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年级找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年级找规律范文1
我们二年级学生,应该为即将到来的数学期末考试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是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
一、请你填一填。(21分)1.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2. 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这个数的位是( )位。3. 用0、6、1、4组成的四位数中,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4. 与3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5. 45是5的( )倍,24是( )的3倍。6. 找规律,接着填。① ■ ■ ■ ( )……② 1、3、7、13、( )、31、( )……7.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①一只鸡重1998( ),约2( )。②小强的体重是28( ),他的数学课本重170( )。8. 在里填“>”“99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90 ( ) ( ) ( ) ( )10.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只鸡重1998( ),约2( )。11、找规律填数。1,2,4,7,11,( ), ( )二、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 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5320 B.1000 C.5200 D.40082. 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 )重。A.铁 B.棉花 C.一样 D.不一定3.45÷3读作( ) A.45除3 B.45除以3 C.3除以454.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5.A.3 B.5 C.65. 接着画的图形是( )A. B. C.三、我会判 (对的打“√”,错的打“×”)(4分)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 )2.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3.一个2分硬币重约1克。 ( )4.一个四位数的位是万位。 ( )四、我会算 (8+9+8=22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48÷8 = 8×9= 320+70= 52-(22+9)=56-29= 26+52= 170-90= 6320-320=2.脱式计算。(9分)48÷(2×3) 14+49÷7 850-(360+90)3、估算。598+105≈ 114+289≈ 294+313≈(6分) 986-405≈ 519-190≈ 705-614≈4、列式计算。(8分)(1)72除以42与33的差,商是多少?(2)32与26的差乘5与4的和,积是多少?五、我会画 (4分)在方格里分别画出向右平移8格、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六、我会用(5+5+5+5+12=32分)1. 小红今年8岁,妈妈40岁。4年前她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2. 我们学校有84个篮球,每班借6个,共有8个班。还剩多少个篮球?3、一本书共有95页,小华已经看了59页。剩下的计划4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几页?4、商店运来48筐苹果,25筐香蕉,两天后卖掉67筐,还剩多少筐水果?5、统计图表。(12分)下面是二年级(1)班和(2)班同学喜欢体育运动项目的统计表:项目 篮球 乒乓球 羽毛球 跳绳人数 6 18 10 12(1)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4分)(2)填空:(4分)①每一个 表示( )人。②喜欢( )运动的人最多,喜欢( )运动的人最少。他们相差( )人。(3)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请提出问题并列式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填空(29分)1、运动会上,共有880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约为()人。2、一个鸡蛋的重量比一个西瓜的重量()得()。3、一万里面有()千。4、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5、由9个千、五个十组成的数是(),读作()。6、29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写作:() 写作:()读作:() 读作:()8、“神八”升空是()现象,“神八”绕地球飞行是()现象。推拉玻璃窗是()现象,电风扇扇叶转动是()现象。9、用2、0、9、6组成的四位数是(),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10、填>、
二年级找规律范文2
关键字:苏教版 数学 找规律 特点
规律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显然的发现它不仅存在自然界,还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也可以成为一种高端的数学思维,是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发展趋势以及本质联系的素材和优秀的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是经由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且通过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对“找规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选择和精心设计安排。这是规范教科书一次编写上的尝试和创新,同时也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书的最大特点。
1“找规律”的教材与学情分析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找规律”是代数和数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在生活中只要细心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在这一方面,学生一般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如何让他们把生活的中发现规律的方法,转变为从数学角度去探索规律,真正领悟“规律”的实质内容,是广大学生学习的一个新起点。规律的定义是:规律是一个现象内部的本质联系,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他决定。规律的一大特点是:它是现象内在固有的本质属性。在数学范围内的“找规律”则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和逻辑能力。小学生现在虽然还很小,但是如果让他们从小就观察活动中的细节,寻找活动中存在的规律,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2设计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找规律”一般都是根据已有的形式,然后寻找数、式、形的变化规律。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编制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时,一方面,会把探究规律的教学重点关注,同时作为培养类比、归纳等推理能力的重要体裁;另一方面,在课本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积累相关的经验,并配合分散渗透形式的编排方式,来编排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最终把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渗透到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去。苏教版数学教材在四五年级的课本上,一般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找规律”的内容。
2.1主题单元式
学生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为简单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这个时候是学生具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此时在教学中加强“找规律”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因此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就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单元。
这些单元在内容上的编排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例,很多都是从现实的问题或者现象出发,注在引导学生经历自我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来发现一些简单的客观规律,然后在对规律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去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再次深刻的理解这个规律,感受一下规律的真正使用。
2.2分散渗透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大体上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图形中发现规律:这个主要是出现在一、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给出一列简单但是不同图形的排列让学生观察,然后让他们试着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样的学习内容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发现意识,有利于他们养成对生活仔细观察的习惯,从小培养,更是打下良好的基础。
算式中找规律:这一类“找规律”的内容主要出现在低年级,会给出一组或多组比较相似的式子,内在存在某种规律,然后让学生从式子与式子之间发现一定规律的变化,来找到这些式子的内在联系,就是规律的发现过程。
数列中找规律:这种形式的“找规律”一般也是在低年级出现的较多,这个内容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在找规律的同时了解到数的内在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感,并培养观察、推理、归纳等一系列的能力。
运算中找规律:一般出现在二、四、五年级的数学课本中,学生是通过计算的方式发现规律,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观察、探索发现、合情推理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简单的计算能力。
用计算器找规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的单元中安排了用计算器找规律的问题;同时在四年级下册设置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单元,内容主要是学探索商不变的规律以及积的变化规律;除此之外,“在小数计算中”也安排了用计算器找规律的问题。
画图中找规律:在画图中找规律,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手脑
并用,可以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
3设计特点
呈现方式多样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找规律”的内容呈现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漫画、表格、文字、图形等。学生寻找规律时会从题干、人物之间的对话、表格中获取信息,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把乐融于学习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材选取生活化:苏教版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取许多现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增加了教材的生活化和趣味化。让学生感觉很亲切,乐于去研究和探索。然后在发现规律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结构合理化:教材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总是先从出现“问题”和产生“想法”开始,然后再进行一定的思考、归纳、整理。以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启发学生的学习。这样构建知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完善他们的思维逻辑。
4结束语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到处充满着规律的运用。小学是每个人学习生活都要经历的阶段,小学数学更是以后学习任何知识的基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重新编排课本的内容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充分表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但是如何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还是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
参考文献:
[1]刘久成.王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毕宏东.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之我见[J].广西教育A(小教版)
二年级找规律范文3
一、填一填。姓名: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6+6+6+6+6=()×()=()。
3.找规律填空。
101928()()()()。
4.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床长2()粉笔盒高8()旗杆高15()
5.在里填上“>”“<”或“=”。
5米6米9米9厘米1米100厘米90厘米1米
6.()里能填几?
()×4<3339>5×()9×()<30
7.红领巾有()个角,一个三角尺有()个直角。
8.一只拔7个,6只拔()个。
9.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10.
二、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6×8=7×4=5×9=8×1=
3×6=5×8=8×7=2×9=
37+9=53+7=23-8=59-50=
6×4-10=2×6+5=6×9+24=
7+59+20=72-6-40=37+10-5=
2.用竖式计算。
56+37=99-14=72-27=
28+34+23=67-25+28=40-23-12=
三、右边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四、在方格纸上画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五、解决问题。
1.李奶奶家去年养了56只鸡,今年比去年多养了25只。今年养了多少只鸡?
2.二年级同学看电影,买了80张票,后来退了8张。二年级有多少同学看了电影?
3.(1)我们的教学楼有两层,每层有6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2)我们的教学楼有两层,第一层有6个班级,第二层有5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4.公交车上原来有57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2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5.10年以后父亲比女儿大多少岁?
6.
(1)买7条毛巾要用多少元?
二年级找规律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找规律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我们的教育要先于时代的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已频频走入课堂,并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特征服务与数学教学,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教学效益。这种技术将我们难以呈现的教学情境、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练习等,用声音或静态、动态的图像任意地结合在一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了起来。我在使用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它的优势,但也发现了一些使用不当的问题。下面我就以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找规律》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课本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场景集中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一些图片和场景中存在着共同点,就是有规律。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中,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脑中形成动态的变化影像,学生才能理解。利用教具操作是有局限性的,逐行逐列之间的变化很难连贯地展示,但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动画的形式,过程鲜明、有连续性。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一支笔、一块黑板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所以,它的运用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必须前提,若一味贪图它的热闹就会走弯路。
二、使用过程中的反思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而非复制书本。如果我们只为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将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屏幕上,机械地点击、讲解,那我们与放映员和解说员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制作课件之前要精心设计,使其能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现在很多上优质课或观摩课的老师都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只突出了个人的“表演”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育不是片面的、表面的,而是深入的、长远的。一切以学生的能力、素养的提高为前提,不能只顾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而不深入讲解,忽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3.从知识点出发,突出知识而非课件。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而产生的,所以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一切要以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将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在《找规律》一课中,有位老师引用了唐僧师徒四人来演示循环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只看画面,而没有用心观察。虽然课件演示得很清楚,但学生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找规律上,只觉得这四个人蹦来蹦去很好玩。当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应突出知识点,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制作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一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使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的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小学教育是人发展的根基,只有根基扎实,我们的教育才能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张秀玲、李海滨,《自动控制理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教学研究》,2008,(3)
二年级找规律范文5
1、一千里面有( )个百。
2、94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3、4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4、2356是由( )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5、写出下面各数。
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 4个百和8个一( )
6、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差( )。
7、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8、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9、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10、一个四位数,它的位是( )位。
11、一个梨重150( ) 一个南瓜重4()
一个排球重450( ) 一袋方便面重()
12、在里填上“>” “<”或“=”。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13、找规律。
2 4 8 __ 14 22 ___ 44 58
14、按规律填空。
■__ __ ■
■■__
15、
一枚2分硬币约重10( )小明体重约30( )
一个鸡蛋重大约70( )一个西瓜约重5( )
一块糖约重5( ) 一头山羊约重( )
一瓶矿泉水约重( ) 一碗米饭大约重100( )
16、
一只鹅重6千克
1只鹅的重量等于2只鸭的重量
2只鸭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
1只鸭的重量等于( )千克; 一只鸡的重量等于( )千克
17、9621=( )+( )+( )+( )
6080=( )+( )+( )+( )
4308=( )+( )+( )+( )
18、按顺序排列下面数字。
二年级找规律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教学课堂导入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关注学习内容,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引起其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产生鲜明而又清晰的学习反应,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才能达到这样先声夺人的效果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试着探索学生最喜爱的一些课堂导入:
一、新奇
案例:一年级《找规律》导入:
师:同学们好!你们想成为王老师的好朋友吗?作为老师朋友,我亲手为同学们制作了几个小礼物(三只青蛙三只小鸭),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老师故作神秘的拿出一个小鸭,同学们眼前一亮,然后再拿出一只青蛙。
师:别急,还有呢!(又拿出一只小鸭粘在黑板上。)问:接下来会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生1:小乌龟。
生2:小青蛙。
生3:小鸭子。
师:到底猜对了没有呢?(慢慢拿出一只小青蛙粘在黑板上。)没猜对的同学别恢心呀!想想第五个礼物可能是什么呢?
生:小鸭子!
师:确定吗?
生:不太确定。
师:睢!它来了!
生:耶!
师:猜对了的同学对老师挥挥手,你们真聪明。下一个礼物会是什么呢?
学生齐说:小青蛙。
老师拿出第三只小青蛙粘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怎么越猜越准了,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儿?
生:有规律!
师:是呀,像这样一只鸭子一只青蛙,又一只鸭子一只青蛙,又是一只鸭子一只青蛙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这个导入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教师亲手为学生制作的小礼物肯定是独一无二的,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送礼物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故作神秘的猜想活动再次激发了学生参入数学活动的强烈欲望,这样的导入,学习能不喜欢吗?同时“猜一猜”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存在,并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真是一举两得。
二、有趣
案例:六年级《圆的认识》导入
师: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四个小动物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小兔骑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狗长方形车轮,小猫椭圆形车轮,小猴骑圆形车轮的,它们正在起跑线上,你们猜一猜,谁会获胜呢?同学们都能猜到是小猴子。好,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来给它们加油!继续播放画面:小猴轻轻松松地到达了终点。小猫;被车子颠得上下晃动,非常狼狈地骑了一小段。可爱的小兔和小狗虽然卖力地骑,但自行车根本就没有移动。同学们看得捧腹大笑,都在笑小兔,小狗和小猫。师:你们猜对了,为什么小猴骑车的样子最轻松,并且获胜了呢?同学们说因为它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那小猫的车轮也是圆的,怎么没得第一。因为小猫的车轮是椭圆的,车轴没有中间。于是老师抛出: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
这是一个比较巧妙的导入。其一,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场面有趣又形象,动画对于六年级学生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其二,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正确猜测,为学习新知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学生从感性上能断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但不能讲清其中的道理,真是呼之不出,欲言又止,说也说不明白,但又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想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这样的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好玩
二年级《多与少》的导入:
师:我知道你们今年7岁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呀?老师的年龄比你们的年龄多得多。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了。
生:20岁(不对)
师:比20岁还要多得多。
生:80岁(全班啊了一声)
师:我有那么老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接着提示:比80岁少得多。
生:50岁
师:比50岁少一些。
生:40岁
师:比40岁多一点
生:42岁。
师:猜对了,恭喜你。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要和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进行跳小绳比赛,谁愿意来挑战老师?同学们都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于是老师就和自告奋勇的两名学生跳小绳,计时1分钟,三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好表格,画上老师的头像、梳小辫的女生头像、留着三缕头发的男生头像,并在三个头像对应的表格下面写上数据,分别是43个,60个,28个。)
师:谁能根据我们三个刚才跳小绳的个数,任意选两个数据,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说一句话?
猜一猜,玩一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事件与老师有关,学生会倍感亲切,特别愿意参与。小学生没有年龄概念,猜错了时,教师与学生的机智对话,不但打破了尴尬的局面,还将体验数感的新知蕴含其中;当老师与学生一起卖力的跳小绳时,其余学生给他们加油,觉得老师在和他们玩,非常开心。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平和、平等、宽松、安全的心里氛围,不同程度的诱发了学生喜欢数学、喜欢课堂、喜欢老师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生入课,即导入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而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因此课堂导入应将“有效”与“有趣”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