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鱼的理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鱼的理想范文1
关键词:语言;想象力;知识;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027—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强调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想象力这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具体的体会。
一、强化自读,读中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形式丰富多样的读,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读书时借助头脑中的一幅幅画面想象,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课文。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想象能在脑海中再现事物形象,并且创造种种新形象,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许多是写景状物的,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边自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在指导学生自读并理解全诗是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诗人写诗的心情,再让学生读读诗句体会洞庭湖的柔美、水平如镜的景象,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对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也体会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二、利用插图,发挥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很重视图画的作用,每一个季节的描写,课文都配有美丽的图画,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体会小熊为什么“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在急需木头房子的时候,小熊是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木的,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作者运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在描述中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间,这就像是画境里的留白,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教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通过推理、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为这些空白填添亮丽的色彩。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中,课文以狮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结尾:“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却没有交代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的表现,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并达到了练习说话的效果。
小鱼的理想范文2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学校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应指向人的终极关怀,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有一位教育学者说过:如果只是客观地传授知识,训练培养专、精技术人员,而失去了生命的关怀、生命的意义和人生视野的开拓,教育结果也只能训练出一批技术纯良的机器人。教育本应是关注人的,而人如果在教育的边缘被放逐,人的灵魂在教育的中心地带遭遇艰辛的挣扎,这种教育只能是失败的。鉴于这种严酷的现实,对生命教育的目标的关注追问和探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和敬畏生命。同时,生命教育具体到学校日常生活中,就非常细化了。像我们学校,现在有4000多人,只有两栋教学楼,厕所还在室外。为了实施好生命教育,保证学生的安全,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位值班领导,带领两位行管后勤老师,在校园巡视排查安全隐患。课问时刻,每一层楼,每个楼梯口、厕所门口,都有当天值班教师在帮助疏散人群。我今年带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到下课就嘱咐孩子们:上下楼梯要小心哪!同时,还用《弟子规》上的内容来提醒:“宽转弯,勿触棱。”也就是转弯的时候,绕一大圈儿,别碰着、磕着了,时刻教育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育
知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在基础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知识教育可以扩展人的自由度,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解放和发展均离不开知识教育。同时,知识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主导特征,知识的传授可以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但是,知识教育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要转化为道德、智慧等素质还依赖于其他条件。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应完全是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并非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和唯一追求,知识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存、改善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进而发展、完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教育并不是目的,而是促进人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如果将知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轻视其他教育,那将会给国家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小鱼的理想范文3
――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具体事务的琐屑与应试教育的重压让人不太愿意也不太能够思考一些看上去迂阔而实际上最为根本的问题,而是越来越讲求实效,在日日的疲累中谋求处理具体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让教育思考流于功利化。越是目中无人的时候越需要关注人,越是在功利的时代,越需要思考大问题。因为唯有关注了人,才是关注了教育;把握住了整体,细节的存在才更能显示其意义。但有心关注教育理论问题的实践者往往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哲学常过于深奥晦涩,甚至是无用的。这里头有一个解释学的沟通,也就是如何上学下达、下学上达、融会贯通。刘铁芳教授新著《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融理论意义和现实关照于一体,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以学校教育各要素为立足点,上下贯通地阐释了学校教育的意义,从哲学层面贴近学校教育的原意,丰富了关于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双方面全方位的思考,展现了学校教育之理想。
作者对好的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超越今日更多地在事务层面谈论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赋予学校教育以哲思以灵魂;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纷繁复杂的学校教育的内在机理,进而用教育哲学之光烛照通向理想学校教育的路。让教育工作者在深入教育现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同时,不忘其背后的哲学指引,做“成人”的教育,思教育的理想之道。
在学校教育的理想国度中,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顺应人性的。学校教育要顺应人性一定要创造一种氛围,这依托于校长,依赖于教师,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所有人,在美丽校园中塑造理想的师生人格。全书如同一朵五星花,以“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为花蕊,以“学生”、“教师”、“教学”、“校园”和“校长”为五星之脉,描画了理想学校教育的美好风貌。
教育总是为着人的,认识教育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的本质。“人作为行走的肉身的成长过程,乃是动物性的,是基于本能的生长;人作为欲求更高、更美好生活的生命存在,则是人化的过程,是人性因为美好事物的浸润而得以濡化的过程,是基于教育的引领。”学校是个体成人的基础性场域,个体如何经由学校教育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文化意义上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作者由人的动物性和人性出发,从人的本能上升到属人的生长,由此导出教育的引领作用,引领人追求美好事物。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如何引领人追求美好事物呢?若要引领人须得基于人。不同于当下学校教育对具体事务的关注,作者把理想的目光聚焦在“人”身上:学生作为向学的生命,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激活学生向学的生命无疑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多方的合力,在合力之中教师是主力。学生向学而生,教师向着学生而生,教师当“活在师生关系之中”。好教师珍惜与学生的相遇、迷恋学生的成长、寻求与学生生命的契合,在把学生引向对美好事物的欲求的同时活出好教师的卓越。如何充分地让学生学习,让个体身心进入学习的情景之中?“教学活动乃是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基本活动形式。”好的教学就是以积极的师生交往把学生引入知识世界之中,通过激活学生的理智,引导其自主思考,学会学习,最终达到个体生命的自我促进与积极成长。而教师就在这样的好的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于美丽校园之中。校园是师生活动的基础性场域。校园的美丽在于它的安适。而一种安适的氛围是超越了功能化的,指向生命和心灵的。“理想的校园应该是学园、乐园与家园的融合。”唯有如此,校园才是“安顿师生,彰显生命,激扬青春,提升生命的场域”。学校为人而建,以人的活动为核心,由此,前作为教育评价指标的先进的信息化校园应服务于作为人的师生的生命成长,凸显校园的属人性。欲达成好的学校教育,除上述要素外,离不开作为核心人物的校长的存在。好校长是好学校的眼睛,能够“把教育的本质带入当下”。而教育家办学为好教育的到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学校教育五要素以人为中心,以“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为灵魂,环环相扣相生,建造出“白纸黑字”的教育理想国。
本书虽然是对学校教育的哲学思考,但延续了刘铁芳教授一贯的写作风格:语言生动,文笔优美,深具感染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观点都是在情境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而来,融教育哲学思考于细节剖析之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于一种好的教育氛围。比如,在揭示“教育的主旨乃在于唤起美好事物的欲求”时,作者从苏格拉底的经典对话分析入手,得出苏格拉底所代表的理想教育范型,就是建立在个人喜好之上的、与好的朋友一起教授、分享、追求好的事物。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开教育基本要义的分析,缓缓打开一幅教育的理想画卷。除了古典教育的案例,民国时期的教育故事也是好教育的引证。有人或有疑问,为什么似乎好教育都在过去?以过去为未来,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古典时代的例子,还是民国时期的故事,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体验为基础,指向人的智性和德性的生长。哥伦比亚大学的Wolfgang Mann教授曾言:“古希腊是开端,不是西方历史意义上的开端,而是一种原型,是西方超历史的典范。”古希腊的典范意义不仅是超历史超时间的,同时是超空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民国时期的教育也是如此。回到过去,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回溯,而是本质上的回归,返回教育的基本问题,重温教育的原初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回到开端,也就是面向了未来。因为那里,有教育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正是怀抱着教育理想的初心,作者才建造了这样一部扎根于现实土壤,而又超越现实之上的学校教育的理想国。
用哲学的眼光看教育,需要人的深刻理性。而同时,教育理想国的建立却需要理想情怀。理想和理性似乎离得很远。在现时代,一个理性的人往往是现实的人。作者并非不现实,他的理性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而他的理想是认识世界之后依然热爱这个世界,为这个世界的更加美好作出贡献,并微笑着享受这一过程。理性与理想,这两种让人觉得矛盾的品质并存于刘老师身上,理性地审视现有教育,理想地建造未来的教育,并在建造中不断前行,是他作为教育人的教育情怀。
小鱼的理想范文4
雪儿知道,也许离开北京是治愈伤口的最好方法,可是,离开?唉,雪儿不知怎么的,脑海里涌上的都是X。现在的雪儿突然明白了那句话:你对一座城市的留恋,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和事让你舍不得!是啊,北京是雪儿的出生地,有着太多的回忆和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可是却也有让雪儿伤心的文利,现在又有了雪儿最深的牵挂,虽然雪儿明白,这种牵挂是一份情怀,一份相思,虽然只在字里行间流淌。蓦然回首,才了解,爱很美,相思很浓,不能言表,只因那情思已深入骨髓,让人感受一种温馨而疼痛的幸福!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X啊,你知道吗?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的鱼缸里的鱼儿,永远不会感到无聊。我宁愿是只鱼,7秒一过就什么都忘记,曾经遇到的人,曾经做过的事都可以烟消云散,可我不是鱼。无法忘记我爱的人,无法忘记牵挂的苦无法忘记相思的痛!也许从今以后在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在那浮华炫丽却不属于我的街。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然后在那个夏日的午后,晾晒出任何与你有关的画面。雪儿的心在痛,为什么?难道文利对我的伤害还不够吗?我做错了吗?是啊,X是有家庭的,有一个勤劳善良、美丽贤惠的老婆,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还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这么优秀的男人,雪儿不能毁了他,雪儿不能去爱他,他不属于自己,自己不可以踏入别人的地盘,如果是那样,那雪儿又和文利现在的那个女人有什么区别呢?雪儿的心都要碎了,也许离开是雪儿忘却这一切的最好方法,忘了文利带来的伤害,忘了和X那无缘的情感,走吧,不要回头,去开创自己新的生活吧。收回了杂乱的思绪,雪儿又把自己投入了工作之中。
忙碌了一天以后,雪儿回到了家里,她知道,接下来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当雪儿的车刚停在家门前时,就看到妈妈快步的走了出来,笑着对雪儿说:“看看,我现在的听力不错吧,一听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你爸还不信呢。快进屋!”雪儿和妈妈一起走进了院门,“果果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哦,今天不是星期天,那你怎么想起回来了呢?你那不是很忙吗?”听着妈妈的唠叨,雪儿的眼圈红了,没有说话。说话间,娘俩已经进了屋门,爸爸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抽烟,见到雪儿,脸上露出了笑容,不过马上又隐了下去,对雪儿说:“回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还是你妈和你亲,这不,她正在屋里看电视,听见外面车响,非说是你,我还不信呢,那汽车声不都一样吗,你别说,这老婆子的耳朵还真好使。”说着,爸爸站了起来就要出门,“爸,你干嘛去啊,我回来你就走?”“你爸,准是给你摘黄瓜、西红柿去了,知道你们年轻人都爱美、想要身材好,晚上不吃什么主食,这不,他特意种了些蔬菜,就是为你准备的,可都是纯绿色的哦。”雪儿的鼻子一酸,眼圈又红了,不过,妈妈倒没在意,说完了就去厨房了。雪儿心里明白,爸爸是爱自己的,可就是因为当时自己非要嫁给文利,没有听家人的劝告,那时爸爸就说过,文利人不错,可是你们两个的性格不一样,我的女儿我知道,你好强、事事追求完美,像文利这样自尊心强的孩子,你们有一天会出问题的,何况你们的家庭环境又不同,对生活的要求不同,如果你真的爱她,那么只有你自己改变,否则,到时你会明白的,唉,这都是上天注定啊!”现在雪儿终于明白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吃过晚饭后,雪儿帮妈妈收拾好以后,三个人坐在屋外乘凉,北京的郊区比城里凉快多了,园里种了好多花,特别是夜来香,那朵朵黄色的小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让人觉得浑身好舒服啊,雪儿对妈妈说:“妈,我要和你说一件事,我和文利、、、、、、”“对了,还说文利呢,他还是那么忙吗?他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前几天他往家里打电话,问我们怎么样,我还奇怪呢,他说话怎么那么客气呢,还有,海燕来过家里,说话也有点奇怪,你们怎么了?”雪儿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妈妈哭了:“傻孩子,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们?一个人扛着,妈妈心疼你啊!”爸爸,一言不发,但是雪儿知道他在替雪儿难过。“你们放心,我现在没事了,不过,有一件事我要征得你们的同意和支持。”雪儿就把要去上海的事告诉了他们。刚开始,爸妈是坚决不同意,在雪儿一再的恳求下,又给雪儿的老师打电话确认,最后勉强的同意了。
由于有老师的帮助,雪儿的事情办得非常顺利。其实让雪儿做出这个决定,不光是由于文利,还有X。雪儿知道,该是自己从X的世界里消失的时候了。“你的世界我不是没有来过,只是我无缘为你留下来,挥挥衣袖,让我从容的离开、、、、、、”听着冷漠的《对话》雪儿思绪万千,在那段自己伤得最深的日子里,是X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她看着两人的聊天记录,笑了,忽而又会眼含着泪。是啊,现在雪儿明白了,有回忆的人生是美好的。我们这一生注定有许多偶遇,偶遇一件事,偶遇某个人,让我们的生活多了许多挫折,可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不管怎样,总有几件事让你念念不忘,总有那么几个人让你陡生叹息,错过的就当路过吧,遗忘也许是对对方最好的怀念。
“你好,X,你很奇怪我怎么会给你留言吧?还这么客气,是的,一直以来,我们的谈话都很随意、自然,少了那些繁文缛节,使我们在一个轻松的状态下交谈,让我们很惬意,可是,今天,我就要向你告别了。我没有勇气等你上班亲自和你道别,就选择了留言。本来有好多话想要对你说,可是正应了那句话,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说出口。可我还是要对你说,感情的事,千万不要犹豫,剪不断理还乱会害人的,你和那个女人的那段本来就不该存在的感情,就是痛,也要忘掉。紧抓着不放,不但会伤害她,也会害了你自己。珍惜眼前人,激情虽然美好,但是短暂,亲情才会长久。千万不要让自己人生中留有遗憾!我走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开始我的新生活,只有忘掉过去,才会有新的未来在等着自己!我知道,你会怪我,也会伤心,对不对?可是人生就像是一个旅程,在这中间会有人陪你走一段路,但是没有人会陪你一直走下去,每个人都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但是,当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我们会开心的欣赏沿途的美景,享受着相遇的快乐,那就够了,我们没有迷失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就无愧于自己。生命中有许多你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这就是责任。生命中有许多你想做却不能做的事,这就是命运!让我们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继续自己的旅程,祝你越来越开心,事事顺利,一定要幸福!我的祝福可是最灵的,呵呵呵!"
小鱼的理想范文5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小儿哮喘;复发次数
支气管哮喘属于支气管慢性炎症,是在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疾病[1]。当支气管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时,自身会发生收缩,进而导致粘液堵塞气管,气流出入将受到一定限制,引发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小儿抵抗力差,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比较低,因此成为哮喘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小儿哮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态势,并且发病时病情更加严重。在开展小儿哮喘诊疗过程中,全面精细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更能在减少复发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全程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效果,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88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8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1例,女47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1±1.9)岁,病程1~35d,病情等级为轻度51例,中度37例。发作诱因多以受凉和气候变化为主,占60.22%;发病季节在冬春的31例(35.23%),夏秋33例(37.5%),不定24例(27.27%)。88例患儿中并发慢性鼻炎5例,鼻窦炎3例,咽炎3例,其他9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2]中相关诊断治疗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随机将患儿分为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对照组男18例,女2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消炎以及吸氧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根据医嘱,给予患儿相应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导、家属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舒适环境护理、运动指导、以及并发症护理等。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缓解,间或伴有轻微咳嗽;有效:咳嗽症状明显缓解,但停药后复发,经原治疗方法后,症状得到很快缓解;无效:咳嗽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儿实验数据录入到SPSS 17.0统计软件中,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90.9%,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n)
治愈(n/%)
显效(n/%)
好转(n/%)
无效(n/%)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4
10(22.8)
17(38.6)
14(31.8)
3(6.8)
93.2
对照组
44
8(18.2)
13(29.5)
19(43.2)
4(9.1)
90.9
2.2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两组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明显,但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咳嗽和肺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组别
例数(n)
哮喘持续时间(d)
咳嗽消失时间(d)
肺鸣音消失时间(d)
观察组
44
3.55±1.38
6.21±0.89
3.52±0.44
对照组
44
6.52±1.58
10.24±1.58
8.88±1.73
2.3复发率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仅有2例患儿哮喘症状复发,复发率为4.5%,而对照组中12例患儿哮喘症状复发,复发率为27.3%,P
3.讨论
哮喘是儿童呼吸内科比较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因素复杂多变。临床上主要将发病因素分为速发哮喘反应、迟发哮喘反应和气道高反应,其中迟发哮喘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引发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本研究观察组44例患儿收到良好治疗效果,说明全程护理干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护理工作主要包括:(a)心理护理。哮喘疾病给患儿生活、学习带来很大不便,身体健康也受到一定影响,家长要承担巨大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给予患儿人性化关怀,并努力开导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安慰工作,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为患儿早日康复和良好预后奠定基础;(b)临床指导。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治疗过程中中耐受性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要将雾化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讲授给家长,保证吸入前将痰液彻底清除,使药物顺利到达病变位置,并迅速发挥治疗效果;(c)饮食护理。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食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忌辛辣等具有刺激性食物;(d)并发症护理。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不同并发症发生,并相应制定预警机制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根据其临床症状等变化判定是否出现并发症。若存在不良现象,应及时报告给医师做相应处理;(e)出院指导。患儿接受一段时间综合性治疗后,视情况予以出院,护理人员要督促患儿家属按医嘱执行用药,为患儿预后提供保障。由于哮喘患儿年龄偏小,治疗依从性降低,价值日常生活避免不了会接触一些化学性敏感性物质,会导致哮喘复发,因此在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非常有必要继续开展电话随访工作。
本文观察组44例患儿治疗期间采取全程护理干预,不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还有效减少了哮喘疾病的复发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鞠宁.护理干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12,4(7):116~117.
小鱼的理想范文6
[关键词]美育 高校 学生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成为了知识产生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当下,对这一阵地的管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然而,在以往的探索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高校管理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是由于高校的主体之一——大学生造成的。大学生本身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以往在高校管理问题的探讨中,主要是将大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也就是管理实施的对象来看待和思考的,忽略了大学生本身亦是高校管理中的实施者。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殊性,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从上到下的纵向管理理念,建立一种双向的管理理念。
双向管理模式是指既要有从上到下的纵向管理,也要有自身的横向管理,并且将“纵”与“横”交叉结合起来。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机构管理应该属于纵向管理,纵向管理是一个学校管理的基础,保证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在纵向管理中校长处于管理的最高层,学校管理的好坏很多时候与校长的管理方式和才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流的校长:通过文化来治理学校;二流的校长:通过制度来治理学校;三流的校长:通过人来治理学校。学校管理从校长盯教师,到制度管教师,再到精神引领教师,是一个不断进步、提升和超越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不如说有一套好制度、好文化就会有一所好学校。也就是说,在学校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段话虽然将校长加以划分为不同一流、二流和三流,但从侧面上也显示了一个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为教书育人服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起作用的方式是无形的。学校管理主要是靠规章制度来完成的,是硬性约束。软性的校园文化有助于硬性的校园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重心是育人。因此,校长在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管理的过程就是要激励和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的积极追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
为了满足教师们的需要,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学校管理必须力争达到校长、教师、学生都能够自我管理的境界。这就要我们思考怎样才能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机构的纵向管理和教师学生自身的横向管理,内化为一种自我管理呢?那么就需要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实施美育。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人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进步而提高的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社会进步,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社会审美需要,使高职院校美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
二、以人为本,注重情感
美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注意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即人性、感情和精神,因此,在美育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感。
1.以人性为前提
所谓人性,即人的共同属性。从人性表现看,任何人都是想摆脱约束力的,向往自由的境界,可是,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规范的范围内尽量采取“柔性管理”手段,给人们提供创造自由的空间,以此表达尊重与民主、沟通与对话、和谐与舒畅,这就是人性的深刻的层面,也是学生美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2.以感情为纽带
感情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有感情就有亲切感,有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力就大。感情可以是关心、温暖,也可以是尊重、赞誉;可以是信任、理解,也可以是支持、帮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高校中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如果注意学生的情感因素,很多管理都可以简单化,便捷化。
3.以精神为寄托
在文化的三层次中,精神处于核心的地位。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方式,精神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价值取向。把世界作为“人的世界”来把握,便发展出人文精神,把世界作为“物的世界”来研究,便发展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在管理中,“人文管理”主张以人为本,把一切对象加以“人化”,注意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突出情感的逻辑;“科学管理”则主张以物为本,把一切对象加以“物化”,强调人的理性特征,突出效率的逻辑。实现“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互补,把“人”与“物”、感性与理性、情感逻辑与效率逻辑紧密结合起来。这正是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那就是在在德育的基础上,要注意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彻到德育中去。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我们在高校中进行德育管理的关键问题,即认识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很好地解决了美育管理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把握好这些,学校学生的管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
[2]刘坤媛.时代的期许与吁求——构建科学审美观的现代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5) .
[3]李海燕.试论美育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