归,即主力从事投资服务,而这无疑将扩大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其二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券商没有了投机利润,就只能从两块加强力量,一是完善对投资者的服务手段,二是加大自身研究力度,从事正常自营决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券商的收入。而这两者都召唤市场上强大证券资讯阵容的出现。其三在投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股民将出现意识觉醒,也将极大增强对证券资讯的认同和依赖心理。所以说,证券业市场越规范,对承担着行业责任的证券资讯行业来说越有利。
从目前的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来看,1994年深圳巨灵推出第一套证券资讯系统是证券资讯行业的萌芽的标志,但今天的证券资讯市场已非94年同日而语。短短9年时间,证券资讯业内异军突起,掀起一场日新月异的竞争潮。港澳资讯、巨灵、新兰德、万德、新德利、博经闻、维赛特、海融、万国等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好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喜剧。成熟的证券资讯行业市场也开始在这种专业化的竞争中开始成熟完善起来。
证券资讯行业从萌芽开始阶段就是一个以证券财经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出现,是在90年代初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证券交易以及资讯信息提供方式的转变提高的过程中漫漫的发展起来的,但直到今日大多数类似的资讯公司的产品层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开数据的采集为主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中国股民的素质层次需要和机构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有证券资讯行业本身在中国证券市场序列体系中地位的原因。从信息质量及服务水平上讲,目前国内证券资讯业市场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内容;以大量转载各种公开媒体信息为主,缺乏自己的东西和能反映上市公司情况及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各类投资分析、投资咨询缺乏连贯性和指导性,为庄家投机服务的投资信息占驻了主
导,各类小道消息和传闻满天飞;市场上同类产品竞相削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市场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占主导优势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低投入,追求前期收益,缺乏行业责任。在一种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中,一批低投入、满足于初级信息服务的企业也能占据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前期收益。
文学常识大全范文2
然而,仔细翻阅江苏省2008年到2013年的高考试卷,名著题考查方式却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分别从2008和2013的高考试卷中选择一道名著简答题来稍加分析:
25(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4分)(2008年江苏卷)
23(2)《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013年江苏卷)
参考2014年江苏高考考试考试说明,“要求了解有关名著阅读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B,可见,高考对名著阅读的要求还是比较客观的。笔者发现,从题目的设置来看,简答题考查的基本都是作品的内容识记,2008年至2013的江苏高考试卷中的名著阅读题都是这样的模式。对于阅读而言,识记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的基础。而且,如果要求高中的学生读名著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从降低难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处理也未尝不可。
但是,中国实在是一个非常擅长考试的国度,因为会有很多的人教你如何考试。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考查方式带来的直接的恶果便是学生的名著阅读过程成了“流水线式”生产,名著阅读课则呈现出随意化的低效态势。
“流水线式”阅读的具体表现是阅读过程的快餐化。名著阅读被纳入考试范围之后,至少是对江苏省的图书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典名著倒是没有身价暴涨,但是各种名著大全、名著导读和高考名著高分之类的图书却突然充斥于大大小小的教辅书店。有读者才有市场,而这读者当然就是需要拿这名著阅读题15分的高中学子。甚至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教辅资料上的文学常识,甚至是名著阅读练习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方法在考试中居然也颇有成效。
因为备考大全对作品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都有详细全面的介绍,很多学生未必看过原著,但是答题却可以头头是道。文学史上还在争论海明威的作品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学生却能在选择题中准确地判断出《老人与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一切当然是拜参考资料所赐。笔者发现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的学生得分甚至不如几乎完全依赖教辅资料的学生。这让潜心阅读的学生心灰意冷,让走捷径的学生心怀侥幸。学生还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就已经先接受了他人现成的见解。这种“流水线式”的阅读既扼杀了人性和创造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以及精神负担,同时几乎完全达不到倡导阅读的目的,笔者窃以为实在是流弊无穷。
与此相关的是,在参考资料满天飞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的名著阅读课成了“放散羊”。学生任意阅读,没有指导,只有练习,教师顶多规定一下阅读进度。笔者也不得不惭愧地承认,自己也曾经“放”过“散羊”。既然参考资料集合了多位精英编写得那么全面那么权威,又何必自找负担呢?在陪着学生一起“走捷径”的同时,笔者渐觉名著考查的方式有问题。
这几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一出,笔者最关心的首先就是名著附加题,屡屡失望之余,又反思或许是自己眼界过于狭隘,只看到眼前“树木”,未见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要不为何连续六年不变呢?是为了平稳过渡,还是命题者对学生阅读现状有过高的期待呢?
尽管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依然不乏“吐槽”声,但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一大亮点。
首先,简答题真正体现了B级的能力要求。我们可以先看看今年的原题: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6分)
(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4分)(2014年江苏卷)
要想做好这两个小题,肯定要比较熟悉作品的内容。第(1)小题还要对《红楼梦》前后章节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不同版本诗句的理解也体现了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学生在回答时就要有对作品的灵活理解,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第(2)小题则更多从语文逻辑的角度去思考鲁迅创作心态的变化。当然,如果第(1)小题不是让学生“分别说明”,而是采取相对开放的提问方式,让考生依据原著去选择性评价“葬花魂”与“葬诗魂”的表达依据,可能更能展现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2014年名著考查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批判意识。高考题公布以后,笔者问过几名考生,名著多选题无一例外地都选了B项,理由是根据经验主义不可能考名著的缺点。考生的理由反映出我们的名著阅读及指导阅读时常见的问题之一,即只谈成就,回避问题。但是命题者却偏偏大胆地表达了对名著的“非议”。《子夜》是今年高考新增加的篇目,只靠教辅资料却不阅读原著的考生是怎么也不会认为《子夜》在结构上有问题的,但是精读过原著的学生应该会在这一选项上有所得。
名著阅读的考查形式并没有变化,但是考查内容却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如果这种变化能继续走下去,自然会促使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去阅读原著;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名著阅读和其他的阅读理解不同,不好去规范题型和题点,当然也就没有答题模式好遵照,以往大多是立足于对内容总结和回顾的参考资料,必然是靠不住的,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往“专家”的路上走,那么教师的业务修养的提升也变成了附加的福利。
文学常识大全范文3
摘要:在当代生活中,汽车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本文通过论述开车礼仪包括的内容,阐述其包含的礼仪的主要原则精神。
关键词:驾车;礼仪;尊重
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道德水准、公民素质的标志,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文化教养、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随着汽车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但人们开车时所表现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加塞、逼车、乱按喇叭等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在驾驶汽车时表现出优雅、文明的礼仪呢?
一、开车时应注意的礼仪
下面笔者详细归纳了在开车时,除了遵守交通规则外,还必须注意的情形:
1.仪容仪表文明
驾车也是属于在公共场合,因此在仪容仪表方面,对于司机的穿着,应符合公共场所的穿衣要求,不可以穿背心、拖鞋等开车,男士更不可上身。女士还要注意不穿高跟鞋开车,不披长发开车,还要注意不要在开车时佩戴胸部挂饰,以免紧急刹车时撞到胸部加重对身体的伤害。
其次,应保持车容整洁,车内装饰不应繁琐。
2.行为文明
2.1行车前:
2.1.1安排座位
小轿车后排右座一般安排最尊贵的人,其次是后排左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如主人亲自驾车,则前排右座一般为最尊贵的位置。如中途坐在前座的客人下车后,主人可邀请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前坐,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如果座位有另外的安排要告知其他人,让其他人了解不按常规安排的原因,以示尊重。
2.1.2亲自驾车接送注意时间
亲自驾车去接送客人,应提前了解车次、航班等到达车站、机场的具体时间或出发时间,要提前达到目的地。
2.1.3接送别人时要照顾周到
男士要开车门让女士先上车开门、关门,然后自己再上车。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其他人上车后,应询问是否要音乐、空调、开窗等。当别人在你车内接电话时,请关小音乐。
2.1.4系好安全带。
行车前要使用安全带,并提示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不要在车行进时才系安全带,不安全。
2.2在行驶的过程中:
2.2.1注意礼让
1.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让行人优先通行。绿灯时驾驶员也要耐心地等待行人横穿马路。
2.让行车。行驶途中,速度不高应主动让出快车道;如果后车急着超越你又具备条件的话,应当主动让行。
别人或其他车辆为你让路,经过时一定对对方挥手或鸣笛(在市区外时使用,轻按即可)表示感谢。
2.1.2控制车速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按规定速度行驶,不飙车。
2.2.3尽量减少汽车发出的噪音
1.少用喇叭。
有些城市在市区内的繁华路段禁止鸣喇叭,要注意严格遵守。
2.注意防盗器。
首先,降低防盗器的灵敏度,除非他人以非法途径打开车门,否则报警器不发声。其次,经常检查车的报警器,不要让它出现不停报警的故障,否则无论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停车状态都会惊扰他人。
2.2.4慎用灯光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使用灯光。远光灯、近光灯、雾灯等应正确使用。
1.夜间有照明的公路上不开远光灯。
夜间会车时务必要关闭远光灯,主动使用近光灯。在夜晚路灯明亮的道路上,不要总是远光灯长明;当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时,只需闪两三下即可。
3.能见度良好时不开雾灯
后雾灯的作用就是在雾、雪、雨或尘埃弥漫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让车辆后面的汽车驾驶员易于发现自己的汽车。
2.2.5开车应专心
专心开车是对别人和自身安全的尊重。开车时如需接打手机、吃东西,必须先停车;开车时还应避免揉眼睛、挠痒痒、到后座摸东西、点烟等小动作。
2.2.6不向车外抛撒废弃物
从车内随意向外抛撒废弃物是一大恶习。这样既污染环境又会妨碍行车安全。
2.3停车时
2.3.1停车入位
2.3.2停车时注意不要妨碍交通
停车时应提前了解停车场的规模及是否具备停车条件。其次,应看某位置是否禁止停车。要注意不在别人门口、靠近车流、高速路非安全区域等地方停车。
2.3.3注意环保
车辆处于低速状态比行驶过程中的尾气排放还要糟糕,所以当停车等候或路遇红灯时要及时关掉引擎,并尽量避免紧急刹车。
2.3.4遇红灯停车应在标线外
当遇到红灯时,应及时将车停在标线外。
2.3.5在清洁汽车时应注意不妨碍别人
如果在小区内洗车,请找个合适的地方,避免冬天结冰一大片、夏天污水流遍地。
2.4等待时
2.4.1开车去接人等等待时
可事先打电话告诉对方,不要在楼下狂按喇叭。
2.4.2等待加油时
如果前面的位置能加,就到前面去,不要一进去就停在最后一个加油位,导致前面的油枪空着,后车却要等待。
2.4.3万一发生事故,等待交警处理时
发生事故,等待交警处理时应立即在路边放警示标志,防止二次事故。同时自觉服从交警的指挥、检查,接受处罚时如有不同意见需礼貌解释。
二、余论
开车时我们遵循的开车礼仪是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礼仪的一部分,也符合礼仪尊重、自律、敬人、宽容、适度、真诚、从俗的基本原则。总之应随时能给乘车人以舒适的感觉为前提,同时尊重别人的意愿和选择,遂其心愿,这才是最好的礼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丁畅.社交礼仪大全.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321-322
[2] 吴焕林,刘素军.公关实务与礼仪.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246-247
[3] 吴静,莫创才.社交礼仪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16
[4] 王群.礼仪宝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12-916
文学常识大全范文4
关键词:“气”;演变及发展;美学意义 更多还原
“气”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是一个极具典型性的词汇,一提到“气”,联想到的便是独特的中国文化,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古典文论主要的审美范畴之一。但是“气”这个词在古典话语和文论中却体现着丰富的话语范畴,不能单一的解释它的含义,涉及到多个领域。由于其价值的不可琢磨性,使得“气”具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独一无二的美感,呈现出一片朦胧的美学面貌。关于“气”的最早起源也是各说其词,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气”的概念归类
“气”在中国古代最早是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观念的一个哲学术语。它的含义颇丰。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其含义大致有三大类:
1.所谓本义,即常识概念的气,指一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体。如水气、雾气、云气,呼吸之气等。气,云气也。如:《说文》中: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又如:《礼记・月令》中: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还有《考工记・总目》中的:地有气。这里出现的“气”都是直其本义,并无美学价值可言。
2.所谓哲学范畴,“气”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构成一切感觉对象的客观存在。
就儒家哲学而言,气论主要呈现出这个世界物体的实在性。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自古就有“天地”是由阴阳二气分化而成的说法。
3.延伸后具有广泛意义的“气”。“气”这一含义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许多新意,泛指任何现象,既包括物理现象,生理现象,也包括人的精神现象等等。古代的人们认为,在天和地还没有形成之始,宇宙洪荒,万物皆无,是元气冲荡,才使无形以起,有形以分,区别阴阳,这才造成了所谓天地。此后古人又将此义施于精神领域,本着精神性气论的大旨,以之为由人的精神造成的力量。值得注目的是,也许是因为人和生物都要依靠呼吸而生存的缘故,于是古代人就认为气是生命之源。
由于美学与哲学的密切联系,加之自人们对“气”这一现象了解渗透之后,在审美领域便出现了“气”的美学范畴,并对之后的美学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气”的美学意义初现及其沿革
“气”作为古典文论和美学思想的范畴之一,直接涉及到审美主体的精神体验。但并不是一开始人们就赋予了“气”这种审美主体精神方面的含义。它的发展和变化是经过时间的演变的:
1.远古时期的“气”――本义窥探
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历程中,“气”最先代表着万事万物产生和生长的根基,那时人们认为“气”可用于解释生命的构成或人体内部调理养生等理论,古人认为人含气而生,气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基础,正如:“气者,人之根本也。”
总的来说,远古时期的“气”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宇宙间的物质生成这个层面,而有关生命存在的要素的层面(如《黄帝内经》)、人的主体精神与物质层面等其他层面的“气”的含义,还有待于下一个阶段的发展。
2.先秦时期的“气”――美学意义的初现到建立与发展沿革
先秦时期可以窥见其美学含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所提高。远古时期用于表示物质方面的“气”逐渐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人的行为,甚至是人的道德和精神品质方面。当然,这种关注自身的精神的发掘至完善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其典型就体现在儒家和道家的身上。
“气”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范畴,先后经历了由哲学到美学,文论的转换过程,并因为其对人类主体性的肯定和内在气韵的重要性,成为了文学所关注的对象“气”在成为美学和文论范畴的进程中,老子,管子,庄子,孟子,王充等理论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各朝代名家也对“气”也进行了更新的阐释。
(1)关生命存在的要素层面的“气”的含义
①战国《黄帝内经》:“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段话是说:人体因五藏所藏之气的运动流转而产生了情志,情志的常态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审美主体情志和顺,方可保持心境的和谐,由此进入澄净的境界之中以感悟宇宙自然的大道本原。《内经》将这种差异归结为人格气质的不同,人所禀受的气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格气质。
②春秋《论语・乡党第十》:“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封台如也”。这里的“也”也是作为主体生命存在要素的“气”,是和主体的生命存在与活动有关的,并不包括主体精神方面的道德和品质。
③春秋,老子《道德经》:“道、气、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美学最重要的范畴,这里的“气”作为生命的来源和象征,本身就具有无限灵动和自由生张的趋势。
(2)关于人的主体精神层的“气”的含义
随着主体意识的萌芽,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并将前期用于表示自然现象的,“气”用来表现人的道德和品质,概括人的精神层面的行为,并呈现出概念多样化的趋势。例如:
①春秋《左传》:“夫战,勇气也”,勇气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样贯穿于“气”中,并成为影响人心及之后战争胜败的关键。
②战国《孙子兵法・ 军争篇》 :“是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关注个体,此处为“士气”。
③东汉时期,班固《汉书・卷三十一》 “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不仅仅是对人的精神、道德、品质的概括,而是一种审美。气节、才气等名词,这里的“气”带有一种欣赏的情感因素。
(3)关于其他方面的“气”的含义
上述“气”的含义由宇宙间的物质生成层面发展到了而有关生命存在的要素的层面(如《黄帝内经》),再到接下来的人的主体精神与物质层面。因此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关注于主体方面的“气”的用法了。那么,关于其他方面的“气”的含义又代表着什么呢?这里主要是指向审美意义的转变。
不论是作为主体生理方面的“气”,还是作为主体精神方面的“气”,都是对人的一种关注和审美。这段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气”范围广,含义多,人们开始学会用“气”的眼光去审美,接近于“百花齐放”的规模,正是从这一段时期开始奠定和发展了“气”的美学地位。
①战国时期的管子立足于个体的主体性特质,同时把视角放在主体与外物的交流之中,并且提出“精气说”:“精气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出,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以形象的语言把人的身体感知与自然外物结合起来,充满了无尽的审美空间,这一理论也直接影响到庄子的“守气说”。
②战国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即指思维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进一步强化了孔子的伦理观念,并从伦理学领域延伸到美学领域,是一种强大的主观精神力量,实现途径是由人的道德力量所完成的,并最终达到人性的完满统一。
③战国 《庄子・达生》:“守气说”,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明确地提出了最早的气一元论,认为人之生是气之聚,万物都是由于“气”的变化而成的。
④战国末期《荀子・王制篇第九》:“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气”融合在草木万物之中,同时又具有了情感性的色彩,这也就极大地淡化了气的哲学性内涵,而是深化了审美体验的力度,也为“气”在美学领域的渗透铺平道路。
⑤西汉《礼记・ 乐记第十九》:“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唯杀之音作,而民思忧,惮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真正最早将“气”与艺术结合起来。为以后将“气”与艺术结合起来提供了典型,特别是对魏晋时期曹丕的以“气”论文的方式以及“文气”说的提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⑥东汉时期,王充《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元气自然论,指出了宇宙、自然、人、物质均由元气构成。王充明确地提出了人与“气”的关系,将人与“气”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而己。
由此可见,“气”的美学化经历了个体性不断增强的进程,伴随道德力量规约的减弱和个体化主体体验的增强对于“气”的生命体验逐渐成为审美领域的主要范畴。所以,接下来的时期出现了以曹丕“文以气为主”的理论,使得“气”真正与文学和美学联系起来。
(4) “气”真正与文学和美学联系起来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既是中国文学上的自觉时代,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自觉时代。其中对“气”的运用相当广泛。这时期的“气”分类更精微,更丰富。其中又以曹丕的“文气”说为代表,用“气”来评论文学,开了用“气”论文学的先例。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正是中国文学和文论独立的标志,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气”论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也正是在这种“文气”说的影响下,创作者的主体性得以大大增强,其个性气质,情感体验,思想立场等都成为决定和影响文学作品与审美生发的关键因子。
①魏朝,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继承孟子的“养气说”,最先以“气”直接论文者,高度肯定文学和文人的价值,强调决定作家精神面貌的总根源“气”和作品的联系。此处的“气”为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②魏晋南北朝,嵇康《明胆论》:“夫元气陶铄,众生禀焉”,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元气,统一于元气。
③南朝,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宇宙元气构成万物的生命,推动万物的变化,从而感发人的精神,产生了艺术,即自然地“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
④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写气图貌”;《养气》:“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意思同上,即“美”离不开“气”,“真”也离不开“气”。
⑤宋代,王十朋《蔡端明公文集序》:“文以气为主,非天下之刚者莫能之”。宋代以后“理”的地位显著提升,而“气”的地位下降,但尽管如此,文艺理论中还是特别突出了“气”这个范畴,申言“文以气为主”。
⑥南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朱熹认为有理有气,然后有万物。理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气是生万物的凭藉;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
⑦“气”发展到南宋时期有一个专门的美学范畴叫做:“气象”。如: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认为诗歌在所遵循的标准和方法中“气象”已是重要范畴,严羽将艺术作品的风格与气象这一标准结合起来,得出“气象”的特征是“浑厚”。
⑧元代,杨维桢《序》:“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这里将“气韵生动”看作是“传神”的同义词,但杨维桢没有从历史的发展来把握“气”的涵义,因此其理解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⑨明清时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十):“天人之蕴,一气而已。盖言心,言性,言,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肯定气是惟一的实在,世界乃是气的世界,世界的统一在于气。以“天人合一”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基石。
(5) “气”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气”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以及之后的时期的一个特色便是其在艺术领域的使用较为普遍,出现了很多用“气”来评论艺术的篇章。
①魏晋南北朝,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者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置悬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里的六法之首是“气韵生动”,因此“气”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的关键范畴。
②唐五代,荆浩《笔法记》:“度物象而取其真”,自唐代以后,出现了“气”的理论与意向理论合流的趋势。“真”即“气”,将“气”和“意象”统一起来。
③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在此处的气韵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视为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
④董《广州画跋》卷三《书徐熙牡丹图》 :世有评画者曰:“妙于生意能不失真,如此矣,是能尽其技。”尝问如何是当处生意?曰:“殆谓自然。”其问自然,则曰:“不能异真者,斯得之矣。” “生意”,是真,是自然,“是一气运化”。由此看来,“自然”在中国古典绘画(尤其是山水画)美学中是一个极至重要而又复杂丰富的范畴。
三、近现代对“气”的沿用及其现美学价值
在中国美学理论的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美学家、艺术家们继相掀起以“气”来论美、审美的。他们充分讨论“气”这一理论范畴之于艺术创作的美学价值意义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气”的美学理论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是近现代的美学艺术家们的执着奉献。没有他们的努力贡献和研究,前人丰富的以“气”论美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完善。
①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到:“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就是继承前人的“气象说”,来自文人雅士的细腻情感和唐代精神。
②现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气”是指作家刚毅的气质和性格,“韵”指人的性情,如清远、旷达 。正如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所追求的那样,“气韵说”是绘画所追求的最高标准,它的存在使得文艺创作富于生命力。
③现代美学大师叶郎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将气韵的“气”归入到“元气”之中,肯定了“元气”的作用,更是对前人王充的肯定和继承。“气”是本质,它作为艺术的本原,存在于审美客体之中,更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充满整个宇宙。
四、美学启示
文学常识大全范文5
《钢琴家》是波兰与英国合拍的奥斯卡大奖片,说的是一位二战时期的犹太钢琴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苦难,最后躲在废墟中还是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后来,军官听他弹奏钢琴曲而受到了感染――军官的眼神中隐约有一种久违的人性在复苏――钢琴家得到军官的保护而生存了下来。战争结束后,德国军官被俘虏了,他恳求过路人带信给钢琴家,希望钢琴家能帮他获得自由。当钢琴家赶到,俘虏营已人去楼空。影片最后的字幕说,此中尉在1952年死于西伯利亚战俘营。
除了表现犹太人的苦难这一常见主题之外,这部片子还首次涉及纳粹军人人性的一面,而且表现得恰到好处,自然、真实而不过分。为什么人们会同情这个纳粹军人?因为他作为一个人的正常情感在音乐中复苏了,人们透过纳粹军官的军服,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这个军人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这也是它深深打动人心的原因。
另外,电影中钢琴家的姿态动作是如此笨拙,如此弱不禁风,在与军官对话时是那样胆怯嗫嚅,声音轻得如蚊子一样,几乎听不见似的。这种被残酷战争压垮了的人,与战前在鲜花与掌声中受人们崇拜的成功青年音乐家形象,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使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生的沧桑。
很久没看过如此冲击心灵的好影片了。一出影院大门,立刻感受到它与当时也在上映的《手机》的强烈反差。中国电影商品世俗化潮流,实际上已使国人陷入群体性的文化精神颓废之中,而整个社会舆论对这股潮流似乎都失语了。我们的话语系统似乎丧失了对世风低下、人欲横流的群体性精神麻痹状态的批判和反省能力。这种现状反过来使人们见怪不怪,“如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中国本来就缺乏崇尚彼岸世界的宗教来缓冲这一世俗化潮流,因此,过度世俗化的后果可能是所有民族中最为严重的。叶子出来时说,看这样的电影,人的心灵也会得到升华。我想,这才是艺术的真实生命。
【俄罗斯民族的“细腻深沉”与美国的“世俗肤浅”】
看苏联上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士兵之歌》,又一次得到心灵的净化。电影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从前线回家探亲而误了时间的士兵阿廖沙对过路的汽车司机说:“让我搭上车吧,我只想到家与母亲拥抱一次。”朴素的话语感动了司机,他决定即使被关禁闭也要满足阿廖沙的心愿。母亲在那大地上狂奔着向阿廖沙跑来,见面只有10分钟,充满了朴素的爱。母亲说,“我一定能等到你回来,因为我没有等到你的父亲回来”。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自己的眼泪。珍贵的几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汽车喇叭响了,那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催促。阿廖沙乘坐的卡车消失在田野大地的远方……他永远没有回来,在异国一条陌生公路边的土地下永远睡着了,虽然陌生人有时会献上一些鲜花。
近代以来,俄罗斯始终是一个不幸的民族,多灾多难,但感情世界极其丰富和深沉。看完电影,头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为什么这样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细腻、充满人性敏锐感受能力的民族,这个产生过《三套车》民歌,产生过普希金、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家、思想家的伟大民族,却整整一个世纪承受着巨大的悲剧命运?相比而言,美国在精神方面如同它的西部牛仔一样(《黑客帝国3》之类的大片,无非是西部牛仔文化的现代翻版),尽管充满活力,却粗犷且略显肤浅,然而,正是这样的民族,却在经济、国力以及文化上成为胜利者。
这里面有没有某种必然的关联?我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感情丰富思想深刻的民族常常会为某种不切实际的理念而牺牲,占据他们思维的是“主义”与献身精神,而“主义”的大话语所具有的吸引力,最容易畸变而发展为集权的乌托邦。
我总会想到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阴沉的大门前,站着一个俄罗斯女孩,黑洞洞大门里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那声音问女孩,你知不知道进来就意味着什么?饥饿、寒冷、黑暗、不理解,屈辱、不幸、死亡,还有……女孩回答知道。那个声音说,那就进来吧,于是女孩踏进了那黑沉沉的大门,大门闭上了……
这个俄罗斯少女的形象,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少女”实际就是为理念而献身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的符号。相反,美国尽管世俗而肤浅,热衷于享受个人主义的世俗乐趣,然而恰恰是这一点,使之具有对建构主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天生免疫力。这使美国在实务的世俗竞争中,充分地发展多元文化与经济(当然还有其他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多元经济与文化的活力与竞争力,却成为胜利的关键。某种意义上,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中那种看来过于简单的比喻:东方讲精神,西方讲物质,一个世纪后的现在再思考,或许能读出前人没有体悟过的新意。
前段日子看凤凰卫视播放的苏联胜利日庆典,感觉俄罗斯人无论经过多少年,总对二战那段历史有挥之不去的庄严神圣感。特别难忘一个镜头:莫斯科战役最关键的时刻,在雪地上列好队的年轻坦克兵即将奔赴前线,一位老人在寒风中脱下帽子,走到每一个士兵前,向他们深深地弯腰鞠躬。每个出征者心里都很清楚,他们生还的机会是很小的。事实也是如此,后来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电视里有一首二战中的俄罗斯诗歌很是感人,大意是:
天边列队飞翔的仙鹤
是一队飞向天国的牺牲的战士
队列中有空格的地方
那就是留给我的位置
多么美的意境:天国,悠远的天际,逝去的仙鹤,无声无息的牺牲精神,在这短诗里汇为一体。
几年前与老朋友陈文乔(已故)聊天,谈到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感染力。他说,这些女兵就处于那个特别的矛盾之中,她们“放又放不下来”。我追问此话怎讲,他说,战争本来就是男人的事,她们本来是与战争无缘的,但却不得不背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国家、民族、和平、斯大林,统统沉重地压在她们脆弱的臂膀上。正是这种张力,体现了人性,体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
我们都很喜欢这部电影,它的片名就那么富有诗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富有诗意的画面与残酷的战争张力,在电影中奇特地结合到一起了。
也许从小受俄罗斯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觉得俄罗斯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而反观我们国人,总缺乏对历史中神圣事物诗意的理解,近代以来各个时期都是如此。叶子问我为什么,我说这是因为我们民族缺乏崇高的宗教情愫。中国人的求神烧香拜佛,与其说是,不如说是功利心的投射。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是,意识形态全能化,把此前神圣的事物都以革命标尺来解读。高歌猛进的“政治正确”与让“天地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代替了对人生的诗意的理解。其实,这也与我们自南宋以来的儒家文化越来越强化的“文以载道”传统有关。泛道德主义排斥也扼杀了个人的美感体验,并把美感体验挤压到政治正确的义理之中去审判与。其实,我们在小时候已经过早地失去了对美感的滋育与体验,多少年我们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战争时代的人与和平时代的人想问题是两样的”】
通过看日本战争大片来理解历史,是一个新的角度。一次偶然的机会,购得日本战争片DVD,一共18部大型电影,正是我研究抗战史需要的,得来全不费工夫。
《神风特攻队》的主角野村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伙子,长官那般欺侮他,他都忍了下去。他在学校里热爱哲学,喜欢德国音乐。若在和平年代,肯定是个好公民。当他的女友被美国飞机炸死时,他发疯似的要冲上去拼。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发人深省,大意是“战争时代的人与和平时代的人想问题是两样的”。我觉得这句话有助于中国人理解,为什么一个平时循规蹈矩的日本人,一到了战争时代,会做出禽兽般的暴行,甚至飞上天执行自杀式的特攻任务。
我把看电影时的感想点滴记录下来,至少有这些初步感觉:
一、日本军队文化的严格性,上下等级的无条件服从,尊上而不爱下,秩序与纪律。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当这个飞行员的上司见到他与女友在雨中打伞,走上前去就打他耳光,说军人不许在雨中打伞。由此可以想象日本军队文化的严酷与斯巴达式的性格。
二、整个日本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人处于其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文化的价值约束下,形成特定的立场。他们以特定的视角看外部世界,在我们看来荒诞不经,他们却认为天经地义。这种封闭性思维也许是岛国文化的特点,日本人自己并没感觉到这一点。其实,日本人彼此间很相像,缺乏其他民族的多元性。这种同质性的文化把人塑造得差异性很小,例如日本妇女笑起来都一样,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种角色固化在电影里就更明显。
三、战争会扭曲人性,是通过闭合的文化思维方式与价值起作用的,这种文化闭合性,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得更为严重。野村说的那句话“战争时代的人与和平时代的人想问题是两样的”,很能说明封闭的战争环境与气氛里,人们思维的同质性与封闭性。
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热恋中的女孩在美机轰炸时说的大白话:“别这样打下去了,谁认输了都行,只要别打了。”她是野村的恋人。在极度残酷的战争里,这个热恋中的女性发出常理的呼唤,也许这是真实的人性对闭合性的军国主义文化的一种反叛,是常识对占统治地位的极端民族主义话语权的颠覆。
日本军队文化对人性的扭曲,在《啊,江田岛》一片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电影讲述了一个日本青年人如何在军校生活中变成狂热的军人。主人公村濑一开始难以忍受军校的生活:新同学不过由于回答长官问话的声音不够大就被狠打一顿,自己仅因上楼梯时手没放在胸前就被教官打得口唇出血……然而,久而久之,恰恰是这样的训练改变了他的正常人格。在这个畸形的环境中,他完全适应了,此后居然觉得自己是最幸福最充实的人。我想,这确实是忠于历史事实的。通过这部片子以及其他日本战争片的细节反映出来的共同性,可以理解日本军国主义战斗力强大的精神因素。秦国打败六国,罗马打败希腊,希特勒打败法国,靠的就是这种不讲理只认规矩的带血腥味的“斯巴达”精神。
另外,这部片子隐含着生活的多义性,一方面,是这种斯巴达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它的僵硬性。主人公在美国飞机轰炸军校时,出于对学校的强烈情感,完全被激情所左右,不顾一切地冲出防空洞去开高射机枪,白白送死。他的精神导师小野中尉听到这个消息,说了句“愚蠢”――然而,这正是他教育出来的……
为了研究中日战争 ,我还特别看了《男人的大和号》。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整部电影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性,特别壮观的是,大海上一条孤零零的大船沉没,如同水中的大蟑螂在无数飞虫的叮咬中沉入水中。日本片中对于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对人性的挑战,均有相当透彻的表现。中国人对战争片的艺术处理与理解远没日本人深刻。当然,日本人缺乏对战争的道德性的意识,即缺乏我们所说的正义性的意识,也是事实。日本电影总是把侵略战争理解为“为自己民族利益而战”,这至少反映了日本主流社会对战争的观念。
看了几部大片后,我意外地发现日本战争片对女人的表现特别真实,特别成功,也特别感人,每次最感动我的地方都是与女人的表现有关。也许女人的角度最能表现战争超越政治的一面,也最能表现人性的纯粹,而这恰恰是所有艺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我过去总想,为什么中国电影作品总是缺乏日本战争片那样的艺术感染力与深度,为什么日本已经出了好几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而中国一个都没有。连续看了多部日本电影,却略有所悟。在中国,“人”总是某种大道理的符号,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吾党所宗”,到“同志们向前冲啊”,“人”都只是一个代码或诠释物,但真正的文学就是写人,写活生生的人,我们总做不到这一点。
文学常识大全范文6
一、选择声音,还原“如实”的感受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在这段由百度百科整理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真实。
虽然“完全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我们生活的世界,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论我们选取何种角度,或使用何种景别,只要我们决定了摄像机取景框中的内容,那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就已经将其主观的意志或者倾向性,不由自主地加载到纪录片本应反映的真实中去了。
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与客观”,显然具有“相对性”。这一点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理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与其说“完全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的声音场景,不如说“如实”地还原纪录片镜头中的听觉感受。
假设一个常见的场景,两个人在比较安静的室内谈话。此时,我们用一支全指向性话筒录音,将这段对话的声音连同环境的声音录制下来。事后,我们首先询问谈话当事人:谈话时感觉周围环境是否安静?很有可能他们并没有“听到”谈话以外的环境声音。接着我们将磁带还音,谈话当事人会听到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声音:室外汽车偶尔经过时产生的低频噪声、一两声灰喜鹊的鸣叫声等。实际上,人耳并不是没有“听到”,而是更愿意选择听到更为有效的声音信息。
“真实的声音”往往只是人们“心中的”真实声音,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认同。利用这种特别的“听觉认知心理特征”,录音师在创作电视纪录片中的声音时,必须具备适当而正确的“选择能力”。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录音师除录制大量的同期声之外,还要录制很多与拍摄地点相关的声音素材。在后期声音制作、进行声音效果套剪时,如何从上述众多声音素材中选择出更直接、更明确、更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如何用最直接的声音元素再现、勾勒出所记录的内容,是纪录片能否“如实”还原声音的关键所在。
二、使用声音,营造“纪实”的氛围
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而言,1991 年的《望长城》可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望长城》大量使用了同期录音,就连主持人的主持讲述部分也大都是现场实地的同期录音,这大大增强了该片的纪实感。“纪实”是众多电视纪录片竭力追求的艺术表现风格。尽管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说明纪录片的“真实声音”具有相对性,但是相对剧情类电视节目,记录仍是纪录片的强项。纪录片的声音具有显而易见的客观性、纪实感。在“如实还原声音”的大前提下,录音师精心选择出来的典型声音素材,经过组合处理,担当了营造纪实感氛围的任务。
首先,环境声音是纪录片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所拍摄的镜头内容在其所处空间范围内的“声音实况表现”。在电视节目的听觉反应上,会用适度的音量“衬在”解说或音乐之下。相对解说和配乐这两种创作出来的“主观声音”而言,环境声音是最为贴近客观记录的“如实声音”。
2000 年4 月中旬,笔者曾经于凌晨4 点到北京元大都城墙遗址收录清晨的声音。那时的元大都城墙遗址是颇为荒凉的。凌晨4 点时通过DAT 录音机的耳机监听,还很难捕捉到人、机动车等声源发出的声音,只有密度比较稀疏的鸟鸣声,还有偶尔的微风声。到清晨5 点,鸟鸣声变得丰富而频繁,早上遛弯儿的人也渐渐多起来,有人聊天,有人吊嗓子,不远处的马路上也不时有机动车经过的声音。到了早上6 点,各种不同机动车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鸟鸣不断,但因为早饭时间就要到来,人的活动反而逐渐减少。这段十几年前的声音素材采集的经历给了笔者非常重要的提示,那就是“环境声时时处处皆不同”。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在纪录片拍摄之前,对拍摄地点做必要的了解,在拍摄中做好同期环境声的收录,并做好关于环境声的场记,这关系着“纪实氛围的基调”,并一定要避免在后期声音制作时张冠李戴。
其次,我们应当善于使用典型的音响效果声。对于表现纪实的氛围来说,典型的音响效果是最为明确的“声音符号”。这一点,中国的古人已经深谙其道――《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已经用象声词在文学世界中为世人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声音,千百年来它带给读者一个非常形象的声音想象空间。如果说环境声音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典型的音响声音就是天空中那些形态各异的朵朵白云。音响效果在大面积铺陈的环境声音中,能产生一种“颗粒状”凸起的效果,会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声音印象。比如,表现繁忙的海港,就可以尝试在大全景的适当位置使用一些与出入港口的船舶相对应的鸣笛声,并且避开解说和音乐,作为独立的音响效果出现。此处的船笛声,即作为海港的声音符号之一,突出于众多的环境声音之上,起到了典型音响效果的作用,构造并如实地反映出画面中所记录的海港声音环境。
最后,我们可以在纪录片中恰当地使用“音响化的音乐”。具有声音效果作用的音乐,即“音响化的音乐”。音乐,具有非常明确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这些均是音乐所拥有的“社会人文属性”。经常被使用的音响化音乐,都是一些被人熟知的旋律、节奏。音响化的音乐并不能等同于纪录片的配乐,其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乐音、旋律、节奏”在观众记忆中的提示作用。这种与生活经历、音乐常识积累相关联的提示功能,如同“典型的音响效果声音”一样,一方面提示了纪录片所展示的地域性、民族性,另一方面由于音乐特别是歌曲创作传唱具有明确的时代烙印,故在时间上的暗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恰如其分地使用音响化音乐,会给纪录片的纪实感增加一分亲切、怀旧的人文情怀。
三、取舍声音,加强“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