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范文1

 

说到教育,自然离不开管理,管理与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管理的最终体现也应该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方针而制定的教育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机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对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行政方式,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政策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指导和规范两方面功能

 

第一,指导功能。尽管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在制定主体,表现形式,调整范围,稳定程度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是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

 

首先,教育政策指导着教育法律的制定,教育法律的制定必须以教育政策为指导,不得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由于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把对整个教育事业有重大影响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并且是较长时期稳定的教育政策,经过法定程序,提升为国家意志,指定为教育法律。”

 

第二,规范功能。教育政策是社会规范的一种,规范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依法执教并不否定教育政策的规范功能。相反,由于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调整范围,使得两者在调整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关系时具有各自特有的优势。

 

在不便或不能运用法律调整的某些领域,或者尚无教育法律调整的某些领域,要充分发挥教育政策的灵活性特点和规范功能。只有同时发挥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指导性特点和法律教育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特点,综合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各自优势,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进治法执教的进程。

 

二、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可以提高教育政策效力

 

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教育政策从制定、执行、管理、评估直到终止的整体运行质量和状况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提高教育政策效力的体制保障。

 

第一,管理体制民主化,打破教育政策的垄断现象。

 

首先,要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引入平等竞争机制,并赋予教育管理系统多元性特征;其次,要使与教育政策运行有关的组织和人员知识结构具有多学科性、分析手段和思维见解具有多样性。“这种具有平等竞争特点的多元性的教育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吸收多方意见和建议,克服或减少个体局限性,极大限度地发挥组织集体的活力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对激励公众参政议政,驱动领导机关决策尊重民意,最大程度地实现民主决策起重大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科学化,降低教育政策的运行成本。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政策问题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教育政策目标的调整,二者的变化是一致的。面对新的政策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管理体制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工作重点。

 

一方面,要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新体制。另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育政策设计层面从注重政府重视教育、主要管理教育到同时也要重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转变。

 

第三,管理体制法制化,规范教育政策运行行为。

 

要实行教育管理体制立法,以确保教育政策的有效运行,而这恰恰又是获取教育政策运行民主化、科学化成果的保证。如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矛盾。例如,抵制或规避教育政策,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观念倾“左”,行动踟蹰等。分析这些问题成因是复杂的,从教育政策运行者的角度上讲,没有形成权威的、具有威慑力的“管理控制机制”是致使教育政策运行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强化约束力度,实行教育管理体制立法势在必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教育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它要求教育管理系统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组织体系,以便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系统的功能。

 

教育管理体制支配着教育政策运行的政策体制、程序及其功能,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及程序能够保证教育政策的有效运行,反之,教育管理体制和程序不健全或不合理,就会使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运行滞阻,导致教育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到位”的现象,以至影响教育政策的良性运行及其效力的正常发挥。所以,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就成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从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克服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保证和促进教育政策效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教育管理范文2

【关键词】 教育管理 改革创新 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35-01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学校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社会渴求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低俗文化、金钱至上的思潮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很大。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各式各样的教育改革,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无所适从,许多学校管理者在哀叹中彷徨。

新的形势呼唤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任务要求新的管理方式。原来老套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明显已不合时宜。教育管理已不再着重于“管”的方面,而应该从人性化、个体化、差异化的角度去解读服务对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所以我认为主要应该在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上花一番心思。要改革要创新,我认为首先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 要转变行政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

我国中小学校管理中长期盛行的行政管理方式,实际上是力求人们按管理者的要求(意图)去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管理对象的一种控制或操纵。体现出非常强烈的强制性和单向性。这种管理方式限制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一个强大的壁垒。

学校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意识中解脱出来,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体系,以关爱、理解、尊重为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2. 要从执行课程转向开发课程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是在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国家决定什么课程,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学生的学习严重脱离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脱离学生的年龄实际,导致了教学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过程,课堂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抑制,人的生命质量得不到提升。

新一轮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增强课程意识,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开发,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兴趣的校本课程,以满足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3. 要转变管理教师为发展教师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成为灌输知识以及应试训练的高手,本体性知识得不到拓展,条件性知识得不到提升,实践性知识得不到总结与创新。教师专业价值得不到体现,教师的消极、压抑情绪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到,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更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保障。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师管理观念,改革管理制度,变以管住教师为目的的规章制度为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有效机制,变“自上而下”的集体教研为“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为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条件,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体验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4. 要转变要求学生适应的教育为适应学生的教育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学校提供的教育,制度化的“规矩”,一系列的“不准”在让学生慢慢地“适应” 这种学校教育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磨灭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活泼的天性和灵气。

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以往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给每位学生以发展的主动权与空间,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合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健康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项社会活动,成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业。

教育管理范文3

文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机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文艺教育的有良好的效果。建立文艺教育管理机构时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1.1行之有效的原则

建立文艺教育机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贯彻国家对于文艺教育的思想,能够贯彻文艺教育管理者的思想,为了使对学生进行文艺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应该确定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确定符合要求的岗位和管理层次。使之真正能够有效率的发挥作用。

1.2精简性原则

在我国的各种机构中,管理层级过多,管理人员臃肿的问题比较突出。文艺教育管理机构应该把握精简性的原则,最大的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力,减少管理层级,使得管理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1.3权责对等的原则

要想加强机构的运行效率,权责对等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做到各个职能部门有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力,个人也有自己的责任和权力,使得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协作,避免工作上的出现踢皮球或者多重领导的问题。

1.4因地制宜

不同的学校有着自己不同的情况,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灵活的设立机构和人员,这样才能够使得文艺教育管理机构良好的有效率的运行。

2、文艺教育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要想文艺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仅仅依靠一套机构体系是还不够的,对于文艺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

2.1政治素质

作为文艺教育的管理者,应该有着良好的政治素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够认真的贯彻,能够积极的领会和贯彻中央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2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的基本行为标准。作为文艺教育的管理者更应该是道德素质良好,能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文艺教育活动。

2.3业务素质

除了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对于做好文艺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应该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能够胜任文艺教育管理的工作,同时积极刻苦学习。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文艺教育的内容;另外,应该积极积累自己的管理经验。

2.4其他素质

性格方面:沉着冷静,积极进取;另外应该保持身体健康,能够胜任一定的工作强度。

3、文艺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文艺教育管理工作中,既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也还有自身所特有的规范。

3.1科学性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工作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使得工作符合客观规律,同时还应该满足文艺教育所特有的特点。

3.2教育性原则

文艺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文艺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方法以及其他的各项工作,使得教育达到相应的效果,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3.3实践性原则

教育管理范文4

 

教学是一项系统、长期、有计划的活动,涉及多个方面,要协调、运作好整个教学过程,就要对教学进行控制,做好教学管理,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效益。小学教学管理如何与时俱进,关系到小学教育作为奠基工作的作用体现。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阐述如下。

 

一、及时更新教育管理观念,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

 

为了能够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及时地更新管理观念。教育管理科学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小学教育管理科学化需要树立起以下观念:1.树立起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观念,教育民主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化可以激发出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树立起教育管理自主化的观念,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十分注重管理者的自主权,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权限,这样有助于将责任落到实处,从而做到责、权、利的统一;3.树立起教育管理开放化的观念,现代教育管理应该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系统,而非封闭的系统,如今社会开放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没有开放化的管理,就很难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二、加强对教学整个过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从传统的经验上讲,对质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对质量的检查,也就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严重地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创造管理。由于教学的质量并非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出来的,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也就是说,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批改等进行管理。在目前看来,我们国家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学生课内外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管理还远远不够。究其后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没有得到严格的统一规定;2.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顾忌自身,没有实现各科作业的和谐统一;3.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相对来讲较重;4.部分学校因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或者活动仅仅流于形式等。因而,要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各科之间的有效协调,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以及加强学校对于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安排、检查等,促使其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管理的实效性。

 

三、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策是重视教师的发展。学校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成长,让教师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要积极而又创造性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1.学校应通过管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增加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和自豪感。在激励制度方面,体现按劳分配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待遇与德、能、勤、绩挂钩,强化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作贡献。2.加强教师职后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学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拓宽视野,强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才能彻底贯彻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计划的落实靠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制度是进行教学管理的"法",有了这个"法",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它能促使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能使学校产生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学校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教师教研进修制度""目标教学研究课制度'论文制度" 等,从而使教研活动、教师的培训工作有了时间、内容的保证。为了抓好备课工作,学校要规定一些"整零备课制度'教案检查评比制度'开学第一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作业批改要求''优秀作业评比制度""帮差培优制度"等。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些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常规化。

 

五、健全评价机制,激励校内竞争

 

评价是教学管理的手段,对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达到科学性强、可信度高,就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教育部基教司的精神,我们要健全教案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单元形成性评价机制、质量分析评价机制以及对教研组、年级组的管理评价机制、学校管理工作自评机制等,在校内形成一种和谐竞争的局面。总之,评价工作是对教育教学总目标的验收,是检查职责是否尽到,操作是否合格,科学地运用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激励着全体师生进入全面竞争的氛围。

 

总之,对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教育管理范文5

力度大 步子稳 势头好

    为了保证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国旗就能在校园里冉冉升起,学生当天就能上课,阳店镇教育办公室在暑假中,进行了诸多教育改革,在稳定中取得了开局良好、效果显著的好势头,这一切都得益于市教体局、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才使得各项教育改革有了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的保证。

一、合理评估学校和评价教师。

在放假前,就已对全镇中小学校长和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教研教改、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十五个项目的严格量化考核,为了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改变“公平”就是“一样”的老好思想,每项考核内容由专人负责、细致操作,考核结果由教职工签字认可。为教师聘任、评优、晋级、工资二次分配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优化教职工队伍。

在放假前,各个学校及早动手,按照即定编制进行了第一次双向聘任,有437名教师优先走上了满意的工作岗位,78名教师待聘。在第二次招聘中,56名教师被应聘,8名教师因各种原因歇职,10名教师被采取无条件接受和服从的方式派遣到缺编的学校。为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资二次分配原则,第二次被聘和被派遣的教师工资严格执行每月各少30元的标准,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三、优化教育管理队伍。

7月18—19日,举办了全镇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思想纪律作风学习班,在学习了有关文件、资料和进行讨论、交流之后,对十一位校长、副校长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同时本着发现、培养、使用教育后备干部的原则,又于8月10日,选用23名副职进行挂职锻炼。明文规定任期一年内,考核分在全镇居中学倒数第一,居小学倒数三分之一之内者,就地免职,正职实行末位淘汰制。真正体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

四、加大工作落实力度。

将原来五个辅导区合并为四个,设四个专职辅导员具体负责本区学校的党务、政务、业务工作。中心小学从原辅导区中单列出来,上挂市实验小学,下连各区中心学校,实施互学、互进、示范、带动的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镇一中领导班子得到优化,镇二中领导班子得到加强,形成了在划片招生前提下的生源均等的初级中学管理的良好竞争局面。

五、合理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

本着适度规模、有序撤并、稳步操作的原则。先是拟定布局调整方案报镇党委、政府批准后,召开相关村干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再召开校长会议宣布实施方案,统一思想、分步实施,最后辅导区长、校长、教师深入村、户说服动员,从而保证了第四初级中学顺利撤消,完小由原来的28所锐减为18所,保留了6所初小和9所教学点。大多数村干部和家长由原来的想不通,怕不安全不让学生出村,转化为积极响应,多方联系送学生出村。甚至一些家长自筹教师工资,自办相关年级,但最终表示还是要将学生送到中心学校去。各类相关学校,开学后都加强了因撤校并点后学生流动的追踪调查,查明学生去向,确保一个学生都不辍学。

六、科学实施教育理念。

为了使“让阳店的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按照超分工整合的原理,采取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校,再用强校重组弱校的措施。大胆优化资源、强化强校、撤并弱校,走规模化办学之路,实现优质教育之目的。明确规定学习程度、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优先向镇中心小学,或附近条件较好的学校有序流动,也可在市区学校借读,学生成绩两头计算。既有利于家长自主择校,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此政策的感召下,一些学生在无原校阻拦的情况下,顺利择校就读,仅仅下坡头、南卿两个村就有一、二十个学生就在市区小学借读。今年六年级学生1200 多名,在18个完全小学中,镇中心小学就由原来的100多名增加到200多名,同时,也吸引了50多名本镇的学生来就读,全校仅有一名学生到市区去借读,第一小学计划六年级开三个班招150名学生。

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由于学校布局的调整,很多学校都纷纷改善办学条件,争点强校。镇一中在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投资近4万元,在彻底改造学生伙房之后,对校园裸露地面全部铺砖硬化,同时,办起了职工食堂。镇党委政府筹资10万余元,并派技术人员常住镇二中,负责维修、改造了90间危房,同时,对伙房和厕所也进行了改造。观头村筹划遣校,方案已拿出上报。下南、朱家勿两村自筹资金垒院墙、建门楼、盖伙房、修厕所。中心小学和第一小学很快办起了学生伙食。李曲、新村、下坡头3个村干部也都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镇教办根据学校布局的三年规划,在既不挫伤群众办学积极性、又能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的前提下,稳妥、正确地引导农民积极办学。

八、竭力转变工作作风。

为了彻底铲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陋习,教办人员、辅导区长、各学学校长,经过思想纪律作风的整顿,加强和树立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前是等着上门解决疑难问题,现在是主动下去为校长排忧、为师生解难、为群众服务;以前是开学以后,以领导者的身份检查学校的开学情况,现在是开学前就以服务者的身份了解开学的准备情况,确定服务的对象和内容;过去是开学后才缴计划和制度,现在是开学前一周计划制度打印装订成册缴存教办。哪里出现问题,教办人员和区长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学校被撤并,学校校长和教师就出现在学生的家中。几乎全镇所有村的主要干部,教办都进行过交流和交换意见;几乎三分之二的村都留下了校长、教师上门动员的足迹。在管理与服务的角色转变中,寻找和总结出了顾大局、求稳定、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

教育管理范文6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教育管理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改革和深入发展下,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其中,幼儿园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最基本的组成内容,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对国家幼儿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要注重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培养,重要的是要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管理,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虽然,幼儿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要求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幼儿学前教育安全教育的进步发展。下面,笔者就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中如何实现幼儿安全教育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作简要分析,希望对解决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能够推动幼儿学前教育的进步,促进我国的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学前教育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师安全态度与安全教育行为存在较大差距

学前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阶段而言,最困难的在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幼儿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一些教师虽然知道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安全管理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安全管理,很多幼儿安全管理教育条款还只是处于制度阶段,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甚至有些幼儿教师根本没有幼儿安全管理教育的意识,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幼儿的安全健康发展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幼儿在教学中没有形成安全意识。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会提及安全教育,但也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给幼儿讲解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

(二)幼儿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幼儿直接接触的人,对幼儿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学前教育教学中,虽然一些幼儿园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很多时候要求还只是存在于书面上,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实施,甚至一些幼儿园对教师的授课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以至于很多教师在上课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学,甚至个别教师对幼儿不负责任,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些不良现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幼儿安全管理教育课堂的构建,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教学发展进步。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思想都会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所表现出来,当前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并没有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没有加强对幼儿安全管理教育意识的培养,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安全管理课堂构建迟迟得不到发展,对学前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幼儿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发展措施

(一)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学前教育较以往也取得很大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个人品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育部门对幼儿学前教育加强重视,在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打造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教师,要使幼儿安全教育得到保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首先,幼儿园要从教师招聘环节做起,对教师的教育资质以及专业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幼儿园还应该做到定期对在岗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幼儿安全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安全教育思想。此外,幼儿园还应该积极鼓励教师与幼儿互动,使教师可以走进幼儿的世界,通过言语的交流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幼儿安全管理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幼儿教育更接地气,而且更有利于幼儿成长以及加深学生对安全管理教育的认知。

(二)幼儿园应该给幼儿安全管理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安全管理教育的发展需要良好环境作为保障,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安全管理教育发展以及幼儿成长的外在条件。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因此,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无处不在,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比如,幼儿的识字水平较为有限,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贴一些关于安全管理教育的图画,让幼儿在园内可以经常看见这些图画,加深幼儿对安全管理教育的理解。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年龄以及生理年龄较小,教师在选择图画时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良好的安全教育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管理意识教育时,还应该注重对幼儿的精神环境的创设。因为物质环境是影响幼儿安全管理教育的基础,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幼儿的精神环境。因此,幼儿只有在安全教育中具备了良好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外部条件的创设,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做到全方位加强幼儿的安全管理教育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学前教育才能越来越繁荣,国家才能越来越昌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安全管理教育想要取得发展,教师必须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这就要求幼儿园要全面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必须树立安全管理教学意识,创设有效的安全教学情境,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安全管理教育的理解。只有这样,我国的学前教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国家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上升,国家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兰俊荣.幼儿安全教育管理思考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123.