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资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资环境范文1
1.1低廉的违约成本和地方保护主义客观上纵容了失信行为。当前,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和个人意识里轻重不同地存在着某种错误认识,片面地认为银行是国家集体所有,信贷资金是政府给企业的金融支持,可还也可不还。此外,少数县区政府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突出,企业失信即便被诉诸法律,胜诉后银行债权也因地方上的袒护而存在执行难现象,往往是赢了官司陪了本钱,银行债权在根本上得不到真正保护。认识上的偏颇和盲目的地方保护主义,加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下,为保障信贷资产质量,银行不愿也不敢对非优质客户进行授信。
当然,也有部分经营者具备较强的信用观念,项目及产品发展前景也被银企双方看好,但有时却因市场变化或管理上的失误导致产品暂时失去竞争力,项目实施受阻,经营陷入困境,企业无力履约,被动失信。金融危机冲击下,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商业银行应分清企业失信性质,区别对待。对那些有市场潜力因经济环境变化而遇到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应该给以适当的信贷支持,帮助其化解融资难题,加强管理,调整策略,走出困境。
1.2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上存在制度上的缺陷。
1.2.1信贷权利上收导致授信效率降低。出于对信贷风险中道德风险的考虑,目前商业银行普遍上收县级的审批权限,个别行甚至剥夺县级机构贷前调查权利。即便是正常的信贷审批业务,按照授信额度划分的权限,经过层层审批,既加大了信贷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1.2.2授信模式固化影响诚信环境建设。理论上讲,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应建立在企业经营与信用基础上,应区别情况,采取信用、担保或资产抵押等方式办理。然而,当前情况是只要企业申请贷款,就必须提供抵押担保,人为抬高信贷门槛,某种角度讲会由此误导企业进入只重视担保抵押品的有无而忽视诚信建设的误区。这既不利于构建诚信基础上的银企关系,也会影响到诚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局。
1.2.3权责利不对等的信贷制度给银企互信基础上的诚信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推行的贷款损失终身追究制和违章违纪贷款赔偿制,只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却缺少无责条件下对等的奖励条款。惟罚不奖的硬性政策挫伤了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即便是遇到优质客户,有时也会因心存顾虑而错失放贷良机。久之,企业会因此产生银行有意刁难、恶意失信的错觉,势必影响正当的银企关系,不利于培养企业诚信意识。
2.优化县域诚信金融环境的建议
2.1政府主导推动辖区诚信金融环境建设。政府作为主导经济的管理者,应积极着力于推动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力培育社会诚信意识,塑立并弘扬诚信品牌,在区域诚信建设中发挥领导和推动作用。
2.1.1提高认识,推动诚信建设。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不仅是意识观念,更是一种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合作日益加强,行业依存度愈加提高,资本市场呈现异地化发展趋势,经济体的诚信度已成为考量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诚信环境建设滞后,商业银行在不突破信贷指标控制前提下,统一调度信贷资金,把贷款异地调配到诚信度更高的地区,造成资金外流。单纯靠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显然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紧张的资金需求。为增强资金的吸引力,创造有利融资环境,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政府应率先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硬性规定约束企业经营行为,优化投融资环境,精心培育企业诚信意识,推动诚信环境建设,尽快使诚信转化为投融资的重要资源。
2.1.2营造氛围,优化诚信环境。首先,由政府主导,广泛借助媒体,扩大宣传深度和广度,营建诚实守信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政府要做诚信的表率,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思维,下大力气推动诚信环境建设。再者,制定长远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协调金融、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共同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形成齐抓共管的诚信环境建设格局。
2.2中小企业要承担起县域诚信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2.2.1企业要自觉树立诚实守信理念。市场经济实质是信用经济,失去信用,就无市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诚信,经营发展中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特别是缺少原始资本积累的中小企业,失去银行信贷支持,一旦遇到资金困难,企业发展必将难以维继,走向破产境地,付出沉重代价。而恪守诚信的企业会及时得到银行的支持而度过难关。一定意义讲,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诚信关乎企业发展大计,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勇当诚信金融环境建设的主力军。
2.2.2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实际行动赢得信赖。县域内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不错、发展潜力较大,但因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管理不规范而达不到银行授信标准,长期被拒之门外。因此,中小企业要逐步内部完善管理,健全内控制度,达到银行授信的标准,赢得银行信赖和支持,为自身发展壮大扫除障碍。同时,以实际行动提高诚信度,在地方金融诚信环境建设中充当排头兵。
2.3商业银行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促进诚信环境建设。
2.3.1解决难贷款问题。在业务经营方面,要针对基层地区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业务创新,适当下放信贷发放权限,努力缓解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难,支持地方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3.2提高信贷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商业银行应着重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养,把精通贷款审批评估专业技能、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以及敢于负责的精神作为优秀信贷人员的培养方向,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2.3.3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意识。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抓紧制定和落实“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关心关注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中小企业真实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有效发挥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能,建立起银企互动、互信、互利的环境。
融资环境范文2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融资业务;经济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小微企业”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市场的关注。“小微企业”在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己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由此可见,目前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阐释了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综述,最后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研究。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总体呈现出较快增速的态势。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小微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小微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以及交纳税收,均占全国的超过50%以上。
我国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增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创新、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小微企业决定了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实力,在国民经济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小微企业越成长,资金需求就越强烈,就越需要持续资金支持。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大都很难得以实现。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小微企业融资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显著,政府扶持政策、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仍然滞后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企业所处环境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从深层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满足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有效解决输入资金血液的融资问题,从而促进小微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目前,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状况,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小微企业”在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一些学者对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阐释了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研究。希望能够丰富与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理论,能够深化关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研究,能够使相关的政策措施更加系统化和有针对性。
(二)实践意义
中国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己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由此可见,目前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对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金融机构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政府制定关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咨询价值。
四、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综述
目前来看,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但真正能够有效融资的渠道极为有限,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很难得到满足。小微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自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融资额度有限,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常的经营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实际提供一些分析。
(一)小微企业自有资金不足
自有资金是小微企业日常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小微企业创建和发展主要依靠内部融资,而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利润水平低,企业的留存盈余积累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自有资金规模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的规模和运营的效率,但是这是小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引起的,由此可见,对外融资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下面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不能满足众多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从我国投融资的实际体制来看,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仍为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不能满足众多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我国小微企业大部分将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作为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途径,这部分金融机构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选择其他融资方式的比例较低。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度提高,但是在中小微企业中,往往中型企业中排位靠前的企业会被银行选为信贷对象,而小微企业一般无法得到满足。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选择贷款对象的标准决定的。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许多企业即使能够得到贷款,也不能得到满足其业务需求的贷款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微企业贷款占银行业发放贷款的比例较低。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的门槛设置方面应该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更多地为小微企业服务。
(三)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小微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仍为少数。企业理论上可以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但是由于发行企业债、公开上市、公开发行公司债的门槛非常高,小微企业很难满足债券发行条件。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较小,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低的现状。②上市融资对小微企业来说很难。我国大陆的股票市场虽然有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是入市门槛高,小微企业很难从证券市场融资。③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困难重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注册门槛高,大量小企业被排除在外,微型企业更无法企及。
(四)小微企业获得政策性资金资助的可能性低
我国对于企业的政策性资金资助很多,但是真正惠及到小微企业的却寥寥无几。实际情况中,小微企业不了解政府的政策,对申请政策性资金程序不清楚。即使了解,由于名额有限,“中签率”低,能够获得政策性资金支持的机会很小。所以,笔者认为我国政策性资金资助应该更多地向小微企业倾斜,以起到扶持其发展的效果。
五、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研究
根据上文的分析发现,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不容乐观,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正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体现。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企业了发展。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将从融资环境角度来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
(一)内部环境:企业自身实力、内部管理等
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企业在进行融资渠道选择时,首先考虑企业内部融资。因此研究企业的内部融资环境就尤为重要。影响企业融资的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实力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和信用记录。1、企业实力状况企业的实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财力、销售能力、管理者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输入的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并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销售能力是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所有市场销售行为结果的体现。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2、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如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职责分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管理的有力措施和手段。3、信用记录我国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还尚未建立,目前企业的信用记录普遍认为是企业在银行是否按时偿还贷款的记录。银行会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企业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向银行机构贷款时审查的关键。
在企业成长周期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在融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并主要源于其财务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较低这方面的原因。小微企业的信用缺失严重。小微企业的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信用能力不足、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行为缺失这三个方面。
(二)外部环境:政策扶持、资本市场环境等
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仅介绍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与融资关系密切的政策支持体系、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以及信用评价体系。
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综合性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小微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小微企业所处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准金融机构。
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扶持、资本市场环境等。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持续、不系统,导致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促进作用不明显,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迫切需要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投资、规范行为等措施,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资本市场作用有限,小微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融资,导致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小微企业服务系统不完善,影响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的发展滞后,使大多数小微企业在申请金融贷款时得不到担保,企业融资遇到了障碍。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限,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尚未发挥资金导向作用,小微企业极少能够获得政策性资金资助。
融资环境范文3
为了让融资融券能有更快的发展,最近有关部门做出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将融资融券作为常规业务,这样绝大多数券商都能开展这项业务了。二是成立相应的金融公司,建立转融通机制,以此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融资与融券品种。无疑,这是值得欢迎的好事。有舆论甚至估计,融资融券将进入爆发式发展的阶段。笔者以为,在成为常规业务,并有了转融通以后,融资融券业务会有新发展,但要说是爆发式发展恐怕就有点过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只能是有限发展。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尽管现在只有少数券商获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看上去似乎这个资格还很紧俏。但实际情况却是投资者对融资融券的有效需求并不大,开户数十分有限,一些券商采取奖励措施来鼓励符合条件的客户开设融资融券账户。但即便客户开了相关账户,但操作却并不多。推行一年半才有300多亿元余额,仅占当前沪深股市日均交易金额的五分之一左右,与海外成熟市场的正常水平相距甚远,就是明证。在券商准备的融资融券额度普遍显得富裕的情况下,即便是将融资融券业务作为常规业务,让更多券商都能参与,恐怕也不会带来太多增量。由于制度设计以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融资融券本身就受到了比较多的限制,本身不存在大发展的基本条件。
其次,严格说来,如果有更多客户真的对融资融券感兴趣,现在恐怕也没有条件满足其需要。时下一般券商能拿出来用于融资的资金通常也就几十亿,相对于开户客户几百亿的资产而言,比例悬殊。这就意味着,如果那些已开户的客户都要求足额融资的话,那券商将无资可融。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金融公司吗?他们可以向券商提供资金支持呀。要知道,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才60亿元,能有多少钱借出来呢?在本质上,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融资业务不可能真正做大。但现在国家政策禁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融资业务在现阶段只能有限发展,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被大量推广。
融资环境范文4
关键词:融资环境;技术创新;R&D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引言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已得到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企业取得巨大的发展,但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农村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技术创新需要很高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以获得所需的人才和设备(吴延兵、米增渝,2011)。农村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积累能力有限(姜长云,2000),一般无力承担R&D投资,需通过融资以支持创新活动。但对农村企业而言,融资渠道有限,融资困难(姜长云、张晓敏、刘明轩,2010),融资环境并不乐观。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出我国经济结构与落后的融资结构之间的矛盾(谢世清等,2011),企业技术创新得不到充分支持(凌江怀等,2010)。本文认为融资环境的改善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文献中,通常把创新活动分为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方面,创新投入以R&D支出和R&D人员来衡量,创新产出以R&D产出来衡量(吴延兵,2008)。本文从R&D支出、R&D人员与R&D产出三方面来考察我国农村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设定假设如下:
假设1:融资环境的改善对企业的R&D支出起到积极的影响。
假设2:融资环境的改善对企业的R&D人员起到积极的影响。
假设3:融资环境的改善对企业的R&D产出起到积极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乡镇企业局于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调查”项目。调查内容涵盖农村企业的基本经济数据、筹资与融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发展环境等,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控制变量定义与描述
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同时,引进企业销售额(SALE)、企业年龄(AGE)、技术结构(TES)和政府满意度(GOS)等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如表1。
3.模型的建立
四、回归结果
检验结果
表2得出了R&D支出、R&D人员和R&D产出的回归结果。融资环境系数都为负,说明融资环境改善对R&D支出、R&D人员和R&D产出起积极影响,支持假设1、2、3观点,即融资环境的改善能技术创新行为。
融资环境对R&D人员的影响系数绝对值,远小于R&D支出和R&D产出的影响系数。这与农村企业创新活动中主要靠技术的引进与设备的更新,忽视对人才培养的情况有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开展自主创新,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关键(张海洋,2008)。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从R&D支出、R&D人员与R&D产出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融资环境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环境的改善能对农村企业的融资行为起到的促进作用。
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改善农村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支持农村企业信用担保;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村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增加财政扶持,通过贴息或利息优惠等方式提供支持;完善金融体系,推进由银行主导向资本市场主导转化,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二,鼓励企业建立和壮大技术创新人才体系。不能只盲目依靠引进设备和技,更应关注技术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提高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Paul Krugman,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J].Foreign Affairs, Vol.73, Nov-Dec 1994,62-78.
[2]吴延兵,米增渝.创新、模仿与企业效率——来自制造业非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11(04):77-94.
[3]姜长云.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与思考[J].经济研究,2000(02):34-39.
[4]姜长云,张晓敏,刘明轩.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资金来源及政策需求[J].农村经济,2010(11):3-6.
[5]谢世清,李四光.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信誉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2011(01):97-111.
[6]凌江怀,李颖.基于企业类型和融资来源的技术创新效率比较研究——来自广东省企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06-113.
融资环境范文5
(一)单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波动溢出效应模型设计为判断单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波动溢出效应,需要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模型。
(二)多个资本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模型设计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是在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紧密相关的情况下,将原模型中解释变量转化成新的且相互独立的解释变量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把多个变量转化为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变量。2、多个资本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由于主成分分析可以将K个资本市场收益率的波动X1t,X2t,……Xkt转化成新指标F1t,F2t,……Fmt,且新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将新指标F1t,F2t,Fmt同时作为解释变量,并引入汇率(ERt)和均值方程标准差(σt-1)作为控制变量,以剔除汇率和经济自身波动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多个资本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问题其中,m≤k;由于每一个主成分Fit都包含了K个资本市场收益率波动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主成分Sit均可以认为是K个资本市场的协同性影响。若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和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参数bi的估计量显著不为零,则说明K个资本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否则不存在K个资本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预处理本文选取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来研究社会融资环境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在实体经济增长变量的选择上,常用的衡量指标是GDP增长率,由于国内目前没有月度GDP资料,故本文采用工业增加值月度名义增长率作为实体经济名义增长率的变量,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得出实际经济增长率。选取沪深300指数月末收盘价作为股票市场的变量,以反映股票市场融资环境的变化,并取对数收益率;选取上证企债指数收盘价为债券市场的变量,并同样取对数收益率。选取金融机构月度人民币贷款利率作为信贷市场的变量;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汇率市场的变量。
(二)单一资本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首先对实体经济增长率GDPt序列、股票、债券和信贷市场波动序列Xit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然后对实体经济增长率GDPt序列进行ARCH效应检验,ARCH-LM检验结果证明GDPt序列存在ARCH效应,如表1所示。由(5)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和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滞后6期的股票市场波动的t统计量绝对值远大于临界值t(120)=1.658,且系数为负,说明股票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滞后波动溢出效应,滞后期为6个月,表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由(7)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和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滞后6期、8期和12期的信贷市场波动的t统计量绝对值远大于临界值t(120)=1.658,且系数有正有负,说明信贷市场波动传导至实体经济需要6个月时间,但这种正向促进作用仅能维持2个月的时间,之后又开始抑制实体经济增长,尽管这种作用在12个月后仍显著存在,不过与滞后8期的系数相比较可以看出,抑制作用随时间而逐渐减弱。
(三)多个资本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1、主成分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约高达73.62%,已能较好地反映三个市场的总体变动情况。F1主要跟股票和债券市场波动有关,是这两个市场波动的综合因子,即F1主要度量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协同波动;F2主要跟债券市场波动有关,即主要度量债券市场自身波动;总体上看,股票、债券和信贷市场波动间具有显著地协同作用;由于F1的贡献率和特征值均大于F2,故股票和信贷市场在协同波动中的表现力要大于债券市场。由(8)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和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F1和F2的t统计量绝对值均远大于临界值t(120)=1.658,且系数均为负数,说明信贷、股票和债券市场协同波动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传导至实体经济大约需要10或12个月的时间。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融资环境范文6
虽然中国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经济体制改革,但政府对于经济资源配置、民营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融资获得的干预程度仍然很大,民营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与政府建立起政治关联。为了建立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家可以通过当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来实现,或者借助于拥有政府官员背景的高管层。凭借这种政治身份,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日常活动与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建立私人联系,并以此来缓解或解决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获得关系型贷款。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政治身份作为一种重要的声誉,向银行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一般来讲,当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民营企业家往往都经营着比较好的企业,因此,民营企业的政治身份可以向银行反映出民营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民营企业高管的政治身份作为一种为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的“隐形担保”,使银行更愿意贷款给这些民营企业。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政治关联能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融资。即使商业银行更愿意为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债务融资,但是在制度环境存在差异的地区,商业银行的这种差别贷款方式也可能因为制度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中国的制度环境仍然十分不完善,并且,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匀,市场化程度和制度环境差异巨大。具体而言,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地区,银行出于信息不对称往往拒绝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假设2:落后的地区制度环境会阻碍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债务融资。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制度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民营企业可以更多地依靠正式的市场机制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在制度环境比较落后的地区,民营企业难以依靠市场化原则来满足其债务融资的需要,只好寻求建立政治关联来突破债务融资约束。比如,在金融市场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银行的信贷规模较小,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更容易受到政府官员的影响,政治关联在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中发挥的作用要比金融市场发展较好的地区更为重要。所以,在制度环境发展较差的地区,政治关联作为一种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机制,对于帮助其获得债务融资的重要性要高于制度环境发展较好的地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假设3:在制度环境较为落后的地区,政治关联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的效应更显著。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2007—2010年沪深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了控制外部因素的干扰,本文剔除了以下公司:(1)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2)金融类公司;(3)年报中信息披露不详而无法判断是否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以及财务信息缺失的上市公司。本文最后的样本包括3410个观察值。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括企业特征数据和制度环境数据。其中,企业特征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SMAR数据库,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信息来自于上市公司年报中高管信息的披露并手工整理,制度环境数据来自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二)检验模型及相关变量说明1.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为检验假设1,本文构建了如下检验模型:Debt=α+β1PC+β3Size+β4MA+β5ROA+β6Growth+β7Industry+β8Year+ε(1)模型(1)中,Debt代表债务融资,政治关联即PC是主要的解释变量。根据罗党论、唐清泉(2009)的方法,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只要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就定义为具有政治关联:现任或者前任政府官员;现任或者前任人大代表;现任或者前任政协委员。如果假设1成立,则模型(1)中政治关联PC的系数β1应该为正且显著。2.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为检验假设2,本文构建了如下检验模型:Debt=α+β1GOV+β3Size+β4MA+β5ROA+β6Growth+β7Industry+β8Year+ε(4)模型(2)—模型(4)中,FM代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LAW代表法制发展水平,GOV代表政府干预程度。参照余明桂、潘红波(2008)的做法,本文选取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编制的我国各地区金融业的市场化、对生产者合法权益保护和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指数来分别衡量各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法制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如果假设2成立,则模型(2)—模型(4)中金融市场发展水平FM、法制发展水平LAW和政府干预程度GOV的系数β1应该为负且显著。3.政治关联、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为检验假设3,本文构建了如下检验模型:(7)模型(5)—模型(7)中,为了检验政治关联在面临不同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法制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时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分别在模型中引入交乘项。通过引入交乘项来检验政治关联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如果假设3成立,则交乘项PC×FM、PC×LAW和PC×GOV的系数应为正且显著。表1为变量定义。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运用最常见的OSL回归方法来对模型进行检验。表2列出了假设1至假设3的实证检验结果,是以债务融资为因变量的检验结果。从表2的第(1)栏可以看出,将政治关联PC放入模型中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政治关联PC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表2的第(2)—(4)栏分别将金融市场发展水平FM、法制发展水平LAW和政府干预程度GOV放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发现以上三个变量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由此否定了假设2。这说明落后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落后的法制发展水平和较高的政府干预程度并不会导致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减少。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股东比债权人对制度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当地区制度环境发展水平较低时,股东更不愿意为企业提供权益融资,由此导致企业对债务融资需求的增加。表2的第(5)栏将政治关联PC、金融市场发展水平FM和两者的交乘项PC×FM放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第(6)栏将政治关联PC、法制发展水平LAW和两者的交乘项PC×LAW放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第(7)栏将政治关联PC、政府干预程度GOV和两者的交乘项PC×GOV放入到模型中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以上三个交乘项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由此支持了假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